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doc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ade758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6.png)
《公共事业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主要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科学,是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
在开设此课程前,应该学习《管理学》等基础课。
二、教学目的公共事业管理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是为培养学生公共事业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课程设置的具体目的和要求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其认识和使用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规律来正确分析和解决公共事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较好地适应行政工作的需要和国家公务员队伍素质提高的需要。
三、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其中公共事业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发展。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公共事业管理的规律性和方法。
其内容具有政治性和社会性统一、综合性和独立性统一、理论性和应用性统一、规范性和适应统一等特点。
因此,在课程教学上,都要注意这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特点。
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或习题)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内容进行科技产品牛.产和提供的制度安排;制订科技政策引导社会资源发展科技事业;管理科技市场。
思考题:L按照科技事业活动的性质,科学技术研究应如何分类?2.按照研究活动的目的和功能,科学技术研究应如何分类?3.如何理解不同类别的科学技术研究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和的非竞争性?4.如何理解科技创新活动的外部性问题?应制订哪些公共政策?5.怎样理解政府在科技事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问题?6.科技产品交易有哪些基本特征?科技市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第七章教育事业管理教学目的:在本章中,通过让学生了解教育的经济价值,使学生明白教育事业管理的限度,并能够熟悉教育事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教育事业管理的限度、教育事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教学难点:教育的经济价值学时分配: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的经济价值一、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三、教育经济价值的视线第二节教育事业管理的限度分析一、教育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二、政府参与教育事业活动的必要性三、政府参与教育事业活动的有限性第三节现代社会教育事业管理的基本内涵一、确立教育发展规划二、制订教育政策三、颁行教育法规四、管理教育市场五、保障教育经费六、实施教育督导评价七、引导舆论导向第四节教育事业管理的发展趋势一、教育管理价值取向人本化二、教育体制调整,扩大办学自主权三、教育规划体现平等四、教育投入多元化五、课程改革追求卓越六、引导终身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推进家庭教育七、教育督导凸显民主、专业、高效、服务的理念本章小结:教育既是一种生产乂是一种消费,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上海师范大学)教学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上海师范大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1f409d650e2524de5187ef2.png)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公共事业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学分:3学分总学时:54学时实验(上机)学时:0学时开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学位课程。
《公共事业管理教育事业》课程是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一种概论性的介绍。
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让他们通过学习,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理论。
我们希望通过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观察、解释公共事业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预修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概论》、《公共管理学》三、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社会公共事业管理概述(9学时)一、社会公共需要与公共事业1、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围2、社会公共需要与公共事业3、社会公共需要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二、社会公共事业的资源配置1、社会公共事业产品与服务提供的理论基础2、社会公共事业资源的提供方式三、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1、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特点2、影响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因素3、公共事业管理的组织特性第二章社会发展与公共事业(9学时)一、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公共事业1、公共事业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分工深化的产物2、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公共事业的发展与壮大二、现代国家的形成与社会公共事业发展1、国家职能的扩大推动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2、国家对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影响与制约的理论假说三、公共事业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社会公共事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2、公共事业是培育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摇篮第三章现代市场经济与公共事业管理(9学时)一、外部性理论与公共事业的资源配置1、人类活动的外部性及其普遍性2、外部性使私人市场提供公共事业与服务无效率3、外部性与政府对公共事业产品与服务的提供二、信息不对称理论同公共事业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及管理1、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公共事业产品与服务提供的低效率2、公共事业领域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3、“委托——代理”引发的公共事业领域的道德风险三、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与公共事业制度1、社会公共需要与公共事业制度2、公共事业制度应该兼顾公平与效率第四章国家对公共事业的管理(9学时)一、政府干预与公共事业管理1、公共事业组织的社会公益性2、公共事业组织的非营利性3、公共事业领域的管制性二、公共事业管理的运行环境1、公共事业管理的行政环境及其影响2、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环境3、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化环境及其影响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及其变革1、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2、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现状及深化改革第五章组织管理理论及其对公共事业机构的意义(12学时)一、组织管理理论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应用1、组织管理理论应用的社会条件2、应用组织管理理论是现代公共事业及其组织发展的要求二、科学管理理论及其意义1、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2、科学管理理论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三、科层组织理论及其意义1、科层组织的基本特点2、科层制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四、人际关系理论及其意义1、人际关系理论的若干观点2、人际关系理论对公共事业组织管理的意义第六章教育事业管理(6学时)一、基础教育及其资源配置1、基础教育事业概述2、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二、基础教育的行政管理及其改革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基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及其改革2、现行基础教育的行政管理体制三、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体制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学校管理特征及其改革2、现行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体制四、实验(上机)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五、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魏志春.公共事业管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1、[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彭和平,周德明,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英]诺曼弗林.公共部门管理.曾锡环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樊勇明.公共经济学导引与案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六、课外学习要求关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实践,并学会用所学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227e91c3968011ca3009140.png)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公共事业管理/Public Service administration课程代码:220518学时: 32 学分: 2 讲课学时: 32 上机/实验学时: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公共事业管理财政学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开课院系:公共管理系教材:娄成武、李坚,公共事业管理概论(21世纪公共事业管理系列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主要参考书:赵立波主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王立国,项目评估理论与实务(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张良等著《公共管理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事业管理体制改革而产生的新专业。
其专业基础是高等院校已经开设的教育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体育管理等专业,其主要学科背景是管理学特别是公共管理学。
虽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由于其适应现实需要、具有突出的应用性而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公共管理乃至整个管理学科成长迅速、社会应用前景广泛的“显学”。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最重要的课程。
然而,对于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科定位、基本范畴、逻辑框架等重大问题,理论界还存在许多不同认识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导论第一章公共事业的概念第一节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界定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相关管理的关系第四节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第五节小结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基本问题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第四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关系环境和国际环境第五节小结第三章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系统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政府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事业单位第四节小结第四章公共事业管理的原则、目标和职能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职能第五章公共事业管理的层次和方法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层次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的方法第六章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管理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管理的价值和特点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管理过程和原则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规划第七章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过程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确认管理第二节公共事业中的公共项目管理第三节公共事业中的公共财产和资源管理第八章公共事业管理的经费及配置效率分析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基本问题第二节不同类别的公共事业管理经费分析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经费的配置效率分析第九章公共事业管理的责任与伦理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的责任与伦理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的责任与伦理第十章国家与公共事业管理第一节市场机制、国家机制、社会机制比较分析第二节国家事业职能的基本划分第三节现阶段国家所有者职通报基本界定第四节政府管理方式变化与公共事业生产方式第十一章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沿革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与特征第三节当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第十二章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第一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共事业管理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第三节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第十三章教育事业管理第一节教育事业的基本内容、类别划分和特性分析第二节教育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第三节我国教育事业管理的改革与完善第十四章科技事业管理第一节科技事业的基本内容、类别划分和特性分析第二节科技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原则第三节我国科技事业管理的改革与完善第十五章文化事业管理第一节文化事业的基本内容、类别划分和特性分析第二节文化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第三节我国文化事业管理的改革与完善第十六章卫生事业管理第一节卫生事业的基本内容、类别划分和特性分析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第三节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的改革与完善第十七章体育事业管理第一节体育事业的基本内容、类别划分和特性分析第二节体育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第三节我国体育事业管理的改革与完善第十八章公用事业管理第一节公用事业的基本内容、类别划分和特性分析第二节公用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第三节我国公用事业管理的改革与完善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和把握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基本规范和问题,即认识公共事业、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相关管理的区别和联系,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把握当前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学什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学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9b94a5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5.png)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学什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学什么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性广泛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一定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熟悉国内外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科学与技术、法律与政策、经济与财会、社会与环境等知识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其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如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教育、环境、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
一、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管理学、行政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学生将学习组织行为学、领导学、管理决策学等管理学基础知识,学习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等行政学基础知识,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学等经济学基础知识。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管理与组织、行政决策与执行、经济与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二、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专业基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主要包括公共资源管理、公共服务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学习公共资源的配置与管理,包括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物资资源、信息资源等的管理方法与技巧。
学生还将学习公共服务的规划、组织、实施与评估,包括公共服务市场与供给、公共服务的提供与管理、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包括政策分析、政策评估、政策执行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学生还需要学习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组织结构设计、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激励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三、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专业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政策分析与决策能力、组织管理与创新能力、项目管理与实施能力、评估与监管能力等。
学生在学习中将培养自己的政策分析与决策能力,能够将公共政策与实践相结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还需要培养组织管理与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和优化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和流程,推进公共部门的改革与创新。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6dc5e2758fb770bf78a5593.png)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使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总学时: 52 讲课学时: 44 实践课时:8学分: 3考试方式:考试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有助于公共事业管理科学化,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益和发展水平,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减轻国家财政压力,增进人民福祉。
因此,要加强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推动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二、课程有关说明本课程采用朱仁显主编的“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本书分为11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讲授“公共事业的基本特征和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第二章主要讲授“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
第三章主要讲授“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
第四章主要讲授“教育事业管理”。
第五章主要讲授“科技事业管理”。
第六章主要讲授“卫生事业管理”。
第七章主要讲授“文化事业管理”。
第八章主要讲授“基础设施管理”。
第九章主要讲授“公共住房管理”。
第十章主要讲授“社会保障管理”。
第十一章主要讲授“环境管理”。
1、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教室,使用课件教学。
2、考试评分方式:该课程为考试课。
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具体包括考勤15分、作业8分以及课堂表现7分。
3、作业:本课程有4次作业任务,分别在第3章、第6章、第9章和第11章后,利用所学知识对于现实中存在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解释。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5学时)第一节公共需要与公共事业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的特征熟悉:公共需要的特征了解:公共事业的含义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熟悉: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和手段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熟悉: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第四节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学生自学)本节应了解: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第二章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3学时)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沿革本节应掌握:当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熟悉:现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了解:近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与特征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征熟悉: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当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改革本节应掌握:改革的基本内容熟悉:改革的启示了解:改革的基本动因第三章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3学时)第一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共事业管理本节应掌握: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的弊端熟悉: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了解: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成因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本节应掌握:前期的改革举措熟悉:1998年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了解:改革的历程第三节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本节应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熟悉: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第四章教育事业管理(3学时)第一节教育事业管理的内容和方式本节应掌握:教育与教育管理熟悉: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了解:教育管理的地位与作用第二节国外教育事业管理体制、模式和经验本节应掌握:一、集权制高等管理体制及模式二、分权制高教管理体制及模式三、混合制高教管理体制及模式熟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分类第三节我国教育事业管理的改革和完善本节应掌握: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熟悉:一、对我国高等管理体制的简要评价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完善了解:我国高教管理体制的沿革第五章科技事业管理(5学时)第一节现代社会中的科技本节应掌握:现代科技的社会化熟悉:现代科技的综合化第二节科技管理的内容、原则和方式本节应掌握:科技管理的方式熟悉:科技管理的内容了解:科技管理的原则第三节国外科技管理的经验本节应掌握:各国科技体制变革的共同趋势熟悉:国外科技管理体制调整和变革的经验了解:美国、日本、韩国的科技管理第四节我国科技管理的改革与完善本节应掌握: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及其改革熟悉:我国科技管理的完善了解:科技活动向市场化、企业化转制第六章卫生事业管理(5学时)第一节卫生事业管理概述本节应掌握:一、卫生事业的基本特征二、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三、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殊性熟悉:卫生事业中的政府干预了解:卫生事业的含义第二节国外的卫生事业管理本节应掌握:卫生行政管理和医疗保障制度熟悉:医学规范管理和卫生经营管理第三节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本节应掌握:医疗保障制度熟悉:一、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的几点经验二、我国卫生事业存在的基本问题了解:发展概况第四节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的改革本节应掌握: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目标熟悉: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策略第七章文化事业管理(3学时)第一节文化事业管理概述本节应掌握:文化事业管理的目标体系熟悉:文化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了解:文化事业管理的内涵第二节中外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比较本节应掌握:一、政府指令型二、社会调节型三、政府主导型四、多元复合型熟悉:我国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第三节转轨时期我国文化事业管理的完善本节应掌握: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熟悉:目前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深化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第八章基础设施管理(5学时)第一节基础设施概述本节应掌握:基础设施的特点熟悉:基础设施的社会作用了解:基础设施的含义第二节基础设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地位本节应掌握: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物质杠杆熟悉:发挥大国优势的重要领域了解:中国现代化的先导第三节基础设施领域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本节应掌握:基础设施领域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熟悉:基础设施领域中政府与市场的互动了解:基础设施是政府实行特殊管理的领域第四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本节应掌握:中国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熟悉:发达国家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第九章公共住房管理(3学时)第一节公共住房管理概述本节应掌握:公共住房管理的概念、特点和原则熟悉:一、公共住房的概念及其特征二、住房问题了解:加强公共住房管理的意义第二节国外的公共住房及管理模式本节应掌握:一、英国二、美国三、日本熟悉:新加坡了解:法国第三节我国公共住房的改革与发展本节应掌握:我国公共住房管理系统熟悉:我国当前公共住房管理的问题及对策了解:我国公共住房发展的历史沿革第十章社会保障管理(5学时)第一节社会保障管理概述本节应掌握:社会保障管理的内涵熟悉:社会保障体系了解:社会保障管理的一般意义第二节国外社会保障管理的内涵、趋势与启示本节应掌握:国外社会保障管理的内涵熟悉:国外社会保障管理的发展趋势了解:国外社会保障管理的启示第三节我国社会保障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本节应掌握:我国社会保障管理的现状熟悉:我国社会保障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节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改革本节应掌握: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改革的基本原则熟悉: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改革的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第十一章环境管理(4学时)第一节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本节应掌握:环境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熟悉:环境问题的由来第二节国外的环境管理本节应掌握:环境管理体制熟悉:环境管理政策了解:国外的环境立法第三节我国的环境管理本节应掌握:一、环境法规体系二、环境政策三、环境管理制度熟悉:改革与完善了解:环境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四、实践教学要求实践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五、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朱仁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参考书:1、《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徐双敏主编,张远风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方向)工科
![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方向)工科](https://img.taocdn.com/s3/m/497f2a6369eae009581bec9d.png)
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城市管理方向)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城市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手段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社区建设管理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修业标准年限本科四年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四、学分要求学生应修满156学分(不含课外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57学分,通识选修课12学分,学科基础课36学分,专业必修课31学分,专业限选课9学分,综合运用课11学分;同时,学生还须获得10个素质拓展课外学分,并修读“大学生健康教育课”。
五、港澳台生教学计划修读要求按照教育厅规定,港澳台生不需修读“国防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板块中的课程,其余课程严格按照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期、学时和学分要求修读。
表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城市管理方向)毕业生应修学分参考表课程类别课程性质最低毕业学分数各学期最低学分合计1 2 3 4 5 6 7 8通识课必修57 17 10 11 8 6 5 0 0 57限选12 0 2 2 2 2 2 2 0 12 学科基础课必修36 4 13 10 9 0 0 0 0 36 专业课必修31 1 0 3 3 15 9 0 0 31限选9 0 0 0 3 3 3 0 0 9 综合运用课必修11 0 1 0 1 0 2 4 3 11 合计156 22 26 26 26 26 21 6 3 156六、专业教学计划进度表表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城市管理方向)专业教学计划进度表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类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授课周数总学时学时类型按学期周学时分配考核方式讲课实验实习1 2 3 4 5 6 7 8通识课必修57国防教育140471 军事理论(含军事训练) 1.0 15 0 0 0 0 1 ☆思想政治理论课14019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0 15 45 45 0 0 3 ★14046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0 15 60 45 0 15 4 ★14022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16 32 32 0 0 2★14047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4.0 16 64 48 0 16 4 ★14047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I2.0 16 32 32 0 0 2 ★140242 形势与政策 2.0 16 16 16 0 0 1☆语言与技能课一121542 大学语文 2.0 15 30 30 0 0 2 ★119614 计算机应用基础 4.0 16 64 20 44 0 4★119463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3.0 16 48 24 24 0 3★121552 应用写作 2.0 16 32 32 0 0 2★语言与技能课二099064 大学英语IIa 4.0 15 60 60 0 0 4 ★099094 大学英语Ib 4.0 15 60 60 0 0 4 ★099074 大学英语IIIa 4.0 16 64 64 0 0 4★099104 大学英语IIb 4.0 16 64 64 0 0 4★099084 大学英语IVa 4.0 16 64 64 0 0 4★099114 大学英语IIIb 4.0 16 64 64 0 0 4★099124 大学英语IVb 4.0 16 64 64 0 0 4 ★180264 英汉/汉英翻译 4.0 16 64 64 0 0 4 ★身心教育130452 体育选项 I 2.0 15 30 30 0 0 2 ☆1406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0 15 15 15 0 0 1 ☆130462 体育选项 II 2.0 16 32 32 0 0 2☆130472 体育选项 III 2.0 16 32 32 0 0 2 ☆130482 体育选项 IV 2.0 16 32 32 0 0 2☆400002 创业基础 2.0 16 32 32 0 0 2 ☆340051 就业指导 1.0 16 16 16 0 0 1☆限选12修读课程见《广东商学院通识限选课程设置一览表》。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7e767fd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c.png)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章一课程综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科下的一类,它是研究公共事业的组织运作、资源配置、政策制定和公民参与等问题的学科。
本专业主要涉及的课程有公共政策分析、公共财政理论、公共经济学、公共组织与管理、公共决策与评估、公共法律、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习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公共事业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公共领导力和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要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适应公共事业的管理和领导工作,成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公司和非营利组织等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的管理人才。
章二课程设置公共政策分析:本课程主要涵盖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主要过程、政策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分析并解决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实际问题。
公共财政理论:本课程主要涵盖财政制度、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税收体系、政府债务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公共财政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财政管理知识进行公共事业的资源分配决策。
公共经济学:本课程主要是介绍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包括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外部性等理论,以及政府干预的形式和效果等内容。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掌握解决公共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公共组织与管理:本课程主要涵盖公共组织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公共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事业。
公共决策与评估:本课程主要是介绍公共事业决策的过程、技巧,对选项进行评估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决策的底线和风险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公共事业决策和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决策和评估工具进行公共事业管理工作。
公共法律:本课程主要介绍公共法律的基本概念、制度和规则,包括宪法、行政法、财政法、公共政策法等方面的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9e3023db19e8b8f67c1cb9e2.png)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编号:0220001B课程名称:管理学学分:3 学时:48 考核形式:考试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内容简介:《管理学》是一门以组织中的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本课程在介绍古今中外所创立的管理思想与方法的基础上,从管理的几个职能方面,详细介绍了管理学中的基本原理。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对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既了解和掌握国外的主要管理理论,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和当代企业管理的实践和成就。
并使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技能,同时为其在管理领域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使用教材:《管理学》,第三版,周三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1.《管理学》,[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经济科学出版社;2.《管理学精要-亚洲篇》,[美]约瑟夫M.普蒂;3.《管理学教程》,[美]JamesF.Stoner,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1—4.《管理学—构建竞争优势》,[美]托马斯.S.贝特曼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5.《管理学》,[美]Stephen P.Robbins,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0220002B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学分:3 学时:48 考核形式:考试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内容简介:《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人的行为,理解人的行为,预测人的行为,引导人的行为,控制或改变人的行为,以便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工作绩效。
通过科学的测试手段,对组织成员的心理素质及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行诊断,做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了解他人,了解他人,激励他人。
使用教材:《组织行为学》,黄步琪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9f6792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4.png)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405037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8适用专业:15行政管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公共事业管理》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是一门系统阐述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及规律的课程,涵盖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定义及范围的明确来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领域,主要阐述通过对公共事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来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合理选择,通过对公共事业组织中的领导、沟通、激励、控制等活动来保证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的实现。
进一步分析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责任和监督机制,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律制度,从而把握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和公共事业品德。
选择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的发展和创新的模式。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本课程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定义及范围的明确来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领域,主要阐述通过对公共事业组织的培养和发展来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合理选择,通过公共事业组织中的领导、沟通、激励、控制等活动来保证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正确方向等内容。
引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深刻认识和浓厚兴趣,并为其他行政管理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对行政管理专业的深刻认识和浓厚兴趣,并为其他行政管理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使学生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认识公共事业建立、运行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培养分析研究解决公共事业建设和改革的基本能力。
(≡)素质目标: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导论教学目标:借助经济学关于公共物品的理论,掌握公共事业的基本特性,掌握我国公共组织的四种基本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本书所研究的公共事业管理的双重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1062ab284ac850ad0242e4.png)
公共事业管理(交通运输方向)
• 专业介绍:
此专业主要学习运筹学、管理学、交通 运输组织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接受交通运输技术管理、商务管理、信息 管理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运用运输技 术设备,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获得最佳社 会与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交通运输方向)续源自• 一、培养目标• 知识要求
• 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熟悉公共管理关于交通运 输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 全面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 掌握专业必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 知识; •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 息的基本方法; • 掌握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交通运 输的发展动向,熟悉主要的交通运输技术设备及其运营要 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状续
• (二)教学科研情况 • 本专业专业规范不成熟,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专业教学
范式。具体表现为四点: • 第一,对公共事业管理基本范畴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南北两论,中外各异”,国外没有“公共事业”这一说法,有 学者甚至认为,我国高校在本科层次设置此专业,有被各界人 为“炒作”的嫌疑。 • 第二,课程设置比较散乱。2003年10月,教育部高等学 校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部分委员在成都开会,提 出了一个粗略的课程规范意见,但由于尚需学科教学指导委 员会征求全体委员意见再行修改,因此没有在会上传达。娄 成武教授指出,这个专业是从行政管理学母体中脱胎出来的 一个新专业,规范后的专业课程立足于两个学科基础,一是政 治学,二是经济学,是这两者交叉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管理学 科,因此,课程设置将突出这一学科定位特点。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doc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doc](https://img.taocdn.com/s3/m/6f901aa5f78a6529657d531c.png)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什么附学习科目和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个方向,其中涉及的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非师范类教育都是由教育管理专业衍生而来。
公共事业管理就业前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能及管理手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国家培养现代公共管理人才,加强公共政策与管理的深入研究,以促进国家的改革与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学习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必备能力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合和写作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卫生管理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主修课程
![卫生管理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主修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657b7f5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18.png)
卫生管理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主修课程
摘要:
1.纬编针织布产量计算公式概述
2.纬编针织布产量计算公式中的各个参数
3.纬编针织布产量计算公式的实际应用
正文:
一、纬编针织布产量计算公式概述
纬编针织布是一种采用纬编针织机生产的针织面料,具有柔软、透气、舒适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等领域。
对于针织布生产厂家而言,如何准确计算纬编针织布的产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种纬编针织布产量计算公式,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一计算方法。
二、纬编针织布产量计算公式中的各个参数
纬编针织布产量计算公式如下:
产量(米)= (针数× 圈数× 纱线密度× 布幅) ÷ (纱线直径× 针织密度)
1.针数:即针织机的针数,通常以英寸为单位表示。
2.圈数:针织机每转一圈所完成的针织行数。
3.纱线密度:即纱线的线数,通常以英寸为单位表示。
4.布幅:针织布的宽度,通常以英寸为单位表示。
5.纱线直径:纱线的直径,通常以毫米为单位表示。
6.针织密度:即每英寸内的针织针数。
三、纬编针织布产量计算公式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针织布生产厂家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设备、原材料等因素,调整针织密度、纱线直径等参数,从而获得更加精确的产量计算结果。
同时,针织布生产厂家还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措施,提高纬编针织布的产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总之,掌握纬编针织布产量计算公式,有助于针织布生产厂家更好地进行生产计划和成本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开设课程
该专业除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讲授的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运筹学、会计学、应用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行政学原理、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管理伦理学、市政管理学、管理定量分析、财务管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公共政策与分析等。
[2]
就业方向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服务系统的办公和管理工作
2011年热门大学,专业排行,志愿填报延伸阅读--------------
一.填志愿,学校为先还是专业为先?
一本院校里有名校、一般重点大学,学校之间的层次和教育资源配置,还是有较大差异的。
在一本院校中,选学校可能更重要一些。
学校的品牌对学生未来就业会产生一定影响。
如果你进了名校,但没能进入自己最喜爱的专业,你还可以通过辅修专业等方式,来完善学科知识结构。
而且,如今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的比例越来越小了,进入一所积淀深厚、资源丰富的学校,有助于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
二本院校中,大部分学校都有鲜明的单科特色。
建议考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专业为导向来选择学校。
二.如何看待专业冷门热门?
专业的热门与冷门,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有些专业,看起来热门,许多学校都开设,招收了许多学生,导致若干年后人才过剩。
有的专业,在招生时显得冷门,但毕业生就业时因为社会需求旺盛,学生成了抢手货,而且个人收益也不错。
家长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多方信息,对一些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去填当下的高考志愿。
同时,学生也要从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出发来选择专业,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日后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高校新专业的产生有不同的源头。
有的是在老专业基础上诞生的,专业内容变得更宽泛一些,此类新专业的分数线通常与往年差不多。
有的是某一老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这类新专业在培养实力方面可能比老专业弱一些。
有的是根据社会需求而设置的全新专业,录取分数线可能会在校内处于较低分数段。
三.高考咨询问些什么?
4月下旬起,各高校招生咨询会此起彼伏,密度很大。
为了提高现场咨询的效率,咨询前不妨做些备课,在相关部委的官方网站、校园网等网站上预习一些对外公开的基本情况。
比如对高校办学条件和水平,有了比较才有认识。
从高校隶属关系看,既有国家部委所属院校,也有省市所属院校。
隶属不同,经费投入、招生范围等也有所不同。
目前,全国30多所列入985工程的高校都是出类拔萃的高校,而列入211工程的高校也有百余所。
另外,还可查询一下高校师资水平和重点学科数据。
代表师资水平的数据包括院士、大师级人物有多少;作为未来院士预备队的长江学者有多少;博士生导师有多少等。
国家重点学科是经教育部严格评审,在各个高校相同学科中排名前一、前二名的某些学科。
一所高校的重点学科越多,其周边也必然聚集着一个较高水平的相关学科群。
在正式咨询时,再问到更细的专业层面。
应真正了解专业方向的内涵,包括研究些什么、学哪些课程、将来在哪些领域就业、以往就业率如何、未来社会需求怎样、招生计划多少、过去几年录取情况,以及这个专业的历史沿革、在同行中的水平、是否具有硕士点博士点以及现有哪些名师等。
其中,录取分数线情况应掌握近几年的数据,参考其趋势变化。
发表
99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