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三首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
知识拓展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课文结构
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枫桥夜泊
祥和、安静、愉快之美 旅途中孤寂忧愁之感
长相思 山在旅途 心系故园
课文主题
《山居秋暝》描绘了 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 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 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 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 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 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 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者是__张__继____,《长相思》的作者是_纳__兰__性__德__。
课文讲解
诗歌朗读 山居秋暝
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朗读时,要读出诗歌韵律,体 会静态美和动态美。
诗句理解
空旷,空寂的山野。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3.借助注释, 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 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学交流。
解析:先在熟读的基础上,根据书中的注释理解词语的意 思。
这首词的大意是: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 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 灯。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 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寺 组词:寺院 寺庙
yú
榆
易写错
不要少写横。
组词:榆林 榆树
词语理解 竹喧: 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随意:任凭。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有姑苏山而得名。 那畔:那边,这里指关外。
整体感知
1.这三首诗表现手法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借景抒情的的。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山居秋暝》的作者是__王__维___,《枫桥夜泊》的作
【部编本】《古诗词三首》PPT课件-六年级下册第1课
我会认
xú
徐公店
lí
篱笆
shū
稀疏
1 古诗词三首
宿
多音字
sù
宿新市徐公店
xiǔ
周末我在大姨家住了一宿。
xiù
妈妈给我讲了很多关于星宿的传说。
1 古诗词三首
lǜ
树头新绿未成阴。
绿
lù
这些英雄们劫富济贫,真称得上是绿林好汉。
1 古诗词三首
我会写
sù
xú
lí shū dié
宿 徐 篱 疏蝶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解读“词”
这首词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词中叫上 阙,后一部分,词中叫下阙,朗读时两阙之间 的停顿要长一点。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同, 因此,词还有一个小名叫长短句
锄豆
bō
剥莲蓬
1 古诗词三首
多音字
bō
溪头卧剥莲蓬
剥
bāo
弟弟吃馒头还要剥皮,真是浪费。
1 古诗词三首
农忙时节 田园景色
1 古诗词三首
主题概括
这首诗用梅子黄 、杏子肥 、麦花白 、菜花稀 , 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同时写出了农 民的忙碌,表达了对乡村景色的 喜爱 之情。
1 古诗词三首
拓展延伸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 古诗词三首
先来听一听这首古诗的唱读版,再一起试着唱一 唱吧!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课件
因为这是一首词,“清平乐”是词牌 名,“村居”是标题。很多词的题目,都 由词牌名和标题两部分组成,用间隔号隔 开,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文解读
精神的愉悦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 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 居时写的。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 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3)大儿子在田地里耕作,二儿子在 编织鸡笼,小儿子年纪太小,不能像两个哥 哥一样劳动,还有些贪吃贪玩,他正悠闲自 在地趴在小溪边剥莲蓬吃呢。
课后作业
1.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 公店》。
2. 你最喜欢哪一首诗词?说一说你为什 么喜欢。
翁媪:老翁、老妇。
诗意:茅草屋又低又小,小溪边上长满 了青青的草。听见茅屋里有人带着醉意,用 柔媚的具有南方口音的话语在互相逗趣、取 乐,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
“醉里”是说谁醉?为何而醉?
说的是“翁媪(老翁、老妇)”醉。他 们“醉”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①因为喝酒而醉; ②因为美好的景色而醉; ③因为家庭的和谐而醉; ④因为小儿子的调皮、讨人喜欢而醉。
诗意: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 也越长越大了;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 倒显得稀稀落落。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 诗的后两句描写的情景有怎样的特点?
这首诗的第三句描写静景,第四句描 写动景,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更加凸显 出乡村农忙时的幽静。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意:夏天白天很长,篱笆墙外没有人 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他们为什么没有去劳作,而在这里闲聊着? 原来他们有几个勤劳的儿子。大儿子在溪东的豆
田里除杂草,一滴滴汗珠染湿了他的衣襟,却滋 润了一棵棵绿油油的小豆苗。他仿佛看见了秋收 时一颗颗饱满的豆粒,干的更起劲了。心灵手巧 的二儿子坐在屋前编织着鸡笼,随着他的手不停 的翻动,一个鸡笼已初具规模了。惟有可爱的小 儿子十分顽皮,正悠闲地趴在溪边剥莲蓬。
诗文解读
精神的愉悦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 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 居时写的。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 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3)大儿子在田地里耕作,二儿子在 编织鸡笼,小儿子年纪太小,不能像两个哥 哥一样劳动,还有些贪吃贪玩,他正悠闲自 在地趴在小溪边剥莲蓬吃呢。
课后作业
1.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 公店》。
2. 你最喜欢哪一首诗词?说一说你为什 么喜欢。
翁媪:老翁、老妇。
诗意:茅草屋又低又小,小溪边上长满 了青青的草。听见茅屋里有人带着醉意,用 柔媚的具有南方口音的话语在互相逗趣、取 乐,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
“醉里”是说谁醉?为何而醉?
说的是“翁媪(老翁、老妇)”醉。他 们“醉”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①因为喝酒而醉; ②因为美好的景色而醉; ③因为家庭的和谐而醉; ④因为小儿子的调皮、讨人喜欢而醉。
诗意: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 也越长越大了;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 倒显得稀稀落落。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 诗的后两句描写的情景有怎样的特点?
这首诗的第三句描写静景,第四句描 写动景,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更加凸显 出乡村农忙时的幽静。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意:夏天白天很长,篱笆墙外没有人 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他们为什么没有去劳作,而在这里闲聊着? 原来他们有几个勤劳的儿子。大儿子在溪东的豆
田里除杂草,一滴滴汗珠染湿了他的衣襟,却滋 润了一棵棵绿油油的小豆苗。他仿佛看见了秋收 时一颗颗饱满的豆粒,干的更起劲了。心灵手巧 的二儿子坐在屋前编织着鸡笼,随着他的手不停 的翻动,一个鸡笼已初具规模了。惟有可爱的小 儿子十分顽皮,正悠闲地趴在溪边剥莲蓬。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备课ppt课件:古诗词三首(完整版)_1
课件在线
13
理解诗意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
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
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
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
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课件在线
14
精读感悟
理解诗的意象。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交代时间:秋天的夜晚 地点:山中 天气:雨后的清新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静景:月、松、泉、石
本诗写秋天傍晚的山景。
课件在线
8
读准字音
míng xuān huàn xie 暝 喧 浣歇
课件在线
9
理解词语
暝: 晚。 空山: 幽静的山。 喧:声音喧哗。 浣女: 洗衣服的女子。 随意: 任凭。 歇:凋落,凋零。 王孙: 古代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是诗人自称。
课件在线
10
我会写
孙
注意间 架结构
课件在线
山水田园诗
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晋陶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 (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 容,寄托了作者因怀才不遇,或愤世嫉俗,或厌恶官场,而宁愿隐 身山林,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
课件在线
7
课文链接
山居秋暝 “山居”:山中的居所。点明了地点。 “秋暝”:秋天的傍晚。点明了时间。
课件在线
5
写作背景
这一首五言律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 后期作品。当时,王维已归隐山林。诗中描绘 的,便是诗人归隐在辋川别墅时所见到的秋日 傍晚雨后山林的景色,表现了诗人乐于归隐的 生活意趣。诗人笔下的秋景,清新而富有生气 ,一洗前人诗文中常见的悲凉感伤的情调和低 沉灰暗的色彩。
21.古诗词三首【第1课时】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共24张PPT) 图文
个人都想拥有幸福,但是,幸福到底 是什么 呢?不 同的人 都不同 的答案 。伤感 语录 孤儿的答案是:有爸爸妈妈就是幸福。 孤儿非 常羡慕 有爸爸 妈妈的 同龄孩 子,因 为,他 们可以 想要什 么就能 买到什 么,而 且,还 拥有父 母的庇 护和支 持、鼓 励。孤 儿没有 爸爸妈 妈的保 护,经 常受到 别人的 欺负, 他们每 天吃饱 饭就已 经是难 得了, 更别说 想得到 他们想 要的东 西了! 所以, 对于孤 儿来说 ,有爸 爸妈妈 就是幸 福。
山居秋暝
空山、明月、松间 流、喧、归、动、下 留
静态 动态 归隐
诗中有画
《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 的绮丽风光和山中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 情山水田园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课堂小结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 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 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 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 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 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 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 姑娘们洗衣归来了;荷叶纷纷向两旁摆动,那是打 鱼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了。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这句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课后第2题哦! 翠竹、青莲、渔舟。其中翠竹是静态的。青莲、渔舟
是动态的。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 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主要作品:《竹里馆》《山居秋暝》等。
山居秋暝
空山、明月、松间 流、喧、归、动、下 留
静态 动态 归隐
诗中有画
《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 的绮丽风光和山中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 情山水田园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课堂小结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 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 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 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 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 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 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 姑娘们洗衣归来了;荷叶纷纷向两旁摆动,那是打 鱼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了。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这句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课后第2题哦! 翠竹、青莲、渔舟。其中翠竹是静态的。青莲、渔舟
是动态的。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 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主要作品:《竹里馆》《山居秋暝》等。
1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课件(共21张PPT)
初夏在田 间除草
把麻搓成线
繁
昼出/耘田/夜绩麻,
忙
村庄/儿女/各当家。
村庄中的成年男女
从事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靠近 你仿佛看到了村庄里怎样的劳动画面?
稚子弄冰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zhēnɡ
彩丝穿取当银钲。 qìnɡ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杨万里(1127-1206),字廷
你从诗中哪些关键词感受到这些孩子的活泼好玩?
脱冰——穿冰——敲冰——冰碎了
稚子弄冰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同桌合作:一人读一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 面?
舟过安仁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说一说,这两首诗中的儿童在玩什么?
课后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发挥想象,把诗的 内容改写成小短文。
1.以诗歌内容为基础,发挥想象,丰富 画面,语言生动。
2.不要逐句翻译原文,要抓住重点,想 象儿童的神态、动作、心理等。
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 人,南宋诗人,中兴四大家之一。其 诗题材丰富,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与日常生活,诗风独具特色,世称 “诚斋体”。
著有《诚斋集》等。
金盆:铜制的盆。供注水盥洗之用。 银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玉磬: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稚子弄冰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古诗三首 祖父的园子 月是故乡明 梅花魂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课件第1课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其诗风格清淡,词意明白, 语言流爽轻快,形象也较为生动, 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亦有抒 写爱国抗金之作。著有《茶山集》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生字学习
méi
部首
梅木 结构
左右
笔画
11
字意:①落叶乔木,品种 多,性耐寒,早春开花, 花瓣五片,有粉红、白、 红等颜色,气味清香。② 这种植物的花。③这种植 物的果实。④姓。
苏轼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jiān jiǎn 描绘了一幅江景早春图,从桃花、蒌蒿、芦芽等景物中感受到的。 祖国的山河多一幅美丽的图画呀!
时间:梅子黄时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回暖。
①从总体或某个数量中去掉一部分。 借助课文的注释认识诗中描写的几种事物。 鸳鸯睡卧在沙滩上,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róng
部首
鸯鬲 结构
左右
笔画
16
字意:①鸟类。 组词:
雄的羽毛华丽, 鸳鸯 翅上有竖起的 枕鸳 扇状直立羽。 鸳鹭 雌的较小,背 鸳衾 苍褐色。
造句:
被面上, 绣着成双作对 的鸳鸯。
指导书写
“融”字左下部分不 能写成两笔短横。
“鸳鸯”两个字上半部分要 写得略扁,把下半部分的“鸟” 盖住。
⑴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 所以说“迟日”。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 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 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僧人,能 诗善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生字学习
méi
部首
梅木 结构
左右
笔画
11
字意:①落叶乔木,品种 多,性耐寒,早春开花, 花瓣五片,有粉红、白、 红等颜色,气味清香。② 这种植物的花。③这种植 物的果实。④姓。
苏轼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jiān jiǎn 描绘了一幅江景早春图,从桃花、蒌蒿、芦芽等景物中感受到的。 祖国的山河多一幅美丽的图画呀!
时间:梅子黄时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回暖。
①从总体或某个数量中去掉一部分。 借助课文的注释认识诗中描写的几种事物。 鸳鸯睡卧在沙滩上,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róng
部首
鸯鬲 结构
左右
笔画
16
字意:①鸟类。 组词:
雄的羽毛华丽, 鸳鸯 翅上有竖起的 枕鸳 扇状直立羽。 鸳鹭 雌的较小,背 鸳衾 苍褐色。
造句:
被面上, 绣着成双作对 的鸳鸯。
指导书写
“融”字左下部分不 能写成两笔短横。
“鸳鸯”两个字上半部分要 写得略扁,把下半部分的“鸟” 盖住。
⑴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 所以说“迟日”。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 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 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僧人,能 诗善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词三首【教学精品课件】
随着音乐诵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受。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小路悠远宁静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儿童天真可爱、无拘无束
飞入菜花/无处寻。
对比阅读,体会情感
活动:比较阅读,体会情感。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宿新市徐公店
[宋]范成大
[宋]杨万里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这首词描绘的人物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或你最喜欢的
是哪一个呢?
这里指顽皮、淘气
小儿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天真可爱的 小儿,他卧在溪 边剥莲蓬。
大儿、二儿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大儿子拿着锄头 在溪边豆田间锄草, 二儿子在屋前坐着编 织鸡笼。
勤劳懂事
心灵手巧
翁媪
虽然老爷爷、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老奶奶年纪都这么 大了,但他们还互 相逗趣、说笑,他 们相亲相爱的画面 让人感到美。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1题
反复吟诵,想象画面
活动一:抓关键词,理解诗意。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这两句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篱__落__、_一__径__、_树__头__新__绿_, 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疏__疏__、_深__、_未__成__阴__。这两句诗写 了_春__(季)南方乡村特有的田园风光。读着这两句诗,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__稀__稀__疏__疏__的__篱__笆__旁__, _一_条__乡__间__小__路__伸__向__远__方__,__客__店__旁__的__树__还__未__形__成__浓__密__的__绿__ _荫_,__树__枝__上__绽__出__嫩__绿__的__新__叶__,__迎__着__春__光__生__长___。
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件)
课文主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绘了初夏 江南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 爱与欣赏。
课堂练习
一、“四时田园杂兴”中“杂兴”的意思是( B )
A.心情愉快时写的诗 B.随兴而写的诗 C.心情复杂时写的诗
二、“篱落疏疏一径深”中“篱落”的意思是“篱笆”( √ )
课堂练习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宋 代诗人 范成大 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讨论:学习古诗的方法?
借助课文注释 查字典,查资料
请教老师
品读诗歌 请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
说说这两句都描写了什么景物。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一颗颗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麦花一片 雪白,油菜花却显得稀稀落落。
金黄
肥
静态描写,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品读诗歌
静景美丽,体现喜爱
请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
说说这两句都描写了什么景物?
篱笆 稀疏 一条小路通向远方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没有形成树荫
树上新长出绿叶 诗意: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路通向远方,树上新长 出绿叶还没有形成树荫。
品读诗歌
这么美丽的乡村景色深深吸 引诗人杨万里,那天真烂漫 的儿童又在干什么呢?
动态描写,侧面写农事的繁忙。 静中有动,体现喜爱
讲授新知
范成大笔下的乡村景色有形有色,有动有静,这样的田 园生活太令人陶醉了,怪不得作者这么喜爱它,让我们也来 表达一下自己的喜爱之情吧!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课件(共47张PPT)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我会读
读准节奏和字音。
zhǔ
烟渚
shì
苏轼
què
惊鹊
chán
鸣蝉
diàn
dé
茅店 建德江
shè lín
社林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我会写
德鹊蝉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细细品读这两句诗,说说对“黑云翻墨“ “白雨跳 珠”的体会。
“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句写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 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第二句写雨:白亮亮的雨 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 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浓云骤雨 (比喻)
骤雨来去 西湖醉人
雨后风光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明月 惊鹊
上阕:描绘夏 清风 鸣蝉
夜农村田野景 稻花香
物
西江月•夜行黄沙
蛙声
喜悦
道中
欣慰
七八个星
——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第六节
板书设计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新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 1 古诗词三首
蛱蝶:蝴蝶的一种。
1 古诗词三首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 确、读流利。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1 古诗词三首
如何理解题目“四时田园杂兴”? xìng
四时 田园 杂兴
春夏秋冬 四个季节
解读“词”
这首词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词中叫上 阙,后一部分,词中叫下阙,朗读时两阙之间 的停顿要长一点。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同, 因此,词还有一个小名叫长短句。
1 古诗词三首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chú
锄豆
bō
剥莲蓬
1 古诗词三首
多音字
bō
溪头卧剥莲蓬
剥
bāo
弟弟吃馒头还要剥皮,真是浪费。
1 古诗词三首
1 古诗词三首
课堂演练
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 诗中,哪两句诗表现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 的特点?请你写一写。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1 古诗词三首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宋代诗人范成大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十五)》的“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 描绘了昼长人稀、蜓飞蝶舞的画面。
动景:儿童扑蝶
美丽 有趣
1 古诗词三首
主题概括
《宿新市徐公店》展现了一幅乡村的 美好画面,写出了 童真童趣 ,抒发了诗人 对 乡村生活 的向往之情。
1 古诗词三首
拓展延伸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1 古诗词三首
诗意:
一只渔船上,有两个 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 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 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 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 让船前进啊!
1 古诗词三首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 确、读流利。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1 古诗词三首
如何理解题目“四时田园杂兴”? xìng
四时 田园 杂兴
春夏秋冬 四个季节
解读“词”
这首词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词中叫上 阙,后一部分,词中叫下阙,朗读时两阙之间 的停顿要长一点。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同, 因此,词还有一个小名叫长短句。
1 古诗词三首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chú
锄豆
bō
剥莲蓬
1 古诗词三首
多音字
bō
溪头卧剥莲蓬
剥
bāo
弟弟吃馒头还要剥皮,真是浪费。
1 古诗词三首
1 古诗词三首
课堂演练
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 诗中,哪两句诗表现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 的特点?请你写一写。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1 古诗词三首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宋代诗人范成大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十五)》的“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 描绘了昼长人稀、蜓飞蝶舞的画面。
动景:儿童扑蝶
美丽 有趣
1 古诗词三首
主题概括
《宿新市徐公店》展现了一幅乡村的 美好画面,写出了 童真童趣 ,抒发了诗人 对 乡村生活 的向往之情。
1 古诗词三首
拓展延伸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1 古诗词三首
诗意:
一只渔船上,有两个 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 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 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 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 让船前进啊!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件
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
庭...现水面被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 洞庭湖三部分。
洞庭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xǔduō)景点都是 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 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面积约 3900平方公里,
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第二十禹锡(772-842),字 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 易称作“诗豪”。他的许 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 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 的启发(qǐfā),写得明快清新, 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 长江南岸, 为中国第二大 淡水湖,古称“云梦泽” 。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
古诗三首
第一页,共三十一页。
独:独自一人。 敬亭山:山名。在今安徽省
宣州市郊外(jiāowài)。
第二页,共三十一页。
第三页,共三十一页。
第四页,共三十一页。
第五页,共三十一页。
李白(701-762),字 太白(tài bái),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 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 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 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 有深远的影响。
(李白很孤单、孤独)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状眼前之 景,流露出孤独(gūdú)之感。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 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 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 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尽”、 “孤”、“独”、“闲”等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 孤独(gūdú)感。这正是封建社会中许许多多有理想、 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所共有的精神 面貌。
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 吗?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庭...现水面被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 洞庭湖三部分。
洞庭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xǔduō)景点都是 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 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面积约 3900平方公里,
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第二十禹锡(772-842),字 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 易称作“诗豪”。他的许 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 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 的启发(qǐfā),写得明快清新, 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 长江南岸, 为中国第二大 淡水湖,古称“云梦泽” 。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
古诗三首
第一页,共三十一页。
独:独自一人。 敬亭山:山名。在今安徽省
宣州市郊外(jiāowài)。
第二页,共三十一页。
第三页,共三十一页。
第四页,共三十一页。
第五页,共三十一页。
李白(701-762),字 太白(tài bái),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 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 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 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 有深远的影响。
(李白很孤单、孤独)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状眼前之 景,流露出孤独(gūdú)之感。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 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 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 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尽”、 “孤”、“独”、“闲”等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 孤独(gūdú)感。这正是封建社会中许许多多有理想、 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所共有的精神 面貌。
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 吗?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部编版四下语文1 古诗词三首课件
诗句的大意
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 树上的花儿谢了,露出一些新绿,叶子 还没成阴。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 蝶儿飞进黄山的菜花丛中没法找寻。
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 想些什么,他有怎样的感受?
诗人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了, 非常喜爱这乡村田园风光。
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 字。但在诗人眼里不仅仅是一 个短短的镜头。展开想象,说 给同学听听吧。
课堂小结
1. 古时候的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诗人对乡村 生活更是充满了喜爱之情,请你想象乡村生活 的画面,用喜爱的语气再读一读全文吧! 2.本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时也是一个有 趣的故事,请把这个故事写下来,看谁写得生 动,想象丰富。
板书设计
诗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 画 追入 儿童 黄蝶 菜花 意 色:黄(绿)(黄)
1.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同学们,课件中展 示春景美不美?你会用 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样的 美景?你想到了我们以 前学过的哪些描写春景 的诗句?
住宿、 投宿 宿新市徐公店
住宿的客店
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 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 臣,著名文学家,与陆游、 尤袤、范成大并称” 南宋中 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 诗宗。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 “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 为“诚斋先生”。
宁静。第三句“日长篱落 无人过”写正午时分的幽 静的景象。第四句中写 “蜻蜓蛱蝶飞”显得田野 静悄悄的,以动写静。
拓展延伸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拓展阅读
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乐趣?
古诗词三首课件
远离故乡,朝着山海关之 外进发,途中必定也要忍 受思乡之苦。
——·词意解读·——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注释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
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 【聒】声音嘈杂。 【故园】故乡。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翻译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 中醒来,不禁思念起故乡,再也睡不着了,因为 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 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 代表作品:《枫桥夜泊》等。
——·初读感知·——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 落/乌 啼/霜 满 天 , 江 枫/渔 火/对 愁 眠 。 姑 苏/城 外/寒 山 寺 , 夜 半/钟 声/到 客 船 。
——·初读感知·——
这首诗写了一位游子夜间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 勾画了一幅凄清、幽静的秋江夜泊图。朗读的基 调是深沉婉约的,语调低缓。
翻译
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新降,傍晚的天气显 得格外凉爽。静静的月光把松林照亮,清清的 泉水在石上流淌。
——·诗意解读·——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竹喧】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浣】洗涤衣物。 【春芳】春天的芳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泛指隐居的人。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整体感知·——
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 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 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 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 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枫林夜泊
唐代诗人,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 。生平事迹不详,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
1 古诗词三首 稚子弄冰 课件(共19张PPT).ppt
有声有色, 极具画面感。
有声
文章主旨分析: 全诗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
乐的盎然意趣,表现了古代儿童的天真幼稚、活 泼可爱。
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词,了解一下古代儿童还会有 哪些玩乐项目呢。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 穿起来当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 出玉石摔碎般的声音。
有色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1.古诗词三首
稚子弄冰
这是一首记述小娃儿耍弄冰块的游戏诗,古 时候的小朋友们玩具不多,诗中小朋友自制乐器, 自得其乐,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诗人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 —1206年6月15日),字 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 野客。南宋文学家与陆游 、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 宋“中兴四大诗人”。杨 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 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 大的诚斋体。诚斋体的风 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 谐趣。
字词积累
稚
拼音:zhì 1,幼小
敲
拼音:qiāo 1,打,击
磬
拼音:qìng 1,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碎
拼音:suì 1,完整的东西破坏成零片或零 块 2,零星,不完整
古诗词默写
稚子弄冰
幼小的
玩
孩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 写“洞庭、江南、敬亭山”等词语。
?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 3、学习通过看注、边读边想象画面等 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 诗词的意思。
? 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背一背、写一写:
? 1、学师学友互相背诵《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这两首古诗。
? 2、学师监督学友默写第一首古诗。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白居易,(772--
846),字乐天,晚年 又号香山居士,今河南 郑州人,我国唐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有 “诗魔”和“诗王”之 称。
忆江南
词,又叫长短句,
唐 白居易
其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写一写:
? 全班默写《望洞庭》
李白 ,(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纵情诗酒,以诗著称于 世。与诗人杜甫合称 “李杜”,后人言其书 得自张旭,飘然有仙气。 传世之作有《上阳台帖》 等。著有《李太白集》。
敬
亭 山 远 景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载( 753)秋游宣 州时,距他于天宝元年( 742)被迫辞
官离开长安已有 整整十年时间了。长 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 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 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 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 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 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 活写照。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是我国古代诗歌的 一种。词可以歌唱, 每一首词根据格律, 都有一个曲调名,
日出江花红胜火, 成为词牌。《忆江
春来江水绿如蓝。
南》就是词牌。宋 朝时词创作的鼎盛
能不忆江南?
时期,因而有“ 唐 诗宋词 ”之说。
诗句大意
江南真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 经是多么的熟悉。 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 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由于红 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 火焰,春回大地,春天的江水如蓝 草一样碧绿、清澈。 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 忆吗?
你能准确读出来吗?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自学指导一:
你能通过看注释或插图的方 式用自己的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4分钟后,先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
诗句大意
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 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 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
我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 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我,好 像在相互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这空 空的敬亭山了。
刘禹锡 ,(772--
842),字梦得,今河 南洛阳人。他善于从民 歌中汲取营养,语言生 动,风格清新,在唐诗 中别开生面,对后世影 响很大。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句大意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 面风平浪静,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 铜镜。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里托着一只小小的青螺。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 写“洞庭、江南、敬亭山”等词语。
?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 3、学习通过看注、边读边想象画面等 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 诗词的意思。
? 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背一背、写一写:
? 1、学师学友互相背诵《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这两首古诗。
? 2、学师监督学友默写第一首古诗。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白居易,(772--
846),字乐天,晚年 又号香山居士,今河南 郑州人,我国唐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有 “诗魔”和“诗王”之 称。
忆江南
词,又叫长短句,
唐 白居易
其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写一写:
? 全班默写《望洞庭》
李白 ,(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纵情诗酒,以诗著称于 世。与诗人杜甫合称 “李杜”,后人言其书 得自张旭,飘然有仙气。 传世之作有《上阳台帖》 等。著有《李太白集》。
敬
亭 山 远 景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载( 753)秋游宣 州时,距他于天宝元年( 742)被迫辞
官离开长安已有 整整十年时间了。长 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 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 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 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 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 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 活写照。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是我国古代诗歌的 一种。词可以歌唱, 每一首词根据格律, 都有一个曲调名,
日出江花红胜火, 成为词牌。《忆江
春来江水绿如蓝。
南》就是词牌。宋 朝时词创作的鼎盛
能不忆江南?
时期,因而有“ 唐 诗宋词 ”之说。
诗句大意
江南真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 经是多么的熟悉。 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 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由于红 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 火焰,春回大地,春天的江水如蓝 草一样碧绿、清澈。 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 忆吗?
你能准确读出来吗?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自学指导一:
你能通过看注释或插图的方 式用自己的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4分钟后,先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
诗句大意
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 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 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
我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 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我,好 像在相互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这空 空的敬亭山了。
刘禹锡 ,(772--
842),字梦得,今河 南洛阳人。他善于从民 歌中汲取营养,语言生 动,风格清新,在唐诗 中别开生面,对后世影 响很大。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句大意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 面风平浪静,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 铜镜。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里托着一只小小的青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