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复习资料
化学反应工程知识点复习 ppt课件

k之所以称之为常数,是指当反应温度不变时,k是个 常数,当反应温度变化较大时它就不再是常数。 活化能E,根据过度状态理论,反应物生成产物,要 超过一个能垒,因此E的取值永远是正值。
图2-1
lnk与1/T是直线关系 -E/R为斜率 lnk0为截距
通过实验测出不同温度下的 速率常数k,作图根据截距 就可以求出指前因子k0,再 根据直线的斜率求出活化能 E
对于(恒容)气相反应,由于分压与浓度成正比,也可 用分压来表示。
( r )
1
dn A
k
P P
A V dt
pA B
问题:
化学反应速率式为,rAKCC ACB
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Kc, 用压力表 示的速率常数Kp,则Kc= Kp
化学反应工程知识点复习
(3) 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指反应物分子一步直接转化为产物分子的反应 。 凡是基元反应,其反应速率遵循质量作用定律,即根据 化学计量关系,就可以写出反应速率方程。 (4)反应级数 反应级数:指浓度函数中各组分浓度的幂数。
•答:1/3 1/2
冪数型动力学方程和双曲型动力学方程
1)幂数型动力学方程 aA+bB=rR+sS
实验研究得知,均相反应速率取决于物料的浓度
和温度,反应速率符合下述方程,称之为幂数型
动力学方( r A ) k A c A c B
k cA cB
式中k称作反应速率常数;α、β是反应级数。
对二级不可逆反应:
A + B → 产物
其反应速率方程为:
rA
dCA dt
CA0
dxA dt
k CACB
k CA01 xACB0 CA0xA
(完整word版)化学反应工程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1、过程工业:以物质转化为核心2、装置与产品制造工业:以物件的加工和组装为核心3、化工过程:原料获取(预处理)、化学反应过程、产品分离和提纯4、本科目研究的对象:以工业规模进行化学反应过程,目的:实现工业反应过程的优化5、实现工业反应过程的优化分两类:设计优化、操作优化6、反应过程优化的技术指标:反应速率、反应选择率、反应收率、能量消耗7、决策变量:结构变量、操作方式、工艺条件(结构变量:反应器类型,单相:均相管式反应器和均相釜式反应器,两相,:固定床反应器,液化床,气液相反应器,三相:)(操作方式:间歇、连续、半连续,加料方式:一次性、分批加料、分段加料)8、化学反应工程研究的内容:1化学反应过程(容积、表面反应过程)1、物理传递过程(反混合不均匀性、传质过程、传热过程)9、研究方法(数学模型法):数学表达式即动力学方程式(一反)、物料、热量、动量衡算式(三传)、参数计算式10、数学模型法基本特征:过程分解、过程简化第二章1、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机理的科学2、本征动力学(微观):排除物理过程,表观动力学(宏观):包含物理过程3、反应速率定义:反应量/(反应时间)(反应区)4、均相前提:分子尺度上混合均匀、特征:无物理过程5、复杂反应(可逆反应、自催化反应、平行反应、串联反应)6、固体催化剂的组成及活化:特点:活性、选择性、稳定性,组成:活性成分、载体、助催化剂,活化:还原。
7、化学反应过程分为:容积反应过程、表面反应过程8、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包括:(内、外)扩散过程、表面反应过程9、吸附模型:理想吸附模型、真实吸附模型10、反应级数的工程意义是:表示反应速率对于反应物浓度变化的敏感程度11、气液非均相反应过程的反应区取法分为:选用液相体积、选用反应器体积12、在包含物理过程影响下测得的反应速率称为表观反应速率。
13、物理传质过程与化学反应过程串联时,通常是慢一步速率的决定表现反应速率(过程速率的控制步骤)14、均相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反应在同一项中进行的规律性.15、工程上实际的均相反应应满足两个条件:反应系统可以成为均相、预混合过程的时间远小于反应时间吸附分为物理、化学吸附16、化学吸附可分为:活化化学吸附、非活化化学吸附17、化学反应速率特征可以概括地表示为反应速率的浓度效应、温度效应18、基本的物理过程有:返混、传质、传热19、气固相催化反应是指气体在固体催化剂上进行的催化反应第三章1、反应器设计的基本内容:选择合适的反应器类型、确定最佳工艺条件、计算反应器体积2、反应器设计的基本方程包括反应动力学方程式、物料衡算方程式、热量衡算方程式、动量衡算方程式3、物料衡算和反应速率式式描述反应器性能的两个最基本的方程式4、辅助时间是指装料、升温、降温、卸料、清洗时间的总和5、反应后期转化问题的严重程度顺序是:二级>一级>零级6、反应物同时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应成为平行反应7、平行反应选择率的温度效应是:高温度有利于活化能高的反应8、串联反应:反应物能进一步反应生成其他副产物的反应9、间歇反应器的反应体积是指反应物在反应器中所占的体积第四章1、反应前后物料浓度变化不明显:衡容反应系统2、表征反应前后分子数变化程度的方法的有:膨胀率发、膨胀因子法3、膨胀率¢的定义是指反应组分全部转化后系统体积变化的分率第五章1、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一边连续加料、另一边连续出料2、返混:停留时间不同物料的混合3、造成返混的原因:设备中存在不同尺度的环流、不均匀的速度分布4、限制返混的主要措施:分割(横向、纵向)5、连续釜反应器特点:反应物料浓度降低至出料水平,降低了反应速度6、返混是连续化反应时伴生的现象,原因是空间的反向运动和不均匀速度分布第六章1、混合现象:宏观、微观混合2示踪物的输入方法有阶跃注入法、脉冲注入法、周期注入法3、连续反应过程的考察方法:以反应器、反应物料为对象的的考察方法4、非理想流动模型分为:数学模型方法、扩散模型(适合于返混程度较小的非理想流动模型)、多级全混流模型。
化学反应工程知识点

化学反应工程知识点1.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反应机理是指反应的分子层面的步骤和中间产物,它对理解和控制反应过程非常重要。
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了解反应速率规律,通过动力学模型可以预测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
2.反应条件的选择反应条件的选择包括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反应物配比和催化剂等。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往往受到反应条件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质量。
3.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反应器是进行化学反应的设备,其设计和优化对反应过程的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反应器类型有批式反应器、连续式反应器和循环式反应器等。
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要考虑反应物性质、反应过程的控制方式、热传导和质量传递等因素。
4.反应工艺的控制反应工艺的控制包括对反应过程的监测和调节,以维持所需的反应条件和优化产品质量。
常用的控制策略有温度、压力和反应物供给的控制等。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需要考虑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和工艺实际操作的特点。
5.安全与环保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化学品和能量的变化,单个反应步骤可能会产生副产物和废物。
因此,反应工程也需要关注安全性和环保性。
安全性考虑的因素包括反应物和产物的毒性、易燃性和爆炸性等,以及反应条件的选择和操作的威胁。
环保方面,需要考虑减少废物的生成,回收利用资源,优化反应条件以减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6.规模放大与工业化化学反应工程要实现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的规模放大和工艺转化。
这涉及到规模放大的技术、成本评估和安全规范,以及将实验室的合成路线或方法转化为适合大规模生产的工艺。
同时,也需要考虑工艺的稳定性和连续运营的可行性。
以上是化学反应工程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化学反应工程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是化学工程和化学的交叉学科。
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提高反应过程的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倡导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复习资料

复习重点1. 一级连串反应AS K 1K 2P 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 的最大浓度 =max ,P C ______、=opt τ______。
(22/1120]1)/[(+K K C A 、211K K ) 2. 一级连串反应AS K 1K 2P 在平推流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 的最大浓度=max ,P C _______、=opt t ______。
()]/([21122k k k k k -⎪⎪⎭⎫ ⎝⎛、1212)/ln(k k k k -) 3. 一级连串反应AS K 1K 2P 在间歇式全混流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 的最大浓度=max ,P C _______、=opt t ______。
()]/([21122k k k k k -⎪⎪⎭⎫ ⎝⎛、1212)/ln(k k k k -)4.全混流反应器的空时τ是_______与_______之比。
(反应器的有效容积、进料流体的容积流速)6.全混流反应器的放热速率G Q =______________。
(p r A C v H r V ρ0))((∆--)7.全混流反应器的移热速率r Q =______________。
()()1(000P m P c v U A T T c v UA T ρρ+-+)9.全混流反应器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点的判据为_______、_______。
(r G Q Q =、dT dQ dT dQ G r 〉)18. 对于反应级数n <0的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______反应器为宜。
(全混流)19. 对于反应级数n >0的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______反应器为宜。
(平推流)21.对于可逆的放热反应,使反应速率最大的反应温度=opt T _______。
()()1(ln )(002'001012A A R A A C C E k C E k R E E χχ+---)22. 对于可逆的放热反应,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时的温度=e T _______。
《化学反应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化学反应工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全混流反应器的E 函数表达式为 ,其无因次方差= ,而平推流反应器的无因次方差= 。
2、工业催化剂性能优劣的三种最主要的性质是 、 、和 。
3、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一恒压气相反应,原料为A 和B 的混合物,其中A 含量为20%(mol),若物料初始体积为2升,则A 转化50%时,物料的总体积为 。
4、基元反应的分子数 (可能/不可能)是小数。
5、某液相反应于50℃下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物A 转化80%需要10min ,如果于相同条件下在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则达到同样的转化率需要的空时为 ;如果同样条件下在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达到同样的转化率需要的空时 。
6、测定非理想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时,两种最常见的示踪物输入方法为 和 。
7、完全混合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并且 (大于/小于/等于)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8、多级混合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 ,轴向扩散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 。
9、对于单一反应,在相同的处理量和最终转化率条件下,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 ;而对于复合反应,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的则是 。
2θσ2θσ32A B R +→A R →10、对于反应23A B R +→,各物质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r A ):(-r B ):r R = 。
11、某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处理量为100吨重油/h ,未转化重油为6吨/h ,汽油产量为42吨/h ,则重油的转化率为_ _,工业上汽油的收率及选择性为_ _和_ _。
12、某反应的计量方程为A R S →+,则其反应速率表达式 。
13、反应级数 (可能/不可能)大于3, (可能/不可能)是0,基元反应的分子数 (可能/不可能)是0。
14、在一个完整的气—固相催化反应的七大步骤中,属于本征动力学范畴的三步为 、 和 。
15、在均相反应动力学中,利用实验数据求取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为 和 。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期末复习

2. 基础方程 化学动力学方程
计算反应速率
计算反应体积 计算温度变化
物料衡算方程
热量衡算方程 动量衡算方程
计算压力变化
输入
消耗
累积
输出
输入量=输出量+消耗量+累积量
(输入量-输出量-消耗量=累积量)
第四节
等温条件下理想反应器的设计分析
一、间歇反应器的设计
1.间歇反应器的特点
①由于剧烈搅拌、混合,反应器内有效空间中各位置的 物料温度、浓度都相同;
8 7.398
试求反应的速率方程
解:由于题目中给的数据均是醋酸转化率较低时
的数据,可以忽略逆反应的影响,而丁醇又大大
过量,反应过程中丁醇浓度可视为不变。所以反
应速率方程为:
dcA m n n rA kcB cA k cA dt
将实验数据分别按0、1和2级处理并得到t-f(cA)的关系
YR=xA×SR
产物R的收率:
1. 每100kg乙烷(纯度100%)在裂解器中裂解,产生46.4kg乙烯,乙 烷的单程转化率为60%,裂解气经分离后,所得到的产物气体中含有 4kg乙烷,其余为反应的乙烷返回裂解器。求乙烯的选择性、收率、总 收率和乙烷的总转化率。 解:由于单程转化率为60%,则反应掉的乙烷量为60kg。由题可知, 乙烷的循环量为36kg,补充的新鲜乙烷量为64kg。
CH3COOH+C4H9OH=CH3COOC4H9+H2O
醋酸和丁醇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2332和
1.16kmolm-3。测得不同时间下醋酸转化量如表所示。
t/hr 醋酸转化量 ×102/kmol.m-3
0 0
1 1.636
2 2.732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资料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平均选择性;2、流化数;3、收率;4、假态点、5、对比速率。
二、选择题1、管式反应器的高径比范围为( )A :2~6B :20~30C :2~4D :1~802、热稳定条件是指( )A :Qr ≤Qg ;B :d Qg/dT ≤d Qr/dT ;C :Qr=Qg ;D :d Qg/dT=d Qr/dT ;3、当某颗粒的形状系数为0.8时,则其相当直径的大小顺序为( )A :Dp ≥dp ≥ds ;B :ds ≥Dp ≥dp ;C :dp ≥Dp ≥ds ;D :ds ≥dp ≥Dp4、固定床反应器的收率比流化床反应器的收率( )A :要高;B :要低;C :一样高;D :不能比较。
5、下列液相反应,设从有利于生成U 、S 出发,应选择哪种操作方式( )A +B→R +T r R =dC R /d t =dC T /d t =k 1C A CB A +B→S +U r R =dC U /d t =dC S /d t =k 1C A 1..5C B 0.5A :A 一次性加料,B 分批加料;B :A 和B 都一次性加料;C :B 一次性加料,A 分批加料;D :A 和B 都分批加料。
6、全混流反应器的容积效率η=1.0时,该反应的反应级数n ( ) A. <0 B. =0 C. ≥0 D. >07、当反应级数n ( )时,微观流体具有比宏观流体高的出口转化率。
A. =0 B. =1 C. >1 D. <18、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一级反应A → B ,s l mol C r A A ⋅=-/01.0,当lm o lC A /10=时,求反应至l mol C A /01.0=所需时间t=( )秒。
A. 400B. 460C. 500D. 5609、一级连串反应A → P → S 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进行,使目的产物P 浓度最大时的最优空时=opt τ( )。
A.1212)/ln(K K K K - B.1221)/ln(K K K K - C.2112)/ln(K K K K D.211K K10、对于反应级数n >0的不可逆等温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 )。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资料超全

在间歇生产系统中,反应物一次性加入反应器,经历一定的反应时间后,产物一次性取 出。然后冲洗反应器,重复加料,反应和出料操作,生产是分批进行的。
则有:
由此,组分 A 的瞬时浓度可表示为: 对于连续,则
式中,大写字母表示摩尔流量,小写字母表示物质的量。
6
例 1-1 计算下列反应的化学膨胀因子
1. A+B→P+S
2. A→P+S
3. A+3B→2P
解:1. δA=[(1+1)-(1+1)] / 1=0 2. δA=[(1+1)-1)] / 1=1 3. δA=[2-(1+3)] / 1=-2
3
(7)F.S.Fogler.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Pretice-Hall,1992. (8)Smith.J.M.Chemical Engineering Kinetics,3rd Edition.McGraw-Hill,1981. (9)Carberry.J.J.Chemical and Catalyt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McGraw-Hill,1976. (10)Froment.G.F,K.B.Bischoff.Chemical Reactor Anlysis and Design.John Wiley,1979. ( 11 ) C.Y.Wen L.T.Fan ,Models for flow Systems and Chemical Reactors ,Marcel Dekker.1975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对于可逆吸热反应,反应速率随 XA的变化升高而升高 B、对于可逆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随 XA的变化升高而升高
C、对于可逆吸热反应,存在最佳温度Top
D、对于可逆放热反应,存在最佳温度Top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对于可逆吸热反应(温度一定),反应速率随 XA的变化升 高而降低
• 6. 如果将管式反应器出口的产物部分返回到入口 处与原始物料混合,这类反应器为 的管 式反应器。 • 7. 全混流反应器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点的判据 dq dq q q 为 、 dT dT 。 • 8. 停留时间分布可由两个函数定量描述,它们是 和 。 • 9. 工业反应器有三种操作方式,包 括: , , 。 • 10. 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中物理吸附靠_______ 结合的,而化学吸附是靠 结合的。
4.当瞬时选择性随关键组分转化率增大而单调增加时, 收率顺序:(A) A、间歇釜<多个连续釜串联<单一连续釜 B、多个连续釜串联>间歇釜>单一连续釜 C、间歇釜>单一连续釜>多个连续釜串联 D、间歇釜>多个连续釜串联>单一连续釜
5.当瞬时选择性随关键组分转化率增大而单调下降时, 收率顺序:(D) A、间歇釜<多个连续釜串联<单一连续釜 B、多个连续釜串联>间歇釜>单一连续釜 C、间歇釜>单一连续釜>多个连续釜串联 D、间歇釜>多个连续釜串联>单一连续釜
• • • • • • • • • • • • • • •
6. 计算转化率起始状态的选择,正确的是( B ) A. 连续反应器,选择反应器出口处原料的状态 B. 连续反应器,选择反应器进口处原料的状态 C. 间歇反应器,选择反应结束时的状态 D. 数个反应器串联,往往以进入第二个反应器的原料组成为计算基准 7. 全混流反应釜最多可以有 C 个定常操作点 A.1 B. 2 C. 3 D. 4 8. 对于反应速率随转化率变化存在一个极大值的化学反应,最合适的 反应器为 A. 管式反应器 B. 釜式反应 C. 循环操作的管式反应器 D. 釜式反应串联管式反应器 9. 不是理想吸附的基本假定的是( D ) A. 吸附位具有相同的能量 B. 属单层吸附 C. 被吸附分子间的作用力可略去不计 D. 属多层吸附
反应工程复习资料.doc

1. (CH 3CO)2 (A) + H 2O(B)2CH 3COOH(C)乙酸酐发生水解,反应温度25℃,k=0.1556 min -1,采用三个等体积的串联全混流釜进行反应,每个釜体积为1800 cm 3,求使乙酸酐的总转化率为60%时,进料速度0v 。
解:初始浓度为0A C ,离开第一釜为1A C ,依次为2A C 、3A C 。
∵1101)(A A A r C C --=τ 11)(A A kC r =- ∴11101110111111τττk x k C C kC C C A A A A A A +-=⇒+=⇒-=对第二釜21211τk C C A A += 对于等体积釜串联τττ==21 22202)1(11)1(1ττk x k C C A A A +-=⇒+=同理 33)1(11τk x A +-= ∴τ=2.3(min )min)/(6.7823.2180030cm V v ===τ2.反应A → B 为n 级不可逆反应。
已知在300K 时要使A 的转化率达到20%需12.6分钟,而在340K 时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3.20分钟,求该反应的活化能E 。
解: n A A A kC dt dC r =-=- ⎰⎰=-A A C C t n A A t dt C dC 00 即kt C C n n A n A =⎥⎦⎤⎢⎣⎡----1011111 达20%时,08.0A A C C =t M t C n k n n A 11)125.1()1(111⨯=⨯--=-- 式中M 为常数∴6.121300⨯=M k2.31340⨯=M k )34013001(314.86.12/2.3/ln ln 300340-==E M M k k E=29.06(kJ/mol )3. 用两串联全混流反应器进行一个二级不可逆等温反应,已知在操作温度下,10,30.2),(92.03030113h m v m kmol C h kmol m k A ===--要求出口x A=0.9,计算该操作最优容积比)(21V V 和总容积V 。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提纲

淮海工学院化学反应工程复习参考1 绪论1.化学反应工程研究的内容P12 通常所说的三传一反指什么P13 什么是转化率关键组分的转化率与100%的关系P34 单程转化率与全程转化率的大小关系P45 收率与转化率是针对什么物质而言的,数值能否大于100%P56 收率与转化率,选择性的关系P52 反应动力学基础1.反应速率定义P152 流动系统的反应速率三种表示形式及换算方法P163 基元反应速率方程的写法与级数的分析, 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的关系P17-184温度对三种反应速率的影响,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不可逆.可逆吸热与放热反应P235 复合反应的类型P26-296 δA的计算方法P317 多相催化反应的步骤P368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及理想吸附的特点分析P373 釜式反应器1.等温间歇釜式反应器的计算有单一反应,平行反应及连串反应最大收率的计算P57-652 空时,空速与生产能力的关系P66-673 连续釜式反应器体积的计算P67-684 什么是正常动力学与反常动力学,连续釜式反应器串并联特点P695 釜式反应器的总收率与总选择性的变化特点P75-766 平行反应分析P767 连串反应分析P79-80 4 管式反应器1.理想反应器模型的特点,与实际反应器对应的是什么反应器P982 等温管式反应器的计算P1003 管式与釜式反应器反应体积比较结果P107-1095 停留时间分布与反应器的流动模型1.停留时间的年龄分布与寿命分布定义P1282 停留时间分布的定量描述E(t)与F(t)的定义P128-1293 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有几种方法及分别测定什么P130-1324 停留时间统计值有两个参数分别表示什么P1345 理想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的计算F(θ) E(θ)的计算6 多相系统中的化学反应与传递现象1.颗粒的三个密度大小比较P1592 气固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的步骤P1603 外扩散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分析单一反应,复合反应分析P165-1664 孔扩散的三种方式P1675 内扩散有效因子Φ的分析P1706 内外扩散有效因子分析P1767 内扩散对复合反应选择性的影响分析P1778 消除内外扩散影响的方法P178-1797 多相催化反应器的设计与分析1.固定床内空隙率大小分析P1862 多段固定床绝热反应器的类型P1943 流化床反应器中压降与流速的变化关系P211 8 多相反应器1.气液反应机理P2222 η值大小分析P224-2253 气液固反应器机理P2324 滴流床反应器的四个区域P2339 生化反应工程基础1.酶的组成与类型P2442 生化反应过程的特点P2453 酶催化反应特点P2464 酶催化反应的四种抑制机理P248-2505 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p2516 酶与细胞固定化技术P257-2587 影响固定化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的因素p2581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反应器可视为活塞流的反应器是()反应器A:管式B:釜式C:塔式2.对于基元反应2A+B→2C,则反应速率方程为()反应器A:r=kc A2C B B:r A=kC A C B C:r A=Kc A C B2D: r A=kC A C B C c3.在全混流反应器中,反应器的有效容积V R与进料流体的流速Q0之比为()A:空时τB:反应时间t C:停留时间t D:平均停留时间t4.化学反应速率式为-r A=K C CαA C Bβ,如果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K C,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为K P,则K C=()K P A:(RT)-(α+β)B:(RT)(α+β) C:(RT)(α-β)5.对于基元反应:2A+B→2P的反应,对A的反应总级数为()级A:1 B:3 C:2 D:06.在平行反应中,A→P,2A→Q,r P=k1C A,r Q=k2C A2,P为目的产物,k1,k2为常数,浓度对瞬时选择性S的影响是()7.完成同样的任务所需反应器体积在()时,平推流反应器与全混釜一样A:反应级数大于零B:零级反应C、反应级数小于零8.阶跃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对应的曲线为()A:E(t)曲线 B:F(t)曲线 C:I(t)曲线 D:y(t)曲线9.对正常动力学,完成同样的任务,所需反应器体积最小的操作是()A:单釜 B:二釜串联 C:三釜串联 D:四釜串联O,已知k=0.01L/s.mol,则反应级数为()10.反应NaOH+HCl→NaCl+H2A:1 B:2 C:3 D:011.对于基元反应A+B→2C,则反应速率方程为()反应器A:r=kc A2C B B:r A=kC A C B C:r A=Kc A C B2D: r A=kC A C B C c12.在连续操作的全混流反应器中,反应物的平均停留时间为()A:大于空时τB:小于空时τC:等于空时τ13.完成同样的任务所需反应器体积在()时,平推流反应器与全混釜一样A:反应级数大于零B:零级反应C、反应级数小于零14. 对正常动力学,瞬时选择性S随转化率增大而降低的情况下,反应器内的目的产物最终收率最大的操作是()A:间歇釜反应器 B:连续单釜 C:二釜串联=()15.气相反应2A+B→3P+S,进料时为惰性气体,A与B的摩尔比为2:1进料,则膨胀因子δAA:-1 B:-0.5 C:0.5 D:116.反应产物的质量收率,其最大值为()A:100% B:大于100% C:小于100%117.催化剂颗粒上的反应速率大小与三个有效因子有关,分别是外扩散ηx 、内扩散η、内外扩散总有效因子η,忽略内扩散影响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ηX >η B:ηX=η C:ηX=ηD:η=η18. 对于()的反应器,在恒容反应过程的平均停留时间、反应时间、空时是一致的。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在一个完整的气—固相催化反应的七大步骤中,属于本征动力学范畴的三步为、和。
2.多级混合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轴向扩散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
3.对于单一反应,在相同的处理量和最终转化率条件下,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而对于复合反应,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的则是。
4.工业催化剂性能优劣的三种最主要的性质是、和。
5.在均相反应动力学中,利用实验数据求取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为和。
6.反应级数(可能/不可能)是0,基元反应的分子数(可能/不可能)是0。
7.完全混合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并且(大于/小于/等于)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8.对于一个在全混流反应器里进行的放热反应,一般可以出现三个定常态操作点M1、M2、M3,如下图所示,其中M1和M3这两点我们称之为的定常态操作点,M2则称为的定常态操作点。
实际操作时,我们一般选择M1、M2、M3中哪一个操作点?X AT9.测定非理想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时,两种最常见的示踪物输入方法为和阶跃示踪。
二、选择题:1.对于瞬时收率和总收率,下列正确的说法有(多项选择)。
A. 对于平推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相等;B. 对于全混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相等;C. 对于平推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之间是积分关系;D. 对于全混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之间是积分关系。
2.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3/(mol.hr),该反应为级反应。
A. 零级;B. 一级;C. 二级;D. 不能确定。
3. 对于平行反应SA RA 222111n ,E ,k nE ,k −−−→−−−−→−,,活化能E 1 > E 2,反应级数n 1 < n 2,如果目的产物是R 的话,我们应该在 条件下操作。
A. 高温、反应物A 高浓度;B. 高温、反应物A 低浓度;C. 低温、反应物A 高浓度;D. 低温、反应物A 低浓度。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资料

化学反应⼯程复习资料化学反应⼯程复习资料⼀.填空1.理想反应器是指 _______、______ _。
2.全混流反应器的返混_______。
平推流反应器的返混为_______。
3.反应器物料的停留时间的分布曲线是通过物理⽰踪法来测定的,根据⽰踪剂的输⼊⽅式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E (t )=____。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E (t )=_____。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F (t )=___ 。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F (t )=____。
5.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其E (θ)曲线的⽅差=2θσ_______。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其E (t )曲线的⽅差=2t σ_______。
6.全混流反应器t=0时E (t )=_______。
;全混流反应器其E (θ)曲线的⽅差=2θσ_______。
;全混流反应器其E (t )曲线的⽅差=2t σ_______。
7.催化剂“三性”是指、和。
8.凡是流体通过不动的固体物料所形成的床层⽽进⾏反应的装置都称作___ ____。
9. 化学反应过程按操作⽅法分为____ ___、___ ____、_____ __操作。
10. 化学反应⼯程中的“三传⼀反”中的三传是指____ ___、___ ____、_______。
11. 化学反应的总级数为n ,如⽤浓度表⽰的速率常数为C K ,⽤逸度表⽰的速率常数f K ,则C K =_______f K 。
12.在构成反应机理的诸个基元反应中,如果有⼀个基元反应的速率较之其他基元反应慢得多,他的反应速率即代表整个反应的速率,其他基元反应可视为处于____ ___。
13. ⼀级连串反应A S P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则⽬的产物P 的最⼤浓度0 0.2 0.40.6 0.8 1.0 0.2 0.40.60.81.0A RS K 1K 2P 在平推流反应器中,则⽬的产物P 的最⼤浓度=max ,P C _______、=opt t ______。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公式指导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总结一、知识点1.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对象与目的,研究内容。
化学反应工程的优化的技术指标。
2.化学反应动力学转化率、收率与选择性的概念。
反应速率的温度效应和活化能的意义。
反应速率的浓度效应和级数的意义。
3.理想反应器与典型反应特征理想反应器的含义。
等温间歇反应器的基本方程。
简单不可逆反应和自催化反应的特征和计算方法。
可逆反应、平行反应和串联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和计算方法。
4.理想管式反应器管式平推流反应器的基本方程典型反应的计算。
停留时间、空时和空速的概念。
膨胀因子和膨胀率的概念。
5.连续流动釜式反应器全混流模型的意义。
全混流反应器的基本方程全混流反应器的计算。
循环反应器的特征与计算方法。
返混的概念、起因、返混造成的后果。
返混对各种典型反应的利弊及限制返混的措施。
6.停留时间分布与非理想流动停留时间分布的意义,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
活塞流和全混流停留时间分布表达式,固相反应的计算方法。
多釜串联模型的基本思想,模型参数微观混合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7.反应器选型与操作方式简单反应、自催化和可逆反应的浓度效应特征与优化。
平行反应、串联反应的浓度效应特征与优化。
反应器的操作方式、加料方式。
8.气固催化反应中的传递现象催化剂外部传递过程分析,极限反应速率与极限传递速率。
Da和外部效率因子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流速对外部传递过程的影响。
催化剂内部传递过程分析,Φ和内部效率因子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扩散对表观反应级数及表观活化能的影响。
一级反应内外效率因子的计算。
内外传递阻力的消除方法。
9.热量传递与反应器热稳定性定态、热稳定性、临界着火温度、临界熄火温度的概念。
催化剂颗粒热稳定性条件和多态特性。
全混流反应器、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热稳定条件。
最大允许温差。
绝热式反应器中可逆放热反应的最优温度分布。
二、具体内容解析 一、 绪论 1.研究对象是工业反应过程或工业反应器研究目的是实现工业反应过程的优化 2. 决策变量:反应器结构、操作方式、工艺条件 3.优化指标——技术指标:反应速率、选择性、能耗 掌握转化率、收率与选择性的概念 4.工程思维方法二、化学反应动力学1. 反应类型:简单反应、自催化、可逆、平行、串联反应基本特征、分析判断2. 化学反应速率的工程表示))((反应区反应时间反应量反应速率=3. 工业反应动力学规律可表示为:)()(T f C f r T i C i ⋅=a) 浓度效应——n 工程意义是:反应速率对浓度变化的敏感程度。
化学反应工程(221303)复习资料

化学反应工程(221303)试卷一、单选题1、“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其中所谓的一反是指 _______ 。
A.化学反应B.反应工程C.反应热力学D.反应动力学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无2、完全混合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均一,并且( )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3、当催化剂颗粒的微孔的孔径小于分子的自由程 _______ 时,分子与孔壁的碰撞成了扩散阻力的主要因素,这种扩散称为努森扩散。
A.0.01 umB.0.1umC.1umD.1nm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4、对于气—液相反应几乎全部在液相中进行的极慢反应,为提高反应速率,应选用 _______ 装置。
A.填料塔B.喷洒塔C.鼓泡塔D.搅拌釜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5、气相反应4A + B → 3R + S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 A 与 B 以3 ∶ 1 的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A.四分之一B.三分之二C.负四分之一D.负三分之二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6、化学计量方程反映的是:A.反应中各反应物、产物之间的计量关系B.实际的反应历程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无7、对于N个体积均为V的平推流反应器的串联操作,下述表达正确的是()。
A.如果任何前后两反应器连接处操作条件没有变化,此N个反应器相当于一个体积为NV的平推流反应器B.串联的级数越多,其总体流动方式越偏离平推流C.串联的级数无穷大时,其总体流动方式类似于全混流D.对于同一个反应,不论各反应器连接处操作条件有无变化,第N个反应器出口的转化率,总是和一个体积为NV 的平推流反应器的出口转化率相等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无8、对于反应级数大于零的单一反应,全混流反应器与平推流反应器相比哪个更优?A.平推流反应器B.全混流反应器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无9、对于瞬时收率和总收率,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对于平推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相等B.对于全混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相等C.对于全混流反应器,反应的瞬时收率与总收率没关系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10、下列非催化气—固相反应,属于粒径不变的缩核模型的是 _______ 。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

解:(1)氯乙醇,碳酸氢钠和乙二醇的分子量分别为80.5,84,
62 每小时产乙二醇:20/62=0.3226kmol/h 每小时需氯乙醇:0.3226×80.5/0.95×30%=91.11 kg/h 每小时需碳酸氢钠:0.3226×84/0.95×15%=190.2kg/h 原料体积流量:Q0=(91.11+190.2)/1.02=275.8l/h
6、正常动力学,转化速率 -RA随XA增加而降低。(A)
A、多釜串联比单釜有利,总反应体积小于单釜体积。 B、多釜串联比单釜有利,总反应体积大于单釜体积。 C、单釜比多釜串联有利,单釜的反应体积小于串联釜的总体 积。 D、单釜比多釜串联有利,单釜的反应体积小于串联釜的总体 积。
7、反常动力学,转化速率-RA随XA增加而增加。(C)
C. 1
D. >1
• 15. 一级连串反应在间歇式反应器中进行,则目 标产物P存在最大浓度,其最大浓度时的反应时 间应该为?
• 6. 如果将管式反应器出口的产物部分返回到入口
处与原始物料混合,这类反应器为
的管
式反应器。
• 7. 全混流反应器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点的判据
为 、 。 qg qr
dqr dqg dT dT
• 3. 停留时间分布的两个函数间的关系是 间在0~∞间的物料占总物料的分率应为
, 停留时 。
• 4. 对于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当循环比0时为 平推流 反应器,而当∞时则相当于 全混流 反应器。
• 5. 若一级反应的反应速率rA采用kmol/(m3·s)为单位,
浓度采用kmol/m3为单位,则k的单位为 ,若反应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资料一.填空1.理想反应器是指 _______、______ _。
2.全混流反应器的返混_______。
平推流反应器的返混为_______。
3.反应器物料的停留时间的分布曲线是通过物理示踪法来测定的,根据示踪剂的输入方式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E (t )=____。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E (t )=_____。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F (t )=___ 。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F (t )=____。
5.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其E (θ)曲线的方差=2θσ_______。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其E (t )曲线的方差=2t σ_______。
6.全混流反应器t=0时E (t )=_______。
;全混流反应器其E (θ)曲线的方差=2θσ_______。
;全混流反应器其E (t )曲线的方差=2t σ_______。
7.催化剂“三性”是指 、 和 。
8.凡是流体通过不动的固体物料所形成的床层而进行反应的装置都称作___ ____。
9. 化学反应过程按操作方法分为____ ___、___ ____、_____ __操作。
10. 化学反应工程中的“三传一反”中的三传是指____ ___、___ ____、____ ___。
11. 化学反应的总级数为n ,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C K ,用逸度表示的速率常数f K ,则C K =_______f K 。
12.在构成反应机理的诸个基元反应中,如果有一个基元反应的速率较之其他基元反应慢得多,他的反应速率即代表整个反应的速率,其他基元反应可视为处于____ ___。
13. 一级连串反应AS P 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 的最大浓度=max ,P C ______、=opt τ______。
14. 一级连串反应AS P 在平推流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 的最大浓度=max ,P C _______、=opt t ______。
0 0.2 0.40.6 0.8 1.0 0.20.4 0.6 0.8 1.0A R S X A C/C A015.全混流反应器的空时τ是 __ _____与____ ___之比。
17.脉冲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0C C A对应曲线为_______。
18.阶跃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0C C A对应曲线为_______。
19.在轴向分散模型中,模型的唯一参数彼克莱准数=e P _______。
20.在轴向分散模型中,模型的唯一参数彼克莱准数愈大轴向返混程度就_______。
21.对于恒容的平推流管式反应器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致。
22. 非理想流动模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 3 / (mol ⋅ h ),该反应为 级反应。
24. 多釜串联模型的模型参数为 ,轴向扩散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 。
25. 完全混合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并且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26. 在均相反应动力学中,用实验数据求取化学反应速度方程式的最主要的方法为 和 。
27. 多级全混釜串联模型当釜数N= 为全混流,当N= 为平推流。
28. 各种操作因素对于复杂反应的影响虽然各不相同,但通常温度升高有利于活化能 高 的反应的选择性,反应物浓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级数 的反应的选择性。
29. 对于反应22A B R +→,各物质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 (-r A ):(-r B ):r R= 。
30. 某反应的计量方程为A R S →+,则其反应速率表达式 。
31. 物质A 按一级不可逆反应在一间歇反应器中分解,在67℃ 时转化50% 需要30 min, 而在80 ℃时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20秒,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
32.下图是某连串反应在各转化率下的产物浓度分布曲线,那么当转化率达70% 时,中间产物R的化学反应工程定义总收率为,按炼厂或化工厂惯用的收率和选择性的定义,在该转化率条件下的收率是,选择性是。
33.反应器的型式主要为式、式、床和床。
34.间歇釜式反应器有效体积不但与有关,还与有关。
38.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中物理吸附是靠_______结合的,而化学吸附是靠_______结合的。
35.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中物理吸附是_______分子层的,而化学吸附是_______分子层的。
36.对于气—固相催化反应,要测定真实的反应速率,必须首先排除_______和_______的影响。
37.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晶体结构变化、融合等导致表面积减少造成的_______失活,也可能由于化学物质造成的中毒或物料发生分解而造成的_______失活。
38.催化作用的本质是参与反应,降低反应,提高反应,因而在工业化生产时能提高、降低。
39.空时:。
40.空速:。
41.停留时间:。
42.转化率:。
43.选择性:。
44.收率:。
45.寿命分布:。
46.年龄分布:。
47.反应进度:。
48膨胀因子:。
49.颗粒密度:。
50.床层密度: 。
51.真密度: 。
52.孔隙率: 。
53.比表面积: 。
54.孔容: 。
55.内扩散有效因子: 。
56.外扩散有效因子: 。
57.返混: 。
58.期望: 。
59.方差: 。
60.本征动力学: 。
53.宏观动力学: 。
54.孔容: 。
55.寿命因子: 。
二.选择题1. 气相反应CO+3H 2→CH 4+H 2O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CO 与H 2以1∶2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δco= __ 。
A. -2B. -1C. 1D. 22. 一级连串反应AS 2P 在间歇式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 的最大浓度C P,max = ___。
A. 122)(210K K K A K K C -B. 22/1120]1)/[(+K K C AC. 122)(120K KK A K K C - D. 22/1210]1)/[(+K K C A3. 串联反应A → P (目的)→R + S ,目的产物P 与副产物S 的选择性S P = _。
A. A A P P n n n n --00 B. 00A P P n n n - C. 00S S P P n n n n -- D. 00R R P P n n n n -- 4. 对于一级恒容和一级变容不可逆反应,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同一平推流反应器内、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的转化率是一样的;B. 在同一全混流反应器内、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的转化率是一样的;C. 在同一间歇式反应器内、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的转化率是一样的;D. 在同一平推流反应器或间歇式反应器内、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的转化率是一样的5. 对于反应级数n >0的不可逆等温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_____ _。
A. 平推流反应器B. 全混流反应器C. 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6. 一级不可逆液相反应A →2R ,C A0=2.30kmol/m 3, 出口转化率x A =0.7,每批操作时间t+t 0=2.06 h ,装置的生产能力为50000 kg 产物R/天,M R =60,则反应器的体积V 为_ m 3。
A. 19.6B. 20.2C. 22.2D. 23.47. 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一级反应A →B ,-r A =0.01C A mol/l·s ,当C A0=1 mol/l 时,求反应至C A =0.01 mol/l 所需时间t=___ 秒。
A. 400B. 460C. 500D. 5608. 一级连串反应A → P →S 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进行,使目的产物P 浓度最大时的最优空时τopt=___ 。
A. 1212)/ln(K K K K -B. 1221)/ln(K K K K - C. 2112)/ln(K K K K D. 211K K9. 分批式操作的完全混合反应器非生产性时间t 0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 __。
A. 加料时间B. 反应时间C. 物料冷却时间D. 清洗釜所用时间10. 当反应级数n _时,微观流体具有比宏观流体高的出口转化率。
A. =0B. =1C. >1D. <111. 轴向分散模型的物料衡算方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与_ 无关。
A. 示踪剂的种类B. 示踪剂的输入方式C. 管内的流动状态D. 检测位置12.不属于气固相催化反应固定床反应器拟均相二维模型的特点是__ __。
A. 粒子与流体间有温度差B. 粒子与流体间无温度差C. 床层径向有温度梯度D. 床层轴向有温度梯度13. 对于一个气固相催化反应,减小外扩散和内扩散影响的措施正确的是 。
A. 提高反应器内气体的流速,减小催化剂颗粒的直径;B. 降低反应器内气体的流速,减小催化剂颗粒的直径;C. 降低反应器内气体的流速,增大催化剂颗粒的直径;D. 增加催化剂颗粒的直径,提高反应器内气体的流速。
14.对于反应aA + bB pP + sS ,则=P r _______)(A r -。
A. ||a p B. a p C. p a D. p a ||15.气相反应4A + B → 3R + S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 与B 以3∶1的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A δ=_______。
A. 1/4B. 2/3C. –1/4D. –2/316.气相反应2A + B → 3P + S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 与B 以2∶1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A δ=_______。
(C )A. –1B. –1/2C. 1/2D. 117.气相反应N 2 + 3H 22NH 3进料时无惰性气体,2N 与2H 以2∶3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2H δ=_______。
A. –1B. –2/3C. 2/3D. 118.化学反应速率式为βαB A C A C C K r =-,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C K ,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为P K ,则C K =_______P K 。
A. )()(βα+-RTB. )()(βα+RTC. )()(βα-RTD. βα+-)(RT19. 化学反应速率式为βαB A C A C C K r =-,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C K ,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为P K ,则P K =_______C K 。
A. βα+-)(RTB. )()(βα+RTC. )()(βα-RTD. )()(βα+-RT20.反应C 4H 2C 2H 4 + H 2,10.2-=s k ,则反应级数n=_______。
A. 0B. 1C. 2D. 321.反应A + B → C ,已知115.0-=s k ,则反应级数n=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