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教案-采菱
采菱音乐教案

采菱音乐教案•相关推荐采菱音乐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采菱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采菱音乐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采菱》,表达出对江南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对江南的音乐、名胜、民俗有一定的了解,对江南文化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的音准、情绪的把握教学用具:钢琴。
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欢迎大家来到愉快的音乐四十分1、、导入:大家听过这首诗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是白居易的《忆江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你知道在我们江南地区有那些美丽的景点吗?生:二、画旋律线,感受歌曲师:江南风景美,那江南的歌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放歌曲)生:很优美2、配乐简笔画师:老师不仅给你们带来了这么优美的诗和音乐,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份小礼物,看看,这份礼物有什么特点生:这幅画和音乐的旋律是一样的师:伸出你们的手指,我们再来画画这么美的画面三、学唱歌曲1、教师有感情表演唱师:这么美的歌曲老师也很想唱,请仔细听听水乡的孩子在干什么呢?生:在采菱。
师:你们知道菱角是什么吗?师:菱是一种植物,长在池塘里,根在泥中,叶子浮在水面叶子呈三角形状,夏天开白色的小花,果实的硬壳有角,所以叫“菱”或“菱角”现在正是采菱的好时节,今天水乡的孩子邀请我们一起去江南采菱‘让我们划着小木盆哼着歌出发吧!(用LU来哼唱)2、学唱歌曲: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能边唱着歌边采菱,那就更有一番风味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新歌《采菱》(1)让学生跟琴默唱。
(2)指导用轻声唱旋律。
(4)轻声唱歌词,有错误停下纠正。
(5)师生接龙唱(6)完整的唱词。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采菱》 ︳人音版 (五线谱)

《采菱》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采菱》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演唱课。
这是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采用五声宫调式,旋律流畅、婉转,运用了许多由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
歌曲是五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第一、二乐句方正对称,第三乐句活泼生动,第四乐句使用切分节奏前后摸进,模拟划船动作,最后向在高音部分体现旋律抒发孩子满腔深情。
本首歌曲在教材中是一首必学歌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一篇好教材。
这首作品不论是从歌曲角度还是从识谱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有学习的信心、学习的兴趣。
对于这堂课程,我采用欣赏+演唱的综合课堂设计,不仅学习演唱《采菱》这首歌曲,还要欣赏同单元的另外两首曲目,分别是《水乡船歌》和《洪湖水浪打浪》。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采菱》这首歌初步理解反复记号的作用。
2、欣赏浙江名曲《水乡船歌》,认识乐器竹笛。
3、欣赏《洪湖水浪打浪》,感受二重奏。
4、要求学生用优美的、亲切的歌声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以表达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重点歌曲《采菱》学唱,感受体验歌曲的意境,感受歌曲的美并用歌声来表达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特点.四、教学难点对于切分、附点节奏的准确掌握。
五、教学准备电子白板、多媒体、PPT、竖笛、牧笛、陶笛、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水乡船歌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你们走进水的世界里,首先,咱们先来欣赏一首名曲,叫《水乡船歌》。
这首乐曲的演奏方式是竹笛与弦乐团协奏。
请大家边欣赏边仔细听听你都听出了哪些乐器?”播放PPT《水乡船歌》音乐视频,边播放边向学生们简单介绍这首乐曲来自于浙江。
视频播完后学生回答问题,引出这首曲目演奏的主角——竹笛。
2.介绍竹笛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不仅带你们听了竹笛的演奏,还现场带来了几个它的好兄弟给你们瞧瞧!”拿出竖笛、牧笛、陶笛并给学生们分别用这三种吹奏乐器吹曲子让学生们分辨他们的音色。
采菱音乐教案

采菱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采菱》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喜悦,传承我国民间音乐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采菱》歌曲,理解歌词内涵。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装饰音和节奏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采菱》歌曲音频、视频、歌词。
2.教学工具:钢琴、音响、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采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教师提问:歌曲中描绘了什么场景?你们感受到了什么?2.歌曲分析教师介绍《采菱》的背景及创作意义。
教师逐句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涵。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把握节奏和装饰音。
3.歌曲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分句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
4.歌曲表演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学生自由发挥,加入动作或舞蹈,进行歌曲表演。
5.拓展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采菱》这首歌曲能流传至今?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其他民间音乐,交流学习心得。
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自主练习演唱《采菱》歌曲。
2.家长协助孩子录制演唱视频,到班级群分享。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学唱、表演和拓展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民间音乐的韵味。
2.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课堂氛围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采菱》这首歌曲,还对我国民间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挖掘更多优秀的民间音乐,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采菱》歌曲,理解歌词内涵。
2024年【音乐试讲】《采菱》名师试讲示范+精彩教案!

2024年【音乐试讲】《采菱》名师试讲示范+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江南水乡》,详细内容为《采菱》。
本节课通过学习《采菱》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采菱》的歌词、旋律和节奏,能够熟练演唱这首歌曲。
2. 通过学习《采菱》,培养学生对江南水乡音乐风格的欣赏和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采菱》的歌词、旋律和节奏,能够熟练演唱。
难点: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连音、滑音等技巧,以及歌曲情感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歌词卡片、音乐课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图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学习:a. 播放《采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分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找出歌曲中的连音、滑音等技巧,并进行示范。
c.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习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3. 歌曲练习:a. 学生跟随钢琴伴奏,集体练习演唱《采菱》。
b. 分组练习,每组挑选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
c.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4. 表演环节:a. 学生集体表演《采菱》,注意歌曲情感的表达。
b. 邀请个别学生进行才艺展示,如舞蹈、乐器演奏等。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采菱》2. 歌曲风格:江南水乡3. 歌曲技巧:连音、滑音4. 歌曲情感:欢快、活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将《采菱》的歌曲演唱给家长听,并录制视频。
2. 答案:视频提交至班级群,教师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了解江南水乡的其他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b.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江南水乡音乐的讲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c.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展示所学成果。
采菱音乐教案范文

采菱音乐教案范文音乐教案:采菱一、教学目标1.了解菱角采摘的细节,并理解其传统文化内涵;2.通过歌曲《采菱》的演唱,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3.学习用手拍、口型模仿等齐唱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表现能力;4.通过音乐欣赏、手拍练习和歌曲演唱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高感。
二、教学重点1.学会通过手拍、口型模仿等方式进行齐唱;2.理解歌曲《采菱》的歌词内容和意义;3.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三、教学准备1.录音机、播放器等设备;2.歌曲《采菱》的音频资源;3.课堂练习的相关材料。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介绍菱角采摘的背景和传统文化内涵,引发学生对歌曲《采菱》的兴趣。
2.音乐欣赏(1)播放歌曲《采菱》的音频,引导学生仔细听歌;(2)指导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动感,进行简单的手拍练习。
3.歌曲学唱(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采菱》;(2)先教唱主歌部分,通过分块教唱方法,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和意义;(3)再教唱副歌部分,帮助学生掌握整首歌的结构;(4)加强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音高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4.多声部合唱(1)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指定不同的声部;(2)教师分别指导各个声部进行练唱,并配合手拍;(3)逐步合并各个声部,进行整体练唱;(4)通过不断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表现能力。
5.评价与总结(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总结掌握的知识和技能;(2)学生自我评价,分享学习感悟;(3)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延伸1.拓展练习(1)用手拍进行节奏训练,包括单拍、双拍、三拍等;(2)通过口型模仿,练习歌曲的旋律线条。
2.相关知识学习(1)进一步了解中秋节和采菱习俗的传统文化内涵;(2)学习其他与菱角相关的歌曲和音乐作品。
3.创新表演(1)学生可以自行编写相关故事或剧本,以采菱为主题进行创新表演;(2)学生可以结合其他艺术形式,如舞蹈、绘画等,进行创作表演。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采菱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采菱教案第一篇:人音版四年级音乐采菱教案《采菱》教学设计学校:山南镇大烟墩明德小学教师:刘梦课题:《采菱》课型:唱歌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D.S.反复记号,能够准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2、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采菱》,知道这是一首具有浙江民歌风格的歌曲。
3、即兴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从而受到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点:1、掌握D.S.反复记号的作用,并准确运用于歌曲之中。
2、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歌曲《采菱》。
3、准确为歌曲创编新歌词。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2、准确创编新歌词,并试唱。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师: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又开始了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
同学们,老师刚刚播放的歌曲就是我国江苏省的民歌——《茉莉花》,那同学们眼中的江苏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可不可以用一首诗来表达?(师可提示来自白居易的《忆江南》)。
唐朝诗人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水乡是那么的美,同学们想不想到那美丽的水乡去看一看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着优美的旋律一起走进那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吧!(播放水乡图片课件)。
【音乐:《茉莉花》、课件:江南水乡图片】2、揭题师:图片上的江南水乡美不美啊?老师也觉得很美。
其实啊,我们的江南水乡不仅人美、景美,那里的歌更美。
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来自江南水乡的歌曲——《采菱》,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新课教学1、初听听情绪、节拍(板书:行板,优美的;1=C 2/4 四二拍)2、复听设问:这首歌曲都唱了些什么?(课件出示:水乡的孩子、南湖、清泉、水菱)3、教师范唱设问: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师可提示水乡孩子介绍自己家时时应该有的感情:自豪)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自豪感一起来朗读歌词。
(出示歌词)5、哼唱旋律(出示曲谱,认识连线记号)师:我们江南水乡有许多河,那横跨在河上连接道路的叫什么呢?(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谱子里也有许多这样的“桥”呢?(课件出示音乐记号讲解)接下来我们用“啦”来哼唱一下歌曲旋律。
《采菱》音乐教案教学设计

《采菱》音乐教案教学设计第1篇:《采菱》音乐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唱《采菱》2、听《梦里水乡》《采红菱》3、表现《采菱》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采菱》,表达对水乡和*南景*的赞美和热爱。
2、通过学唱和欣赏*南的歌曲,学生能够了解*南音乐的旋律特点,感受*南音乐的风格。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加入到集体表现歌曲的形式中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优美婉转地演唱歌曲,并能初步感受*南音乐的旋律特点。
教学难点:1、切分音和附点音符的掌握2、表现歌曲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节奏卡片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1、教师创编:2/4 XXXXX︱XXX‖东小的同学你们好!2、教师出示节奏卡片:2/4XXXXX︱XXX‖二、导入: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描绘的哪里的风景?(出示课件)2、(师)你们能用语言来赞美美丽的景*吗?3、(师)如果让你们为图片配上音乐,你们会选怎样的音乐?(优美、婉转、抒情的)4、听音乐《梦里水乡》,听一听老师选择的音乐。
5、过渡语:(师)*南确实太美了,人杰地灵,水甜,心甜,歌更甜,你们听一群孩子用动听的歌声在赞美家乡呢。
三、新课教学:1、初听《采菱》,说说歌曲的情绪和歌曲的内容。
2、(师)你们采过菱角吗?看看老师是如何采菱的。
(教师边唱边表演)3、介绍“菱角”的生长过程,小伙伴们采菱时的心情。
(出示课件)4、学唱歌谱。
(出示课件)(1)教师出示节奏卡片,教学生读一读。
(2)教师范唱歌谱,学生找一找切分音和附点四分音符。
(3)听唱法学唱部分歌谱。
(唱准切分音和附点四分音符)(4)师生接口唱,学生在切分音和附点四分音符处接唱。
5、学唱歌词。
(一字多音的唱法)(1)教师范唱。
(2)听琴轻唱,说说难唱的地方。
(3)齐唱歌曲,注意演唱情绪。
(教师在间奏处伴唱)四、歌曲处理(小组合作形式)1、分三个小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一组:变化演唱形式;第二组:创编动作表演;第三组:创编歌词2、分组汇报,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小学音乐教案采菱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音乐教案《采菱》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采菱》,培养学生对我国民间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唱、分组唱、合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3. 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采菱》,了解其背景,掌握基本的合唱技巧。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采菱》。
2. 掌握合唱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合唱的协调性。
2. 歌曲中的装饰音处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关于菱的故事和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歌曲《采菱》的背景、地域特色及演唱形式。
3. 学唱歌曲:(1)教唱旋律:教师示范,学生跟唱。
(2)分组学唱:男生一组,女生一组,分别学唱歌曲。
(3)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合唱技巧,学生进行合唱练习。
4. 歌曲处理:(1)处理歌曲中的装饰音: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情感处理: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情感,学生表达感受。
五、教学反思:1. 合唱协调性较差,部分学生在合唱时音准、节奏不稳定。
2. 部分学生对歌曲中的装饰音处理不够准确。
六、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设备:播放歌曲《采菱》的音频。
2. 乐谱:准备《采菱》的乐谱供学生学习。
3. 教学视频:准备关于合唱技巧的教学视频供学生学习。
七、教学过程:1. 合唱练习:根据教学视频的内容,进行合唱练习,重点关注合唱的协调性和装饰音的处理。
2.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演唱形式,如齐唱、轮唱等,进行练习。
3. 合唱展示:每组进行合唱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指导。
八、评价反思: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合唱方面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鼓励。
九、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民间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民间音乐,培养对民间音乐的热爱。
可以邀请民间音乐艺人进行表演,或者组织学生参观民间音乐博物馆等。
小学音乐教案采菱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音乐教案《采菱》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唱歌曲《采菱》,感受江南水乡的风光,体会歌曲中的情感。
2. 学会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如节奏、音高、旋律等。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采菱》,能用轻快的情绪演唱。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以及音高、旋律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采菱》音频、视频,相关图片,乐谱等。
2. 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 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歌曲《采菱》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风格,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介绍歌曲《采菱》的背景,分析歌曲的节奏、音高、旋律等特点。
3. 学唱: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高。
4. 练习: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提高演唱水平。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能通过学唱歌曲《采菱》,感受江南水乡的风光,体会歌曲中的情感。
2. 反思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是否采用合适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节奏、音高、旋律等基本音乐知识。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是否能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是否能在团队合作中提高演唱水平。
4. 反思教学改进: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思考如何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结合当地文化,创作一首以采菱为题材的歌曲,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 组织一次采菱主题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采菱的乐趣,增强对歌曲《采菱》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采菱》的视频或音频。
2. 学生创作并以采菱为题材的歌曲。
3. 学生参与采菱主题活动的照片或视频。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让他们真正投入到歌曲中。
2. 在学唱环节,多让学生练习,确保他们能熟练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歌曲《采菱》优秀教学教案

《采菱》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歌曲《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地方彩的歌曲,采用五声宫调式,旋律流畅、婉转,运用了许多由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
歌曲是五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
第一、二乐句方整对称,第三乐句活跃生动,第四乐句使用切分节奏前后模进,模拟划船动作,最后一乐句在高音部分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具有三度音程构唱的基础,具备了基础的表演唱能力,但在学唱过程中,学生在音准、歌词如何归韵方面还存在问题,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地指导。
三、教学内容:演唱歌曲《采菱》四、教学目标1学习用连贯的气息和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采菱》,体验江南水乡音乐的细腻与柔美,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
2通过观看图片、聆听乐曲,感受到江南的美,并将这种美感用自己的歌声表现出来。
S的反复记号作用,理清演唱顺序。
4通过演唱歌曲感受江南小朋友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用连贯的气息、柔美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来演唱《采菱》。
2切分音节奏的正确演唱和间奏处的衔接。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三角铁、铃鼓、双响筒。
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谈话导入1欣赏古诗《忆江南》,初步了解江南。
教师:同学们,你们对江南了解吗?学生回答你们心中的江南是怎么样的呢(学生回答)江南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由于那里常年雨水充沛,湖泊众多,所以有江南水乡、鱼米之乡的美称。
你们还记得《忆江南》这首诗吗?(学生回答)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的景,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古诗《忆江南》: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如蓝, 能不忆江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学生回答)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他赞美了江南的景。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江南是个风景优美的好地方,白居易在去过江南以后也对那里的景念念不忘。
2.欣赏江南美景,感受江南山水的美。
采菱音乐教案

采菱音乐教案【采菱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采菱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2. 学习采菱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3. 能够合作演奏采菱音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音乐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传授采菱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采菱音乐的文化内涵,表达音乐情感并与他人合作演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采菱音乐的录音或视频,向学生介绍采菱音乐的特点和来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学习基本节奏和旋律:教师示范采菱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让学生模仿跟唱,并分组练习。
3. 学习合作演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乐器组,如打击乐组、弦乐组等,让他们合作演奏采菱音乐,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 表达和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采菱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5. 总结:回顾采菱音乐的学习内容,总结音乐的文化内涵和学习收获,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采菱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合作演奏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馳和表达,了解他们对采菱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其他传统音乐,如古筝、京剧音乐等,拓展对传统音乐的了解和欣赏。
2. 组织学生赴当地文化馆、博物馆等参观,深入了解采菱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六、教学资源1. 采菱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料。
2. 乐器,如打击乐、弦乐等。
3. 文化馆、博物馆等实地参观资源。
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音乐教案-学习歌曲《采菱》

音乐教案-学习歌曲《采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 学会歌曲《采菱》,掌握基本的声乐技巧。
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1. 歌曲《采菱》的旋律和歌词。
2. 歌曲中的声乐技巧。
教学难点:1. 歌曲中旋律的把握。
2. 声乐技巧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设备。
2. 乐谱。
教学过程:第一章:导入一、热身活动(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颈部、肩部、手腕的旋转,以放松身体。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声音的练习,如唱音阶、音程。
二、歌曲介绍(10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采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歌曲的特点。
第二章:学习歌曲三、学习歌词(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和韵律感。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四、学习旋律(10分钟)1. 教师哼唱歌曲旋律,让学生跟随演唱。
2.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纠正错误。
第三章:歌曲演练五、分组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进行歌曲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对每组的演唱进行评价、纠正。
六、整体演练(5分钟)1. 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歌曲演练,检查学习效果。
2. 教师对全体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纠正。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演唱歌曲《采菱》。
2. 学生能理解歌曲的歌词意义,体会歌曲的情感。
3. 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技巧。
第四章:歌曲分析六、歌曲结构解析(10分钟)1. 教师分析歌曲的结构,包括曲式、节奏、旋律走向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歌曲的基本音乐元素。
七、音乐元素练习(10分钟)1. 教师针对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等元素设计练习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章:创意活动八、即兴创作(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以歌曲《采菱》为蓝本,进行即兴创作。
辽海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采菱》教案

辽海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采菱》教案一. 教材分析《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特色的民歌,选自辽海版音乐四年级下册。
歌曲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富有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江南地区的文化特色,感受民歌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对江南地区的文化背景了解不多,可能会影响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文化特色,感受民歌的魅力。
2.学会演唱《采菱》,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感受歌曲的美感。
3.学会用恰当的情感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3.三角板、拍手器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民歌的特点,为学习《采菱》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范唱《采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展示乐谱,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方法。
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对于部分学生存在的困难,教师给予个别辅导。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期间,挑选几位学生进行演唱展示,让大家共同欣赏、学习。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江南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还能想到哪些关于江南的民歌?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江南文化,拓宽音乐视野。
采菱说课稿(5篇可选)

采菱说课稿(5篇可选)第一篇:采菱说课稿四年级上册音乐——《采菱》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课我所讲的是第七册《采菱》,这是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采用六声宫调式,旋律流畅、婉转,运用了许多由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
本首歌曲在教材中是一首必学歌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的一篇好教材。
学情分析:不论是从歌曲角度还是从识谱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有学习的信心、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1、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采菱》,表达对水乡和江南景色的赞美和热爱。
2、了解江南音乐的旋律特点,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加入到集体表现歌曲的形式中来。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优美婉转地演唱歌曲,并能初步感受江南音乐的旋律特点。
教学难点:1、切分音和附点音符的掌握2、表现歌曲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通过配乐品读白居易的古诗《忆江南》,首先让学生感受江南的美景。
然后顺势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在听过一遍以后,我开始介绍关于菱角的果实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并让孩子们听第二遍,要求孩子们一边听一边做划船的动作来感受歌曲的情绪。
2、在同学们感悟出歌曲的情绪以后引导孩子进行发声练习。
(用“lu”音哼唱歌曲)3、然后,我将切分节奏、附点音符和其他音乐知识进行讲解、分析。
这也是我处理这首歌曲重难点的地方。
4、当孩子们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和内容之后,我又开始让孩子们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去体会歌曲旋律所表现出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具体分析乐句和最后一句歌词)5、再完整地演唱歌曲以后,我引导孩子们分成三组,共同合作表演这首歌曲。
6、最后,我通过|《江南水乡》这首歌曲结束了今天的歌曲。
教学反思:这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大家介绍了菱味道是怎么样的等一些关于菱的知识,让学生从音乐中去想像水乡孩子采菱的情景,当学生们了解了菱的知识以后,他们学习歌曲的兴趣也就大大提升了。
小学音乐《采菱》教学设计及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音乐《采菱》教学设计及教学设计模板一. 教材分析《采菱》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歌词描绘了孩子们在采摘菱角的过程中,快乐地唱着歌儿,充满童真和童趣。
歌曲旋律轻快,节奏简单,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善于模仿,对音乐有较高的感知能力。
但同时,他们的自律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采菱》这首歌曲,把握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通过学习《采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理解歌曲的含义,感受歌曲的童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采菱》歌曲及相关图片。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菱角、采摘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采菱》歌曲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采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纠正发音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纠正,教师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关于采摘的歌曲,进行分享。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演唱《采菱》歌曲,分享学习成果。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书写《采菱》歌曲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
教学过程各环节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呈现5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小学音乐《采菱》说课稿

小学音乐《采菱》说课稿小学音乐《采菱》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采菱》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音乐《采菱》说课稿1教学目标:1、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热情地讴歌水乡,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教学方法:聆听、演唱、律动教学用具: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内容:一、聆听《采茶舞曲》二、表演《采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采茶舞曲》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1、设问:(1)谁到过杭州游玩?(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2、欣赏:在教学中要吸引学生有兴趣地认真地听范唱是学好本歌的关键。
因此要求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
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
3、教师的范唱不仅是唱歌,还要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4、听唱、学唱曲调一定要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切忌支离破碎。
5、这句的教学,不要讲解切分节奏而是通过划船的动作去学习,能很自然的唱好。
同样D、S、的反复记号也不必要求学生去记住掌握。
6、伴奏的加入既是训练节奏感,也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这是要求:(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2)选择打击乐器;(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教材上的伴奏谱仅是一谱例,还可让学生创编节奏谱。
7、小结:水乡一景。
小学音乐《采菱》说课稿2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采菱》是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甜甜江南”中的一首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音乐教案一:创设情景,导入歌曲师:大家都已经知道我们今天学唱的歌曲叫作《采菱》,那采菱的“菱”是什么?(学生回答)(展示课件,教师简介菱)师:菱是一种植物,叶子呈三角形状,夏天开白色的小花,果实的硬壳有角,所以叫“菱”或“菱角”,菱的果肉吃起来香甜可口,有哪位同学吃过菱角吗?师:同学们知道“菱”生长在什么地方吗?(学生简单描述,教师总结)师:菱长在池塘里,根在泥中,叶子浮在水面。
师:今天就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去江南采菱!(教师有感情表演唱。
)二:学唱1、复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进一步提出要求。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遍《采菱》,思考这两个问题:a、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b、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播放音乐)生答。
2、轻唱歌谱教师用电子教杆引导学生演唱。
提示:括号里的是间奏,不演唱。
3、哼唱歌谱,恩4、听琴唱谱要求:基本能随琴轻唱歌谱,不要求绝对准确。
5、学唱唱词a、听琴唱词,初步做到节奏、音准正确。
师:我们一起唱一唱歌词,纠错。
b、加前奏演唱歌曲。
师:采菱的孩子在唱什么?爱家乡,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唱?c、认识反复记号D.S.(学生自己说一说演唱顺序)师:这首歌曲只有一段歌词呀!怎么刚才音乐中都唱了两遍那?原来都是因为有了它(D.S.),这是一个反复记号,见到它,我们就要从这里()再唱一遍,一直唱到这里结束。
(Fine)(板书)d、完整演唱歌曲师:现在我们就完整的把这首歌曲唱一遍。
(教师琴伴奏)三、情感启发,处理歌曲1、分句处理歌曲a、师:大家看歌曲的前两句都唱了些什么?(创设水乡情景)师:水乡的孩子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家乡,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引导学生说一说,并唱一唱)b、师:这一句谁可以来唱唱?(鼓励同学们演唱,教师请歌唱比较好的同学演唱)师“他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演唱,哪种更适合歌曲的情趣?请大家体会一下。
师:动听的泉水,愉快的心情来演唱。
师:衬托了欢快的心情,使歌曲更生动、形象。
(启发说说,体验山里的泉水真香呀!体验山泉再去品尝一下菱角的美味。
难点拍手提示)c、请大家听听老师唱第四乐句,看有什么感觉。
(教师范唱“啊划呀划”,并稍加身体动作)d、师:最后这里又重复了第一句歌词——水乡的孩子爱水乡,前后两个“爱”字含义一样吗?前面高兴的介绍自己的家乡,后面把对则唱出了对家乡的赞美、热爱,赞美中多了自豪、骄傲之情。
(教师通过形象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启发引导学生唱好最后一个乐句。
)2、看采菱的图片师:同学们的歌声真是太美了!从大家的歌声中可以感到,今年的水菱肯定是大丰收,让我们一起看看江南采菱人劳动的情景吧!(教师点击播放图片,并简单介绍)简介:湖中有美丽的荷花和水菱,有许多小船和木盆散落在湖中,“采菱”就是菱角成熟时,人们划着小船或洗澡的木盆去湖中把菱角采摘回来。
采菱时最好不要将小船摇进菱叶中去,因为菱叶密密的,茎又在水下生长着,小船进去,往往不能摇桨使其进退维谷。
只有用一只大大的木盆,人坐在木盆里,用手轻轻拖拉着菱叶,可以随意进退。
采菱时,用手把菱叶翻转过来,两指轻轻一捏,那菱角便已经悄然落在手心中了。
师:看到水菱大丰收,农民伯伯心情怎么样?你自己采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感觉?3、听音乐演唱歌曲,体验江南菱角大丰收的喜悦心情。
师:《采菱》这支歌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演唱?(请同学们说一说)4、小组合作:女生采菱,男生划船,师:为了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我请女同学采菱,男同学划船!(教师引导学生做一做)满湖都是菱,你不能划那么快,划快了就采不到菱了。
5、采访女同学:你对自己搭档的表现还满意吗?咱们男生要继续努力,争取这一次采到更多的菱角!师:同学们都很喜欢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可以使用乐器演奏吗?你打算在哪儿伴奏?用什么乐器?怎样做(请同学们说一说,做一做)小组内的同学自由结合,练习歌曲。
3、请个别小组上台表演,师生简单点评。
四、小结师:水乡的孩子爱南湖,爱南湖的喷泉和菱角,江南水乡的孩子用歌声歌唱了自己的家乡,我们这儿也有湖——青年湖,我们还有比水更美的东西,你们说说是什么?咱们菏泽的孩子也可以用我们优美的歌声,歌唱我们亲爱的“花”乡。
同学们课下可以尝试着创编歌词。
第2课《柳树姑娘》第3课《国歌》课时:一课时知识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人文教育目标: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不同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教学难点:三连音与休止符在歌曲中演唱时值的准确。
教材分析:《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为四二拍,一段体,旋律线条起伏,节奏的顿挫、歌词的内容等作相应的力度变化,有层次地表现歌曲的内涵,以表现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
突破口:通过不同国家国旗的竞猜游戏,导入我国的国旗国歌,并以器乐和声乐两种不同形式的作品达到体会歌曲内涵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电脑钢琴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授1、猜一猜:欢迎大家到音乐课堂做客,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什么礼物呢?同学们要通过竞猜游戏才能得到答案,下面我们分三组来做这个游戏。
好,请看大屏幕:请你说出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你听国这个国家的国歌吗?(回答正确的同学,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节奏为他鼓掌)恭喜你为自己的组得了一面红旗。
其中,有伊拉克的国旗和国歌,对现在的政治形式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2、听一听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礼物就是歌曲《国歌》,你对国歌了解多少?请你告诉我好吗?老师根据学生的了解,来介绍聂耳。
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出生于(1912——1935)在他二十三岁的生命中创作了三十多首歌曲和一些民族器乐曲,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坚强决心,第一次表现了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
(附加聂耳名字的来历)我们来听一听国歌的演唱。
(放FLASH动画)动画中出现了那些人物?你知道国歌是怎样写成的吗?3、唱一唱下面我们同学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一唱这首歌。
4、分析作品:认识三连音看屏幕,通过屏幕上的表示,你怎样理解?说一说作品中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号角式音调,似在热情奔放的招呼人们奋起战斗。
老师给出三个力度标记,f、ff 、渐强,请你们分组讨论把他们放在什么位置上?通过学生的分析,老师在加以补充。
大家随伴奏音乐演唱!下面,我们随着国歌的器乐曲来进行一下升旗仪式的表演,好吗?(学生进行表演)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国歌有了更深的认识,说说你今后将怎样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呢?第三课月夜教学目标1.本课的四首描绘“月夜”的中外音乐作品,充满着诗意,表达了音乐与社会的人文性。
让我们用轻柔的声音深情地表现这一特定的情景,体验这“月夜”的音乐带给人们的美好的意境。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连线”、“下行”的音乐知识,并用于创作活动。
3.进入学习“开始吹竖笛”的实践活动——Tu的口腔动作。
教学内容聆听《月亮月光光》教学基本要求1.由于这是台湾民歌,歌词中带有方言,所以在聆听前要出示歌词,对方言要作解释(详见教材分析的谱例)。
2.欣赏《月亮月光光》,要求边听边看歌词,设问: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3.复听全歌。
设问:这首歌用什么速度演唱?这样的速度对表演这首歌起什么作用?4.再次复听。
设问:(1)这首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线条把它画出来吗?(2)这首歌曲由几个声部演唱,也请用线条把它画出来行吗?聆听《小夜曲》教学基本要求1.解题: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的爱情歌曲,是一种黄昏或夜间在室外演唱的歌曲或演奏的器乐曲。
2.欣赏《小夜曲》。
介绍作品:这是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所作《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音乐柔美、活泼动听。
3.复听《小夜曲》主题旋律。
要求:大家看着书本上的图形谱,第一个音是Mi。
设问:你能听出是几个声部?主旋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衬托乐器的演奏方法上有什么特征。
答案:主旋律由一小提琴演奏,衬托的乐器用拨弦伴奏,由四件乐器合奏。
4.再听一次全曲。
简单介绍弦乐曲重奏的形式,结合课本上的插图。
5.小结:这是描绘“月夜”主题的器乐曲。
聆听《梦幻曲》教学基本要求1.介绍《梦幻曲》是《童年情景》之七。
顺带介绍一下《童年情景》这部作品,有助于学生对《梦幻曲》的理解。
2.初听《梦幻曲》。
设问:这一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征?是哪个声部演唱的?听完后介绍童声无伴奏合唱的形式特征。
3.复听《梦幻曲》主题旋律。
讲解:刚才听到的音乐都是由一个主题发展变化而成全曲。
聆听主题音乐(出示主题旋律谱)。
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给你的感觉是什么?跟着这段音乐哼唱一下。
4.复听全曲。
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用手势来表示旋律的起伏。
5.小结:这是夜晚温馨而甜美的梦。
表演《愉快的梦》教学基本要求1.开门见山导入:晚上你做梦吗?你听听这是日本孩子做的《愉快的梦》——聆听范唱。
2.再听一次:要听清他做一个什么梦?在梦中看见了什么?(教师参与认真听,并打拍子。
)3.师生谈话议论歌曲内容。
4.你们是否注意到我刚才听的时候在做什么?——打拍子。
请大家看谱,我们过去打拍子,都是四分音符为一拍。
而今天的拍子不一样,是八分音符为一拍。
请大家听我唱4小节曲调,我边唱边打拍,请大家认真听,认真看(教师范唱4小节曲调)。
5.请大家边看谱,边跟我打拍子。
我再唱这4小节,已经领悟的同学可轻轻跟我唱。
6.按刚才的方法,大家自学下面第二句的4小节曲调。
也就是带色块的4小节曲调。
7.第三句曲调再听我唱,请注意在什么地方换气。
(教师示范乐曲的曲调,在换气处要示意一下)8.大家跟着我一起唱第三乐句。
9.请大家整理一下全曲,自学把歌的曲调唱会。
10.大家要非常连贯流畅地把曲调唱一下。
注意连音线。
11.再听一次范唱。
12.全体唱歌词。
设问:怎样才能把歌曲唱好?13.师生讨论。
答案:(1)唱的时候好像自己在梦中看到小矮人,看到金星。
(2)因为是做梦,所以声音是柔和的,要唱得连贯。
14.有感性地背唱歌曲。
听辨活动:曲调的上行或下行1.教师弹奏二遍。
2.学生用手指向下或向下,表示听辨的答案。
3.跟着钢琴唱一唱,感受一下旋律行进的方向。
音乐知识:“下行”教学基本要求1.结合歌曲《愉快的梦》的教学进行讲解。
2.当学生自学第二乐句时讲解。
设问:这4小节曲调的行进方向有什么特征?答案:每两小节都是往下进行。
小结:在音乐中曲调行进的方向往下行的,我们称为“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