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1目的规范检验科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报告过程。
2范围适用于各专业组进行定量项目不确定度评定。
3职责3.1技术负责人:根据检验项目识别,提出和组织不确定度评定,并根据各检验项目确定评定要求和方法,负责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的审核和验证。
3.2各专业组:实施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编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4工作程序4.1技术负责人组织各相关专业组就下述情况识别和决定有关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具体要求:4.1.1当检验不需得到数字结果(如仅需做通过或不通过、正或负或其他定性的估计),则不要求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但专业组应对检验结果的可变性有正确的理解和解释;4.1.2对于某些公认的检验方法,如果该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和计算结果的表示形式时,专业组只要遵守该方法和报告结果的方式,即被认为符合要求,可以不编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4.1.3由于某些检验方法的性质决定了无法从计量学和统计学角度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有效而严格的评定,这时应通过分析列出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并做出合理评定;4.1.4除上述三种情况,均应根据检验项目的特点分门别类的制定并实施评定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和程序;4.1.5测量不确定度的严密程度取决于检验方法的要求、服务对象提出的要求和进行合格评定时规定的报告的宽窄;4.1.6当不确定度与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服务对象有要求,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检验报告上应给出有关不确定度程序的信息。
4.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必要条件a)使用经确认的分析方法;b)使用规定的室内质量控制程序;c)参加能力验证项目;d)建立测量结果的溯源性。
4.3确定不确定度评定的项目各专业组组长在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确定哪些检验项目需要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一般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a)服务对象要求;b)不确定度与检验结果有效性或应用相关;c)如该项目检验方法存在一个窄限,要依据它作出满足某些规范的决定时。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1 目的定量评定检测结果的可信度,保证检测数据的科学、准确、可靠,满足客户要求。
2 适用范围用于检测不确定度来源的管理及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3 职责3.1技术负责人组织检测室有关人员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审核批准。
3.2 检测室负责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具体实施。
4 工作程序4.1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应用范围4.1.1 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或客户对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有要求时,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当检测方法中有规定时和发证机关有要求时。
4.1.2 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影响因素的不同,确定采用不同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评定出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4.1.3 在检测报告中加入不确定度信息时,其数值大小可以用绝对方式也可以用相对方式给出。
4.1.4 检测室在采用新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发生变更时,应对相关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4.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原则4.2.1 按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被测量的定义、环境、人员、设备、使用参数、方法等多种因素。
4.2.2 评定时,可不考虑被检样品预计的长期性能。
4.2.3 各个不确定度分量按一定方式合成得到合成不确定度,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信息,即数值大小、分布特征、自由度(自由度在一定情形时可忽略)。
4.2.4 合成时应注意各分量遵守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原则,对于某些影响确实很小的分量可以忽略不计。
4.2.5 有些检测方法不能从计量学和统计学角度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有效的评定,可通过分析列出各主要的不确定度分量,并做出合理的评定。
4.3审核批准技术负责人对不确定度评定报告进行审核4.4 检测报告不确定度的给出原则4.3.1 根据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客户的具体要求决定给出测量不确度报告的信息量。
4.3.2 如果检测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表达形式,则检测室只要遵守该检测方法和报告的要求即可认为符合规定。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对公司在体系中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过程和测量过程控制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使之符合预期的不确定度要求,确保测量结果的正确。
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进行计量确认过程和测量过程策划或实施测量过程,及在使用测量结果时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
有关人员在选用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时也可参照本程序。
3.0定义3.1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
3.2标准不确定度: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3.3 A类标准不确定度: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不确定度。
3.4 B类标准不确定度: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4.0职责4.1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实施的测量过程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4.2质检部负责监督、考核各单位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工作。
5.0工作流程5.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5.1.1过程识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的输入是国家法规、规范、统计数据、测量设备的证书(或报告)、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条件、测量人员素质等;输出是测量不确定度报告;其活动是对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合成及扩展不确定度计算。
5.1.2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计量确认过程、关键测量过程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在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应不断完善。
5.1.3各部门应记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
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的记录时,可对类似形式的测量设备给予一个通用的陈述,并同时对每个独立的测量过程所特有的变化给出说明。
5.1.4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应在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确认有效前完成。
5.1.5根据测量过程的重要程度的不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定。
对于使用要求较低的测量设备,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可采用简化方法进行评定。
5.1.6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基本方法执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有效版本。
5.1.6.1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一般从五个方面来分析:➢试验人员的因素;➢测量仪器的因素;➢环境条件的因素;➢试验方法的因素;➢被测量本身的因素。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管理
1目的通过实施本程序,规范我中心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管理。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检测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当在客户有要求时、或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时、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或当测试方法中有规定时和CNAS有要求时,应对检测数据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3职责3.1检测部门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进行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评定。
3.2技术负责人负责对不确定度报告进行审批。
3.3业务室负责对不确定度评定报告进行归档管理。
4工作程序4.1本中心对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评定,依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遵循其评定程序、表示方法和格式。
4.2 当采用新的检测方法需要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编制该项目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并批准该报告。
4.3 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以该项目不确定度评定报告为指导,报告或计算不确定度。
当测量方法、测量程序、使用的设备、标准物质等无变化时,可直接引用该项目不确定度评定报告中的不确定度数据。
4.4 编制检测项目不确定度评定报告时,应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4.4.1 识别不确定度来源(1)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一般来源于:被测对象、测量设备、标准物质、测量环境、测量人员和测量方法。
(2) 有些不确定度来源可能无法从上述分析中发现,只能通过实验室间比对或采用不同的测量程序才能识别。
(3) 在某些检测领域,特别是化学样品分析,不确定度来源不易识别和量化。
测量不确定度只与特定的检测方法有关。
4.4.2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测量过程的模型,即被测量Y 与各输入量Xi 之间的函数关系。
若Y 的测量结果为y ,输入量Xi 的估计值为i x ,则12()n y f x x x =,,4.4.3 逐项评定标准不确定度(1) A 类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所作的评定a) 对输入量Xi 进行n 次(取6≤n ≤10)独立的等精度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为1x 、2x ……n x ,x 为其算术平均值,则:11n n x x i i =∑= 单次测量结果的实验标准偏差为:21)(11)()(∑=--==n i i i i x x n x s x u 观测列平均值即估计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为:()()()s x u x s x ==b)如果提供用户的测量结果是单次测量获得的,A 类分量可用预先评定获得的()u x i ,如提供用户的是两次或三次或m 次测得值的平均值,则A 类分量可用下式获得()()()s x u x s x ==c) 为作A 类评定,重复测量次数应足够多,但有些样品只能承受一次检测或随着检测次数的增加其参数逐次变化,根本不能或不宜作A 类评定,此时由上式算得的标准差有可能被严重低估,这时应采用基于t 分布确定的包含因子。
ISO17025:2017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正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使检测结果能够处于合理的不确定度范围内,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测量不确定度以及判断测量结果是否处于合理不确定度范围内的情况。
不确定度评定的应用范围包括:检测方法要求、客户的要求、据以做出满足某规范决定的窄限、其它需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的情况,如比对试验等。
3. 职责3.1技术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进行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评定。
3.2中心主任负责不确定度报告进行的审批。
3.3文件和档案管理员负责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的整理、归档。
4. 工作程序4.1 检测组按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
具体如下:4.1.1找出不确定度产生的原因,建立数学模型。
Y =f (X 1 X 2……Xn )其中Y — 被测量(输出量)X — 影响量(输入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包括所用的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方法和设备、环境条件、被测物品的性能和状态以及操作人员等。
4.1.2给出每个影响量X i 的灵敏系数C iC i =ix ∂⎰∂ 4.1.3计算每个影响X i 的标准不确定度μ(Xi )和自由度V i 对于标准不确定度μ(Xi )的评定有两种类型:一是A 类评定、一是B 类评定。
A 类评定是对一级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其μ(X )=S (X )如重复测量下得出几个观测结果x ki 则:单个样本x k 的()()112--=∑=n xx S n k k x k平均值x 的()x S =()n S k x =()()112--∑=n n x x n k k()1-=n v i如被测量X i 在重复条件下进行了n 次独立测量x i1,x i2……x in ,其平均值i X ,标准差为S i 。
如有m 组这样的被测量,则合并样本标准差()()()11122--==∑∑∑==n m x x m S x S m i n j i ij i i p ()1-=n m v i对于B 类评定,按不同分布,找出其等价标准差()xi u4.1.4计算每个影响量X i 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y u i()()xi i i u C y u ⋅=4.1.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y u c 及其有效自由度etf V ()()()()()ji j n i v i j i v i i c x x r y u y u y u y u ,211112∑∑∑-=+==+= 当各影响量独立无关时,相关系数r =0则 ()()y u y u N i i c ∑==12当被测量接近于正态分布时,计算有效自由度eH V有效自由度 ()()∑==N i i i i c eH V x u y u V 144 4.1.6给出扩展不确定U 或U p根据输出量(被测量)的分布情况和有效自由度,求出所要求的置信概率P 下的包含因子k ,则()y u k U c p =。
测量不确定度管理规程
测量不确定度管理规程1 目的规范测量不确定度的管理和表达方法,科学、合理、准确的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使检测结果能够处于合理的不确定度范围内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全部检验检测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以及判断测量结果是否处于合理不确定度范围内的情况。
3 职责3.1文件起草人员:负责确保按照相关规程所规定的格式进行文件的编写,并根据审核人员及批准人员的意见进行修改,直至文件得到批准。
3.2审核人:负责对本部门及与本部门有关的文件进行格式审核,并提出相应的意见。
3.3质量保证部文档管理员或质量保证部指定人员:确保按照相关规程所规定的内容对文件进行格式审核。
3.4检测负责人:负责测量不确定度评价。
3.5检测人员:负责填写不确定度测定报告。
4 术语及定义4.1 不确定度评价4.1.1实验室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4.1.1.1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的局限性4.1.1.2测量标准和参考物质的不确定度4.1.1.3测量方法的不理想4.1.1.4对于某些仪器、器具存在认为读数的偏差4.1.1.5检测过程所受到环境的影响或对环境条件的控制不完善4.1.1.6引用数据计算的常量和其它参数不准4.1.2操作人员方面的影响4.1.2.1在检测中,应考虑样本的均一性,反应效率、分析空白、机体效应、干扰影响、回收率等不确定的来源影响。
4.2测量不确定度的分类4.2.1标准不确定度的分类4.2.1.1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用统计分析一系列观测的方法进行不确定的评定,为U A表示。
4.2.1.2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用不同于统计分析一系列观测的方法进行不确定的评定,为U B 表示。
4.2.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4.2.2.1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它量的值求得时,按其它个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称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以标准差给出,以U C表示。
4.2.3扩展不确定度4.2.3.1当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只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给出,而置信概率太小不适用时,需要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基础上,增加其置信概率,并相应扩大其不确定度,即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以一个包含因子得到扩展不确定度,用U表示。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4.2.3技术部负责人应组织对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初稿的评审,必要时可委托外单位专家评审。
4.2.4评审后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和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意见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作为检测的受控技术文件打印归档并作为作业文件发至相关检测室/区执行。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日 期:2013-02-01
文件状态: 发放号:
未 经 批 准 不 准 翻 印
文件修订记录
章节号
修改条款
修改原因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批准日期
1 目的
满足顾客与认可准则的要求,对检测结果的可信程度进行评价。
2 范围
适用于对检测检测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验证。
j.检测/校准过程中的随机影响等。
在确定这些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对总不确定度的贡献时,还要考虑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影响。
4.7.4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要对每一个不确定度来源通过测量或估计进行量化。首先估计每一个分量对合成不确定度的贡献,排除不重要的分量。可用下面几种方法进行量化:
a.通过实验进行定量;
e.读数存在人为偏移;
f.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的局限性(如分辨率、灵敏度、稳定性、噪音水平等影响,以及自动分析仪器的滞后影响和仪器检定校准中的不确定度);
g.测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
h.引用的数据或其它参量的不确定度;
i.包括在检测方法和程序中某些近似和假设,某些不恰当的校准模式选择,以及数据计算中的舍、入影响;
测量不确定度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1 总则任何测量结果不可避免的具有不确定度。
为了正确评定与表示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所规定的评定与表示测量不确定度的规则仅适用于本公司能定量表示检测结果的检测工作。
3 定义3.1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4 职责4.1 技术负责人确定并安排公司各专业领域1-2名技术人员参加“测定不确定度评定”的培训,使其掌握本专业范围内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能力。
接受培训的技术人员负责相关专业领域的不确定度的评定。
4.2 技术负责人对编制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进行审核,同时对评定的过程进行审查。
4.3 技术负责人批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文件。
5 工作程序5.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流程图(见图2-19)图2-1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流程图5.2 在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之前,必须首先确定测量的方法。
测量方法包括测量原理、测量仪器、测量条件以及测量和数据处理程序等。
5.3 找出所有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量。
找出所有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影响量,即所有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既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
5.4 建立满足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所需的数学模型。
5.4.1 建立数学模型也称为测量模型化。
其目的是要建立满足测量所要求准确度的数学模型,即被测量Y 和所有各影响量X i 之间的函数关系:Y=f(X 1,X 2,…,X n )影响量X i 称为输入量,被测量Y 称为输出量。
5.4.2 所有对测量不确定度有影响的输入量都应包含在数学模型中。
在评定中,所考虑的不确定度分量,要与数学模型中的输入量一一对应。
5.5 确定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U(X i )5.5.1 输入量最佳估计值的确定大体分为两类:由实验测量得到和由其他各种信息来源得到。
对此,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评定其标准不确定度,即标准不确定度的A 类评定和标准不确定度的B 类评定。
ISO17025程序文件测量不确定度程序
1.目的对测量不确定度做出合理评估,保证满足CNAL的不确定度政策要求。
当有要求且可能时,实验室能够评估和表述测量不确定度。
2.适用范围本文件给出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表述的一般程序,目的在于当客户、检测方法、认可机构要求表述测量不确定度时,实验室能够按本程序指导对各类不确定度进行评估。
3.职责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执行本程序。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4.控制程序4.1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要求4.1.1如果某广泛公认的检测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只要遵守该检测方法和报告的要求,不需重新评估测量不确定度。
4.1.2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检测方法的特性,无法对测量不确定度从计量学和统计学的角度进行有效的、严格的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应尝试确定不确定度的所有分量并做出合理评估。
4.1.3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所需的精度取决于:检测方法的要求、客户要求及确定符合某规范所依据的限量范围。
4.1.4如果对已评估的方法进行某些更改,并应重新进行评估。
4.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工作由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评定小组,小组成员由监督人员、检测方法使用人员以及检测方法所用仪器设备的负责人构成。
必要时,要聘请专家参加。
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和报告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来实施。
具体方式如下:4.2.1建立不确定度的测量模型不确定度评定人员要全面了解检测过程,弄清检测是如何进行的,以及被检测量及其参数之间关系,并对已知的系统性影响进行修正。
尽可能建立被测对象与其他对其有影响量的函数关系。
以通过这些量的不确定度给出被测对象的不确定。
4.2.2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检测领域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有以下几种:a.被测对象的定义不完善;b.抽取的检测样品不完全代表所定义的被测对象;c.被测对象的预富集和分离不完全;d.基体影响和干扰;e.样品的污染;f.环境条件的影响;g.读数不准的影响;h.称量和量器、量具的不确定度;i.仪器的分辨率、灵敏度、稳定性、噪音水平等影响,以及自动分析仪器的滞后影响和仪器检定校准中的不确定度;量具的不确定度;j.检测标准和标准物质所给定的不确定度;k.从外部取得并用于数据的整理换算的常数或其他参数的值所具有的不确定度;l.包括在检测方法和过程中某些近似和假设,某些不恰当的校准模式选择,以及数据计算中的舍、入影响;m.检测过程中的随机影响等。
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一、背景测量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它涉及到各种仪器设备、测量方法等。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任何测量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对误差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反映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程度,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数学表达式。
测量不确定度的大小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测量不确定度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常见的源头包括:•仪器的不确定度:包括仪器的精度、分辨率、灵敏度、漂移等。
•操作者的技能和经验:包括测量方法、操作规范、读数准确性等。
•环境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
•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标准物质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度,它会影响到被测量物质的测量结果。
三、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为了有效地管理测量不确定度,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计算。
一般来说,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是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测量方法和过程,包括仪器设备、操作规范、读数方法等。
2.确定测量结果的样本数量和统计分布类型,并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
3.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多种误差和不确定度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4.根据误差和不确定度的数学表达式,计算出总的测量不确定度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进行。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
四、测量不确定度的管理测量不确定度的管理是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确定适当的测量方法和过程,以最小化误差和不确定度的影响。
2.对仪器设备和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校准和培训,以确保其性能和技能符合要求。
3.对标准物质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选择、储存、使用和校准等。
ISO17025:2017测量不确定度程序(食品检测实验室)
1.目的对测量不确定度做出合理评估,保证满足CNAL的不确定度政策要求。
当有要求且可能时,实验室能够评估和表述测量不确定度。
2.适用范围本文件给出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表述的一般程序,目的在于当客户、检测方法、认可机构要求表述测量不确定度时,实验室能够按本程序指导对各类不确定度进行评估。
3.职责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执行本程序。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4.控制程序4.1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要求4.1.1如果某广泛公认的检测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只要遵守该检测方法和报告的要求,不需重新评估测量不确定度。
4.1.2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检测方法的特性,无法对测量不确定度从计量学和统计学的角度进行有效的、严格的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应尝试确定不确定度的所有分量并做出合理评估。
4.1.3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所需的精度取决于:检测方法的要求、客户要求及确定符合某规范所依据的限量范围。
4.1.4如果对已评估的方法进行某些更改,并应重新进行评估。
4.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工作由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评定小组,小组成员由监督人员、检测方法使用人员以及检测方法所用仪器设备的负责人构成。
必要时,要聘请专家参加。
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和报告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来实施。
具体方式如下:4.2.1建立不确定度的测量模型不确定度评定人员要全面了解检测过程,弄清检测是如何进行的,以及被检测量及其参数之间关系,并对已知的系统性影响进行修正。
尽可能建立被测对象与其他对其有影响量的函数关系。
以通过这些量的不确定度给出被测对象的不确定。
4.2.2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检测领域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有以下几种:a.被测对象的定义不完善;b.抽取的检测样品不完全代表所定义的被测对象;c.被测对象的预富集和分离不完全;d.基体影响和干扰;e.样品的污染;f.环境条件的影响;g.读数不准的影响;h.称量和量器、量具的不确定度;i.仪器的分辨率、灵敏度、稳定性、噪音水平等影响,以及自动分析仪器的滞后影响和仪器检定校准中的不确定度;量具的不确定度;j.检测标准和标准物质所给定的不确定度;k.从外部取得并用于数据的整理换算的常数或其他参数的值所具有的不确定度;l.包括在检测方法和过程中某些近似和假设,某些不恰当的校准模式选择,以及数据计算中的舍、入影响;m.检测过程中的随机影响等。
15189实验室认可程序文件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1 目的对检测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科学评定,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 范围适用于检验科所有检验项目不确定度评估过程的控制。
3 职责3.1 技术负责人组织并批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3.2 各专业组组长负责具体实施本专业组检测项目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计算,出具不确定度计算报告。
4 定义和术语4.1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4.2 标准不确定度用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4.3 相对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除以被测量之值。
4.4 A类标准不确定度作统计学方法评定出的不确定度,其评价方法称为A类评定。
4.5 B类标准不确定度用非统计学方法评定出的不确定度,其评价方法称为B类评定。
4.6 扩展不确定度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量之值分布在指定概率内含于此区间。
4.7合成不确定度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
4.8 包含因子为获得扩展不确定度,而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的数字因子。
5 工作程序5.1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的必要条件A)使用经确认的分析方法;B)使用规定的内部质量控制程序;C)参加能力验证项目;D)建立测量结果的溯源性。
5.2 确定不确定度评定的项目各专业组组长在技术负责人指导下,确定哪些检验项目需要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
一般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a)服务对象要求;b)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相关;c)如该项目检测方法存在着一个窄限,要依据它作出满足某些规范的决定时;d)检测项目是否为定量检测;5.3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过程根据以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流程图”完成测量不确定的评定,并填写检测项目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开始规定测量识别不确定度来源将现有数据的不确定度来源分组以简化评估量化分组分量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将分量转化为标准偏差审定,如必要,重新评估较大的分量计算扩展不确定度结束通常,检验科可根据批内变异、批间变异、系统的不确定度、生物学变异、其它原因的不确定度等评估出检验项目(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1目的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合理评定,确保检验检测报告结果的准确性,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过程管理。
3定义3.1测量不确定度: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3.2标准不确定度:以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3.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由在一个测量模型中各输入量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获得的输出量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
3.4扩展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与一个大于1的数字因子的乘积。
4职责4.1计量室提供本中心不确定度评定的相关信息。
4.2检测室负责对检验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4.3项目室负责本程序在本室的实施。
5 工作流程图本页此处无正文6程序要点6.1由测量所得的赋予被测量的值称为测量结果。
6.2测量结果仅仅是被测量的近似估计,完整的测量结果应当附有定量的不确定度说明。
6.3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在实践中,测量不确定度可能来源于以下10个方面:a.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b.实现被测量的定义的复现不理想;c.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d.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足,或对环境条件的测不完善;e.模拟仪器的人员读数偏移;f.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如最大允许误差、灵敏度、鉴别力、分辨力、死区及稳定性等)的局限性即导致仪器的不确定度;G.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提供的标准值的不确定度;h.引用的常数或其他参数的不准确;i.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中的近似和假设;j.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
6.4很多情况下,被测量Y不能直接测得,而是由N个其他量X1,X2,…,X N通过广义的函数关系f确定Y=f(X1,X2,…,X N)式(28-1)测量结果,即输出估计值y由输入估计值x1,x2,…,x n代入上式得到,即:y=f(x1,x2,…,x n)式(28-2)该表达式为广义的函数关系,其描述了一个测量过程,它应包含对测量过程有明显贡献的所有的量(包含环境、人员、设备、方法等多种因素)。
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一、背景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所测定的某种物理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这是因为在实验操作中,常常会存在各种因素的干扰和误差,如设备测定误差、人为误差、环境误差等。
这些误差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的基本原理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实验过程中的各种误差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计算出最终结果的不确定度范围,从而来衡量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具体流程如下:1.确定测量对象和目标值2.识别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因素,并将其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种类型3.通过稳定性检验、重复性检验等方法来确定随机误差4.通过偏差检验、线性度检验等方法来确定系统误差5.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合并并进行计算三、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的流程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流程:1.确定测试目的和方法,以及测量的物理量和单位2.确认测量仪器和设备,以及校准情况3.制定实验操作方案,并记录所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4.进行实验操作,并保证操作的重复性、准确性和可靠性5.计算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并将其合并计算出最终结果的不确定度范围6.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汇报四、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的应用范围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验领域,如化学、物理、生物、地质等领域。
其中常用于测量物理量的不确定度评定,如长度、质量、体积、温度、压力等物理量的测量。
通过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五、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的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实验操作的复杂性、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环境的变化等等。
为了提高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程度2.选用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的测量设备3.加强设备的校准和维护4.对环境进行控制和干扰削弱5.增加重复实验的次数,进一步降低随机误差六、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是实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管理程序
1 目的确保以适当的方法和步骤评定测量不确定度,适用时能够以正确的方式表述测量不确定度的信息。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编写。
3 定义3.1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3.2 标准不确定度:以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3.3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3.4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3.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
3.6 扩展不确定度: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
通常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倍数表示。
4 引用文件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适用于本程序。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程序。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中国计量出版社。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司:《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指南》。
中国计量出版社。
CNAS-GL06《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检测过程管理程序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管理程序记录目录清单5 职责5.1 总经理确定并有计划地安排技术骨干接受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培训,使其掌握并有能力对本专业每一项检测工作进行测量不确定的评定。
5.2 技术负责组织编制审核所需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规范和报告,批准测量不确定度报告的使用。
5.3 受训的技术骨干负责测量不确定度来源的收集、评定,拟制相应的评定报告。
5.4 授权签字人对检测报告中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负责。
5.5监督员和检测人员应熟悉所执行的检测方法特性和操作程序,学习和掌握“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正确识别和应用测量不确定度。
5.6 异地实验室负责异地实验室检测方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ISO10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1.目的通过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保证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每个测量过程的测量设备的配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保证所有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以及分析不确定度的量化影响,并进行管理。
3.相关文件3.1 《测量管理手册》第7.3.1节测量不确定度3.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3.3 测量过程控制程序3.4 量值溯源控制程序4.职责4.1质检部计量管理组、设备技术部负责测量不确定度基本知识和评定方法的培训,指导和监督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4.2质检部计量管理组负责对计量检定、校准过程不确定度的评定。
4.3质检部负责对质量检验、化验测量过程和关键参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4.4设备技术部、炼钢分厂、轧钢分厂负责对生产工艺中重要检测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5.工作程序5.1确定评定对象5.1.1计量检定、校准的测量不确定度:由计量管理组项目负责人计算,其测量总不确定度必须满足《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
5.1.2对关键质控点的测量过程测量不确定度由设备技术部、炼钢分厂、轧钢分厂指定技术人员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5.1.3质量检验关键参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由质检部按照产品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5.2判断影响因素测量设备、检测人员、检测方法、环境条件、溯源标准等。
5.3评定方法、步骤(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的规定进行)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课程对象】企业从事检测工作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及产品检验人员;计量管理人员;节能管理和技术人员;主管计量、节能工作的领导;ISO10012质量体系和实验室评审的注册审核员和内审员。
【课程大纲】第一部分 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标准概述◆ ISO10012发展的背景◆ ISO10012与 ISO9000 和 ISO17025的关系◆ 计量、测量、认证、认可、测量不确定度、合格评定等的基本概念◆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标准讲解第二部 ISO10012测量体系建立与实施◆ 详解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过程和测量过程的设计、确认、监控的要求;◆ 国家有关计量法律、法规;◆ ISO10012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文件的编写;◆ 计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编制方法案例◆ 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准备、实施、和改进第三部 ISO10012测量体系认证◆ 测量管理体系的内审和管理评审;◆ 审核项目策划与准备◆ 执行审核技巧和报告◆ 模拟练习、检讨与学员交流◆ ISO10012认证方案◆ 考试 >>> 考试合格者颁发“ISO10012内部审核员培训合格证书”5.3.1概述说明被测量的测量依据、测量标准、测量对象、测量条件、测量条件、测量方法、(必要时)其他事项说明,如评定结果的使用等。
测量不确定度控制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控制程序1.目的合理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确保报告结果的表达准确无误。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所有检测项目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的控制管理。
3.职责3.1检测人员根据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的使用范围,按规定在记录和报告中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3.2检测室负责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3.3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报告。
4.工作程序4.1不确定度的评定需求有下列情况时,检测项目需要给出不确定度:a)检测方法或有关方面有规定时,原则上应评定不确定度,如不能评定不确定度,须给出书面原因;b)客户要求时,应评定不确定度;c)报告值与合格临界值接近时,应评定不确定度;d)检测标准有要求或检测室认为有需要时,应评定不确定度。
4.2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a)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完善;b)采用的测量方法不理想;c)检测过程受环境的影响或对环境条件的控制不完善;d)对仪器读数存在的人为偏移;e)检测仪器的分辨力或鉴别力不够;f)检测中所有的标准物质、试剂、耗材料的值不准;g)引用数据计算的常量和其它参量不准;h)操作人员方面的影响;4.3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4.3.1检测室根据随机样本中所获得的信息来推断关于总体性质时,应采用A类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用符号UA表示;4.3.2检测室根据经验、数据或其它信息评定时,应采用B类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用符号UB表示,B类不确定度评定的信息来源:a)以前的观测资料;b)对有关技术数据的测量仪器特性的了解和经验;c)生产厂商提供的技术说明文件;d)检测报告或其它文件提供的数据,准确度的等级或级别,包括目前暂在使用的极限差等;e)手册或某些数据给出的参考数据及其不确定度;f)规定试验方法的国家标准或类似技术文件中给出的重复性数据r或复现性限R。
4.3.3当检测结果是由若干个其它量求得的情况下,应采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用符号UC表示,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估计值y分散性。
4.3.4扩展不确定度评定分为两种,U与UP,前者为标准差的倍数通常取k=2或3,后者根据UC的有效自由度和要求的置信水平P 取k值的置信区间的半宽。
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一、目的
为合理表征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给出合理统一的不确定度评定方式和步骤,定量说明测量结果的可信度,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二、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可能导致不确定度来源的管理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三、职责
3.1 质量监督员组织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3.2 质量负责人对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确认;
3.3 检测人员提供采样、测量过程中有关不确定度信息,并实施本程序;
3.4 仪器设备管理员提供测量仪器特性的不确定度信息。
4.1 检测工作中测量不确定度有以下主要来源,具体由检测人员、设备管理人员提供相关信息:
(1)采样代表性不够;
(2)样品均匀性;
(3)测量过程中环境条件不完善;
(4)测量仪器分辨率、精度不能满足要求;
(5)分析测试方法和检测过程的偏差(主要指反应效率、分析空白、基体效应、干扰影响、回收率等不确定度分量);
(6)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
(7)试剂纯度;
(8)数据处理和修约;
(9)操作人员素质因素。
4.2 测量不确定度由质量监督员组织评定计算。
4.3 测量不确定度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为了规范本机构开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工作和应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更好的对本机构的测量结果及质量进行评定和表示,为被测产品符合相关要求
结果的有效性提供保证,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机构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活动。
3. 职责:
3.1 各检测领域项目工程师/测试经理负责该领域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编制
各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3.2 科技技术发展中心负责审核各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3.3 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各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并批准。
3.4 质量控制中心负责各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发放和控制。
3.5 各领域检验工程师及以上级别检验人员负责评定和报告单次检测的测量不确
定度。
4.要求
4.1 本机构对每一项有数值要求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编制测量不确
定度评定方法。
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在用户有要求
时、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当测试方法中有规定时和
CNAS有要求时(如认可准则在特殊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规定),检测报告必须
提供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术语和定义见附录A。
4.2 对于不同的检测项目和检测对象,本机构采用不同的评定方法。
4.3 各领域在采用新的检测方法之前,应制定相关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
法。
4.4 各领域对所采用的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自己设计和研制的方法、超出预定使用范围的标准方法以及经过扩展和修改的标准方法重新进行确认时,其中应包括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4.5 对于某些广泛公认的检测方法,如果该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
限值和计算结果的表示形式时,实验室只要按照该检测方法的要求操作,并出
具测量结果报告,即被认为符合测量不确定度相关要求。
4.6 由于某些检测方法的性质,决定了无法从计量学和统计学角度对测量不确定度
进行有效而严格的评定,这时至少应通过分析方法,列出各主要的不确定度分
量,并作出合理的评估。
同时应确保测量结果的报告形式不会使用户造成对所
给测量不确定度的误解。
4.7 本机构理解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所需的严密程度取决于:
a)检测方法的要求;
b)用户的要求;
c)用来确定是否符合某规范所依据的误差限的宽窄。
4.8 为了便于用户比较实验室的能力和水平,对于一般应用,扩展不确定度应对应
95%的置信水平。
在表述实验室的能力时,一般采用最佳测量能力,即根据
日常检测系统,被测样品接近理想状态时评定的最小测量不确定度,在检测报
告上出具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4.9 在计算设备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时,应采用设备说明书上相应的允许
误差。
4.10 在报告最终结果时,如果需要对不确定度进行修约,通常按四舍五入的修约规
则进行。
特殊情况时,可能要将不确定度最末位后面的数都进位而不是舍去。
4.11 在报告最终结果时,测试结果应修约到与它们的不确定度的位数一致。
5 管理程序
5.1 各检验岗位人员应积极参加必要的测量不确定度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
岗。
5.2 各检测领域项目工程师/测试经理负责该检测领域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
对每一项有数值要求的检测项目,均应建立测量模型,识别和确定不确定度来
源和分量,评定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一般流程见附录B
检测实验室不确定度评估指南见附录C。
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案例见《QP/GF.037-2002 电器检测不确定的若干
案例》。
5.3 项目工程师/测试经理负责对每一项有数值要求的检测项目编制文件化的测量
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除非本机构已有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文件可供直接应
用,如已有的通用项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文件可供直接使用。
5.4 本机构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文件统一命名为《XX产品XX检测结果测量不
确定度评定方法》,适用于多种产品的则命名为《XX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
定方法》,(以下统一简称为“评定方法文件”)。
评定方法文件应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便于检验工程师根据检测过程信息即可快
速评定和报告单次检测的测量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文件属于本机构受控技术文件,按文件控制程序办理审批、发放和控
制。
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文件样板见附录D。
5.5 科技技术发展中心负责指定专家对评定方法文件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如果不通
过,则返回项目工程师/测试经理进行修改,直至审核通过。
5.6 技术负责人审批评定方法文件并批准。
5.7 质量控制中心负责按技术文件依据文件控制程序发放和控制评定方法文件。
5.8 当需要报告具体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时,执行单次检测的检验工程师或以上级
别检验人员负责根据检测过程信息,依据评定方法文件评定和报告单次检测的
测量不确定度。
5.9 当影响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发生显著变化时(如检测方法变更),应由各
检测领域项目工程师/测试经理按文件更改程序修订评定方法文件。
6 相关文件和记录
附录A: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术语和定义
详见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附录B: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一般流程
详见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附录C:检测实验室不确定度评估指南
详见CNAS—GL05《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CNAS-GL06《化学分析中
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CNAS-GL08《电器领域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
附录D:产品泄漏电流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附录D:产品泄漏电流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QJ/XX.XXXX-XXXX.XX
共XX页第XX页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文件
泄漏电流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第一版
批准:日期:
审定:日期:
编制:日期:
QJ/XX.XXXX-XXXX.XX
共XX 页 第XX 页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机构泄漏电流测试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2、测量过程简述
2.1、测量依据:IEC 60990:1999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touch current and protective conductor current 》。
2.2、测量方法:用泄漏电流仪直接在表头读数测得。
2.3、评定结果的使用:符合上述条件的测量结果,一般可参照使用本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3、数学模型
R I I = 式中:I -被测量泄漏电流值;
R I -泄漏电流仪的表头读数。
4、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4.1、输入量R I 标准不确定度)(R I u 的评定
输入量R I 标准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有:
1) 由重复性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R I u ;
2) 由泄漏电流仪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R I u ; 3) 由泄漏电流仪数字分辨率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3R I u ; 4) 由泄漏电流仪温度附加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4R I u ; 5) 由试验电压波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5R I u 。
4.1.1、由重复性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R I u 的评定
由重复性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R I u ,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
测量平均值)(58.0mA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