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主题48美苏争锋(两极格局、冷战)
雅尔塔三巨头会议
“冷战”的概念(Cold war)
• 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展开的 除战争以外的政治、军事、外交、意识形 态、经济等方面的较量和对抗。
局 部 热 战
美苏全球对抗的冷战格局
二. “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表现一、美苏之间——军备竞赛
项目 原子弹
热核炸弹 洲际弹道导弹(ICBM ) 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 多弹头导弹(MRV) 反弹道导弹(ABM) 多弹头分导式导弹(MIRV) 远程巡航导弹
全面冷战
苏联(年)
1949 1953 1957 1968 1968 1968 1975 1984
1949年, 美国 、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 的代表在 华盛顿 集会,签定了《 》, 北大西洋公约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它是遏制 苏联的 军事政治 集团。
知识小结
对象: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美 国 的 “ 冷 战 政 策 ”
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 形式: 形式,进行遏制 杜鲁门主义 (全面开始)
美国(年) 1945
1952 1958 1960 1966 1972 1970 1982
-------- 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 《全球通史》(下)
表现二、德国分裂——柏林墙
全面冷战
柏林墙于1964年建成。 柏林墙全长169.5公 里。沿墙修建了253 个了望塔、136个碉 堡、270个警犬桩。 此外,还有一接触时 就会发出信号的铁栅 栏119.5公里。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知识总结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了解“冷战”起源的背景⑴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根本原因),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⑵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宣称要“领导世界”。
⑶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易混(错)警示】“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二)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1、杜鲁门主义:⑴1947年3月美国杜鲁门总统在演说中提出的“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⑵实质: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
⑶影响: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2、马歇尔计划:⑴含义: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⑵目的: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
⑶作用: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
⑷实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三)了解北约、华约的建立1、北约组织⑴概况:1949年,美英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⑵影响:北约的建立是美国遏止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2、华约组织: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从而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
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易混(错)警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四)了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1、朝鲜战争(1)背景:1948年,在美苏支持下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分裂。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05
两极对峙格局与世界多极 化趋势的影响
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冷战思维
两极对峙格局导致了冷战时期的形成,国家间关 系紧张,国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均势与制衡
世界多极化趋势促使各国寻求均势与制衡,以维 护自身利益和地区稳定。
国际组织的作用
两极格局下,国际组织的作用受到限制,而在多 极化趋势下,国际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强。
核威慑
北约和华约都拥有核武器, 形成了相互威慑的局面, 使得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 低。
欧洲的分裂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导致了 欧洲的分裂,阻碍了欧洲 的统一进程。
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经济竞争
美苏两国在经济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 争,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等手段试图 控制西欧市场,而苏联则加强了对东 欧国家的控制。
太空竞赛
日本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日本一直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 大的作用和影响力。
日本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方面是因为其经济和科技实 力较强,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国内政治和外交的
需要。
日本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 的竞争和挑战,需要加强自身的实力和外交努力。
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区域合作机制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04
当前国际形势与多极化趋 势的发展
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失败
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在处理国际 关系时,往往以自身利益为出发 点,忽视其他国家的权益和利益, 导致国际社会的不满和反感。
随着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负面影响逐 渐显现,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反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对于两极对峙格局的 不满与反感,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苏联成为唯一与之抗衡的政 治军事大国
“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 经济与军事力量。军事上,美国不但 垄断了原子弹,还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 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 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 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 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美国还 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 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 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 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都遏制苏联社会主义的影响,稳定 欧洲复兴计划 资本主义秩序,以达到称霸世界的 目的。但是杜鲁门主义是公开的反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复兴。 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 美国杜鲁门政府在讨论援助欧洲计划 的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 国共同反共反苏。 材料二:从 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 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 苏联针锋相对,联合东欧国家在 赠予, 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 1949年成立经互会 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思考:马歇尔计划又称作什么计划?
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朝鲜战争: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的错误战争
4、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投下800万吨炸药,超过 二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 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 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 难民流离失所;
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战 争长达12年,5.6万余人 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 资4000多亿美元。
C 影响:
*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 亦有摩擦。 *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西欧三足鼎立。 *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促使世界向多极 化格局发展。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班级: 姓名: 学号: 面批时间二次批改: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知识点解析:两极格局:形成发展过程:(1)初步形成:雅尔塔体系确立;(2)最终确立: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3)演化:60年代后逐渐被美苏争霸格局局面所代替;(4)结束:90年代苏联解体。
特点:(1)美苏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以“冷战”为主要斗争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3)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
当堂检测 A层1.“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C.两极格局间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 D.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2.“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繁荣而统一的西欧,使它作为一个强大力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进行广泛协作。
”这段话旨在()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建立欧洲共同体 D. 推行杜鲁门主义3.马歇尔计划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这一说法的依据是①它使受援国度过了经济困难②它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的势力范围③它使受援国在经济、政治上都受美国控制A.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4.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表现有①“杜鲁门主义”②“马歇尔计划”③出兵朝鲜和越南④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5.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C.都是区域经济集团D.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6.二战后两极世界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B.西欧和日本衰落C.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增强D.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的改变7.下列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其宗旨是唤起欧洲经济再生,以便使“自由制度”存在B. 是杜鲁门主义的运用,并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C.它采取了较为隐蔽的手段,苏联与东欧都列入计划内D. 为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8.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联合国成立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C.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D.柏林墙事件9.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的重大事件是()A.国共内战的爆发B. 蒋介石退居台湾C.朝鲜战争爆发D. 越南战争的爆发课后拓展 B层10.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B.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上台C.组织北约加强与苏联抗争的力量D.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不诉诸武力12.假如让你集中写一篇反映1947年至1948年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你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B.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柏林危机C.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越南战争 D.朝鲜战争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3.有人针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评论道:“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
6、1949年,以苏联为首成立“经互会”,经济对抗加强;
7、1949年和1955年,分别成立了“北约”和“华约”,标志两极格局的全面形成。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对峙的政治措施
杜鲁门主义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对峙的军事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约)
华沙条约组织(华约)
对峙的经济措施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3、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4、同年,马歇尔计划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5、同年,以苏联为首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出现集团化对抗的倾向;
24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美苏两国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 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冲突与对抗。
冷战的内涵
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如相互攻击对方
的价值观念、外交对抗、封锁禁运、代理人战争、组建军 事集团等方式。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24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
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重点: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难点:“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 性建筑。
一、“冷战”的兴起
是要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但是杜鲁门主义是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 蔽的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二、北约和华约
柏林危机——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美、英、法三国 占领区先后合并 1948年西占领区单 独实行货币改革 苏占领区发行新货币 苏联的反击 封锁柏林
的军事政治集团。
成立华约
1955年,为了对抗北
约,苏联及东欧各国签订 《华沙条约》,成立华沙 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 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世界被分裂为两部分
两极对抗 威胁和平
两强制约 相对和平
三、“冷战”中的“热战”
朝鲜战争
日本投降以后,美
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 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 北部和南部,朝鲜半岛 从此处于分裂状态。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 发,美国打着联合国的 旗号侵略朝鲜。
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课美苏争锋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第1课美苏争锋[学习目标]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历史背景(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
(4)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思维点拨雅尔塔体制的含义是对1945~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
是美、苏、英三大国(主要是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协议而确立的国际关系体制。
2.过程(1)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2)表现判断正误(1)社会制度与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导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 )答案√(2)“铁幕演说”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 )答案×解析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 )答案×解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问题思考1.下列漫画旨在说明什么问题?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答案反映了美国马歇尔计划打着援助西欧旗号行控制欧洲之实。
2.“今天希腊这个国家的生存,受到共产党恐怖活动的威胁……而美国必须给予援助。
”这里的“援助”指什么?答案援助指杜鲁门主义。
易错提醒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深化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①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②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③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17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17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1.背景(1)实力变化①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②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2)基础框架: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2.表现(1)开始标志: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
(2)对峙表现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方法技巧]1.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措施2.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3.影响(1)世界局势紧张,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
①欧洲: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亚洲:二战后朝鲜分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爆发++++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③拉美: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发现并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
(2)美苏未发生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思维导图]“冷战”下的国际关系[答题术语]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
2.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政府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是美国国家实力、国家性质及国家利益的体现,是美国对外扩张的表现。
3.马歇尔计划决不仅是一项紧急援助计划,实际上是通过经济手段达到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
4.1949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德国西部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一分为二。
5.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考向预测:两极格局的形成《杜鲁门回忆录》:“(1947年)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第24课_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二、冷战的兴起与发展
参照学案表格
(两极格局形成过程)
分析杜鲁门主义的实质和影响
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 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 间接地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史料反映了杜鲁门的立场,美国有责任维护和平与国 家安全,实质是公开干预别国内政,谋求世界霸权。 意味着冷战的开始。 ——公开的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特种战争 ” 所谓“ (1961—1964年)就是由美 国提供“军援”,派遣 “顾问”,指挥傀儡政府 的军队去镇压革命人民以 达到在越南南部建立殖民 统治的目的。但在越南人 民的英勇抗击下,“特种 战争”失败。
局部战争 ” 所谓“ (1965—1969)就是美国 大规模派兵直接作战,并 把侵越战火烧到越南北方, 从而使美国对越南南方的 “特种战争”扩大为整个 越南的“局部战争”。但 美国局部战争”也失败了。
越南战争的影响 耗费了美国的国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 落,使美国的军事实力被苏联大体赶上
战后美国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主要采取了哪 些措施? 政治上:欧洲推行冷战政策,实施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 经济上: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军事上:亚洲发动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称霸的工具。
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
史料一 两个阵营形成了:一 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它的基 本目的是建立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 和摧毁民主;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 的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摧毁 帝国主义、巩固民主和根除法西斯 残余势力。
——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 大会通过《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节 录)(1947年9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一、“冷战”兴起1、历史背景(1)反法西斯任务完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西欧遭削弱,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3)美国企图称霸世界,但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
(4)二战刚结束,人们厌恶战争,美、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2、美国的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称霸世界。
3、过程(1)“冷战”的公开信号: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三大表现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政治):1947年,标志“冷战”正式开始。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经济):1947年,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目的: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
实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③北约组织的建立(军事):1949年,性质:军事集团。
4、苏联作出的反应(1)政治:成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1948;(2)经济:成立经互会,1949;(3)军事:成立华约组织,1955;(标志两极对峙的格局正式形成)。
5、“冷战”的影响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使战后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
经济上:严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被人为地划分为几个封闭的经济体系。
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
又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二、两极格局的特点:(1)形成阵线分明的两大对立阵营——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
(2)美国、苏联起主导作用。
(3)“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
由此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国际关系:全面“冷战”,局部“热战”。
三、“冷战”中的“热战”(1)朝鲜战争:1950---1953年,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1961-1973年,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而苏联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了美国。
高考复习专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实质都是为了遏 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确立美国的霸权地 位。 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是美国 “冷战”的宣言书,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 美国的政策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 蔽的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 共同反苏反共。
家,遏制“共产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其实质是遏制苏联,称 霸全球 ③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实行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帮 助西欧恢复经济;其目的是扶持和控制国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 冷战” 的战略轨道 ④军事上:北约的建立: 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 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北约是一个反对苏 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 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1、奠定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1)确立: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 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 协议。这些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 塔体制。 (2)影响:奠定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美苏冷战:
(1)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
具体表现:全面的“冷战” ①德国分裂:(欧洲)
1949年在美苏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成立德意志联邦 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朝鲜的分裂:(亚洲)
1948年在美、苏的控制下以北纬38度线为界,8月朝鲜半岛南 部建立大韩民国,9月朝鲜半岛北部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 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高中历史_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具准备多媒体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导入同学们,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戈尔巴乔夫谈:美正把拖入俄罗斯新冷战》导入新课。
首先由教师播放视频,由冷战思维、冷战时期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视频,进入新课的学习本着历史为现实服务,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的思想用时事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与探究欲。
教学过程教师理清文本结构,方便学生学习师:请同学们阅读p106教材,分组辩论,得出结论。
生:学生阅读、讨论、形成共识。
师:总结学生自学讨论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冷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根据课本提供的知识,可以自由讨论、自主回答。
教师展示幻灯片通过此图片加深对国家利益的理解学生思路会更清晰本部分让学生以课本和学案为依托自学,老师重点分析冷战的根本原因,通过自学学生归纳出实力变化、合作基础失去、利益冲突、制度对立等方面)通过问题导读,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自学教材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丘铁幕----演说吉尔—推波助澜师:请同学们阅读p107教材,完成表格填空部分。
生:学生阅读教材,在概括归纳的基础上填表。
师:展示漫画,提出问题生:看漫画,阅读教材。
师: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认识北约是美国争霸的工具师:美苏两大阵营只有冷战这一种形式吗?学生:不引出热战生:.阅读图片通过填写表格,理清核心概念。
通过漫画,引导学生通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通过看图,最终得出冷战的实质。
通过学习进一步揭示霸权主义的恶果、遏制的影响。
.播放《大国崛起》之“大国之思师:请同学们根据图片结合p108教材,归纳总结冷战的影响。
教师出示图片资料,主要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收尾与升华通过问题导读,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自学教材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能够多角度引导学生更多的思考小结锻炼学生提炼归纳的能力。
通过小结达到知识和德育的升华《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辨证思维能力,能较为全面地看待问题,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资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4: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附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4: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附解析)考纲指导: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知识梳理本专题分为三条主线:主线一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格局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主线二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的东盟、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主线三经济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
常规考点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原因(1)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冲突。
(2)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实力增强,争夺世界霸权。
2.表现3.影响:一方面加剧世界紧张局势,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欧洲走向联合(1)过程:法德和解,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2)影响: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日本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第24课_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王凤霞
二战后,德国及柏林被 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
领。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
德国占领区合并。苏联采取 对抗措施,封锁西柏林,这 就是“柏林危机”。
柏林墙——德国分裂的象征
二、“冷战”的表现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阵营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 主义阵营
杜鲁门主义 (1947)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 主义阵营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 情报局(1947)
C.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D.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4.假如让你集中写一篇反映1947年至1948年国际关系的专稿, 需要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你依据有关知识, 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
A.杜鲁门主义
B.杜鲁门主义 C.铁幕演说 D.朝鲜战争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主义
一、“冷战”的背景 2.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美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 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这意 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 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美国所恃何长图称霸(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经济 军事 政治
工业产量占53.4% 出口贸易占32.4% 黄金储备占74.5% 军队1200多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控制操纵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联合国 拥有 原子弹
一、“冷战”的背景
3.苏联努力扩大其世界影响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 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
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苏联所恃何长图争锋(战后苏联力量介绍):
经济
战后制定了第四 个五年计划 (1946-1950), 国民经济得到恢 复和发展。
军事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 陆军,整个军事实力 仅次于美国。 1949年爆炸苏联第一 颗原子弹。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欧共体成立的时间: A. 1951年 B. 1957年
D
A
C. 1958年
D. 1967年
2.欧共体成立时的主要出发点是: 发展步伐
A. 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 B. 争取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
C. 密切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D. 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3.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A. 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
C
B. 1956年南斯拉夫、埃及、印度三国首脑会议 C.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 D. 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
A
4.西欧一体化,首先是在哪个领域里开始的:
A. 经济领域
C. 文化领域
B. 政治领域
D. 经济和政治领域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背景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 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 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 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 小毛驴——丘吉尔。
德黑兰会议上的三巨头—— 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1945年,一位难民正伏在 她房舍的瓦砾上哭泣。
战后的德国
左图为遭到轰炸后的英国著名大 教堂——考文垂大教堂,它只留下了 建筑物的框架。英国人民在清理战争 废墟。
B. 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
C. 重视教育 D. 在朝鲜战争中得到了美国的大量订单
D
“ 二 战 ” 后 苏 联 势 力 的 扩 展
以上图片反映了“二战”后初期,西欧 国家面临的什么困境? 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以恢复经济和对抗苏联。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 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 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到20世纪50年代,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如何?当时的国际形势如何?阿登纳的话反映了 西欧国家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经济状况:经济恢复并得到很快发展; 国际形势:美苏争霸; 困境:任何国家的力量都不足以和美国抗衡, 只有走联合之路。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专题五现代西方的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第二讲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专题要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两极格局的形成(1)原因:①二战改变了世界各国政治力量对比,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
②二战后反法西斯同盟基础不存在,加上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分歧使美苏关系破裂,同时苏联实力的增强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视。
③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力图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为此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2)形成:①美国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北约”。
②苏联为尽快恢复战争创伤,捍卫反法西斯战争成果,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如成立“经互会”和“华约”。
2.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关系发展的影响(1)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和柏林的分裂(2)在亚洲,则表现为朝鲜分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发生。
(3)古巴导弹危机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
由于核恐怖和核平衡,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没有发生。
总之,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给世界带来动荡不安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2.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1)走向联合的欧洲:①原因:抗衡美苏的需要;实现欧洲安全的需要;资源共享的需要;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经过: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③作用:推动欧洲经济发展,提高西欧国家政治地位,促进欧洲政治一体化发展,加强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2)日本经济的崛起:①原因: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和民主改革;美国的援助;加强政府投资;重视科技和教育;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计划;朝鲜战争提供的机遇等。
②表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美苏两极格局的演变
2.日本经济的崛起
1)原因:①美国的扶植;②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残 存封建因素;③重视教育和科技;④采取制 定经济计划的方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 经济的发展;⑤朝鲜战争的刺激等。
2)表现: 1956—1972年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仅 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位经济大国.
3)影响:
(1)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 心的全方位外交;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形成,冲击了两极格局。
到黑客攻击,而多个外国媒体的报道草率的认定黑客“来
自中国”,甚至“中国军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
在北京作出回应:“……有人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妄称
中国军方对美国国防部实施网络攻击,这是毫无根据的,
也是冷战思维的体现。”冷战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C
A.进攻
B.联合
C.遏制
D.诬陷
3.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是西欧) 接受了美国130亿美圆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 贷款。丘吉尔把美国的做法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
发展中国家(巴西、印度、墨西哥)联合自强,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4)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影响: (1)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也宣告结束 (2)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严重挫折
2.“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缓和与动荡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1)缓和原因:
两极格局的瓦解,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 冲突得到缓和; 2)动荡原因: (1)“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 矛盾和新冲突(如南斯拉夫解体;北约轰炸南联盟)
第3课_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轮复习
合作探究
5、(2011·浙江文综·39)(26分)
回今答年问学是题术苏。德界战力争图爆发对7美0周苏年冷,苏战联作解出体2辩0周证年评。阅价读。材既料, 强材料调一了美冷战苏时争期锋的批使评世家界曾经长指期责不一些得军安事宁联盟,如国北际约组
织局和华势约紧组张织推;动又了看高昂到的在军近备竞半赛个,世并使纪地中区双冲突方一势直均有转 变联力成盟超具敌级有,大控避国制之冲免间突了核升世对级抗的界的能大危力战险却。成的冷为爆战时发结尚束。。后既,认赞扬为这美些苏军事
军备—竞—赛(付美)出杰了里高•本昂特利的等代《价新全,球又史指》 出冷战推 联动材的料军了二事科力技量苏竞的联赛曾发,经展还是要。有和用(苏的8联敌分的人)成。就美竞国赛相…信…,没不有仅苏要联和的苏空
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
有效训练:
3、(2009高考海南单科)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 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 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 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冷战”的影响?
综合教材知识和下面四则材料分析冷战的影响
概念解读:冷战
• 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 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 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外交对抗、 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 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一、“冷战”的兴起原 因:
自主巩固
1、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同盟的基础(直接原因) 2、国家利益冲突(根本原因)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详解
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
1、全面冷战: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
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 沿墙修建了253个了望塔、136个 碉堡、270个警犬桩。
一堵墙硬是把一 个民族分成了两半!
它只是一堵墙 因为它,对面的亲戚和邻 居都不能往来 近30年间有239人试图翻 越而被处死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二战后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 争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 发。美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 命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 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 略朝鲜。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 愿军抗美援朝,中朝军民联 合抗击。 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 签字 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 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美国人裤子里的刺猬”:1962年,为了“往美国人的裤子里塞一只 刺猬”,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这次被命名为“阿纳德尔” 的行动,在美国人的眼皮底下,将导弹从一个半球运往另一个半球。
材料: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 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 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缓和战略 在亚非 大肆扩张
在亚太 战略收缩
对苏缓和
1、尼克松访苏
2、欧洲安全问题
欧洲
两军对峙
第三阶段 8 0 年代
态势:美攻苏守
美 国
苏 联
1980年、“卡特主义” 1981年、里根、 星球大战计划
1985年、戈——经济 改革、调整外交 全面收缩
“第二次缓和”?
阶段
基本态势
对外战略
苏联希望同美 国平起平坐, 共同主宰世界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
——赫鲁晓夫答美国记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为什么“冷战”成为美苏对抗的主要形 式?
1.大战刚歇,人民渴望和平。 2. 势均力敌,一旦战争爆发,将会两 败俱伤。 3.急需恢复发展经济。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之间的关系 •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 础,即建立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 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 中体现,它从属于雅尔塔体系; • 冷战是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 式,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 一般来说,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 战局面的结束及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二、走进历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阵营 领域 以美国为首的 资本主义阵营
杜鲁门主义 (标志) (1947、3)
以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阵营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政治
经济 军事
马歇尔计划 (1947、6)
北约 (标志) (1949)
经互会
华约
对峙之一:杜鲁门先声夺人,斯大林以牙还牙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 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 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 本对立根本对立
一、追问历史——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探究(冷战背景) •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 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 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 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 来。在这条线的背后,座落着 所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首都 ……所有的这些名城及其居民 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 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 控制。” • ——《和平砥柱》 丘吉尔“铁幕”演说,为“冷 战”兴起推波助澜。
资本主义国家 共产党武装 苏联的高压 内政,称霸世界 1、材料中“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 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和控制 影响:标志着“冷战” “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 分别 的全面发动
指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主义的实质 和影响?
实质:公开干涉他国 ——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特别
材料二 识大国之力一
控制操纵联合国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
美国白宫
一、追问历史——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探究(冷战背景)
材料二 识大国之力二
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国 政治影响空前提高 军事工业仅次于美国
一、追问历史——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探究(冷战背景)
材料一 叹风云变化
“我的一边坐着 把一条腿搭在另一 条腿上的巨大的俄 国熊,另一边是巨 大的北美野牛,中 间坐着的是一头可 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 尔 1: 探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丘吉尔的话反映出二战 后国际力量发生了哪些 变化?
一、追问历史——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探究(冷战背景)
“铁幕演说——冷战序幕
冷战的背景
1、客观原因: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同盟的基础
2、根本原因:国家利益冲突 (1)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 (2)美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 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苏联的政治军事实力壮大,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 家,为确保东西边界安全,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3、重要原因: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4、丘吉尔“铁幕”演说,为“冷战”兴起推波助澜。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 原子弹。
苏联克里姆林宫 拥有可以和美国相抗衡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
一、追问历史——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探究(冷战背景) 材料三 悟大国雄心一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 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 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 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 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 4、冷战:看课本
本课结构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兴起的背景与原因
为什么 对峙
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 条件、基础
怎样 对峙
两极对峙的具体表现 “冷战”为主
什么 辅以“热战”
两极格局的影响
影响
1、何谓“冷战”
相比热战,是一种进步。
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 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 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 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读史感悟
看一看,想一想
“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的相同用意是什么?如 何认识杜鲁门主义的实质?
用意:通过“冷战”宣传,对苏联采 取强硬政策,以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 产主义。 实质:干涉别国内政,从而实现美 国的霸权。
对峙二---马歇尔计划
1、图中的“医生”是指 哪 个国家?“病人”是指哪 些 “医生”——美国 国家? “病人”——西欧
探究2:二战后美国的 “雄心”何在? 美国实力强大,确立了称霸 世界的全球战略。
一、追问历史——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探究(冷战背景) 不同的社会制度: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社会主 义强国。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对方有敌意。 不同的国家利益:二战后两国的力量都空前壮大,各自 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两国的势 力范围大幅扩张,双方都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胁。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1、区别下列概念:世界政治格局、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冷战” 2、基础落实:对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进行记忆巩固。 3、能力提升:通过分析冷战的起因,认识影响国家关系的 基本因素,培养客观、全面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概括冷 战对世界的影响,思考冷战给我们的启示
课题理解——两极对峙格局
• 1、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 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 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 2、两极格局: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 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政治格局。 • 3、对峙:对立,对抗,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