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虫的形态和生活史

合集下载

吸虫生活史

吸虫生活史

吸虫生活史
吸虫,是一类寄生在其他生物体表面或内部的微小生物。

它们以宿主体内的营
养物质为生,对宿主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吸虫的生活史十分有趣,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吸虫的生活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卵期、幼虫期、成虫期和寄主期。

首先是卵期,吸虫的生命从一个微小的卵开始。

这些卵一般会在水体中孵化,然后释放出幼虫。

幼虫期是吸虫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们在这个阶段内需要找到适合的寄主,才能继续生长发育。

一旦幼虫成功寄生在宿主身上,它们就会开始吸取宿主体内的养分,并逐渐长大成熟。

成虫期是吸虫生活史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吸虫会产生大量的卵,这些卵会通过宿主的排泄物进入环境中,继续循环寄生在新的宿主身上。

寄主期是吸虫生活史中最令人恐惧的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吸虫会对宿主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会导致宿主的生命危险。

吸虫的生活史让人们对这些微小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它们在宿主身上的寄
生行为,既令人惊讶又让人不安,但也让人们对生命的多样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希望通过对吸虫生活史的了解,人们能够更加重视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减少吸虫对人类和动物的危害。

吸虫-1

吸虫-1

四、实验室诊断
2. 免疫学检查: ELISA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3. 影像学检查: B超 CT
第六节:布氏姜片吸虫 (P83)
分布:亚洲 人兽共患病 寄生部位:小肠上段 治疗:吡喹酮 阿苯达唑
一、生活史
一、生活史
一、生活史总结
•终宿主:人、猪 •中间宿主:扁卷螺 •媒介:水生植物 •寄生部位:小肠上段 •离开人体方式:卵随粪便排出
在粪便查到虫卵) 9.保虫宿主多(牛、鼠等40余种哺乳动物)
四、形态学特征-成虫
1. 雄虫:10~20mm 乳白色 腹背 扁平 有抱雌沟 2. 雌虫:12~20mm 暗褐色 线状 位于抱雌沟内 3. 雌雄异体,合抱状
四、形态学特征-虫卵
形状:呈宽椭圆形 大小:89μm ×67μm 颜色:淡黄色 内含物:成熟虫卵内含有一个毛蚴 其它:卵壳薄,无卵盖,有一小侧
一、生活史
一、生活史
一、生活史总结
终宿主:人、猫、犬、猪、鼠 第一中间宿主:纹沼螺、长角涵螺、赤豆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寄生部位:肝胆管 离开人体方式:卵随粪便排出
二、形态特征-成虫
1. 成虫:雌雄同体
大小: 10~25 × 3~5mm
形状: 葵花子
结构: 口、腹吸盘
浓集法:加藤厚涂片法
水洗沉淀法
少数患者的粪便或呕吐物中可见成虫
第九节:血吸虫 (P88)
吸虫纲 复殖目 裂体科 裂体属
日本血吸虫引起的日本血吸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 首。曾经“千村霹雳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1905年湖南省常德县广得医院美籍医生Logan在《中华医 学杂志》(英文版)报告了我国首例血吸虫病病例。 1955年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 流行分布广泛,12个省、市、自治区,449个县、市。目 前主要在7个省的105个县(市、区)。 病人数多,1160万,目前仍有51.6万(晚期2.9万)。 病情严重、危害性大、经济损失大。

吸虫

吸虫
雌虫发育成熟必需有雄虫的存在和合抱,促进雌虫生长发育的物质可能是来自雄虫的一种性信息素。
2.虫卵:椭圆形;淡黄色;卵壳厚薄均匀,无盖,壳一侧有一侧刺,表面常附有宿主组织残留物;含一毛蚴,毛蚴与壳间常有圆形或长圆形油滴状的头腺分泌物。
二、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肠系膜下静脉→♀产卵→血流→肠壁组织(入肝)→虫卵随坏死组织向肠腔溃破→粪排入水→毛蚴→钉螺(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皮肤→童虫→小静脉或淋巴管→右心→肺 →肺泡小血管→左心→全身→肠系膜动脉→毛细血管网 →肠系膜静脉→门静脉 →成虫→逆行→肠系膜下静脉
2.童虫所致的危害:
血肺移行,累及肺脏,出现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引起肺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当大量童虫移行,可出现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哮喘。可能是局部炎症及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Ⅰ型)。
3.成虫:几乎无致病作用。少数可引起轻微的机械性损害,如静脉内膜炎。但代谢产物、虫体分泌物、排泄物等,在机体内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对宿主产生损害(Ⅲ型变态反应),如肾小球肾炎。
4.虫卵:(致病最严重),虫卵是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阶段;虫卵主要沉积于肝及结肠肠壁等处,引起虫卵肉芽肿(Ⅳ)和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
四、临床表现: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占90%)、晚期血吸虫病、异位血吸虫病。
异位寄生:重度感染时,童虫也可能在门脉系统以外寄生并发育为成虫,称为异位寄生。
(3)、纤维疤痕期:虫体死亡或转移至它处,囊肿内容物通过支气管排出或吸收,肉芽组织填充,纤维化,病灶形成疤痕。X线: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以上三期病变常可同时见于同一器官内。
临床表现:(一)、急性期:由童虫移行引起。童虫穿过肠壁,在腹腔、腹壁反复游窜,造成肠道和肝的损伤,如出血、坏死等;轻:低热、乏力、食欲下降、消瘦;重:高热、胸痛、咳嗽、血痰。

1_吸虫概述、肝吸虫、并殖吸虫(精)

1_吸虫概述、肝吸虫、并殖吸虫(精)

三、致病
1. 幼虫移行症:
某些动物寄生虫侵入人体,人不是适宜宿
主,虫体只停留在童虫阶段,在人体内较长时 间寄生和窜扰移行,造成局部和全身性病变。
2. 临床表现
斯氏狸殖吸虫引起的幼虫移行症可分为:
(1)皮肤型(多见): 游走性皮下包块或结节。 常见: 腹部、胸背部 其次:四肢、臂部、腹股沟、头颈、
(肺吸虫)
典型特征: 性生殖系统:
卵巢与子宫左右并列于虫体中部
性生殖系统:
两睾丸左右并列于虫体后部
寄生于人体的虫种主要是:
1. 卫氏并殖吸虫(卫氏肺吸虫):全国性 2. 斯氏狸殖吸虫(斯氏肺吸虫):全国性 3. 异盘并殖吸虫(异盘肺吸虫):广西、云南
卫氏并殖吸虫
(卫氏肺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
1. 机理
成虫的机械性损伤 分泌物、排泄物的 毒性与免疫损伤 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 炎症反应 胆管阻塞、
纤维组织增生
管壁增厚
管腔变窄
虫体堵塞
胆汁滞留、
胆管扩张 肝硬化
(严重时)
压迫周围肝C
肝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2. 引起疾病:
阻塞性黄疸
胆管炎、胆囊炎和胆管肝炎
胆结石
肝硬化
胆管上皮细胞癌 急性胰腺管炎 侏儒症
胸肺型
脑 型:
腹 型:
腹疼、腹泻
肝脾肿大
游走性皮下包块
诊 断
Diagnosis
问病史:是否有生吃溪蟹、喇蛄史?
1. 病原学检查:
虫卵 (1)查粪便 ---- 粪便水洗自然沉淀法 (2)查痰液 ----直接涂片法;24h痰液、 经10%NaOH消化后离心沉淀 沉渣涂片

第三章 吸虫纲

第三章  吸虫纲

(二)免疫学诊
常用的方法有间接血凝试验(IH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分布范围
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本病流行,波及200多个县。各地人群感染 率高低不一。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自治区)为本病重流行区。
防治原则
1、开展卫生宣教,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2、加强粪便管理,防止水源污染
第三章 吸虫纲
第一节 概述
吸虫纲是扁形动物门的一纲。 一、分类 按形态特征和生活史形态不同分为三个个亚纲: 1.单殖亚纲:寄生于鱼类、两栖类的皮肤、鳃腔、口腔内; 2.盾腹亚纲: 3.复殖亚纲: 寄生在脊椎动物的消化系统或其他器官内,少数种类寄生 在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体内。(寄生于人体的有30多种) 我国常见的主要有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虫、卫氏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日本血吸虫。
二、形态
(一)成虫 成叶状或长舌状,两侧对称,有口吸盘或腹吸盘,起吸附和移动作 用。
1.消化系统
3.排泄系统
不完整,有口无肛门。肠管分左右两支。
2.生殖系统 除裂体吸虫外,都为雌雄同体。 位于虫体两侧的管状系统,
焰细胞—毛细管—集合管—排泄囊—排泄孔—体外
吸虫成虫的排泄系统
(二)虫卵
椭圆形,可含有多个卵细胞。
(三)生活史
生活史较复杂,但基本生活史类型包括卵、毛 蚴(刚从吸虫卵中孵化出的幼体)、胞蚴(毛蚴之后呈囊状,无消化器 官、排泄器官和分泌腺等)、雷蚴、尾蚴、囊蚴、后尾蚴 (从囊中脱出的幼虫与成虫)。
第1节
华支睾吸虫
1874年首次发现于印度加尔各答一华 侨尸体胆管内。成虫主要寄生于终宿主肝 胆管内,引起肝吸虫病。本病在日本、朝 鲜、越南和中国感染率较高。

吸虫纲主要特点与形态特征

吸虫纲主要特点与形态特征
从水生植物表面刷洗、沉淀,取沉淀中的活动虫体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二、生活史
寄生部位(成虫):小肠; 中间宿主:扁卷螺,水生植物为媒介;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入水孵化为毛蚴;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人或猪因生食
含活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 成虫寿命:一般1年; 保虫宿主:猪。
呈椭圆形 ; 淡黄色; 卵壳薄,均匀,卵盖较
小不明显; 内含卵细胞1个,卵黄
细胞20~40个 。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姜 片 吸 虫 生 活 史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中间宿主:扁卷螺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水生植物媒介
菱角 茭白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布氏姜片吸虫活囊蚴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布氏姜片吸虫属肠道寄生大 型吸虫,俗称姜片虫或肠吸虫。 人感染是因生食水生植物(茭白、 荸荠和菱角等)所致。感染主要 引起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 泻,营养不良等。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一、形态
1. 成虫 长椭圆形,背腹扁
平,姜片状;活体 为肉红色;长2- 7cm, 宽1-2cm。 睾丸两个,高度分 支。子宫盘曲在卵 巢和腹吸盘之间。
圆叶目 假叶目
三、分类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链状带绦虫
Taenia solium
(猪带绦虫、猪肉绦虫、有钩绦虫)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一、形态
1.成虫:
头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颈部
链体:①幼节 。②成节 。③孕 节。
2. 幼虫称为猪囊尾蚴,又称囊 虫
3. 虫卵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吸虫的知识点总结

吸虫的知识点总结

吸虫的知识点总结一、生物特征1.外形特征:吸虫的体形呈带状、卵圆形、线状或扁平状,大小不一,通常接近1毫米到数厘米。

2.生活习性:吸虫寄生在宿主体内,它们在不同的寄主和寄主器官之间有所不同,有的只寄生在单一宿主上,有的可以寄生在多种宿主上。

吸虫从受精卵到成虫可经历若干幼虫期,且寄生在宿主体内,通过肠、皮肤、呼吸道或体腔等途径进入人体。

3.生物学特性:吸虫寄生在宿主体内,通过吸取宿主的血液、组织液和其他营养物质来生长繁殖。

二、分类根据吸虫的不同生活史和寄主动物类型,可以将其分为血吸虫纲、扁虫纲、鳃虫纲和线虫纲等。

1. 血吸虫纲:主要包括血吸虫属、肝吸虫属、肺吸虫属、肠吸虫属等。

2. 扁虫纲:主要包括条索虫属、吸口虫属、隐睾虫属等。

3. 鳃虫纲:主要包括片孔虫属、步行虫属等。

4. 线虫纲:主要包括蛔虫、钩虫、鞭虫等。

三、生活史不同种类的吸虫有不同的生活史,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卵期:吸虫产卵数十至数百万粒,卵通常具有较强的耐久力,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可长时间存活。

2. 幼虫期:卵孵化成为毛蚴,用体表或其他途径进入中间宿主中,经过一定的生长阶段,发育成为幼虫。

3. 成熟期:成熟的吸虫进入终极宿主,并在其体内寄生并进行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继续循环传播。

四、病原学吸虫通过吸取宿主的血液、组织液或其他营养,会导致宿主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

例如,血吸虫可导致血吸虫病,肝吸虫可引起肝吸虫病,肺吸虫可致肺吸虫病等。

这些疾病会给宿主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五、流行病学吸虫病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

主要通过受污染的水源、食物、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接触受感染的人传播。

病原虫通过污染的水源进入人体,引起不同程度的疾病,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六、防治措施1. 环境卫生措施: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卫生,加强饮水卫生管理,避免饮用受污染的水源。

2. 药物防治:定期服用驱虫药物,如吡喹酮、盐酸司米特表、氮羟伐天等,对吸虫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

实验五、吸虫的形态观察

实验五、吸虫的形态观察

研究意义
吸虫是一类具有重要生态意义和医学价值的 生物类群。对吸虫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生 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奥秘,还能为人类健 康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通过不断 深入的研究,我们有望发现更多关于吸虫的 新知识,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THANK YOU
实验五:吸虫的形态观察
contents
目录
• 实验简介 • 吸虫形态观察 • 实验结果分析 • 实验总结与展望
01
实验简介
实验目的
观察吸虫的形态特征,了解吸虫的形态结构。
掌握吸虫的分类依据,了解吸虫的种类和分布。
探究吸虫的生活史和传播途径,了解吸虫对人类 和动物的危害。
实验原理
吸虫是一类低等动物, 属于扁形动物门,吸 虫纲。
吸虫形态的共性
03
大部分吸虫呈扁平状,体色多为灰褐色或黄褐色,表面有细小
的颗粒或纹路。
结果解释与结论
吸虫形态的差异
不同种类的吸虫在大小、形状、颜色和表面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例如,某些种类的吸虫头部较 尖,而另一些则较圆;有的吸虫身体较长,有的则较短。这些差异可能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有关 。
实验意义
VS
实验体会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科学研究 的严谨性和细致性。观察吸虫形态需要耐 心和细心,不能有任何疏忽。同时,我们 也认识到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它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微观世 界。
实验不足与改进
实验不足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样本数量较少,导致某些形态特征的观察不够全面。此外,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存在操作 不规范、记录不准确等问题。
淡水吸虫主要生活在淡水环境中,如池塘、河流和水库等, 有些种类可以感染人类和其他动物。海水吸虫则生活在海洋 环境中,主要寄生于海洋生物体内。寄生吸虫则寄生于人体 和其他动物体内,如肝吸虫、肺吸虫等。

兽医寄生虫学吸虫

兽医寄生虫学吸虫

吸虫一、概述1、外部形态(1)大小:03-75mm(2)颜色:乳白,淡红,棕色(3)形状:背腹扁平、叶状、梨形、线形(分体吸虫)(4)体表:小刺、小棘鳞片,无表皮(5)口腹吸盘:鸭气管吸虫无口腹吸盘,背孔吸虫有口吸盘、无腹吸盘(6)体表开孔:口孔、生殖孔、排泄孔、劳氏管、肠管2、内部结构(1)体壁构造:角皮层—角皮下层—肌肉层—实质(2)消化系统:口孔—咽—食管—肠管(3)排泄系统:焰细胞—毛细管—集合管—排泄囊—排泄孔组成(4)神经系统:神经节、背索、神经干等组成(5)雄性生殖系统:睾丸—输出管—输精管—贮精囊—前列腺—射精管—雄茎—雄性生殖孔(其中睾丸的形状、数目、排列位置有分类学意义)(6)雌性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卵模—劳氏管—梅氏腺—子宫—雌性生殖孔3、吸虫发育(1)虫卵:形态各异。

(2)毛蚴:近似三角形,纤毛,前端中间为原肠,两侧穿刺腺,中间排泄管和焰细胞,后部胚细胞。

(3)胞蚴:囊泡状,内含胚细胞和排泄管,寄生螺肝脏,营无性繁殖。

(4)雷蚴:囊状,前端咽,下接盲肠,有胚细胞和排泄器。

(5)尾蚴:体部有口吸盘、腹吸盘、咽、食道、肠,体表具小棘,体部与尾部交界处有排泄囊,排泄孔在尾部末端,日本血吸虫尾部末端分叉。

(6)囊蚴:尾蚴失去尾部,外包一层膜,内含尾蚴的体部构造,圆形。

4、发育史(1)成虫产卵→卵→含毛蚴的虫卵→毛蚴→[毛蚴→胞蚴→雷蚴→仔雷蚴→尾蚴]→[中尾蚴] →[囊蚴]→终末宿主感染。

如肉食兽的重翼吸虫(2)成虫产卵→卵→含毛蚴的虫卵→毛蚴→[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尾蚴→囊蚴→终末宿主感染。

如肝片吸虫、姜片吸虫、双口吸虫(3)成虫产卵→卵→含毛蚴的虫卵→毛蚴→[毛蚴→胞蚴→雷蚴→尾蚴] →尾蚴→[囊蚴]→终末宿主感染。

如后睾科的吸虫(4)成虫产卵(已含毛蚴)→毛蚴→[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 →终末宿主感染。

如气管吸虫(5)成虫产卵(已含毛蚴)→毛蚴→[毛蚴→胞蚴→仔胞蚴→尾蚴→尾蚴粘团]→尾蚴粘团→[囊蚴]→终末宿主感染。

人体寄生虫学——吸虫概述、肝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吸虫概述、肝吸虫
为什么生吃淡水鱼会感染肝吸虫呢?
一、华支睾吸虫概述
Introduction of clonorchis sinensis
又称为肝吸虫,成虫寄生于肝胆管中,引 起华支睾吸虫病
肝吸虫的历史:1975年在我国西汉古尸和楚
墓古尸发现肝吸虫虫卵,证实肝吸虫病在我国 具有2300年以上的历史
肝吸虫的分布和流行
第四章 吸虫概述和 华支睾吸虫
授课安排
授课的重点 华支睾吸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特征以及
肝吸虫在人体内的移行过程
授课的难点 华支睾吸虫的致病机理和诊断
第一节 吸虫概述
Introduction of Trematode
线形动物门
单殖目

肝吸虫
物 亚 界
扁形动物门
……
吸虫纲
……
盾殖目 复殖目
肺吸虫 姜片吸虫 血吸虫
……
(30余种)
一、吸虫形态 Morphology of Trematode
(一)成虫形态
外形
吸虫
线虫
①成虫虫体二侧对称、背腹扁平, 呈叶状和长舌状
子宫
口吸盘 腹吸盘
睾丸
② 雌雄同体,含口、腹吸盘
血吸虫(schistosoma) 雌雄合抱
血吸虫雌雄分离
③ 血吸虫例外:含有口腹吸盘,但雌雄异体,呈线形
致病机理
肝吸虫对胆总管的机械 和化学刺激
炎症反应刺激胆管上皮细胞增生
胆总管堵塞
肝细胞萎缩变性、 纤维组织增生
胆汁回流受阻
胆汁性肝硬化、肝癌 合并感染和胆结石
阻塞性黄疸
临床表现
轻度感染:不明显,有时感上腹饱胀,偶有腹泻 中度感染:乏力、肝区隐痛、头晕、腹痛等,可

吸虫纲的主要特征

吸虫纲的主要特征

吸虫纲的主要特征《吸虫纲的主要特征》吸虫纲(学名:Trematoda)是一类寄生在其他动物体内的扁形动物,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生活方式。

下面我们将介绍吸虫纲的主要特征。

一、体型特征:吸虫纲的成体形态多呈扁平状,长条形或椭圆形。

其体长一般在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之间,较大的种类可达数米。

吸虫纲的体表通常由外皮覆盖,外皮上布满颗粒状或鳞状的体表突起,有助于其附着在寄主的体表或内脏壁上。

二、消化系统:吸虫纲的消化系统非常简单,通常只具有单口。

它们通过附着在寄主体内,吸取寄主体液和细胞渣滓,从而供给自身养分。

三、生殖系统:吸虫纲的生殖系统非常复杂,具有雌雄异体。

通常一个个体同时具有雌雄生殖器官。

雌性生殖器官通常包括子宫、输卵管和卵泡等部分,雄性生殖器官则包括睾丸和输精管等组织。

吸虫纲的生殖细胞会在寄主内或外产生发育,并通过寄主体外环境或其他生物体携带而传播。

四、复杂的生活史:吸虫纲的生活史非常复杂,常涉及两个或多个寄主。

一般来说,吸虫纲的发育需要经历孤性和配子两个阶段。

孤成虫寄生在第一中间宿主体内,通过繁殖产生无性繁殖阶段(即俗称的“囊尾蚴”),然后通过第一中间宿主的捕食或其他途径进入第二中间宿主体内。

在第二中间宿主体内,无性繁殖阶段经过发育,形成性成虫,然后寄生在最终宿主体内。

五、对宿主的危害:吸虫纲是一类寄生虫,对宿主产生一定的危害。

它们通过摄取寄主体液和细胞渣滓来滋养自身,同时也会吸取宿主身体中的养分,使宿主营养不良,并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

某些吸虫纲的成虫或其卵会对寄主的内部器官产生机械损伤,导致器官结构的破坏和功能障碍。

总结起来,吸虫纲主要特征包括扁平的体型、简单的消化系统、复杂的生殖系统、复杂的生活史以及对宿主的危害。

这些特征使吸虫纲成为一个独特的生物群体,对我们了解寄生虫学和生态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 吸虫

第三章  吸虫

2
免疫学诊断
24
皮内试验 ELISA 间接血凝试验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五、流行与防治
1
分布
• 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亚洲,如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国家。
• 在我国除青海、宁夏、内蒙古、西藏等尚未见报道外,在27个省、市、自治
区均有发现或流行。 • 据2001—2004年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流行区感染率为 2.4%。
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并殖科狸殖属寄生虫,1959年首次由我国学
者陈心陶报道,主要引起皮下型并殖吸虫病
一、形 态
拟钉螺
虫卵
囊蚴
成虫
主要特点
1.虫体两端较尖,呈梭形 2.终宿主为果子狸、犬等 3.第一中间宿主为拟钉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溪蟹 4.人为非正常宿主 5.临床表现以幼虫移行症为主要特征 皮肤型——皮下包块 脑 型——脑脓肿、头痛、癫痫等 腹 型——腹痛、腹泻等 6.诊断时依皮下包块活检为主要依据
3
概述 一、形态
二、生活史
三、致病
4
四、实验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
一、形态
1
成虫
• 成虫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后 端钝圆,状似葵花子,体表无棘。
• 大小一般为(10~25)mm×(3~5)mm。
5
肝吸虫成虫
一、形态
1
成虫
• 口吸盘(oral sucker)稍大于腹吸盘 (ventral sucker),肠分两支,延伸到 虫体后端,生殖系统中受精囊和劳氏管 明显,睾丸分支状,在虫体后1/3处,前 后排列。
致病原因
虫体机械性刺激作用;
虫体阻塞作用;
虫体代谢产物和分泌物作用。
17

归纳总结吸虫生活史

归纳总结吸虫生活史

归纳总结吸虫生活史吸虫是一类寄生在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它们的生活史非常独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归纳总结吸虫的生活史,并按照合适的格式进行介绍。

吸虫的生活史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幼虫阶段和成虫阶段。

让我们逐一了解吸虫的生命周期。

幼虫阶段:幼虫阶段是吸虫的初始阶段,也是它们进行繁殖和寄生的阶段。

吸虫的幼虫通过中间宿主来完成它们的发育过程。

中间宿主可以是水生生物,如蜗牛或其他软体动物。

1. 卵:吸虫生命周期的起点是卵的释放。

成虫将卵释放到宿主的体内或者通过粪便排出到外部环境中。

这些卵通常是微小且不具备运动能力。

它们需要适当的环境条件才能孵化。

2. 蚴:卵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孵化出具有运动能力的蚴。

这些蚴会主动寻找中间宿主,如蜗牛等。

它们进入蜗牛的体内,并继续发育。

3. 子蚴:在蜗牛的体内,蚴经历了数个发育阶段,并形成一个被称为子蚴的囊状结构。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周的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各种因素,如温度和寄生物的种类。

成虫阶段:成虫阶段是吸虫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它们在这个阶段进行繁殖和寄生在终宿主体内。

吸虫的成虫可以分为雌性和雄性。

1. 雌性成虫:成熟的雌性成虫具有特定的外形和解剖结构,可以帮助它们在终宿主的体内存活并进行繁殖。

它们通常具有吸盘或钩状器官,用于附着在终宿主身上。

雌性成虫会产生大量的卵,这些卵将通过终宿主的排泄物进入外部环境。

2. 雄性成虫:雄性成虫通常比雌性成虫小,并具有更为简单的结构。

它们主要负责与雌性成虫进行交配,帮助完成繁殖过程。

吸虫的生活史总结:吸虫的生活史可以简化为以下几个步骤:1. 成虫寄生: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的体内,通过附着器官固定在宿主的组织上。

2. 卵的释放:成虫会产生大量的卵,并通过宿主的排泄物或直接释放到外部环境中。

3. 孵化和感染中间宿主:卵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孵化,蚴通过中间宿主进一步发育。

4. 寄生在中间宿主体内:蚴在中间宿主体内进行发育,并形成成熟的子蚴。

5. 中间宿主被终宿主摄食:中间宿主被终宿主(如藻类或鱼类)摄食,将蚴释放到终宿主体内。

吸虫生活史

吸虫生活史

吸虫生活史
吸虫是一类寄生虫,它们以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为生。

吸虫的生活史经历了多
个阶段,从寄生到繁殖,每个阶段都充满了挑战和奇迹。

吸虫的生活史始于它们的寄生阶段。

一旦吸虫找到了适合的宿主,它们会通过
宿主的皮肤或黏膜进入宿主体内。

在宿主体内,吸虫会寄生在宿主的器官或组织内,吸取宿主的营养,从而维持自己的生存。

在寄生阶段,吸虫会经历一系列的生理和形态的变化。

它们的身体会逐渐适应
宿主体内的环境,以便更好地吸收营养。

同时,它们的生殖系统也会逐渐发育,为后续的繁殖做准备。

当吸虫的生殖系统发育完全后,它们会开始进行繁殖。

在宿主体内,吸虫通过
产生和释放卵子或孢子来繁殖后代。

这些卵子或孢子会随着宿主的排泄物被排出体外,继续寻找新的宿主,完成生命周期的循环。

吸虫的生活史充满了挑战和奇迹。

它们在寄生阶段需要适应宿主体内的环境,
同时抵抗宿主的免疫系统。

在繁殖阶段,它们需要通过释放卵子或孢子找到新的宿主,完成生命周期的循环。

尽管吸虫的生活史充满了艰辛,但它们却以其独特的方式在自然界中生存下来。

总之,吸虫的生活史是一个充满了奇迹和挑战的过程。

它们通过寄生和繁殖来
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生存的智慧。

在自然界中,吸虫以其独特的生活史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生命故事。

吸虫生活史

吸虫生活史

吸虫生活史
吸虫是一类寄生虫,它们以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为生。

吸虫的生活史是一个复
杂而令人惊讶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吸虫的生活史吧。

吸虫的生活史始于它的寄主。

当一只吸虫找到了适合的寄主后,它会钻入寄主
的体内,通常是通过皮肤或者口腔。

一旦进入寄主体内,吸虫会开始寄生生活,它会吸取寄主的血液或者其他体液来维持自己的生存。

在寄主体内,吸虫会经历不同的生活阶段。

首先是幼虫阶段,幼虫会在寄主体
内生长和发育,然后逐渐转变成成虫。

成虫会产生大量的卵子,这些卵子会随着寄主的排泄物排出体外,继续寻找新的寄主来完成它们的生命周期。

吸虫的生活史还涉及到中间宿主。

在某些吸虫的生命周期中,它们需要通过中
间宿主来完成生命周期。

中间宿主通常是一些无脊椎动物,比如蠕虫或者甲壳类动物。

吸虫的卵子会在中间宿主体内孵化,产生出幼虫,然后再通过寄主的摄食行为,幼虫会再次进入到新的寄主体内,完成它们的生命周期。

总的来说,吸虫的生活史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它们依赖于寄主和中间宿
主来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

虽然吸虫对于寄主和中间宿主来说是一种危害,但是它们的生活史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希望通过对吸虫生活史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微小生物的生存之道。

吸虫生活史

吸虫生活史

吸虫生活史
吸虫是一类寄生虫,它们以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为生活方式。

吸虫的生活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充满了奇妙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首先,吸虫的生活史始于它的卵。

吸虫卵通常会在宿主体内或外环境中释放,等待着适当的条件孵化。

一旦卵孵化,就会释放出幼虫,这些幼虫会寻找适合的宿主,进行下一阶段的生长和发育。

一旦幼虫找到了宿主,它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宿主体内,例如通过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

一旦进入宿主体内,幼虫会开始在宿主体内寄生,利用宿主的营养和生长。

在宿主体内,幼虫会经历多次蜕皮和发育,直到成为成熟的吸虫。

成熟的吸虫会产生大量的卵,这些卵会通过宿主的排泄物释放到外部环境中。

一旦卵进入新的宿主体内,循环便会重新开始。

吸虫的生活史充满了适应能力和生命力,它们可以在不同的宿主体内完成生命周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然而,对于宿主来说,吸虫的寄生却可能会带来各种健康问题。

因此,预防和控制吸虫的寄生至关重要。

总之,吸虫的生活史展示了生命的顽强和适应能力,但也提醒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健康,避免受到吸虫的侵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虫体呈柳叶状或矛
形,睾丸呈圆形或椭圆
形,位于卵巢之前,并
列、斜列或前后排列腹 吸盘的后方。
东 方 双 腔吸 虫
矛 形 双 腔吸 虫
3、前殖科
(Prosthogonnimidea)
生 殖 孔 开 口 在 口 吸 盘 旁
小型虫体,前
尖后钝,腹吸盘
在虫体前半部,
卵黄腺呈葡萄状,
生殖孔开口于口
吸盘左侧。
1
2 4 3
4. 并殖科
(Paragonimidea)
睾丸分叶状,左右并列于子宫卵巢之 后,卵巢位于虫体右侧,子宫位于虫体 的一侧与卵巢左右相对,卵黄腺几乎占 虫体的背侧全部。生殖孔位于腹吸盘之 后。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肺。
5.后睾科(Opisthorchiidae)
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后者位于虫体 前端 1/5 处。睾丸前后排列或斜列于虫 体末端(后端)、生殖孔紧靠腹吸盘前。
复殖吸虫生活史复杂,须更换寄 主,一般有 2-4 个寄主。 发育过程经历的虫态期为卵、毛 蚴、胞蚴、雷蚴、尾蚴、 囊蚴及成虫。
1、虫卵
虫卵多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卵内含受精
卵和许多卵黄细胞,也有的虫卵产出时已
有幼虫--毛蚴。
肝片吸虫卵
姜片吸虫卵
血吸虫卵
2、毛蚴
体形近似三角形,前部宽,后部 逐渐小,外被纤毛。身体前端具有 顶腺和头腺, 还具有神经节、眼点、 化感器和触觉感受器等,身体两侧 有一对原肾,中央有成团的生殖细 胞。
腹口亚目 复殖目 前口亚目
寄生于家畜、家禽 和人的吸虫均隶属 于此亚目
1、片形科
虫体大型、扁平;
口、腹吸盘接近;
睾丸前后排列;
生殖腔在腹吸盘前;
卵黄腺发达; 常见如片形属和姜片属。
肝片吸虫
姜 片 吸 虫
2、双腔科(Dicrocoeliidae)
寄生在牛、羊、猪 等动物的胆管和胆囊。
肝片吸虫囊蚴
姜片吸虫囊蚴
幼虫的无性繁殖与变态发育
虫卵
毛蚴(miracidium) 胞蚴(sporocyst)
自由生活阶段
无性繁殖期
雷蚴(redia) 尾蚴(cercaria)
自由生活阶段
成虫
囊蚴(metacercaria)
3.生活史类型
(终宿主) 经 口 ④
成虫
虫卵
(水)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经皮肤 ①
前殖吸虫
口吸盘
腹吸盘
2、组织结构
(1)体壁:由皮肤肌肉囊组成 (2)消化系统: (3)雌雄同体 (4)排泄系统 (5)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口孔、咽、食管、肠管
盲肠
姜片吸虫
肝片吸虫
吸虫生殖系统
雌雄同体
排泄系统
咽部两侧各 有一N.节, 相当于N.中 枢,向前、后 各发出三条 N. 干
二、复殖目吸虫的生活史
3、胞蚴
毛蚴进入螺体后,脱去纤毛成一 囊状物,这就是胞蚴。 除了毛蚴期
的体壁、原肾保留之外,其他结构消
失。胞蚴期是吸虫行无性生殖阶段。
4、雷蚴
由胞蚴体内经繁殖出来的小个体即为雷蚴,体长圆
形,后端较钝。具有口、咽及不分枝的肠。雷蚴也是 吸虫类进行无性生殖、扩大种群数量的阶段。由雷蚴
经过无性生殖可形成许多尾蚴或子雷蚴 。
9、分体科 (Schistosomatidea)
分体科吸虫为雌雄异体、线形。
日本分体吸虫
雄虫
雌虫
§2、吸虫的形态和生活史
吸虫是扁形动物门 吸虫纲的动物,包括 单殖目、盾殖目和复 殖目吸虫三大类。寄 生于畜禽的吸虫主要 以复殖吸虫为主。
一、复殖目的形态与结构
1、外部形态
1)形状:多数扁平,呈叶状或舌状;少数呈线 形或圆柱形或圆锥形。 2)大小:因种类不同而异,长度范围多在 1 毫 米至3厘米之间,大的有的可长达6-7厘米以上。 3 )颜色:新鲜的虫体为肉红色或鲜红色 ,固 定后为灰白色。 4)吸盘:虫体有两个发达的肌质吸盘。是单纯 的附着器官
姜片吸虫雷蚴
5、尾蚴
有一长形尾,有口、口吸盘,肌肉质
咽及分枝的肠道。身体前端有穿透腺,
其分泌物帮助尾蚴穿透寄主皮肤,也有
原肾,其焰细胞的数目及排列是分类及
鉴定种属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吸虫的第
二个寄主转移阶段。
6、囊蚴
尾蚴脱去尾部形成的包囊即为囊蚴, 其内部结构与尾蚴基本相似,但生殖器 官已有不同程度的发育。
水生动物内形成囊蚴② 水生植物上结囊③
(第二中间宿主)
囊蚴
︵ 第 一 中 间 宿 主 ︶
①血吸虫,②肝、肺吸虫,③姜片虫,④肝、肺、姜片虫 当以尾蚴作为感染期时经皮肤感染人体 当以囊蚴作为感染期时经口食入感染人体
三、复殖目吸虫的分类
片形科 双腔科 前殖科 并殖科 后睾科 棘口科 前后盘科 背孔科 环肠科 嗜眼科 分体科
有支睾属、后睾属、次睾属和对体属
6、棘口科(Echinostomatidea)
、前后盘科
(Paramphistomatidea)
虫体呈圆锥状;一吸盘在体前端,
另一吸盘在体后端。
口吸盘
腹吸盘
8、背孔科
(Notocotylidae)
只有口吸盘,没有腹吸盘;腹面有3列圆形腹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