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配伍禁忌

合集下载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临床上合并使用数种注射液时,若产生配伍禁忌,会使药效降低或失效,甚至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一、常见药物配伍禁忌汇总配伍禁忌指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的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会影响药物疗效或发生毒性反应,一般将配伍禁忌分为物理性的(不多见) 和化学性的(多见) 两类。

1.水溶性维生素+氯化钾注射液分析:加入强电解质可产生同离子效应、点位中和作用、盐析作用等,使水溶性维生素中的有机酸盐(泛酸、维生素C、甘氨酸、乙二胺四醋酸等)、有机碱盐(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和羟苯甲酯溶解度降低,从而自溶液中析出,不溶微粒增加。

2.速尿+多巴胺+葡萄糖注射液分析:呋塞米为加碱制成的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故静脉注射时宜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临床上常与多巴胺合用加强其利尿功能,但有报道两药混合后颜色有轻微变化。

建议临床上若病情需要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分开使用,也不应连续输注,最好中间输注0.9%生理盐水,即输注顺序多巴胺→生理盐水→速尿。

3.地塞米松+维生素B6分析:两药的浓溶液在同一容器中混合可产生混浊或沉淀。

维生素B6为水溶性物质制成的盐,其本身不受pH变化而析出,但可导致水不溶性的酸性物质制成的盐地塞米松磷酸盐等产生沉淀。

4.多烯磷脂酰胆碱+氯化钾分析:多烯磷脂酰胆碱为澄清胶体溶液,不可与其他任何注射液混合注射,若要配制静脉输液,只能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严禁用电解质溶液,以免其稳定性遭破坏。

5.维生素C+维生素k1分析:维生素k1可被维生素C破坏而失效。

使用缘由:维生素k1可被肝脏利用来合成凝血酶原VII,IX,X因子,维生素C可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及糖代谢过程,增加毛细血管致密性而降低其通透性与脆性,加速血液凝固,刺激造血功能。

从药理、病理学方面分析,两药合用是有利的。

不能配伍原因: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维生素k1混合后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致维生素k1疗效降低。

配伍禁忌概念

配伍禁忌概念

配伍禁忌概念(实用版)目录1.配伍禁忌的定义和重要性2.配伍禁忌的分类3.配伍禁忌的原因和举例4.如何避免配伍禁忌5.结论正文一、配伍禁忌的定义和重要性配伍禁忌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某些药物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降低、副作用增强或者产生新的不良反应。

在我国,药物配伍禁忌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等古代医学典籍中就有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记载。

正确掌握药物配伍禁忌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配伍禁忌的分类根据药物配伍后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配伍禁忌可分为以下几类:1.协同增效: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时,其药效增强,如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用可增强对某些细菌的杀灭作用。

2.拮抗作用: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时,其药效减弱,如某些抗抑郁药与抗精神病药联用可能导致疗效降低。

3.副作用增强: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时,其副作用的发生率和程度增加,如某些抗肿瘤药与免疫抑制剂联用可能导致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加重。

4.产生新的不良反应: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时,可能导致未曾出现过的不良反应,如某些抗病毒药与抗癫痫药联用可能引发新的不良反应。

5.药物降解: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外或体内混合时,可能导致药物降解、失活,如某些光敏感药物与某些氧化剂联用可能导致药物降解。

三、配伍禁忌的原因和举例药物配伍禁忌的原因主要与药物的化学、药理、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特性有关。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配伍禁忌举例:1.青霉素与四环素:青霉素和四环素都是抗生素,分别属于β-内酰胺类和四环素类。

两者在结构上相似,容易发生拮抗作用,降低彼此的抗菌效果。

2.阿司匹林与华法林: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处方药,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华法林是一种抗凝药,主要作用是抑制凝血因子的生成。

两者联用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3.氟西汀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氟西汀是一种抗抑郁药,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 5-羟色胺再摄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作用是抑制单胺氧化酶,防止神经递质降解。

药物配伍禁忌培训课件

药物配伍禁忌培训课件
详细描述
抗生素: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对胎儿或婴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如四环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等。
激素类药物: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激素类药物时,应慎重考虑其副作用和使用时间,避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解热镇痛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发热或疼痛时,应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对胎儿或婴儿有影响的解热镇痛药。
总结词:除上述特殊人群外,还有一些特殊人群在用药时需要注意配伍禁忌。
详细描述
06
药物配伍禁忌的培训和教育
医生培训要点
要点三
掌握常见药物配伍禁忌
医生应了解和熟悉常见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如抗生素与利尿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速尿等。
要点一
要点二
诊断和治疗技能培训
医生需要提高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综合能力,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用药需求,避免药物配伍禁忌的出现。
及时更新知识
药物配伍禁忌在不断更新,医生应随时关注相关研究和临床指南,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要点三
护士培训要点
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护士需要熟练掌握药物的配制、给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操作技能,确保用药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观察和记录用药反应
护士在给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并及时记录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为医生调整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及时沟通反应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及时与医生、护士和药师沟通,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或采取其他必要的处理措施。
患者教育要点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抗生素:老年人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尽量选择肝肾毒性小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降压药:老年人在使用降压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降压,避免使用利尿剂等降压效果过强的药物。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临床上合并使用数种注射液时,若产生配伍禁忌,会使药效降低或失效,甚至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一、常见药物配伍禁忌汇总配伍禁忌指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得或化学性得相互作用会影响药物疗效或发生毒性反应,一般将配伍禁忌分为物理性得(不多见) 与化学性得(多见) 两类。

1。

水溶性维生素+氯化钾注射液分析:加入强电解质可产生同离子效应、点位中与作用、盐析作用等,使水溶性维生素中得有机酸盐(泛酸、维生素C、甘氨酸、乙二胺四醋酸等)、有机碱盐(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与羟苯甲酯溶解度降低,从而自溶液中析出,不溶微粒增加、2、速尿+多巴胺+葡萄糖注射液分析:呋塞米为加碱制成得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故静脉注射时宜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临床上常与多巴胺合用加强其利尿功能,但有报道两药混合后颜色有轻微变化。

建议临床上若病情需要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分开使用,也不应连续输注,最好中间输注0、9%生理盐水,即输注顺序多巴胺→生理盐水→速尿。

3.地塞米松+维生素B6分析:两药得浓溶液在同一容器中混合可产生混浊或沉淀。

维生素B6为水溶性物质制成得盐,其本身不受pH变化而析出,但可导致水不溶性得酸性物质制成得盐地塞米松磷酸盐等产生沉淀。

4。

多烯磷脂酰胆碱+氯化钾分析:多烯磷脂酰胆碱为澄清胶体溶液,不可与其她任何注射液混合注射,若要配制静脉输液,只能用不含电解质得葡萄糖溶液稀释,严禁用电解质溶液,以免其稳定性遭破坏。

5。

维生素C+维生素k1分析:维生素k1可被维生素C破坏而失效。

使用缘由:维生素k1可被肝脏利用来合成凝血酶原VII,IX,X因子,维生素C可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及糖代谢过程,增加毛细血管致密性而降低其通透性与脆性,加速血液凝固,刺激造血功能。

从药理、病理学方面分析,两药合用就是有利得。

不能配伍原因:维生素C具有较强得还原性,与醌类药维生素k1混合后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致维生素k1疗效降低。

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

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

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1、抗生素类: 临床常用注射用抗生素类药物有青霉素、硫酸链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及先锋霉素等。

青霉素与四环素类、磺胺类合并用药是药理性配伍禁忌的典型。

氯霉素等能对抗青霉素的抗菌力,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是快速抑菌四环素类、药,使蛋白质合成迅速被抑制,细菌处于静止状态,致使青霉素类药物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导致细胞壁缺损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而降低其抗菌效能,故合用呈拮抗作用。

青霉素与磺胺类药物合用两者的临床疗效均下降,磺胺类药物注射液为强碱性,与青霉素混合注射能破坏青霉素的抗菌活性。

青霉素G钾和青霉素G钠还不宜与红霉素、万古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碳酸氢钠、维生素C、维生素B1、去甲肾上腺素、阿托品、氯丙嗪等同时静脉应用,以免减低效价,产生浑浊或沉淀。

青霉素G钾比青霉素G钠的刺激性强,钾盐静脉注射时浓度过高或过快,可致高钾血症而使心跳骤停;氨苄青霉素不可与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盐酸氯丙嗪、碳酸氢钠、维生素C、维生素B1、5,葡萄糖或5,糖盐水配伍使用;四环素类药物与硫酸亚铁等铁剂可形成络合物,互相妨碍吸收,因此不宜与补血药物如硫酸亚铁、富马铁、枸檬酸铁等合用,否则将使治疗失败。

氯霉素和氢化可的松混合使用将产生物理性配伍禁忌,其原因是氢化可的松的溶剂为稀乙醇,氯霉素的溶剂为丙二醇,同时混合由于溶解度的改变会产生混浊或沉淀;氯霉素与林可霉素合用也具拮抗作用;氯霉素和利福平可拮抗氟哌酸的作用,因此,诺氟沙星(氟哌酸)不可与氯霉素、利福平合用;呋喃口旦啶可对抗氟哌酸在尿道中的抗菌作用,因此均属配伍禁忌。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互相之间都可能增加毒性引起积累性中毒,所以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之间不宜合用,如链霉素与庆大霉素二者对肾脏均有较大的毒性。

硫酸卡那霉素忌与碱性药物配伍因可增加毒性作用;双氢链霉素本身有较强的耳神经毒作用,与卡那霉素合用更相互加重对耳内听神经等的毒性。

临床常见药物配伍禁忌护理课件

临床常见药物配伍禁忌护理课件
两类药物合用可能会引起心动过缓和心衰。
3
硝酸酯类药物与肼屈嗪
合用可能会增加头痛和低血压的风险。
消化系统类药物配伍禁忌
质子泵抑制剂与抗菌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与抗菌药物合用,可能会降低抗菌药物 的吸收,影响疗效。
H2受体拮抗剂与抗酸药
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与抗酸药合用,可能会降低药效。
02
氨基糖苷类与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可
能会增加肾毒性。
03
大环内酯类与林可霉素类
两类药物合用可能会产生拮抗作用,降低药效。
心血管类药物配伍禁忌
1 2
利尿剂与ACE抑制剂
利尿剂与ACE抑制剂合用可能会引起低血压和电 解质紊乱。
β受体拮抗剂与钙通道阻滞剂
用药过程中的监测
01
02
03
观察患者的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 应,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 时报告医生。
监测生命体征
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监 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 温、心率、呼吸、血压等 。
记录用药情况
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 ,包括药物名称、剂量、 给药时间、途径等,以便 于后续分析和处理。
发生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组织医护人员参加药物配伍禁忌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对药物配伍 禁忌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建立药物配伍禁忌知识库
整理和归纳药物配伍禁忌的相关知识,建立知识库供医护人员查询 和学习。
实施考核与激励机制
对医护人员进行药物配伍禁忌的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医护人员进行 奖励和激励。
加强药品管理
严格药品采购流程
确保药品采购渠道正规,对药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和配伍表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和配伍表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和配伍表临床上常见的配伍禁忌:1.β-内酰胺类药物与丙磺舒合用,可使前者在肾小管的分泌减少、血药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

因此,二者合用时,应注意减少前者的用药剂量。

2.β-内酰胺类药物不可与酸性或碱性药物配伍。

如:氨基糖苷类、氨基酸、红霉素类、林可霉素类、维生素C、碳酸氢钠、氨茶碱、谷氨酸钠等。

因此,输液时只能用生理盐水溶解药物,不能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

3.氟氯西林勿与血液、血浆、水解蛋白及脂肪乳配伍。

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也应注意4.头孢菌素类(特别是第一代头孢菌素)不可与高效利尿药(如速尿)联合应用,防止发生严重的肾损害。

青霉素类中的美西林也不可与其配伍。

5.头孢西丁钠与多数头孢菌素均有拮抗作用,配伍应用可致抗菌疗效减弱。

与氨曲南配伍,在体内外均起拮抗作用,与萘夫西林、氯唑西林、红霉素、万古霉素等,在药效方面不起相互干扰作用。

6.氨基糖苷类药物不宜与具有耳毒性(如红霉素等)和肾毒性(如强效利尿药、头孢菌素类、右旋糖苷类、藻酸钠等)的药物配伍,也不宜与肌肉松弛药或具有此作用的药物(如地西泮等)配伍,防止毒性加强。

本类药物之间也不可相互配伍。

7.大环内酯类药物可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

两者联合应用,可致茶碱血浓度的异常升高而致中毒,甚至死亡,因此联合应用时应进行监测茶碱的血浓度,以防意外。

此外,本类药物对酸不稳定,因此,在5%-10%葡萄糖输液500ml中,添加维生素C注射液(含抗坏血酸钠1g)或5%碳酸氢钠注射液0.5ml使pH升高到6左右,再加红霉素乳糖酸盐,则有助稳定。

另外,β-内酰胺类药物与本类药物配伍,可发生降效作用;与口服避孕药合用,也可使之降效(因本类药物可阻挠性激素类的肠肝循环)。

克拉霉素可使地高辛、茶碱、口服抗凝血药、麦角胺或二氢麦角胺、三唑仑均显示更强的作用,对卡马西平、环胞霉素、己巴比妥、苯妥英钠等也可有类似的阻滞代谢而使作用加强。

本类药物与β-内酰胺类药物配伍,一般认为可发生降效作用。

配伍禁忌实验报告

配伍禁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为了深入了解药物配伍禁忌的相关知识,验证不同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本实验针对常见药物进行配伍禁忌实验,探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实验原理药物配伍禁忌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一定条件下混合使用时,可能产生理化反应,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毒性增加或不良反应。

本实验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观察药物混合后的反应现象,如沉淀、变色、气体产生等,以判断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药物: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甲硝唑、奥美拉唑、葡萄糖酸钙等。

2. 实验仪器:试管、培养皿、移液器、显微镜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溶液、磷酸盐缓冲液等。

四、实验方法1. 体外实验(1)取等量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甲硝唑、奥美拉唑、葡萄糖酸钙等药物,分别加入试管中。

(2)加入适量生理盐水,观察药物混合后的反应现象。

(3)重复实验,加入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溶液、磷酸盐缓冲液等,观察药物混合后的反应现象。

2. 体内实验(1)选取健康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2)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组给予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甲硝唑、奥美拉唑、葡萄糖酸钙等药物混合溶液。

(3)观察实验动物的反应,如精神状态、呼吸、心率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体外实验结果(1)阿莫西林与头孢呋辛混合后,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可能产生沉淀。

(2)甲硝唑与奥美拉唑混合后,溶液出现黄色浑浊,可能产生沉淀。

(3)葡萄糖酸钙与氯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可能产生沉淀。

2. 体内实验结果(1)对照组实验动物精神状态良好,呼吸平稳,心率正常。

(2)实验组实验动物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

六、结论与建议1.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阿莫西林与头孢呋辛、甲硝唑与奥美拉唑、葡萄糖酸钙与氯化钠溶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混合使用可能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毒性增加或不良反应。

2. 建议(1)临床用药时应严格遵守药物配伍禁忌原则,避免将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混合使用。

配伍禁忌概念

配伍禁忌概念

配伍禁忌概念
摘要:
1.配伍禁忌的定义
2.配伍禁忌的分类
3.配伍禁忌的原因
4.配伍禁忌的注意事项
5.结论
正文:
一、配伍禁忌的定义
配伍禁忌,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某些药物之间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的现象。

这种禁忌在中医药领域尤为重视,是中医药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二、配伍禁忌的分类
根据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药物相互拮抗,降低或丧失药效。

2.药物相互增强,导致药效过强,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3.药物相互抵消,使一种药物的疗效被另一种药物所抵消。

4.药物相互促进,使药物在体内代谢加快,降低药效。

5.药物相互干扰,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三、配伍禁忌的原因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取决于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代动力
学和药效学等方面的因素。

在药物配伍过程中,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药物之间的相互干扰、拮抗或协同,从而产生配伍禁忌。

四、配伍禁忌的注意事项
为了避免药物配伍禁忌,医护人员和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遵守医嘱,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不要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或种类。

2.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配伍禁忌。

3.如有疑问,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寻求专业意见。

五、结论
药物配伍禁忌是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甚至可临床上合并使用数种注射液时,若产生配伍禁忌,会使药效降低或失效,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一、常见药物配伍禁忌汇总直接发生物理性的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会配伍禁忌指药物在体外配伍,) (不多见影响药物疗效或发生毒性反应,一般将配伍禁忌分为物理性的和化学性的(多见) 两类。

1.水溶性维生素+氯化钾注射液分析:加入强电解质可产生同离子效应、点位中和作用、盐析作用等,使水溶性维生素中的有机酸盐(泛酸、维生素C、甘氨酸、乙二胺四醋酸等)、有机碱盐(维生素B、维生素B等)和羟苯甲酯溶解度降低,61从而自溶液中析出,不溶微粒增加。

2.速尿+多巴胺+葡萄糖注射液分析:呋塞米为加碱制成的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故静脉注射时宜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临床上常与多巴胺合用加强其利尿功能,但有报道两药混合后颜色有轻微变化。

建议临床上若病情需要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分开使用,也不应连续输注,最好中间输注0.9%生理盐水,即输注顺序多巴胺→生理盐水→速尿。

3.地塞米松+维生素B 6分析:两药的浓溶液在同一容器中混合可产生混浊或沉淀。

维生素B6为水溶性物质制成的盐,其本身不受pH变化而析出,但可导致水不溶性的酸性物质制成的盐地塞米松磷酸盐等产生沉淀。

4.多烯磷脂酰胆碱+氯化钾分析:多烯磷脂酰胆碱为澄清胶体溶液,不可与其他任何注射液混合注射,若要配制静脉输液,只能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严禁用电解质溶液,以免其稳定性遭破坏。

5.维生素C+维生素k1分析:维生素k可被维生素C破坏而失效。

1使用缘由:维生素k可被肝脏利用来合成凝血酶原VII,IX,X因子,1维生素C可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及糖代谢过程,增加毛细血管致密性而降..低其通透性与脆性,加速血液凝固,刺激造血功能。

从药理、病理学方面分析,两药合用是有利的。

混合后与醌类药维生素k不能配伍原因: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1 k疗效降低。

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致维生素1维生素C6.胰岛素+导致胰岛素失活。

药物的配伍禁忌

药物的配伍禁忌

药物的配伍禁忌实验二药物的配伍禁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时,可能产生的配伍禁忌;了解药物配伍禁忌的实际意义。

【原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在配合使用时,可能出现理化性质或药理性质改变,使药效减弱或丧失,或产生毒性,这些药物不宜配伍使用,称为配伍禁忌。

药物的配伍禁忌分为三种情况:(1)物理性配伍禁忌:药物配合使用时,发生物理性质改变,如吸附、潮解、液化、溶化、析出等。

例如抗生素与活性炭合用,则抗生素被吸附而降低疗效;Na2CO3与CH3COOPb 研磨会变湿润;水合氯醛(熔点57℃)与樟脑(熔点171-176℃)等量混合研磨会形成低熔点混合物(熔点-60℃)产生液化现象;浓盐水与乙醇混合会析出NaCl晶体。

(2)化学性配伍禁忌:药物配合使用时,发生化学性质改变,如沉淀、变色、产气、燃烧、爆炸等。

例如盐酸四环素以NaHCO3注射液稀释时,由于PH值升高而析出四环素结晶;Ad溶液遇光线或空气后,特别是在碱性条件下,会逐渐变成红色或棕色而降低疗效,甚至失效;KMnO4与甘油混合会发生燃烧。

(3)药理性配伍禁忌(疗效性配伍禁忌):药物配合使用时,药理作用相互抵销或毒性增强,叫药理性配伍禁忌。

例如,Ca2+与Mg2+的相互对抗;洋地黄与钙制剂合用,钙能增强洋地黄对心脏的毒性。

兽医临床上常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此时应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理化配伍禁忌,必要时,应以不同途径给药,如青霉素与磺胺嘧啶钠,庆大霉素与羧苄或氨苄青霉素相混合则失去活性。

药理性配伍禁忌一般应予避免,但在特殊情况下,却可利用它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在药物中毒时进行解毒,如酸中毒可用弱碱中和,毛果芸香碱等拟胆碱药中毒可用阿托品等抗胆碱药解救,以及咖啡因可用来减低水合氯醛对延脑和心脏的副作用等。

【材料】(一)动物小白鼠4只。

(二)器材电子秤,试管架,试管,1ml注射器,5号针头,药匙,乳钵,鼠笼,pH广泛试纸。

(三)药品蒸馏水,液体石蜡,水合氯醛,樟脑,樟脑醑,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24万μ青霉素G钾溶液,1.25%盐酸四环素注射液,0.1%肾上腺素注射液,5%碳酸钠溶液,0.3%戊巴比妥钠注射液,1%安钠咖注射液,4%硫酸镁注射液,5%氯化钙注射液。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药理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药理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药理
配伍禁忌是指在给药过程中,某些药物之间的组合或同时使用可能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或副作用,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下降或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配伍禁忌是药物安全性的重要考虑因素,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配伍禁忌通常基于药物的药理学性质和相互作用机制,包括药物的化学性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以及对体内酶系统和受体的影响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配伍禁忌情况的解释:
1.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其药效
、代谢或排泄途径,导致不良反应或降低治疗效果。

例如,
某些药物之间可能发生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导致血药浓度
增加或降低,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或毒性。

2.化学不稳定性:某些药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化学
反应,导致药物失效或产生有害物质。

因此,在给药过程中
需要注意避免药物的混合或共同使用,以防止药物的降解或
转化。

3.药物不相容性:某些药物在混合使用时可能发生物理性
相互作用,导致沉淀、溶解度降低或药物的稳定性受损。


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或释放特性,从而影响治疗效
果。

4.特殊人群禁忌:由于特定人群的生理特征或病理状态,
某些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例如,儿童
、孕妇、老年人或患有特定疾病的患者可能对某些药物更为
敏感或存在特殊的禁忌情况。

遵守配伍禁忌的原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风险,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在给药前,医生和药师通常会评估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禁忌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如果有任何关于药物配伍禁忌的疑问,建议咨询医疗专业人士或药师。

配伍禁忌的名词解释

配伍禁忌的名词解释

配伍禁忌的名词解释配伍禁忌是指药物在一起使用时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药效的情况。

药物配伍禁忌的发生往往与药物之间的化学性质、药理作用、代谢途径等因素有关。

在临床上,了解和避免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非常重要,以确保药物治疗取得最佳的效果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药物配伍禁忌的原因1. 化学反应原因:某些药物在一起使用时,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药物的活性发生改变或产生毒性物质。

例如,某些药物在与酸性药物一起使用时,可能发生酸碱反应,导致药物分解或失去活性。

2. 相互作用原因:药物在体内可能通过相互作用的方式,改变其药理作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动学参数。

当某些药物相互作用时,可能改变其药效,增加药物浓度,导致过量或中毒。

3. 代谢酶互相影响原因: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主要依赖于肝脏的代谢酶系统。

当某些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影响代谢酶的活性,导致药物代谢速度发生改变。

这可能会导致药物积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4. 药物互相竞争原因:某些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竞争蛋白结合位点,使其他药物的药效发生改变。

这种情况下,药物的疗效可能降低或失去作用。

二、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1. 阿司匹林与氨基酚:阿司匹林与氨基酚同时使用可能导致氨基酚的清除减慢,从而增加氨基酚中毒的风险。

2. 抗生素和乳制品:某些抗生素(如四环素类)与乳制品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盐类。

因此,在服用这些抗生素期间,应避免同时食用乳制品,以免影响抗生素的吸收。

3. 胺碘酮和利多卡因:胺碘酮可能引起心律失常,而利多卡因是一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但是,这两种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相互作用,导致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

4. 口服避孕药和抗生素:某些抗生素可以影响口服避孕药的药效,从而导致避孕失败。

因此,在口服避孕药期间使用抗生素时,应采取其他避孕方法。

5.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这两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然而,它们的同时使用可能增加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动过缓的风险。

药物配伍禁忌

药物配伍禁忌

1.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与另一种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时,必须分别给药。

与氨基糖苷联合用药时,应分别配制、稀释,分别给药。

12.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台湾泛生)由于可能会产生药物之间的不相容性,配伍禁忌药物较多,故应单独使用。

3.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5g)尽管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可作为本品静脉注射液的溶媒,但不能用于本品最初的溶解过程。

4.舒肝宁注射液严禁与其他药物混合配伍使用,否则可能出现不溶性微粒等变化,增加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谨慎联合用药。

5.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禁止临用前将10ml 0.9%氯化钠注射液注入冻干粉小瓶内,将溶解后的药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中稀释后供静脉滴注。

本品溶解和稀释后必须在4小时内用完,禁止用其他溶剂或其他药物溶解和稀释。

6.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本品只能溶于0.9%氯化钠中供静脉使用,配置的溶液不应与其他药物混合或在同一输液装置中合用。

7.注射用生长抑素由于生长抑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未建立,所以应单独使用。

8.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本制剂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混合静脉滴注,或在同一根静脉输液管内进行静脉滴注。

9.参麦注射液本品稀释后应立即使用。

本品禁止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物时,应间隔一定时间或在两种药物之间输入适当液体为宜。

10.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

11.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本品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

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本品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12.疏血通注射液本品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

13.丹参川穹嗪注射液不宜与碱性注射剂一起配伍。

14.血必净注射液本品与其他注射剂同时使用时,要用50ml生理盐水间隔,不宜混合使用。

本品在静脉滴注过程中严禁与其他注射剂配伍使用。

15.银杏叶提取物本品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配伍禁忌是指中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某些药物相互之间具有不良的作用或者相互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对抗作用,导致疗效减弱或者药物毒副作用增加的现象。

中药配伍禁忌可以分为药物配伍禁忌和药食禁忌两个方面。

一、药物配伍禁忌1. 不宜同用:指在临床应用中,某些药物相互之间具有明显的不良相互作用,同用会导致毒副作用增加或者疗效减弱的情况。

例如,麻黄与阿司匹林同用会增加出血倾向;阿胶与川贝母同用会降低川贝母的止咳化痰作用。

2. 交叉禁忌:指在一定的配伍方式下,某些药物相互混合使用,会导致药物成分相互作用而失去原有的药效。

例如,米质与新青霉素交叉使用,会导致米质代谢途径受阻,使新青霉素的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增加药物毒副作用的风险。

3. 形影禁忌:指某些药物在配伍时存在着特定的禁忌,即有些药物在配伍时,其形状会影响其他药物吸收、代谢或者消化的情况。

例如,生地黄与枸杞同用会加速生地黄的代谢,降低其药效。

二、药食禁忌药食禁忌是指中药在使用过程中,与食物相互之间存在不良的相互作用或者食物对中药产生抗药作用,导致药效减弱或者药物毒副作用增加的情况。

1. 不宜同食:某些中药在与食物同食时会受到食物成分的影响,使其疗效减弱或者药物代谢发生改变。

例如,某些中药在服用后不宜饮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否则会影响中药的药效。

2. 咳慎忌食:某些中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咳慎忌食的现象,即在使用中药的同时应避免食用特定的食物,否则会干扰中药的药效。

例如,服用人参时不宜饮茶,因为茶中的鞣酸会与人参中的人参皂苷结合,影响人参的药效。

3. 药物性质相克:某些中药与食物的性质相克,相互之间产生对抗作用。

例如,服用某些中药后不宜食用寒凉性质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与中药中的温热性质的成分相冲突,影响中药的药效。

中药配伍禁忌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得出的经验总结,它的目的是保证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在中药应用过程中,医生和患者都需要严格遵守药物配伍禁忌的规定,以确保药物的良好疗效和患者的安全。

配伍禁忌的名词解释药理学

配伍禁忌的名词解释药理学

配伍禁忌的名词解释药理学
配伍禁忌是指在药物相互作用中,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一起使用时会产生不良或不可预测的反应,称为药物配伍禁忌。

在药理学中,配伍禁忌是指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干扰或排斥反应,这种反应可能导致药物的疗效下降、不良反应增加或药物失效。

药物配伍禁忌可能是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代谢途径的改变、药物剂量的变化等原因引起的。

例如,甲药物与乙药物在一起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因为甲药物和乙药物可能会影响彼此的代谢和排泄途径,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升高或降低。

在药理学中,配伍禁忌通常是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反应等方面的研究来确定的。

药物相互作用是药物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现象,可以通过研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来确定不同的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此外,通过研究药物的反应特征,如不良反应、药物失效等,也可以确定不同的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在药物治疗中,配伍禁忌的存在是需要注意的,特别是在需要多种药物一起使用的治疗中。

如果存在配伍禁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最佳的药物组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或药物失效。

因此,在药物治疗中,医生通常会仔细询问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并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药物过敏史等因素来确定最佳的药物组合。

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

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

2001 年 12 月 31 日颁布的:羟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 苄青霉素、金霉素、邻氯青霉素、土霉素、双氯青霉素、磺胺 类药、四环素、强力霉素。 2002 年 3 月颁布:杆菌肽、卡巴氧、头孢噻林、多粘菌素
E、二氢链霉素、二甲硝咪唑、红霉素、恩诺沙星、氟甲喹、
呋喃他酮、呋喃唑酮、伊维菌素、交沙霉素、柱晶白霉素、林 可霉素、甲硝基羟乙唑、新霉素、恶喹酸、大观霉素、硫酰胺、 Danofloxacin 抗生素停用期口服
阅读结束 谢谢!
硅藻泥加盟 硅藻泥价格 硅藻泥十大品牌 硅藻泥背景墙 硅藻泥 nevgvxmi
硫粘菌素、甲氧苄氨嘧啶、泰乐菌素、维及霉素、 Sarafloxacin、
阿布拉霉素----14 天;林可霉素--2 天;硫酸新霉素---14 天;四环素(土霉素、地霉素)--7 天;泰妙灵---1 天 注射 氨苄青霉素--18 天;羟氨苄青霉素-18 天;恩诺沙星霉素
----10 天;四环素(土霉素、地霉素)--21 天;青霉素、链 霉素---18 天;普鲁卡因青霉素--5 天;三甲氧苄氨嘧啶、硫 铵嘧啶--28 天;泰妙灵---10 天;泰乐菌素----21 天。
解质类。 10、多粘菌素配伍禁忌药:新霉素。
11、新霉素配伍禁忌药:氯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素等。
注:喹诺酮类: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
土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 呋喃类:痢特灵、呋喃西林。
磺胺类:磺胺嘧啶钠、磺胺二甲嘧啶等。
电解质:补液盐、电解多维。
禁用药物 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氯霉素、已二烯雌酚、已烯雌 酚、已烷雌酚、阿伏霉素 管制药品
5、红霉素配伍禁忌药:青、链霉素、土霉素、庆大霉素、
磺胺类、喹诺酮类。
6、庆大霉素配伍禁忌药:青、链霉素、新霉素、磺胺类、 红霉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药物与溶媒
1.青霉素与葡萄糖:葡萄糖注射液显酸性,可破坏青霉素的活性;
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葡萄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在含有葡萄糖、葡聚糖或酸性碳酸盐的溶液中会降低稳定性;
3.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与葡萄糖:质子泵抑制剂显碱性,与葡萄糖配伍后可发生颜色变化;
4.肝素与葡萄糖:肝素在酸性条件下很快失活;
5.依达拉奉与葡萄糖:依达拉奉与含有糖分的输液混合时,可使其浓度降低;
6.呋塞米与葡萄糖:呋塞米注射液为加碱制成的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7.地西泮与葡萄糖、氯化钠:地西泮注射剂的溶媒采用丙二醇、乙醇、苯甲醇、水的混合溶媒而制成;当该注射液加入输液中稀释时,由于溶媒改变使地西泮瞬间析出而出现浑浊;8.胺碘酮与氯化钠:胺碘酮具有苯并呋喃基团,显酸性,pH值的改变会引起其呋喃环开环,且含的碘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9.洛铂与氯化钠:配伍后可增加洛铂的降解;
10.多烯磷脂酰胆碱与氯化钠:与电解质配伍后可出现不溶性微粒增加;
11.水溶性维生素与复方氯化钠:强电解质可影响水溶性维生素的稳定性;
12.茵栀黄与氯化钠:可出现颜色变化及微粒增加等现象;
13.复合磷酸氢钾与复方氯化钠: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与含钙注射液配伍时易析出沉淀;
14.曲克芦丁与木糖醇:木糖醇与曲克芦丁混合应用,可引起颜色变化。

二.药物与药物
1.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合用:中药注射剂成分较为复杂,宜单独使用;
2.抗菌药物与利巴韦林、地塞米松合用:抗菌药物多不稳定,宜单独使用;
3.水溶性维生素与氯化钾、碳酸氢钠:强电解质的加入可产生同离子效应、电位中和作用、盐析作用等,从而降低本品的有机酸(泛酸、维生素C、甘氨酸等)盐、有机碱(维生素B1、维生素B6 等)盐的溶解度,析出不溶性的有机碱或有机酸;且强电解质含量越大,不溶性微粒越多;
4.呋塞米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呈碱性,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溶液显酸性,混合后易导致后者析出,出现沉淀;
5.多巴酚丁胺与氯化钾、肝素、硝酸甘油:存在配伍禁忌;
6.多巴酚丁胺与氨茶碱:氨茶碱偏碱性,盐酸多巴酚丁胺因pH 值升高而发生变化, 故有可能导致作用降低;机理:多巴酚丁胺在碱性介质中的这一变化过程,主要是氧化反应, 侧键脂肪胺的环化反应,以及聚合成较深的有色化合物(如粉红色,黄色、棕色和黑色等)。

7.胰岛素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胰岛素为弱碱性药物,其它均为酸性药物,混合后在25℃ 24h内轻度地变色;
8.多巴胺与复合磷酸氢钾、硝酸甘油:配伍后可产生沉淀或者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9.环磷腺苷与硝酸甘油、硝普钠:配伍后可产生沉淀或者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10.维生素B12与维生素C:维生素C为强还原剂,可破坏维生素B12活性,二者不能配伍;
11.维生素C与核黄素磷酸钠:维生素C与碱性药物配伍,影响疗效;
12.维生素C与胞磷胆碱钠:配伍后可致药效降低;
13.维生素C与维生素K1:配伍后,溶液的稳定性较差;维生素K1为醌类化合物,具氧化
性,与一些药物特别是具还原性的药物如维生素C等起化学反应可导致药物疗效消失或降低;
14.维生素K1与维生素B6:混合后维生素K1含量中明显下降;
15.维生素B6与消旋山莨菪碱:存在争议;
16.维生素B6与肌苷:混合后药效降低;
17.维生素B6与地塞米松:混合后将产生浑浊和沉淀:机理:维生素B6为水溶性碱性物质制成的盐,可导致地塞米松磷酸盐产生沉淀;
18.酚磺乙胺与地塞米松:容易产生浑浊;
19.地塞米松与呋塞米:毒副作用增加,可引起低钾血症;
20.泮托拉唑与地塞米松:泮托拉唑性质不稳定,混合后可产生沉淀或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21.三磷酸腺苷二钠与西咪替丁:存在理化性质的配伍禁忌;
22.洛贝林与氨茶碱:配伍后出现沉淀;机理:因氨茶碱在pH<8 时不稳定,与洛贝林(pH2.5~p4.5)混合后被析出茶碱
二.1、处方:生理盐水100 ml + 奥美拉唑40 mg + 维生素B6 0.3
结果:输液逐渐变成黄色,最后变成黑色。

分析:奥美拉唑和维生素 B6 的配伍未见文献报道,说明书也未说明。

奥美拉唑是一种碱性药物,能升高生理盐水的PH 值,维生素B6 又名盐酸吡多辛,含酚羟基,PH 值为3-4,两者作用发生酸碱中和,变色可能是维生素B6 的酚羟基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的缘故,所以两者不应在同一瓶输液中配伍。

2、处方:25% 葡萄糖40 ml +10% 葡萄糖酸钙+ 地塞米松5 mg
结果:生成不溶性钙盐沉淀。

分析:葡萄糖酸钙禁止与氧化剂、枸橼酸盐、可溶性碳酸盐、磷酸盐及硫酸盐配伍,生成不溶性的钙盐沉淀(葡萄糖酸钙药物说明书),危及生命。

所以两者应分开静脉注射。

3、处方:甘露醇250 ml+ 地塞米松5 mg
结果:可能出现甘露醇析出结晶现象,但并非100%。

分析:原则上,甘露醇为高浓度高渗透压溶液,不宜与任何药液配伍在一起输。

《256 种注射液配伍变化检索表》的编著者、著名药学家汤光教授认为:因20% 甘露醇为过饱和溶液,联合应用其他药物时,可能会因新的溶质和溶媒加入而改变甘露醇的溶解度而析出甘露醇结晶。

但这种情况并非一定出现。

故临床上仍有不少医生还在沿用以上配伍,并未曾发现有任何出现结晶的情况。

但汤光教授认为:如果用甘露醇与地塞米松配伍,要注意配液方法,正确的做法是将地塞米松加入到甘露醇中后摇匀,如果液体澄清,可以给患者输注,倘若液体中析出结晶,则不可使用。

地塞米松剂量较大、在甘露醇中浓度较大时容易析出结晶,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危险,故不推荐临床将这两种药配伍使用。

4、处方:25% 葡萄糖40 ml+ 西地兰0.4 mg+ 呋塞米20 mg。

静脉注射
结果:生成呋喃苯胺酸沉淀。

分析:呋塞米为一弱酸强碱盐,PH 为8.5-10,禁止与酸性液伍用,在酸性环境下(25% 葡萄糖PH 3.5-5)生成呋喃苯胺酸沉淀,危及生命。

可25% 葡萄糖+ 西地兰、NS+ 呋塞米,分开静脉注射。

呋塞米说明书中写到:呋塞米用生理盐水稀释,而不用葡萄糖稀释。

对磺胺药过敏禁用。

5、处方:葡萄糖250 ml+ 维生素K1 注射液40 mg+ 维生素C 3.0 g
结果: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维生素K1 疗效降低。

分析:维生素C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物维生素K1 混合后,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维生素K1 疗效降低。

维生素K1 注射液和维生素C 注射液放置一段时间后,维生素K1 被完全破坏。

6、处方:西米替丁针合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克林霉素
结果:呼吸抑制。

分析:西米替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均能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前膜上的钙结合部位结合,而阻断乙酰胆碱的释放,产生神经肌肉接头阻断作用。

联合应用时对肌肉神经阻断作用加强,有可能引起呼吸抑制,危及生命,故合用时一定注意。

一旦发生呼吸抑制情况,应立即注射氯化钙以对抗。

另外,这类药与麻醉剂合用,易引起呼吸肌麻痹,临床应用也应注意。

关于西米替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有关配伍禁忌,详阅药物说明书。

7、处方: 3:2:1 注射液500 ml + 酚磺乙胺注射液0.25 sig ivgtt
结果:几分钟后溶液颜色变红。

分析:酚磺乙胺能增强血小板功能及血小板粘附性,缩短凝血时间,并能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与防止血液渗透作用。

3:2:1 溶液里含碳酸氢钠 34 ml,溶液呈碱性,与酚磺乙胺合用,由于酚磺乙胺含酚羟基,与碱性药物配伍易氧化变色,变色点PH 为6.7,故两药合用易至酚磺乙胺变色降效。

8、处方: 0.9% 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 氟罗沙星注射液0.2 sig ivgtt
结果:几分钟后溶液形成白色混烛沉淀。

分析:氟罗沙星注射液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中明确规定:“忌与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合用。

氟罗沙星注射液与0.9% 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可生成白色沉淀。

氟罗沙星既有酸性基团,又有碱性基团,能与氨基酸生成可溶性盐而制成的。

在电解质溶液中因同离子效应而使溶解度减小,致使形成的微粒在短时间内凝聚而生成沉淀。

本品也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氟罗沙星除受氯离子影响外,温度、光线也有一定影响。

氟罗沙星与5% GS 注射液配伍,日光照射20 分钟以后,原无色澄清液体变为淡紫色,故氟罗沙星注射液应避光保存。

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