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概论1教材
医疗器械概论ppt课件
![医疗器械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6c231a482fb4daa58d4b6a.png)
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 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 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
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
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
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
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
分类与管理
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
效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
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
7
特点 现状 未来
我国境内的高端医疗器械,如PET/CT、 MRI、CT、彩超、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 药物支架等主要依靠进口。据统计我国三 甲医院80%以上的医疗设备来源于进口, 国内企业只能生产中低端的产品,产品仍 以仿制产品为主,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 购置 使用 维护价格昂贵。
我国培养医疗器械械领域专门人才的院校 较少,河南省我们唯一。
医疗器械概论
1
2
请大家多多关照
3
三个问题
1.同学们都是哪里人 2.同学们和医疗界的关系 3.毕业后的学业规划 将来的工作定位
4
认 识 我 们 这 节 课
5
6
特点 现状 未来
医疗器械行业是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多 学科交叉、竞争挑战激烈的高科技产业, 它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和高科技尖端水平的 标志之一,医疗器械是现代临床诊断、治 疗、疾病防控、公共卫生和健康保障体系 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装备,是医院的物质基 础。医疗器械行业是当今全球科技发展最 活跃的领域之一,是继IT和生物医药之后, 又一引人关注的投资领域,是关系到民生 的健康产业,是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3)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3)](https://img.taocdn.com/s3/m/8975897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d.png)
如氧化铝、氧化锆等,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用于制造牙科植入物、人工关节等。
高分子材料
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 广泛应用于一次性医疗器械、医用导管等。
复合材料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组成,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功能 性能,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于制造高性能医疗器械。
环保、可持续发展,推动行业的绿色转型。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 核心竞争力
医疗器械企业应加大科技创新投 入,积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高端医疗器械,提高企业核心 竞争力。
推动产学研合作,促 进成果转化
医疗器械企业应积极与高校、科 研机构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 推动医疗器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分类
根据风险等级和使用目的,医疗 器械可分为三类,即高风险医疗 器械、中风险医疗器械和低风险 医疗器械。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医疗器械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 一到多样的发展历程,随着医疗技术 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需求的提高, 医疗器械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现状
目前,医疗器械已经成为医疗领域不 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预防 、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方面,为 保障人类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润滑保养
对设备的运动部件进行定期润滑,减少磨损 和摩擦,保证设备运转顺畅。
检查紧固
检查设备各部件的紧固情况,确保螺丝、螺 母等紧固件不松动、不脱落。
防腐防潮
采取措施防止设备生锈和受潮,如涂抹防锈 油、放置干燥剂等。
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
观察法 听诊法 触诊法 替换法
通过观察设备运转情况、指示灯状态等,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 障。
医疗器械概论
![医疗器械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af56fd7233d4b14e8424687b.png)
脑电图机
从头皮描记的脑电波强度很小,一般为10~50μv,频率范围为 0.5~100Hz。国际上将脑电波按波的重复节律不同分类,统一为以 下四个频段。
脑电活动取决于意识水平
脑电图机
脑电图机
脑电图电极的安放位置
世界上绝大多数脑电图实验室采用的是国际10~ 20系统电极放置法。电极有各自的名称:位于左 侧的是奇数,右侧的是偶数.按近中线的用较小 的数字,较外侧的用较大的数字。
心电图机
心电图机的基本构成
导联 选择器
1mV定标器
前置 放大器
光电隔离
微机
浮地电源 按键
光
电
隔 主放大器
离
描记器
主电源
液晶显示
心电图机
心电图机
构成
心电输入:电极和导联线、导联选择开关、高频滤波器、保 护电路等
心电放大: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等 心电测量:1mv定标、走纸速度控制等 心电记录:记录器、走纸机构等 电源
脑电图机
脑地形图仪
现代脑电地形图仪将脑电 图仪、诱发电位仪及自发脑电/ 诱发脑电地形图集于一体,在 彩色电视监视器上可显示16通 道脑电图,或16通道诱发电位, 或脑电地形图。
由自发脑电经统计分析绘成的地形图称为自发脑电 地形图;由诱发脑电各潜伏期作出的地形图称为诱发脑 电地形图。脑电地形图对诊断脑部疾病比波形更直观。 正常脑电地形图左右两侧对称。视觉诱发脑电地形图呈 现不对称性,说明被测者脑部有疾患。
如医学上的温度传感器,将一个非电量(人体体温)转换为电量
(电压或电流),从而被电路进行测量。
生物传感器
酶、抗体、抗原、 微生物、细胞、组
织、核酸等
由固定化的生物物质与适当的换能器组成的传感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课件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20a81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3.png)
医疗器械的监管政策
1 2 3
医疗器械监管政策概述
医疗器械的监管政策是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而制定的,主要涉及生产、经营、使 用等环节的监管。
国内外医疗器械监管政策比较
对比国内外医疗器械监管政策的异同,分析各自 优缺点,为完善我国医疗器械监管政策提供参考 。
医疗器械监管政策发展趋势
分析当前医疗器械监管政策的发展趋势,如信息 化监管、国际化合作等,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医用电子仪器
医用电子仪器是指利用电子技 术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的设备
。
常见的医用电子仪器包括心电 图机、监护仪、呼吸机、除颤
器等。
心电图机用于监测心脏电生理 活动,帮助诊断心律失常、心 肌缺血等疾病。
监护仪是一种多参数监测设备 ,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 心率、血压、呼吸等,并实时 显示监测数据和波形。
医疗器械的分类
医疗器械的监管
医疗器械的上市和使用需要经过国家 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注册和审批,以确 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根据风险程度,医疗器械可分为三类 ,即一类、二类和三类。
医疗器械分类
01
02
03
一类医疗器械
风险较低,如医用棉签、 纱布等一次性用品。
二类医疗器械
风险中等,如血压计、血 糖仪等家用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的认证与注册
医疗器械认证与注册概述
医疗器械的认证与注册是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主要涉及产品的技术 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审查。
国内外医疗器械认证与注册制度比较
对比国内外医疗器械认证与注册制度的异同,分析各自优缺点,为完善我国医疗器械认证 与注册制度提供参考。
医疗器械认证与注册发展趋势
医疗器械概论课程整体设计
![医疗器械概论课程整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2fc953f18583d04964595f.png)
《医疗器械概论》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6~ 2017学年第2学期)课程名称:医疗器械概论所属系部:医疗卫生系制定人:******合作人:制定时间: 2017.02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设计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各种医疗仪器的原理和临床使用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掌握医疗设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拥有较强的职业技能。
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能力,为日后医疗器械分类学习打好基础,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能力目标:本课程“教、学”并重,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识别各种医疗仪器分辨部件的基础,准确理解仪器运行原理的能力。
为课程知识和技能向职业能力的迅速转化奠定基础。
能继续提高业务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最终实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实用型医疗仪器维修和应用专门人才的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我们要求学生应该⑴了解各种医疗器械的发展历程相关标准,临床应用和现代医疗器械新进展。
⑵理解各种常见常用医疗器械的原理基础技术指标的意义,各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临床应用的规范操作和维护;⑶掌握各类医疗器械的定义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素质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以下的相关素质: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医疗仪器应用专业自身特点和学生的能力基础,注重职业素质教育,重视行为规范的意识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的方法学习后续课程,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匠人精神和职业素养。
树立勤奋好学努力进取团结协助精神和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医疗器械产品质量观。
三、课程内容设计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五、课程进程表六、第一节课梗概第一节课设计梗概课题名称:概述1.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情境思考一:有病后进入医院,见过医生,经过医生初诊,医生需要病人配合做一些检查,一般根据经验,哪些病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进入哪些科室,接触应用哪些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概论绪论 ppt课件
![医疗器械概论绪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24a521910ef12d2bf9e783.png)
(1)医疗器械定义
知识链接 美国FDA对医疗器械的定义 定义如下:“所谓医疗器械是指符合以下条件之仪器、装置、工具、机械、 器具、插入管、体外试剂及其它相关物品,包括组件、零件或附件:明确列 于National Formulary或the Unite States Pharmacopeia或前述两者的附 录中者;预期使用于动物或人类疾病,或其它身体状况之诊断,或用于疾病 之治愈、减缓与治疗者;预期影响动物或人体身体功能或结构,但不经由新 陈代谢来达到其主要目的者”。 只有符合以上定义的产品方被看作医疗器械,在此定义下,不仅医院内各种 仪器与工具,即使连消费者可在一般商店购买之眼镜框、眼镜片、牙刷与按 摩器等健身器材等都属于FDA之管理范围。它与国内对医疗器械的认定稍有 不同。
(2)医疗器械发展简史
脑磁图 脑磁图对脑部损伤的定位诊断比脑电图更为准确,加之脑 磁图不受颅骨的影响,图像清晰易辨,故对脑部疾病是一 种崭新的手段,为诊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要与脑电图结 合起来,互补不足。 脑电图易受过多电活动的干扰,也受颅骨影响,波幅衰减 等,其诊断更准确。
(2)医疗器械发展简史
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物理学上发现了压电效应与逆压 电效应之后,人们解决了利用电子学技术产生超声波的办 法,从此揭开了超声技术的历史篇章。 1922年德国出现了首例超声波治疗的发明专利; 1942年奥地利医生杜西克首次用超声技术扫描脑部结构; 以后到了60年代医生们开始将超声波应用于腹部器官的探 测。如今超声波扫描技术已成为现代医学诊断不可缺少的 工具。
医疗器械概论绪论 ppt课件
![医疗器械概论绪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6aa467bd64783e08122b13.png)
(2)医疗器械发展简史
图 古代的放血针
图 牙医工具
(2)医疗器械发展简史
图 砭石针状
图 砭石
(2)医疗器械发展简史
2500年前《黄帝内经》中所述的“九针”,是人类最早 发明、精心制作的医疗器械;以经络学说为指导的针灸 术成为中国医药学这个伟大宝库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但 在此之后,直到19世纪,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除1816 年听诊器发明和1850年医用临床体温计的问世外,医疗 器具的发展一直非常迟缓。
6.课程特点
医工结合 三航特色 源于科学研究
1 绪论
(1)医疗器械定义 (2)医疗器械发展简史 (3)医疗器械分类与监督管理办法 (4)医疗器械标准 (5)常见医疗器械初探
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对各类医疗器械的分类判断; 学会医疗器械的注册流程
(1)医疗器械定义
20世纪80年代,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ISO)在制定并发布的医疗 器械质量管理标准及相关标准中,对医疗器械作了定义。 据此,我国根据此定义在2014年6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器械 监督管理条例》第七十六条对医疗器械做出如下定义:
医疗器械概论
2.教学及答疑时间
课程24学时,12次课堂教学及讨论 地点:2107 时间:7-18周,周二,下午7.8节 答疑采用电子邮件预约的方式
3.课程基本要求及考核目标
考查 平时成绩:30%,包括考勤、课堂提问、 讨论等 总结报告或试卷考试:70%
4.教材及参考文献
教材: 参考资料:
5.课程内容
(1)医疗器械概论——绪论 (2)医学信号图像处理基本原理及实例 (3)应急救治与便携式医疗器械 (4)常规生物电医疗仪器 (5)介入设备内窥式仪器 (6)磁共振及功能影像仪器 (7)体外及生化检测仪器 (8)激光与光学类仪器
医疗器械概论
![医疗器械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5811048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7.png)
医疗器械概论在当今社会,医疗器械在医疗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们是支撑医疗行业正常运转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病患护理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医疗器械的定义、分类、研发和监管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缓解疾病的仪器、设备、器械及其他相关物品。
它们可以包括各种手术器械、医用耗材、监护设备、诊断仪器等。
医疗器械的使用广泛,从基本的体温计和血压计到高端的核磁共振机和放射治疗设备,都是医疗器械的范畴。
医疗器械可以按照其临床使用目的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治疗器械、诊断器械、监护器械、手术器械等。
治疗器械主要用于治疗疾病,如各类手术器械、电疗设备等;诊断器械用于准确和迅速地诊断疾病,如X射线机、CT机等;监护器械则是用于监测病患生命体征的设备,如心电图仪、呼吸机等;手术器械则包括了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刀具、夹器、缝合线等。
医疗器械的研发是一个复杂而且艰巨的过程。
它需要集合医学、工程、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合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
研发医疗器械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医疗效果、减少医疗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为了保证研发出的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严格的验证和测试,确保它们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
对于医疗器械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监管可以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各自的医疗器械监管机构,负责审核和批准医疗器械的上市和销售。
监管机构还会定期进行抽样检查和监督,确保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护病患权益和安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疗器械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被引入到医疗器械领域,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手段。
例如,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给传统的手术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激光治疗设备的问世使得一些疾病的治疗更加精准和有效。
然而,医疗器械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和更新换代。
医疗器械概论-教材第四章超声-2
![医疗器械概论-教材第四章超声-2](https://img.taocdn.com/s3/m/9afff42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7.png)
❖ 功能
电能量←→超声能量 相互转换
❖ 重要性
整台超声仪器性能的关键
❖ 材料性能种类
1. 压电换能器——超声诊断仪主要用之 2. 磁致伸缩换能器——超声治疗仪用之
第一节 压电换能器
一、压电效应
1. 正向压电效应
++++++
------
材料两端加压力→两电极产生电场
(3)组成 环氧树脂 + 钨粉 + 橡胶粉
空气背衬,几乎全反射,效率最高,用于超声治疗仪。
3.匹配层
(1)作用 ① 使晶体辐射的超声有效进入人体,实现对人体组
织的检查。换能器和人体之间声阻抗匹配,条件:
Z匹 Z晶 Z皮 , l匹 (2n 1)匹/4
② 增加换能器的带宽 ③ 隔开晶体和人体,保护晶体,免受机械、化学
损坏;保护人体,免受激励电压的伤害。
(2)要求 ① 衰减系数低 ② 耐磨损
(3)材料 环氧树脂、二酊脂、乙二氨等
① 压电晶片 ② 吸声背块 ③ 匹配层 ④ 电极、导线 ⑤ 声隔离层 ⑥ 保护层 ⑦ 外壳
2.吸声背块
(1)作用 ① 吸收晶体背向辐射的超声,减少或消除晶体两端 之间超声的多次反射造成的干扰 ② 增大晶片阻尼,使发射脉冲窄,从而提高分辨率
(2) 要求 ① 与压电晶体的声阻抗相等,以全部吸收背向辐射 ② 对超声的吸收力强,很快衰减,不再反射
压力 →形变→晶格电偶极矩变化→电荷积累→电场
2. 逆向压电效应
+++++----
电压→电场→晶格电偶极受力→应力→形变
材料正、逆向压电效应可逆
医疗器械概论
![医疗器械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3628caf5aaea998fcd220ece.png)
• 发展趋势: • 改进和发展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
价 • 研究新的降解材料 • 研究具有全面生理功能的人工器官和组织
材料 • 研究新的药物释放体系和药物载体材料 • 材料便面改性的研究
10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是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的金属或 合金,又称外科用金属材料,是一类惰性材料。 此类材料具有高机械强度和抗疲劳性能,是临床 应用最广泛的承力植入材料。
• 材料包括:氧化物陶瓷、磷酸盐陶瓷、生 物玻璃、碳素等。
15
• 生物惰性陶瓷材料 • 生物惰性陶瓷主要是指化学性能稳定,生
物相溶性好的陶瓷材料。这类陶瓷材料的 结构都比较稳定,分子中的键力较强,而 且都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耐磨性以及化 学稳定性,它主要有氧化铝陶瓷、单晶陶 瓷、氧化锆陶瓷、玻璃陶瓷等。
• 在管理上,可将无源医疗器械按其使用的目标及 时限分为一、二、三类医疗器械。
4
• 注意:不存在能量方面的危害,但他们针 对不同应用目的、由不同生物材料 按特定 形态结构设计制成并与人体相接触或植入 人体内,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材 料自身的理化性能且与器械自身的结构、 形态设计、制造和消毒灭菌工艺、包装等 相关,还与手术设计、质量及术后护理相 关。因此,使用前需要进行生物学评价、 材料和器械理化性能检验、形态结构设计 审查及生产厂提供的其他相关信息审查。
3
• 表面接触器械至接触无损伤的皮肤、黏膜及损伤 表面的器械,如一些避孕计生器械、医用敷料、 重复使用的外科手术器械等。
• 外部侵入或接入器械指借助外科手术、全部或部 分进入人体的器械,包括接触血管某一点、组织 或牙本质、血液循环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器 械,如植入器械、药液和血液输送保存器械、一 次性无菌外科手术器械等接触或植入人体的器械。
医疗器械概论
![医疗器械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0f4a335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2.png)
医疗器械概论医疗器械是现代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是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工具,对于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病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医疗器械的定义、分类、使用原则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医疗器械的定义与分类医疗器械是指用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及病人康复的仪器、装置、用品、材料或其他物品,其作用不依靠药物、其他使体内组织直接获得预期的主要医学目的的手术的物品。
根据医疗器械的用途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诊断类器械:如血压计、心电图机、超声波诊断仪等,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监测病情进展等。
2. 治疗类器械:如手术器械、放射治疗器械、呼吸机等,用于疾病的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3. 康复类器械:如义肢、轮椅、助听器等,用于病人的康复过程,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医疗器械的使用原则在使用医疗器械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原则:医疗器械必须符合安全和有效性的要求,保证对病人的安全和健康没有危害。
2. 规范性原则: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使用等活动必须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
3. 操作规程原则: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使用该器械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按照规程正确操作。
4. 质量控制原则: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可靠。
三、医疗器械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医疗器械也在不断发展。
以下是医疗器械未来发展的趋势:1. 个性化医疗器械:针对个体病人的特征和需要,定制化医疗器械将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2. 智能化医疗器械: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医疗器械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
3. 远程监测与诊断技术:无需面对面接诊,通过远程监测和诊断技术,医生可以进行在线诊断和治疗。
4. 融合与创新:医疗器械将与其他领域进行融合创新,如生物工程、纳米技术等,以提升医疗效果。
四、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是保证其安全、有效应用的关键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例和办法的区别
• 条例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文件,是对有关法律、法 令作辅助性、阐释性的说明和规定;是对国家或 某一地区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某些重大事 项的管理和处置作出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是 对某机关、组织的机构设置、组织办法、人员配 备、任务职权、工作原则、工作秩序和法律责任 作出规定或对某类专门人员的任务、职责、义务 权利、奖惩作出系统的规定。它的制发者是国家 最高权力机关、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各部委和 地方人民政府制度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医疗器械产品的基本要求
• 安全 • 有效 • 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疗器械标准
医疗器械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注册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医疗器械标准
• (一)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是指需要在全国范 围内统一技术要求的标准。
• (二)注册产品标准是指由制造商制订,应能 保证产品安全有效,并在产品申请注册时 ,经设区的市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 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关要求复核的产 品标准(产品注册标准可以是国标也可是行标或企标 )。
常用医疗器械
• 家庭保健器材:疼痛按摩器材、家庭保健 自我检测器材、血压计、电子体温表、多 功能治疗仪、激光治疗仪、血糖仪、糖尿 病治疗仪、视力改善器材、睡眠改善器材、 口腔卫生健康用品、家庭紧急治疗产品; 家庭用保健按摩产品:电动按摩椅/床;按摩 棒;按摩捶;按摩枕;按摩靠垫;按摩腰带;气血 循环机;足浴盆;足底按摩器; 手持式按摩器、 按摩浴缸、甩脂腰带;治疗仪;足底理疗仪;减 肥腰带;汽车坐垫;揉捏垫;按摩椅;丰胸器;美 容按摩器;
• (二)负责制定食品行政许可的实施办法并监督实施。建立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 制,制定全国食品安全检查年度计划、重大整顿治理方案并组织落实。负责建立食品 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公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参与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食品安全标准,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 (三)负责组织制定、公布国家药典等药品和医疗器械标准、分类管理制度并监督实 施。负责制定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负 责药品、医疗器械注册并监督检查。建立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 并开展监测和处置工作。拟订并完善执业药师资格准入制度,指导监督执业药师注册 工作。参与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配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制定化妆品监督管 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改革趋势
• 适当减少事前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市场运行的 不当干预,把市场和社会能做的事情尽量放出去、 放到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 着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督管理。越是减少了事前许 可,事中事后的监管越要跟上,把政府该管的事 项切实管好、管到位。
• 明天会更美好,增加信心,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素 质,拥抱明天。
•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 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 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 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 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 其目的是: • (一)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 • (二)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
根据部分省市局反映,目前仍存在中药贴敷类产品持有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在市场流通的情 况。其中,有些产品完全以中药起治疗作用,属于中药外用贴敷类产品;还有些产品 既含有中药成份,也有物理发热成份,对此类产品,部分企业认为不属于中药外用贴 敷类产品,而是属于以物理治疗作用为主的产品。
改革趋势
• 最严格的监管制度。法治是监管现代化的 核心,要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 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 医疗器械安全有效,一律撤销机构资质并 纳入“黑名单”,10年内不受理资质认定 申请;对受到开除处分的直接责任人员, 规定10年内不得从事医疗器械检验工作。
条例和办法的区别
• 办法是对有关法令、条例、规章提出具体 可行的实施措施;是对国家或某一地区政 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工作、有关事 项的具体办理、实施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办法重在可操作性。它的制发者是国务 院各部委、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机构。
• 规定是为实施贯彻有关法律、法令和条例,根据其规定和授权,对有 关工作或事项作出局部的具体的规定。是法律、政策、方针的具体化 形式,是处理问题的法则。主要用于明确提出对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政 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某些重大事故的管理或限制。规定重 在强制约束性。
关于药械结合类产品管理
• 针对药品、医疗器械产品管理划分问题,国家局于2004 年4月5日印发了《关于药品和医疗器械相结合产品注册管 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4〕94号,以下 简称《通知》),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相结合产品的注册管 理问题予以明确。《通知》规定药械结合类产品中由药品 起主要作用、医疗器械起辅助药品作用的(如预装了药品 的注射器等),按药品进行注册管理;由医疗器械起主要 作用、药品起辅助作用的(如含药支架、带抗菌涂层的导 管、含药避孕套、含药节育环等),按医疗器械进行注册 管理;中药外用贴敷类产品按药品进行注册管理。
• 2013年3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改名为“国 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
• 努力回应人民的呼声:吃的放心,用的安全!
主要职责
• (一)负责起草食品(含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下同)安全、药品(含中药、民族 药,下同)、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拟订政策规划,制定部门 规章,推动建立落实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地方人民政府负总责的机制,建立食品 药品重大信息直报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药品 安全风险。
• 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 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 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 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 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 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 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 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 提供信息。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使用的医疗 器械,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注册或者 办理备案。
• 医疗器械注册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 据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 程序,对其拟上市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 效性研究及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以决定 是否同意其申请的过程。
• 医疗器械备案是医疗器械备案人向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对提交的备案资料存档备查
分类与管理
• 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
效的医疗器械。 •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
有效的医疗器械。 • 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
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 评价医疗器械风险程度,应当考虑医疗器械的预期目的、结构特征、使用方法等因素。
我们的未来很有希望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于2000年1月4 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6号公布, 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第39次常务会议修 订通过,2014年3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务院令第650号公布。该《条例》分总则、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与备案、医疗器械生产、 医疗器械经营与使用、不良事件的处理与 医疗器械的召回、监督检查、法律责任、 附则8章80条,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
医疗器械概论
请大家多多关照
三个问题
• 1.同学们都是哪里人 • 2.同学们和医疗界的关系 • 3.毕业后的学业规划 将来的工作定位
•认 识 我 们 这 节 课
特点 现状 未来
• 医疗器械行业是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多 学科交叉、竞争挑战激烈的高科技产业, 它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和高科技尖端水平的 标志之一,医疗器械是现代临床诊断、治 疗、疾病防控、公共卫生和健康保障体系 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装备,是医院的物质基 础。医疗器械行业是当今全球科技发展最 活跃的领域之一,是继IT和生物医药之后, 又一引人关注的投资领域,是关系到民生 的健康产业,是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
常用医疗器械
• 家庭医疗康复设备:家用颈椎腰椎牵引器、牵引 椅、理疗仪器、睡眠仪、按摩仪、功能椅、功能 床,支撑器、医用充气气垫;制氧机、煎药器、 助听器等
• 家庭护理设备:家庭康复护理辅助器具、女性孕 期及婴儿护理产品、家庭用供养输气设备;氧气 瓶、氧气袋、家庭急救药箱、血压计、血糖仪、 护理床
• (四)负责制定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的稽查制度并组织实施,组 织查处重大违法行为。建立问题产品召回和处置制度并监督实施。
• (五)负责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建设,组织和指导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和调查处理工作,监督事故查处落实情况。
• (六)负责制定食品药品安全科技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 电子监管追溯体系和信息化建设。
医疗器械产品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国家标准;尚无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应 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行业标准 ,目的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保障人体 健康和生命安全 !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经2014年6 月2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 务会议审议通过,2014年7月30日国 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号公布 。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2004年8 月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令第16号公 布的《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予以 废止。
分类与管理
• 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管理,第二类、第 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
• 新《条例》通过调整审批和备案权限,一类医疗 器械由地市局审批改为备案,保留二、三类医疗 器械分别由省局、国家总局审批。生产环节,由 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向省局备案,二、三类由 省局审批,改为一类向地市局备案,保留二、三 类由省局审批。经营环节,由一类医疗器械经营 企业向省局备案,二、三类由省局审批,改为一 类无需备案或审批,二类由地市局备案,三类由 地市局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