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按不同标准分类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按不同标准分类教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按不同标准分类【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0~92页例一和“想想做做”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的场景,经历简单的分类整理、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能用自己的方法记录、表示数据,初步体验记录、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能对数据整理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通过按不同标准分类和记录、整理数据,体会分类可以有不同标准,初步感受不同标准下数据分类整理的不同结果,初步体会符号的作用;初步了解在生活里可以收集数据,体会数据能说明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据存在于现实情境里,初步学习用数据眼光观察生活;在小组学生中感受合作学习的作用;主动参与数据收集、整理活动,尝试回顾数据收集、整理活动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收获。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整理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类标准和记录方法。
【教具】学习单,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他叫小明。
小明说要带我们去童心园玩。
看童心园门口有好多气球。
2.引导分类引导:说说,把下面这些气球,如果按它们的不同特点分类,你会怎样分?交流:你按什么分类的,分成了几类?(教师按学生的回答演示分类,把气球呈现为几类,每次让学生说说按什么分类的,分成了几类,各有几个。
)3.揭示课题同样的气球,我们可以按照形状和颜色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来分,分得的结果也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按不同标准分类。
(板贴)【设计说明:本节课的重点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这就首先需要按不同标准分类。
学生一年级时学习过“分一分”,已经有过按不同标准分类的经验。
这里安排气球分类,可以进一步感受分类的不同标准,了解怎样按不同标准分类,激活已有经验,为本节课学习奠定基础。
】二、分类整理,经历过程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说明这里是童心园。
引导:看,童心园里都有那些人? 他们在做什么呀?指出:是的,童心园里有老师,有学生。
《分类与整理(不同标准)》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类与整理(不同标准)》教学设计及反思《分类与整理(不同标准)》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教学难点: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1.出示例2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
(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
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
(第31页的第6题)四、巩固练习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
(第32页第7题)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
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a.小组活动。
(放背景音乐)b.集体反馈交流。
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五、总结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
《统计—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观察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并通过信息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发展数学思考。
3、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解决与信息有关的问题,并能自己提出问题。
难点: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表格。
教学过程:出示统计图:一年级同学最爱吃的蔬菜情况如下。
观察统计图,并说说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出示问题:(1)在爱吃什么的人最多,有几人?(2)最爱吃什么的人最少,有几人?(3)爱吃菠菜的比爱吃西红柿的少几人?(4)请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学生独立解决。
小组内交流。
全班集体交流。
出示统计图:李叔叔统计的上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
(1)每格表示几个人。
(2)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3)做公交车的比做地铁的多几人?(4)骑自行车的比骑摩托车的多几人?学生独立解决,并在小组内讨论。
全班集体交流。
拓展练习一桶水可灌满3壶水,一壶水可倒满3瓶水,那么两桶水可倒几瓶水?引导学生画图解决,并在小组内讨论。
全班集体交流。
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学习了分类与整理之后的练习课,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统计知识感到无从下手,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观察统计表,然后说说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在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
学生的年龄很小,统计图也是刚刚接触,所以对问题的分析需要教师的引导,如:最爱吃什么的人最多?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学生可以比较数的大小,最主要的是让学生看统计图进行分析。
还有爱吃菠菜的比爱吃西红柿的少几人?除了列式计算,还可以利用统计图的独特优势,看图进行分析。
总之,教师应想到学生的前面,预设出学生的难点在什么地方,以便灵活机智地减缓坡度,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突破难关。
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2024)3.2《一起来分类》(教案)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分类方法后安排的一个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方法,达到功夫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其他同学的做法中体会到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1.学生在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知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体会分类的作用。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思想及其生活中的用途。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兴趣,培养操作、合作、表达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的多样性。
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1.我们要自己整理书包了,看看里面有什么,你想怎么进行分类?(1)学生取出:语文书数学书配套练习本子(2)学生自由说2.分类标准(1)按用途分类,分为3类把语文书和数学书分为一类,是课本类;配套练习分为一类;把本子分为一类。
(2)按学科分类,分为2类把语文书、语文配套练习、语文本分为一类;把数学书、数学配套练习、数学本分为一类。
3.小结:分类标准不一样,分出来的结果不一样。
1.我们班级的同学分类,你想按什么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结果会一样吗?2.独立思考3.汇报、同类同学站起来。
生A:我把男生分为一类,女生分为一类这是按性别进行分类,分为2类。
生B::我把扎头发的分为一类,把没有扎的分为一类,分为2类。
生C:我把戴眼镜的分为一类,没有戴眼镜的分为一类,分为2类。
......小结:分类标准不一样,分出来的结果不一样。
1.数数有多少个图形?你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分为几类?2.学生操作活动3.汇报(1)按颜色分,分成三类,绿色图形分为一类;黄色图形分为一类;蓝色图形分为一类。
(2)按形状分类,分为三类,正方形分为一类;圆形分为一类;三角形分为一类。
1.先按颜色分,分成三类,再接着按形状分,先按形状分类分成三类,再接着按颜色分,最后结果会一样吗?2.学生操作探索。
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3.2 一起来分类(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3.2 一起来分类【素养目标】知识目标:使自己在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知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体会分类的作用。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操作、合作、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体会分类的作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操作、合作、表达的能力。
【学习任务】一、知识链接课题导入1.出示图片,你能把下面的物品分类吗?可以分为餐具和打扫卫生用品类,分别用圆和三角形圈。
二、探究新知素养形成1.把书本分成两类,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1)应该分成哪两类呢?理由是什么,和同桌交流一下。
(2)你能想到几种分类标准呢?2.淘气和笑笑是怎么分的?还可以怎么分呢?3.把笔袋里的笔分成两类,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1)仔细观察笔袋里的笔有什么特点,可以根据什么标准分?(2)和同桌讨论怎样分,理由是什么?4.你有什么分类的好方法,与同伴说一说。
注意:寻找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属性对事物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不是唯一的,可以是事物的特征、材料、功能、用途等。
5.怎样把班里的同学分成两组?小结: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一般也不同。
三、随堂小练素养提升1.分成两组。
分一分,说一说。
2.想一想,有几种分法?四、课堂总结素养达标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课堂评价】1.自我评价2.小组评价【布置作业】1.完成同步作业。
2.预习下一节。
【板书设计】3.2 一起来分类。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按不同标准分类》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按不同标准分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按不同标准分类》的内容主要包括利用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类的概念,了解不同标准对分类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类经验,他们能够根据生活经验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但学生在分类时往往只关注外部特征,忽视内在规律,对不同标准分类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分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利用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学会用不同标准分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分类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利用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标准分类,并理解不同标准对分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分类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分类卡片、实物、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准备:每人一份分类卡片、实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分类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分类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分类卡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类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体验不同标准分类的过程。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类方法,提问学生不同标准分类的意义,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分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设计--分类(二)
教学设计--分类(二)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意义。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页。
教具、学具准备:衣服、鞋子、篮子、书及作业本、瓶子、小熊。
教学设计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每6人一组,围成半圆形坐好,并在中间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杂物(衣服、鞋子、篮子、书、瓶子、小熊各若干件)。
师:同学们,在我们这间教室堆放了好多东西,你们瞧都有哪些东西?生1:有小熊、书、衣服。
生2:还有鞋子、篮子、瓶子。
师:这些东西这样放在教室里,好不好?为什么?生1:不好,这些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
生2:把鞋子、饮料瓶、衣服放在一起不卫生。
师:你能给老师一个好的建议吗?生1:应该把东西整理好。
生2:把衣服放一起,瓶子放一起,鞋子放一起……师指出:今天我们一起来当个小管家,把这些东西收拾、整理、分类摆放好。
板书:小管家学生读课题。
师:你知道什么叫小管家吗?生:小管家就是把东西一样一样地放好。
师:老师今天想看哪位小朋友最能干,能评上“最佳小管家”的称号。
新授1.整理教室(复习单一分类)。
师:同学们,这么多东西要收拾,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大家一起来分工合作好不好?(渗透团体精神)请你们讨论一下我们6个学习小组怎么分工才好?生1:我们组收拾小熊。
生2:我们组收拾篮子。
生3:我们组收拾瓶子。
……(每组选择收拾一种物品)师:我们全班一哄而上来收拾东西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生:会挤来挤去,不安全。
师:我们怎么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呢?(渗透谦让精神及有序的思考方法)生:一组一组的来。
师让学生有序地上来捡走本组选中的物品。
师:现在和刚才比,你们觉得有什么不同?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室?生1:这样收拾干净后,漂亮了许多。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教材简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过简单的分类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是学生初次接触统计活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初步积累数据整理和分析的经验,为继续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打下基础。
[目标预设]1. 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初步学会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找出分类标准,会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和呈现数据,并根据收集的数据解决问题。
2.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标准整理相关的数据,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3.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会用符号记录数据,会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设计理念]本设计以培养学生“四能”为核心,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必要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同时,本设计扶放结合,在追问与反思中,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设计思路]学生之所以要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因为有收集和整理数据的需要。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设计首先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然后分析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再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整理、收集数据,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把教材中的练习简单的分类收集数据改成自主提问、自主分类,使收集和整理数据成为一种学习需要,而不仅仅是一项任务。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回顾分类谈话:小朋友们,星期天,老师去买水果,正好看到路边有两个水果店。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教学设计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教学设计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类数据,能答复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并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知:小朋友们,上节课王老师给大家上了一节《分类与》,大家把一些气球按照形状分了类,那么这些气球除了按照形状分类之外,还可以怎么分呢?生:按照颜色来分。
师:对,我们可以把同一种颜色的气球放在一起,分成三类,分别是红色、黄色、蓝色。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同样的一堆东西,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分类与——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出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上节课的知识,引出新课。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小朋友们,春天是出去玩的季节,你们非常喜欢出去玩儿,是吗?老师和同学们还有家长们一起去游乐园玩了玩,咱们一去去看看!(1)引导学生看图(出示主题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有一群人,他们正准备分两组做游戏,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按大人、小孩分,按男、女分等等。
(3)在不同情境下选择适宜的分类标准老师看出来了大家有好多种分类方法,真厉害!那么老师就带着大家进游乐园了。
1、第一站:快乐城堡师:到了售票处,你们那么多分类标准,这时候我应该选择哪个呢?生:大人分一类,小孩分一类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呀?生:因为售票处上写着大人20元,小孩10元。
师:这个时候我们选择按照大人和小孩分类更好!2、第二站:戏水乐园师:这一次,我该选择哪种分类呢?生:按男、女分类!师:为什么呀?这次怎么不是大人和小孩了呢?生:因为这次要换衣服,分男更衣室和女更衣室了。
师小结:看来,虽然给这些人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但是我们要根据当时的详细情况去选择适宜我们的标准进展分类。
按不同标准分类
二下《按不同标准分类》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知识目标:经历按不同标准对简单数据进行分类的过程,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能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整理的结果。
能力目标:联系生活实际,积累一些收集、整理数据的经验,增强数据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分类整理数据、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数据过程,学会按不同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教学难点:建立初步的数据意识,体会分类的价值【教学程序】第一层次:初步探究,学习新知(共分3个环节教学)(一)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谈话:春天来了,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童心园踏青,他们可开心了,看!(1)说说他们分别在做什么,你想知道什么(2)要弄清这些问题,可以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你打算怎样分类?(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两类;按看书、下棋和做游戏分成三类;按男和女分成两类;按站着、坐着和跑着分成三类等。
)教师小结:这就是分类的标准。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解决的问题也不同。
(二)解决问题1.谈话:周老师现在碰到了一个问题:想把书上的人物请到研究单上。
2.提问:如何把书上的人物请到研究单上?教师小结:像这样,用符号表示一个人是分类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来观察一下研究单的内容,以便我们更好地展开活动。
第①点:这是分类的标准第②点:这是分类的方法第③点:说说分类结果是什么意思,就是把图中的人分一分。
第④点:分类整理时,需要注意什么第⑤点:回顾分类整理的过程,说说你的体会。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研究单学生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分类的结果。
教师巡视,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三)回顾反思比较分类的结果,认识到: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整理,分类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不同。
第三层次:练习巩固、拓展延伸(分为3个环节教学)1.(课件出示基础题:第1题)“发奖品”情境:老师们和大家玩得很开心,决定发一套积木给表现最棒的小朋友。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八单元第1课时按不同标准分类教学设计
(4)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7.教学过程监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本杂乱无章的画册,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本画册整理得如何?如果让你们来整理,你们会怎么做呢?”
1.实践作业: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分类方法,回家后对自己的书包或书桌进行一次整理,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并记录下整理的过程和感受。第二天上课时,与同学们分享你的整理成果和心得。
2.创新设计:请同学们思考,除了今天课堂上所学的分类方法,你还能想到其他的分类标准吗?请尝试设计一个新的分类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中的一组物品。将你的设计过程和结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
(2)引导学生总结分类的方法和技巧,如按照大小、形状、颜色、功能等标准进行分类。
(3)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分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整理书包、书桌等。
3.实践活动:
(1)分组进行分类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分类的例子,拍照或画下来,与同学分享,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如教室、家庭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类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分类方法,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学习,提高分类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适时给予指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按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数学教案分为几类
小学数学教案分为几类
一、按教学内容分类:
1. 数学基础知识教案:主要围绕算术、几何、代数等数学基础知识展开,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
2. 数学问题解决教案:主要围绕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展开,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 数学应用教案:主要围绕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二、按教学方法分类:
1. 活动式教案:包括游戏、实验、探究等活动,通过实践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2. 任务型教案:设置具体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 讨论式教案: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合作能力。
4. 启发式教案:通过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数学知识,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按教学形式分类:
1. 课堂教学教案:主要用于课堂教学的备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2. 实践教学教案:主要用于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包括实验、游戏、活动等具体操作步骤和指导。
3. 课外拓展教案:主要用于拓展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包括数学角度的课外活动、参观实践等。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分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分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数学第一册(北师大版)P54-P55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分类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意识。
2、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确定分类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教学具准备:电脑课件,学生每人若干学具袋。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分类(二)】分类可以按什么来分?(板书:1、用途2、特征)分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对我们来说最平常不过的整理书包就要用到分类。
二、整理书包--激发分类的兴趣1、让小朋友把书包里的书本倒在桌面上,动手分一分,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连的整理书包激发了学生动手分类的学习兴趣。
2、汇报可能有两种分法:(1)数学书与语文书放在一起;拼音本、写数本、生字本……放在一起。
反馈,这样分的请举手。
想一想,按什么来分?(书与本子不同用途)(2)数学书与算术本写数本放在一起;语文书与拼音本生字本等放在一起。
反馈,这样分的请举手。
想一想:按什么来分?(数学、语文学科特征)(板书、学科)(3)肯定学生的分类结果。
三、练一练1、人物分类--体验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1)这儿有几个人(课件出示)想一想可以怎么分类,说给同桌听。
(2)谁来说一说按什么来分的?板书:(男、女)几号是男的?几号是女的?(板书号数)按男女分就是按性别来分(板书)按性别分的请举手。
(3)按大人小孩分,学法同上。
(4)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有无戴眼镜,有无戴帽、头发颜色……)小朋友想到了很多种分类方法真棒!2、帽子分类--了解分类标准确定的多角度。
瞧!这是我们生活中都离不开的帽子(课件出示)请小朋友拿出学具袋里的漂亮帽子分类整理。
(1)谁愿意把结果拿上台展示。
①按什么标准来分?(颜色,板书)分成几类?(三类)说明分类不仅可以分成两类,还可以分成三类,甚至更多类。
《 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 》教学设计
课题:《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二年级数学(学科)一、课题介绍(含课题名称、结题时间、主要观点)我研究的课题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在2014年7月结题。
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如下:通过研究,准确把握学生倾听能力的现状。
同时,照顾差异,针对学生的倾听差异探索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方法途径,以求达到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倾听要求。
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做到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
通过研究,了解影响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的因素(学生自身方面的、学习环境方面的、教师教学方面的),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掌握指引学生倾听的教学策略。
二、设计理念(主要课题成果的应用)(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想听”。
本节课开始,首先提问:小朋友,还记得我们一年级学习的《分一分》吗?然后课件出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杯子,启发学生思考:这些杯子我们是怎样分类的?分成了哪几类?多媒体的直观形象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吸引学生倾听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二)方法引领,使学生“会听”。
虽然倾听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善于倾听却是需要后天培养的。
课堂上当发现学生不认真听讲时就让其简单复述。
当老师或学生讲话后,问问学生,刚才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同学说了什么,让学生从简单地复述别人讲过的一段话开始学习倾听。
(三)善用激励评价,让学生养成倾听习惯。
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
本节课在学生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我积极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并及时补充,鼓励学生说别人没说过的话。
对认真听、发言积极的学生及时给以激励性评价,如:“你听得最认真”,“你不仅听得认真,还动脑分析了”,“你听的真用心”,“这位同学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真棒!”……一句句深情的话语温暖着学生的心灵,被表扬的学生会再接再励,更加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
教学设计方案的分类
一、按教学阶段分类1. 新授课教学设计方案:针对新知识、新概念、新技能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培养相关能力。
2. 复习课教学设计方案:针对已学知识点的巩固和提升,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成绩。
3.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方案: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按教学目标分类1. 知识目标教学设计方案:侧重于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能力目标教学设计方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3. 情感目标教学设计方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按教学方法分类1. 传授式教学设计方案:以教师为主导,传授知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2. 探究式教学设计方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讨论式教学设计方案: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案例式教学设计方案: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体验式教学设计方案: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四、按教学内容分类1. 基础知识教学设计方案:针对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巩固,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专业知识教学设计方案:针对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拓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3. 综合性教学设计方案:将多个学科知识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五、按教学对象分类1.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针对班级学生,进行集体教学,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2. 小组教学设计方案:针对小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个别教学设计方案: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方案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
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设计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案分类:不同类型的教案有哪些?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蓝本,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编写目的和方法的不同,教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的教案有哪些。
一、按编写的年级分类1、小学教案小学教案是指编写针对小学课程的教案。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教案中需要特别注意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力求浅显易懂,易于吸收。
2、初中教案初中教案是针对初中阶段的课程设计的,包括了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
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较强,教案要求紧密相联、组织合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高中教案高中教案是以高中为对象的课程设计,包括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
高中生接受的内容相对比较深入,教案要求从而越来越丰富,需要注重细节和拓展。
二、按编写目的分类1、教学设计案教学设计案是为了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而编写的教案。
它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特别注重组织性和系统性。
2、单元教学设计案单元教学设计案是按照教学单元的安排编写的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内容。
相对于教学设计案来说,它注重课程的分解和分步设计等细节。
3、教学活动策划案教学活动策划案是为了教学活动而编写的教案,特别注重整个活动流程中的细节和环节设计,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和体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三、按课程类型分类1、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是为语文课程所设计的教案,内容包括语文的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的训练。
语文教案还包括了语文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等训练。
2、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特别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包括了数学的基础概念、公式的推导、题型的分类等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提高数学学科的成绩。
3、物理教案物理教案包括了物理的基础知识和问题的求解技巧,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设计。
同时,物理教案还包括了物理原理的推导和应用以及常见物理现象的解释等内容。
四、按编辑技巧分类1、直线型教学设计法直线型教学设计法是指按照教学目标和时间顺序,直线地排列教学内容和策略的教学设计方法,适合内容量变化较大的学科和较强认知需求的学生。
分类 : 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 说课稿
5 分类: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分类》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本课设计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教材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分别安排了两部分内容,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
教材第39页就是不同标准的分类教学内容,教材在设计不同标准的分类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不同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体会不同标准有不同分法。
在已经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后,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兴和灵活性,同时,各种能力得到提高,让他们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能够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对事物进行分类,但还未能发展到根据事物的功用(个别的功能和用途,如可以吃)进行分类。
但在第一课时,单一标准让学生初步体会了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不同标准的分类在学生已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后,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2、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能力。
并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如何尊重他人意见等与人合作交流的方法。
3、采用小组之间互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审美观。
4、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五、教学准备水果卡片、不同的铅笔、课件六、说教法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教法的思路:复习铺垫,激趣导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展示汇报,质疑点拨——巩固新知——拓展提高学法的思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活中学,学中用七、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教学中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将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且,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适”的“合作”才精彩
——以《按不同标准分类》为例
睢宁县双沟镇中心小学房晓兰合作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理念;为了凸显其重要作用,放眼望去,每一节公开课、评优课或示范课,执教者都要控空心思创设儿童合作学习的情境。
然而,以下问题却被教师们忽视:合作意识并不是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到培养,而是广泛地存在于所有的教育教学之中;数学学习也不是必须有合作的教学环节,而是在遇到“合适”的内容时,“合作”才能起到作用。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按不同标准分类》一课中的主要学习内容就适合儿童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解决。
一、活动激发知识经验。
(出示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六个图形。
)师:你会给它们分一下类吗?
(一生到前面分类,投影显示。
)
师: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按颜色来分类,分成了三类:红色、黄色、绿色。
师:还可以用别的办法分吗?
(一生再分,投影显示。
)
师:你也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我按形状来分,分为三角形和圆形两类。
师:同样的图形,可以按颜色来分,也可以按形状来分;换句话说,可以把这些图形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今天,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按不同标准分类。
)
(评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了简单的分类,通过分图形的活动激活了他们的知识经验;在操作中儿童再次感受到了同样的物体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进行分类,为学生下面初次接触统计活动提供知识基础。
)
二、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让我们一起来到一个美丽的地方,你看出来这是哪儿了吗?
生:童心园,那里的石头上写着这三个字。
师:你们的眼睛真亮,数学学习就需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睛眼;继续观察:这里都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生:这里有老师,有学生,他们有的在做游戏,有的看书,有的下棋。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而且话说得也很有条理,这样老师和同学们就能听懂你所说的话。
(另找三生继续说。
)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口答,板书:游戏、读书、下棋;老师、学生;男、女。
)
师:你们很会提问题,说明你们已经开始会学数学了;很多时候,数学学习就是从一个问号开始的。
提出问题后做什么呢?
生: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师:对呀,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1:数,一个一个数或两个两个数。
师:我建议给他掌声,他不仅告诉我们用数的方法,而且还说出了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数。
生2:五个五个数。
师:这里面老师有几个人,五个五个数合适吗?
生:不好,老师还不到五个人呢。
可以分类数。
师:你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分类数?
生:清楚,不会乱。
师:数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统计方法;不过,今天老师还要和你们一起来探索一种新的统计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要对图中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还要把我们整理的过程记录下来。
(评析: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进论,学习和求知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也是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在充分观察情境图的基础上自主提出了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
因为本节课呈现的情境图是静止的,所以学生容易想到用“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其实,对于变化的、结果不确定的现实问题,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统计是必要的,儿童现在体会不到,教师可以直接引向这种统计方法。
)
三、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分类标准。
师:你能想到什么分类标准?四人小组每个人轮流说一说。
有的小朋友说话慢怎么办?
生:耐心等着他把话说完或者教他。
师:真是好孩子。
还有,说话的时候轻轻的,小组内能听到就可以了。
(四人小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能来汇报一下,你们发现哪几种分类标准?
生1:分为三类:做游戏的、下棋的、读书的;也可以分为两类:老师和学生;还可以
分为男和女两类。
师:哪个小组有补充?
生2:可以分为站着的和坐着的。
师:按姿势分,是吗?可是,这里除了站着的和坐着的,还有——
生:半蹲着的。
师:对,可以分为三种姿势才能把这里的人全部包括。
(评析:学生对分类的标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个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因为分类标准有很多,所以选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交流能完善孩子的想法,他们能从别的同学那里得到启示,找到不同的分类标准。
这个环节是有效的“真合作”学习。
)
四、两人小组合作探索分类整理的方法。
师:分类方法很多,我们可先选一种,按性别分吧。
你喜欢用什么符号来表示一个人呢?
生1:小正方形。
生2:小三角形。
生3:对号。
师:图形、文字、数字符号都是可以的。
师:在整理的时候,怎么才能尽量不重复、不漏掉呢?
生1:从上向下观察。
生2:从左向右。
师:就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整理。
生3:找到一个人,就在他身上点一个点。
师:要给记录过的人身上作一个记号,是吗?
生:是。
师: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按顺序整理数据,二要做记号。
哪两位小朋友愿意来试试?
(两生示范按性别分类:一人负责在图中整理,一人负责用符号记录。
)
师:伸出我们的右手,和他们一起来感受怎样分类整理并记录数据的。
(生伸出右手书空,和前面的两生一起在图中“找一个”,再在表中“记一个”;学习并体会分类记录方法。
)
师:你知道我们的办法了吗?
生:先在图中“找一个”,再在表中“记一个”。
师:对,这些人和你们所用的符号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现在,请两人小组任选一种
分类标准,合作整理数据并记录。
一人负责在图中整理,一人负责用符号记录。
(两人小组合作,分类整理数据并记录。
)
(评析:这部分内容特别适合采用两面人小组合作的方式:首先,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记录,在实际生活中,这类统计问题往往都是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的,比如选“三好学生”时的票数统计;第二,这是小学生一次接触统计活动,两人合作能有效地降低学习的难度。
因为小组教学由于是将不同学生组合在一个小组内开展学习活动,其间要经历不同的思考过程,要给每个人均等的学习机会,并保障学习任务完成。
因此,必要的程序和规则是小组学习活动有序、有效开展的基本保证。
先是让两位学生进行合作示范,教师再提出明确的程序和规则;合作的结果是小集体智慧的结晶,能得到两位成员的一致认可,小组成员能形成共识。
)
五、汇报交流,分析数据。
师:请一个小组来给我们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整理和记录的。
(四生到前面说出分类整理数据的过程,展示记录的结果。
)
师:整理好数据以后,可以做什么了?
生:回答问题。
师:老师有多少人?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3人,教师的后面有3个对号,所以图中有3个老师。
师:分类整理能清楚地看出每种人有多少个?
师:有多少个学生?
生:12个。
师:参加三种活动的分别有多少人?
(生回答各有多少人。
)
师:我们选用的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呢?
生: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板书: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
师:你还能从这些数据中发现别的问题吗?两人一小组,给同位同学提一个不同上面的问题,让他根据我们整理的数据进行回答。
(评析:这是小组成员开展的另一次活动,它要求将小组的学习成果以一定的形式向全班学生展示;这种展示是合作性的展示,教师恰当的小组评价和激励,能鼓励小组成员互帮、互教的情形。
在此基础上,又互提问题,灵活的合作方式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
)
四、回顾过程,深入理解。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先提出问题,又通过分类整理数据解决了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或问题吗?
生1:分类整理不重复、不会漏。
师:分类整理数据时怎么样做才不重复、不会漏掉呀?
生1:按顺序、做上记号。
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2:分类整理数据能清楚地看出每种人有多少个。
师:分类时,标准不同,结果呢?
生: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评析:让学生在回顾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小组合作学习是有实效的,再一次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
)
在实际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合适”的“合作”才是有效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