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专题遗传变异和进化
初中生物遗传变异知识点
![初中生物遗传变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cbd84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d.png)
初中生物遗传变异知识点遗传变异是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广泛研究的领域。
在生物学中,遗传变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杂交、重组、基因重排等方式发生,其在生物种群中的传递和积累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对于初中生物来说,了解遗传变异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遗传变异的基本知识点,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1.遗传变异的定义遗传变异指的是在生物体的基因型或表现型中发生的变化,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等。
这些变异可以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于基因突变等内部因素导致的。
2.遗传变异的类型(1)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序列中发生的突然的、不可逆转的改变。
常见的基因突变包括点突变、缺失突变、插入突变等。
(2)染色体畸变:指的是染色体在结构上或数量上发生的异常。
常见的染色体畸变有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等。
(3)基因组变异:指的是基因组水平上的变异,如基因重排、基因片段插入等。
3.遗传变异的影响遗传变异对生物种群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生物种群进化的基础。
一些有益的遗传变异可以导致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从而在自然选择中被保留下来;而一些有害的遗传变异则会降低生物体适应环境的能力,甚至导致个体的灭绝。
4.遗传变异的传播遗传变异可以通过遗传方式传播给下一代。
在有性繁殖生物中,遗传变异可以通过基因的组合重新分配给后代,从而导致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不同于父母代;而在无性繁殖生物中,遗传变异则通过复制基因组的方式传播给后代。
5.遗传变异的重要性遗传变异在生物演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为生物种群的适应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助于物种的繁衍和生存。
另外,遗传变异也是生物种群演化和物种多样性形成的重要途径。
总之,遗传变异是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遗传变异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演化和物种形成的过程。
通过学习遗传变异的知识,可以帮助初中生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生物世界的奥秘。
初中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整理
![初中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97ea5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8.png)
初中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整理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知识速记遗传与变异1.遗传:(1)概念:亲子间的。
(2)实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的五官跟父亲或母亲很像等。
2.变异:(1)概念: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
(2)实例: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豌豆的红花与白花等。
生物的性状1.性状:(1)概念:生物体的、生理和等特征的统称。
(2)实例:豌豆的形状、番茄果实的颜色、人的单眼皮或双眼皮等。
2.相对性状:(1)概念: 生物的性状的表现形式。
(2)实例:豌豆有圆粒和粒,头发有黑色和棕色等。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验证实验——转基因鼠:(1)研究的性状:鼠的。
(2)控制该性状的基因: 基因。
(3)结论:基因决定生物的。
(4)推论:生物在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递的是。
2. 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的性状。
3.生物的性状由控制,还受的影响。
随堂练习( )1.下列描述的现象属于变异的是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③两只黑猫生了一只白猫④母亲双眼皮,女儿也是双眼皮A.②③B.①④C.③④D.②④( )2.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南瓜的黄色和南瓜的绿色B.金鱼的泡眼和鲫鱼的突眼C.猪的黑毛和羊的白毛D.水稻的直叶与小麦的卷叶( )3.在人类ABO血型系统中,有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
决定人的血型特定遗传功能单位是A.细胞核B.染色体C.DNAD.基因( )4.科学家将一种来自发光水母的基因整合到普通小鼠的基因中,培育出的小鼠外表与普通小鼠无异,但到了夜晚却能够发出绿色荧光。
科学家培育新品种小鼠采用了A.转基因技术B.克隆技术C.杂交技术D.传统生物技术( )5.如图,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前者呈扁平状,后者深裂而呈丝状,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的性状不受基因影响B.生物性状是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C.生物的性状只受基因影响D.生物的性状只受环境影响6.(资料分析题)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富含牛肉蛋白质的“马铃薯”新品种。
初中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汇总
![初中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3d8772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a.png)
初中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汇总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科学的一门学科,其中遗传与变异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知识点。
初中生物课程中,遗传与变异的内容多以基础知识为主,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的遗传规律和变异现象。
本文将为大家汇总初中生物中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点。
遗传是生物个体之间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是生物界繁衍和进化的基础。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基因决定了个体的性状和表现形式。
而基因的组合形成了个体的基因型,决定了个体的表现型。
1.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指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一般来说是指DNA(脱氧核糖核酸)。
DNA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其中包含自由碱基A(腺嘌呤)、T(胸腺嘧啶)、C(胞嘧啶)和G(鸟嘌呤)。
DNA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2. 性状的遗传生物的许多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基因有两种状态,分别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指表现出来的性状,而隐性基因则是不表现出来的。
性状的表现受到基因的组合影响,有时候显性基因会掩盖隐性基因的表现。
3.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总结出了两个重要的遗传定律。
第一定律是同质性定律,从总体上看,杂种的后代具有相同的性状。
第二定律是分离定律,两个基因在体细胞互相分离,分开组合再组合成新的组合。
这两个定律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4. 四倍体、二倍体和单倍体在生物中,细胞的染色体数量不同,分为四倍体、二倍体和单倍体。
四倍体指细胞中染色体呈四倍体倍数,即有4个一样的染色体。
二倍体则是两倍体,即有两个一样的染色体。
人类体细胞是二倍体。
单倍体指只有一半的染色体,如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
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会对个体造成遗传影响。
5. 变异与遗传多样性变异是指生物个体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基因或染色体的突变或改变,表现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基础,通过变异,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得到提高。
遗传多样性是指同种生物内部基因组的差异程度,遗传多样性越丰富,生物种群越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对种群的繁衍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生物进化论讲解
![初中生物进化论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df89f5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3.png)
初中生物进化论讲解进化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生物种群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进化论是基于大量观察和实验证据的科学理论,如今广泛被接受并被认为是解释生物多样性和改变生物体特征的关键原理。
本文将深入探讨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
一、进化的基本原理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是所有生物体都共享一个共同祖先,并且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
以下是进化的基本原理:1. 遗传变异:在生物个体之间存在遗传信息的变异。
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引起,是进化的基础。
2. 遗传物质传递:生物体通过遗传物质(如DNA)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
这种遗传传递保证了遗传变异在种群中的传播。
3. 繁殖与竞争:生物通过繁殖方式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并与其他生物竞争环境资源,这导致了生物种群内的变异和选择。
4.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环境中存在一定的选择压力,导致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从而使有利特征逐渐在种群中增加。
二、进化的证据进化论的观点被大量的科学证据所支持。
以下是一些证据:1. 化石记录:在地层中发现的化石记录显示了生物种群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比如,化石记录显示古代物种的外形与现代物种明显不同。
2. 比较解剖学: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解剖结构,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相似的结构揭示了共同的祖先,而不同的结构则表明了进化的改变。
3. 分子证据:通过比较物种之间的遗传物质,如DNA和蛋白质序列,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这些分子证据支持了进化树的构建,显示了不同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
4. 观察性演化:人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一些生物种群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进化。
例如,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力不断增强。
三、自然选择的机制自然选择是进化中至关重要的机制,它解释了为什么一些特征在种群中逐渐变得更常见。
以下是自然选择的几种类型:1. 适应性选择:适应性选择发生在个体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中,对于适应环境的个体有利的特征会被选择并传递给下一代。
初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练习题讲解
![初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练习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ebfb2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6.png)
初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练习题讲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我们了解物种的进化、适应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初中生物学学习中,遗传和变异也是一个重点内容。
接下来,我们将对初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练习题进行详细讲解。
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不属于生物的遗传物质?A. DNAB. RNAC. 蛋白质D. 糖类答案:C. 蛋白质解析: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和RNA,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RNA则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重要成分之一,但不是遗传物质。
2. 哪种方式是生物遗传基因的主要传递方式?A. 随机变异B. 遗传变异C. 染色体变异D. 突变答案:B. 遗传变异解析:遗传变异是生物遗传基因的主要传递方式,通过遗传基因的传递,个体间的基因特征会有所差异。
其他选项为个别情况下的变异方式。
3. 下面关于显性和隐性基因的表述正确的是:A. 显性基因掩盖隐性基因的表现B. 隐性基因掩盖显性基因的表现C.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相互作用D.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相互独立答案:A. 显性基因掩盖隐性基因的表现解析:显性基因是指对于某一性状表现出优势的基因,它可以掩盖隐性基因的表现。
隐性基因则是被掩盖的基因。
二、填空题1. DNA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________互补配对,胸腺嘧啶与________互补配对。
答案:胸腺嘧啶;腺嘌呤解析:DNA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通过氢键互补配对。
即A与T互补,C与G互补。
2. 第一代杂交的子代称为________。
答案:一代杂交解析:第一代杂交的子代通常称为一代杂交,也被简称为F1代。
三、综合题1. 请列举一个人类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并说明其遗传方式。
答案:先天愚型是人类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
它是由于患者体内缺乏酪氨酸酶的活性所致。
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需要同时遗传母亲和父亲的突变基因才会出现疾病症状。
综上所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
初中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概念总结
![初中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概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66ce6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d.png)
初中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概念总结在初中生物学的学习中,进化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主题。
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演变,还为我们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提供了关键的视角。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初中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概念。
首先,进化的基础是遗传变异。
遗传物质在生物的繁殖过程中会发生复制和传递,但这个过程并非完美无缺,会出现一些变化,这就是变异。
变异可以是基因层面的,比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也可以是染色体层面的,比如染色体变异。
这些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内部的核苷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它是一种随机的、自发的事件,可能会导致生物产生新的性状。
比如,某个基因的突变可能会让一种植物的花朵颜色发生变化。
基因重组则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通过不同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比如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则有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以及整套染色体组的增加或减少。
这些遗传变异在生物群体中普遍存在,使得生物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自然选择是进化论的核心机制之一。
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具有某些性状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从而将这些有利的性状传递给后代。
而那些不适应环境的性状则逐渐被淘汰。
例如,在一个充满天敌的环境中,跑得快的兔子更容易逃脱追捕,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跑得慢的兔子则更容易被捕食,其基因在种群中的比例会逐渐减少。
同样,在干旱的地区,能够更有效地保存水分的植物具有更大的生存机会。
自然选择并不是主动地“设计”生物,而是通过淘汰不适应的个体,让适应环境的个体有更多机会繁衍,从而逐渐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适应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适应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方式等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比如,北极熊厚厚的皮毛和白色的外观有助于它们在寒冷的北极环境中保暖和隐蔽;骆驼的驼峰可以储存脂肪,以应对食物短缺的时期。
但需要注意的是,适应是相对的。
初中生物知识点遗传与进化
![初中生物知识点遗传与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5fa9aa6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0.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生物的遗传特征以及下一代生物的遗传方式。
而进化则是生物在长时间的演变过程中逐渐适应环境、改变形态和功能的一种现象。
以下是初中生物中关于遗传与进化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一、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性状的基本单位,它位于染色体上。
染色体则是由DNA、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种细胞器官。
人类每个细胞都包含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
二、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通过研究豌豆的遗传规律,提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1. 隔代性状定律:当纯合子与杂合子结合时,后代表现出纯合子的性状,并将该性状随机地传给下一代。
2. 自由组合定律: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是独立分离的,即互相组合的可能性与数目无关。
三、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是指一个生物体内部基因的组合。
表型则是通过基因型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表现出来的个体特征。
一个基因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称为等位基因。
四、突变与自然选择突变是遗传物质发生可遗传性变异的过程,是进化的基础。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选择有利于生物存活和繁殖的个体,逐渐进化为更适应环境的型态。
五、遗传变异与环境适应生物通过遗传变异来适应环境,遗传变异可以分为连续性变异和突发性变异。
连续性变异指的是变量在种群中发生连续分布的变异,而突发性变异则是在基因突变的基础上,产生较大程度的新变异。
六、进化理论和证据进化的理论包括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和性选择学说,以及现代合成进化理论。
进化的证据主要有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生物地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
七、人类的遗传与进化人类的遗传与进化同样受基因和环境的影响。
人类遗传的研究主要包括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遗传多样性和人类起源等方面。
总结:初中生命科学的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对于理解生物学以及人类自身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基因、染色体、遗传定律、突变、自然选择等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理解进化的道理和过程。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课件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445ce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3.png)
04
CHAPTER
遗传和变异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03
杂交育种
通过不同品种间的杂交,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品种。
01
遗传育种
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培育出新的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03
CHAPTER
生物的变异
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包括由于营养、疾病、药物、激素等因素引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
可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基因突变的概念
基因突变的原因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遗传
变异是指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与亲代存在差异。它是生物体适应环境变化和进化的基础。
变异
物种延续
01
遗传保证了物种特征的延续,使后代能够继承亲代的优良性状,维持物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进化
02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使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变化,产生新的物种和特性。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适应环境的变异逐渐积累并传递给后代,推动生物的进化历程。
基因突变的特点
基因突变可以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引起,如辐射、化学物质、病毒等。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性和多害少利性。
03
02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物多样性的来源
生物多样性主要来源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初中生物动植物遗传与变异
![初中生物动植物遗传与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24dfb34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c.png)
初中生物动植物遗传与变异生物遗传与变异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生物的繁衍和进化过程。
通过遗传和变异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动植物的演化规律,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良农作物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将从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初中生物课程中所涉及的动植物遗传与变异的相关知识。
一、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生物种群内部或个体间的基因在繁殖后代过程中传递的现象。
生物的遗传信息存储在基因中,基因则以染色体为载体。
每个个体都具有一套由父母遗传而来的基因组,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遗传的过程主要包括基因的复制、分离和组合,这些过程构成了遗传的分子基础。
二、动植物的遗传与变异1. 动物遗传与变异在动物中,遗传主要通过有性繁殖来实现。
动物的遗传变异主要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两种方式。
突变是指基因发生突然改变,可以导致个体的遗传特征出现突变。
基因重组则是指基因在有性繁殖中重新组合,产生新的遗传组合,进一步增加了种群的遗传变异程度。
2. 植物遗传与变异与动物类似,植物遗传主要通过有性繁殖来实现。
植物的遗传变异也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
植物的突变往往通过自体繁殖或有性繁殖(例如传粉)来传递给下一代。
基因重组则是通过染色体的配对和交换来实现的,在有性繁殖中,父本和母本的基因会重新组合,形成新的遗传组合。
三、遗传与变异的影响遗传与变异对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遗传和变异,物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生存竞争力,并最终保持物种的生存。
遗传变异为物种的多样性提供了物质基础,为自然选择提供了遗传变异的基础。
四、人类的遗传与变异人类也是生物的一种,遗传与变异同样对人类有重要影响。
人类的遗传变异决定了不同人群之间的遗传差异,例如肤色、眼睛颜色等特征。
人类的遗传变异还与某些遗传病的发生有关,例如先天性疾病。
遗传与变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人类进化的历程,也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五、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改良农作物了解动植物的遗传与变异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良农作物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初中教材第二章遗传与进化
![生物初中教材第二章遗传与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9b28a50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8.png)
生物初中教材第二章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生物是一门探索生命奥秘的学科,而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围绕生物初中教材第二章的遗传与进化展开,从单个细胞的遗传到物种的进化,探讨生物多样性背后的奥秘。
一、遗传与变异1. DNA与基因遗传与进化的基础离不开DNA,DNA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
而基因则是DNA上的一段特定序列,它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2. 遗传物质的转移遗传物质的转移是一种重要的遗传方式。
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个体能够将自己的遗传信息传给后代。
3. 变异与突变变异是指生物体内的基因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正面地影响生物的适应能力。
而突变则是指基因发生了突然的变异,可能导致个体的突变特征。
二、遗传的规律1.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发现了基因的遗传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揭示了基因在后代中的分离与组合规律。
2. 显性与隐性基因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之分。
显性基因在表现型中能够直接显示出来,而隐性基因则隐藏在后代的表现中,并不会表现在外。
3. 遗传的交叉与重组遗传的交叉与重组是指配子中的基因进行互换和重组。
通过交叉与重组,基因可以重新组合,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三、进化的过程1. 进化的概念进化是物种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步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进化是一个长期的、渐变的过程,是由于环境适应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2. 适应与生存进化过程中,生物体会通过适应环境来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适应是物种进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3. 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进化过程中的关键机制之一,它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或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机会,而不适应环境的个体或种群则会被淘汰。
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核心理念。
4. 物种的分化与形成进化过程中,物种会因为环境和适应的差异而发生分化,最终形成新的物种。
四、进化的证据1. 古生物学证据古生物学通过研究化石和岩石记录了地球上生物的进化历史,提供了进化的直接证据。
初中三年级生物遗传与进化
![初中三年级生物遗传与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d8314f9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4.png)
初中三年级生物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关乎生物种群的变化和进化。
在初中三年级的生物学学习中,我们将会学习到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生物界中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初中三年级生物遗传与进化内容的核心要点。
一、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将生物个体的特点通过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
在遗传过程中,父母个体的基因会以某种方式组合并传给子代。
人类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而基因是DNA分子中的一段。
这些基因负责控制个体的性状,并且决定了细胞的功能。
二、遗传的途径遗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性状的遗传,即通过基因的遗传实现。
例如,父母具有蓝色眼睛的基因,则子女也有可能具有蓝色眼睛;二是病态的遗传,即某些疾病可能通过基因的传递产生。
三、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在遗传过程中,基因发生的可变现象。
这种变化可能发生在DNA序列中的单个碱基上,也可能发生在基因的结构上。
基因突变是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它为种群的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四、进化的概念进化是种群基因频率在时间上的变化。
进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进化,物种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延续生命。
进化是从一个物种向另一个物种的过渡,在进化过程中,个体的适应能力会逐渐改变。
五、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过程中重要的驱动力之一。
它是指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与繁殖机会之间的关系。
环境中的资源有限,个体的存活和繁殖机会也是有限的,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并传递其基因给后代,使其在种群中占据主导地位。
六、人工选择人工选择是人为干预物种进化的过程。
通过选择具有某种有利特征的个体,人类可以培育出更加适应人类需求的品种。
例如,通过人工选育,我们培育出了许多高产和优质的作物品种。
七、物种的形成物种的形成是进化的结果,当一个群体与其他群体隔离,或者发生了基因流断绝,就可能导致物种的分化和形成。
物种的形成是漫长的过程,需要经历许多世代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
八、遗传工程的应用遗传工程是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内,使其表达某种特定的功能。
初中生物进化知识点
![初中生物进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308617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5.png)
初中生物进化知识点进化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生物种群在演化过程中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进化过程是由遗传变异、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突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下面是初中生物进化知识点的详细介绍:一、遗传变异1.遗传变异是指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在繁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和原因。
2.遗传变异可以是由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基因交流和其他因素引起的。
这些变异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
二、自然选择1.自然选择是达尔文关于进化的核心理论,指的是种群中个体之间因生存环境和生态位的不同而导致存活和繁殖能力的差异。
2.自然选择分为适应性选择和性选择。
适应性选择指的是环境对物种的生存和繁殖能力的选择,性选择指的是物种内部个体之间的竞争和选择。
3.自然选择通过选择最适应环境的个体,促进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性改变,从而推动了物种的进化。
三、遗传漂变1.遗传漂变是指由于随机性事件而导致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波动。
这种波动可能会导致种群的基因组发生变化,进而推动进化的发展。
2.遗传漂变通常发生在小种群中,并且对于大型种群的进化影响较小。
但在长时间尺度下,遗传漂变也会对整个物种的遗传结构产生影响。
四、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是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的改变,是进化过程中产生遗传变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2.基因突变的形成多为随机的,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辐射和化学物质等影响而引起。
一些基因突变可能对物种的生存和繁殖产生显著影响。
五、生物种群的进化1.生物种群的进化是指一种生物群体从共同祖先发展出不同的种群或亚种,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产生不同特征。
2.生物种群的进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基因流、隔离、自然选择等进化现象,促进不同种群之间逐渐产生差异。
六、物种的进化1.物种的进化是指一群生物在环境选择和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不同的物种特征和形态。
这种进化过程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物种的进化主要是由于遗传变异、适应性选择和环境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初中生物与遗传变异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与遗传变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3e285c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7.png)
初中生物与遗传变异知识点总结生物与遗传变异知识点总结生物与遗传变异是初中生物课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涉及到生物进化、物种形成以及个体的遗传性状传递等方面。
下面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关于生物与遗传变异的知识点。
1.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内逐渐发生的变化,包括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习性等方面。
这是由于物种内个体的变异和适应环境的选择所引起的。
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以及比较解剖学、胚胎发育等方面的研究。
2.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在遗传物质基因中发生的变化,导致了个体间和群体间的遗传差异。
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它通过遗传物质的变异和基因的重组来实现。
遗传变异的主要形式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漂移等。
3.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变化,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
点突变是最常见的一种突变形式,它包括碱基置换、碱基插入和碱基缺失。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个体的性状。
4.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父母个体的基因相互交换和重组。
这种重组可以导致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遗传组合。
基因重组是物种进化和遗传变异的重要机制之一。
5. 基因漂移基因漂移是指在小群体中,由于偶然事件或环境因素的作用,导致基因频率发生随机变化。
基因漂移通常发生在种群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它可以导致种群间的遗传差异增大,并可能导致新种群的形成。
6. 遗传性状传递遗传性状是指由基因决定的个体特征,如眼睛颜色、血型、体质等。
遗传性状的传递基于遗传物质的传递和表达。
在有性生殖中,双亲的基因组合决定了后代的性状。
遗传性状的传递可以通过遗传图谱和遗传学定律来研究和描述。
7. 遗传工程遗传工程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它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转染、基因编辑等技术。
遗传工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以上是对生物与遗传变异的一些知识点的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了解遗传变异对物种形成和个体特征传递的影响。
初中生物进化论知识点归纳
![初中生物进化论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1c2983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d.png)
初中生物进化论知识点归纳生物进化论知识点归纳生物进化论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深入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和机制对我们了解生物的起源、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初中生物进化论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
一、进化的基本概念1. 进化的定义:指物种在长期的时间内,因环境变化或自然选择而产生新的适应性特征,逐渐发展演化的过程。
2. 进化的基本要素:遗传变异、适应性优势和自然选择。
二、进化的证据1. 古生物学证据:通过在地层中发现的化石,可以推断不同时代的生物种类以及它们的形态特征和演化关系。
2. 比较解剖学证据:通过对不同物种的解剖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而推断它们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3. 生物地理学证据:通过对不同地理区域的生物群落和物种分布的研究,可以发现它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为进化的解释提供线索。
4. 生物化学证据:通过对物种的DNA序列或蛋白质结构的比较研究,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变异程度,进而推断它们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关系。
三、自然选择1. 自然选择的原理: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适应性优势和繁殖能力决定了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成功与否。
2. 自然选择的类型:包括方向性选择、稳定性选择和分散选择。
3. 自然选择的作用:通过筛选适应环境的个体,使物种具有更好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逐渐进化出更适应环境的特征。
四、突变与遗传变异1. 突变的定义:指由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等原因导致基因型或表型的突然性变化。
2. 突变的类型: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和基因重组等。
3. 遗传变异的来源: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其中突变是形成新的基因型和表型的主要途径。
五、种群遗传学1. 种群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研究种群内遗传变异的分布、维持和演化的科学。
2. 遗传漂变与基因流:遗传漂变指随机事件导致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基因流指种群之间或种群内个体的基因交流。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https://img.taocdn.com/s3/m/2cd4a1c79e314332396893d2.png)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2.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转基因超级鼠实验),同时受环境的影响。
(二)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4.在生物的细胞结构中,具有遗传信息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DNA由成千上万个基因构成,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断。
5.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和基因减半,成单存在。
例: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3对(46条),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23条。
父母的性状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6.生物的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基因也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之分,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形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例:人的眼皮,双眼皮是显性(A),单眼皮是隐性(a),那么基因组成为AA和Aa的,表现为显性性状(双眼皮);基因组成为aa的,表现为隐性性状(单眼皮);在Aa中,a控制的隐性性状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可以遗传下去。
7.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原因是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同,就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处获得相同的致病基因,其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就越大。
(四)人类的性别决定8.决定人的性别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
在精子和卵细胞中只有一条性染色体,即男性可以产生两种精子,一种含有X染色体,一种含有Y染色体;女性只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机会是均等的,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也是均等的。
(五)生物的变异9.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这种变异可以遗传。
初中科学培优讲义(word版 含答案)专题10 遗传与进化(解析版)
![初中科学培优讲义(word版 含答案)专题10 遗传与进化(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9ee33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9.png)
一、遗传与变异1.遗传指子代与亲代、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表现出的相似性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变异指子代与亲代、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表现出的差异性现象。
如“一母生九子,子子各不同”。
3.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2022春•陆河县校级期中)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遗传具有普遍性,变异不具有普遍性B .遗传和变异都具有普遍性C .遗传不具有普遍性D .遗传不具有普遍性,变异具有普遍性【答案】B【解答】解:生物的亲代和后代之间表现出既相似又有差异的特征,说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没有生物的变异生物就不会进化,没有生物的遗传生物的变异就得不到延续和发展,所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
故B 正确。
故选:B 。
(2022春•兰考县期中)下列几种变异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 .经常参加体力劳动,手上磨出了老茧变式演练1 例题选讲1 归类探究1、识别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悟透各类题型 课题2考点管理 明确考点分 课题1思维导图 自主学习专题10 遗传与进化B .野外生存训练后皮肤变得黝黑C .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个单眼皮的孩子D .由于食物中缺钙,引起骨质疏松症 【答案】C 【解答】解:ABD 、经常参加体力劳动,手上磨出了老茧、野外生存训练后皮肤变得黝黑、由于食物中缺钙,引起骨质疏松症都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是不遗传的变异。
C 、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个单眼皮的孩子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C 。
遗传物质的作用:具有储存、传递、表达和改变遗传信息等基本遗传功能。
由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选育的29.9克南靖兰花中的红草种子搭载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随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进行了三个月的太空之旅后,已经开始在地面上种植,请回答,南靖兰花进入太空后,在宇宙辐射、高真空、微重力等环境因素作用下,遗传物质可能会发生变化。
八年级遗传变异进化知识点
![八年级遗传变异进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c3cca4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3.png)
八年级遗传变异进化知识点八年级生物知识点之遗传变异进化一、基因和遗传基因是细胞中负责指导细胞生长和发育的一种遗传物质。
一个人的所有基因都来自父母,其中一半来自父亲另一半来自母亲。
基因决定了我们的外貌、智力、个性、健康等。
遗传是指将基因传给下一代的过程。
二、遗传病遗传病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所引起的疾病,如血友病、唐氏综合症等。
一般来说,遗传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如果一个家庭中有遗传病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三、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在DNA序列中发生的改变。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基因的功能失常,从而引起遗传病等问题。
基因突变可以是染色体层面上的突变,也可以是单个基因的突变,甚至是整个基因组的突变。
四、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是指一个个体所有基因的组成,表现型是指基因型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
基因型决定了个体的表现型,而基因型则是由父母遗传而来的。
五、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是指两个不同的基因进行交换和重组的过程。
基因突变则是指基因在复制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现象。
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是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六、进化进化是物种在长时间里经过遗传变异而适应环境的过程。
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突变来实现的。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性更好的个体有更多的生存机会,从而能够传递更多的基因给下一代;而突变则是指一些因素会导致基因发生变异,从而创造出新的基因。
七、物种形成物种形成是指一个物种从另一个物种分化出来的过程。
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基因的遗传规律、自然选择和突变等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物种形成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八、环境压力和自然选择环境压力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生物体会适应环境的不同压力,从而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不同的特征。
自然选择则是指适应性更好的特征会更容易被保存下来,并且在下一代中更为普遍,从而为物种进化提供动力。
总之,遗传变异进化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知识点,掌握好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初中生物初二生物上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初二生物上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3dfad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10.png)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遗传规律,特别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
2.识别和解释生物变异的类型及其原因,理解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能够运用遗传图解分析复杂的遗传现象,进行合理的预测。
4.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多元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a.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难题。
b.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
c.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问答、小组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实践活动,加深理解: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如观察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遗传和变异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设计一道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作业中展示解题过程。题目如下:
某家庭中,父亲为A型血,母亲为O型血,请预测他们的孩子可能的血型,并解释原因。
3.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遗传育种、基因治疗等,整理成一份资料,不少于500字。要求学生关注生物科技的发展,了解遗传和变异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举例说明遗传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b.分析生物变异的原因及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c.如何运用遗传规律来预测后代的遗传特征?
2.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点,纠正错误理解。
(四)课堂练习
初中生物知识点的遗传与变异规律
![初中生物知识点的遗传与变异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e1a0c60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1.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的遗传与变异规律遗传与变异规律是初中生物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遗传是指生物体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将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而变异则是指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个体间差异。
了解遗传与变异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进化与多样性。
本文将围绕遗传与变异规律展开讨论。
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实现。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分子,也就是脱氧核糖核酸。
DNA分子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中。
人类每个细胞核内有46条染色体,在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上,有着控制生物个体性状的基因。
基因是一段DNA序列,每个基因编码一个特定的蛋白质。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基因是个体性状的遗传单位,对个体的形态、结构、功能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在遗传中存在着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
遗传物质的传递是通过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结合实现的。
生殖细胞是指精子和卵子,在受精时融合成为受精卵,遗传物质也随之传递给下一代。
不同的个体通过基因的组合方式和遗传物质的携带形式,决定了后代个体的性状。
例如,父母有蓝色眼睛的基因和褐色眼睛的基因,那么子女有可能遗传到蓝色眼睛或褐色眼睛的基因。
在遗传过程中,变异是不可避免的。
变异是指在基因传递过程中,由于突变、交配随机性等原因,导致后代个体与父母个体有差异的现象。
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它使得每个个体都有一定程度的千差万别。
变异有利于环境的变化,进化了物种。
例如,某个物种在面对环境压力时,由于变异出了适应环境的个体,从而使得该种群能够在新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变异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类型。
首先,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突然而不可预测的改变,它是遗传变异的一种重要形式。
突变可以是基因点突变、基因缺失或增加等。
而后代的性状可能会有变异,这种变异可能对全身或某个特定器官的形态、结构或功能产生影响。
然后,随机结合也会导致变异。
生物个体繁殖时,生殖细胞的结合是随机发生的。
不同的配对携带的基因组合方式各异,导致后代个体的性状也具有多样性。
初中生物遗传与进化要点整理
![初中生物遗传与进化要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4477ed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d.png)
初中生物遗传与进化要点整理生物遗传与进化是初中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生物的遗传规律和进化过程。
遗传是生物的基础,而进化则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
在学习初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要点。
首先,遗传的基本规律是孟德尔遗传定律。
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研究,提出了遗传的基本原理。
他发现,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这些遗传因子成对出现,并且遵循显性和隐性的关系。
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基本概念包括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和表现型等。
其次,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所经历的过程。
进化的主要推动力是自然选择。
根据达尔文的理论,物种内存在着个体间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由基因的变异所引起的。
在环境中,只有那些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进而使得适应性更强的基因不断在种群中积累,最终导致物种的进化。
另外,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
遗传变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来实现。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突发性改变,可以导致个体的性状发生明显改变。
而基因重组则是指不同基因之间的互换和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组合,增加遗传变异的可能性。
此外,生物的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进化可以通过适应环境的选择和随机性的突变来实现。
适应环境的选择是指生物对环境中存在的选择性压力所做出的适应性变化。
这些变化可以使生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并提高生存的机会。
然而,随机性的突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打破了环境的稳态,使种群产生更多的变异,从而提供了进化的材料。
进化还可以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来实现。
自然选择是指自然环境中的选择性压力对个体的生存和繁殖产生的影响。
只有那些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够生存下来,并传递有利的基因给后代。
而人工选择是指人类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意愿,选择具有特定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
通过人工选择,人类可以加速物种的进化进程。
遗传与进化还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例如,显性和隐性、基因型比例和表现型比例、适应性、物种形成等。
这些概念和理论是我们理解生物遗传与进化的重要工具,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和进化机制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网络结构]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行为方式。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基因决定性状。
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是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并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章是探讨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自然深入。
要求了解遗传现象和遗传的物质基础;了解染色体同基因、基因同性状的关系;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在遗传过程中的表现;认识常见的遗传病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了解变异现象及其原因;了解变异在进化中的意义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在中考中,染色体、基因、性状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常作为考查的内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常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要求学生能准确地从相关的图表、资料、图形中获取信息,正确地分析、判断提高解题能力。
人类常见的几种疾病的病因要分清:白化病、血友病、色盲是遗传病;红眼病、艾滋病、流感是传染病;呆小症、糖尿病、侏儒症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坏血病、夜盲症、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
在中考中常将各种疾病混在一起,从某个角度来选择正确的选项。
[经典例题剖析]例1:请据图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者在概念上的大小关系:()A细胞核>DNA>染色体>基因B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C染色体>细胞核>DNA>基因D染色体>DNA>细胞核>基因[解析]本题要理清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DNA上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小单位。
[答案]B例2: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A.2N→2N→2N B.N→N→N C.N→2N→N D.2N→N→2N[解析] 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亲代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每对染色体都要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在生殖细胞内减半。
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后,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又恢复到和体细胞一样的数目。
[答案]D[预测新题演练]【选择题】1、下列哪一组是相对性状?()①单眼皮和双眼皮②有耳垂和无耳垂③能卷舌和不能卷舌④卷发与黑发⑤双眼皮与色盲⑥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③④2、下列属于人类遗传病的是()A.坏血病 B.艾滋病C.白化病 D.巨人症3、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获得新品种的原理是射线或药物()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B.改变了农作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C.淘汰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D.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4、已知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在有一对夫妇,男的基因组成是Aa,女的基因组成是aa,那么他们的子女基因组成可能是()A.AA 、aa B.Aa、 aa C.AA、 Aa、 aa D.aa5、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 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 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A.位于常染色体上B.位于Y染色体上C.位于X染色体上D.位于性染色体上6、豚鼠的黑毛(S)对白毛(s)是显性,一只基因组成为(Ss)的黑毛豚鼠,产生200万个精子,这些精子中约有多少含有白色隐性基因()A.50万 B.100万 C.150万 D.200万7、人的体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生殖细胞、白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分别是()条?A.46、23、16、23、46 B.46、0、46、23、23C.46、0、0、23、46 D.46、0、23、23、238、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籽粒,原因是()A.甜是显性性状 B.非甜是显性性状 C.相互混杂 D.相互选择9、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基本相等,其原因是()①男性产生X型和Y型两种类型的精子且比例为1︰1,女性只产生一种X型卵细胞②女性产生X型和Y型两种卵细胞,男性只产生一种Y型精子③男性产生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等④女性产生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机会相等⑤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⑤10、下图表示人类性别决定的过程图解:依据上图回答,图中子代6和7的染色体组成分别是____、_____。
亲代配子受精卵子代A. 44+XY、44+XXB. 44+XX、44+XXC. 44+XY、44+XYD. 22+XX、22+XY11、玉米的白化苗在光下也不能形成叶绿素,这属于:()A.有利的可遗传变异B.不利的可遗传变异C.有利的不可遗传变异D.不利的不可遗传变异12、显微镜下有两个细胞,一个细胞核内有20条染色体(甲),一个有23条染色体(乙),以下推断中错误的是()。
(玉米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0条)A.甲可能是玉米细胞B.乙可能是人类的生殖细胞C.乙可能是某种生物的体细胞D.甲可能是某种生物的体细胞13、我国生物科学家已成功地将人的血清蛋白基因导入奶牛的受精卵细胞中,由这样的受精卵发育成的雌牛产的奶中含有人的血清蛋白,该事实说明()A.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出现的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C.基因存在于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上D.细胞中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14、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是A.0 B.12.5% C.25% D.50%15、下列疾病中由于基因改变引起的是()A.夜盲症B.色盲症C.艾滋病D.甲型肝炎16、以杭州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生物研究中心为主体的中国科学家成功地破译了水稻基因组信息下列有关水稻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水稻基因实质上是水稻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一些片段B.水稻抗病、抗倒扶、高产优质等一系列可遗传的性状均有基因决定C.水稻DNA分子是一种大分子化学物质,相对质量较大D.水稻、人类等生物体的基因、DNA、染色体不可能发生变化17、一株高茎(DD)和一株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后代都表现为高茎,若后代进行自花传粉,则受精卵的基因组成可能()A . 一种 B. 二种 C.三种 D. 四种18、下面有关细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染色体上有DNA,DNA上有基因C.在DNA上的基因带有特定的遗传信息D.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所以是整个细胞的控制中心19、小明的父母惯用左手,小明也是如此,这是因为()A.小明的父母将惯用左手的性状传给了他 B.小明和他的父母朝夕相处C小明父母将控制惯用左手性状的基因传给了他D.小明的父母既传给了惯用左手的性状又传给予了控制该性状的基因20、老张因工作关系,手臂经常受到X光的照射,于是他担心X光会引起细胞中的基因发生变异而遗传给后代,但事实上不可能发生,其理由是()A.手臂上的细胞对X光抵抗能力强B.手臂上受伤的细胞很快会死亡C.此人将不久于人世D.生殖细胞没有受到X光的照射简答题:21、小红的母亲有耳垂、大拇指向背侧弯曲、体型肥胖;父亲有耳垂、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体型较瘦;小红无耳垂、大拇指向背侧弯曲、体型正常。
请你从①有无耳垂②大拇指能不能向背侧弯曲③体型胖瘦三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1)父母有耳垂, 小红无耳垂, 说明了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2)母亲的大拇指指向背侧弯曲, 小红的大拇指也能向背侧弯曲, 说明了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3)能遗传的变异特征是_________, 不能遗传的变异特征是__________(填代号)。
二、生物的进化[知识网络结构]:[课标考点解读]:本章要求学生能够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分析米勒的模拟实验;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知道生物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能够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巩固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比较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分析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
其中脊椎动物和植物进化的历程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可联系各生物类群的特征及各类生物在进化中的地位。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生物的进化是本章中的难点,常见的考题是用自然选择来解释长颈鹿的进化及新的物种出现的原因。
[预测新题演练]【选择题】1、鱼和鲸鱼是两种不同的动物,但却有着相似的外部形态,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偶然巧合B.进化方向相同C.有共同的祖先 D .相同的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2、 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成株,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 ( )A.物种是可变的 B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C.选择的不定向性 D .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3、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而且DNA 的基本结构单位相同,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说明( )A 这些生物都起源于DNAB DNA 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C 这些生物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D DNA 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物质4、由于某种原因,使森林中几乎所有的树木颜色由棕色变成了灰白色。
多年以后,使得该)3、生物进化的原因: 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下来,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叫做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根据人类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 适者生存 内容 自然选择 C D种 类A 种 类 数量B 种 类5、下面是某同学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也是不定向的B.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C.只有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6、自然选择学说是由哪个科学家提出的()A.巴斯德 B.达尔文 C.孟德尔 D.牛顿7、最早的鸡每年产的卵只有8~12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卵鸡每年可产卵二三百个,进化的原因是A.食物不同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C.人工选择的结果D.生存环境的结果8、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要生存下来就必须适应()A敌害 B人类 C环境 D其他个体、9、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不包括()A.生物普遍的存在遗传和变异B.生物有过渡繁殖的倾向C.生存斗争现象D.有害与有利变异均有利于生物生存和繁殖10、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B.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病原体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C.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 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都产生了定向变异简答题:11、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的桦尺蛾和浅色的桦尺蛾分别做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没(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