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_俞国良

合集下载

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_俞国良

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_俞国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总第163期)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俞国良1,曾盼盼2(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摘要: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既有一般心理健康标准的共性,也有其职业特殊性。

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有:生理-心理症状、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行为问题和职业倦怠等。

造成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有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

我们应在诊断和评价的基础上,从社会体制、社区、学校和个人四个层面上来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关键词:教师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中图分类号:B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1)01-0020-08理论与实践均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教学改革决定于教师的所作所为。

教师心理健康作为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和指标,不仅有利于教师在职业生涯上的发展,使其更快地由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而且有利于教师自身身体健康、生活幸福、造福于他人和社会。

因此,我们相信,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必将成为教师心理研究的一个重点,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 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

目前在我国,心理健康既指心理健康状态,也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进而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过程。

根据以上所述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社会适应(或生存)标准和发展性标准。

前者如大部分中国学者指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1.认知功能正常; 2.情绪反应适度; 3.意志品质健全; 4.自我意识客观; 5.个性结构完善; 6.人际关系协调;7.社会适应良好;8.人生收稿日期:2000-11-05作者简介:俞国良(1963-),男,浙江省萧山市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

对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的探讨

对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的探讨

对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的探讨【摘要】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余国良教授曾经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取得根本性成果,必须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在校生活,整体都沉浸在安全、和谐的心理环境中,从而使其潜移默化的接受心理感化,获得心理成长。

我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响应教育部及自治区文件精神,并积极开拓思路,努力营造出了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防护体系;心理环境;参与式教学;心理剧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指导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学院切实将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到学校教学目标的高度,从而以学校的重视提升师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外化环境,重视良好校园文化建设。

此外,我院还高度重视师资培训,帮助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

学院领导更是牵头组织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责任到人,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与管理。

目前学院在着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的尝试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

一、学院领导领航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余国良教授在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答记者问中,曾经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想顺利开展,还需“五子登科”先行。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到了“五子”行在钱。

“房子”即硬件,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空间和设备,必备的硬件设备是心理健康顺利开展的前提。

在学院招生逐年增长,教室紧张的情况下,学院仍专门划拨230多平米的空间,开始团体心理咨询室两间,个体心理咨询室6间,为学生接受心理健康辅导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票子” 即经费,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经费的支持,学院每年为每一名学生划拨10元的心理健康专项费用。

“位子” 即地位,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给予心理健康老师一定的位置,才好便于协调各方力量,全员参与到心理工作中。

俞国良心理健康课

俞国良心理健康课
浅灰色区的人应进行心理咨询全面深刻地认识影响正常生活的内外矛盾积极地适应和解决最终缓解由此产生的心理冲突与压抑获得内心的和谐增强自信心和自主能力积极地适应生活完善自己的人格
俞国良心理安康课
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心理健康与成长 心理健康哆唻咪 心理发展你我他 心理调适方法ABC
第2课 心理健康哆唻咪
谢谢收看
再见
谢谢!
拓展性训练 我要这样做……
外在的环境,如天气不好,通常不太会影响我的情绪。 当我有好的东西或看到好书,我会热衷跟别人分享。 基本上来说,我是个自动自发的人。 我很乐于助人,并且会因帮助别人而感到快乐。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我会尽量往好的方向思考。 我喜欢自己而且觉得自己还不错。 我喜欢和人们接触,而且觉得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 对于不断的成长与进步,我会感到无比的愉悦。
>> 心海导航 <<
根据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 观点,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调和; 适应环境,能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 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 有效率的生活。
>> 心海导航 <<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 • 无心理疾病 • 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 满,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 心海导航 <<
生理安康 是安康的根底,指 人体构造完整,生
理功能正常。
>> 心海导航 <<
社会适应安康
就是自己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活动和行 为,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理解和 承受,使自己在各种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平安 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 欢送和信任;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 切合实际地在各种社会环境下不断进取,有

心理学研究成果应为基础教育服务——访中小学心理健康自助仪研制者俞国良教授

心理学研究成果应为基础教育服务——访中小学心理健康自助仪研制者俞国良教授

个 方 面 . 时 . 是 心 理 学 研 究 项 目 的 来 源 或 者 同 也
研 究选题 的来源 心理 学研究 要 为基 础 教育服 务 . 应该 体现 在 以
2基础 研究 为主 , 顾基础 应用研 究 . 兼
俞 国 良教授 非常 重视 心理 学 基础研 究 。例 如 。
问题 为 中心 的研 究 范 式 我 们 要 根 据现 实 中的 问

“ 中国学 校心理 健康服务体系研究 ”特别是教育部人 . 文社科重 点项 目 “ 心理卫 生对社 会 的影 响及解 决对 策” 详细分 析了幼儿 、 学 、 , 小 中学生 、 中职生 、 大学生 等心理行 为问题及解决 策 略 这些研 究项 目出 了一
批 成果 , 是在基 础教育领域加 以应用的理论基础 。 也
等与 心 理 健 康 有 密切 联 系 . 言 之 . 们 是 要 以心 换 它
理 健 康 为 条 件 的 如 果 按 照 美 国精 神 病 标 准来 划 分 . 国有 1 中 . 精 神 病 者 . 中 10 3亿 其 6 0万 属 于 重症 精 神病 这些 不 争 的事 实 足 以说 明 . 社会 需要 心 理 健康 教 育 . 校需 要心 理健 康教 育 学
题 , 据 基 础 教 育 中 的 问 题 进 行 心 理 学 研 究 。 心 理 根
他 带领 课题 组 编制 了 《 中小学 生 心理健 康 量表 》 和
《 中职生心 理健 康量 表 》 ,并 发表 了相 关论 文 2 O多 篇 , 量表 的 信 度 、 对 效度 等 一 些测 量 指 标 进 行 了研
教育 部 项 目. 如教 育 部人 文 社 科 项 目“ 中等 职业 学
校 学 生 的 心 理 行 为 问题 研 究 ” 以 及 教 育部 重 点 课 题 .

心理健康教育应立足于自主自助——访心理健康自助仪及自助服务系统研制者俞国良教授

心理健康教育应立足于自主自助——访心理健康自助仪及自助服务系统研制者俞国良教授

理健 康 教 育 需 要 。传 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忽视 了 学 生 的独 特 需 要 ,提 高 全 体 学 生 的 心 理 素 质 , 因此 在 中 小 学 实 施 自
性 、 自主性 和 能 动 性 ,专 注 于 通 过 教 师 教 育 来 实 现 学 生 主 自助 的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显 得 尤 为必 要 。此 外 , 由于 心 理
主 自助 .并 领 导 其 团 队研 制 了心 理 健 康 自助 仪 和 自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服 务 系统 ,申报 了专利 和 著 作权 。
[ 关键 词] 心理 健 康 ; 自主 自助 ; 自助 仪 ; 自助 服
务 系统
[ 图分 类 号] G 4 中 4
[ 献标 识 码 ]A 文
俞 国 良教 授 近 照
己发 展 需 要 的 教 育 ,这 也 是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 内在 要 求 和 育 部基 础 教 育 一 司“ 中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育 工作 发 展 状 况 调
本 质特 征 。 查 ”数 据 显示 ,有八 成 中小学 校 配备 了心 理 教师 ,而这 些
理 由一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是 用 心 理 学 的 知 识 和 方 法 解 心 理 教 师 中仅 有 三 成 是 专 职 心 理 教 师 ,七 成 是 兼 职 心 理
理 由三 , 自主 自助 的 心理 健 康教 育 拓 展 了心 理健 康 教
21 I 3 01 - t  ̄ )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 育 1 7 0 7
■ 专
访
育 途 径 。 目前 ,心 理 健 康 课 和 心 理 咨 询 ( 导 ) 是 中小 机 硬 件 、内 部 配 置 、数 据 库 和用 户 界 面 为 支撑 ,以 心 理 辅

社会心理服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场与方法——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俞国良教

社会心理服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场与方法——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俞国良教

社会心理服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场与方法□ 何 妍—— 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俞国良教授何妍(以下简称何):俞教授您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激发了心理研究者、工作者等众多有识之士的热议和思考,您近年也对社会心理建设、社会心态培育、社会心理服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进行过诸多深入的研究,并且参与了相关政策文件的起草和制定,您认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之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有什么样的站位和立场?如何科学认识与理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和核心内容?俞国良(以下简称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提高站位,即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

社会转型就是新时代的核心特征,就是时代的制高点。

在这个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中,既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宏观领域密集的、渐变的、根本性的社会结构性变革,也包括认知、态度、信念、人格、价值观等微观领域急剧的、显著的、普遍性的个体心理性变革。

伴随这个变革过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特别是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大强度的竞争压力,高目标的成就动机,使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矛盾、冲突日益突显,导致个体心理、社会心理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当人民的需要从物质文化转变为美好生活,而美好生活需要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作为社会矛盾的“晴雨表和指示器”,而心理健康则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社会心理面向。

因此,在社会心理服务大框架下讨论与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服务,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持的基本立场。

科学认识与理解社会心理,这是诠释社会心理服务及其服务体系的前提。

第一,对社会心理的理解。

社会心理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也是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普遍感受和理解,它自发存在于人们的情绪、态度、言论和行为方式中,反映在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社会风气中。

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构建

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构建

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构建①杨雯,何甜甜(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00)在高等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部分。

并且,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迭代升级使学生成长生活在变化迅速、竞争激烈的生存发展环境,再加上学生自身心理发展阶段与个性化的影响,其心理状态、人格特征等极易受到冲击。

高校学生是国家栋梁、民族希望,帮助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等逐渐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关系着学生能否成长为肩负起时代重任的优秀人才。

面对新时代赋予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内涵、新任务、新目的,如何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行之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经过长期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

姚本先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方法与手段等预防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陈家麟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需以心理学为基础,并将其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对其心理素质进行塑造,最终实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1]。

叶一舵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学生各阶段成长规律,通过开展相关课程、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优化教育环境等方式,借助心理学、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层面出现的问题,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这一目标的各类型教育活动。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成长规律与实际情况采用有效手段,围绕具体目标、组织相关人员、依据详细计划对学生心理施加积极影响的活动,其最终目的为通过这种影响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在自身条件与外界环境允许的范围内达到最佳状态。

二、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高校学生平均年龄处于18~22岁,经过多年的知识学习与思想熏陶,其心理、自我认知等方面已趋于成熟,但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与自身内部矛盾的相互作用使其产生了各种负面情绪。

我们要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组俞国良教授

我们要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组俞国良教授
性特 点 。
实性 , 逐 步 建立 具 有 我 国特 色 的 中小 学 心 理健
康 服 务体 系 , 使 这 项工 作 科 学 、 规范 、 健康 和可
持续发展。
2 . 中小学学 生综 合素质的提高必须 以 良好 心
理素质 为中介 , 心理 素质 的水平直接 影响其他 素
3 . 在《 纲要》 修订过程 中体现了哪些 中小学 心
特点 的心理健康教 育活动 ; 让他 们根据 自身 的心 理 困惑或 问题 , 进 行 自主选择 、 自我调 节 和 自我 决策 , 实现 自我教育 和 自我发展 。特别 强调在 活
学 学 生 的 学 习 生 活 和 社 会 生 活 的 实 际 出发 , 选 取 他 们 关 心 的具 有 现 实 意 义 的 重 大 生 活 事 件 和 心 理行 为 问题 , 反 映新 时 期 、 新 时 代 对 中小学 学生 心理发 展 的要求 , 把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内 容 融 入 到 反 映 时 代 现 实 生 活 的 主 题 模
育活动 、 教研活动 、 课 题 研 究 具 有 针 对 性 和 现
第 四, 操作性原 则 , 充 分 考 虑 目前 中 小 学
心 理健 康 教 育 工 作 发展 现 状 、存 在 的 问题 , 以
及 各地发展 的不平衡 , 尤其是东 、 西 部 地 区 的 现 实差 距 , 在 教 育 目标 和教 育 任 务 等 方 面 提 出 具体 要 求 , 体 现 实 施 过程 中 的可 行 性 和 可操 作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修 订解读
的身心发 展特 点 , 因材 施教 , 站在 以学 生 心理 发 展 为本 的立场 上 , 把学 生作 为学 习 的主体 , 而不

中职学校俞国良《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中职学校俞国良《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备课日期 2013年 8 月 31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8 月 31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8 月 31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8 月 31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1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2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2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8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13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15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27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

中职学校俞国良《心理健康》教学案[完整版]

中职学校俞国良《心理健康》教学案[完整版]

备课日期 2013年 8 月 31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 2013年 8 月 31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 2013年 8 月 31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 2013年 8 月 31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1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2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2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
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8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
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13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
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15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
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27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
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
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

主编访谈大心理健康教育观:背景、内涵和实现路径

主编访谈大心理健康教育观:背景、内涵和实现路径

主编访谈大心理健康教育观:背景、内涵和实现路径编者按“大心理健康教育观”是俞国良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近年来一直在提倡和呼吁建立的一种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和理念。

2021 年第1 期俞教授在本栏目的访谈中提及“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大家普遍认为这一理念站位高、视角广,符合我国社会现实和时代发展需要,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前瞻性,并希望学习与了解该理念相关的更多内容。

本期何妍主编将与俞国良教授深入探讨有关“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背景、内涵和实现路径,以飨读者。

俞国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委员01背景与思路何妍:俞教授好!请您首先谈谈“大心理健康教育观”提出的背景和思路。

俞国良: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发展时期,经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快速转变。

在初步解决了13 亿国人的温饱问题后,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概念的历史演变、新时代赋予心理健康概念的新意义,以及与心理健康概念相关的教育实践,都折射出社会历史变迁对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观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

“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实质是从整体性和发展性的思路出发,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环境和新时代的发展特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富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观。

具体来讲,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要考虑整体性,即考虑到在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时代发展的背景。

社会历史背景是指,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充分考虑两者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所起的作用。

时代发展背景是指,既要考虑到国际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研究理念与趋势,如朋辈辅导、社区教育、体验式学习;又要考虑新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普遍影响(如互联网)和我国教育实践中突显出来的实际问题(如大、中、小、幼不同学龄阶段的衔接)。

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的思考俞国良

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的思考俞国良

资料仅供参考,。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就学
校心理咨询机构的设置、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
的数量、加强对心理辅导教师的培训等方面提出
了很多规定,然而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很多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功能和作用流于形式,
难以实现心理辅导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有鉴
于此,建设学校心理辅导制度不仅可以有效解决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 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要求高校应开设 必修课或必选课,给予相应学分,保证学生在校 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正是由于这两 个在学校心理辅导基本制度方面的条例规则,促 使很多中职、高校通过招聘教师,整合不同专业 院系资源组成课程团队,或开发校本教材等方式 ,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中职、大学的广泛 推广和积极实践。
上述问题,保证心理咨询工作按规程有效运行;
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
的心理困扰,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帮助学生学
会心理调适的方法,实现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发
展健全人格的功能。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筛查与转介功能。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可以明
确心理筛查与转介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通过
合。成立家长委员会,由心理辅导团队中的相关
教师负责,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对
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提出建议。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团体辅导功能。团体辅导旨在通过让学生在真 诚、安全和接纳的团体氛围中,感受来自同伴的 关心和支持,在团体动力的影响下探索自我,发 展适应的行为,重建理性的认知。学校心理辅导 制度一方面可以规范团体辅导的流程、档案管理 、过程评估等过程,另一方面可以对团体辅导者 的准入资质、受教育背景、接受培训经历、自我 体验的时间等方面有所要求,从而有效利用团体 辅导方式起到教育学生,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 困扰,预防心理疾病的作用。

积极推进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体系建设

■ 主编访谈积极推进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体系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体系何妍:俞教授好,在上期的访谈中,您提到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同时也顺应了国际心理科学发展的新潮流。

我们知道,心理学为学校教育服务的历程,根据关注人群和理念的不同,经历了医学模式、教育模式和服务模式。

现阶段,我国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正处在从教育模式逐渐向服务模式转变的过程中。

在您看来,什么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包含哪些内容?俞国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是一种专业活动,是教师以一般专业理论指导或原则为依据,在对一组已知事实和经验结果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心理学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心理健康评估、心理辅导以及危机干预等活动,从而促进学校全体成员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对象包括全校学生和全体教职员工。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一整套的服务系统,它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工作队伍,遵循心理健康的特点和规律,向学生和教职工提供不同层级的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服务,包含围绕该项工作的各种人财物的投入、教育培训、管理以及相应的制度建设等。

根据其目标和任务不同,可以划分为心理健康自评和他评评价系统、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系统、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系统以及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系统。

这四个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国内外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与发展何妍: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起步较早,经历【编者按】2021年第1期,本刊主编何妍就“新时代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更新和自我优化问题”对俞国良教授进行了采访,访谈中指出“从教育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势所趋”,并提及服务模式和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

本期何妍主编和俞国良教授将继续深入探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体系建设”这一话题,带您了解什么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什么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国内外学校心理服务的现状和发展,以及如何积极推进我国学校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 --访中央教科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俞国良教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 --访中央教科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俞国良教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 --访中央教科所教育心理研究
室主任俞国良教授
心言
【期刊名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 [编者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后,我们陆续收到了许多读者的来信.大家认为,<纲要>的颁布为科学而健康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明确了方向,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但读者们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经过汇总,我们以书面的形式对中央教科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俞国良教授进行了采访.
【总页数】3页(P4-6)
【作者】心言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社会心理服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场与方法r——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俞国良教授 [J], 何妍
2.心理辅导室:打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舰载机”--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起草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教授 [J], 何妍;丁尧
3.特色学校争创计划:打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航母”--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俞国良教授 [J], 何妍;丁尧
4.深入领会新《纲要》精神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修订组组长俞国良教授 [J], 何妍;任玉丹
5.我们要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组俞国良教授 [J], 王永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俞国良
作者机构: 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北京100086
出版物刊名: 基础教育参考
页码: 12-14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1期
主题词: 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辅导 制度 学校德育工作 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 发展规划纲要 心理疏导
摘要: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心理辅导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要求,。

中职学校俞国良《心理健康》教学案[完整版]

中职学校俞国良《心理健康》教学案[完整版]

备课日期 2013年 8 月 31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8 月 31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8 月 31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8 月 31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1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2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2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 9 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8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13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15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 9 月 27 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 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 2013 年月日。

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心理学理论和技巧的教育科目。

在我学习和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体会和经验。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终身的任务。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指解决问题或克服困难,更是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关注、理解和照顾。

从小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良好的心态和适应能力,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

积极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我学会了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再次,倾听和沟通是促进心理健康的关键。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倾诉,能够释放内心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同时,也能够获得外界的支持和理解,促进心理的平衡和稳定。

另外,学会调节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睡眠充足、饮食均衡、适度运动和放松身心都对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建立合理的生活规律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最后,要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尽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愈发突出,而许多问题的根源往往来自于童年和少年时期。

因此,要从小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
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效预防和应对心理问题的发生。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人们全面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更好地关注和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更加健康地生活和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俞国良侯瑞鹤[摘要]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是教师以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为依据,在对一组已知事实、经验结果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心理健康教学、心理健康评估、心理辅导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等活动,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的专业活动。

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的工作团队,遵循心理健康的特点和规律,向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不同层级的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服务,以及围绕该项工作的各种人财物的投入、教育培训、管理以及相应的制度建设等,构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根据其目标和任务不同,可以划分为心理健康自评和他评评价系统、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系统、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系统,以及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系统。

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需要编制本土化的心理健康评价工具,开发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与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辅导室建设,完善学校危机预防与干预服务系统。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作者简介]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心理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侯瑞鹤,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中心讲师、博士(北京100872)从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顺应了世界心理科学发展的新特点。

纵观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为学校教育服务的历程,根据关注人群和理念的不同,经历了医学模式、教育模式和服务模式。

[1]早期主要以医学模式为主,其关注的人群主要是智力落后或心理障碍、需要提供特殊心理服务的少数学生,并以心理行为问题解决为导向。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悄然兴起和蓬勃发展,学校心理服务的对象逐渐扩展到全体学生,强调面向健康的大多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以预防和促进发展为导向。

服务模式相对于教育模式,主要强调的是视角不同。

教育模式有一个内隐假设,即教育者根据预设的内容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有“强人所难”、“居高临下”之嫌;服务模式则重视以学生自身的发展性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即强调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把“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作为其指导思想。

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处在从教育模式逐渐向服务模式转变的过程中。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习困难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与其可塑性研究”(项目编号:10JJDXLX004)的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侯瑞鹤,houruihe@。

一、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内涵及其体系构成(一)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是教师以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为依据,在对一组已知事实、经验结果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心理健康教学、心理健康评估、心理辅导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等活动,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的专业活动。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其技能、理论的发展决定着心理健康服务的方向、质量和专业化水平。

对此,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技能培训的循证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即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其服务质量。

[2]纵观理论发展历程,传统的心理健康理论主要包括心理动力学、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人本主义心理学、后现代理论以及整合主义理论等。

近些年来,侧重心理体验为主的疗法得到蓬勃的发展,其优势在于在短时间内能够在心理体验的基础上,帮助服务对象获得较深刻的领悟和产生较大的心理行为变化。

此外,我国心理健康从业者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发展出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方法,影响较大的有意象对话疗法、渗透中医或中国哲学的心理或情志疗法等。

(二)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载体。

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的工作团队,遵循心理健康的特点和规律,向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不同层级的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服务,以及围绕该项工作的各种人财物的投入、教育培训、管理以及相应的制度建设等,构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根据其目标和任务不同,可以划分为心理健康自评和他评评价系统、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系统、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系统,以及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系统。

心理健康自评与他评评价服务系统。

评价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基础。

收集服务对象相对完整和全面的信息进行准确评估,是提高后续服务工作效果的前提。

对个体进行评价时,仅仅根据其自我报告或自评收集数据,有时会获得偏差的信息,他评则可以有效弥补自评可能出现的缺陷。

因此,这里所提出的自评和他评评价服务系统,意谓从我国国情和文化背景出发,根据国家、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关于心理健康工作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建立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科学系统的、包括服务对象自评及其所在环境中重要他人评价的方法,以获得更全面、更完整信息进行综合评价的服务系统。

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服务系统。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主渠道和重要抓手是课程。

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着眼点是服务于全体学生。

研究者在回顾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学校心理健康应该面向大多数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3]该服务系统需要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开发、优化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资源;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不同教育内容的心理健康课程模块;强调游戏活动、情感体验和行为训练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素质,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系统。

心理辅导与咨询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核心和关键。

该系统的主要承担者是学校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他们自觉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对多数学生共同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少数有较严重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

努力挖掘来访者自身潜能,在此基础上提高来访者解决自身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促进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

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服务系统。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任务是心理疾病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

该系统通过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精神卫生防治工作机制,有效运用社会、学校、家庭力量,使学生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增强他们对精神疾病预防与康复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对心理疾病预防与心理危机干预而言,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效率,学校通过主动、系统的心理健康筛查,及时转介需要帮助的学生到相应的心理机构,使他们获得及时帮助。

[4]二、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与发展(一)西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与发展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西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相对于我国起步较晚的现状,发展更为成熟。

有鉴于欧美国家发展背景的相似性,这里以美国为例。

1.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理念的现状与发展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已有一个较长的历史。

19世纪90年代,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就有学校开设了心理诊所,为师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5]今天,美国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并提供学生一系列的社会和心理健康服务。

比如,社会工作者、学校心理学家、家庭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以及依托一些公益项目、研究项目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三级防控体系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理念。

第一层是以预防为主的心理健康项目和服务,包括提供一个积极、友好、开放的学校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与集体或家庭建立有效的联结,支持学生的情绪健康发展,最终目标是建立对于学校的归属感。

这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活动被证实对学业成绩有积极的影响,并且能够减少风险行为。

[6]第二层是面对一些有心理辅导与咨询需要的学生提供无偿服务,其形式主要是团体辅导或个体咨询,以满足正常学校教育外一些学生的特殊需要。

第三层主要是面对小部分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

他们往往需要多渠道、更专业的帮助,如特殊教育服务、个体或家庭治疗、药物治疗等,通常需要学校和社会机构的密切配合与协作。

研究表明,这三级防控体系卓有成效:学生出勤率提升,学业成绩提高,以及心理行为问题减少。

[7]把临床心理工作和日常教育工作合二为一的理念。

该理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提出,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但仍有不同声音。

美国佐治亚大学的Margaret教授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在新的时期进行了扩展,提出了“把临床心理工作和日常教育工作合二为一的理念”。

[8]把两者整合起来的有效途径,是把教职员工培训作为一件优先考虑的事情,从培训教师、教育者和管理者入手。

[9]显然,从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入手,才能够从根本上把促进儿童心理发展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尤其是优秀教师的选聘,要求他们具备对心理困扰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教育和咨询服务的能力,同时能够渗透到正常的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内。

[10]以问题为中心的干预过渡到全员参与的预防模式。

传统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的危机干预模式主要聚焦心理行为问题解决,该模式主要针对出现危机后的个体,或者受到该危机感染的人群进行事后干预。

该模式的主要缺陷在于干预效果不尽人意。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研究者提出了全员参与的预防模式。

该模式是研究者在实证基础上,提出以预防和降低自杀率为主要出发点的预防和危机干预模式。

[11]他们认为,除了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外,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行政人员,甚至保安和宿舍管理人员等,都应该接受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知识培训,以便能够尽早觉察到可能进入危机通道学生的异常变化,从而能及时有效地启动危机干预程序。

2.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现状与发展专业化和精细化。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充实,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对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分工也越来越细,比如,社会工作者、家庭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等。

此外,还有拓展性服务,如学校专门针对无家可归青少年的干预计划。

[12]不同的专业人员服务于不同的心理健康内容或群体,就使得在操作层面上经常遇到以下问题:一是有的学生有心理行为问题但得不到及时帮助,二是有的学生则可能会被重复鉴定。

特别是心理建康从业人员和部门彼此缺乏沟通和恶性竞争,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之间出现了“各自为政”的情况。

[13]信息化与整合化。

随着信息化发展,面对专业化和精细化所带来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整合各种信息。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员与部门之间的整合;一是不同来源的数据和信息的整合。

然而,在信息整合的过程中,有一个操作上的重要障碍,即保密与保密例外条款的把握,导致学生在不同机构,尤其是从学校到校外机构接受治疗或帮助时,这些机构对学生整个生活史的了解不够,从而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

此外,对心理健康服务效果的评估,也是一个正在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问题。

[14](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近十年是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