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雷暴及其强对流天气共22页

合集下载

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

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

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引言:雷暴和强对流天气是极端天气事件中的重要部分,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准确地预报雷暴和强对流临近天气,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气象科学的不断发展,雷暴和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也在不断进展,本文将对近年来的进展进行综述。

一、雷暴预报技术进展1. 雷暴形成机理的研究雷暴是一种由云团中的电荷分离所形成的大气放电现象。

近年来,气象学家对雷暴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涉及到电场分布、云微物理过程等方面。

研究人员通过实地观测和数值模拟,揭示了雷暴形成的复杂过程和机制,从而为雷暴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

2. 闪电定位技术闪电是雷暴活动中最明显的现象之一,通过对闪电的定位可以实现雷暴的追踪和预警。

近年来,闪电定位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利用地面、空中和卫星观测等手段,可以高精度地测定闪电的位置和强度,从而提高雷暴的预报准确性。

3. 雷暴敏感指数模型为了更好地评估雷暴的潜在危害程度,研究人员提出了雷暴敏感指数模型。

这种模型结合了气象要素、环流场信息等多个因素,通过数学运算得到一个综合指标,用来评估雷暴活动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这种模型在雷暴预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雷暴预报的准确性。

二、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1. 强对流观测网络建设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空间性和短时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观测网络进行监测。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强对流的观测,并建立了雷达、卫星和自动气象站等多种观测手段的网络。

这些观测数据不仅可以用来实时监测强对流的发生,还可以用来验证和改进预报模型。

2. 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数值模拟技术是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的重要工具。

通过分析环流场、湿度场和温度场等要素的变化,并利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可以模拟出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提供了更精确的预报结果。

强对流天气是指雷暴

强对流天气是指雷暴

1引言强对流天气是指雷暴、冰雹、龙卷、雷雨大风和飑线等剧烈的天气现象,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通过常规观测网很难捕捉到。

自20世纪50年代雷达技术开始被用于天气监测以来,天气雷达以其精细的时空分辨率、及时准确的遥感探测能力成为研究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的重要探测手段[1]。

我国是暴雨、冰雹、龙卷、飑线等中尺度灾害性天气多发地区[2-3],对这些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的监测和预警预报服务十分重要。

我国自1998年以来开始布设新一代天气雷达网,气象工作者依靠丰富的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极大地加深了对下击暴流、龙卷、冰雹、飑线等天气现象的理解和认识[4-10],强对流天气的预警能力不断增强[11]。

2007年7月27日19—21时武汉市自南向北先后出现雷雨大风天气(以下简称“07.7”鄂东南强对流天气),其中该市武昌城区和汉口局部地区出现罕见冰雹,其直径最大为2cm。

这次强对流天气给武汉市电力、交通、园林、商业和建筑等部门都造成巨大损失。

城区大面积停电,部分地区交通严重堵塞,多处路段大树被吹倒,武汉天河机场风速达到29m・s-1,13个进出港航班受影响,20架次途经京广航路的航班被迫绕开武汉空域。

同时,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造成武汉市南郊的江夏区、北郊的黄陂区以及洪湖市部分乡镇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等。

其中,黄陂区损失最重,因灾死亡7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634人,倒塌、损坏房屋共3200多间;洪湖市部分乡镇电力中断数十小时;嘉鱼县一座变电站因灾起火,导致全县8个乡镇停电。

本文主要使用武汉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讨论了造成此次鄂东南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演变过程,重点分析其强风暴单体特征,以期为区域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2大尺度环流背景分析从2007年7月27日08时、20时850hPa到500hPa天气图上可见(图略),呈狭长带状的西南风急流从湖北中部穿过。

500hPa天气图上,27日08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588dagpm线控制鄂东地区,宜昌、武汉、安庆站的位势高度分别为583、586、589dagpm;当天20时,副热带高压中心稍微北抬,宜昌、武汉、安庆站的位势高度分别变为585、585、590dagpm,此时宜昌与武汉之间已无位势高度差,而武汉与安庆之间位势高度差增大,说明副热带高压西侧强烈的西南气流诱发了中小尺度扰动,“07.7”鄂东南强对流天气就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急流右侧的武汉至安庆之间。

预报员竞赛-雷暴与强对流临近预报-黄金考点32

预报员竞赛-雷暴与强对流临近预报-黄金考点32

预报员竞赛-雷暴与强对流临近预报-黄金考点325.3 雷暴大风四十道填空题1.雷暴大风产生的四种方式:(下沉气流辐散)、(动量夹卷下传)、(阵风锋)、(上升气流区抽吸作用)。

2.下击暴流是指(雷暴内下沉气流底部)和(地面强辐散风),形成的大风称之为(下击暴流大风)。

3.通常将地面导致辐散气流的(雷暴内部下沉气流底部)和(地面强辐散风)一起称为下击暴流。

4.(阵风锋的快速推进)导致的雷暴大风称为阵风锋大风。

5.较强下沉气流的维持与(地面~500hPa温度递减率)有关,有利于下沉气流和环境之间保持(负温差),使下沉气流维持。

6.广泛共识的深厚湿对流内下沉气流产生的两个环境条件:1(对流层中层700~400hPa存在干层);2(对流层中下层地面~500hPa的温度递减率相对较大),分别对应(夹卷)作用和(负温差)作用。

7.垂直扰动方程各项重要性排名,由大到小:(热浮力项)>(水凝物的重力拖曳作用)>(扰动气压的垂直梯度)>(扰动压力浮力)。

8.垂直运动方程解释下沉气流和其地面出流的强迫机制中,(云和空气之间的夹卷作用)没有表达出来。

9.垂直运动方程各项意义:(扰动气压的垂直梯度)、(热浮力项)、(扰动压力的浮力项)和(云、雨、冰等水凝物的重力拖曳作用)。

10.下沉气流是(凝结物相变冷却)和(下沉绝热增温)之间竞争的结果。

11.对流层中层存在一个相对干的气层的作用是(干空气夹卷促进雨滴蒸发,下沉气流内温度降低到明显低于环境温度而产生向下的加速度)。

12.对流层中下层的环境温度直减率较大的作用是(有利于保持下沉气流在下沉增压增温过程中和环境之间的负温差,使下沉气流在下降过程中始终低于环境温度,保持向下的加速度)。

13.理论上DCAPE的下沉高度线应该选择(湿球温度0℃层),DCAPE(高)估下沉气流潜势。

14.移动的风暴,会存在动量下传的问题,动量下沉的两个来源是:1(移动风暴中雨滴或冰雹随风暴移动把动量带至地面),2(夹卷层空气夹卷进来代入地面动量)。

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探讨

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探讨

发生冰雹个例,将过 去 出 现 的 冰 雹 天 气 形 势 分 为 若
散场重叠的区域;高 空 急 流 与 低 空 急 流 汇 合 与 交 叉
干类型,总结凝练 各 类 型 预 报 指 标,依 据 高 空 形 势,
区;垂直风速切变大值区,都有利于冰雹天气发生。
配合对流层低层的 特 点,将 冰 雹 天 气 形 势 划 分 为 不
2022 年 6 月 10 日 16—17 时,强度为 19.
6 mm/h,虽
然降水强度不是很强,但伴随着降水全市大部分地区
强对流天气预报有一定影响。
均有雷电天气出现,在喀喇沁旗西南部地区出现了雷
或利用当日 08 时探空数据订正后使用,但由于各家
雷暴天气的触 发 机 制 主 要 通 过 分 析 天 气 系 统、
1 雷暴天气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技术
雷暴多发于春 季 和 夏 季,其 发 生 基 本 原 因 是 大
意山脉的走向及风向风速,风速越大、风向越垂直于
气层内部结构不稳 定,在 云 和 地 面 之 间 出 现 放 电 现
动越强,所以要密切关注背风波引起的上升运动;局
象,且不同结构存在一定的电位差,导致该地区伴随
2.
3 雷达回波分析
2022 年 6 月 10 日 13 时 30 分 左 右,通 过 组 合
雷达判定有预期最大冰雹直径为 44 mm 的大冰雹,
出现分散弱回波,雷 达 回 波 呈 加 强 发 展 趋 势 并 逐 渐
较大可能出现了强 冰 雹,故 及 时 发 布 了 冰 雹 橙 色 预
向东移动。2022 年 6 月 10 日 15 时 左 右 位 于 喀 喇
2023 年 11 月
第 22 期 总第 536 期

雷暴及其强对流天气

雷暴及其强对流天气

(二)冷涡雷暴
1、北方冷涡雷暴:出现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由 于这些地区下半年为暖湿空气控制,冷涡一到,上 空降温,空气层结变得不稳定,就会产生雷暴。 特点: 常出现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 具有不稳定的天气, 出现时天气变化很突然,在短时间内可从晴朗无云 到雷声隆隆 有明显的日变化,一半多出现在午后或傍晚。
当飞机误入雷暴活动区内,轻者造成人及损伤, 重者机毁人亡。因此,雷暴是目前被世界航空 界和气象部门公认的严重威胁航空飞行安全的 天敌。 据统计,全球每年发生雷暴1600万次,平均每天 约发生4.4万次,每小时约发生1820次,所以每 一个飞行员都有可能遇到雷暴,特别是运输机 夏季飞行,差不多经常会遇到。 根据美国民航近年来因气象原因发生的飞行事故 分析统计,48起飞行事故中有23起与雷暴有关, 占事故总数的47.9% 据美国空军气象原因发生飞行事故分析统计,雷 暴原因占55—60%。这些统计数字也充分证明, 雷暴仍然是目前航空活动中严重危及飞行安全 的重要因素。
前些年,我国军民航都曾发生过飞机遭受雷暴击 伤和击毁的飞行事故。随着我国航空飞行事业的 快速发展,飞机遭遇雷暴危及飞行安全的几率也 明显增加。据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机组反映,近几 年来,国航B—747航班在飞往美国和欧洲航线上, 都曾遭遇过雷电击伤飞机,好在机组处置及时果 断,才没有发生重大飞行事故。 飞机在暖季飞行,尤其是夏季飞行时,常会遇到 雷暴天气。对于从事航空飞行工作的人员来说, 了解雷暴的形成机制,清楚雷暴的危害,掌握雷 暴信息,采取有效措施,避开或飞越雷暴天气区, 确保飞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air mass CB
an air-mass CB is developing with the rise of temperature near the ground along the day. It occurs within a given unstable airmass and is not caused by the passage of a front

临近天气预报中强对流与雷暴情况技术研究

临近天气预报中强对流与雷暴情况技术研究

85航班内外INSIDE AND OUTSIDE THE FLIGHT中国航班CHINA FLIGHTS摘要: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的增多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天气预报的需求也随之提高,与此同时对天气预报播报准确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提高只是相对的,在同一区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可能提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气象信息技术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的改革,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心,技术成熟才能够有效开展防灾减灾的工作。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国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技术还存在有很多可上升的空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本文主要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先进的临近天气预报的技术发展方面,以期参考。

关键词:雷暴;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技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临近天气预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天气预报也借鉴了国内外优秀的经验,在很短的时间里发展势头迅猛。

临近预报主要是利用雷达和卫星云图对短时间里发生明显变化的天气现象进行及时预报。

一直以来国家和社会都对气象服务工作予以重视,气象服务的质量极大地影响了农业和种植业的开展。

1临近天气预报现状分析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临近天气预报的分析主要是建立在雷达识别功能的基础之上,将风暴体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风暴体产生的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就构建概念模型给数值预报技术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剖析。

国内外学者在对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行研究时,做了很多相关努力和尝试。

在国内,主要在使用COTREC 算法时,比较成功,能够及时有效的预测出雷暴和强对流临近天气。

在国外,主要采取了TREC 算法,很多学者认为此种算法能够更加精准的预测雷暴和强对流天气。

还有一些学者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COTREC 算法,并且该算法在实践过程中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目前,新研究出来的概念模型预报技术,需要对雷达监测到的各类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完善NCAR 系统,对临近天气进行精准预报。

强对流暴雨雷电天气应急预案

强对流暴雨雷电天气应急预案
02
对受影响地区进行灾后恢复工作,包括清理现场、 修复受损设施等。
03
对本次应急响应进行总结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 善应急预案。
04
应急保障措施
物资保障
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
包括食品、水、医疗用品、照明设备 、防寒保暖物品等,以确保在紧急情
况下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定期检查和更新物资
物资储备应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其 质量和有效性。
交通保障
确保道路畅通
在暴雨雷电天气期间,确保道路畅通无阻,以便 救援人员和物资能够及时到达受灾地区。
限制车辆通行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限制或禁止车辆通行,以保 障交通安全。
提供交通疏导
在交通拥堵或混乱时,提供交通疏导和管制,确 保交通秩序。
医疗保障
准备医疗物资
准备充足的医疗物资,如急救药品、医疗器械 等,以应对可能的伤病情况。
建立医疗救援队伍
建立专业的医疗救援队伍,以便在紧急情况下 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提供医疗转运服务
在必要时提供医疗转运服务,将伤病人员迅速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05
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培训计划
培训目标
01
确保应急人员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应对强对流暴雨雷电天气的
技能和知识。
培训内容
02
包括强对流暴雨雷电天气的特点、危害及应对措施,应急设备
预警机制
评估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确保提前 预警,减少灾害损失。
资源整合能力
评估预案中各部门、资源的协调和整合程度 ,确保高效应对。
救援能力
评估救援队伍的响应速度和专业能力,确保 迅速有效的救援。
评估方法
实战演练
通过模拟强对流、暴雨、雷电 天气进行实战演练,检验预案

雷暴形成条件与注意事项

雷暴形成条件与注意事项

浅谈雷暴形成条件与注意事项雷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强烈雷暴的发生,常伴随大风、大雨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出现,有时人畜还受直接雷击造成伤亡现象,或引起火灾、或使建筑物倒塌,感应雷还能致电子设备损坏,给人类带来灾害。

因此,准确的雷暴资料对天气预报的分析和工业、农业、计算机网络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雷暴的形成条件形成雷暴的积雨云发展旺盛,云的上部常有冰晶。

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

云中电荷的分布很复杂,但总的说来,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云的中、下部以负电荷为主,云的下部前方的强烈上升气流中还有一范围小的正电区。

因此,云的上、下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产生放电,这就是平常所见得闪电现象,放电过程中,闪道中的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

当云层很低时,有时可形成云地间放电,这就是雷击。

因此,雷暴是大气不稳定状况的产物,是积雨云及其伴生的各种强烈天气的总称。

雷暴的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单个雷暴的生命史一般不超过2小时。

雷暴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一般伴有阵雨,有时还会出现局部的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强雷暴天气出现有时还带来灾害,如雷击危及人身安全,家用电器、计算机机房直接遭雷击或感应雷的影响而损坏,有时还引起火灾等。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现象,产生于积雨中,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团带负电荷。

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或建(构)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云团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为25-30kv/cm),开始游离放电,我们称之为“先导放电”。

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时(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等),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

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雷电流(一般为几十千安至几百千安),并随之发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响,这就形成雷电。

强对流天气灾害的分类

强对流天气灾害的分类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

初夏之际有哪些天气会对我国造成较大影响呢?飑线飑是突然发生的风向突变,风力突增的强风现象。

而飑线是指风向和风力发生剧烈变动的天气变化带,沿着飑线可出现雷暴、暴雨、大风、冰雹和龙卷等剧烈的天气现象,它是一条雷暴或积雨云带。

飑线是受起伏地形和热力分布不均而产生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的综合结果。

它的形成和发展除与天气形势有密切关系外,地方性条件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常出现在雷雨云到来之前或冷锋之前,春、夏季节的积雨云里最易发生。

潮湿不稳定气层能助长飑线的强烈发展。

飑线多发生在傍晚至夜间。

龙卷风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由雷暴云底伸展至地面的漏斗状云(龙卷)产生的强烈的旋风,其风力可达12级以上,最大可达100米/秒以上,一般伴有雷雨,有时也伴有冰雹。

它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现象,影响范围虽小,但破坏力极大。

龙卷风分为陆龙卷和海龙卷。

出现在陆地上的龙卷称为陆龙卷,出现在海面上的龙卷称为海龙卷。

它旋转力很强,常把地表面上的水、尘土、泥沙等卷挟而上,从四面八方聚拢成管状,犹如“龙从天降”,因而得名龙卷。

陆上龙卷风外围多为泥沙;海上龙卷外围多为海水。

海上的这种龙卷群众也叫它“龙吸水”。

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其形成和发展同飑线系统等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龙卷风更严重一些。

它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大量的能量供应,因而需要有强烈对流不稳定能量的存在。

它与热带气旋性质相似,只不过尺度比热带气旋小很多。

冰雹冰雹是从雷雨云中降落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降水。

常见的冰雹大小如豆粒,直径2厘米左右,大的有像鸡蛋那么大(直径约10厘米),特大的可达30多厘米以上。

冰雹是由于冰晶或雨滴在对流的积雨云中几上几下翻滚凝聚而降落的固体降水。

它通常是产生在系统性的锋面活动或热带气旋登陆影响过程中,但也有局部性的。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2强对流天气课件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2强对流天气课件

冰雹的形成和雨的形成类似,但需要有更强烈的上升气流。其过程 如下:
①水汽随着气流上升遇冷凝结,当温度降到0 ℃以下时,凝结成小 冰晶。
②小冰晶继续上升,同时吸附周围其他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而长大, 当增大到上升气流承载不住时会下落,如果遇到更强的气流又会被抬 升。在反复升降的过程中,冰粒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答案: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 汇频繁、强烈。
解析: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主要从春季气温的变化、南北温 差对风速的影响、冷暖气流交汇频率等角度作答。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4分)
答案: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 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从龙卷风的形成过程可知,龙卷风的形成条件为:冷空气和暖湿空 气交汇提供对流条件;高空和低空都有强风,而且风向明显不同(风 垂直切变大);较平坦的地形,有利于低空急流的形成。
[指点迷津] 龙卷风、台风的区别 形成源地不同:龙卷风可形成于陆地,也可形成于海洋,而台风形 成于海洋。 持续时间长短不同:龙卷风持续时间短。 影响范围大小:台风影响范围大。 破坏力大小:龙卷风破坏力很大,但台风破坏性更强。 可预报性:台风可预报性强。 出现频率大小:龙卷风出现频率小。
4.龙卷风 龙卷风是一种风力极强、小范围的涡旋,风力可达12级以上,一般 伴有雷雨,有时也伴有冰雹。龙卷风的持续时间很短(通常几十分钟 内),影响范围不大,但破坏力极强,龙卷风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 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甚至可以把人吸走。龙卷
风的形成与强雷暴云中强烈的上升气流有关。
微专题❷ 强对流天气
【精 讲 点 拨】 1.强对流天气 (1)强对流天气概念 强对流=强+对流,通俗来说就是强烈的上升气流。它会引起突发

雷暴的概念及形成原理

雷暴的概念及形成原理

雷暴的概念及形成原理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

它产生在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

产生雷暴的积雨云,称做雷暴云。

【雷暴发生的条件】雷暴会在大气不稳定时发生,并且会制造大量的雨水或冰晶。

通常其发生有三种特定情况:➢地球大气层低空带的湿度很高,这可以由露点温度观察得到➢高空与低空的温度差异极大,亦即是气温递减率极大➢冷锋(使暖气团抬升)受到外力的逼迫而汇聚PS:阻挡层是指温度递减率很小、等温或逆温的气层。

又称:稳定层、等温层、逆温层,还常称“暖盖”。

作用:①限制、抑制对流的发展;②积聚不稳定能量,使积聚的不稳定能量集中释放。

【雷暴的分类】根据冲击力可以将雷暴分为:热雷暴、地形雷暴、天气系统雷暴(锋面雷暴、冷涡雷暴、空中槽和切变线雷暴、副热带高压(太高)西部雷暴)➢地形雷暴:它是暖湿不稳定空气在山脉迎风坡被强迫抬升而形成的雷暴。

在山岭地区,当暖空气经过山坡被强迫上升时,在山地迎风的一面空气沿山坡上升,到一定高度变冷而形成雷云;但到了山肪背风的那一面,空气沿山坡下沉,温度升高,雷雨消散或减弱。

特别是在滨海的山岳地带,近海的一面山坡上便常易有雷雨发生,这是由于海风潮气特重的缘故。

➢热雷暴:因热力抬升作用而形成,多发生在单一气团内部。

常常出现在大陆夏季闷热、无风和晴朗的夏天的午后。

➢锋面雷暴:在两个大的气团移动的界面上,也就是在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的锋面上发展起来的雷暴。

这时冷空气总在暖空气下面,排挤暖而湿的空气,并把它抬升起来,于是引起当地的天气的急剧变化。

冷锋、暖锋、静止锋上都可产生雷暴,但以冷锋雷暴出现最多,强度也较强,而暖锋雷暴较少。

【雷暴的生命周期】雷暴的生命周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积云阶段、成熟阶段及消亡阶段。

➢积云阶段:云较四周的空气暖和,因此云内部的空气加速向上升,并很快升到温度远低于凝点的高度。

所以四周大量的小水点、冰晶或雪片向云内汇聚,这时只有不断增强的上升气流而没有下降气流。

如何应对强对流天气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应对强对流天气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应对强对流天气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活动目的通过这次班会,让同学们了解强对流天气的特点及危害,提高同学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学会应对强对流天气的方法和技巧。

1.2 活动准备PPT、视频素材、防灾减灾宣传资料1.3 活动过程(1)班主任简要介绍强对流天气的概念、特点及危害。

(2)观看强对流天气相关视频,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强对流天气的严重性。

(3)分析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强对流天气案例,讨论其原因及造成的损失。

第二章:认识强对流天气2.1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强对流天气的种类、形成原因及特点。

2.2 活动过程(1)班主任详细讲解强对流天气的种类,如雷暴、冰雹、龙卷风等。

(2)探讨强对流天气形成的物理机制,如大气不稳定、垂直风切变等。

(3)分析强对流天气的特点,如来势汹汹、变化迅速、破坏力强等。

第三章:预警与监测3.1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掌握强对流天气的预警信号及监测方法,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3.2 活动过程(1)介绍强对流天气的预警信号,如雷暴预警、冰雹预警等。

(2)讲解如何通过天气预报、雷达图等手段监测强对流天气。

(3)分享一些实用的防灾减灾小技巧,如遇到强对流天气时如何保护自己。

第四章:应对措施4.1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学会在强对流天气来临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降低灾害风险。

4.2 活动过程(1)讲解强对流天气来临前的预兆,如乌云密布、雷声滚滚等。

(2)教授遇到强对流天气时的应对措施,如躲避、报警、急救等。

(3)进行防灾减灾演练,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提高应对强对流天气的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对本次班会内容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在应对强对流天气方面的不足。

5.2 活动过程(1)组织同学们进行心得交流,分享自己在本次班会中的收获。

(2)鼓励同学们发表自己对应对强对流天气的看法和建议。

(3)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第六章:案例分析6.1 活动目的通过分析典型强对流天气案例,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强对流天气的严重性和应对方法。

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天气第一局部强对流天气总结一、概念1、强对流天气:伴有强烈的雷暴大风、大冰雹、龙卷,或带有强烈雷电现象的短时强降水叫做强对流天气。

〔并不是所有的对流过程都可以被称为强对流天气,如阵雨、一般的雷阵雨〕2、雷暴:由于强积雨云引起的伴有雷电活动和阵性降水的距地风暴。

地面观测中仅只伴有雷鸣和闪电的天气现象。

〔1996年大气科学名词〕〔雷暴与热力料将分布有关,中国华南沿海、青藏高原最多。

辽宁年平均雷暴30~50天,辽西和聊东稍多。

吉林和黑龙江由于5-6月份冷涡作用,雷暴稍多〕3、短历时强降水:是指短时间内降水强度较大,其降水量到达或超过某一量值的天气现象。

1小时降水量≥20毫米,北方1小时降水量≥20毫米。

4、雷雨大风:指在出现雷雨天气现象时,〔阵风〕风力≥8级。

5、冰雹:是从雷雨云中降落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那么的固体降水,降落地面时直径≥5毫米。

〔注:雨转雪过程中常出现冰粒,不同于冰雹,直径较小〕6、龙卷: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

雷暴云低伸到地面的漏斗状云,龙卷产生的强烈的旋风,风力可达12级以上,最大可达100m/s,一般伴有雷电,有时也伴有冰雹。

〔中国江淮一带容易出现,世界上美国最多。

辽宁冰雹与山地走向有关,东部山区和西部较多。

0-1KM风切变非常大~造成低空涡旋〕7、干线:是水平方向的湿度不连续线。

穿过干线,地面强水平露点梯度可达5℃/km以上,干线的一侧是暖而干(湿)的空气,另一侧是冷而湿(干)的空气。

干线附近是强对流天气最容易发生的地区。

〔高空T-TD≥10℃,地面T-TD≥5℃〕 8、急流的一般概念:急流是一个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风速切变都很大的强风带区。

低空急流:目前国内定义850百帕风速到达12m/s或以上的区域算作急流区。

〔即对流层低层的急流。

其中一局部和暴雨、飑线、龙卷等强对流天气有联系。

急流轴附近风速的水平切变和垂直切变是很大的。

我国从黄河流域到华南的对流层下层〔850,700百帕〕,在雨季常出现低空急流。

雷暴、冰雹、飑(biāo)线......呼风唤雨的强对流天气家族(生活中多发,高考中要考)

雷暴、冰雹、飑(biāo)线......呼风唤雨的强对流天气家族(生活中多发,高考中要考)

雷暴、冰雹、飑(biāo)线......呼风唤⾬的强对流天⽓家族(⽣活中多发,⾼考中要考)本⽂由⽺⽺的地理教室⾸发,如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 | 审稿星⾠最近,朱⼴权⽼师的⼀条天⽓段⼦⼜⽕了。

他说有⼀种天⽓,“出现时往往电闪雷鸣、风⼤⾬急、惊⼼动魄、滚滚来袭,呼呼地刮风,哗哗地下⾬,嘁哩喀喳地打雷闪电,能量疯狂转变”。

你能猜到这是什么天⽓吗?这就是近来频频来扰的强对流天⽓。

雷暴、短时强降⽔、冰雹、下击暴流、飑线、龙卷,都是这个能呼风唤⾬的⼤家族中的成员。

今天的⽂章要介绍以下问题:强对流天⽓是什么?有何特点?强对流天⽓是如何发⽣的?强对流天⽓有哪些类型?如何应对强对流天⽓?01强对流天⽓1.强对流天⽓是什么?强对流=强+对流,通俗来说就是强烈的上升⽓流。

它会引起突发性的、强度剧烈、破坏⼒极⼤的灾害天⽓。

强对流天⽓出现时往往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急,甚⾄伴有冰雹降落。

我国中央⽓象台定义的强对流天⽓指的是出现直径≥5mm的冰雹、或者龙卷、或者≥17.2m/s(或者8级)的雷暴⼤风、或者≥20mm/h的短时强降⽔等天⽓。

2.强对流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①局地性强,分布范围⼩(空间尺度⼩)强对流天⽓在⽓象上属于中⼩尺度天⽓系统,⼀般⽔平范围⼤约在⼗⼏公⾥⾄⼆三百公⾥,⼩的只有⼏⼗⽶。

②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时间尺度⼩)强对流天⽓来得突然,去得匆忙。

它的持续时间短暂,通常为⼀⼩时⾄⼗⼏⼩时,短的仅有⼏分钟。

③强度⼤,破坏性强强对流天⽓发⽣时,降⽔强度⼤(即单位时间的降⽔量⼤),风⼒强劲,往往带来多种灾害,具有极强的破坏⼒。

02强对流天⽓是如何发⽣的?1.强对流天⽓的发⽣⼀般要具备什么条件?①充⾜的⽔汽要形成强降⽔,低层⼤⽓中必须含有充⾜的⽔汽。

②⽓流要能上升(⽓流抬升的触发机制)常见的抬升机制有:受热抬升;锋⾯抬升;地形抬升(遭遇⼭脉);低空辐合上升;空⽓在抬升过程中⽔汽凝结放热,会进⼀步加剧抬升(此句为2018年全国卷答案)。

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天气对流性天气:由大气中的对流不稳定层结造成的,并伴有阵雨、大风、冰雹、龙卷等天气现象。

对流性天气的特征:㈠对流性天气都是对流旺盛的积雨云(cb)的产物㈡对流性天气具有范围小,发展快的特点。

㈢对流性天气发展剧烈,易形成灾害。

大尺度天气系统:组织的作用,低值系统。

中小尺度系统:要素场梯度大,天气现象更为激烈。

不满足地转风平衡和静力平衡产生对流系统的动力条件1.热对流: 在大气潮湿的情况下局地下垫面热力不均匀,特别是在午后可以形成热对流。

孤立热对流的水平尺度可以达到几公里。

2.山脉迎风面对流:气流跨越小的山脉时,潮湿气流在迎风面上升可以形成对流云。

3.锋面系统的动力抬升对流:暖锋抬升、冷锋强迫的动力抬升造成对流发展。

4.低压系统中的对流一般雷暴天气的成因1雷电:积雨云中冰晶“温差起电”以及其它起电作用所造成的云与地之间或云与云之间的放电现象。

云顶发展到-20℃等温线高度以上出现2阵雨:持续时间为几分钟到一小时不等,视雷暴云的强弱及含水量多少而定。

3阵风:成熟阶段,云中产生的下沉气流冲到地表面向四周散开造成阵风。

阵风发生前风力较弱,多偏南风。

阵风发生时,风向常呈气旋式旋转,然后又呈反气旋式旋转。

4压、温、湿的变化:由于下沉气流中水滴蒸发,使下沉气流几乎保持饱和状态,因此在雷暴云下形成一个近乎饱和的冷空气堆,因其密度较大所以气压较高,这个高压叫“雷暴高压”。

雷暴过境特点:风向突变,风速急增,气压猛升,气温骤降雷暴:积雨云中所发生的雷电交作的激烈放电现象,同时指产生这种天气现象的天气系统。

雷暴过境时,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会发生剧烈变化,如气压猛升,风向急转,风速大增,气温突降,随后倾盆大雨。

1.生命史的三个阶段:①积云阶段(发展阶段)②成熟阶段③消散阶段2.生命史:每个阶段持续十几分钟至半小时左右。

3.水平尺度:约十几公里至中γ尺度(2-20km)。

4.垂直运动:(垂直速ωmax﹤15m/s)5.垂直运动在对流层中层最强(300hPa-500hPa)6.降水分布:云中物态特征0℃等温线至-20℃等温线之间的区域主要由过冷水滴、雪花、及冰晶组成,而冰晶是从-10℃附近开始出现,并随高度逐渐增多。

冷锋与强对流天气

冷锋与强对流天气
(a) 第一类型冷锋天气(锋后坏天气) 特征:冷锋移动较慢,坡度也较小。当700hPa高空槽线位于 锋面后面时,若暖空气湿而稳定,则锋前由晴转多云,冷锋 过后,风雨交加,高空槽过后大雨即停,转为中云天气,待 500hPa高空槽过后转为晴或高云天气。但在高寒地区,锋上 仅有卷层云,也有降雪。如果暖空气层结不稳定,则在雨层 云中可能发展成积雨云和雷阵雨天气。
在我国北方地区高空受较强西北气流控制,白天天气晴 好,太阳辐射强,近地面气温升高迅速,而位于华北地区的 低涡相对稳定,常常引导冷平流南下,在部分地区形成了上 冷下暖的不稳定大气层,有利于形成低空辐合区,这种辐合 区有利于触发和释放不稳定能量使得这些地区容易产生强对 流天气。
研究个列
陈梁栋等人在“两次强冷锋天气的中尺度分析”一文中 中提到,在强冷锋南下时,在华东地区产生较大范围的强对 流天气,并得出与冷锋相伴的对流性天气,一般是由冷锋在 局地触发产生的。冷锋的触发作用,或者冷锋对其前方低层 暖湿空气的强迫抬升作用,主要决定于低层冷锋的强度,或 者冷锋后冷空气的强弱。
冷锋
结构示意图
锋符示意图
主要在锋后降雨
冷锋附近气象要素场的特征
温度场特征
1、锋区内温度水平梯度比两侧气团内温度水平梯度大。 (a)地面锋线附近有较大温差。 (b)高空等压面图上锋区内为等温线的密集区;高空锋区走向
与地面锋线基本平行,且随高度升高向冷空气倾斜。 (c)锋区内有冷平流则为冷锋。
2、锋区内温度垂直梯度比两侧气团小——锋区逆温,等温,温度 直减率小。
有的月份,全省可出现持续多日降雹。强对流天气的水平尺度小, 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仅几公里。生命史短,一般仅几小时至 几十小时。
强对流天气的形成
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雷暴及其强对流天气

雷暴及其强对流天气

夏季发生于急行冷锋前部的飑线风暴 Squall line
lines of CB’s : gust fronts and squall lines
On this picture, a squall line is developing. CB’s are regenerated and extended along a rather curved line
(二)多单体风暴
由多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雷暴单体组成,这些 单体不像一般雷暴单体那样随机发生,相互干 扰,而是有组织的排成一列,具有统一的垂直 环流系统,其前部有一支上升气流,新的单体 不断在风暴群体的右前侧产生,后部有一支下 拽气流,老的单体不断在左后侧消亡,看起来 风暴象是一个整体在移动。
(二)多单体风暴
(c)
2
4 5
normal exhaust
3 1
lat閖 erecatlioenxlaht閞aaules(at)
ways of hailstones inside a CB
二、冰雹
大的或中等的冰雹降落在飑锋后的大风区,小冰雹 则会随斜升扭转气流沿砧状云顶抛出,落在距离云 体几千米以外的地方。
三、龙卷(tornado)
移速:比较快,是冷锋的2~3倍。
平均移速30~40Km/h。
生命史:几十分钟到十几小时。
数天。
日变化:明显,上午弱,午后强,傍晚弱。 无明显日变化。
性质:在气团内部发生发展.
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的交接面。
二、冰雹
ve閖 rteicctioanl veexrtihcaaleu(sb)t
wviennd t
夏季 白天,地面受热不均而形成
晚上,热雷暴也可能在高空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