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合集下载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如NaHCO3溶液中: c(Na+)+c(H+)=c(HCO3-)+2c(CO32-)+c(OH-)
3.物料守恒: 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 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 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如NaHCO3溶液中 c(Na+)=c(HCO3—)+c(CO32—)+c(H2CO3) 4.质子守恒: 例如在Na2CO3溶液中 c(OH—)=c(H+)+2c(H2CO3)+c(HCO3-)
3.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在所得的混 合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Cl-)>c(NH4+)>c(OH-)>c(H+) B B、c(NH4+)>c(Cl-)> c(OH-)>c(H+) C、c(Cl-)=c(NH4+)>c(H+)=c(OH-) D、c(NH4+)>c(Cl-)>c(H+)>c(OH-)
【知识回顾】
• 一、强酸与弱酸的比较 二、酸、碱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三、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的比较 四、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
例1、在相同温度时100 mL 0.01mol/L 的醋酸溶液与10 mL 0.1mol/L的醋酸溶液相 比较, 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同 B.电离程度 C.H+的物质的量 D.CH3COOH的物质的量 同
2.把0.02 mol· -1 HAc溶液与0.01 mol· -1NaOH溶液等体 L L 积混合,则混合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D) A、c(Ac-)>c(Na+) B、c(HAc)>c(Ac-) C、2c(H+)=c(Ac-)-c(HAc) D、c(HAc)+c(Ac-)=0.01 mol· -1 L 3.将0.2 mol· -1 CH3COOK 与0.1 mol· -1盐酸等体积混合 L L 后,溶液的pH<7,则溶液中下列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 关系正确的是( D ) A、c(CH3COO-)=c(Cl-)=c(H+)>c(CH3COOH) B、c(CH3COO-)=c(Cl-)>c(CH3COOH)>c(H+) C、c(CH3COO-)>c(Cl-)>c(H+)>c(CH3COOH) D、c(CH3COO-)>c(Cl-)>c(CH3COOH)>c(H+)

浅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的问题

浅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的问题

浅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的问题摘要: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问题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包括水的电离)、盐类的水解和三大守恒(包括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三方面知识点,是高考的热点之—。

因此,针对新课当复习课上、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等教学中存在的不尽如人意之处,笔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以2010年高考江苏卷中第12题为主线,讨论了几种在不同类型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问题。

关键词: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大小;三大守恒一、理论依据1.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熟悉两大理论,构建思维基点)关于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这类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对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知识的应用能力。

高考中的考査内容包括溶质单一型和混合型两种,类型包括等式关系正误判断和不等式关系正误判断两类。

(1)电离平衡:对于电离平衡这个知识点,笔者需要说明的是,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都是微弱的。

同时,学生在做题时还要考虑水的电离。

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级电离。

(2)水解平衡:盐的电离是强烈的,水解是微弱。

学生在做题时不仅要分析离子的来源和主次,同时,还要考虑水的电离。

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而且第一步是最主要的。

2.三大守恒(把握三种守恒,明确等量关系)(1)电荷守恒:溶液都是呈电中性的,即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学生在解题时要形成这样的解题思路,即首先把所有的平衡关系全都写出来;然后找出所有的阴、阳离子;最后再写出等式。

当然,学生在解题时还要注意,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就是离子浓度前的系数。

(2)物料守恒:由于溶液中某些离子能够水解,所以离子会变成其他离子或分子,也就是说离子的种类会有所增多。

但是,学生也要知道,某种特定元素原子的总数是不变。

此外,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元素前面的比例关系。

(3)质子守恒: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与OH-浓度相等。

实际上,质子守恒的关系式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关系式与物料守恒关系式推导得到。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一课是温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稳、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及盐类水解以后,设计的一个小专题。

因为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比较是考查本部份内容的要紧且重要的题型,是高考中的热点。

而关于各离子浓度的守恒关系、大小关系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我想通过那个专题的设计练习,让学生把握解答这种类型习题的大体思路和经常使用方式,课堂教学成效比较好。

学生关于这种类型习题的解题思路已经形成,三守恒、一大小问题,电离、水解程度问题能够大体把握,而且关于选择题也有优选、速选的思路和方式。

在教学设计进程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同时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但在具体实施教学时,也显现了一些问题。

在练习单一溶液中三守恒、一大小问题时,让学生自己出题,彼此作答,但同窗们在选择电解质时,有的选硫化钠、碳酸氢钠溶液,有的选硫酸铵,磷酸二氢钠溶液,还有的选磷酸、碳酸铵溶液,五花八门,由于是刚开始练习,物质类别又不同,因此在彼此作答时很多学生做不出来,成效不睬想。

尽管课后我专门归纳了学生出题中显现的问题并及时指导学生解决,但成效确信没有在课堂上直接解决掉好。

那个问题在设计时我也犹豫过,因为平常教学中在一些简单问题的处置时尝试过这种形式,学生同意的成效也不错,因此这种形式应该是没有问题,可是这次关于电解质的类别不行把握,不明白学生能解决的如何,可是一直犹豫间也没能想到好的解决方法。

课后教研员曲教师及时的指出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假设能事前给出必然数量的电解质溶液,再让学生从当选择,如此学生就有了方向,成效必然能理想一些。

通过这一问题,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要从学生自身特点动身,试探能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存在问题的思路和方式,从细小处入手,实实在在地想,做。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一课是温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稳、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及盐类水解以后,设计的一个小专题。

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练习题(附答案)

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练习题(附答案)

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练习题一、单选题1.—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pH=5的2H S 溶液中,+-5-1(H )(HS )110mol L c c -==⨯⋅ B.pH=a 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 ,则a =b +1C.pH=2的224H C O 溶液与pH=12的NaOH 溶液任意比例混合:++--24(Na )(H )(OH )(HC O )c c c c +=+D.pH 相同的①3CH COONa ②3NaHCO ③NaClO 三种溶液的+(Na )c :①>②>③ 2.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 :c (Na +)=c (Cl -)+c (ClO -)+c (OH -)B .pH =8.3的NaHCO 3溶液:c (Na +)>c (3HCO -)>c (23CO -)>c (H 2CO 3)C .pH =11的氨水与pH =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 (Cl -)=c (+4NH )>c (OH -)=c (H +) D .0.2mol·L -1 CH 3COOH 溶液与0.1mol·L -1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2c (H +)-2c (OH -)=c (CH 3COO -)-c (CH 3COOH)3.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纯碱溶液去油污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4.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5.向1L 含0.01mol NaAlO 2和0.02mol NaOH 的溶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随n(CO 2)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0.01mol<n(CO 2) ≤0.015时发生的反应是:2NaAlO 2+ CO 2+2H 2O=2Al(OH)3↓+Na 2CO 3。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一、单选题1.常温下,用0.0100 mol/L 的NaOH 溶液滴定10. 00 mL 0.0100 mol/L 的二元酸H 2A ,滴定过程中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V)与溶液中的()()c H lg c OH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2A 的电离方程式为:H 2A=A 2-+2H +B .B 点显酸性的原因是HA 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C .C 点溶液显中性,所以 c (Na +)=c (A 2-) +c (HA -)D .常温下K h (Na 2 A)的数量级约为10-42.将浓度均为0.5mol·L -1的氨水和KOH 溶液分别滴入到两份均为20mLc 1mol·L -1的AlCl 3溶液中,测得溶液的导电率与加入碱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 1=0.2B .b 点时溶液的离子浓度:c(C1-)>c(NH 4+)>c(OH -)>c(H +)C .ac 段发生的反应为:A1(OH)3+OH -==[Al(OH)4]-D .d 点时溶液中:c(K +)+c(H +)==[Al(OH)4]-+c(OH -)3.25℃时,向20mL0.1mol·L -1四氯金酸( HAuCl 4)溶液中滴加0.1mol·L -1NaOH 溶液,滴定曲线如图1,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 变化关系如图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 点溶液中存在关系:2c(H +)+ c(HAuCl 4)=2c(OH -)+ c(AuCl 4-)B .X 点描述的是滴定曲线中b 点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pH 的关系C .c 点溶液中存在关系:c(Na +)=c(AuCl 4-)D .d 点时,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 +)>c(AuCl 4-)>c(OH -)>c(H +)4.向某Na 2CO 3、NaHCO 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Cl 2,测得溶液中2-32-3c(CO )lg c(HCO )与2+-lgc(Ba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溶液中-233-2-33c(H CO )c(HCO )>c(HCO )c(CO )B .B 、D 、E 三点对应溶液pH 的大小顺序为B>D>EC .A 、B 、C 三点对应的分散系中,A 点的稳定性最差D .D 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存在2c(Ba 2+ ) +c(Na + )+c(H + )=c(CO 32- )+c(OH - )+c(Cl - ) 5.一定温度下,测定某溶液中只含NH 4+、Cl -、H +、OH -四种离子,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溶液中四种粒子之间满足:c(Cl -)>c(H +)>c(NH 4+)>c(OH -)B .若溶液中粒子间满足:c(NH 4+)>c(Cl -)>c(OH -)>c(H +),则溶液中溶质为:NH 3·H 2O 和NH 4ClC .若溶液中粒子间满足:c(Cl -)>c(NH 4+)>c(H +)>c(OH -),则溶液中溶质只有NH 4ClD .若溶液中c(NH 4+)= c(Cl -),则该溶液pH 等于76.25 ℃时,用0.1 mol/LNaOH 溶液滴定某二元弱酸H 2A,H 2A 被滴定分数、pH 及物种分布分数()()()-2-2n(x)δδ(x)=n H A +n HA +n A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用NaOH 溶液滴定0.1 mol·L -1NaHA 溶液可用酚酞作指示剂B .0.1 mol·L -1NaA 溶液中: ()()()+-2-c Na <c HA +2c A C .0.1 mol·L -1NaHA 溶液中: ()()()()+-2-2c Na>c HA >c A >c H A D .H 2A 的K 2=1×10-7 7.常温下,向100mL 0.1mol/L 的H 2A 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 溶液,含A 元素相关微粒物质的量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的教学是高二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一个专题课时。

是基于学生已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规律,盐类的水解规律及学生掌握了溶液中三类守恒规律的基础上,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比较。

本课时难度较大,教学中应要遵循循顺渐进的原则,不能求快。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以及电离度的概念。

(2)理解水的电离、盐类水解的原理。

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

(3)认识以下几种常见题型:①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②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③同浓度不同种溶液中同种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3、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应用理论解决试剂问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三、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并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步步深入,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3、教学手段:根据本校高二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了讨论、点拨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1、做好例题和变式训练题的选择2、准备课后练习3、做好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设计【知识回顾】1、两个微弱,一个极弱①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微弱②水的电离极弱2、电解质溶液中三个守恒①电荷守恒②物料守恒③质子守恒【新课】(板书)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板书)一、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板书) 1.一元弱酸、弱碱如:CH3COOH:NH3·H2O:(板书) 2.多元弱酸溶液如:H2CO3:注意: ①一级电离>二级电离,但电离程度都很小。

②水的电离程度极小(板书)3.弱酸的正盐溶液如:NH4Cl:Na2CO3:【活动一】写出下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①H2S②CH3COONa③Na2SO3【例1】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A.c(Cl-)>c(NH4+)>c(H+)>c(OH-)B.c(NH4+)>c(Cl-)>c(H+)>c(OH-)C.c(Cl-)=c(NH4+)>c(H+)=c(OH-)D.c(NH4+)=c(Cl-)>c(H+)>c(OH-)【点拨】(本题应用的是盐类水解的规律)NH4Cl是可溶性的盐,属于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NH4Cl=NH4++Cl-。

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电荷守恒式为__cc((_NN_aa_+++_)))=>+_c_2(c{C_(cHO_(cC+_23(-ON)_=)32a>_-+cc_)()+(_O=H_cHC2(_H-O{_c)C-3>(_CO)c_+(O-3H_)c32+_C-(O_)Oc+_(H-3H_)c->2_()CHc+_(OHC_23O+),c})(-3C)+O32c-()H2CO3)} 物料守恒式为__cc(_(NO_aH_++_-)+=)_=_c2(c_{Hc(_H(+cC_)(+=NO_)+a_32c+-(_H2))+_+cC(_HOcc_((-32HH_C)C+_+O_)Oc=3_)(-3+O_)c+H(_cH(_-cHC)(_+HCO_22O_-3Cc),-3O(+C)3O)c}(32O-)H-)+2c(CO32-) 质子守恒式为__cc((_ON_aH_+-_))+_=_cc(_(HH_c++_())O=_+_Hc2_-(cH_()=H_C2_OcC(_-3OH_)3++_)+)_+c(_cO(2_HHc_(C-H。O)2+-3C)2Oc3()C+Oc32(-H) CO-3 )
盐类的水解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3. 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大小关系
(1)一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 ①当盐中阴、阳离子等价时
[不水解离子]>[水解的离子]>[水解后呈某性的离子(如 H+或OH-)]>[显性对应离子如OH-或H+]
a.实[N例a:+]a>. C[CHH3C3COOOON-a]>[bO. HN-H]4>Cl[H+] b. [Cl-]>[NH4+]>[H+]>[OH-]
D、c(CH3COOH)+c(CH3COO -)=0.01 mol·L-1
【规律总结】
解题思路:

【干货】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干货】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干货】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也是高考化学复习的重难点问题。

实施高中新课程以来,此类传统题型的试题,由于涉及到电离理论、水解理论、守恒思想、平衡思想、元素观、微粒观、定量观等理论知识和化学核心观念,赋予了新课程的特色,且可以有效测试综合应用能力和处理图表信息能力等,已成为了各省市高考命题的热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思维要点点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解题思维要点可以概括为:紧扣一个关系式(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不等式或等式关系)、抓住两个关键点(电离、水解)、关注三个守恒式(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二、解题具体思路一看电解质溶液有无反应,确定溶质种类;二看溶质电离、水解情况,确定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三看属于何种守恒关系,确定浓度等式关系。

①单一溶液:若是酸或碱溶液,考虑电离(注意弱电解质微弱电离);若是盐溶液,先考虑电离,再考虑水解(注意盐的水解是微弱的);若是弱酸的酸式盐,既考虑电离又考虑水解。

②无反应的混合溶液:同时考虑电离和水解。

③有反应的混合溶液:若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是酸或碱则考虑电离;生成的是盐则考虑水解。

若反应物过量,则根据过量程度考虑电离或水解。

三、存在问题一是强、弱电解质分辨不清。

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不论是强酸弱碱盐还是弱酸强碱盐等)都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按电解质组成分析离子浓度大小;弱酸、弱碱、水是弱电解质,微弱电离,电离方程式应写可逆号,按电离平衡分析离子浓度大小。

二是电解质电离还是水解分辨不清。

不论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均可发生电离,含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的盐才会水解。

弱酸或弱碱溶液中存在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但不会发生水解。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三是电解质溶液中的微粒是电离程度大还是水解程度大分辨不清。

单一弱酸酸式盐:若是NaHSO3、NaH2PO4等溶液,弱酸酸式根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

【高中化学】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高中化学】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高中化学】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一、基本知识在盐溶液中存在着水的电离平衡,可能还有盐的水解、电离平衡,所以就有下列关系:1.c(h+)与c(oh-)的关系:中性溶液:c(h+)=c(oh-)(如nacl溶液)酸性溶液:c(h+)>c(oh-)(如nh4cl溶液)碱性溶液:c(h+)<c(oh-)(如na2co3溶液)恒温时:c(h+)·c(oh-)=定值(常温时为10-14)2.电荷守恒:盐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

如nh4cl溶液中:c(nh4+)+c(h+)=c(cl-)+c(oh-)如na2co3溶液中:c(na+)+c(h+)=2c(co32-)+c(hco3-)+c(oh-)3.物料动量:某元素各种相同存有形态的微粒,物质的量总和维持不变。

如0.1mol/lnh4cl溶液中:c(nh4+)+c(nh3·h2o)=0.1mol/l如0.1mol/lna2co3溶液中:c(co32-)+c(hco3-)+c(h2co3)=0.1mol/l二、解题方法和步骤1.推论水解、电离哪个居多。

(1)盐离子不水解不电离:强酸强碱盐,如nacl、na2so4等。

(2)盐离子只水解不电离:强酸弱碱或弱酸强碱构成的正盐,如nh4cl、na2co3等。

(3)盐离子既水解又电离:多元弱酸形成的酸式盐,以水解为主的有nahco3、nahs、na2hpo4等;以电离为主的有nahso3和nah2po4等。

(4)根据题意推论:如某温度之下nahb强电解质溶液中,当c(h+)>c(oh-)时,以hb-的电离居多;当c(h+)<c(oh-)时,以hb-的水解居多。

对于弱酸hx与强碱盐(nax式)的混合溶液中,当c(h+)>c(oh-)时,以hx的电离居多;当c(h+)<c(oh-)时,以x-的水解为主。

对于弱碱roh与强酸盐(rcl式)的混合溶液中,情况则相反。

2.运用盐溶液中的以上三种关系展开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结论恰当结论。

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结论: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关系为:
c(Cl-)>c(NH4+)> c(H+)>c(OH-)
〖训练四〗在Na2S溶液中存在着多种分子和离子,下 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c(OH-)= c(HS -)+ c(H+)+ c(H2S) B.c(OH-)= c(HS -)+ c(H+)+ 2c(H2S) C.c(Na+)= 2 [c(HS -)+ c(S 2-) + c(H2S)] D.c(Na+)+ c(H+)= 2 c(S 2-)+ c(HS -)+ c
编辑课件
10
〖例2〗以强酸弱碱盐NH4Cl溶液为例, 分析NH4Cl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 分析:在NH4Cl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与水解平衡:
NNHHH2O44C+l +
H2OOHN-+H4+H++
ClNH3·H2O
+
H+
(主) (次) (次)
• 所以溶液中,c(H+)>c(OH-)
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平衡时则有:
(主) (次)
c(H+)= c(OH-)+ c(CH3COO-) 由于CH3COOH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不大,所以c(CH3COOH)
远大于c(H+); c(CH3COOH)也远大于c(CH3COO-)。
结论: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c(CH3COOH)>c(H+)>c(CH3COO-)>c(OH-)
• 得CH3COONa与CH3COOH等量混合物, ∵显酸性, ∴CH3COOH的电离大于CH3COO-的水解。 c(CH3COO-)>c(Na+)>c(CH3COOH)>c (H+)>c(OH-)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单一溶质的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

多元弱酸溶液中,由于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注意,电离都是微弱的)的,第一步的电离远远大于第二步,第二步远远大于第三步。

由此可判断多元弱酸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例H3PO4溶液中:c(H+)小于c(H2PO4-)小于c(HPO42-)小于c(PO43-)。

多元弱酸的强碱正盐溶液中,要根据酸根离子的分步水解(注意,水解都是微弱的)来分析。

第一步水解程度大于第二步水解程度,依次减弱。

如Na2S溶液中:c(Na+)小于c(S2-)小于c(OH-)小于c(HS-)小于c(H+)。

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中:由于存在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同时还存在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的水解,因此必须搞清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然后判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常见的NaHCO3 NaHS,Na2HPO4溶液中酸式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中c(OH-)小于c(H+)溶液显碱性,例NaHCO3中:c(Na+)小于c(HCO3-)小于c(OH-)小于c(H+)小于c(CO32-)。

反例:NaHSO3,NaH2PO4溶液中弱酸根离子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c(H+)小于c(OH-)。

例在NaHSO3中:c(Na+)小于c(HSO3-)小于c(H+)小于c(SO32-)小于c(OH-)。

规律:第一步水解生成的粒子浓度在OH-和H+之间,第二步水解生成的粒子浓度最小例:Na2S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c(Na+)小于c(S2-)小于c(OH-)小于c(HS-)小于c(H+)。

不同溶液中同种离子浓度的比较:既要考虑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因素,又要考虑其它离子的影响,是抑制还是促进,然后再判断。

例;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a.(NH4)2CO3b.(NH4)2SO4.c.(NH4)2Fe(SO4)2三种溶液中c(NH4+)的大小;NH4+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显酸性,CO32-离子水解显碱性,两离子水解相互促进,Fe2+水解显酸性与NH4+水解相互抑制,因此三溶液中c(NH4+):c小于b小于a。

专题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专题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⑵、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例:100 mL 0.1 mol·L-1 醋酸与50 mL 0.2 mol·L-1 NaOH溶 液混合,在所得溶液中( A) BACD、、、、ccc(c((N(NNNaaa+a++)+))>)>>=ccc(c((C(CCCHHHH333C3CCCOOOOOOOO-)--))>-)>>>ccc(c((H(OHO+H+)H)>-=)-)>c>c((cOcO((HHHH+-)+-)))
c(Na+) > c(OH-)
2010年江苏卷
3下列溶液中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
A. 室温下,向0.01 mol/L NH4HSO4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中性:
c(Na+) > c(SO42-) > c(NH4+) > c(OH-) = c(H+)
Bc(.N0.a1+)m+olc/L(HN+a)H+CcO(3N溶H液4+:) = c(OH-)
②Na2CO3溶液,pH﹥7:
大小关系: c(Na+)﹥c(CO32-)﹥c(OH-)﹥c(HCO3-) ﹥c(H+) 电荷守恒: c(Na+)+c(H+)=2c(CO32-)+c(HCO3-)+c(OH-) 物料守恒: 1/2c(Na+)=c(CO32-)+C(HCO3-)+C(H2CO3) 质子守恒: c(OH-)=c(H+)+c(HCO3-)+2C(H2CO3)
因此: c(H3O+) + c(H3PO4) = c(OH–) + c(HPO42-) +2 c(PO43–)
H3PO4溶液:(基准物H2O,H3PO4)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教学案例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教学案例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教学案例这节课讲解的内容是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整堂课进行得还是比较顺利的,只是最后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现在我来将这节课进行整理,希望对今后的教学给予启示。

这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原理、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

将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做一个全面的比较分析,难度较大,也是高考频率较高的考点。

所以我的教学设计是:举实例—学生讨论分析—方法指导—练习巩固。

首先分析的是0。

1mol、L醋酸钠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大家首先分析溶液中都有什么离子?然后再比较大小。

”并提示“想想,盐类水解程度大不大,水的电离程度大不大?”很快,第一组同学得出正确的排列顺序,并且王同学叙述了他们的思路与判断方法:“溶剂是水,溶质是醋酸钠,所以溶液中有四种离子,所以c(CH3COO-)<c(Na+),溶液呈碱性,所以c(OH-)>c(H+),因为水解很微弱的,水的电离也是很小的,所以盐的两种离子浓度要大,c(Na+)>c(CH3COO-)>c(OH-)>c(H+)”。

“很好,大家再分析一下0。

1mol、L氯化铵溶液,次氯酸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会得出什么样的规律?”这次各组学生都很快得出了答案。

第二个例子分析0。

1mol、L碳酸钠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

提示:方法同上。

同学们完成得并不好,卡在了c(OH-)与c(HCO-3)大小的比较上。

于是我将溶液中存在的平衡进行板书和同学们一起分析,这个例子关键点在于第一步水解大于第二步水解,每一步都生成OH-。

学生经过三分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并自己整理分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方法。

最后一个例子:求0。

1mol、L碳酸氢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

pH=8。

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为了便于讲解分析,我让范同学把碳酸氢钠溶液中存在的平衡化学式书写于黑板上。

当她走下讲台,我看到黑板上书写的是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

始料未及,我走到她跟前,小声说:“写存在的平衡,不是守恒。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5. (08 广东卷)盐酸、醋酸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2 A.在 NaHCO3 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 NaOH,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 CO 3 和
OHB.NaHCO3 溶液中:c(H+)+c(H2CO3)=c(OH-) C.10 mL0.10 mol·L-1CH3COOH 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 NaOH 后,溶液中离子的 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CH3COO-)>c(OH-)>c(H+) D.中和体积与 pH 都相同的 HCl 溶液和 CH3COOH 溶液所消耗的 NaOH 物质的量相 同
例5:0.1mol/L的KHCO3溶液的pH值为8,同浓度的 NaAlO2的pH值为11,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可能发 产生白色沉淀 生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 的原因是 HCO3-+AlO2-+H2O=Al(OH)3+CO32- 。
例6:将0.1mol/L的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L盐酸 10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 度大小关系为 cNa+> cAc-> cCl-> cHAc> cH+> cOH- 。
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大小关系
(1)一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
①当盐中阴、阳离子等价时 [不水解离子]>[水解的离子]>[水解后呈某性的离子(如H+ 或OH-)]>[显性对应离子如OH-或H+] 实例:a . CH3COONa b . NH4Cl a.[Na+]>[CH3COO-]>[OH-]>[H+] b.[Cl-]>[NH4+]>[H+]>[OH-] ②当盐中阴、阳离子不等价时. 要考虑是否水解,水解分几步.如多元弱酸根的水解,则是“几 价分几步,为主第一步”. 实例 Na2S水解分二步 各种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Na+]>[S2-]>[OH-]>[HS-]>[H+]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教案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教案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得比较》教案鄂尔多斯市第二中学徐文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就是高二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水溶液中得离子平衡》第三节盐类水解应中得一个课时。

就是基于学生已学习了弱电解质得电离,盐类水解得原理得基础上,对溶液中离子浓度得大小做一个全面得分析比较。

本课时难度较大,教学中应要遵循循顺渐进得原则。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盐类水解得实质、过程、一般规律。

(2)能书写三个守恒及初步掌握以下几种常见题型:①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得大小比较;②同浓度不同种溶液中同种离子浓度得大小比较;③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得大小比较。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得探究精神,养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得能力。

3、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2)培养学生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4、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构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分析得一般思维模型与思想方法。

难点:三个守恒得书写及应用。

三、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知识得获得过程中,并给学生充分得表达自己想法得机会,以提高学生得分析实际问题2、在教学内容得安排上:按照步步深入,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得过程。

3、教学手段:根据本校高二学生得知识结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得实际需要,采取了讲述、讨论、点拨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1、教师做好例题与变式训练题2、做好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温故知新—必须得知识储备(一)电解质得电离规律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就是完全电离得,在溶液中不存在电解质分子;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就是少部分发生电离得,在溶液中既存在电解质分子又存在电解质离子;3、多元弱酸分布电离。

(二)水得电离规律1、水就是一种极弱得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生成H+与OH- ;2、由水电离产生得c(H+)=c(OH-)。

3、思考:(1)在纯水中加入酸或碱,抑制了水得电离,使水得电离度变小;(2)在纯水中加入弱酸强碱盐、弱碱强酸盐,促进了水得电离,使水得电离度变大。

高二化学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项练习题44(附答案)

高二化学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项练习题44(附答案)

高二化学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3SO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C.服用阿司匹林出现三水杨酸反应时,用3NaHCO 溶液解毒D.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减弱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H 2在负极上失电子B. 0.1mol ·L-1Na 2CO 3溶液加热后溶液pH 减小C.常温常压下,22.4L Cl 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个D.室温下,稀释0.1mol ·L-1CH 3COOH 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3.H 2C 2O 4为二元弱酸。

20℃时,配制一组c (H 2C 2O 4)+ c (24HC O -)+ c (422C O -)=0.100mol·L –1的H 2C 2O 4和NaOH 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pH=2.5的溶液中:c (H 2C 2O 4)+c (422C O -)>c (24HC O -)B .c (Na +)=0.100mol·L –1的溶液中:c (H +)+c (H 2C 2O 4)=c (OH –)+c (422C O -) C .c (24HC O -)=c (422C O -)的溶液中:c (Na +)>0.100mol·L –1+c (24HC O -)D .pH=7的溶液中:c (Na +)<2c (422C O -)4.恒温下,在3CH COONa 稀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下列物质:①固体NaOH ;②固体KOH ;③固体4NaHSO ;④固体3CH COONa ;⑤冰醋酸.其中一定可使+3c CH COO /c(Na ﹣())比值增大的是( )A .②⑤B .①⑤C .②④⑤D .①②5.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 :c (Na +)=c (Cl -)+c (ClO -)+c (OH -)B .pH =8.3的NaHCO 3溶液:c (Na +)>c (3HCO -)>c (23CO -)>c (H 2CO 3)C .pH =11的氨水与pH =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 (Cl -)=c (+4NH )>c (OH -)=c (H +)D .0.2mol·L -1 CH 3COOH 溶液与0.1mol·L -1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2c (H +)-2c (OH -)=c (CH 3COO -)-c (CH 3COOH)6.K 2Cr 2O 7溶液中存在平衡:2-27Cr O (橙色)+H 2O22-4CrO (黄色)+2H +。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一、基础回顾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1.多元弱酸强碱盐:Na2A(以Na2CO3为例) 1)三大守恒:
电荷守恒: C(Na+) +C(H+) = C(OH-) +2C(CO32-) +C(HCO3-)
物料守恒:C(Na+)=
2
C
(
C
O
2 3
-
)
+2C(HCO3-)
+2C(H2CO3)
质子守恒:C(OH-) =C(H+) +C(HCO3-) +2C(H2CO3)





C
(O
H
-)
+
C
(
C
O
23
)
=
C(H+)
+C(H2CO3)
2)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为:(判断根据电离与水解相对大小来判断
溶液酸碱性)
已知H2CO3 K1=4.30 * 10-7 K2=5.61 * 10-11 C(Na+)>C(HCO3-)>(OH-)>C(CO32-) >C(H+)
3.一元弱酸HA与其强碱盐NaA 1:1 1)三大守恒: 电荷守恒: C(Na+) +C(H+) = C(OH-)+c(A-) 物料守恒: 2C(Na+) =c(A-) +C(HA) 质子守恒:
(判断根据电离与水解相对大小来判断溶液酸碱性) 2)若混合溶液为酸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为:
C(Na+)>c(A-)>C(H+)> C(OH-) 3 ) 若混合溶液为酸性,比较HA与A-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NH4Cl溶液:
N 原 子 与 Cl 原 子 1:1 加 入 , 由 于 水 解 N 原 子 有 NH4+ 、 NH3·H2O两种存在形式。
c(Cl-)=c(NH4+)+c(NH3·H2O)
2.CH3COONa溶液:Na原子与CH3COO-1:1加入
C(Na+) = C (CH3COO-) +C (CH3COO H) 3.Na2CO3溶液:
2.CH3COONa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
c(Na+)>C(CH3COO-)>c(OH-)>c(H+)
三个守恒 一个大小
(1)电荷守恒:
注意点:①准确判断溶液中的离子种类; ②弄清离子浓度与电荷浓度的关系, 即Rn+的电荷浓度为nc(Rn+)
(2)物料守恒:某些特征性的原子是守恒的
(3)质子守恒
(4)大小比较: 通常,不水解的离子大于水解的离子浓度,再根据溶
2.在Na2CO3溶液中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
A.2c(Na+) = c(CO32-) + c( HCO3-) + c(H2CO3) B. c(Na+) +c(H+)= 2c(CO32-) + c(HCO3-) + c(OH-) C. c(Na+) > c(CO32-) >c(OH-)>c(HCO3-) >c(H+) D.c(OH-)= c(H+)+ c(HCO3-)+2c(H2CO3)
3.Na2CO3溶液: 存在着Na+、CO32-、H+、OH-、HCO3-
C(Na+)+ C(H+)= 2C(CO32-)+ C(HCO3-)+C(OH-)
注意:①准确判断溶液中的离子种类; ②弄清离子浓度与电荷浓度的关系,即Rn+的电荷浓度为nc(Rn+)
二、物料守恒
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使离子种类增多,但某 些关键性的原子总是守恒的。
5、在0.1mol/L的H2S溶液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 A.c(H+)=c(HS-)+c(S2-)+c(OH-) B.c(H+)=c(HS-)+2c(S2-)+c(OH-) C.c(H+)>[c(HS-)+c(S2-)+c(OH-)] D.c(H2S)+c(HS-)+c(S2-)=0.1mol/L
A.pH > 7,且c(OH-) > c(Na+) > c(H+) > c(CH3COO-)
B.pH > 7,且c(Na+) + c(H+) = c(OH-) + c(CH3COO-)
C.pH < 7,且c(CH3COO-) >c(H+) > c(Na+) > c(OH-)
D.pH = 7,且c(CH3COO-) > c(Na+) > c(H+) = c(OH-)
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BD )
A、C(HCN)<C(CN-)
B、C(Na+)>C(CN-)
C、C(HCN)- C(CN-)= C(OH-)
D C(HCN)+C(CN-)=0.1mol/L
练习:1、将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 混合后,所得的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中不正确的是( C )
A. c(OH-)>c(H+)
B.c(NH3·H2O)+c(NH4+)=0.1mol/L C.c(NH4+)>c(NH3·H2O)>c(OH-)>c(H+) D.c(OH-)=c(NH4+)+c(H+)
②两中溶液混合后离子浓度的比较:先混合,看结

例、将0.2mol/LHCN溶液和0.1mol/L NaOH溶液等体
液的酸碱性进行具体比较。
常见题型
①同种溶液中不同离子的比较
例、0.1mol/L Na2CO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C )
A、C(Na+)= 2C(CO32-) B、C(OH-)= 2C(H+) C、C(HCO3-) >C (H2CO3) D、C(Na+)<C(CO32-)+C(HCO3-) 练习、室温下,0.1mol/L的氨水溶液中,下列关系式
c(Na+ )>c(HCO3-)>c(OH-)>c(CO32-) >c(H+)
4、“现=”有) NH4Cl和氨水组成的混合溶液(填“>”、“<”或
①若溶液的pH=7,则该溶液中C(NH4+) ②若溶液的pH>7,则该溶液中C(NH4+) ③若C(NH4+)< C(Cl-),则溶液的pH
=
> <
C(Cl-); C(Cl-); 7。
1.在氯化铵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如何? c(Cl-)>c(NH4+)>c(H+)>c(OH-)
解析: NH4Cl是可溶性的盐,属于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 NH4Cl=NH4++Cl-。因为NH4Cl是强酸弱碱所生成的盐,在水 中要发生水解:NH4++H2O NH3·H2O+H+ 知c(Cl-)>c(NH4+), 但由于水解程度较小,所以c(NH4+)比c(H+)大得多;溶液因水解 而呈酸性,所以c(H+)>c(OH-)。
( B)
A.c(Na+)>c(CH3COO-)>c(H+) >c(OH-) B.c(CH3COO-)>c(Na+)>c(H+)>c(OH-) C.c(CH3COO-)>c(H+)>c(Na+)>c(OH-) D.c(CH3COO-)>c(Na+)> c(OH-) >c(H+)
2、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与稀CH3COOH溶液混 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D )
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一、电荷守恒
溶液总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 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
1.NH4Cl溶液: 存在着NH4+、Cl-、H+、OHC(NH4+)+C (H+) = C (OH-) + C (Cl-)
2.CH3COONa溶液: 存在着Na+、CH3COO-、OH-、H+ C(Na+) + C (H+) = C (CH3COO-) +C (OH-)
电荷守恒:
c(Na+ ) +c(H+ )= c(HCO3—) +2 c(CO32— )+ c(OH— )
物料守恒:
c(H2CO3 )+ c(HCO3— )+c(CO32— )= c(Na+ ) 质子守恒:
c(OH— ) + c(CO32— ) = c(H+ )+ c( H2CO3) 大小关系:
在NH4Cl溶液中,存在两个守恒: 电荷守恒:c(NH4+)+c(H+)=c(OH-) +c(Cl-) 物料守恒:c(Cl-)=c(NH4+)+c(NH3·H2O)
两式相减
质子守恒: c(H+) = c(OH-) +c(NH3·H2O)
大小比较
水解是微量的,水解后溶液呈酸性(或碱性),所以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会发生改变。
Na 原 子 与 C 原 子 2:1 加 入 ,CO3 2 - 水 解 , 故 碳 元 素 以 CO32 - 、 HCO3 - 、 H2CO3三种形式存在。
C(Na+)=2[C(CO32-)+ C(HCO3-)+C(H2CO3)]
三、质子守恒
由水电离提供的H+与OH-相等(可由电荷守恒及物料守恒推出)。
解析
电荷守恒:c(Na+) +c(H+)= 2c(CO32-) + c(HCO3-) + c(OH-) 物料守恒: c(Na+) = 2c(CO32-) +2 c( HCO3-) + 2c(H2CO3) 质子守恒:c(OH-) = c(HCO3-) + c(H+) + 2c(H2CO3)
3.NaHCO3溶液显碱性,各离子浓度有什么关系?
【课堂测试】
1.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与CH3COOH溶液等体积
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
A.c (Na+) = c(CH3COO-)+c(CH3COOH) B.c (Na+) = c (CH3COO-+ c(OH-) C.c(H+) = c(CH3COO-)+c(OH一) D.c (CH3COO-)>c(Na+)>c(H+)>c(OH-)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