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的名字吗(精)
伟大的悲剧原文教案_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
![伟大的悲剧原文教案_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182c9676c66137ef061981.png)
伟大的悲剧原文教案_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课文《伟大的悲剧》出自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
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了出来。
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
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
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
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
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orG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
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
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
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
《伟大的悲剧》
![《伟大的悲剧》](https://img.taocdn.com/s3/m/0d7e230ecc17552707220889.png)
幻灯片1你了解南极吗?幻灯片2冰雪覆盖的南极幻灯片3南极气候:科学家曾测得 -88.3*C的平均最低气温。
(酷寒) 世上风力最大风暴最多的. 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
有过每秒92.5米的风速。
(烈风)幻灯片4你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的名字吗?它是为了纪念谁而命名的?它是阿蒙森-斯科特站幻灯片5当年,他们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而进行激烈的竞争。
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比斯科特队早5个星期到达南极,并顺利班师,而斯科特等5人却永远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
幻灯片6队长斯科特,英国皇家海军上校威尔逊博士鲍尔斯海军上尉幻灯片7幻灯片8幻灯片9斯蒂芬·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传记文学代表作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精神疗法》等。
中短篇小说有《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等,唯一的长篇小说是《焦躁的心》。
幻灯片103,字词积累拽()毛骨悚()然怏怏()不乐毋()宁吞噬()羸()弱告罄()癫()狂凛冽()步履()姗姗()来迟忧心忡忡()疲惫()()不堪zhuàisǒngyàngwúléishìqìngdiānlǐnlǚshānchōngpíbèi幻灯片11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填表复述故事。
幻灯片12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1912.1.16 白色雪原1912.1.18 南极点1912.2.17 埃文斯死1912.3.21912.3.21 无法离开账篷1912.3.29 帐篷里1912.10.291912.11.12幻灯片13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12.1.16 白色雪原斯等发现自己晚到一月12.1.18 南极点斯等到达极点,伤心并要作证12.2.17 屠宰场地埃文斯死去12.3.2 贮藏点四人感到可怕的绝望奥茨死去12.3.21 帐篷里无法离开帐篷12.3.29 帐篷里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12.10.29 营地一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12.11.12 帐篷发现尸体并垒了石墓幻灯片14找出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说说在文中的作用?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伟大的悲剧》拓展阅读:探险故事三则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伟大的悲剧》拓展阅读:探险故事三则](https://img.taocdn.com/s3/m/5e4464a5551810a6f524869c.png)
探险故事三则阿蒙森的故事南极是一个面积大约550万平方英里的多山大陆,绝大部分被4000英尺的冰层覆盖,气温比北极还低。
是谁第一个到达南极极点的呢?是挪威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
阿蒙森从小就喜欢大海,羡慕那些驾船去北极海洋捕鱼、猎兽的水手们。
成年以后,他果真买了船,花了三年时间,驾着船第一个穿过北冰洋,又从大西洋到了太平洋!不过,阿蒙森很快把眼光转向陌生的南极!1911年9月,阿蒙森带领探险队向南极大陆进发。
他们沿途建立食品仓库和陆上营地,进行科学观测……直到1911年10月,才正式向南极进军——阿蒙森等五人乘着由42条爱斯基摩犬拉的四架雪橇,向南极极顶驶去!探险队为了使回程不迷路或不挨饿,一路上每隔8公里便设一个路标,100公里便建一个小型粮食仓库。
越往南走,路越艰险,冰缝越来越多,一不小心就可能丧命。
阿蒙森等终于登上了南极高原,山脉连绵不断。
为了便于攀爬陡峻、光滑的冰山,减少粮食消耗,他们不得不开枪打死了42条立下汗马功劳的狗。
看着他们在枪声中倒地,阿蒙森和队员流下了伤心的泪。
探险队继续在行进的路上,遇上了暴风雪,迎面扑来,好似刀刮。
为了不被大风刮跑,他们五个人用绳子栓在腰间,连成一串,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地查看脚下地形,因为到处是冰裂缝和可怕的海底深渊。
探险队到达极点的前夜,大家激动的一夜没睡好。
第二天天刚亮,他们匆匆用过早餐,把挪威国旗系在滑雪棍上就向极点冲刺了。
12月16日,阿蒙森探险队到达了南纬90度,极地球的最南点!极顶平坦的像一张桌面,他们在这儿堆起一座圆锥形石堆做标记,竖起挪威国旗和刻有五个人姓名的木板。
探险队在这里逗留了36小时,他们每人拿一块海豹肉来“会餐”,忘记了脸上的溃疡,忘记了脚上的冻伤、水泡。
阿蒙森的南极探险,在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他一生勇于探险,并为此耗尽全部财产。
最后,他在56岁时为营救在北极区遇险的朋友,葬身在北冰洋的冰窟中。
斯科特南极探险队1910年6月1日,斯科特率领的英国探险队乘"新大陆"号离开欧洲。
【2019最新】夺取南极的斗争阅读训练题及答案word版本 (13页)
![【2019最新】夺取南极的斗争阅读训练题及答案word版本 (13页)](https://img.taocdn.com/s3/m/efb068f95fbfc77da269b198.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夺取南极的斗争阅读训练题及答案夺取南极的斗争茨威格今天,设立在南极南纬九十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
当年,他们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而进行激烈的竞争。
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到达南极,斯科特队则于一九一二年一月十八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
最后,阿蒙森队凯旋班师,而斯科特等五名最后冲击南极的人却永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研究南极探险史的科学家们指出;阿蒙森的胜利和斯科特的惨剧,并不在于他们两人的计划周密与否,而是在于前者依据丰富的实践经验制订计划,后者凭推理的设想制订计划。
阿蒙森断定,人的体力和西伯利亚矮种马都无法抗御南极的严寒,唯有北极的爱斯基摩狗才能在极圈拉着雪橇前进,于是他用二十条膘肥强壮的狗胜利完成了到南极去的住返路程。
而斯科特则认为,狗的胃口大大,南极没有可猎的动物来补充狗的口粮(事实并非如此,狗可以和人吃同类的食物),于是决定用人力拉着雪橇长途跋涉,终于使自己和四名伙伴在从南极返程时因极圈寒季的突然提前到来,在饥寒交迫之中死于体力不支。
发人深省的是,斯蒂芬·茨威格没有为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用他生动的语言,记述了斯科特的悲壮一幕。
这是因为正如茨威格在本篇结束时所说:“只有雄心壮志才会点燃起火热的心,去做那些获得成就和轻易成功是极为偶然的事。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占绝对优势的恶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译者征服地球二十世纪眼帘底下的世界似乎已无秘密可言。
所有的陆地都已勘察过了,最遥远的海洋上都己有船只在乘风破浪。
那些在一代人以前还不为世人所知、犹如仙境般的迷迷濛濛的地区,如今都已服服贴贴地在为欧洲的需要服务;轮船正径直向长期寻找的尼罗河的不同源头驶去。
七年级语文伟大的悲剧1
![七年级语文伟大的悲剧1](https://img.taocdn.com/s3/m/4a791acb5ef7ba0d4b733b0b.png)
悲剧通常是指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 斯科特一行的“悲”体现在哪里?
1。死亡之悲。 2。失败之悲。 3。作证之悲。 4。世人之悲。
斯科特一队的悲惨结局让人悲伤、悲痛 为什么茨威格还认为这悲剧是伟大的呢?
悲中扮演英雄的角色,
悲中展现“伟大”的魅力!
将有价值的、美的毁灭给人 看。——鲁迅
再次阅读课文,合作交流,请用“我从---- 读出,面对死亡,他们的心灵无比高尚而伟 大。”回答。
6、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 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 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 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 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 吗?
斯科特受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讲求绅士风 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 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作证的任务。正因为 他的这一行动,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赢 得人们的尊敬。
:
1、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填表复述故事,并说说其中哪 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
时间 1912.1.16 1912.1.18
地点 白色雪原 南极点
人物及事件
1912.2.17
1912.3.2 1912.3.21 1912.3.29 帐篷里
埃文斯精神失常而 死去
无法离开账篷
1912.10.29
1912.11.12
读一读,写一写:
i) 拽(zhuà 毛骨悚( sǒng) 然 yà ng)不乐 怏怏( 毋(wú )宁 吞噬( shì ) 羸( lé i )弱 ng ) 癫(dian)狂 告罄( qì 凛冽( lǐn ) 步履( lǚ ) 姗姗( shān )来迟 忧心忡忡( chōng ) 疲惫( pí )(bè i )不堪
伟大的悲剧—1
![伟大的悲剧—1](https://img.taocdn.com/s3/m/473c0f05581b6bd97f19eae6.png)
1 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一年? 1912 2 斯科特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探险队? 英国 3 这个探险队共有几个人? 5个
• 4、先到达的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 • 挪威 • 5 斯科特到达南极点后,在南极点看 见了什么? • 一面黑旗在滑雪杆上 • 6 斯科特探险队返回基地的途中他们 遇到的主要危险是什么? • 恶劣的风雪天气。
要作证
12.2.17 屠宰场地 埃文斯死去
12.3.2
贮藏点
四人感到可怕的绝望
无法离开帐篷 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 一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 发现尸体并垒了石墓
12.3.21 帐篷里 12.3.29 帐篷里 12.10.29 营地 12.11.12 帐篷
当堂演练
完成《高效课堂》预习感知部分。
5、本文共写了五个人物, 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分别是:
1. 2. 3. 4. 5. 斯科特——英国海军上校 鲍尔斯—? 威尔逊—博士,负责科学研究 埃文斯—英国海军军士 劳伦斯· 奥茨—英国皇家禁卫军 的骑兵上尉
活动四:文本梳理
•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可从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方面思考) 要求:根据表格提示自主思考,依据原 文进行填写
时间 1912.1.16
地点 白色雪原
人物及事件
1912.1.18
1912.2.17
南极点
埃文斯死 无法离开账篷 帐篷里
1912.3.2
1912.3.21 1912.3.29 1912.10.29 1912.11.12
时间 地点 人物及事件 12.1.16 白色雪原 斯等人发现自己晚到半月 斯等人到达极点,伤心并 12.1.18 南极点
步履
lǚ
nɡ 告罄 qì
遗孀 shuānɡ
伟大的悲剧
![伟大的悲剧](https://img.taocdn.com/s3/m/917270f97c1cfad6195fa7af.png)
阿 蒙 森 斯 科 特 站
故事背景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 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 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 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 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 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 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 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 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 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 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 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 命,率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 群岛这一西行路线,西行横渡大西 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 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 遇风暴失事。接着几名船长密谋 麦哲伦 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 伦将谋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两名 弃留在荒凉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 航。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 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攻击,在与 一些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
作者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了这 个悲剧,颂扬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 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他们的精神 让所有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斯科特 埃文斯 奥茨 威尔逊 鲍尔斯
课外知识宝库 你还知道古今中 外哪些探险家的 事迹?
玄 奘
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发源 地印度取经的和尚。他从中国 出发,旅途历时16年,行程达 6· 4万千米,途经阿富汗、克 什米尔和印度北方等地。玄奘 在旅途中多次遇险。危险来自 恶劣的天气和高山。玄奘有一 次在喝泉水时,差点被箭射死。 后来他又在印度北方塔克西拉 王国被投入狱中。为了逃命, 他几乎冻死。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最新8篇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最新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dc15d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9.png)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最新8篇描述你对作者写作风格的看法能丰富读后感内容,写读后感是我提升写作水平的重要练习方式,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最新8篇,感谢您的参阅。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篇1读这本书的缘由是看到了高晓松推荐的。
高晓松是当代的一个成功者吧,出身高知家庭,读的清华,然后出国留学几年,回来后写词、出书、开书店、办节目,红红火火的热闹景象。
李开复也是处于高知家庭,有一个有文化的爸爸,也是从小留,接受了中西方文化洗礼,成为了计算机行业的专家,教授。
先后在世界顶级的公司任ceo、副总裁等,也是当代很成功的人。
谢丽尔桑德伯格也是一位成功的女性,跟李开复差不多的职业定位,同样有一个经济学家的妈妈还是外婆。
当然还有盖茨、乔布斯、爱因斯坦都并不是出生在寒门,不是富豪,但肯定也不是穷人的孩子。
连这本书的作者,斯提芬茨威格都是出生在富有的家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这说明,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重要到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格局。
读这本书其实有点类似读历史书的感觉,虽然对滑铁卢、拜占庭、发现印加帝国、马赛曲等历史事件有了更加具体的、细节的了解,也非常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的真想。
历史都是由因果关系发展而来的。
某一个人推动了某段历史,对某个人来说可能是偶然,但是对于历史确是必然。
历史上留名的大人物也并不都是十全十美的,当然除了我们的孔夫子。
拿破仑骁勇善战,但是却违背历史年轮要当皇帝;歌德创造了很多文学歌剧,但是年老的时候却在儿女等着分遗产中离去;毛爷爷拥有非凡的军事才能。
却在晚年发起了文革;列宁、斯大林也一样,建立了社会主义,却搞了个人崇拜;创作了马赛曲的鲁日,曲子流芳百世,人却活动潦倒落魄。
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真的可能就是天降神启一样不可思议,就在某一瞬间,担负了引领历史发展的责任,而后又回到了平凡、苦难重重的人间。
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
伟大的悲剧(优秀7篇)
![伟大的悲剧(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b638e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f.png)
伟大的悲剧(优秀7篇)《伟大的悲剧》教案篇一一、目标定位1、速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复述故事情节,概括内容要点。
2、积累精美字词,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
3、感受人物的崇高品质、开拓创新与团结合作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二、课前预习字词疏通:1、生字茨(cí)孀(shuāng )蜃(shèn) 厄(è)2、形近字拽(zhuài)拉摇曳(yè)羸(léi)弱输赢(yíng)3、解释词语(除课文注释外的)销蚀:消损腐蚀。
遗孀:死者留下来的妻子。
踉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风餐露宿:形容路途或野味生活的艰苦。
餐,吃;宿,睡。
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大意疏通:1、速读课文,列出记叙的要素,并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时间:1912年地点:南极点探险返回途中人物:斯科特、埃文斯、奥茨、威而逊、鲍尔斯事件:不幸遇难;讲述了1912年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5人,在探索南极的归途中不幸遇难的过程。
2、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哪几个方面?①斯科特探险队与阿蒙森角逐南极点失败了——失败之悲;②斯科特要忠实地去履行为阿蒙森一行胜利者作证这一冷酷无情的职责——作证之悲;③斯科特他们在归途中全部牺牲——死亡之悲;④“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但世人对他们的怀念和对他们离去的悲痛是深切的——世人之悲。
三、课中探究重点讲解:1、本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并扼要概括其大意。
四部分:一、(1—3)斯科特探险队满怀希望奔向南极,发现他人已先到,无限失望地登上归程。
二、(4—7)归程途中危险骤增,被认为最强壮的埃文思因精神失常而死去。
三、(8—10)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便英雄似的走向暴风雪迎接死亡。
四、(11—16)三位英雄爬进睡袋,集体死亡,却不哀叹任何困难。
他们的事迹传遍世界。
2、斯科特一行探险有何意义?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伟大的悲剧(整理最全)
![伟大的悲剧(整理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d0a9ab27dd36a32d73758119.png)
(4)对国家、对人民、对亲人无私的 爱。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 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 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 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 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 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 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 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 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4、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 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 舞。
二、品析语言
文中哪些语句深深 地感动了你,而你又如 何理解这些话的意思?
示例一: “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 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 绩几乎已经完成。” 双重否定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读者的心潮也随之澎湃,与他们共同期 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然而随着那黑 色旗帜的出现,他们的热情刚刚涌出就 被凝成了坚冰,尽管不愿面对,但每一 个人都无比清醒地意识到挪威人已捷足 先登,这是铁一样残酷的事实,他们的 情绪落到了冰点。
(2)诚实守信,有绅士风度。
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 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 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 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 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 证明了他们人格的崇高。
(3)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 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 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斯 科特和他的队员都做到了。他们 当中许多人宁可自己死去,也不 愿意连累同伴,而同伴们在最危 险的时候也不舍得扔下他们。
——世人之悲
3.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体
现在哪里?
(1)坚毅,勇敢,执著,坦 然面对死亡,有为事业献身的 英雄气概。
课文中,写他们想到自己所进行的 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就有了超人 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著、 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 项事业的。他们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 依然不舍得扔下宝贵的岩石样品,体 现了崇高的献身精神;而当他们在归 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毙时,没 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 得明白,死得悲壮。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66b081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0.png)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精选6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1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有着许多重大发现、发明和著名的事件。
这些事发生的那一时刻,就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发着光芒,这些永恒的时刻会给予人类前进的动力,也会让人类从中得到许多经验。
阿蒙森和斯科特,共同面对着严酷的自然环境,却一胜一败。
他们的实力相当,却是斯科特的计划有误。
他们的“竞争”中,出现困难,面临困难,并解决困难。
“人员过多”“天气寒冷”“环境恶劣”。
斯科特的团队都闯过了,而他们却输给了另一只队伍。
这场胜败不是一般的胜败,而是关系到两个国家。
关系到英国与挪威!这张国旗代表了很多:荣誉,喜悦,胜利……尽管斯科特的团队失败了,我仍然敬佩他们。
斯科特的人格是高尚的,他正直。
团结、坚持、勇敢。
在谎言与事实面前,他选择了向别国国王证明他国胜利。
这种决心不是常人所具备的,这种忍耐不是大众所具有的!跟随斯科特探险的人也各个都是英雄,他们其中有的不愿拖累同伴们,直接坦然的走向风雪中,走向死亡;有的冻伤了脚趾,却还靠自己的力气背着十六公斤的岩石,想着让大家来做实验观察。
在这本书中,类似斯科特这样的英雄人物有许多,韩德尔、列宁、托尔斯泰……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感受到许多伟大的精神。
这些精神无一不对后人十分重要,他们会引导人们再度前进,他们会蕴藏在这些永恒的时刻之中,永远闪耀下去。
在人类的未来,必定也会出现这些永恒的时刻,它们会像群星一样,在黑暗中闪耀,让人类前进的路途更加光明。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读后感2暑假我阅读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这本书,收获了很多。
这本书的作者是(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总共包含了十四篇历史特写,其中也有上学期的课文《伟大的悲剧》的原版:《南极争夺战》。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精选7篇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99afc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6.png)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精选7篇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
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
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国能给予人类什么?人类又想从这荒凉的白色世界获取什么呢?南极,是所有爱好探险的人永久的目标。
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
这两个人都想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英雄。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20某某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20某某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
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途中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
本文节选了斯科特一行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部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一默读全文,勾画出文中你不熟悉的成语和字词。
本文重点掌握以下字词:拽无垠癫狂凛冽吞噬销蚀羸弱步履告罄角逐遗孀坚持不懈千辛万苦风餐露宿夜不成眠精疲力竭闷闷不乐毛骨悚然耀武扬威洋洋得意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疲惫不堪畏缩不前鲁莽大胆念念有词语无伦次精打细算与其……毋宁二、在掌握了文中的字词后,第二次默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做到能复述这篇文章。
复述文章要做到以下几点:这篇文章的主要事例大致有:热情高涨地奔向极点,极点惊现挪威国旗,心情无比沮丧失望,履行冷酷无情的职责,归途遇上暴风雪,遭遇疲惫、冻伤和饥饿,艾文斯精神失常而死去,燃料越来越少,奥茨英勇地走进暴风雪,3月29日三人静候死神来临,斯科特记日记直到生命最后一息,10月29日救援者发现他们的尸体和遗物。
《 伟大的悲剧》
![《 伟大的悲剧》](https://img.taocdn.com/s3/m/c94840114afe04a1b171de07.png)
五、板书设计
伟大的悲剧
奔向南极→绝望而归→带信作证→归途遇险 →悲壮覆灭→悲剧
生命毁灭、为人作证、孤独寂寞、集体失败 、失去亲朋→悲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拽.出(zhuài) 无垠.(yín ) 癫.狂(diān) 吞噬.( shì) 羸.弱(léi) 告罄.(qìng) 疲惫.(bèi) 角.(jué)逐 遗孀.(shuāng) 怏怏.不乐(yàng) 忧心忡忡.(chōng) 语无伦.(lún)次 海市蜃.楼(shèn) 毛骨悚.(sǒng)然
2.解释下面词语。 毛骨悚然: 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耀武扬威: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坚持不懈: 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风餐露宿: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怏怏不乐: 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姗姗来迟: 慢腾腾地来晚了。 忧心忡忡: 忧愁得心情不能安静。
3.作者链接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 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 说创作方面。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 。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作品 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 传记作品《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类的群星闪 耀时》《三位大师》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
第一课时
一、写作背景
南极,是所有爱好探险的人永久的目标。设立 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 科特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 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 。这两个人都想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英雄。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 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 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 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 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 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途中与严寒搏 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奥地利作 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 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 笔法,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10篇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98980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e.png)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10篇《伟大的悲剧》读后感1悲剧,总会催人泪下,确切的来说,它不止催人泪下,还有使人惋惜的,常常被称作喜剧的反义词。
悲剧并不局限于戏剧中,现实中也有。
不过,有的悲剧是伟大的。
这里,我要讲的关于我们学的课文——《伟大的悲剧》。
稍微了解南极的人知道,南极洲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
这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洲的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
阿蒙森的队伍最先到达极点,然后凯旋而归。
可斯科特的队伍慢了他们近5个星期,虽然也到达了极点但回归的途中,南极寒冷的天气提前来到,无情地袭击他们。
在恶劣的条件下,他们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着,进行了2个月的搏斗。
最后他们体力不支,长眠于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之中。
真是一场骇人听闻的悲剧。
这些英雄,之所以称为英雄,是因为他们拥有高尚的品德,视死如归的精神。
首先是禁卫军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伙,在关键时刻保护同伙,而向死神飞奔。
而最后,他们抱着绝望,骄傲地等待死亡。
他们无怨无悔地爬进睡袋。
尤其是斯科特,到生命最后关头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表达他无私的爱和真诚的情义。
所以,当他们与世长辞后,连最高权威的国王也跪下来悼念他们,可知他们在人们眼中的地位——至高无上。
有句话说得好,“死亡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生命的升华。
”这就像课文中的那句话: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这已经表现他们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是无比高尚的。
虽然他们去世多年,但我相信,他们的高尚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永远不会被人们放弃或遗忘。
悲剧,是伟大的……《伟大的悲剧》读后感2我合上书,闭上眼睛,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浮现着的,是斯科特一行人在暴风雪中奋勇前进的身影。
这篇__讲述了在1911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人在南极展开的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结果阿蒙森捷足先登,斯科特失败,斯科特在返回时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后,最后长眠于冰雪之中的故事,这其中,斯科特伟大的精神和悲壮的结局也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抨击和震撼。
2023年《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笔记
![2023年《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e976e0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c.png)
2023年《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笔记2023年《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笔记1《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争取南极的斗争》这个故事,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英国科学探险家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奋。
只要对南极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
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
在征服南极点的竞争中阿蒙森率领的探险队捷足先登,成功地将旗帜插在了南极点上并胜利返回。
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在__中,作者避开科学问题不谈,也不给成功者立说,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的记忆中只容得下成功者,但作者打破世俗,偏偏用饱含感情的文笔,描绘斯科特失败的经历,写出了斯科特一行的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但却显示了其献身科学、坚忍不拔、超越私利、团结协作的崇高品质,凸显了悲剧的伟大,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一行的钦佩。
斯科特一行的壮举是伟大的“悲剧”,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展现出了人类优秀的意志品质,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人类在面对绝境时的伟大。
2023年《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笔记2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共收入他的历史特写15篇,分别向我们展现了15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在这15个最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人星闪烁,那一刻,便是永恒。
群星闪耀时,我以为一定是记录那些功各显赫的人物,然而,不完全正确,那些闪耀过的群星,虽然在那一刻,使得天空澄澈,玉宇清澄,然而也可能只是一个,可能是微小的,并不起眼的星辰在那一刻闪过光,改变了许多东西,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307f60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2.png)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一场比赛结束,最受到关心的是第一名,即使是第二名也会受到些许冷落,所以在大多说人心中第一总是容光焕发,第二却灰头土脸。
可虽然是这样,第二个到达南极点的斯科特一行却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并给予他们最高的荣誉,美国极点上设立的考察站就叫做“阿蒙林—斯科特站”,这是为什么呢?只是因为他们壮烈的牺牲了吗?不,真正的原因是他们都具有崇高的精神赢得这些,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当斯科特他们带着失望的心情从南极点回返时,所有的一切都变得可怕,令人毛骨悚然。
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时,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
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须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重的岩石样品,这让谁能不因他们的英雄气概,崇高精神而心生钦佩呢?他们的身体埋在茫茫白雪中,但他们的探索精神已印在人们的心里,深得无法抹去。
所以荣誉在作出贡献后总会有的奖赏,而做出贡献的必然是那些有崇高精神,甘愿献出一切的人,这其实也是很多人不能成名获奖的最大原因。
要时刻记得,荣誉,是跟在贡献后的,而贡献必须有精神这一条件的。
1911年,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人在南极点展开角逐。
阿蒙森捷足先登,为历史翻开了璀璨的篇章,而失败者斯科特在返回时遇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长眠于茫茫雪原。
这个故事令我肃然起敬。
难道失败者不值得被歌颂与敬仰?不!他们那诚实的绅士风度与坚毅执着的精神,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佩。
他们令我感动,禁卫军奥次茨为了不拖累伙伴,在狂风怒号的暴风雪中坚毅地走向外面,走向死亡。
剩下疲惫至极的三个人任何希望都破灭了,他们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无怨无悔地爬进睡袋。
我感觉到的,是更多的悲壮。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和斯科特探索未知的壮举相比,我们所谓的恐惧简直微不足道。
与他们满腔热血、不畏死亡的探索精神相比,我们难道不应该朝气蓬勃的生活学习吗?斯科特一行人并不是失败者,在其中一种意义上,他们永不言弃的信念甚至胜出了阿蒙森。
中国的南极3个科学考察站介绍
![中国的南极3个科学考察站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948185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1.png)
中国的南极3个科学考察站介绍1.昆仑站昆仑站位置昆仑站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上的科学考察站。
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站的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
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
南极第3科考站命名为“昆仑站”已于2009年1月27日胜利建成,本次主要建设236平方米的主体建筑。
该站为夏季站(12、1、2月的夏季开展科考),建设规模为558.56平方米,将配备发电、水处理、交通和通讯等配套设施,可满足24名科考人员生活和工作。
建成后,该站将可开展深冰芯钻探、天文学观测、冰下山脉地质钻探等科学观测计划。
3-5年后将逐渐建成为全年站。
2.南极长城站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 57分52秒。
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
北面邻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的合恩角相距960公里;南面隔着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与南极半岛相望,距离约130公里。
在该岛上,除长城站外,还有其他国家设立的7个考察站。
与中国站相邻的有:智利的费雷站,俄罗斯的别林斯高晋站,乌拉圭的阿蒂加斯站和韩国的世宗王站。
长城站占地面积约2.5公里。
站区系火山岩组成的丘陵地形,呈台阶型,西高东低,平均海拔高度10米.地表由卵砾石和砂石组成,平均1.2米以下为永久冻土层。
长城站的气温据1985年以来观测资料表明:夏季代表月一月平均气温为1.3℃,最高为11.7℃,最低为-2.7℃;冬季代表月七月份平均气温-8℃,最高为2.6℃,最低为-26.6℃。
年降水量630毫米左右,以降雪为主。
暴风雪频繁是长城站的最大特点,每年大风((17米/秒)日数在60天以上,最大风速可达40.3米/秒。
长城站现有大型永久建筑10座,包括生活栋,科研栋、气象栋、文体栋,发电栋,综合库,食品库等。
夏季可容纳60人左右考察,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
伟大的悲剧
![伟大的悲剧](https://img.taocdn.com/s3/m/4500d06ca45177232f60a234.png)
1910年6月
(挪威队) (英国队)
阿蒙森
斯科特
登陆南极
顺利回师
毫发无伤
全军覆没
深埋雪国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回顾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
括课文主要内容。
奔向南极点 → (充满希望)
带信返程 → (沮丧)
一个个牺牲 (悲壮)
三
1、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
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 所谓“悲剧”表现在哪些方 面?“伟大”又表现在哪里?
认识自然,挑战自我及人类自 身,实现生命价值,给后人以 精神鼓舞.
这是一
项用身体来
实现的精神
事 业。
——周国平
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并 不在于我们赞颂的语言,而 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 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 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 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 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 做到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
一· 字词积累
拽( zhuài ) 毛骨悚( sǒng 然 ) 怏怏( yàng )不乐 毋( wú )宁 吞噬( shì ) 羸( léi )弱 ng 告罄(qì ) 癫( diān )狂 凛冽( lǐn ) 步履( lǚ ) 姗姗( shān )来迟 忧心忡忡(chōng ) 疲惫( pí )( bèi )不堪
你知道设立在 南极南纬90度 的科学实验站 的名字吗?它 是为了纪念谁 而命名的?
-
2002年2月7日,英 国的安妮公主到达 南极大陆,开始她 为期三天的南极探 险之旅。安妮此行 旨在纪念英国人罗 伯特· 福尔肯· 斯科 特登上南极90周年。
第21课
茨威格(奥地利)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生字
——里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败不是人格的宣判,不是 永恒的状况,不是致命的错误, 而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天生 我才必有用”,应该坚信自己 会成功,应该有一种不负人生 价值的信念。 不要把“失败是成功之母”当 成继续麻木、偷懒的借口,而应 该用努力把失败的坎沟默默填 平.
6、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 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 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 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 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 吗?
斯科特受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讲求绅士风 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 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作证的任务。正因为 他的这一行动,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赢 得人们的尊敬。
2、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 气概;
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4、无私的爱
3、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 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 舞。
4、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 第二个到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 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 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5、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 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 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受 情?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斯科特和 伙伴们痛苦万分的心情。
悲中扮演英雄的角色, 悲中展现“伟大”的魅力! 将有价值的、美的毁灭给人看。——鲁迅
1、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 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 特写这悲壮的一幕?
答:课文最后两句话。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想到的绝不主 要是事业的 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 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表现出人类 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哪 些地方? 1、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学了本文,你觉得成功和失败
该如何定义?
失败多于成功。人不可能事事有成。是要
经历无数次失败以后才能获得有限的成功, 成功的喜悦是短暂的,接踵而来的是必须 继续奋斗去取得新的成功。成功的背后大 都是艰苦卓绝,呕心沥血,甘于寂寞。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而人们往往只看到成功者那刹那间的辉煌。 实际上,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无作为期、 无名期是漫长而痛苦的,但这段时间却是 一个人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头脑最 敏捷的黄金时期。成功之前,由于是无名 小辈,可能默默无闻不受人重视,可能受 人压抑,但这恰恰是成功者之成功和失败 者之失败的分化期。
你知道设立在南极南 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 的名字吗?它是为了 纪念谁而命名的?
阿蒙森-斯科特站
茨威格
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澳地利作家。出生 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 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有游历。在 法国结识罗曼· 罗兰、罗丹等人。第一次世 界大战其间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 平主义者。1928年,结结识高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938 年,流亡英国,加入英国国籍。他的主要 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方面。作品有 《三位大师》等。
无法离开账 篷
帐篷里
时间 12.1.16 12.1.18 12.2.17
地点
白色雪原 南极点 屠宰场地
人物及事件
斯科特等人发现晚到而失败 斯科特等人伤心并要履行残酷 无情的职责:作证 埃文斯精神失常而死去
12.3.2
12.3.21 12.3.29 12.10.29 12.11.12
贮藏点
帐篷里 帐篷里 基地 帐篷
四人感到可怕的绝望:燃料越 来越少。
无法离开帐篷 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 一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 发现尸体并垒了石墓
悲剧通常是指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 斯科特一行的“悲”体现在哪里?
1。死亡之悲。 2。失败之悲。 3。作证之悲。 4。世人之悲。
斯科特一队的悲惨结局让人悲伤、 悲痛为什么茨威格还认为这悲剧是伟 大的呢?
然
:
1、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填表复述故事,并说说其中哪 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
时间 1912.1.16 1912.1.18 1912.2.17 1912.3.2 1912.3.21 1912.3.29 1912.10.29 1912.11.12
地点 白色雪原 南极点
人物及事件
埃文斯精神失常 而死去
7、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 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 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 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 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之前心中回忆的美好 往事和他对祖国亲人朋友的怀念。虽是美好 的,却是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 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8、一个人虽然在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 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 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两句 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虽 然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 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 是伟大的悲剧。这句话在全文中可作主旨句, 起点题的作用。
如果说人生过程像一幅画,那么这幅画 就是由各种成功与失败作为色彩而绘制的。 其间有山重水复,那是失败涂抹的阴霾;也 有柳暗花明,那是成功描的彩虹。
我国女体操运动员桑兰说:“跌倒了再爬 起来,这对体操运动员来说是最平常不 过的事了。”无数的事例向我们证明, 人生就是失败与成功交织进行的过程, 失败虽然可惜,但并不可怕,更不可耻。
读一读,写一写:
拽( zhuà 毛骨悚( sǒng ) i) 怏怏( yà )不乐 毋( wú )宁 ng i )弱 吞噬( shì ) 羸( lé ng ) 告罄( qì 癫( dian )狂 凛冽( lǐn ) 步履(lǚ ) 姗姗( shān )来迟 忧心忡忡( chōng ) i )不堪 疲惫( pí )( b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