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江南丝竹优质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丝竹乐——广东音乐、江南丝竹

丝竹乐——广东音乐、江南丝竹

无忧PPT整理发布
2021/5/23
21
伴奏乐器:
早期的合奏, “五架头”,又叫“硬弓组合”,独奏多用琵 琶或扬琴。
20年代以后,俗称“三件头”,又称“软弓”。主奏或特性 乐器是高胡,也称粤胡、南胡。
广东音乐
二弦、 提琴(类似板胡)、 2021/5/23 三弦、月琴、
曲调。《紫竹调》轻松活泼,婉
转流畅,不仅悦耳动听,而且歌
唱性强,所以一直是上海人不同 时期的“流行音乐”。从街头巷
闾传唱的“一根紫竹直苗苗,送 与哥哥做管箫”的情歌,到东方
歌舞团演员朱明瑛唱红大江南北 的沪剧《无罗忧P汉PT钱整理》发里布 著名的《紫
竹调》,该曲一直在上海这个1城7 市的上空飘荡。
2021/5/23
14
2021/5/23
无忧PPT整理发布
15
2021/5/23
无忧PPT整理发布
16
作品赏析:《紫竹调》
• 《紫竹调》是广泛传播于吴语区 (苏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 等)的传统小调歌曲,其源头可 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
2021/5/23
• 《紫竹调》是江南地区的民歌小 曲、爱情小调,也是上海地方戏 沪剧与滑稽戏的基本曲牌、常用
• 2、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广东音乐的兴盛时期,出 现了吕文成、何柳堂等专业作曲家和演奏家,原来的“硬 弓”乐队也发展成“软弓”。
• 3、20世纪50年代以来,广东音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音
乐工作者对广东音乐进行搜集、整理,并对广东音乐的和
声、配器等方面进行研究改革,出版了不少的乐谱,创作
并演出了大量优秀曲目。
7
江南丝竹伴奏乐器:
江南丝竹
丝:二胡、中胡、 琵琶

丝竹相和总结PPT课件

丝竹相和总结PPT课件
曲及歌舞伴奏。
广东音乐的前身是粤剧的过场音乐和背景音乐.粤剧 是最有包容的剧种,经常吸收一些江南小调民族乐曲,粤 化后便成了粤乐,成了广东音乐,广东音乐由粤剧这块土 壤孕育壮大,粤剧因广东音乐更多彩多姿。
《步步高》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 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名乐,曲如其名,旋律轻 快激昂,层层递增,节奏明快,音浪叠起叠落, 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 极意义.
• ?
么音 不乐 同情 的绪 特与 点速
度 与 江 胡:“高音二胡”的简称,即广东音乐中使用的粤 胡,在广东也称为“二胡”或“二弦”。高胡是20世 纪20年代在二胡的基础上改革而成, 是广东音乐的主 奏乐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二胡改革而成。它的琴筒 比二胡小,定音比二胡高四至五度,所以称为高胡。 高胡音色清澈、明亮,富于表现力,是民族乐队中二 胡族的高音乐器,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地方戏
从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奏中,你认识那 些乐器?
从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奏中,你认识那 些乐器?
• 二胡、古筝、扬琴、琵琶、笛子
女子十二乐坊的简介:
“女子十二乐坊”的12个女孩来自全国,均出自 国内著名专业院校,并以演奏家的身份活跃在国内 外的音乐舞台上。乐坊中凝聚了中国古老独有的各 班乐器包括:古筝、二胡、三弦、竹笛、古琴、葫 芦丝、箫、埙、扬琴,更有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乐 器:菊芘、吐良、独弦琴等等。
《旱天雷》原是由严老烈根据《三汲浪》改编而成 扬琴曲,现有多种演奏形式,旋律活泼,节奏欢快, 表现了人们久旱逢甘霖的喜悦
严老烈(约1832- )又名严公尚,是早期广东音乐演奏家和作曲家。严老烈擅长演奏扬琴。创造 了扬琴右竹演奏法,丰富了扬琴的表现力。他以“加花”和“衬音”、“坐音”等手法,用外省传入 广东的小曲《三级浪》改编成《旱天雷》、用牌子《寡妇诉怨》改编成《连环扣》、用《到春来》改 编成《到春雷》、用外省同名小曲改编了《卜算子》、《寄生草》等。经过改编的乐曲在旋律和节奏 上都有很大的变化,乐曲的音乐形象已完全不同了。在改编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一些规律性的旋律 发展手法。如冒头、叠尾、加花,并用围绕中心音发展、变化重复、移位、移调等等。对后来广东音 乐的旋律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江南丝竹》ppt课件

《江南丝竹》ppt课件

乐种名称 流行地区 主要乐器 风格特征
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
上海、浙 江、江苏 一带
广东地区
二胡、琵琶 明快、流畅、
扬琴、三弦、秀雅柔和、
萧、板
加花、细、轻、
铃鼓、木鱼 小、活。
笛等。
高胡、秦 琴、扬琴
节奏清晰、旋 律流畅活跃、 轻快活泼、细 腻缠绵、艳郁 华丽、流畅 动听。
听一听 辨一辨
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音乐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l
20世纪20年代左右经严老烈、何柳 堂、罗绮云、吕文成等人进行改革丰富 后形成现今的音乐形式。
广东音乐乐队编制பைடு நூலகம்
高胡:“高音二胡”的简称,即广东 音乐中使用的粤胡,在广东也称为 “二胡”或“二弦”。高胡是20世纪 20年代在二胡的基础上改革而成, 是 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二十世纪二十年 代由二胡改革而成。它的琴筒比二胡 小,定音比二胡高四至五度,所以称 为高胡。高胡音色清澈、明亮,富于 表现力,是民族乐队中二胡族的高音 乐器,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地 方戏曲及歌舞伴奏。
《中花六板》就是在《老六板》基 础上放慢加花发展而成的。
明快、流畅、秀雅、柔和、加花、 细(纤细)、轻(轻盈)、小(小 巧)、活(灵活)为其典型的风格 特征。
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及广 州市区的民间器乐乐种;
清末,这一带民间流行把粤剧过场 音乐和民歌小调来单独演奏的自娱形式 是其雏形
听音乐,辨别都由哪些乐器参与演 出?节奏有何特征?
唱一唱<老六板>的旋律,与 <中花六板>的旋律做比较,想一 想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发生了 什么变化?
思考:“中” “花” “六” 分别是什么意思?
《中花六板》与《老六板》的关系比较

丝竹乐——广东音乐江南丝竹 ppt课件

丝竹乐——广东音乐江南丝竹 ppt课件
广东音乐
二弦、 提琴(类似板胡)、
三弦、月琴、
无主忧P奏PT乐整理器发:布 高胡 辅以扬琴和秦琴
高胡
提琴(板胡)
三弦
月琴
横箫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丝竹乐——广东音乐江南丝竹
• 广东音乐旋律跳跃活泼、流畅自然,其结 构多为短小精悍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 色彩,时代的气息,音乐绮丽精致,华美 光彩,性格乐观向上。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丝竹乐——广东音乐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
丝:二胡、中胡、 琵琶
三弦、扬琴、 秦琴等
竹:笛子、箫 笙
其它:板、板鼓 碰铃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中胡
二胡
三弦
扬琴
琵琶
秦琴
无忧PPT整理发布 板
板鼓
碰铃
笛子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丝竹乐——广东音乐江南丝竹
• 江南丝竹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演奏 风格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 个性而又互相和谐,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 很有特点。乐曲多来自于民间婚丧喜庆和 庙会活动的风俗音乐,有的是长期流传于 民间的古典曲牌。
• 《紫竹调》是江南地区的民歌小 曲、爱情小调,也是上海地方戏 沪剧与滑稽戏的基本曲牌、常用 曲调。《紫竹调》轻松活泼,婉 转流畅,不仅悦耳动听,而且歌 唱性强,所以一直是上海人不同 时期的“流行音乐”。从街头巷
闾传唱的“一根紫竹直苗苗,送 与哥哥做管箫”的情歌,到东方
歌舞团演员朱明瑛唱红大江南北 的沪剧《无罗忧P汉PT钱整理》发里布 著名的《紫 竹调》,该曲一直在上海这个城 市的上空飘荡。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丝竹乐——广东音乐江南丝竹
《雨打芭蕉》是早期优秀乐曲之一。 乐曲以流畅明快的旋律,表现了南 国生活的愉悦情绪。曲调运用顿音、 加花等技巧,描写打在芭蕉上淅沥 的雨声、芭蕉在雨中婆娑摇曳的形 态以及人们旱热逢雨的欢乐。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课件 3.欣赏 紫竹调 (江南丝竹) (共19张PPT)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课件 3.欣赏 紫竹调 (江南丝竹)  (共19张PPT)
以丝竹乐的表演形式流行于江南地区。
江南丝竹
1. 乐曲给你的整体感受如何? 充满深情 清新雅致 气势磅礴
2.演奏乐器有哪些?
二胡、笛子、琵琶等
轻打乐器
特点:小 雅 轻 细
什么是江南丝竹?
流行于江浙沪地区,以丝弦乐器二胡、琵琶等 和竹管乐器笛、萧等为主的小型器乐合奏形式。
一曲丝竹心已醉 梦听余音夜不寐 内中奥妙谁得知 仙乐霓裳人间回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唱一唱
紫竹调
你行吗?
4 3124
12 34
对比: 附点
紫竹调最初在沪剧“同场戏”《双脱花》中为磨豆腐时所演唱的一 支曲牌。演员手握两根斑纹竹杆,双手摇曳做滤豆浆的动作。这种
斑纹竹杆叫做“紫竹”,故此曲得名“紫竹调”。
上下两行乐谱有什么联系?
是以原音乐材料为骨干音,用不同的音 对骨干音进行装饰,使其更为丰富的曲调发展手法。
紫竹开花七月天,
紫 小妹妹呀采花走得欢 。

手拿紫竹篮, 身穿紫竹衫。
调 美丽的紫竹花戴胸前。
采了一山又一山 ,
好象彩蝶飞花间。
采了一山又一山 ,
好象彩蝶飞花间。
江南民歌
你觉得哪一图能够体现歌曲的风格?
《紫竹调》原是一首具有江南地方色彩 的民歌,江浙地方戏常用它作穿插的小 调,在沪剧中,该曲还成为沪剧常用的 一个唱腔。后经过人们传承改编,逐渐
即兴加花:
你繁我简、你高我低,突出主旋律乐器。
练一练:
小结:
丝竹类型 配 器
江南丝竹
旋 律 主要创作特点
广东音乐 福建南曲 二人台牌子曲
《南绣荷包》
谢 谢!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课件 3.欣赏 紫竹调 (江南丝竹) (共14张PPT)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课件 3.欣赏 紫竹调 (江南丝竹)  (共14张PPT)

琵琶、扬琴、三弦、阮、筝、柳琴等
锣、鼓、叉、木鱼、板鼓、磬、钟、木 琴等
yue
乐曲的演奏形式是怎样的?主奏乐曲有哪些? 每一段的旋律都一样吗?
《春江花月夜》原为一首琵琶独奏曲,名
为《夕阳箫鼓》,早在1875年前就有传抄本, 至今已流传了128年。后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 的名作《琵琶行》中的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 改名为《浔阳琵琶》。20世纪20年代,上海 的音乐社团“大同乐会”将它改编为一首民乐 合奏曲,并根据乐曲诗情画意的内容,取名为 《春江花月夜》。
江江皎江汀空月江何滟海春 月畔皎天上里照流处滟上江 春 何何空一白流花宛春随明潮 江 年人中色沙霜林转江波月水 花 初初孤无看不皆绕无千共连 月 照见月纤不觉似芳月万潮海 夜 人月轮尘见飞霰甸明里生平 ??。,。,。,?,。,
乐以民 相与乐 结流也 合行是 的音可ຫໍສະໝຸດ 竹“丝”是指弦乐器,常见的有:
“竹”是指管乐器,常见的有:
其它的还有:板、板鼓、碰铃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是中国著名的民间音乐乐种之 一,广泛流行于中国的江苏南部、浙江西部 及上海等地,距今三百多年的历史。其乐曲 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欢乐性格,也从 另一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
江南丝竹的“八大名曲”为《中花六板》、 《三六》、《行街》、《欢乐歌》、《云庆》、
《慢六板》、《花三六》、《四合如意》。
常见的民族管弦乐队通常分成四个乐器组,见乐器表。
民族管弦乐队
拉弦乐器组 吹管乐器组
高胡、二胡、中胡、低音革胡(或大提 琴、低音提琴)等
竹笛、唢呐、笙、箫、管子等
弹拨乐器组 打击乐器组

人教版高中音乐课件第七节:丝竹相和 课件6

人教版高中音乐课件第七节:丝竹相和 课件6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娱乐升平》
课堂活动:尝试跟唱主旋律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欣赏《娱乐升平》
作者介绍:丘鹤俦(1880—1942)广东音乐演 奏家、作曲家。 《娱乐升平》这首乐曲中
都使用了哪些乐器? 乐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高胡、扬琴、秦琴、竹笛 清新活泼、热情开朗、朝气 蓬勃
《中花六板》为江南丝竹,又名《虞舜熏风操》 或《熏风曲》.这首乐曲是由民间器乐曲牌 《老六板 》放慢加花发展而来的.
列举乐曲中出现的乐器(至少 五种)?《中花六板》音乐情 绪怎样?
清新悠扬、优美抒情、典雅细腻、乐观向上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江南丝竹的音乐特点:
演奏风格精细 乐曲风格细腻柔美,清新典雅
广东音乐的音乐特点
乐曲结构短小精悍, 音乐情绪轻快活泼,热情开朗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拓展与探究
聆听乐曲片段,判断哪首是江南丝竹哪首是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
形成简况: 前身是粤剧的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的小曲,
20世纪初,开始流行,五四运动前后发展较快, 风格开始形成, 1949年以后,发展为独立的乐种。
流传地域: 广州市及珠江三角洲一带。
乐队组成: 乐队组合从“硬弓” 组合(二弦、提琴、三弦
月琴、横箫)转化为“软弓”组合 (二胡、 秦琴、扬琴),主奏乐器为高胡、扬琴。
流传地域:
乐队组成: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第七节丝竹相和.ppt2003

第七节丝竹相和.ppt2003

3、乐队组成: 江南丝竹所用乐器 以民族管弦乐器为主,辅之以轻型打击 乐器.如: 二胡、琵琶、扬琴、箫、笙、 板、铃、鼓、三弦、木鱼等.乐队编制 可大可小,少则一丝一竹两人,多则十 几人.专业性乐队叫“丝竹板”,业余 的叫“清客串”。 4、风格特征:大多明快、流畅、 秀雅、柔和,以加花、细、轻、小型、 灵活为其典型风格特征。
二、广东音乐
1、广东音乐流传地域:广州市及珠江三角洲一 带。 2、形成简况:前身是粤剧的过场音乐和烘托 表演的小曲,20世纪初,发展为独立的乐种。 3、乐队组成:乐队组合从“硬弓” 组合(二弦、 提琴、三弦、月琴、横箫)转化为“软弓”组 合(二胡、秦琴、扬琴),主奏乐器为高胡、扬琴。 4、风格特征:由于广东音乐的乐曲一部分源 于古曲或民间乐曲的改编,加上后来有一部分 是作曲家的创作,其音乐风格多轻快活泼、艳 郁华丽,流畅动听。
三、欣赏
1、《中化六板》江南丝竹
思考: a、注意听辨乐曲中都使用了哪些民族乐器? b、其中你认为最主要的乐器是什么? c、这首乐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音乐感受?
民间艺人以《老六板》为母曲发展出 《快花六板》、《花六板》、《中花六 板》、《慢六板》,并将其组合成套,称 《五代同堂》。 《中花六板》为江南丝竹,又名《虞舜熏风 操》或《熏风曲》.这首乐曲是由民间器乐 曲牌《老六板 》放慢加花发展而来的.其采 用了支声复调的创作手法.从音乐特征上看, 其旋律优美抒情、清新悠扬、庄重典雅,颇 具江南色彩.从音乐情绪和使用功能上看,它 抒发人们追求幸福、乐观向上的情怀。
速度、乐器
思考讨论:
在人们的生活中,丝竹乐都有哪 些功用?
1、娱乐性——丝竹乐常用于调剂生活、 消除疲劳、民间民俗活动,自娱性很强。 2、艺术性——江南丝竹从风俗性活动的 演奏到“大同乐会”的演奏,曲目也从 《行街》等八大曲发展到《春江花月夜》 等,提高了这一乐种的审美价值。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7节丝竹相和课件 (4)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7节丝竹相和课件 (4)
东 方 钢 琴
1
返回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
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筝还有一个名字叫
秦筝 。筝是一弦一柱,多弦多柱乐器。筝
乐 体是长方形,面板弧形,底板平直并开有 两个音孔。
器 筝体的头与尾各设有前梁,后梁, 前梁与后梁之间的面板上立有筝柱,筝柱
雁柱
可以左右移动的改变弦长,音高。

唐 路德延 《小儿诗》:“帘
1、对比古筝与新筝,两 者有何不同?
14
新 筝 与 钢 琴
中国第一部新筝与钢琴协奏曲《乌江悲歌》古筝:姜淼; 钢琴:赵勃
15
1、初步了解了我们民族瑰宝之一的乐器——古筝

,通过欣赏其各种演奏技巧,了解其强大的艺术

表现力,从而希望大家能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学习我们民族乐器,并能够更好的把我国的民
绍 拂鱼钩动,筝推雁柱偏。” 1、古筝有多少根弦? 21弦
2、古筝音域特点 :
低音 低沉、浑厚、结实 中音 清亮、圆润
高音 清脆、纤细
2
1、视频欣赏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2、边聆听边找出演奏者使用了哪几种弹奏方法?

3、学生上台来模仿演奏方法。

3
炫 技 P K
4
炫 技 P K
5
炫 技 P K
1、仔细观察演奏者右手配合运用了什么演奏手法? 2、乐曲风格与之前我们所听乐曲的有什么不 同?
敲击、拍打
新疆音乐的和
声小调,专门
定弦《西域随
想》
13
新 筝 韵
任何一个音乐品种 的艺术特色,既有 继承性,又会伴着 时代的进程不断的 演变,古筝艺术也 不例外。传统筝是 按五声调式排列的 ,在演奏一些曲子 时会有不便,新筝 是按十二平均律制 作的,就弥补了这 一缺陷。并创新了 更多演奏方法。

初中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3.欣赏紫竹调(江南丝竹)(15张)ppt课件

初中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3.欣赏紫竹调(江南丝竹)(15张)ppt课件

《二泉映月》是一首变奏曲,全曲六段,由引子、主题和 五次变奏组成。乐曲以高低起伏、委婉流畅、深邃悠远的曲 调,表露了作者的愤懑情绪和倔强性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 憧憬和向往。
这首曲子给人怎样的情感情绪?
悲愤、哀激越高亢 。
哼唱主题
1234
江南丝竹:流行于上海、江苏一带。江南丝竹旋律抒情优美, 风格清新流畅乐队以丝弦和竹管乐器为主,所以称为丝竹乐。 江南丝竹乐队的编制一般为7-8人,少则3-5人。
江南丝竹以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为基本编制,其中有二胡、 琵琶、扬琴 、 三弦、 笛子、 笙、 箫等,还有一些打击乐器如 鼓 、板等。合奏时风格优雅华丽,曲调流畅委婉。
江南丝竹的乐队组合: “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等; “竹”——笛、箫、笙; 其它——板、板鼓、碰铃。
《紫竹调》原是一首具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民歌,曲调清新 明快,节奏流畅活泼,情绪乐观亲切,具有浓郁的吴地风格 。江浙地方戏常用它作穿插的小调,在沪剧中,该曲还成为 沪剧常用的一个唱腔。这首乐曲就是由沪剧曲调改编、发展 而成的江南丝竹代表曲目。几个声部多为主旋律的变奏,主 要采用了“加花”、“减花”等手法和支声式的多声部织体 。全曲为羽调式,配器和艺术效果也显现出浓郁的江南民间 音乐特征,较好地发挥了江南丝竹的特长。
简线谱转换 作品介绍 实践活动
乐曲欣赏
从曲子中你听到哪几种 乐器在演奏?
二胡、笛子、古筝、琵 琶、扬琴。
请选择恰当的节奏性乐器为乐曲《紫竹 调》伴奏。注意情绪的烘托,避免喧宾夺主。
乐曲欣赏
谢谢,再见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知识是一种快乐 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
华彦钧(1893-1950),民间音乐家,小 名阿炳,江苏无锡人,出身贫寒,少时从父 学习音乐,做过道士和吹鼓手。中年因患眼 疾而双目失明,沦为流浪艺人。他一生共创 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新中国成立 后“抢救”到的传谱仅有二胡曲《二泉映月 》、《听松》 、《寒春风曲》 和琵琶曲《 大浪淘沙》 、《龙船》 、《昭君出塞》 各 三首。作品表达了阿炳对现实生活的沉思, 也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江南丝竹《紫竹调》课件

江南丝竹《紫竹调》课件

江南丝竹的文化背景
01
江南丝竹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与当地的文化、风俗、 习惯、艺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02
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深受江南地 区民间音乐的影响,同时也吸收 了外来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 音乐特征和表现形式。
02
《紫竹调》简介
《紫竹调》的曲式结构
曲式结构
引子
主旋律
连接部
尾声
单曲牌体,由引子、主 旋律、连接部和尾声四 个部分组成。
江南丝竹主要流传于长江下游的江苏 、浙江等地,其表演形式通常是由丝 弦和竹管乐器交替演奏,乐曲以清新 、优美、欢快为主。
江南丝竹的历史与起源
江南丝竹起源于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 音乐风格。
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江南丝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不仅在民间得到了 普及,而且在音乐学院和艺术团体中也得到了重视和研究。
情感表达
《紫竹调》为江南丝竹的代表性曲目之一,情感表达丰富,多用于表达欢乐 、美好、思乡等情感主题。
04
《紫竹调》的演奏实践
演奏技巧的训练
手指灵活度训练
通过指法练习,提高手指的灵活度和独立性,为演奏《紫竹调》 打下基础。
手腕运用训练
学习掌握手腕的正确运用,使演奏更加自然流畅。
换把与滑音技巧训练
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可以结合 现代音乐元素进行创新和发展,
使《紫竹调》更具时代感。
推广普及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如音乐会 、讲座、媒体宣传等,普及和推 广《紫竹调》及江南丝竹文化。
《紫竹调》与其他音乐的融合与创新
跨文化融合
将《紫竹调》与不同地域、民族的音乐文化相结 合,促进跨文化交流与融合。
创新演绎

丝竹相合课件

丝竹相合课件
• 风格特点:音响色彩清脆明亮、旋律流畅华美 、节奏轻快跳跃,富有南国情调。
娱乐升平
问题思考: 1、这首音乐都使用了那些乐器? 哪些是广东音乐的特色乐器? 2、音乐情绪是怎样的?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感受?
秦 琴
高胡
高胡又名粤胡,高音二胡的简称 ,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广东音乐名 家吕文成将二胡改革而成的。其 形如二胡,但整个琴身比二胡略 小,它的琴筒比二胡小,定音比 二胡高四至五度,所以称为高胡 。高胡音色清澈、明亮,清亮华 丽富于表现力音色,是演奏广东 音乐和伴奏粤剧的主要乐器之一 。
《老六板》 旋律
广东音乐
• 主要流传于珠江三角洲 • 1921年以前是广东音乐的形成时期,它最初
形成于清末民初(二十世纪始),发展迅速 ,不久即风行全国,在港、澳及东南亚各国 华侨聚居的地方也很盛行。清末,在广州市 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流行着不少“过场”— —“即丝弦乐队当无唱曲时,各弦合弄之谱也 ”、“小调谱”,广东音乐即在这些民间音 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丰富的民间器乐
丝竹相和
丝与竹
• 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 “丝”与“竹”是周朝的八音乐器分类法中的两 个种类。丝指的是弹弦乐器,竹则指的是竹制吹 奏乐器。
• 丝竹乐:指的是用竹制吹管乐器与弦乐器合奏, 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优美抒情、轻快活泼的情 趣。
• 丝:琴 瑟 筝 二胡 琵琶 箜篌 • 竹:竹制吹奏乐器,笛、箫、排箫、管子等
• 江南丝竹八大名曲:
《欢乐歌》 《中花六板》 《慢六板》 《三六》 《慢三六》 《云庆》
《行街》 《四合如意》
《中花六板》 思考:
注意听辨乐曲中都使用了哪些民族乐器? 其中你认为最主要的乐器是什么? 这首乐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音乐感受?为什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7节丝竹相和课件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7节丝竹相和课件
洞箫和椰胡
现代
民族管弦乐合奏
19
广东音乐 丘鹤俦[chóu]曲。此
曲在创作方面既保持、
《娱乐升平》 发扬了广东音乐的传
统特点,又借鉴了一
些欧洲专业音乐创作
的作曲技巧,从而有
所创新和突破。
20
观察《娱乐升平》乐谱, 寻找相同音型。
21
广东音乐:
这种重复的音型称之为装饰音群构成 的习惯音型,因而形成一种节奏清晰、旋 律流畅活跃、细腻缠绵、艳郁华丽、流畅 动听的音乐风格。
13
江南丝竹代表作:
聆《欢听乐、歌》思考古:曲
《行 街》 古曲
《三 六》 古曲 《三 六》 古曲
《春江花月夜》 古曲
《花好月圆》 古曲 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有何特点?
多来自民间乐曲或古曲,无确切作者
14
江南丝竹:
乐曲大多明快、流畅、秀雅、柔和、 以花(加花)、细(纤细)、轻(轻 盈)、小(小型)、活(灵活)为其典 型风格特征。
24
与戏曲的关系嘉兴府志》中所 讲的“吴越佳音”。其 中一个重要的用途便是 为昆曲伴奏。
它的前身是粤剧的过 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的 小曲,20世纪初,发 展为独立的乐种。
25
流传地域 演奏乐器 乐曲来源 音乐风格 与戏曲的关系
26
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
主奏乐器
7
乐队编制
《中花六板》
主奏乐器
二胡
扬琴、琵琶、阮、三弦、笛、箫、
伴奏乐器
笙、打击乐等。
8
江南丝竹
《中花六板》
这首乐曲是由民间 器乐曲牌《老六板》 放慢、加花发展而 来的,所以被称为 《中花六板》
9
放慢 加花
10
《老六板》

江南丝竹单元PPT要点课件

江南丝竹单元PPT要点课件
一是音响形态上的“细”; 二是旋律形态上的“密”; 三是节奏形态上的“稳”;
二、音乐特征
1、音响形态的“细”及其文化内涵 (1)常用乐器的音响效和功能: “细”。所谓“细”,是指音量较
小,音质轻柔。
笛子

二、音乐特征
1、音响形态的“细”及其文化内涵 (2)音响形态的“细”与江南特定环境间的关系
音响形态的“细”是与江南景致、文物和音乐功能的特征有着直接的 联系,体现了江南的自然景致和文物工艺细巧、清秀、精致、人口稠密, 物产丰饶的特征。
有的学者以为江南丝竹可以
有学者对这一立论进行分析
上溯至明代末年,明朝嘉庆年间 , 和们, 一种北曲清唱形式,发源于中州,
在江苏太仓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 张野塘改革清唱北曲,开了“北
腔的同时,还在乐曲伴奏方面进 曲昆唱”的先河,丰富了昆曲演
行了大量改革。
二、音乐特征
3、节奏形态的“稳”及其文化内涵
(1)音乐速度“稳” (2)音乐节奏“稳” (3)江南的景、物、人、情决定了音乐节奏的“稳”和“匀”
三、江南丝竹的乐队组合形式,曲式结构
1、乐队组合
江南丝竹乐队编制灵活,一般以丝乐 器和竹乐器为主,配有打击乐器,如鼓、 板木鱼和铃等。可根据不同乐曲表演的需 要和客观条件,小可仅用一丝一竹两件乐 器,如二胡和笛子组成乐队。大的乐队可 有十数人组成,主要乐器为笛、笙、箫、 二胡、琵琶、扬琴、阮、板、铃、木鱼。 演奏形式分“坐奏”和“立奏”。
思考
是非题: 1、在民族乐坛上,江南丝竹具有典雅、柔美、清丽、细腻的艺术风格,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 ) 2、茶馆是丝竹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理想场所。 ( )
问答题: 1、江南丝竹的流传与江南礼俗的关系? 2、江南丝竹的发展与其他戏曲、音乐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欣赏
江丝竹
江南丝竹简介
• 江南丝竹是“丝竹”乐的一个分支,流行于江南,盛行于沪宁杭地区。丝竹指两类乐器,即丝乐器和竹 乐器。丝乐器指用丝弦的弓弦乐器,如二胡、琵琶、中胡等,丝弦乐器是弦乐器的一种,多用弓弦拉奏 和弹拨;竹乐器用竹子为材料做成的乐器,如竹笛、笙、箫等。 江南丝竹流派繁多,曲目广泛,演奏 技法成熟,擅长大型套曲(曲牌联缀),是我国器乐乐种中流传广泛的一支。近数十年发生了一些变化, 无论从经典曲目或乐队编制、演奏技法方面都企图有所创新,即继承和发展并举。 丝竹音乐在我国的 流播传承历史十分久远,早在《周礼·春宫》一书中就有:“……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 木、匏、竹”的记载;《晋书·乐志》中也有“丝竹更相知”的说法。而自唐宋以来,诸多文献都记有 丝竹音乐在江、浙、沪一带流行的大量文字记载。但现上海以及周边地区,是“江南丝竹”作为一个乐 种最终定名和成熟的地区。 上海的江南丝竹初兴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它并无定称,人们多称 它为“丝竹”或“国乐”,另有“清音”、“仙鹤”等别称。至20世纪40年代,是它的全盛时期,丝 竹乐覆盖了整个上海市区和郊县。考据现有文献资料,“江南丝竹”之称谓,最初见于1954年的“上 海民间古典音乐观摩演出”和上海市国乐团体联谊会筹备委员会主办的“国乐观摩演奏会”的节目单上。 自20世纪初至50年代,上海地区有据可查的丝竹班社就有428个,达到“有水井之处就有丝竹之声”的 地步,显示出上海市区和郊县丝竹班社发展的规模和影响。上海的丝竹活动百余年来从不间断,全盛时 期覆盖了整个上海市区和郊县,丝竹乐爱好者常在固定场所进行演奏活动,相互交流,共同琢磨,使江 南丝竹这一乐种有更多的发展,一度被指为“国乐”。20世纪中期以后,江南丝竹演奏活动时兴时衰, 但始终没有湮没,近年来的演奏活动和爱好者的队伍反而有所增加与扩大。 江南丝竹的娱乐性很强, “每于劳动之暇,合奏丝竹乐”,这是上海地区的一种社会时尚。人们常聚集在私宅茶楼合奏丝竹以 “涵养性情、荡涤邪秽”和交流技艺。江南丝竹也在婚丧喜庆、节日庙会时演奏。按演出性质分“清客 串”(又称“跑客串”)和职业性班社两类。“清客串”是业余性质的班社组织,常常应亲朋好友之邀, 以客串演奏助兴,不取分文。职业性的丝竹班社则以演奏为生,收取一定酬金。 上海地区的江南丝竹 曲目来源有在全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器乐曲牌如《老六板》、《小开门》等;有从外地传人的民间乐曲如 《苏合》、《扬合》、《鹧鸪飞》、《将军令》等;有江南的民歌小调如《知心客》、《无锡景》等; 也有古曲《青莲乐府》、《浔阳夜月》等。上海特别是市区的丝竹家们以其自身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 和创造力,在自娱娱人中,对上海地区传承的和外来的乐曲、民歌等进行不断地加工,终而发展或具有 浓厚地方色彩的乐种——江南丝竹。 上海江南丝竹最大的音乐特点之一是演奏风格秀雅精细,在合奏 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支声性复调的织体定法很有特点,深得音乐工作者的珍视。 江南丝竹乐队编制灵活,一般以丝乐器和竹乐器为主体,配有一些打击乐器,如鼓、板、木鱼和铃等。 可根据不同乐曲表现的需要和客观条件,小可以仅用一丝一竹两件乐器,如二胡和笛子组成乐队,大的 乐队可以有数十人组成。主要乐器为曲笛、笙、箫、二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鼓板、铃或木鱼。 演奏形式分“坐奏”和立奏。
江南丝竹风格特点
• 伴随着丝弦与竹管乐器演奏出的轻柔、舒缓的旋律,也许会在你的想象中, 展现出这样一幅美妙的情景:在冬日的阳光下,数株斜插的寒梅,散发着阵 阵沁人心脾的幽香……这就是江南丝竹《三六》或称《梅花三弄》所表现的 乐曲意境的演奏,所谓“采苏杭之丝,载洞庭秀竹,变吴越佳音,集弦索精 萃,江南有丝竹者”。由于它曲调流畅,情绪乐观,深得江南广大民众喜闻 乐见。在那细致优美、清新活泼的演奏中,不仅表现了江南人民清丽含蓄、 朴素勤劳的性格,而且反映出江南地区山清水秀、丰产鱼米的地方特色。 江 南丝竹的演奏形式,最早属于民间风俗音乐,从清末以后逐渐形成独立的丝 竹演奏形式,在长期的演习过程中,又逐渐形成了八大名曲,它们的名目是: 《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慢六板》、《欢乐歌》、《云庆》、 《四合如意》及《行街》。除此而外,经常演奏的还有《老六板》、《快六 板》、《快花六》、《霓裳曲》、《鹧鸪飞》、《柳青娘》、《倒扳桨》及 《叠层楼》等。这些乐曲,一经江南丝竹的演奏,顿觉迥然异趣,别有韵味。 所以前辈艺人曾以“小”、“雅”、“细”、“轻”四个字概括江南丝竹的 风格特点。“小”,是指乐队的小,少则三四人,多则也只是十来人,随带 的乐器也只有七八件,便可演奏一支支动听的乐曲。“轻”,是指音乐情趣 的轻快,及轻型乐队的配合自如,得心应手。“细”,是指演奏风格上的细 腻。“雅”,是指音乐气质上的优美秀雅、柔和清丽。 细心聆听江南丝竹的 人,会发觉城乡的丝竹会有明显的区别,一般说来,农村的丝竹,粗朴遒劲, 乐观爽直;城镇的丝竹,细腻婉转,清丽典雅。如今,来到江南,尤其是农 村,还时常能听到江南丝竹的曼妙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