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的重结晶实验报告doc

合集下载

萘的重结晶——精选推荐

萘的重结晶——精选推荐

有机实验——萘的重结晶一、实验目的重结晶是提纯固体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掌握重结晶的原理,学会重结晶操作。

二、实验原理1、固体有机物在不同溶剂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度。

2、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3、把固体化合物溶解在热溶液中成近饱和溶液,该溶液冷却后成过饱和溶液并析出结晶,而杂质不溶被热过滤或溶解度大而溶在溶剂中被除去,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这一操作过程叫重结晶。

* 重结晶适用于提纯杂质含量5%以下的固体化合物。

三、操作步骤1、加热溶解——圆底瓶或锥型瓶、球型冷凝管,有机溶剂不能用直接火。

2、脱色——常用活性炭(用量约是被提纯物的5%;注意不能加到沸腾的溶液中)。

3、趁热过滤——无颈漏斗、折叠滤纸、锥型瓶接收(仪器要预热和用热溶剂湿润滤纸,漏斗用铁环固定)。

示范折叠滤纸的折法。

4、冷却析出结晶——静置、缓慢冷却(如结晶析出过快则要复溶);难析出结晶时可加晶种或磨擦引导;如析出油状物——可配成较稀的溶液而不使析出油状物,或在搅拌下急冷(冰水)使快速析出结晶的方法处理。

5、抽滤收集结晶——布氏漏斗、抽滤瓶、滤纸;用母液把固体全部转移到布氏漏斗,把固体与母液较彻底分开。

6、洗涤——加入少量新鲜溶剂(停止抽气)洗涤固体,除净固体表面的母液(二次)。

7、干燥——空气晾干、加热烘干(温度低于固体熔点10℃以上)、干燥器干燥等。

四、影响重结晶的几个问题1、溶剂选择的条件——与被提纯物不起化学反应、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对杂质溶解度大或几乎不溶、获得结晶好、易挥发、廉价、无毒等;溶剂用量通常过量20%。

2、趁热过滤在滤纸上析出较多结晶——过滤慢、滤液冷了(无预热仪器、没用热溶液湿润滤纸),溶剂量偏少,操作不规范等。

3、结晶不完全——结晶时间不足、未进一步用冰水冷却等。

4、洗涤溶剂过多——溶解部分结晶而损失产品。

5、溶剂未抽干,烘干时易融化。

五、萘(mp80.55℃)的重结晶粗萘2.0g;溶剂:70%乙醇30~40mL;水浴加热,装回流冷凝管;烘干要控制温度。

萘的重结晶

萘的重结晶

实验四、萘的重结晶一、实验目的1、学习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抽滤、热过滤操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若把固体溶解在热的溶剂中达到饱和,冷却时即由于溶解度降低,溶液变成过饱和而析出结晶。

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

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留在溶液中。

(若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小,则配成饱和溶液后被热过滤除去),从而达到提纯目的。

一般重结晶只适用于纯化杂质含量在5%以下的固体有机混合物。

选择溶剂条件在进行重结晶时,选择理想的溶剂是一个关键,理想的溶剂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不与被提纯物质起化学反应。

2、在较高温度时能溶解多量的被提纯物质。

而在室温或更低温度时,只能溶解很少量的该种物质。

3、对杂质的溶解度非常大或非常小。

(前一种情况在冷却时,杂质留在母液中,后一种情况热滤时被滤出杂质)4、容易挥发(溶剂的沸点较低)易与结晶分离除去。

5、能给出较好的结晶。

6、无毒或毒性很小,便于操作。

7、在无合适单一溶剂可选时,可选用混合溶剂。

8、价廉易得。

常用的重结晶溶剂:水、甲醇、乙醇、苯等。

三、药品和仪器粗萘、70%乙醇、活性炭50mL圆底烧瓶、长颈漏斗、无颈漏斗、25mL量筒、球形冷凝管、50mL锥形瓶、滤纸、抽滤瓶、玻璃棒、布氏漏斗、表面皿。

装置图见图2-21,22,23.四、实验步骤在装有回流冷凝管的50mL圆底烧瓶中,放入2g粗萘,加入15mL95%乙醇和搅拌磁子。

接通冷凝水后,缓慢加热至沸腾。

若所加的乙醇不能使粗萘完全溶解,则应从冷凝管上端继续补加少量95%乙醇(注意添加时不要漏入加热器),观察是否完全溶解。

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已加入量20%左右的95%乙醇。

移除加热装置,待溶液稍冷后加入少许活性炭(粗萘的1~5%)。

继续搅拌、加热回流5min。

趁热用预热好的无颈漏斗和折叠滤纸过滤,用少量热的95%乙醇润湿折叠滤纸后,将上述热的萘溶液过滤,滤液收集在干燥的100mL锥形瓶中,然后用少量热的95%乙醇洗涤圆底烧瓶和滤纸,并过滤至锥形瓶中。

萘重结晶实验报告

萘重结晶实验报告

萘重结晶实验报告萘重结晶实验报告一、引言结晶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之一。

通过溶解物质于溶剂中,然后缓慢冷却或加入沉淀剂,可使溶质逐渐析出形成晶体。

本实验旨在通过结晶法,分离纯化萘。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萘(化学纯)- 乙醇(实验室级)- 水(蒸馏水)2. 实验仪器:- 量筒- 烧杯- 热水浴- 漏斗- 洗瓶- 烧杯夹- 焙烧杯- 砂芯漏斗- 砂芯漏斗架3. 实验步骤:1. 取一烧杯,称取适量萘,并加入量筒中。

2. 在烧杯中加入足够的乙醇,使其溶解。

3. 将溶液倒入漏斗中,用热水浴加热至溶解。

4. 缓慢冷却溶液,直至结晶析出。

5. 将结晶物用洗瓶冲洗,使其净化。

6. 将洗净的结晶物用烧杯夹夹在烧杯中,放入烘箱中加热干燥。

7. 称取干燥后的结晶物的质量。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制备出了纯净的萘结晶。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因此,我们在加热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温度,以充分溶解萘。

在冷却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结晶逐渐形成。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下降,溶液中的溶质溶解度减小,导致过饱和,从而使溶质逐渐析出形成晶体。

在冷却过程中,我们还使用了砂芯漏斗来过滤结晶物。

这样可以去除溶液中的杂质,使得最终得到的结晶物更纯净。

在结晶物得到后,我们进行了洗涤和干燥步骤。

洗涤可以去除结晶物表面的残留溶液和杂质,而干燥则可以去除结晶物中的水分,使其更加稳定。

最终,我们称取了干燥后的结晶物的质量,并得到了实验结果。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通过结晶法,我们成功地分离纯化了萘。

四、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结晶法,成功地分离纯化了萘。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结晶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以及结晶物的洗涤和干燥步骤。

通过本实验,我们不仅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技能,还加深了对结晶法的理解。

结晶法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纯化物质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化学实验-重结晶(苯甲酸和萘)

大学化学实验-重结晶(苯甲酸和萘)

重结晶(苯甲酸和萘)
2.萘的重结晶
三、实验步骤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的1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0.5 g粗萘 ,加入20 mL 50%乙醇, 2-3粒沸石,并不时振摇,从冷凝管上口补加 50% 乙醇至萘完全溶解,计算所需溶剂总量,再额外多加溶剂总量的20% 的50%乙醇,稍冷后加入少许活性炭,继续加热微沸5-10分钟。趁 热过滤(与苯甲酸热过滤相同),冷却滤液结晶出萘的产品,用布 氏漏斗抽滤(滤纸应先用乙醇润湿,吸紧),用少量乙醇洗涤。抽 干后,将结晶移至表面皿上,放在空气中晾干或放在干燥器中,干 燥,称重并计算回收率。
重结晶(苯甲酸和萘)
1. 苯L烧杯中,加入25 mL水和几粒沸石,加热至 沸,并用玻棒不断搅动,使固体溶解。预先将大玻璃漏斗预热在铜 热水漏斗中,放置在小烧杯上,漏斗中放入预先叠好的菊形滤纸, 并用少量热水润湿。将上述溶液迅速进行热过滤,滤入小烧杯中, 在热过滤过程中,应采用酒精灯加热铜热水漏斗,保持溶液的温度。 让滤液慢慢冷却,结晶出苯甲酸产品,而后抽滤,将结晶移至表面 皿上,并用红外灯干燥。称重并计算回收率。
重结晶(苯甲酸和萘)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常用固体有机物的精制方法;
2 学习重结晶法精制固体有机物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掌握重结晶的操作过程(溶剂的选择、热饱和溶液的
3 配制、脱色、热过滤、结晶、减压过滤以及干燥结
晶);掌握用水、有机溶剂重结晶有机物的操作方法。
重结晶(苯甲酸和萘)
二、实验原理
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利用 溶剂对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使被提纯物质从过 饱和溶液中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 (或被过滤除去),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
重结晶(苯甲酸和萘)

萘的结晶实验报告

萘的结晶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萘的结晶实验实验目的:1. 学习萘的结晶过程,了解结晶原理;2. 掌握重结晶操作方法;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萘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熔点较高的特点。

当萘溶于溶剂中时,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通过加热溶液,使萘溶解,然后降低温度,使萘从溶液中析出结晶。

本实验采用水作为溶剂,通过加热和冷却溶液,使萘结晶析出。

实验材料:1. 萘固体;2. 蒸馏水;3. 烧杯;4. 玻璃棒;5. 酒精灯;6. 铁架台;7. 铁夹;8. 滤纸;9. 滤斗;10. 烧瓶;11. 秒表。

实验步骤:1. 称取1g萘固体,放入烧杯中;2. 向烧杯中加入1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至萘完全溶解;3. 将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溶液温度逐渐升高至沸腾;4. 继续加热2-3分钟,观察溶液是否出现结晶;5. 将烧杯从酒精灯上移开,用秒表计时,每分钟搅拌一次,使溶液温度逐渐降低;6. 当溶液温度降至室温时,观察结晶情况;7. 用滤纸过滤结晶,收集结晶物;8. 将结晶物放入烧瓶中,用酒精灯加热烘干,得到纯净的萘晶体。

实验结果:1. 萘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1.4g/100ml;2. 在加热过程中,溶液温度逐渐升高,萘溶解;3. 当溶液温度降至室温时,萘从溶液中析出结晶;4. 经过滤、烘干后,得到纯净的萘晶体。

实验分析:1. 萘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萘结晶实验成功的关键;2. 加热溶液时,应不断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有利于萘的溶解;3. 冷却溶液时,应缓慢进行,避免结晶速度过快,导致结晶颗粒较大;4. 滤纸的选择对结晶质量有较大影响,应选择过滤速度快、孔径较小的滤纸。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实现了萘的结晶,掌握了重结晶操作方法。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结晶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溶液的温度控制、搅拌速度以及滤纸的选择,以保证结晶质量。

萘的重结晶_实验报告

萘的重结晶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重结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重结晶提纯萘的实验操作步骤。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重结晶是一种常用的固体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剂中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使它们相互分离。

萘的重结晶过程如下:1. 将含有杂质的萘溶解在适量溶剂中,使杂质与萘分离。

2. 加热溶液,使萘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增加,形成饱和溶液。

3. 冷却饱和溶液,使萘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降低,萘逐渐析出晶体。

4. 过滤、洗涤、干燥晶体,得到纯净的萘。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烧杯、玻璃棒、电炉、冷凝管、热滤漏斗、滤纸、布氏漏斗、锥形瓶、酒精灯、布手套、循环水真空泵等。

2. 药品:萘、70%乙醇、活性炭、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一定量的萘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70%乙醇,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2. 热过滤:将溶液加热至沸腾,用热滤漏斗和滤纸过滤,除去不溶物。

3. 添加活性炭:向滤液中加入少量活性炭,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使活性炭吸附杂质。

4. 热过滤:再次将溶液加热至沸腾,用热滤漏斗和滤纸过滤,除去活性炭和杂质。

5. 冷却结晶:将滤液倒入锥形瓶中,放入冰水浴中冷却,使萘结晶析出。

6. 抽滤:用循环水真空泵进行抽滤,收集萘晶体。

7. 洗涤:用少量70%乙醇洗涤晶体,除去附着在晶体上的杂质。

8. 干燥:将晶体放入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重结晶,得到纯净的萘晶体,产率较高。

2. 分析:本实验成功地将含有杂质的萘通过重结晶提纯,说明重结晶方法在固体混合物分离提纯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溶剂的用量、温度和冷却速度,有利于提高产率和晶体质量。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重结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重结晶在固体混合物分离提纯中的应用。

2.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提高了实验实践能力。

实验1

实验1

实验一重结晶与过滤一、实验目的1、重结晶是提纯固体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2、掌握重结晶的原理,学会重结晶操作及热滤操作。

二、实验原理1、固体有机物在不同溶剂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度。

2、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3、把固体化合物溶解在热溶液中成近饱和溶液,该溶液冷却后成过饱和溶液并析出结晶,而杂质不溶被热过滤或溶解度大而溶在溶剂中被除去,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这一操作过程叫重结晶。

4、重结晶是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

5、重结晶适用于提纯杂质含量5%以下的固体化合物。

三、实验内容重结晶提纯粗萘四、仪器与试剂1、仪器:热水漏斗、减压过滤装置、水泵、烧杯、锥形瓶或圆形烧瓶、酒精灯、直形冷凝管等2、试剂粗萘,别名萘,萘饼,煤焦油脑,相对分子质量128.16,白色挥发晶体,有温和芳香气味,粗萘有煤焦油臭味,沸点217.9℃,熔点80.1℃,不溶于水,溶于无水乙醇、醚、苯。

五、实验步骤1、饱和溶液的制备一般用锥形瓶或圆底烧瓶溶解固体,以减少溶剂的挥发。

若溶剂易燃、易挥发或有毒,还应安装球形冷凝管,谨慎选择热源。

先加少量溶剂,然后加热使溶液沸腾或接近沸腾,边滴加溶剂边观察固体溶解情况,使固体刚好全部溶解,记录溶剂用量。

再加入20%左右溶剂。

2、脱色若粗产品中含有有色可溶性杂质,需要用脱色剂来脱色。

最常用的脱色剂是活性炭。

它是一种多孔性物质,可以吸附色素和树脂状杂质,但同时它也可以吸附产品,因此加入量不宜太多,一般为粗产品质量的5%。

具体方法:待上述热的饱和溶液稍冷后,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摇匀,使其均匀分布在溶液中,加热沸腾5~10分钟3、热过滤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不溶性杂质(包括加入的活性炭)。

为了尽量减少过滤过程中晶体的析出,操作时应尽量做到仪器热,将所用仪器用烘箱或气流烘干器烘热待用)、溶液热、动作快。

热过滤有两种方法,即常压热过滤和减压过滤(抽滤),如图所示。

常压热过滤时为增大过滤面积要使用折叠滤纸(又称菊花滤纸)。

萘的重结晶,实验报告

萘的重结晶,实验报告

萘的重结晶,实验报告萘重结晶用70%乙醇重结晶萘学习有机溶剂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抽滤、热滤操作和折叠式滤纸折叠的方法。

重结晶提纯法原理,重结晶溶剂的选择,抽滤、热滤操作的方法。

【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在装有回流冷凝管的50 mL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 g粗萘,加入15 mL70%乙醇和1-2粒沸石。

接通冷凝水后,在水浴上加热至沸,并不时振摇,以加速溶解。

若所加的乙醇不能使粗萘完全溶解,则应从冷凝管上端继续加入少量(6-8 mL)70%乙醇。

每次加入乙醇后应略微振摇并继续加热,观察是否可完全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再多加几毫升,控制溶剂总量不超过25 mL。

灭去火源,移去水浴,稍冷后(不烫手),移开冷凝管,加入少许活性炭(一平匙),并稍加振摇,再重新在水浴上加热煮沸数分钟。

用少量热的70%乙醇润湿折叠式滤纸后,用预热好的热水漏斗趁热过滤上述萘的热液。

滤液收集在干燥洁净的100 mL锥形瓶中,滤完后用少量热的70%乙醇洗涤容器和滤纸。

盛滤液的锥形瓶塞好,先自然冷却,最后再用冷(冰)水冷却。

用布氏漏斗抽滤(滤纸应先用70%乙醇润湿,吸紧),用少量70%乙醇洗涤。

抽干后将结晶转移至表面皿,自然晾干或红外烘干,称重,计算回收率。

篇二:苯甲酸和萘的分离实验报告苯甲酸和萘的分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苯甲酸和萘的基本性质 2(掌握固体有机混合物的分离原理及方法3(复习萃取、蒸馏及重结晶等纯化技术二、实验基本原理苯甲酸和萘在常温下均为白色固体有机物,并且均不溶于水而易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

所以不能根据两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但是,苯甲酸可以和氢氧化钠作用得到苯甲酸钠,而苯甲酸钠易溶于水。

可将混合物溶于乙醚后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萃取并洗涤,乙醚层经洗涤、干燥、蒸馏得到萘;水层经酸化、减压过滤得到苯甲酸。

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反应方程式:三、主要试剂及主、副产物的物理常数四、主要试剂规格及用量五、实验装置图六、实验操作步骤1、称取2g苯甲酸和萘的混合物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乙醚使之充分溶解。

奈的重结晶

奈的重结晶

课程名称:半微量有机化学实验 实验项目类型:
□验证□综合□设计□演示
实验项目名称: 萘的重结晶及过滤 学生姓名: 陈一民 学号:20094556 一 •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掌握重结晶的的原理和操作
2 •熟练重结晶的步骤;了解脱色剂的种类和使用
3•学习水泵的使用和抽滤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
重结晶是先用溶解的方式将晶体结构全部破坏, 而后再让结晶重新生成,使 得杂质留在溶液中的一种操作过程。

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 大。

将固体有机物溶解在沸腾溶剂制得饱和溶液, 冷却后由于溶解度降低,溶液 变成过饱和而析出结晶。

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 可以使被提 纯物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或被过滤除去), 从而达到提纯目的。

使用重结晶法纯化固体有机物,杂质的含量不能过多(杂质 太多还可能影响结晶速度,甚至妨碍结晶的生成)
本实验是用固定配比的乙醇-水混合溶剂对粗萘进行重结晶,以保温漏斗和 折叠滤纸进行热过滤,目的在于初步实践非(纯)水溶剂重结晶的操作。

三•主要试剂及产物的物理常数:
名称
分子量 外观 密度 熔点 沸点 萘 128.18 光亮的片状晶 体,具有特殊气 味。

1.162
80.5 C 217.9 C
70%的乙醇
无色透明液体 0.86
学生所在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
指导教师:赵学玲
实验日期: 年级:2009级 2010年3 ____ 月18日
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 节次:6---9节 四•实验装置:
五•实验内容:。

萘的重结晶实验报告doc

萘的重结晶实验报告doc

萘的重结晶实验报告篇一:萘的重结晶实验四、萘的重结晶一、实验目的1、学习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抽滤、热过滤操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若把固体溶解在热的溶剂中达到饱和,冷却时即由于溶解度降低,溶液变成过饱和而析出结晶。

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

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留在溶液中。

(若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小,则配成饱和溶液后被热过滤除去),从而达到提纯目的。

一般重结晶只适用于纯化杂质含量在5%以下的固体有机混合物。

选择溶剂条件在进行重结晶时,选择理想的溶剂是一个关键,理想的溶剂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不与被提纯物质起化学反应。

2、在较高温度时能溶解多量的被提纯物质。

而在室温或更低温度时,只能溶解很少量的该种物质。

3、对杂质的溶解度非常大或非常小。

(前一种情况在冷却时,杂质留在母液中,后一种情况热滤时被滤出杂质)4、容易挥发(溶剂的沸点较低)易与结晶分离除去。

5、能给出较好的结晶。

6、无毒或毒性很小,便于操作。

7、在无合适单一溶剂可选时,可选用混合溶剂。

8、价廉易得。

常用的重结晶溶剂:水、甲醇、乙醇、苯等。

三、药品和仪器粗萘、70%乙醇、活性炭50mL圆底烧瓶、长颈漏斗、无颈漏斗、25mL量筒、球形冷凝管、50mL锥形瓶、滤纸、抽滤瓶、玻璃棒、布氏漏斗、表面皿。

装置图见图2-21,22,23.四、实验步骤在装有回流冷凝管的50mL圆底烧瓶中,放入2g粗萘,加入15mL95%乙醇和搅拌磁子。

接通冷凝水后,缓慢加热至沸腾。

若所加的乙醇不能使粗萘完全溶解,则应从冷凝管上端继续补加少量95%乙醇(注意添加时不要漏入加热器),观察是否完全溶解。

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已加入量20%左右的95%乙醇。

移除加热装置,待溶液稍冷后加入少许活性炭(粗萘的1~5%)。

继续搅拌、加热回流5min。

萘结晶_实验报告

萘结晶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萘的物理性质和结晶过程。

2. 掌握萘结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萘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固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族结构。

在适当的溶剂中,萘可以溶解,当溶液冷却时,萘分子会逐渐从溶液中析出,形成结晶。

本实验通过萘在溶剂中的溶解、冷却、结晶等步骤,观察萘结晶的生长过程,了解萘的结晶特性。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滤纸、镊子、干燥器、分析天平、移液管、温度计等。

2. 实验试剂:萘(分析纯)、乙醇(分析纯)、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称取0.5g萘,置于烧杯中。

2. 向烧杯中加入20ml乙醇,用玻璃棒搅拌,使萘充分溶解。

3. 将溶液转移至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准确量取10ml溶液,放入另一个锥形瓶中。

4. 将锥形瓶放入冰水浴中,不断搅拌,使溶液缓慢冷却。

5. 当溶液温度降至室温时,取出锥形瓶,静置一段时间,观察萘结晶的形成。

6. 用镊子取出萘结晶,置于滤纸上,待其干燥后称量。

7. 计算萘的结晶率,即结晶质量与原始萘质量之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现象:随着溶液温度的降低,萘逐渐从溶液中析出,形成白色结晶。

在冰水浴中冷却时,结晶速度较快,室温下结晶速度较慢。

2. 实验数据:- 原始萘质量:0.5g- 结晶质量:0.4g- 结晶率:80%分析:本实验中,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高,冷却后结晶速度较快。

通过观察萘结晶的生长过程,可以看出萘结晶具有面心立方晶系的特性。

在实验过程中,萘结晶的形状、大小和数量与溶剂、冷却速度等因素有关。

六、实验结论1. 萘在乙醇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可通过溶解、冷却、结晶等步骤得到萘结晶。

2. 萘结晶具有面心立方晶系的特性,结晶速度受溶剂、冷却速度等因素影响。

3.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萘结晶,为进一步研究萘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供了实验基础。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溶液的冷却速度对萘结晶的形状和大小有较大影响。

萘的重结晶实验报告

萘的重结晶实验报告

萘的重结晶实验报告萘的重结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重结晶方法纯化萘,了解重结晶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实验原理:重结晶是一种常用的纯化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它基于不同化合物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逐渐降低溶解度的方法,将目标化合物从杂质中分离出来,从而获得纯净的产物。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器材洗净并晾干,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设备。

2. 将一定量的萘溶解于适量的无水乙醇中,加热搅拌,使溶解度达到最大。

3. 将溶液慢慢冷却至室温,观察是否出现结晶。

4. 若未出现结晶,可以通过搅拌、振荡、冷却加速等方法促进结晶的形成。

5. 一旦出现结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帮助结晶生长。

6. 将结晶物通过过滤装置分离出来,用无水乙醇洗涤,去除杂质。

7. 将洗涤后的结晶物晾干,称重,记录产率。

8. 对产物进行熔点测定,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判断纯度。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操作,成功获得了萘的结晶产物。

产物经过洗涤和晾干后,得到了纯净的结晶物。

通过熔点测定,得到的熔点与标准值相符,表明产物的纯度较高。

实验讨论:1. 实验中,选择适合的溶剂对于结晶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其溶解度适中,能够有效溶解萘,同时又能够通过降温使其结晶。

2. 在结晶过程中,慢慢降低溶液的温度可以促进结晶的形成。

此外,适当的搅拌和振荡也有助于结晶的生长。

3. 结晶物的洗涤过程十分重要,可以通过无水乙醇等溶剂去除结晶物表面的杂质。

洗涤后,结晶物需要晾干,以便称重和熔点测定。

4. 产物的熔点是判断纯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纯度的结晶物熔点较为单一,与标准值相近。

若熔点偏低或范围较宽,可能存在杂质。

实验结论:通过重结晶方法,成功纯化了萘。

通过对产物的称重和熔点测定,判断其纯度较高。

本实验展示了重结晶方法的操作步骤和原理,并加深了对有机化合物纯化方法的理解。

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深刻认识到了重结晶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到溶剂的选择、结晶条件的控制以及洗涤和晾干的操作对于结晶产物的纯度至关重要。

重结晶_萘_实验报告

重结晶_萘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重结晶实验,掌握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萘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3. 掌握热过滤、抽滤等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重结晶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使它们相互分离的提纯方法。

萘是一种白色固体,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本实验通过将萘溶解在70%乙醇溶液中,加热至沸点,然后冷却至室温,使萘结晶析出,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250ml烧杯、玻棒、电炉、热滤漏斗、滤纸、锥形瓶、酒精灯、布手套、布氏漏斗、抽滤瓶、循环水医用真空泵。

2. 药品:萘(纯度99%)、70%乙醇。

四、实验步骤1. 准备70%乙醇溶液:称取100g萘,放入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70%乙醇,用玻棒搅拌至萘完全溶解。

2. 加热:将烧杯放在电炉上加热,不断搅拌,使溶液温度升至沸点。

3. 热过滤:将溶液过滤,去除未溶解的杂质。

4. 冷却结晶:将过滤后的溶液倒入锥形瓶中,放入冰水中冷却,使萘结晶析出。

5. 抽滤:用布氏漏斗和滤纸进行抽滤,收集萘晶体。

6. 洗涤:用少量70%乙醇洗涤萘晶体,去除表面杂质。

7. 干燥:将洗涤后的萘晶体放入干燥器中干燥,直至恒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实验成功地将萘从70%乙醇溶液中重结晶,得到纯度较高的萘晶体。

2. 结果分析:本实验中,萘在70%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冷却过程中,萘从溶液中析出结晶。

通过热过滤去除未溶解的杂质,进一步提高了萘的纯度。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加热时应注意控制温度,避免溶液沸腾过快。

2. 热过滤时,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以防止溶液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缝隙中漏出。

3. 冷却结晶时,应将溶液放入冰水中冷却,以加快萘的结晶速度。

4. 洗涤萘晶体时,应尽量减少乙醇的用量,以免影响萘的纯度。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重结晶法成功提纯了萘,验证了重结晶法的可行性。

萘的重结晶 实验报告

萘的重结晶 实验报告

萘的重结晶实验报告萘的重结晶实验报告一、引言重结晶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萘是一种重要的芳香烃,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材料科学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重结晶方法,提高萘的纯度,并探究重结晶对其物理性质的影响。

二、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萘、无水乙醇、滤纸、漏斗等。

2. 萘的溶解:将约5g的萘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用玻璃杯加热器进行搅拌,直至溶解。

3. 过滤:将溶解的萘倒入漏斗中,用滤纸过滤,将杂质去除。

4. 结晶:将过滤后的溶液倒入结晶皿中,放置于冷却槽中,待其冷却结晶。

5. 离心:将结晶得到的固体用无水乙醇洗涤,然后用离心机离心,将溶液去除。

6. 干燥:将离心得到的固体放置于通风干燥器中,使其完全干燥。

7. 称重:将干燥后的固体称重,记录质量。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制备了萘的重结晶产物。

经过重结晶后,我们得到了高纯度的萘晶体,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质测试。

1. 外观观察:重结晶后的萘晶体呈现出白色结晶状,晶体大小均匀,没有明显的杂质存在。

2. 熔点测定:我们使用熔点仪对重结晶后的萘晶体进行了熔点测定。

实验结果显示,萘的熔点为79-82摄氏度,与文献值相符,说明重结晶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萘的纯度。

3. 红外光谱分析:我们使用红外光谱仪对重结晶后的萘晶体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萘的红外光谱图谱与文献值相符,证明重结晶方法能够去除杂质,提高萘的纯度。

4. 性质比较:我们对重结晶前后的萘样品进行了比较。

重结晶后的萘晶体具有更高的纯度和更好的结晶性,其物理性质得到了显著改善。

四、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重结晶方法提高了萘的纯度。

重结晶后的萘晶体呈现出良好的结晶性和高纯度。

实验结果表明,重结晶是一种有效的纯化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对提高萘的纯度具有重要意义。

五、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萘的重结晶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实验操作和性质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重结晶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了相应的实验技术。

萘重结晶实验报告

萘重结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萘的重结晶实验,学习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重结晶过程中溶剂选择、溶解、过滤、结晶、洗涤和干燥等操作步骤。

3. 熟悉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如烧杯、玻棒、滤纸、布氏漏斗、抽滤瓶等。

二、实验原理重结晶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溶解、过滤、结晶、洗涤和干燥等步骤,使目标化合物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萘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因此可以通过重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250ml烧杯、玻棒、电炉、热滤漏斗、滤纸、锥形瓶、酒精灯、布手套、布氏漏斗、抽滤瓶、循环水医用真空泵。

2. 药品:萘(粗品)、无水乙醇、活性炭。

四、实验步骤1. 样品溶解:将一定量的萘粗品放入250ml烧杯中,加入适量无水乙醇,用玻棒搅拌至样品完全溶解。

2. 加入活性炭: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使其均匀分布。

3. 热过滤:将溶液加热至沸腾,用热滤漏斗进行热过滤,去除活性炭和杂质。

4. 冷却结晶:将热过滤后的溶液静置冷却,使萘晶体析出。

5. 抽滤:待晶体完全析出后,使用抽滤装置将晶体与母液分离。

6. 洗涤: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去除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杂质。

7. 干燥:将洗涤后的晶体放入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晶体质量:通过重结晶实验,得到的萘晶体纯度较高,晶体大小均匀,无明显杂质。

2. 实验误差: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误差:- 溶剂选择不当,导致萘溶解度不足或杂质溶解度过高。

- 溶液过滤不彻底,导致杂质残留。

- 洗涤过程中无水乙醇用量过多,影响晶体纯度。

3. 改进措施:- 选择合适的溶剂,确保萘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

- 优化热过滤操作,确保杂质被彻底去除。

- 控制洗涤过程中无水乙醇用量,避免影响晶体纯度。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萘重结晶实验,我们掌握了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熟悉了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

重结晶实验报告

重结晶实验报告

重结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重结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掌握热过滤和减压过滤的操作技术。

3、学会通过重结晶提纯固体有机物。

二、实验原理重结晶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剂中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将待提纯的物质在较高温度下溶于合适的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趁热过滤以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冷却使晶体析出,再进行过滤、洗涤和干燥,从而得到较纯净的晶体。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烧杯、玻璃棒、布氏漏斗、抽滤瓶、热滤漏斗、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温度计。

药品:粗乙酰苯胺、活性炭、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选择溶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乙酰苯胺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最终选择水作为本次实验的溶剂。

2、溶解粗产品在 150 mL 烧杯中,加入 50 g 粗乙酰苯胺和 80 mL 蒸馏水。

用玻璃棒搅拌,并在石棉网上加热至沸腾,使粗乙酰苯胺完全溶解。

若仍有未溶解的固体,可适量添加少量热水,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3、脱色待粗产品完全溶解后,稍冷,加入约 02 g 活性炭,继续搅拌并煮沸5 10 分钟。

4、热过滤事先将热滤漏斗在热水中预热,搭建好热过滤装置。

将上述溶液迅速倒入热滤漏斗中进行过滤,以除去不溶性杂质和活性炭。

用少量热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并倒入热滤漏斗中过滤。

5、冷却结晶将滤液冷却至室温,使乙酰苯胺晶体析出。

6、抽滤搭建减压过滤装置,将析出的晶体和母液倒入布氏漏斗中进行抽滤。

用少量冷水洗涤晶体,以除去附着的母液。

7、干燥将抽滤得到的晶体放在表面皿上,自然晾干,得到较纯净的乙酰苯胺晶体。

五、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1、溶解粗产品时,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无色透明。

2、加入活性炭脱色后,溶液颜色变浅。

3、热过滤时,溶液顺利通过热滤漏斗,滤纸上有少量黑色残渣。

4、冷却结晶过程中,溶液逐渐变浑浊,有大量白色晶体析出。

5、抽滤后,得到白色的乙酰苯胺晶体,称重为 38 g。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1、产率计算产率=(实际得到的产物质量/理论上应得到的产物质量)× 100%理论上 50 g 粗乙酰苯胺应得到的纯净乙酰苯胺质量为:50 g实际得到的纯净乙酰苯胺质量为 38 g产率=(38 / 50)× 100% = 76%2、结果讨论本次实验的产率为 76%,相对较低。

萘的重结晶熔点测定流程

萘的重结晶熔点测定流程

萘的重结晶熔点测定流程
《萘的重结晶熔点测定流程》
嘿,咱今天就来讲讲萘的重结晶熔点测定这档子事儿哈。

咱先得准备好各种玩意儿,就像要出门得先把鞋子穿好一样。

把萘搞来,再准备好合适的溶剂。

然后呢,把萘放进溶剂里,就像给它洗个舒服的澡。

看着萘在溶剂里慢慢地溶解,那感觉就像看着糖在水里化开一样有趣。

这时候可得仔细盯着点,别让它一下子全溶没了。

等萘溶解得差不多了,咱就开始降温啦。

这就像是给热乎的东西吹吹凉风,让它冷静冷静。

慢慢地,你就会看到有漂亮的晶体开始冒出来啦,就像小小的宝石在那闪闪发光。

接着,把这些晶体过滤出来,哎呀,就跟捞小鱼似的。

然后把它们弄干净,摆好。

下面就到了关键的熔点测定啦。

把晶体放进去那个专门的仪器里,就好像把宝贝放进了保险箱。

然后就静静地等着,看着温度一点点升高,心里还真有点小紧张呢,就像等着开奖一样。

最后,看到那个熔点的数值出来啦,哇,大功告成!就像终于解开了一道难题一样开心。

这就是萘的重结晶熔点测定流程啦,是不是还挺有意思的呀,哈哈!。

奈的重结晶

奈的重结晶

课程名称:半微量有机化学实验实验项目名称:萘的重结晶及过滤
实验项目类型:□验证□综合□设计□演示学生姓名:陈一民学号:20094556 学生所在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年级:2009级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
指导教师:赵学玲实验日期:2010年3 月18日节次:6---9节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重结晶的的原理和操作
2·熟练重结晶的步骤;了解脱色剂的种类和使用
3·学习水泵的使用和抽滤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
重结晶是先用溶解的方式将晶体结构全部破坏,而后再让结晶重新生成,使得杂质留在溶液中的一种操作过程。

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将固体有机物溶解在沸腾溶剂制得饱和溶液,冷却后由于溶解度降低,溶液变成过饱和而析出结晶。

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或被过滤除去),从而达到提纯目的。

使用重结晶法纯化固体有机物,杂质的含量不能过多(杂质太多还可能影响结晶速度,甚至妨碍结晶的生成)
本实验是用固定配比的乙醇-水混合溶剂对粗萘进行重结晶,以保温漏斗和
折叠滤纸进行热过滤,目的在于初步实践非(纯)水溶剂重结晶的操作。

四·实验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萘的重结晶实验报告
篇一:萘的重结晶
实验四、萘的重结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抽滤、热过滤操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若把固体溶解在热的溶剂中达到饱和,冷却时即由于溶解度降低,溶液变成过饱和而析出结晶。

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

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留在溶液中。

(若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小,则配成饱和溶液后被热过滤除去),从而达到提纯目的。

一般重结晶只适用于纯化杂质含量在5%以下的固体有机混合物。

选择溶剂条件
在进行重结晶时,选择理想的溶剂是一个关键,理想的溶剂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不与被提纯物质起化学反应。

2、在较高温度时能溶解多量的被提纯物质。

而在室温或更低温度时,只能溶解很少量的该种物质。

3、对杂质的溶解度非常大或非常小。

(前一种情况在冷
却时,杂质留在母液中,后一种情况热滤时被滤出杂质)
4、容易挥发(溶剂的沸点较低)易与结晶分离除去。

5、能给出较好的结晶。

6、无毒或毒性很小,便于操作。

7、在无合适单一溶剂可选时,可选用混合溶剂。

8、价廉易得。

常用的重结晶溶剂:水、甲醇、乙醇、苯等。

三、药品和仪器
粗萘、70%乙醇、活性炭
50mL圆底烧瓶、长颈漏斗、无颈漏斗、25mL量筒、球形冷凝管、50mL锥形瓶、滤纸、抽滤瓶、玻璃棒、布氏漏斗、表面皿。

装置图见图2-21,22,23.
四、实验步骤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的50mL圆底烧瓶中,放入2g粗萘,加入15mL95%乙醇和搅拌磁子。

接通冷凝水后,缓慢加热至沸腾。

若所加的乙醇不能使粗萘完全溶解,则应从冷凝管上端继续补加少量95%乙醇(注意添加时不要漏入加热器),观察是否完全溶解。

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已加入量20%左右的95%乙醇。

移除加热装置,待溶液稍冷后加入少许活性炭(粗萘的1~5%)。

继续搅拌、加热回流5min。

趁热用预热好的无颈漏
斗和折叠滤纸过滤,用少量热的95%乙醇润湿折叠滤纸后,将上述热的萘溶液过滤,滤液收集在干燥的100mL锥形瓶中,然后用少量热的95%乙醇洗涤圆底烧瓶和滤纸,并过滤至锥形瓶中。

盛滤液的锥形瓶用塞子塞好,先自然冷却,然后用冰水冷却。

用布氏漏斗抽滤,滤饼用少量95%乙醇洗涤,抽干后将晶体移至表面皿上。

放置在红外灯下烘干,待干燥后测熔点,称量并计算回收率。

五、注意事项
1. 活性炭绝不能加入到正在沸腾的溶液中,否则将造成爆沸现象。

2. 萘的熔点(80.2℃)较95%乙醇的沸点低,因而加入不足量的95%乙醇加热至沸腾后,萘呈熔融状态而非溶解,这时应继续加入溶剂直至完全溶解。

3. 冷却析出结晶要保持静置、缓慢冷却(如结晶析出过快则要复溶);难析出结晶时可加晶种或磨擦引导;如析出油状物,可配成较稀的溶液而不使析出油状物,或在搅拌下急冷(
冰水)使快速析出结晶的方法处理。

4. 无颈漏斗、滤纸使用前应保持一定温度,布氏漏斗在红外灯下烘烤时要离开30cm以上,防止炸裂。

5. 减压热过滤时通过安全阀控制压力,以防滤液吸入
真空泵中。

六、思考题
1. 将溶液进行热过滤时,为什么要尽可能减少溶剂的挥发?
2. 活性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不能加入过多的活性炭?
篇二:重结晶实验报告
广东工业大学
学院姓名协作者教师评定
实验题目重结晶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抽滤、热滤操作和滤纸折叠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重结晶(Recrystallization)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剂中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相似相溶原理)。

一般重结晶只适用于纯化杂质含量在5%以下的固体有机物。

若要提纯,则必须先采用其他方法初步提纯,例如萃取、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等,然后再用重结晶法提纯。

重结晶中选用理想的溶剂,必须要求:
(1)溶剂不应与重结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重结晶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应随温度变化,即高温时溶解度大,而低温时溶解度小;
(3)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或者很大,或者很小;
(4)溶剂应容易与重结晶物质分离;
(5)能使被提纯物生成整齐的晶体;
(6)溶剂应无毒,不易燃,价廉易得并有利于回收利用。

重结晶的一般过程包括:
(1)选择适宜的溶剂;(2)饱和溶液的配制;(3)热过滤除去杂质;(4)晶体的析出;(5)晶体的收集和洗涤;(6)晶体的干燥。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250或400ml烧杯、玻棒、电炉、热滤漏斗、滤纸、锥形瓶、酒精灯、布手套、布氏漏斗、抽滤瓶、循环水医用真空泵、玻璃塞、乙酰苯胺。

溶解度:水0.56(25℃)、3.5(80℃)、18(100℃);乙醇36.9(20℃),甲醇69.5(20℃),氯仿3.6(20℃),微溶于乙醚、丙酮、甘油和苯。

不溶于石油醚。

五、实验装置图
①图2-24;②图2-26(注意:布氏漏斗斜口方向)
六、实验步骤
(1)准备好热滤漏斗。

取一玻璃漏斗,连通热滤漏斗口,通入热水。

(2)称取5g乙酰苯胺,放入250ml大烧杯中,加入100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并不时搅拌,直至乙酰苯胺溶解。

(3)稍冷,加入1-2g活性炭于溶液中,再次煮沸5~10分钟,再补加20ml蒸馏水。

煮沸。

(4)趁热过滤。

此时的滤纸可先用热水润湿(切勿用冷水!否则不须润湿也可!)。

(5)将滤纸抽出,放到原烧杯中,加20ml蒸馏煮沸,再次热滤。

(此时滤液总体积不可超过100ml!)
(5)滤液静置,冷却,此时可见有晶体析出。

(6)抽滤。

抽滤前先用少量蒸馏水润湿滤纸。

抽干后用少量水淋洗晶体,再抽干。

用玻璃塞压挤晶体,继续抽滤至干。

(7)称量。

产品:乙酰苯胺,白色有光泽的鳞片状晶体,产量 g,回收率%。

讨论:(很重要,请填写!)
七、思考题
篇三:萘重结晶
用70%乙醇重结晶萘
学习有机溶剂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抽滤、热滤操作和折叠式滤纸折
叠的方法。

重结晶提纯法原理,重结晶溶剂的选择,抽滤、热滤操
作的方法。

【实验装置图】
?
【实验步骤】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的50 mL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 g粗萘,加入15 mL70%乙醇和1-2粒沸石。

接通冷凝水后,在水浴上加热至沸,并不时振摇,以加速溶解。

若所加的乙醇不能使粗萘完全溶解,则应从冷凝管上端继续加入少量(6-8 mL)70%乙醇。

每次加入乙醇后应略微振摇并继续加热,观察是否可完全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再多加几毫升,控制溶剂总量不超过25 mL。

灭去火源,移去水浴,稍冷后(不烫手),移开冷凝管,加入少许活性炭(一平匙),并稍加振摇,再重新在水浴上加热煮沸数分钟。

用少量热的70%乙醇润湿折叠式滤纸后,用预热好的热水漏斗趁热过滤上述萘的热液。

滤液收集在干燥洁净的100 mL锥形瓶中,滤完后用少量热的70%乙醇洗涤容器和滤纸。

盛滤液的锥形瓶塞好,先自然冷却,最后再用冷(冰)水冷却。

用布氏漏斗抽滤(滤纸应先用70%乙醇润湿,吸紧),用少量70%乙醇洗涤。

抽干后将结晶转移至表面皿,自然晾干或红外烘干,称重,计算回收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