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农村公路管理办法
武汉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185号

武汉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正文:---------------------------------------------------------------------------------------------------------------------------------------------------- 武汉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2008年3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8年3月28日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185号公布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
第三条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农村公路养护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具体工作由其所属的市公路管理机构承担。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各区人民政府是本辖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属的区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规定的职责范围,在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的组织指导下,负责本辖区内乡道、村道的养护管理工作。
第四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分级负责、有路必养、保障畅通的原则。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农村公路的义务,有权举报破坏、损坏农村公路和影响农村公路安全的行为。
第二章养护管理第六条农村公路养护分为大、中修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含小修保养)。
第七条农村公路养护应当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类别和实际技术状况编制年度养护计划。
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年度养护计划,大、中修工程养护计划报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日常养护计划报区人民政府(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批准后实施。
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

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0号(2007年3月29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已由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07年3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村公路,是指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和村道。
第三条农村公路的发展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全面规划、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建养并重、保障畅通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在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范围内,并在交通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负责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村民委员会在县级人民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帮助下,做好本村村道建设和日常养护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逐步加大政府对农村公路的资金投入,促进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改、财政、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林业、审计、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农村公路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的义务,对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农村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以及其他影响公路安全的违法行为,有权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农村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八条农村公路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农业生态环境的实际编制,与国道、省道发展规划和其他方式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相协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范本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范本《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合理规划和落实农村公路项目,保障农村交通畅通,提升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应遵循科学规划、依法合规、公开透明、效益优先的原则。
第四条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应当坚持中央统筹、地方负责、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第五条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应当加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质量监控,提高农村公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章农村公路项目规划管理第六条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应当遵循“按需规划、分类建设、有序推进、综合协调”的原则。
第七条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农村交通需求、自然地理环境、生态保护等因素,并充分征求相关利益相关方意见。
第八条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区分编制村村通、镇镇通、乡乡通等农村公路规划,力争实现全面连通。
第九条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应当明确项目的用途、线路、工程量等基本信息,编制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论证。
第十条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应当严格遵守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条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完成环保、水保、山洪灾害防治等工作,并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二条农村公路项目规划经过评估和论证后,应当报请所在地农村公路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第十三条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审批应当依法审批,严格按照规划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第三章农村公路项目建设管理第十四条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应当编制施工方案,明确工程的实施内容和建设要求。
第十五条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应当依法进行工程招标,严格按照招标程序和要求进行招标工作。
第十六条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应当依法组织建设过程的监理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第十七条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应当进行必要的环境保护工作,严禁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第十八条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武汉市黄陂区改造通村公路746条,完善农村公交站点设置

武汉市黄陂区改造通村公路746条,完善农村公交站点设置武湖街属于长江新城区内,按照相关规定,重大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项目新建、改建要符合长江新城规划,实施前要取得长江新城的同意,但对于不涉及新征地的民生项目,则不需报长江新城比如此次“一号议案”中的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我局对武湖街范围内的农村公路也作了规划安排,目前也正在逐步实施。
对于不属农村公路的城市市政道路的大修,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应由武湖街向区发改委申请立项实施。
2018年,交通局编制了全区乡道网规划,并已经区政府批准。
调整后的乡道结合全区的路网布局,将各街现有农村公路串联成网,与国、省、县道相连,同时连通多个行政村。
全区新的乡道里程约1500公里,乡道未达标的全部纳入提档升级范围。
除乡道外,连接学校、旅游景点、厂企业、部队、不同行政区域的连接通道等通湾公路也纳入提档升级范围,提档升级项目包含两个标准,一是一般加宽,只对原路面加宽至路面6m,二是示范路,除路面加宽至7m外,还加铺一层沥青砼,路肩种植行道树。
示范线和一般加宽确定时,我局与各街(乡)进行了多次对接,充分听取了当地意见,初步拟定了提档升级里程约1561km,其中示范线214km,一般加宽1347km。
柿柳线属于示范线,桥店至赵畈的断头路属于一般加宽,均已纳入项目库中。
农村公交站点的设置。
农村公路公交站点设置时,我局运管所与街道村委会共同到现场察看确定,确定的原则是在主要村民集聚点(一般是村委会所在地)设立公交站亭,省交通厅的标准是服务半径大约2km,我局在2015年布点时,充分考虑农村居住分布在人数较多的村湾设立招呼站,服务半径0.5Km—1km,而且通过街道分管领导和村委会同意,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在每个村湾处都设站点。
对于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明显站点设置不合理或群众集中反映的点位,我局也是本着方便群众的原则,动态调整,因此,如有需求,请相关村委会向街道报告情况汇集至我局,我局将迅速实地调查对接,优化完善站点布置。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模版(二篇)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行为,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保障农民出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安排线路、部位、设计参数,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提高农村公路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第四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充分考虑农民的意见和利益,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交流,妥善处理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模式。
第六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具备必要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验收等程序,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的合法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七条鼓励农村公路建设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
第八条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有效运营。
第九条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到位和使用。
第十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
第二章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第十一条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应当与国家、省、市、县的发展规划相衔接,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农村公路的布局和建设规模。
第十二条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应当考虑农村地区的特点,合理组织交通线网,提高农村公路的互通性和通达性。
第十三条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农村公路的质量和安全,保证农村公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十四条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应当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布局农村公路,减少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
第十五条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保证农村公路建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第三章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第十六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依法履行审批手续,制定项目建设方案,并经有关部门、乡(镇)政府审批后方可实施。
第十七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建设,不得超标准、乱改设计和违规建设。
最新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全文

最新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全文最新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和国务院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及其所属设施,包括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定并纳入统计年报里程的农村公路。
公路包括公路桥梁、隧道和渡口。
县道是指除国道、省道以外的县际间公路以及连接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的公路。
乡道是指除县道及县道以上等级公路以外的乡际间公路以及连接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建制村的公路。
村道是指除乡道及乡道以上等级公路以外的连接建制村与建制村、建制村与自然村、建制村与外部的公路,但不包括村内街巷和农田间的机耕道。
县道、乡道和村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农村公路规划的审批权限在规划中予以确定,其命名和编号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第三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应当遵循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群众参与、保障畅通的原则,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保持路基、边坡稳定,路面、构造物完好,保证农村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四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履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落实县、乡(镇)、建制村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机构和人员,完善养护管理资金财政预算保障机制。
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机制,执行和落实各项养护管理任务,指导乡道、村道的养护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完善对下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目标考核机制。
第五条鼓励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第二章养护资金第六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多元筹资、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绩效考核”的原则。
农村公路管理规章制度

农村公路管理规章制度一、建设和维护管理规定1.农村公路建设规定(1)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规划进行农村公路的建设,确保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技术选择和设计,确保道路的安全性、通行的便利性和耐久性。
(3)建设单位应按照质量标准和进度要求,及时组织施工,合理使用材料和设备,并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4)农村公路建设单位和相关部门要注意环境保护,做好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的防治工作。
2.农村公路维护管理规定(1)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维护管理制度,确保公路的安全性和通行的畅顺性。
(2)定期巡查农村公路,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公路设施的正常运行。
(3)建立公路维修基金,并合理安排公路维修经费的使用,确保公路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4)农村公路维修施工单位要依法依规进行施工,确保维修质量和维修期限。
二、交通安全管理规定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置和使用(1)根据国家的标准和规定,在农村公路上设置各类交通标志和标线,包括限速标志、禁止超车标志、禁止停车标志等,确保交通秩序的有序进行。
(2)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和交通警察部门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完好性,及时更换损坏的标志和标线。
2.交通管制和交通指挥(1)在特殊情况下,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和交通警察部门可以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包括临时封路、限行等,确保交通的安全畅通。
(2)公路交通管制和交通指挥的实施要依法进行,确保对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三、重点区域和路段管理规定1.山区和水域公路管理(1)山区和水域公路管理要注重防护措施的落实,确保陡坡、弯道、桥梁等道路设施的安全性。
(2)山区和水域公路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交通警示标志和标线的设置,提醒驾驶人注意安全驾驶。
2.学校周边和附近农村公路管理(1)学校周边和附近农村公路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学生上下学的道路安全保障工作,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和标线,保障学生安全。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一、总则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交通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出行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保障农村公路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办法。
二、项目管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符合国家规划和政策要求。
项目审查应包括规划和设计文件的审查,必要时进行现场勘察。
对于规划和设计文件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予以退回或者要求重新修改。
农村公路建设需要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包括土地征用、环境影响评价等。
相关审批程序应简化并加快办理,以提高建设效率。
三、施工管理农村公路建设施工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和技术要求进行。
施工单位应采取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农村公路建设中,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农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要求,如加强扬尘管理、废弃物处理等工作。
四、质量管理农村公路建设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建设质量稳定可靠。
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建成农村公路应进行验收,验收应包括对路面平整度、标志设施、排水系统等项目的检查。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直至达到验收标准。
五、维护管理农村公路建设完成后,应加强路面维护和设施管理工作。
定期进行路面检查和维修,及时修复路面的龟裂、坑洞等问题。
设施管理包括路灯、交通标志等的维修和更换。
六、资金保障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应当优先保障,保证项目按照计划进行。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并优化资金使用效益。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还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投资,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
社会资本的引入应符合相关政策和法规,并保证建设质量和效益。
七、监督检查农村公路建设应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监管,及时处理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定期向社会公布工程进展情况和建设成果,接受社会监督。
武汉市农村公路管理办法

武汉市农村公路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市农村公路管理,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路政和安全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及其所属设施,包括经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定并纳入统计年报里程的农村公路。
第三条农村公路的发展遵循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统筹规划、各方参与、建管养并重的原则,实现建好、管好、养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目标。
第四条各区人民政府(含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下同)是辖区内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养护、路政和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完善资金管理和财政预算保障机制,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经费和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农村公路管理的指导、监督和协调,各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养护、路政和安全管理工作。
市、区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务、园林和林业、审计、应急管理、公安、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农村公路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区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范围,在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内乡道、村道的建设、养护等工作。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六条农村公路规划应当遵循“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助推乡村振兴、有利于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原则,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编制,并符合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乡规划、国省干线公路发展规划以及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发展规划相协调,与改善农村其他配套基础设施相结合。
第七条鼓励在有条件的区域,将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乡村旅游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结合游览观景、休闲休憩的需要,在农村公路沿线合理设置休息区、观景台,绿化、美化农村公路沿线区域,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监督管理规定湖北公路网审批稿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监督管理规定湖北公路网审批稿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申报、审批、拨付、使用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申报和审批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申报应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费用、资金需求以及申报单位的资质和自筹资金情况等。
第四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申报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工程招标文件或设计图纸;(二)项目建议书,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等;(三)项目预算书及资金需求预测;(四)项目实施计划和工程进度表;(五)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五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由申请单位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县(自治县、不设县级行政区)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递交申报材料。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县、自治县、不设县级行政区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以审查合格为原则进行项目审批,审查期限不超过30个工作日。
第七条审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根据项目的需要和资金的拨付情况,依法进行项目的审批和排期。
第三章资金拨付和使用第八条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拨付应当根据项目进度和实际需要进行,确保资金到位和及时使用。
第九条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拨付应当经过项目的核实和财政部门的审核批准,确保拨付金额和项目实际需求相符。
第十条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使用应当按照项目计划和招标要求进行,确保合理使用和资金落实。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十一条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应受到政府、监管机构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监督,健全资金使用制度,确保资金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十二条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保障公路建设项目的合同履约、工程质量和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第十三条监管机构应当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资金使用合规且有效。
第十四条社会公众应当积极参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如发现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存在问题,可向有关部门举报,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_规章制度_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促进农村公路健康、持续发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投资的农村公路新建和改建工程的建设管理。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因地制宜、经济实用、注重环保、确保质量的原则。
第四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
其中,乡道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在当地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村道由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组织建设。
第五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依据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分阶段建设重点,按照简便适用、切合实际的原则和国家规定的程序组织建设。
第六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保证质量,降低建设成本,节能降耗,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
国家鼓励农村公路建设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第七条交通部负责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的行业管理。
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
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和管理。
第二章标准与设计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确定农村公路的建设标准。
县道和乡道一般应当按照等级公路建设标准建设;村道的建设标准,特别是路基、路面宽度,应当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
第九条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路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平纵指标可适当降低,路基宽度可适当减窄。
第十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或扩建。
桥涵工程应当采用经济适用、施工方便的结构型式。
路面应当选择能够就地取材、易于施工、有利于后期养护的结构。
第十一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重视排水和防护工程的设置,提高公路抗灾能力。
在陡岩、急弯、沿河路段应当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提高行车安全性。
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办法

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办法
1、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符合法定招标条件的,应当依法进行招标。
2、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因地制宜、经济适用、注重环保、确保质量的原则。
3、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根据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分阶段建设重点、按照简便适用、切合实际的原则和国家规定的程序组织建设。
4、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指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5、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验收合格后,应当落实养护责任和养护资金,加强养护管理,确保安全畅通。
6、农村公路的养护生产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7、每月对养护路段巡视不少于2次,对挡墙、桥涵、公路标志、里程碑等应观测检查,雨季期间巡视次数相应的增加。
8、大力整治农村公路路域环境,加强绿化美化,逐步实现田路分家、路宅分家,努力做到路面整洁无杂物,排水畅通无淤积,打造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通行环境。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法》(以下简称《道路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遵照《道路法》,统筹利用各种资源,积极组织和促进农村公路建设活动。
第三条各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
定期检查农村公路的质量和安全,严格控制农村公路建设和运行的环境污染,确保农村公路可以安全通行。
第四条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应由国家拨款,省市县政府拨款,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推行公路建设企业共建共管模式,并由政府企业党派组织和社会力量共同完成。
第五条加强规划设计和投资管理,控制农村公路建设费用。
拟定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遵守省级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经有关专业审批机构审批确认。
第六条严格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建设安全可行的公路。
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施工,实行质量监督管理,确保满足使用要求。
第七条充分发挥农牧民及有关社会力量作用,强化农村公路管理。
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维护等。
第八条强化安全管理,实行安全保密措施。
要对供电、信号、桥梁等有关设施,以及公路行车安全设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安全,确保农村公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通行。
以上就是有关《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武汉市黄陂区农村公路管理办法

武汉市黄陂区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国务院《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湖北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和《武汉市农村公路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区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及其所属设施,包括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定并纳入统计年报里程的农村公路。
公路包括公路桥梁、隧道和渡口。
第三条农村公路的管理应遵循“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各方参与、建管养并重”的原则,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逐步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目标。
第四条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是本区农村公路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农村公路的规划、计划及业务指导,具体工作由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承担。
第五条区人民政府是本辖区农村公路管理的责任主体,履行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等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应当建立符合本辖区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完善建设、养护管理资金财政预算保障机制。
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农村公路的管理。
第六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规定的职责范围,在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负责本辖区内村湾道的建设和养护,村民委员会协助开展相关工作。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农村公路的义务,有权举报破坏、损坏农村公路和影响农村公路安全的行为。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八条农村公路规划根据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建设的需要编制,与城乡规划相衔接,与国、省干线公路发展规划及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第九条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市农村公路发展目标,编制本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县道规划由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经区人民政府审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湖北省农村公路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村公路,是指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和村道。
第三条农村公路的发展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全面规划、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建养并重、保障畅通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在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范围内,并在交通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负责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村民委员会在县级人民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帮助下,做好本村村道建设和日常养护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逐步加大政府对农村公路的资金投入,促进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改、财政、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林业、审计、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农村公路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的义务,对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农村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以及其他影响公路安全的违法行为,有权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农村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八条农村公路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农业生态环境的实际编制,与国道、省道发展规划和其他方式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相协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制定的农村公路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农村公路规划。
县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经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备案;乡道、村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协助乡(镇)人民政府编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农路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公路(以下简称“农路”)的管理和维护,保障农路安全、畅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所有农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管理、使用和监督检查。
第三条农路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二)科学设计,确保质量;(三)依法管理,公开透明;(四)养护优先,保障畅通;(五)群众参与,共建共享。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路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农路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做好农路管理工作,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农路建设、养护和监督。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六条农路规划应当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相协调。
第七条农路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第八条农路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招标投标,公开招标信息,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第九条农路建设资金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截留。
第十条农路建设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及时组织验收,并向公路管理机构移交。
第十一条农路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第十二条农路建设完成后,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及时设置必要的交通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
第三章养护与维修第十三条农路养护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十四条农路养护责任主体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签订养护合同。
第十五条农路养护内容包括:(一)路面清扫、保洁;(二)路面修补、坑槽处理;(三)路基加固、排水设施疏通;(四)桥梁、涵洞检查、维修;(五)交通安全设施维护;(六)其他必要的养护工作。
第十六条农路养护应当定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处理。
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

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0号(2007年3月29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已由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07年3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与管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公路法》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与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村公路,就是指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与村道。
第三条农村公路的发展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全面规划、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建养并重、保障畅通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人民政府就是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与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在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范围内,并在交通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负责乡道的建设与养护工作;村民委员会在县级人民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帮助下,做好本村村道建设与日常养护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发展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与计划,逐步加大政府对农村公路的资金投入,促进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改、财政、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林业、审计、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农村公路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与个人都有爱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的义务,对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农村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以及其她影响公路安全的违法行为,有权制止、检举与控告。
第七条禁止任何单位与个人在农村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与拦截车辆。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八条农村公路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农业生态环境的实际编制,与国道、省道发展规划与其她方式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相协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
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

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0号(2007年3月29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已由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07年3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村公路,是指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和村道。
第三条农村公路的发展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全面规划、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建养并重、保障畅通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在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范围内,并在交通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负责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村民委员会在县级人民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帮助下,做好本村村道建设和日常养护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逐步加大政府对农村公路的资金投入,促进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改、财政、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林业、审计、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农村公路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的义务,对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农村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以及其他影响公路安全的违法行为,有权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农村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黄陂区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国务院《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湖北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和《武汉市农村公路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区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及其所属设施,包括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定并纳入统计年报里程的农村公路。
公路包括公路桥梁、隧道和渡口。
第三条农村公路的管理应遵循“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各方参与、建管养并重”的原则,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逐步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目标。
第四条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是本区农村公路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农村公路的规划、计划及业务指导,具体工作由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承担。
第五条区人民政府是本辖区农村公路管理的责任主体,履行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等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应当建立符合本辖区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完善建设、养护管理资金财政预算保障机制。
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农村公路的管理。
第六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规定的职责范围,在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负责本辖区内村湾道的建设和养护,村民委员会协助开展相关工作。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农村公路的义务,有权举报破坏、损坏农村公路和影响农村公路安全的行为。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八条农村公路规划根据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建设的需要编制,与城乡规划相衔接,与国、省干线公路发展规划及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第九条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市农村公路发展目标,编制本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县道规划由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经区人民政府审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乡道、村道规划由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编制,由区人民政府批准,其中,编制村道规划应当听取沿线村民委员会的意见。
县道、乡道规划,应当报批准机关的上一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
经批准的农村公路规划需要修改的,由原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方案,并按原程序报批备案。
第十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依据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分阶段突出建设重点,按照简便适用、切合实际的原则和国家规定的程序组织建设。
要因地制宜确定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农村公路建设应当保证质量,降低建设成本,节能降耗,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
第十一条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制定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并逐步提高,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农村公路的建设、改造、提档升级应当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进行。
县道一般应当按照等级公路建设标准建设,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实现县道不低于二级公路技术标准,乡道不低于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通行政村道路建设标准,特别是路基、路面宽度,应当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通湾公路应设错车道。
各级公路都应完善路肩、边沟、交通安全设施和绿化等,有条件的应设置路灯及候车棚、物流设施等。
第十二条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区交通质量监督站履行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安全生产监督职能、出具质量鉴定书,完善“政府监督,专业抽检,群众参与,施工自检”的农村公路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公路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第十三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
凡符合法定招标条件的,应当依法招标。
第十四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按照规定交工、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农村公路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档案管理规定,收集、整理、保存工程建设资料,建立工程建设档案,工程竣工验收后交由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保存。
第十五条区人民政府积极发展农村客运,建立完善农村客运公共财政保障制度,采取购买公共服务、以奖代补等形式,促进农村客运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区人民政府应当着力改善农村客运通行条件,加大窄路改造力度,完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
与农村公路衔接的渡口、码头及客、货运站场设施以及通讯管道、照明设施、邮政设施等设施应当与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并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线型,降低建设成本,节能降耗,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
第三章养护管理第十六条农村公路养护按其工程性质、技术复杂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日常养护(含小修保养)、中修、大修、改建。
第十七条农村公路养护应当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类别和实际技术状况编制年度养护计划。
其中大中修工程按照在册农村公路里程每年不低于10%的比例安排。
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年度养护计划,报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核准后实施。
第十八条农村公路的养护由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农村公路养护实行“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日常养护与养护工程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平稳有序推进养护市场化改革,建立政府与社会合理分工组织模式,逐步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养护管理与养护生产分离的制度,加快养护专业化、机械化、规范化进程。
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的行业管理,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的监督、考核。
日常养护可由公路管理机构委托专业养护机构或者属地村级组织负责实施的方式。
养护工程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推行市场化。
第二十条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公路管理机构应按规定进行路况巡查和桥梁专项巡查,频率每周不少于一次。
农村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合同约定进行养护作业,使农村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二十一条区交通主管部门及公路管理机构要加强农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落实桥梁安全运行十项制度,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营。
第二十二条农村公路的大、中修、改建工程,应当实行多种形式的社会监督,促进工程质量提升。
农村公路的缺陷责任期限不得少于一年。
第二十三条农村公路的大、中修、改建工程应按公路养护工程等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履行相关管理程序。
第二十四条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应按公路养护工程等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保持路基、路面、桥涵完好,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第四章安全与应急管理第二十五条农村公路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设置道路交通标志、标线。
新、改、扩建农村公路应当同步建设交通安全和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二十六条区交通主管部门及公路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农村公路危险路段的排查治理,对影响通行安全的路段要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必要时,应及时通报有关部门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对重要路段、桥梁加强监控。
遇有突发情况,应当按照相应规定逐级上报。
农村公路发生严重损坏或中断时,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在区人民政府领导下,适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及时修复和抢通。
难以及时恢复交通的,应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并告知绕行路线。
第二十七条农村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单位和人员应当按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规定和《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开展养护作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努力减少施工干扰,为过往车辆提供安全的通行环境。
农村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单位应完善养护质量和安全制度,加强作业人员教育和培训,与养护人员签定聘用合同、安全责任书,要及时为养护人员办理安全保险。
养护人员进行养护作业时,应当穿戴标志明显的安全标志服、帽,利用车辆作业时,应当在车辆上设置明显作业标志,过往车辆应当避让。
第五章资金管理第二十八条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的投入,建立以区级财政投入为主、乡镇(街道)等投入为辅、国家和省市给予补助、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筹集机制,保障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十九条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由区人民政府安排的财政预算资金,国家、省、市拨给的专项补助资金,区政府财政统筹资金构成。
主要来源包括:(一)国家、省、市专项资金。
(二)区政府财政预算资金。
(三)区、乡镇(街道)政府统筹的其他资金。
(四)村民委员会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筹集的用于村道建设和养护的资金。
(五)企业、个人等社会捐助,或者通过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第三十条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实施以下补助标准:农村公路一、二、三级公路建设工程:按相应标准落实上级补助,其余资金由区人民政府筹措。
通村(湾)公路新建工程:按省补助资金落实外,余下部分与市补助标准1:1配套。
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各级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补助资金不低于县道每年每公里1万元,乡道每年每公里5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2500元,并按照省核定的基数适时调整。
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由区级财政按照每年每公里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安排,每年根据核定的在册农村公路里程予以调整。
第三十一条区人民政府指导区交通主管部门创新建设模式,通过融资平台推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企业化运行,积极争取市人民政府专项支持。
第三十二条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实行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实行年度审计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截留。
未完工的养护工程项目资金以及当年的养护资金,可结转下年度使用,但结转期不超过2年。
第六章考核监督第三十三条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纳入政府绩效管理。
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街乡农村公路工作的检查考核,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实施,区交通局及所属农路机构接受市交委及市公路管理机构检查考核。
农村公路工作考核办法由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另行组织制订。
第三十四条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公路管理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养护合同的规定定期对养护作业单位进行考核,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养护责任的,督促其整改,直至依法解除养护合同。
第三十五条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统一标准、内容完备、结构合理、数据准确、上下衔接的原则,建立健全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
第三十六条违反国家、省、市相关路政管理规定,造成农村公路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法规、规章有行政处罚等规定的,从其规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管理权限,由本级人民政府、上一级交通主管部门对责任单位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停止补助资金拨付,对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一)农村公路各项管理资金未按时到位的;(二)不按规定对农村公路进行建设、养护和管理的;(三)侵占、挪用和截留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资金的;(四)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程质量评定、考核和验收不合格的;(五)在农村公路管理工作中采用强制手段向单位、个人集资的;第三十八条国家工作人员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