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信用
第二章 信用

国债的流动性好、风险低。
种类:
国库券(treasury bond)期限1年内——弥补短期 资金不足 国债:期限1-10年政府债券——弥补财政赤字, 基础设施建设 公债券(public bond):期限10年以上政府债券 中央政府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
4、消费信用
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消费者提供的, 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
信用意识缺乏,道德环境欠佳
思考:如何构建市场经济的信用秩序构 建?
借鉴美国信贷市场相对成熟的经验:
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
众多的消费信贷品种
众多的消费信贷提供者
包括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储蓄机构、信用社 以及非金融的储蓄机构 9-10课时
第二章 信用
本章小结
信用的含义及本质 信用的发展 货币、信用与金融的关系 现代信用形式及作用
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 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
国际信用的形式
1. 国外商业性借贷
如:出口信贷、银行贷款、债券发行、国际 贷款、国际租赁等
2. 国外直接投资:
国外的直接投资,不完全等同于简单借贷, 但投资一旦跨出国界,立即构成国与国之间 债权债务总体的一部分。
高利贷信用
(1)高利贷信用是以贷放货币或实物而获取 高额利息的借贷活动,是历史上生息资本最古 老的形式。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利息高出银行同期贷款 利率4倍就属于高利贷,高出的部分将不受法律保 护。
按照中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标 准,6个月以内的短期贷款基准利率为年6.1%, 其4倍为年利率24.4%。
借贷资本的来源:
生产经营中的闲置资本
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
第2章信用

• 盈余与赤字、债权与债务 • 信用的作用
作用
筹集 资金
配置 资源
节省 流通费用
宏观 调控
节省流通费用
1.信用工具的使用节约了流通中的货币。 2.信用货币代替了实体货币的流通,大大 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 3.信用加快了资本形态的变化,使社会再 生产过程加快 。
宏观调控
1.在信用的基础上形成了由中央银行、商 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组成的金融体系, 它是调节宏观经济的有机体; 2.信用的发展创造出多种信用工具,成为 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 3.国家通过银行信用规模的收缩和扩张, 有效控制社会的货币流通量。
五、中长期信用工具
中长期信用工具是指期限在一年以 上的债券。债券(bond)是债务人向债 权人发行的、承诺按约定利率和日期支付 利息并偿还本金的有价证券。 按发行主体的不同,债券可分为公司债券 和政府债券。
(一)公司债券
公司债券(corporate bonds)又称企业债 券,是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凭证。 按有无物质担保,公司债券可分为: (1)无抵押公司债,是发行人对于债券的还本 付息,以公司的资信为保证,无任何有形资产的抵 押而发行的债券。 (2)抵押公司债,是发行人以有形资产抵押作 为偿债保证而发行的债券。 (3)保证公司债,是由其他公司出面担保偿还 而发行的债券。
按支付方式的不同,支票可分为现金支 票、转账支票和保付支票。 按付款期限的不同,支票可分为即期 支票和远期支票。 按付款期限的不同,支票可分为即期 支票和远期支票。 按记载权利人方式的不同,支票可分 为记名支票、不记名支票和指示支票。
(三)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Large Deno mination Negotiable Certificate of D eposit简称 CDs)是银行发行的记载一定 存款金额、期限、利率,并可以转让流通 的定期存款凭证。 CDs的主要特点有:(1)期限短而且灵 活; (2)面额较大; (3)种类多样化;(4)利率 高于一般存款利率,且分为固定利率和浮 动利率存单;(5)不可以提前支取,但可在 二级市场上转让流通。
第2章 信用

(四)我国的消费信用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上没有消费信用,其原因主要是因为 当时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属于不足经济,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商 品供应非常紧张,同时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没有转变。在改革之初, 开始出现小规模的消费信用。如针对某类产品的销售困难,采用赊售 办法促销。但比较有意义的是配合住房管理体制的改革,试行购买商 品房的贷款。
17
三、国家信用
(一)国家信用的概念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
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 式。
国家信用的财务基础是国家将来偿还债务的能力,这种偿债 能力源于属于国家(全体人民)的财务资源,它的现金流来源于 三个方面:国家的税收收入、政府有偿转让国有资产(包括土地) 获得的收入以及国家发行货币的专享权力。
4
⑵ 高利贷信用的本质
高利贷的利息率很高的原因: 借款人的借款大多不是用于追加资本、获取利润,而是
为了取得一般的、必须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 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货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
人们不容易获得货币,而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又大。 本质: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高利贷信用反映了高利贷者无偿占 有小生产者劳动的剥削关系,也反映了高利贷者和奴隶主、 封建主共同瓜分农民和其他小手工业者所生产的剩余产品的 剥削关系。
25
五、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借贷活动。它是国际间 经济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一个国家想要加 快经济发展,必然要利用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因 此,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也被广泛应用于国际间的商品交易和其 他经济往来。形成国际信用。
26
(一)出口信贷
出口信贷是出口国政府为了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 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 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出口信贷的特点是:
2(第二章)信用

信用第一节信用的含义与作用(一)信用的含义1.道德范畴的信用:诚信不欺,恪守诺言,忠实地践履自己的许诺或誓言。
2.经济范畴中信用: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因此,偿还性与支付利息是信用活动的基本特征。
(二)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为什么现代市场经济中普遍的存在借贷行为,以致债权债务关系无处不在?或者换个角度说,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是什么?答案应该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广泛存在着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盈余和赤字需要信用方式来调剂。
1.赤字、盈余与债权债务关系盈余单位:货币收入大于支出的单位(盈余单位不仅拥有债权同时也负有债务,盈余是债权债务相抵后的净债权)赤字单位:货币收入小于支出的单位(赤字单位在负有债务的同时也拥有债权,赤字是债权债务相抵后的净债务)均衡单位:货币收入等于支出的单位(同时有债权债务,相等)2.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宏观经济学中,为了对一国的国民经济进行统计和分析,通常会把国民经济划分为五个部门,个人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和国外部门。
各部门内部及各部门之间的经济往来交易构成一国的国民经济运行。
(1)信用关系中的个人个人指任何有货币收入的自然人。
当我们把所有的个人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体视角来看,几乎在任何国家,个人部门都是货币资金的盈余部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贷出者(2)信用关系中的非金融企业企业部门既是货币资金的主要需求者,同时也是货币资金的重要供给者。
但从整体视角来看,企业部门对货币资金的需求通常大于其对货币资金的供给,是赤字部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需求者。
(3)信用关系中的政府信用关系中的政府通常是货币资金的净需求者。
就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是财政赤字。
弥补财政赤字最通常的办法就是政府发行国债,从外部融入资金。
(4)国际收支中的盈余与赤字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因经济交易所发生的全部货币收支。
国际收支逆差:这个时期内,一国来自其他国家的所有货币收入少于该国对其他国家的货币支出;反之则称为国际收支顺差。
第二章_信用和信用制度

3、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规模和数量上的局限性。 规模和数量上的局限性。
信用规模受商品交易规模限制,生产企业不可能超出自己 拥有的商品量提供商业信用
方向上的局限性。 方向上的局限性。
通常只能由卖方提供给买方。
信用能力上的局限性。 信用能力上的局限性。
取决于卖方掌握的信用需求者支付能力的信息,信息不足, 商业信用不会发生。
26
信用期限的局限性。 信用期限的局限性。 受企业生产周期的限制,且期限较短,只能解 决短期资金融通的需要。 商业信用在管理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商业信用在管理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商业信用是企业间自愿发生的,有盲目无序及 自发性。需要管理和引导,防止虚假的繁荣。
27
商业信用筹资
商业信用筹资是利用商业信用进行融资行为。 商业信用筹资的基本方法
22
第二节 信用制度及其主要形式
一、信用制度概述
信用制度是指保护和约束信用主体行为有序运行的 法律规范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安排。 信用制度能减少经济活动和联系中的不确定性。 信用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能够规范和约束经济主体的交易 行为。 信用制度构成以经济交往为基础的社会“信任结构”。
23
二、信用的主要形式
10
货币借贷(monetary credit) 货币借贷(monetary 以货币为对象进行的借贷活动. 以货币为对象进行的借贷活动.
货币借贷是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主要借贷形式. ☆货币借贷是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主要借贷形式. 货币借贷克服了实物借贷的局限性, ☆货币借贷克服了实物借贷的局限性,使借贷更 为便利和灵活. 为便利和灵活. 货币借贷的出现, ☆货币借贷的出现,使货币与信用从两个完全独 立的经济范畴, 结合日益紧密.从此以后, 立的经济范畴, 结合日益紧密.从此以后,货币 与信用的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与信用的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02、第2章信用

第二章:信用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一、信用的涵义1、定义: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从属于商品货币的经济范畴。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的价值转移,是一种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授信:债权人将商品或货币借出。
受信:债务人接受债权人的商品和货币。
守信:债务人遵守承诺按期偿还商品和货币并支付利息。
2、理解信用概念要把握以下几点:(1)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信用关系即债权债务关系。
(2)在信用活动中出让的是使用权,并不出让所有权。
有借有还是其重要特征。
(3)信用是价值的单方转移,不是对等转移,所以它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二、信用的产生信用产生的基础——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导致了赊购赊销,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由此产生了信用,过了一定时期,用货币偿还债务。
三、信用的特征1、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存款人总体(资金所有者)把货币存入银行,就是把货币的使用权让渡给银行。
银行作为资金所有者,把货币贷给借款人总体(资金使用者)。
2、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3、信用是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4、信用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5、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
产业资金的运动形式是:G--W(A、Pm)--W1--G1用货币(G)购买商品(W原材料、劳务等),生产出新的商品(W1)后出售,得到货币。
商业资金的运动形式是:G--W--G1用货币购买商品后,加价出售,得到货币。
信贷资金的运动形式是:G--G-W-P-W1--G1--G银行把货币借给工业企业,工业企业通过生产过程(P),生产新的产品,产品出售后,得到货币,再还银行的借款。
四、信用存的客观依据1、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的特征决定了信用关系的必然性。
2、市场经济社会里经济利益的不一致性决定了调剂资金余缺必须运用信用手段。
3、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价值管理和间接控制必须依靠信用杠杆。
五、信用的经济职能1、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职能2、分配和再分配的社会资金职能3、将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职能4、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职能5、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职能6、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职能六、信用的发展(一)高利贷信用: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信用形式1、定义:高利贷信用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它是以获取高额利息为目的的借贷行为,是广泛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一种最古老的生息资本形式。
第二章 信用

一、信用工具的特征续
(二)收益性:信用工具能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为其持有者带来一 定的收入。
收益率是年净收益与本金的比率,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名义收益率,即规定的利息与票面金额的比率。
当期收益率,即信用工具的票面收益与其市场价格的比率。
实际收益率,即每年实际收益与市场价格(也即买者的实际支 出)的比率。每年实际收益等于票面利息与年平均资本损益之和。 而年均资本损益等于面值与市场价格之差除以偿还期。
(八)证券投资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存、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 式。
证券投资基金的性质主要有: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集合投资 制度;是一种信托投资方式;是一种金融中介机构;是一种 证券投资工具;它发行的凭证即基金券(或受益凭证、基金 单位、基金股份)与股票、债券一起构成有价证券的三大品 种。
二、信用的构成要素
信用关系的构成包裹四个要素: (一)信用主体 信用关系的建立,至少要两个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是构成信用的 基本要素 (二)信用标的 指信用关系的对象是实物形式还是货币形式。现代信用的信用标的主要是指 货币或货币性的金融资产。 (三)信用条件 指债权人和债务人直接关于货币资金本息方面的规定,主要指期限和利率。
•
•
灵活便利。
缺点: • • 加入了中介,隔断了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减少了债权人对债务人 在资金使用方面的压力和约束; 筹资成本较高;收益较低。
(二)现代信用形式
1.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信用
•商业信用主要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同事包含商品买卖行
为和借贷行为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行为,而且双方都是 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
短期信用工具和长期信用工具
《货币银行学》第二章__信用

(三)信用工具的分类 (1)按信用形式划分,可分为商业信 信用形式划分, 划分 用工具;银行信用工具; 用工具;银行信用工具;国家信用工 证券投资信用工具。 具;证券投资信用工具。 (2)按期限划分,可分为长期、短期 期限划分 可分为长期、 和不定期信用工具。 和不定期信用工具。 (3)按融资方式划分 ,可分为直接信 融资方式划分 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 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
3)承兑。是票据的付款人在票据上以文 承兑。 字表示“承认兑付” 字表示“承认兑付”,承诺票据到期付 款的行为。 款的行为。 4)贴现。是持票人为获得现款,持未到 贴现。是持票人为获得现款, 期的票据向银行兑取现款, 期的票据向银行兑取现款,银行扣除自 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买进该票据的行 贴现在形式上是票据买卖, 为。贴现在形式上是票据买卖,但实际 上是一种信用活动。 上是一种信用活动。
(二)信用工具的特征 1、偿还性。是指信用工具的债务人按期 偿还性。 还本付息的特征。 还本付息的特征。 2、流动性。 流动性。 3、收益性。是指信用工具定期或不定期 收益性。 给持有者带来收益。 给持有者带来收益。 4、风险性。是指投入的本金和预期收益 风险性。 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住房贷款增长概况
2003 2002 2001 2000 1997 0 19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3377 5659 9164 12000
二、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含义 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credit instruments),也称 也称 ),就是 金融工具 (financial instruments),就是 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 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借以保证债权 债务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具有法律效 力的凭证。 力的凭证。 信用工具是重要的金融资产,也是 信用工具是重要的金融资产, 金融市场上重要的交易对象。 金融市场上重要的交易对象。
货币经融学第二章 信用

第二章 信用 思考:解决财政赤字的方式
增税 发行纸币 举债
-44-
第二章 信用
(2)国家信用的特点: ① 国家是以债务人身份取得信用。 ② 国家信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财政赤
字和调节经济运行。 ③ 国家信用是筹措中长期建设资金的重要
手段。
-45-
案例:希腊主权债务危
2009年11月希腊财政部长宣布,其2009年财政赤字对GDP比将为 13.7%, 而不是原来所预测的6%。
✓ 包含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 买卖行为:信用双方的商品交易 借贷行为:信用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形成。
-31-
第二章 信用
(3)商业信用的形式 ① 赊销商品
即由赊销者以商品形式授予赊购者信用。这里,信用的对象是商品, 但仍然是以货币计量,将商品赊销给赊购者,既是买卖,也是借贷。
赊销商品一般发生在买方市场条件下 赊销商品是典型的商业信用形式
货币金融学
思考
-2-
第二章 信用
-3-
第二章 信用
-4-
第二章 信用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 1、商品货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信用产生的总根源 商品货币经济是价值经济,信用是建立在价值经济基础之上的,是价
值经济的形式之一。商品货币经济产生、发展,出现剩余产品和闲置 货币,出现可供借贷的商品和货币 。 无论信用形态是实物的,还是货币的,信用借贷都是价值借贷。一个 比较明显的例证就是在旧中国农村的高利贷:春天谷价昂贵,贷款要折 成谷价;秋天谷贱,偿还时谷物必须按春天的谷价折谷偿还。
第二章 信用
② 预付货款 即由买方以货币形式授予卖方信用的形式。其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金, 买方将货币资金预付给卖方,既是借贷,也是买卖。
第二章 信用

四、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 工商企业、 金融机构以商品、货币或劳务的形式向消 商品、货币或劳务的形式向消 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有赊销、分期付 赊销、 赊销 款和消费贷款。 款和消费贷款。
15
是一切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主导和核心。 是一切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主导和核心。
11
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 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 银行信用的债务人是厂商、政府、家庭和其 厂商、 厂商 政府、 他机构 债权人是银行和货币资本所有者及其他专门 的信用机构; 银行信用的客体是货币资本; 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银 行信用的成熟与否,是检验一个国家信用制 度是否发展与完善的标准。8商业信用的特点
(一)商业信用提供的是商品形态; 商业信用提供的是商品形态; 商业信用的使用具有单向性。 (二)商业信用的使用具有单向性。由于商业 信用提供的是商品形态的信用,授信方提供 的商品是受信方的生产和经营要素,而不是 相反; (三)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经 营者; 营者; 商业信用与商品交易相结合, (四)商业信用与商品交易相结合,直接为商 品生产和流通服务, 品生产和流通服务,所以,容易造成繁荣和 需求的假象,在生产高涨和危机来临之际, 造成更大的破坏。
(一)信用产生的基础
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 济关系。 商品生产存在, 货币存在 ,商品的私有制 存在,信用也一定存在和发展, 因此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是信用产 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 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 生的基础。 生的基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特别 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 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是信用赖以 支付手段职能 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货币银行学第二章 信用

5.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信用关系发生时,总要出具一定的证明,这些证明经过 一定的手续处理即可流通(指规范的信用而言),这些在流通 中的信用证明就是信用流通工具,如汇票、本票、支票等。 在各种信用活动中,以银行信用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为最多, 使用也最广泛。从大类上看,银行信用为商品流通提供两种 类型的流通工具,即一种是现金,一种是表现为各种银行存 款的非现金货币。这些货币都是由银行信用提供的,都是一 种信用货币,它反映一定的信用关系。现金表现为中央银行 (代表国家)对现金持有者(个人和单位)的负债,银行存款则表 现为银行对各存款者的负债
3.时间间隔(信用活动的特殊性)。无论何种信用, 在同一信用中从信用关系的发生到信用关系的终止,必然有 着或长或短的时间间隔,否则,就无所谓信用。信用实际上 是价值在不同时间的相向运动。
4.利息(形式上类似于商品交易的价格)。信用关系 是建立在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基础上的。因此, 任何一种信用通常都有利息这一经济范畴的发生,而计算支 付利息则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便是利率。
4.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 信用作为一个经济杠杆,不仅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国
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还能够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积极地干 预,对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进行适时、适度的调节。如在宏 观上,通过信用活动调节货币流通,在银根吃紧时放松信用, 在通货膨胀时则收缩信用;通过信用活动调整产业结构,对 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部门、短线行业和紧俏产品多供给资 金,对长线部门、衰退行业和滞销产品则少供应资金甚至收 回原已供应的资金,迫使其压缩生产或转产;通过信用活动 还可调整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在微观上,通过信用的 供与不供、供多供少、供长供短、早供晚供、急供缓供等来 促进或限制某些企业或某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扶植或阻止 某些企业的发展。
货币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 (二)合作信用: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互助储金会
• (二)民间信用:利率高、风险大
第三节
信用工具
• 一、信用工具的概念与特征 • (一)信用工具的概念:又叫金融工具,是证明债 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是各种信用关系的反映并 为信用关系服务。 • (二)信用工具的特征: • 1、偿还性:偿还本息 • 2、流动性:变现能力 • 3、风险性:信用风险(违约风险)、市场、政治
3、商业信用的局限性:P34
• (1)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企业资金量的限制 • (2)商业信用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 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 • (3)商业信用的期限性:短期性融资
二、银行信用
• 1、概念: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或个 人提供的信用。信用中介:存款、贷款 P35 • 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 2、特点: • (1)银行信用是间接融资信用 • (2)银行信用的客体是货币资本 • (3)银行信用的主体是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 • 3、优点: • (1)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期限上的局限性。 • (2)银行信用不受自身资金量的限制。P35 • (3)银行信用没有授信方向的限制。
一、信用的定义及特征
(三)信用的构成要素
1.信用主体。当事人 2.信用客体。实物、商品或货币 3.信用载体。信用工具 4.信用条件。期限、利率、偿付方式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的产生:商业信用中延期支付 (二)信用的发展
1、高利贷信用
2、资本主义信用
3、社会主义信用
1.高利贷信用
(1)高利贷信用的产生:产生于奴隶社会 发展于封建社会 (2)高利贷信用的特征:高利率 (3)高利贷信用的本质: 剥削 (4)高利贷信用的作用:P32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规定》,2015年9月1日起民间借贷的利率以24%、36%两个 具体数字划了“两线三区”:第一条线是民事法律应予保护 的固定利率为年利率的24%,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 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 第二条线是年利率的36%以上的借贷合同为无效,如果借贷 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借款人有权请求出借人返 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 • “24%-36%这一部分把它作为一个自然债务,如果要提起诉 讼,要求法院保护,法院不会保护你,但如果借款人已经偿 还了这部分利息,之后又反悔要求偿还,法院同样会驳回。”
第二章 信用

第二章信用一、名词解释信用直接信用间接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信用工具期票汇票信用证国库券债券股票二、单选题1、信用的本质是()A、信用是一个经济范畴B、信用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C、信用是价值单方面的运动D、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2、商业信用最重要的特征在于()。
A、它是处于生产、流通过程中的信用B、商业信用的双方都是工商企业C、商业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相一致D、它与特定的资金交易紧密结合在一起3、通常情况下,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三者关系正确的有()A、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呈正相关,与收益性负相关B、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呈负相关,与收益性正相关C、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正相关,与收益性正相关D、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负相关,与收益性负相关4、一些具有较高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较差、投资回收期较长的大型基建项目的资金往往只能通过()解决。
A、国家信用C、银行信用B、社会信用D、民间信用5、整个信用形式的基础是()。
A、商业信用C、国家信用B、银行信用D、消费信用6、消费信用是企业或银行向( )提供的信用。
A.本国政府B.社会团体C.消费者D.工商企业7、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
A.平等的价值交换B.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C.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D.无偿的赠予或授助8、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资本时让渡的权利是指( )。
A.资本的所有有权B.资本的使用权C.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D.既无所有权也无使用权9、为了取得利息而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资本( )。
A.产业资本B借贷资本C.货币资本D.商业资本10、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
A.发行政府债券B.短期借款C.长期借款D.自愿捐助11、信用是( )。
A.买卖行为B.赠予行为C.救济行为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12、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
A.国家信用B商业信用C.银行信用D.国际信用13、高利贷是一种以( )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课件:第二章 信用

二.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斗争
• 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进行斗争原因在于:高利 贷的利率过高,影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转,不 能满足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同时高利贷者竭力维 护其赖以生存的小生产方式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斗争的中心是把利率降至平均利润率之下,迫使高 利贷服从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需要。
(1)现代信用可以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利用。通 过借贷,资金可以流向投资收益更高的项目,可 以使投资项目得到必要的资金,资金盈余单位又 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
(2)现代信用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通过信用 调剂,让资源及时转移到需要这些资源的地方, 就可以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运用;
(下)
(3)现代信用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一方面 通过信用动员闲置资金,将消费资金转化 为生产资金,直接投入生产领域,扩大社 会投资规模,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增加社 会产出,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信用 可以创造和扩大消费,通过消费的增长刺 激生产扩大和产出增加,也能起到促进经 济增长的作用。
第二章 信用
第一节 信用及其产生
一.信用
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 广义的信用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 – 道德范畴中的信用主要指诚信,即通过履行自己 诺言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 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有其特定的涵义,它是指一种 借贷行为,表示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的 债权债务关系。这种借贷行为是指以偿还为条件 的付出,且这种付出只是使用权的转移,所有权 并没有转移。
• 早期的信用与货币这两个范畴是独立发展的。 信用的出现比货币要早,主要采用实物借贷 方式,在很长时期内独立于货币范畴之外, 而从早期的实物货币直至足值的金属货币制 度,货币的发展也长期独立于信用关系之外。
第二章 信用

第二章信用【学习要求】了解信用的含义及基本构成要素理解信用的特征和经济功能把握现代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了解信用工具的类型和特征一、信用的含义及基本构成要素(一)信用含义作为经济学上的信用指的是经济活动中,在不改变货币或物品所有权的情况下,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暂时让渡货币或物品使用权的借贷行为。
偿还性和付息性是信用活动的基本特征。
信用从现象上看是一种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货币或物品使用权的暂时让渡行为。
实质上信用是关于债权与债务关系的约定,是一种契约关系,反映着授信和受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体现的是一种特定信用关系或经济利益关系。
(二)信用的基本构成要素从信用的含义可以看出,信用活动主要包括五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即信用主体、信用客体、信用内容、信用期限和信用工具。
1. 信用主体信用作为特定的经济交易行为,要有行为的主体,即行为双方当事人,其中贷出物品或货币资金的一方为授信人,而接受的一方则为受信人。
授信人通过授信取得一定的权利,即在一定时间内向受信人收回一定量货币和其它资产与服务的权利,而受信人则有偿还的义务。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主体常常既是某一信用活动的授信人同时又是另一信用活动的受信人。
2.信用客体信用作为一种经济交易行为,必定有被交易的对象,即信用客体。
这种被交易的对象就是授信方的资产,它可以以货币的形式存在,即货币借贷,也可以以商品或服务形式存在,即实物借贷。
没有这种信用客体,就不会产生经济交易,因而不会有信用行为的发生。
3.信用内容授信人以自身的资产为依据授予对方信用,受信人则以自身的承诺为保证取得信用,因此,在信用交易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授信人取得一种权利(债权),受信人承担一种义务(债务),没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也就无所谓信用,所以具有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信用的内容,是信用的基本要素之一。
4.信用期限信用交易从授信开始,授信方向受信方提供资金、物质或者服务,到受信方向授信方偿还,需要一定的期限。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商品交易不是信用交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用
一、名词解释:
信用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信用工具
期票与汇票
优先股与普通股
信用证
衍生金融工具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
二、填空:
1、信用按其借贷对象分为()信用和()信用。
2、资金者之间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属于()信用。
3、借贷资本是()的现代形态,借贷资本的运动直接与()相联系。
4、信用是以()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5、信用的构成要素通常有()、()、()、()。
6、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的融资活动有两种基本形式:( )、( )。
7、现代信用是在( )的斗争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8、商业信用是以( )形态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是以( )形态提供的。
9、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有()、()、()。
10、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有()、()、()、()。
11、货币和信用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范畴是()。
12、信用主体中,()通常是尽债权人,()是尽债务人。
13、信用工具具有()、()、()、()特性。
三、单项选择:
1、借贷资本主要来源于()
A.固定资本的闲置部分
B.再生产过程的闲置资本
C.社会各阶层的资本
D.食利阶层的资本
2、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的三角债,从本质上来说是()。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3、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A.生息资本
B.信贷资本
C.高利贷资本
D.借贷资本
4、与简单商品交换相比,信用的根本不同在于()
A.价值单方面让渡
B.价值双方面让渡一个时期
C.价值当时对等让渡
D.价值单方面让渡一个时期
5、支票产生的信用的基础是()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6、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A.银行信用
B.消费信用
C.商业信用
D.国家信用
7、银行信用是一种()信用。
A.企业
B.国家
C.直接
D.间接
8、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是()。
A.信用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使用C.企业间的赊销活动
B.经济中存在着大量的资金需求
D.现代经济中广泛存在着盈余或赤字单位
9、以下行为中属于信用行为的是()。
A.财政拨款
B.银行贷款
C.捐赠
D.买卖
10、既可以商品形态又可以货币形态提供信用的是()。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四、多项选择:
1、信用的作用有()。
A.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B.促进利润率平均化
C.节约流通费用
D.资本集中和加速积累的杠杆
E.国民经济调控的杠杆
2、商业信用属于()。
A.直接信用
B.间接信用
C.实物信用
D.货币信用
3、高利贷信用具有的特点是()
A.利率高
B.服务于再生产
C.非生产性
D.生产性
4、信用的特征有()
A.无偿性
B.有偿性
C.价值单方面转移
D.价值双方面转移
5、消费信用通常包含以下哪些信用的特征()
A、银行信用
B、国家信用
C、商业信用
D、民间信用
6、关于商业信用,正确的提法有()。
A.是企业之间提供的信用
B.是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C.它包括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
D.典型形式是赊销
7、关于银行信用,正确的提法有()。
A.是银行提供的信用
B.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C.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是信用的最主要形式
8、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表现为()
A.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
B.银行信用推动商业信用的完善
C.二者相互促进
D.银行信用大大超过商业信用,可取代商业信用
E.商业信用大大超过银行信用,可取代银行信用
9、在商业信用活动中使用的信用工具有()
A.商业期票
B.支票
C.银行汇票
D.银行承兑汇票
10、以下哪些信用属于直接信用()
A.银行信用
B.国家信用
C.商业信用
D.民间信用
11、以下哪些信用工具属于长期信用工具()。
A.股票
B.CD存单
C.国库券
D.公司债券
12、以下哪些信用工具属于直接信用工具()。
A.股票
B.CD存单
C.国库券
D.公司债券
五、判断正误
1、信用属于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中的交换环节。
2、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代替了商业信用。
3、资金供求者间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间接信用,银行业务属于直接信用。
4、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现代形态,借贷资本的运动直接与再生产过程相联系。
5、企业委托金融中介机构代为发行债券融资,这种信用属于间接信用。
6、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因此商业信用属于商品信用。
7、国家信用是弥补财政赤字最理想的方式。
8、商业信用的授信方向没有局限性。
9、个人信用主要指个人作为债权人的信用活动。
10、任何信用活动都会导致货币的变动:信用的扩张会增加货币供给,信用紧缩将减少货币供给。
11、信用工具的期限与其流动性成正比,与其安全性和收益性成反比。
12、商业期票是由债权人签发的支付命令书。
六、简答题
1、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有何关系?
2、如何理解信用与货币之间的关系?
2、债券与股票之间有何关系?
3、比较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
七、论述题
1、试从企业融资角度论述信用形式多样化的重要性。
2、如何看待和评价我国当前的消费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