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摘要] 资源环境因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
质财富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从某种意义来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以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取得的,使得我国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资源的利用效率,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经济文明型
我国在“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
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合理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3、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形成能源和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高度重视水安全,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水资源配置体系,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4、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
环境质量。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增加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有效控制城市大气、噪声污染,加强重金属、危险废物、土壤污染治理,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执法监督,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及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和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5、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施和巩固重大天然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防洪能力。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加大防护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能力和救援队伍建设,提高物资保障水平。推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及科学安排危险区域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合理避让。
二、资源环境因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
资源环境因素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规模、速度和可持续性。所谓环境,是指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整个自然界;所谓资源,联
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下的定义是:“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自然资源的内涵,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扩展。
1.资源环境因素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根本的意义。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是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和发展的。从理论领域来说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
2.社会发展也会对自然环境发生重大影响。人是具有意识能动性的存在物,他并不是像动物一样只是被动地依赖自然,而是要“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即“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其中,物质生产活动便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这种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如果进行得当,当然会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基本方式而发挥其积极作用;但若违背了客观规律,或者只是为了一时之需而不顾后果,那就会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而损害人类社会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根基。资源环
境问题的实质,在于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规模与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因此,研究资源环境因素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设法将人类社会的经济规模保持在资源环
境可持续力的限度内,在不破坏我们未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持资源环境的持续力所能允许的可能达到的经济规模。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
三、如何建设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
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因此必须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观念上
努力营造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提升和深化,是对科学发展观内容的充实。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增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意识,切实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大力倡导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反对和限制浪费性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