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培训记录表
实验室生物安全会议记录

实验室生物安全会议记录会议资料整理人:XXX会议主题:医院全体委员再次学习生物安全方面法律法规,总结过去一年我院实验室在生物安方面的成绩和不足,讨论新的一年我院实验室生物安方面的任务和计划。
具体如下:一、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XX省实验室生物安全与质量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二、按照医院XX医[2023]14号文件重申生物安全职责,包括生物安全办室职责、实验室负责人职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员职责。
三、总结20XX年度我院生物安方面的成绩和不足成绩:20XX年全年,检验科主实验室和PCR两个实验室均未发生水、电、易燃易爆品意外事件;未发生实验室员工意外感染事件。
实验室医疗垃圾按相关规定,合理存放,对血液标本、微生物标本进行高压灭菌。
针对市生物安全检查组提出的问题逐条整改,针对县生物安全检查组提出的PCR实验室要双人操作,立即整改。
不足:医院层面和实验室层面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还不够重视,在市卫健委组织的生物安全检查中,专家提出仍存在较多问题。
在后期县卫健局组织回头看检查中,基本上已完成整改。
四、讨论20XX年生物安全急需解决的问题1、大雨天,PCR实验室存在地面渗水情况,需进行修理。
2、PCR实验室为简易钢架结构,扩增仪、提取仪较多,需设备科、总务科对电气线路、房屋结构进行全面检查,查出问题,汇报后及时整改。
3、针对20XX年市县两级生物安全检查问题的整改情况回头看,确保不再发生类似问题。
附:市生物安全检查存在问题问题反馈1.生物安全手册未经法定代表人批准2.关键职位代理人无证明材料(未指定生物安全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3.实验室未备案信息未及时更新(HIV)4.风险评估报告未经批准.(新冠、HIV、结核、应单独)5.事故报告程序不合理.(2天内报告生物安全不合理)6.实验室分区布局不合理(洗眼装置不能用)7.实验室内部秩序杂乱无序缺乏有效内务管理8.微生物入口标志未更新9.生物安全培训未进行全面覆盖(清洁工)10.未保留实验人员本底血清。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知识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提升
•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
•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进
• 为实验室科研活动提供安全的保障环境
• 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CREATE TOGETHER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实验室生物实验技术的安全
• 选择安全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 降低实验过程中生物因子的风险
实验室生物实验技术的风险评估
• 对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 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与实验技术的培训与实践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的培训
实验室生物实验技术的实践
• 对科研人员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培训
• 防止生物因子泄漏和扩
散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与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 实验室布局合理,分区明确
• 实验室设备、设施和材料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 科研人员具备生物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实验室生物安全措施
• 设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部门
• 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检查和维护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总结与改进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总结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改进
• 对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进行总结和分析
• 根据事故总结,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 提炼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教训和经验
进行修订和完善
• 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06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管与检查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消毒处理
选择合适的消毒设备对废弃物进行 消毒处理,以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 物,防止病原体扩散。
安全运输与处置
经过消毒处理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 规定进行安全运输和处置,确保不 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生物危害防范与应
04
急处理
生物危害识别与评估
危害识别
了解并识别可能存在的生物危害,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通过对生物因子的特性、传播途径和潜在 风险进行分析,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防范策略提供依据。
识和行为习惯,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方法与策略
02
通过制定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分工、开展安全宣传和
教育活动等方式,积极营造实验室生物安全文化氛围。
评估与改进
03
定期对生物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
题,推动实验室生物安全文化持续改进。
安全意识培养与提升
基础知识培训
加强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基础知识培训,提高其 对生物安全风险和防护措施的认识。
安全柜选择
根据实验室生物因子风险 和操作要求,选择适当的 生物安全柜等级和类型。
安全操作
在使用生物安全柜前,应 了解其操作规程,确保实 验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生 物因子泄漏。
维护与检测
定期对生物安全柜进行维 护、检测和认证,确保其 性能稳定,降低实验人员 暴露风险。
废弃物处理与消毒设备
分类收集
实验室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 危害程度进行分类收集,确保
处置程序
制定生物危害事故处置程序,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包括事故现场隔离、人员疏散、紧急通知、启动应 急预案等步骤。确保实验室人员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应对措施。
应急装备与急救措施
生物安全检查记录表

4 查看实验档案,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保存期不少于20年。
(六)应急处理
生安办
实验室应急预案
1 查看是否制定了实验室应急预案、应急处置及报告管理程序。
2 查看应急处置及报告管理程序内容是否完整、流程是否清晰合理和具有可操作性。
4 查看是否每年至少进行1次风险评估报告评审。
5 查看风险评估报告是否及时更新。
6 查看风险评估报告和风险控制措施是否结合单位实际情况。
7 查看风险控制是否按照风险评估有关要求开展实施。
(五)实验活动管理
生安办
检验科
1 查看是否建立了实验活动管理程序。
2 核查实验室是否违规开展实验活动(是否独自1人或同时开展2种及以上未经灭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操作)。
检验科
应急物资储备
1 查看应急物资储备种类是否齐全有效,包括个人防护装备、消杀用品、应急照明灯、洗眼器、洒溢等器材。
2 查看实验室是否配备消防器材,是否定期维护检查。
检验科
事件报告及处置
1 询问实验室人员是否发生过意外事件或事故。
2 查看是否按照规定报告和处置,资料是否完整。
(七)安全检查
生安办
1 查看年度工作计划是否涵盖单位层面核查(每年至少1次,一般2次)和实验室自查(每季度至少1次,一般每月1次)。
5 查看实验室门锁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影响逃生。
6 查看是否设置防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和外逃的物理措施。
7 查看实验室台柜是否牢固,边角是否圆滑。
5 查看体系文件宣贯的签名记录。
检验科
实验室负责人职责
1 查看实验室负责人任命文件。
培训记录--农业安全及有害生物(虫害)污染防治知识培训

参加人员签名:
xxx有限公司 培训记录表
培训时间
2020/11/3
培训地点
会议室
培训课时
30分钟
培 训 主 题 农业安全及有害生物(虫害)污染防治知识培训
培训对象
虫害控制人员、清洁工、仓管员、 包装工、装卸工、车间负责人
授课 人
xxx
培训内容
1、仓库区域内的物料、成品及装柜时农业及虫害的防治; 2、了解虫害发生的重点区域和发生原因; 3、了解公司厂区虫害控制程序,总结日常查杀规律,做好趋势分析,采取合理措施; 4、农业安全及有害生物(虫害)污染程序培训;
பைடு நூலகம்
姓 名 部门
签到
成绩 姓 名 部 门
签到
成绩
培训方式: □讲课 □现场讲解 □岗位指导 □其它
考核方式: □笔试 □现场提问考核 □操作考核 □其它
□ 本次培训效果良好,已达目的;
效果评价:
□ □
本次培训效果一般,基本达到目的; 本次培训效果较差,未达目的;
□ 其它:
需要改进的内容:
评价人:
日期: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

(6)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1、制定年度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计划,并实施。
2、培训内容: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
3、每年组织全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保洁员等)的生物安全培训、考核。
4、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
5、建立并保存生物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
6、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
7、进入实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实验室根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
8、当有关部门新颁发、修订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修改后应组织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
(3)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制度1、实验室人员体检制度(1)对新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的上岗前体检,不符合岗位健康要求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2)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从事相关工作,发生发热、呼吸道感染、开放性损伤、怀孕等情况时,不宜再从事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工作。
(3)检验科负责人在批准外来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了解其健康状况,必要时安排进行临时性体检。
2、实验室人员免疫预防制度(1)实验室人员应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
(2)检验科实验室可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对各类人员进行必要的临时性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
(3)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生物安全事故后应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应急免疫接种或预防性服药。
3、发生事故后的人员管理(1)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一般生物安全事故后由医务科/检验科制定相关人员救治、免疫接种和医学观察方案,发现异常,临时性调离岗位。
实验室生物安全实践记录

实验室生物安全实践记录1. 实验室背景实验室是一个科研机构,进行各种生物实验和研究工作。
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保护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健康,实验室必须遵循生物安全实践。
2. 生物安全实践记录2.1 实验室准入控制实验室设置了准入控制措施,确保只有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
准入控制包括以下措施:-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生物安全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
- 实验室设置了门禁系统,只有具备准入权限的人员才能刷卡进入实验室。
- 实验室追踪记录了每位进入实验室的人员信息和时间。
2.2 生物材料管理实验室对生物材料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安全使用和处置。
生物材料管理包括以下措施:- 所有生物材料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标记和存储。
- 实验室配备了专门的生物废弃物,用于收集和处置生物废弃物。
- 实验室建立了生物材料库存清单,追踪记录了生物材料的来源、用途和剩余数量。
- 实验室定期检查和清理生物材料存储区,确保无过期、污染或损坏的材料存在。
2.3 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操作规范是确保实验过程中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
实验操作规范包括以下要求:- 实验室人员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 实验室人员必须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范,并严禁违规操作。
- 实验室人员必须在实验前进行充分准备,包括准备所需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 实验结束后,实验室人员必须及时清理和消毒实验器材和实验台面,确保实验室的清洁和卫生。
2.4 应急措施和事故报告实验室应急措施和事故报告是保证实验室安全的重要环节。
应急措施和事故报告包括以下要求:- 实验室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 实验室设置了应急设备和应急通道,确保在危险情况下的及时疏散和救援。
- 实验室人员必须及时上报实验室内发生的事故和突发事件,记录事故过程和处理措施。
3. 总结实验室生物安全实践是确保实验室工作安全的重要环节。
生物安全培训

应急
应急是指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在短时间内 配备人力 物资和能源;迅速采取措施;把突发事件 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的一种措施或体系;
4
应急准备内容
防备火灾 洪水 地震和爆炸等自然灾害; 意外暴露的处理和污染清除; 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继续操作 人员紧急撤离和对动
物的处理; 人员暴露和受伤的紧急医疗处理;如医疗监护 临床
13
刺伤 切割伤或擦伤应急处理
1 保持镇静;立即停止实验;脱掉手套; 2 尽量挤出伤口处的血液; 3 用清水和肥皂水清洗伤口; 4 取出急救箱;用碘酒或75%的酒精擦洗伤口;适当的包扎; 5 及时就医;告知医生受伤原因及可能的微生物污染;必要
时要进行医学处理; 6 向实验室安全员报告;进行事故记录;
11
衣物污染
1 尽快脱掉最外层防护服;并注意防止感染性物质进一步 扩散;
2 将已污染的防护服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待高压灭菌; 3 脱掉手套;到污染区出口处洗手; 4 更换新的防护服和手套; 5 必要时对发生污染及脱防护服的地方进行消毒处理; 6 如果内衣被污染;应立即脱掉已污染的衣物;消毒处理;
12
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等;
5
6
7
8
各类紧急情况的处置
Hale Waihona Puke 20192269触电
1 使触电人员尽快脱离电源 • 1如开关箱在附近;可立即拉下闸刀或拔掉插头;断开电源; • 2如距离闸刀较远;或用干燥的木棒 竹竿 硬塑料管等物迅速将电线拨
离触电者; • 3若现场无任何合适的绝缘物可利用;救护人员亦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
皮肤粘膜被污染
感染性液体血液 尿液标本或培养物外溢到皮肤 1 立即停止工作;脱掉手套; 2 用75%的酒精进行皮肤消毒; 3 再用大量水冲洗;
传染病生物安全培训记录

传染病生物安全培训记录一、引言随着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日益突出,传染病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我国传染病防治水平,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培训工作。
本次培训旨在加强传染病防治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提高传染病防治能力,确保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本次传染病生物安全培训的详细记录。
二、培训内容1. 传染病基本概念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培训讲师详细介绍了传染病的分类、传播途径、病原学特点以及临床特征等方面的知识,使学员们对传染病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2. 生物安全基本概念生物安全是指防止病原体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措施。
培训讲师从生物安全的基本原则、实验室生物安全、传染病防治人员生物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使学员们掌握了生物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3. 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
培训讲师对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了梳理,重点讲解了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提高了学员们的法律意识。
4. 传染病防治技术与方法培训讲师针对当前我国传染病防治的重点疾病,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详细讲解了防治技术与方法。
包括病原学检测、疫苗接种、药物治疗、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的内容,使学员们掌握了传染病防治的实际操作技能。
5. 传染病防治案例分析为了使学员们更好地理解传染病防治的实际工作,培训讲师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如SARS、甲型H1N1流感等,使学员们了解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生物安全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三、培训效果评估为了检验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了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传染病基本概念、生物安全知识、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防治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测试结果显示,学员们掌握了培训内容,达到了预期效果。
四、总结本次传染病生物安全培训,使学员们对传染病防治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提高了生物安全意识,掌握了传染病防治的实际操作技能。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呼救与求助
在撤离过程中,如遇到危险或需 要帮助,应立即呼救并与他人协
作,确保所有人员安全撤离。
应急演练和培训计划
定期演练
实验室应定期组织生物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应对紧急情况 的能力和熟练度。
培训计划
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包括生物安全知识、应急处理技能、个人防 护装备使用等,确保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都接受过充分的培训。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常态化
未来,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将成为常态化的工作,定期开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培训 活动,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持续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宣传教育,如宣传海报、宣传册、微信公众号等,提 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
加强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人员的 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自查和整改措施
制定详细的自查计划和检查表, 定期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状况 进行全面检查。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跟 踪整改效果,确保问题得到有 效解决。
建立问题整改台账,记录问题 的发现、整改和验收情况,以 便后续跟踪和管理。
接受外部检查和评估
详细记录事件的处理过程和结 果,并按照相关规定向上级主 管部门报告。
紧急情况下个人防护和撤离
个人防护
在紧急情况下,实验室工作人员 应立即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如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 等,以减少暴露于危险物质的风
险。
撤离路线
熟悉实验室的撤离路线和集合点,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
全地撤离实验室。
定期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生物安 全。
生物安全知识培训

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
1、加强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意识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一次性空针使用后用消毒液浸泡再毁形回收.患者的体液标本消毒后再倒入下水道,血液及微生物室用的培养基应统一回收处理.
6、化验单的消毒
化验单上有细菌,应消毒后发出,且尽可能用电脑打印报告
3、注意气溶胶的传染
气溶胶由于其分子小,易漂浮在空气中.在离心、烧接种环、剧烈震荡或混匀时极易形成带菌的气溶胶而传染给工作人员.因此样本的离心工作必须在开放实验室内进行,真空采血管须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或在离心机中静置30 min后才能打开.细菌室酒精灯火焰上应套一个长管,使酒精灯火焰上方有充足的无菌空间,最好使用焚烧灯。
4、科室设施经常消毒
科室的空气、工作台面、墙壁、血库冰箱、孵箱等应定期消毒,清洁不同区域的拖把要分开使用。科室电话最好用免提式,话筒应经常消毒.水龙头开关、门把手、电器开关、笔、鼠标、键盘、公共钥匙等接触较多的部位也应定期消毒。
建立规范制度,加强器具废物的消毒,避免医院感染隐患
1、建立消毒责任制度,科室内每天进行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也可实行区域负责制,使消毒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加强学习医院感染知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必要时可与医院传染科建立业务交流关系,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预防职业性接触性感染的发生.严禁在实验室内进餐、饮水、会客,个人食品不得存放在实验室冰箱里。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培训内容一、实验室安全知识1.实验室不能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等露脚面的鞋子;不能穿背心或群裙子等暴露过多批复的衣服,应穿白色实验衣,长发应绑好。
2.实验台上务必保持干净,不得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或书本,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3.实验完毕,清理实验用具并整理桌面,避免发生实验意外事故。
4.保持实验室地面的清洁,一旦泼洒试剂或样品,有负责人及时处理,未处理时,在受污染区域做好标识,以防事故的发生。
5.凡取用固体须用药匙,取用液体须用杯状容器,切勿用手拿取,若用剩余,切勿倒回试剂瓶。
6.挥发性溶剂,如酒精、丙酮、乙醚、苯、二硫化碳、冰醋酸、石油醚、甲苯、二甲苯等,均极易燃烧,故切勿靠近火源。
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着火时,切勿用水灭火,以免助长火势蔓延。
酒精、丙酮、冰醋酸均可溶于水,故可用水灭火。
7.加热或蒸发溶液时,不得擅自离开,万一不得已离开,务必交代同事小心留意或者停止加热。
8.在实验室遇有刺激眼睛的气体,多半是看不见的汞蒸气、CO、H2S、HCN、NH3、HCl等,应立即以洗眼器冲洗眼睛。
身体若感不适,应立即到室外身呼吸新鲜空气。
二、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的使用1.应用移液辅助器,严禁用口吸取。
2.所有移液管应带有棉塞以减少移液器具的污染。
3.不能向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溶液中吹入气体。
4.感染性物质不能使用移液管反复吹吸混合。
5.不能将液体从移液管内用力吹出。
6.污染的移液管应完全浸入适当的消毒液中,并在消毒液中浸泡适当时间后再进行处理。
7.盛放废弃移液管的容器应当放在生物安全柜内。
8.为了避免感染性物质从移液管中滴出而扩散。
9.在工作台面应当放置一块吸有消毒液的纸。
10.使用后将其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1.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人防护要求:BSL-1实验室:1)工作人员实验时应穿工作服,戴手套,必要时带防护眼睛。
2)离开实验室,必须脱下工作服,留在实验区,不得穿着进入办公区。
国家生物安全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3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参会人员:全体学生一、班会背景随着全球生物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安全问题,加强生物安全教育和宣传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生物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我校特此召开国家生物安全主题班会。
二、班会目的1. 增强同学们对生物安全的认识,提高生物安全意识;2. 了解我国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3. 学习生物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4. 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关注国家生物安全。
三、班会内容1. 生物安全概述张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生物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
生物安全是指防止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生物制品等生物危害对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一系列措施。
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我国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张老师简要介绍了我国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律法规旨在规范生物安全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 生物安全知识普及张老师通过实际案例,向同学们讲解了生物安全知识,包括以下内容:(1)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传播途径;(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和操作规范;(3)生物制品的安全使用和监管;(4)生物安全事件的处理和报告。
4. 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张老师提醒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采取以下生物安全防护措施:(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2)避免接触野生动物,不食用野生动物;(3)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停留在密闭空间;(4)关注疫情动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5. 关注国家生物安全张老师强调,国家生物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同学们要关注国家生物安全,积极参与生物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为维护国家生物安全贡献力量。
四、班会总结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国家生物安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增强了生物安全意识。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

(6)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1、制定年度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计划,并实施。
2、培训内容: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
3、每年组织全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保洁员等)的生物安全培训、考核。
4、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
5、建立并保存生物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
6、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
7、进入实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实验室根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
8、当有关部门新颁发、修订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修改后应组织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
(3)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制度1、实验室人员体检制度(1)对新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的上岗前体检,不符合岗位健康要求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2)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从事相关工作,发生发热、呼吸道感染、开放性损伤、怀孕等情况时,不宜再从事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工作。
(3)检验科负责人在批准外来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了解其健康状况,必要时安排进行临时性体检。
2、实验室人员免疫预防制度(1)实验室人员应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
(2)检验科实验室可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对各类人员进行必要的临时性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
(3)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生物安全事故后应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应急免疫接种或预防性服药。
3、发生事故后的人员管理(1)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一般生物安全事故后由医务科/检验科制定相关人员救治、免疫接种和医学观察方案,发现异常,临时性调离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