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dflow设计指南 浇口及浇注系统
moldflow6.1中文教程第8 章 最佳浇口位置和流道平衡分析实例
第8 章最佳浇口位置和流道平衡分析实例在moldflow中,系统从产品上进浇点开始分析熔融塑胶在型腔内部的流动行为。
熔融塑胶在型腔内的流动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成型质量。
在产品造型和成型材料已定的情况下,合理的进浇位置是决定熔融塑胶在型腔内流动形态的关键因素。
如果要成型质量上乘的产品,就必须在产品上选择最佳进浇位置。
最佳进浇位置可以保证平衡的流动路径和均衡的压力分布。
合理地选择浇口的数量与位置可以使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有效传递,达到预期的产品成型效果。
当一副模具同时成型几个形状和尺寸不同的产品时,浇注系统的尺寸就很难控制,容易出现模穴之间填充不平衡、个别型腔过保压、产品残余应力过大等问题。
这时可以通过moldflow 的“流道平衡”分析功能优化流道的尺寸,保证各个型腔同时完成填充,同时使流道的尺寸最小化,节约塑胶原料成本。
8.1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最佳浇口位置分析可以找出产品上最佳进浇位置。
如果产品上没有设定进浇点,在已定塑胶材料的情况下,最佳浇口位置分析会产生一个最佳进浇位置;如果产品上需要两个或几个浇口,在给定塑胶材料的情况下,最佳浇口位置分析会多个最佳进浇位置,以满足产品整体填充平衡。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设置过程如下:1. 选择成型工艺。
点击案例浏览区“分析”按钮,点击“设置成型工艺”中“热塑性注塑成型”。
2. 点击菜单栏“分析”按钮,点击“设置分析顺序”中“浇口位置”,或直接点击案例浏览区“设置分析顺序”指令按钮验”的分析。
点击“确定”,分析正式开始。
勾选案例浏览区中“日志”,用鼠标将主窗口下边缘向上拖动直到顶部,查看屏幕输出结果。
8.2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结果解析图 8-2 最佳进浇位置显示勾选,在主窗口显示产品模型。
红色区域为最佳进浇位置,相比之下,其它颜色区域进浇合理性均低于红色区域,其中蓝色区域进浇合理性最差,如图8-2 所示。
在案例浏览区点击“工艺”,将主窗口下边缘向上拖动,在屏幕结果输出中查看经系统得出的最佳进浇点,如8-3所示,显示本产品的最佳进浇点在节点N9560附近。
基于MoldFlow的注塑模具浇口优化设计
图3 划分网格后的模型
3.2 材料及工艺参数的确定
本文设计的手机上盖属于中小塑件。此制 品将直接与用户手部接触并需承受频繁的按 动。因此,要求很高的表观质量和手感,并具 有一定的强度。这里选用ABS塑料,工艺条件 如下:
()模温:60.0 ℃ (2)熔体温度:240 ℃ (3)注塑时间:.2 s (4)注塑机的压力控制模块的最大注塑压
4
力:80 MPa (5)模块中的最大锁模力:702.2 kN,其
余均采用默认值。
3.3 浇口位置优化的预分析
浇口设计应保证提供一个快速、均匀、平 衡、单一方向流动的充填模式,避免喷射、滞 流、凹陷等现象的发生,所以要在选定浇口方 案之前,对制品进行最佳浇口位置的预分析。 利用MPI软件中的Gate Location分析模块,在 前处理中将分析类型设为Gate Location,并设 置好工艺过程参数。运行Gate Location分析 后,得到一个最佳的浇口位置(图4中圆圈所 示)。Gate Location分析模块只是为设计分析 初步找到一个最佳的浇口位置区域,该浇口位 置只是一个参考位置,对将来的设计有很好的 参考价值。下一步需要根据现有的分析结果对 手机上盖进行注塑、保压及相应的翘曲计算, 再根据得到的结果进一步分析产品的质量及模 具设计的合理性,从而向最佳方案逼近。
基于Moldflow软件的多腔注塑模浇注系统设计
本文运用 Mo fw软件 的 Fo ll do l w模块 对两塑料制 品的 四
35 5 个节点数 , 点数为 4 2 , 节 51 4个 匹配率 为 8.% > 5 , 83 8%
满足分析要求 。
12材料选择 .
图2 材 料 的P T 线 V 曲
本文选用Mo f w l t 材料库 中S BC noa vPat s . do A I Invt e l i B V. i sc
收稿 日期 : 1 7— 8 2 0— 1 0
q 国十傅 墨婴 一 ] 几 一
・
3 பைடு நூலகம் 4・
尺寸稳定性好。但其缺点是 自身流动性差 , 且疲劳性 , 耐磨性 较差 , 口效应敏感 。 缺
13浇注 系统的建立 . 为了探讨浇注系统对注塑成型 的影 响, 文设计 了三种 本 不 同的浇注系统。如图 3所示 , 流道分为热流道部分 , 冷流道
析。通过比较分析模拟结果, 优化 了浇注系统方案 , 可用来指导模具设计, 减少试模次数, 提高设计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 odo 浇注系统 M llw i 注塑成型
中圈分类号: 9 7 如 1. 6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 86删 O0 g 03 o B l 2 68( ) 03 一 3 O 6
制件一
图1 塑胶 制 品 网格 模 型
腔( + ) 2 2 注塑成型 的三种 不同浇 注系统 的方案进 行流 动模 拟分析 , 比较它们的模拟结果进 而确定设计方案 , 通过 以便 缩短设计时间 , 降低设计成本 , 提高产品质量。
moldflow 2010培训之《浇口与流道系统设计》
塑料件注塑模具的浇口及流道设计
间接配合
浇口和流道通过其他结构进行间接连 接,这种配合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复 杂模具结构的要求。
配合实例
侧浇口与直通式流道的配合
侧浇口与直通式流道配合使用,可以保证塑料熔体的流动顺畅,适用于生产小 型塑料件。
扇形浇口与分流道的配合
扇形浇口与分流道配合使用,可以满足大型塑料件的充填要求,并减少溢料现 象的发生。
根据塑料件的精度要求选择浇口类型,高精度要求的塑料件应选择潜伏式浇口或直 接浇口。
根据塑料件的成型周期和生产效率要求选择浇口类型,生产效率要求高的应选择侧 浇口或扇形浇口。
浇口的尺寸
浇口的尺寸应根据塑料件的尺 寸、形状、精度要求以及塑料 熔体的流动特性来确定。
浇口的尺寸过大会导致塑料件 产生过大的收缩率,尺寸过小 会导致塑料件充填不足或产生 喷射痕。
SolidWorks
一款广泛使用的CAD软件,也适用于注塑模具设 计,提供了丰富的流道设计和分析工具。
3
Moldflow
专业的注塑模具设计软件,提供了流道设计和分 析功能,可以模拟塑料熔体的流动和冷却过程。
PART 05
浇口与流道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手机壳浇口设计
总结词
手机壳浇口设计需考虑浇口位置、尺寸和数量,以确保塑料能够顺利填充模具并 减少缺陷。
详细描述
根据餐具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浇口位置和尺寸,以实现均匀填充。同时,流道的走向应与餐具的形状相匹 配,以减少流动阻力。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餐具的功能需求,如刀叉的锐利度、碗盘的承重能力等,以确保 设计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PART 04
设计优化与改进
优化原则
减小浇口截面积
避免死角和滞留
浇口截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塑料熔体的流 动速度。减小浇口的截面积可以使熔体的 流动速度增加,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MOLDFLOW详细操作手册
VS
4. 在必要情况下,采用多级注射工艺 来改善填充效果。
05
Moldflow案例分析
案例一:手机壳模具设计优化
总结词
通过Moldflow对手机壳模具进行模拟分析, 优化模具设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 导入3D模型
将手机壳的3D模型导入Moldflow软件中,并 进行适当的单位和网格划分设置。
冷却介质
根据模具结构和生产条件,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如水、油等, 以提高冷却效果和减小冷却时间。
模具热平衡分析
温度场分布
通过热平衡分析,了解模具温度场分布情况,为优化模具设计和减 小热误差提供依据。
热传导与对流
分析模具材料、冷却介质和塑料之间的热传导与对流情况,以提高 冷却效果和减小成型周期。
热膨胀与收缩
多模腔模拟
模腔耦合分析
通过多模腔模拟,分析各模腔之间的耦合效应, 以优化模具设计和减小成型误差。
充型平衡
通过多模腔模拟,分析各模腔的充型情况,以实 现各模腔的充型平衡和减小缺陷。
冷却平衡
通过多模腔模拟,分析各模腔的冷却情况,以实 现各模腔的冷却平衡和减小成型周期。
04
Moldflow常见问题与解决 方案
浇注材料等。
03
4. 设计调整
根据模拟分析结果,对模具设计方案进行调 整,如优化浇注系统、改进模具结构等。
05
04
3. 模拟分析
对模具进行充填、流动、保压和冷却 等模拟分析,观察分析结果,评估模 具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06
5. 验证调整效果
通过再次模拟分析验证调整后的模具设计方案 效果,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得到提高。
4. 尝试增加模拟迭代次数或采用更高级的求解算法以提高模 拟精度。
Moldflow设计指南——流动行为及注射压力
主讲:匡唐清华东交通大学材料工程系Moldflow简介⏹MoldFlow软件是澳大利亚MOLDFLOW公司的产品,该公司自1976年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套塑料注塑成型流动分析软件以来,一直主导塑料成型CAE软件市场。
2000年4月,收购了美国AC-Tech公司开发的世界著名的塑料成型分析软件C-Mold,推出了MPI3.0,该软件综合了Moldflow 和C-Mold的功能。
2008年5月1日,Moldflow被Autodesk收购。
⏹经过30多年的持续努力和发展,Moldflow已成为全球塑料行业公认的分析标准。
企业通过Moldflow这一有效的优化设计制造的工具,可将优化设计贯穿于设计制造的全过程,彻底改变传统的依靠经验的“试错”的设计模式,使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尽在掌握之中。
Moldflow为企业产品的设计及制造的优化提供了整体的解决方案,帮助工程人员轻松的完成整个流程中各个关键点的优化工作。
Moldflow简介⏹2011年5月,欧特克公司宣布推出Autodesk Moldflow 2012版,该软件包括:⏹Autodesk MoldFlow Insight(Moldflow高级成型分析专家,简称AMI)⏹Autodesk MoldFlow Advisers(Moldflow塑件顾问,简称AMA)⏹Autodesk MoldFlow Design Link(设计链接,简称MDL)⏹Autodesk MoldFlow CAD Doctor⏹Autodesk MoldFlow Structural Alliance(结构关联,简称MSA)⏹Autodesk MoldFlow Communicator(Moldflow浏览器,简称AMC),翻译人员主要内容☐聚合物在注射模塑中的流动行为☐成型条件与注射压力☐熔体充模图☐Moldflow设计原则☐Moldflow网格技术☐产品设计☐浇口设计☐浇注系统设计☐冷却系统设计☐收缩与翘曲☐Moldflow设计流程☐制件缺陷聚合物在注射模塑中的流动行为 注射过程⏹注射过程➢充填阶段:➢压实阶段:熔体具有可压缩性(约15%)➢补缩阶段:熔-固转变有体积收缩(约25%)⏹注射过程➢充填阶段⏹流动形态●喷泉流动:通道内为向前流动,流动前沿为向外流动●表层分子取向程度低⏹注射过程➢充填阶段⏹热平衡●冻结层厚度一定时,由熔体流动带来的热输入及剪切热与由热传导进入模具的热损失之间会达到平衡●注射速率、料温、模温对冻结层厚度的影响⏹注射过程➢充填阶段⏹分子取向●剪切速率分布⏹注射过程➢充填阶段⏹分子取向●分子取向分布→●残余应力分布(超过屈服强度则引起翘曲变形)表层熔体(来自喷泉流中心)快速冻结,取向程度低次表层熔体剪切应力大,停止流动时即冻结,取向程度高中心熔体剪切应力小,熔体冷却慢,取向程度低取向程度高,收缩大;取向程度低,收缩小外部受拉应力,内部受压应力⏹注射过程➢压实阶段⏹压力控制,建立起模腔压力,熔体流速降低,冻结层厚度增加⏹模腔静水压增大(静水压本身不在制件内留下任何残余应力)⏹注射过程➢补缩阶段⏹不稳定流动●温度不稳定→●流动不稳定→●河流状的补料流→●取向收缩→●翘曲变形⏹注塑件内大部分应力产生于补缩阶段,通过控制熔体流动状态,将流动应力降至最低,从而优化产品质量☐流变行为➢黏弹属性☐流变行为➢变形⏹剪切、拉伸☐流变行为➢剪切粘度⏹聚合物熔体一般2k-3k Pa.s☐流变行为➢剪切变稀⏹解缠、重排,减少流动抗力⏹水:P增大一倍,v增大一倍;聚合物熔体:P增大一倍,v增大2-15倍☐流变行为➢速率分布及剪切速率分布⏹模腔内剪切速率100/s-1000/s⏹喷嘴出来剪切速率应大于10 000/s☐流变行为➢温度、压力、剪切对粘度的影响☐流变行为➢充模时压力分布与变化☐流变行为➢压力梯度和注射时间充模时间越短,所需压力梯度越大充模时,速率控制,压力梯度应保持恒定☐流变行为➢熔体流长⏹与制件壁厚、工艺条件、材料自身热性能及剪切性能有关☐流变行为➢注射压力与充填时间快速充填要求高慢速充填,剪切热少,的注射压力来克熔体温度下降快,黏度服流动阻力增加,流动阻力增大优化的充模时间取决于注射压力、熔体温度变化及切应力变化聚合物在注射模塑中的流动行为☐流变行为➢流动的不稳定性⏹熔体流速高→⏹剪切速率和剪切热高→⏹熔体黏度低→⏹熔体流动加速→⏹剪切速率和剪切热更高→⏹……⏹切敏性材料与生俱来的流动不稳定性☐注射压力➢注射压力用于克服流动阻力,流动阻力与浇注系统结构、模腔结构及熔体黏度有关⏹影响注射压力的因素➢制件设计⏹影响注射压力的因素➢浇注系统设计⏹影响注射压力的因素➢工艺条件⏹影响注射压力的因素➢材料性质⏹数学关系➢圆截面流道➢矩形截面流道P为压力,n为材料常数(0.15-0.36,一般取0.3做近似)数学关系⏹成型条件对制件质量的影响➢制件质量⏹残余应力越小越好,尽量避免产生翘曲和表面缩痕⏹残余应力的测定●透明件——偏振光实验●非透明件——网目实验(退火去应力)测量椭圆长短轴了解残余应力的类型、大小和分子取向程度⏹成型条件对制件质量的影响➢熔体温度料温高,密度小,制件重量小;冷却收缩大,易产生表面缩痕料温高(低于降解温度),剪切应力小⏹成型条件对制件质量的影响➢模具温度⏹对制件质量的影响类似于熔体温度⏹在制件发生熔-固转变前,模温对压力和应力的影响不太明显⏹对制件冷却时间的影响比熔体温度大⏹提高模温,可适当降低充模注射速率⏹成型条件对制件质量的影响➢充模时间充模时间越长,流前温度下降越大充模时间短,要求注射速率快,所需的注射压力也高充模时间长,料流前沿温度下降大,熔体粘度增加,流动阻力增大⏹成型条件对制件质量的影响➢剪应力变化料流末端充模时间短,注射速度就快;充模时间长,料流温度越低;多数情况剪应力与注射时间呈U型曲线关系有些情况剪应力随注射时间增加而持续增加料流始端热量损失很小,剪应力主要由剪切速率决定,充模时间越长,注射速度越慢,剪应力就越小⏹成型条件对制件质量的影响⏹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短时高保压的制件应力通常比长时低保压的制件的应力小在材料、结构和工艺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保压力越高,为获得相同重量制件所需的保压时间越短⏹成型条件对制件质量的影响➢静水压⏹制件内不产生残余应力⏹残余应力主要产生在保压补缩时(流动与冻结同时进行)⏹成型条件对制件质量的影响➢回流⏹发生在浇口尚未凝固,保压力又低于模腔压力时⏹易导致较大的缩痕➢理想模塑方案⏹熔体充模-保压切换后,短时保压,直到制件表面缩痕达到可接受的程度,同时让浇口充分冻结,确保无熔体流进/出模腔⏹应用MF优化成型工艺——成型窗口分析➢成型窗口分析可快速评价多个影响制件质量的因素⏹优化工艺条件⏹确定成型参数取值范围(成型窗口区域)⏹优选材料⏹预测熔体充模所需压力⏹设置浇口⏹给出制件壁厚参考⏹应用MF优化成型工艺——成型窗口分析➢优选材料示例⏹制件5浇口单侧进胶——保证单向、平衡的熔体充填。
Moldflow设计指南——浇口及浇注系统
流长缩短至900 mm, 所需充模压力降低
熔体大部分单向流动, 初期辐射状流动区较大
流长缩短至800mm 熔体单向流动较好
产生了较多的熔接线
浇口设计
Moldflow在浇口设计中的应用示例
成型窗口
不可行区:充模压力 高于额定注射压力的 80%(流长过长导致)
厚度h约为0.8mm~4.8mm 宽度为1.6mm~6.4mm
浇口设计
浇口类型
手工去浇类浇口
薄膜浇口
相当于扇形浇口的简化 版,不能获得平坦的熔 体流动前沿
薄膜浇口:由直流道、 熔体分配流道和浇口面 组成;熔体分配流道长 与制件进胶尺寸相当
常用于注射丙烯酸制品 和翘曲度要求很高的平 板制品
厚度h约为0.25mm~0.63mm 长L为0.63mm
浇口处熔体流动的压力降由传热控制,工艺条件的微小变 化会给熔体充模流动方式带来很大改变
浇口处易发生迟滞现象 浇口处熔体流动不稳定,会形成很大的压力降 浇口的加工误差和摩擦磨损对流经浇口的熔体压力降影响
极大 通过浇口调整来实现的流动平衡,成型窗口很小,其流动
平衡极易被工艺参数的微小波动破坏
浇注系统设计
牛角浇口/香蕉入水: 镶块加工
浇口设计
浇口类型
自动去浇类浇口
热流道浇口
无浇注系统凝料,热流道(浇 口)模具也称无流道模具
成型保压时间 由浇口附 近的制件冻结程度控制
浇口设计
浇口类型
自动去浇类浇口
阀浇口
增设阀针 可控制保压时间 浇口可更大,浇口痕更光滑 可生产出质量更加稳定的塑 料制品
主讲:匡唐清
华东交通大学 材料工程系
主要内容
基于Moldflow的浇注过程流动分析及浇注系统优化设计
基于Moldflow的浇注过程流动分析及浇注系统优化设计基于Moldflow的浇注过程流动分析及浇注系统优化设计第 I 页摘要针对注塑件在实际生产中所产生的气孔、熔接痕、翘曲等问题,利用有限元理论,运用Moldflow软件对气动扳手壳体的几种浇注系统进行填充时间、气孔、熔接痕、翘曲等分析的过程模拟,直观体现熔融塑料在型腔内的变化过程。
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选择充型均匀、平稳,熔接痕深度较浅,翘曲较小的浇注系统为最佳设计方案。
关键词: Moldflow,塑料,注射成型基于Moldflow的浇注过程流动分析及浇注系统优化设计第 II 页AbstractAim at the problems with injection molding parts,such as airtraps,weld line and warp,based on finite-element theory,the software of Moldflow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filling time,weld line and warp of the three runner system for the plastic car-inside decorativecover(The changing process of plastic in the cavity wasvisualized(By analyzing the results,a runner system project with even and stable filling,shallow weld line and small curling was chosen(Keywords: Moldflow,plastic,injection molding基于Moldflow的浇注过程流动分析及浇注系统优化设计第 III 页目录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1.3 发展趋势…………………………………………………………………………… 1-2………………………………………………… 3 2 注射成型模拟过程的理论基础2.1 注塑成型原理………………………………………………………………………… 3 2.2 塑料的塑化…………………………………………………………………………… 3 2.3 螺杆式塑化过程…………………………………………………………………… 3-4 2.4 注塑过程…………………………………………………………………………… 4-6 2.5 注塑CAE技术理论…………………………………………………………………… 6 3 气动扳手壳体注射成型浇口分析……………………………………………… 73.1 产品成型条件……………………………………………………………………… 7-9 3.2 进浇位置分析………………………………………………………………………9-10 4 气动扳手壳体注射成型方案优化………………………………………………114.1 冷却系统设计…………………………………………………………………………11 4.2 浇注系统设计方案……………………………………………………………… 12-14 4.3 模流分析结果比较……………………………………………………………… 14-23 5 结论……………………………………………………………………………………24 参考文献………………………………………………………………………………25-26 致谢………………………………………………………………………………………27基于Moldflow的浇注过程流动分析及浇注系统优化设计第 1 页1 引言1.1 研究背景注射成型是聚合物材料的主要加工方法之一,其生产效率高,能成型外形复杂、尺寸精确或带嵌件的塑料件。
第5讲 浇口位置分析 MOLDFLOW注塑流动分析案例课件
可以选择的成型工艺与网格类型有关,部分分析类型只支持3D网格。
分析序列
分析序列 Moldflow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分析序列,用
材料选择
对于已经选择的材料,单击【细节】按钮来查看该材 料的详细信息。用户还可以通过选中“选择后添加到 常用材料列表”复选框,将当前材料添加到“常用材 料”列表中,方便下次直接选用。
可以通过“定制材料清单”功能,将用到的材料列入清单,在选择供应 商与材料时将只显示清单中的材料。
材料选择
对于已经选择的材料,单击【细节】按钮来查看该材 料的详细信息。用户还可以通过选中“选择后添加到 常用材料列表”复选框,将当前材料添加到“常用材 料”列表中,方便下次直接选用。
浇口位置分析
浇口位置分析结果
1.最佳浇口位置
以通过结果的检查来确定 某一节点作为浇口位置的 因子,因子越大,其合理 性越好,反之则越差。在 工具栏中打开【结果】工 具栏,再单击图标,可以 在图形上拾取节点以显示 其因子
按住Ctrl键可以拾取多个点进行检查比较。
浇口位置分析
浇口位置分析结果
2.流动阻力指示器
材料库中的材料可以由用户定义
材料选择
可以直接从常用材料中快速选择材料 也可以通过指定材料选择不同的制造商和材料编号,
从而选择需要的成型材料。 单击“制造商”下的下拉按钮,选择供应商,再从“
牌号”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的材料。
可以通过“定制材料清单”功能,将用到的材料列入清单,在选择供应 商与材料时将只显示清单中的材料。
Moldflow课程设计
Moldflow课程设计1 任务分析新建工程名称:dayinji1导入的模型是打印机上盖(1腔),材料为PC,如图1所示。
图1 打印机上盖2 网格划分2.1 网格类型:双层面2.2 网格边长:8mm2.3 网格统计:通过网格划分工具对网格进行重新划分使其达到要求。
网格划分的结果如图2、3所示。
图2 网格划分时间图3 网格统计3最佳浇口位置分析通过软件分析,推荐的最佳浇口位置是N4352,如图4所示。
图4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4浇注系统设置4.1 创建方式:利用手动方式创建浇注系统。
以N4353为基准来复制以下各点。
4.2 创建主流道主流道顶端为基准点+Z向偏移75mm,末端为基准点+Z向偏移15mm。
其直线的属性为:冷主流道-椎体-尺寸:顶端4mm,末端6mm。
柱体单元划分边长12mm。
其形状如图5所示。
图5 主流道柱体单元4.3 创建分流道分流道1左端为基准点+Y向偏移40mm,+Z向偏移15mm,右端为基准点-Y向偏移40mm,+Z向偏移15mm。
其直线的属性为:冷流道-圆体-尺寸:直径5mm。
柱体单元划分边长8mm。
其形状如图6所示;分流道2末端左面为基准点+Y向偏移40mm,+Z向偏移3mm,右端为基准点-Y向偏移40mm,+Z向偏移3mm。
其直线的属性为:冷流道-圆体-尺寸:直径4mm。
柱体单元划分边长8mm。
其形状如图7所示。
图6 一级分流道柱体单元图7 二级分流道柱体单元4.4 创建浇口浇口末端左面为基准点+Y向偏移40mm,末端右面为基准点-Y向偏移40mm。
其直线的属性为:冷主流道-椎体-尺寸:顶端4mm,末端1.5mm。
柱体单元划分边长8mm。
其形状如图8所示。
图8 浇口柱体单元4.5 连通性诊断对所创建的浇注系统进行连通性诊断结果如图9所示。
图9 连通性诊断5冷却系统设置5.1 创建方式:利用向导创建,其创建步骤如图10、11所示。
5.2 相关参数设置:图10 冷却水道向导设置1图11 冷却水道向导设置2最后点击完成即可。
Moldflow在活动接触座浇口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Moldflow在活动接触座浇口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浇口的设计对于注塑模的开发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活动接触座为例,借助Moldflow软件,对其浇注方式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比较四种不同方案下的翘曲变形、体积收缩率以及熔接痕等仿真结果,最终确定了一模两件采用潜伏浇口的浇注方式,从而有效的缩短了模具的开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
标签:浇口;注塑模;活动接触座;Moldflow0 引言浇口又叫进料口,是液体进入型腔的最后通道,连接着浇注系统末端与型腔。
浇口的形状、位置以及布局对于注塑模具的生产、制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浇口有助于提高塑件的外观以及整体质量[1]。
常见的浇口有侧浇口、弧形浇口、点浇口、潜伏浇口等[2]。
侧浇口的最大优点就是形状简单,制造方便且精度较高,同时可以控制冷凝时间和充模速率之间的关系[3];弧形浇口在复杂零件的生产制造中可以起到分型的作用[4];点浇口很小,便于凝料和塑件分离,同时留在塑件上的痕迹较小,利于后期处理;潜伏浇口便于隐藏,使得进料口痕迹不易发现,同时在取模过程中能自动拉断[5]。
本文运用Moldflow仿真软件,分析了四种不同的注射方案,最后进行综合比较确定了活动接触座最佳的浇注方式。
1 活動接触座的结构工艺性分析1.1 结构分析从塑料制品来看,该制件形状为圆筒形,形状基本是对称的,结构较为简单,为节约加工成本,可以采用一模两件的加工方式。
但底部圆孔较多,而且有7个不规则孔,在画三维图时应特别注意每个孔的尺寸及位置关系。
1.2 尺寸精度分析由图可知,未标注公差尺寸采用HB5800~1999等级。
最大直径为23.7h12,公差等级为12级,零件的最大高度为19.5mm,属于小型塑件,主要壁厚1.5mm,注射时应尽量先填充厚壁部分,这样可以减少缩孔、缩松等缺陷的产生[6]。
1.3 表面质量分析该零件表面有公差尺寸要求,因此质量要求较高,注射时必须要控制好相应的各项工艺参数,才能达到要求,采用潜伏浇口可以隐藏浇口位置,更好的提高塑件的成型质量[7]。
注塑模具设计之浇口与流道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之浇口与流道设计
1.浇口设计:
浇口是塑料进入模具腔体的通道,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浇口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1浇口的位置应尽量选择在产品的无重要表面或结构上,以减少产品上的痕迹和缺陷。
1.2浇口的形状应尽量简单,以便于注塑成型时的塑料流动,避免气泡和短流等缺陷。
1.3浇口的大小应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过大会导致浇注时间过长,过小会导致注塑过程压力过高。
1.4浇口与产品的交界处应尽量平滑,以减少痕迹和切除时的损耗。
1.5浇口的数量应尽量减少,多个浇口可能导致注塑不平衡,造成产品尺寸不一致。
2.流道设计:
流道是浇口与模具腔体之间的连接通道,它将塑料从浇口引导到模具腔体中。
流道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2.1流道的形状应尽量简单,避免过多的转弯或急角,以减少流动阻力和塑料流动不均匀导致的缺陷。
2.2流道的长度应尽量短,以减少注塑周期和塑料的凝结时间。
2.3流道的截面积应逐渐减小,以确保塑料在流道中均匀流动,避免气泡的产生。
2.4流道与模具腔体的接头处应尽量平滑,避免塑料流动时的冲击和挤压,以减少产品上的痕迹和缺陷。
总结起来,注塑模具设计中的浇口与流道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注塑工艺的要求等多个因素,以使得产品的质量达到最佳状态。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不断改进和提高设计水平。
Moldflow课程设计说明书
Moldflow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分析前的准备1.CAD模型的准备本次课程设计选用的是王能充电器的外壳进行模流分析,充电器外壳的三维造型用PROE软件。
零件造型结束后保存igs通用格式,导入到Moldflow CAD doctor对零件进行处理。
三维造型cad图如下:2.CAD doctor对零件的转化及简化在转化窗口检查该三维零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零件的自由边:964,自由边环路:198。
缝合自由边可以解决这类问题。
缝合零件后再用修复工具进行数据的整合。
切换到简化窗口,对零件的细小的结构,进行简化。
简化后零件三维图如下:3.划分CAE网格模型软件Moldflow insighth中创建工程chongdianqi,再导入CADdoctor处理好的udm格式文件就可进行三角形网格的划分。
这里采用的是双层面网格。
零件壁厚1.5mm,全局网格边长定为3。
该零件多处位置有壁厚的变化,需要定义局部边长。
如以下的厚度小于壁厚的面,局部边长为2mm。
零件中存在柱面和曲面,启用弦高控制,弦高0.1mm。
进行网格划分,网格划分结束,进行网格统计,对网格质量做诊断。
网格统计结果,三角形数量8500,平均纵横比2.18,最大纵横比为11。
匹配百分比和相互百分比均在90%以上。
网格质量较好,只需对局部狭长三角形进行修复。
纵横比诊断工具,找出狭长的三角形,网格修复的方式可以采用交换边、插入节点等。
简便处理的方式可以用网格修复向导,当不能使零件发生变形。
如由上图发生了变形,所以不宜使用。
修复到最大纵横比为6左右。
修复后的网格统计如下:匹配百分比为92.2%,相互百分比92.4%。
AMI网格模型准备完成。
二.充填分析及优化1.浇口位置分析充电器外壳浇口位置的分析可以确定最佳浇口位置的节点号,在分析之前选择制件的材料。
通过网络查找,适宜做充电器外壳的材料有PC、ABS、PC+ABS,其中PC+ABS材料性能较好。
故在材料库中选择了牌号为Cycoloy C2800的非结晶型材料。
MoldFlow分析类型
模具材料参数:提供模具材料相关参数,如模具材料的密度、 模具材料参数:提供模具材料相关参数,如模具材料的密度、 比热容、 比热容、热传递性能等
求解器参数:列出详细分析参数。 求解器参数:列出详细分析参数。
填充结果分析
填充结果包括:填充时间、压力、流动前沿温度、分子取向、 填充结果包括:填充时间、压力、流动前沿温度、分子取向、 剪切速率、气穴、熔接痕等。 剪切速率、气穴、熔接痕等。这些结果主要用于查看塑件的 填充行为,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详细见后面实例。 填充行为,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详细见后面实例。
Fill分析工艺条件设置 Fill分析工艺条件设置
运行Fill分析时 运行Fill分析时,用户首先 分析时, 需要设置填充工艺条件。 需要设置填充工艺条件。 运行如右图: 运行如右图:
填充控制方式下拉列表框
如果对塑件成型信息掌握有限,可选择系统自动控制方式 如果对塑件成型信息掌握有限, 系统默认方式) (系统默认方式) 如果选择其它方式,则需要设定相应信息。 如果选择其它方式,则需要设定相应信息。
MoldFlow分析类型 MoldFlow分析类型
一、浇口位置分析(Gate Location) 一、浇口位置分析(Gate Location)
设置浇口是进行注射成型分析的基础 通过浇口位置分析可得到优化的浇口位置, 避免因为浇口位置设置不当或随意性导致后 续分析失真。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实例
1. 建立项目
5. 锁模力(Clamp force):由设定锁模力控制 锁模力( force):由设定锁模力控制
6. 压力控制点( pressure control point)由压力控制点控制 压力控制点( point)
7. 注射时间(injection time)由设定注射时间控制 注射时间( time)
MOLDFLOW详细操作手册
Page 7
7
7
检查Connectivity
显示Connectivity
点击Mesh Diagnostic中 的Connectivity项,选取 制品上的一个单元T159, 显示诊断结果,蓝色单元 与单元T159相连,红色单 元与单元T159不相连。
显示Free Edges
检查Free Edges
Page 15
15
15
网格编辑
Remesh area (局部重新生成网格)
选取需重划网格的区域,输入 单元边长2mm,按Apply键。
网格编辑
Smooth Nodes (平滑节点)
选取需平滑的节点,输入缝的 距离0.1mm,按Apply键。
Page 16
16
16
Orient(单元方向)
网格编辑
选取红色单元T1481 ,再选取 蓝色单元T2669,按Apply键 ,将单元方向改成一样,全为
Aspect Ratio
Aspect Ratio(单元长边
与其垂直高度之比)
–平均 < 3:1 –最大 <6:1
点击该图标
Page 5
5
5
检查Aspect Ratio
诊断层
点击Tools中Mesh Diagnostic中的Aspect Ratio命令,点击Show,将大于12的结 果显示在诊断层上。点击Expand并 输入1,向四周扩展1个单元显示。
Page 26
26
26
创建几何边界区域(4)
Create Regions(创建边界)
4.Regions By Ruling 依次选曲线C1,C2,建立边 界区域。 注:曲线要在同一平面上
创建几何边界区域(5)
moldflow顺序阀浇口的设置方法
【教程】moldflow顺序阀浇口的设置方法顺序阀浇口是热流道上用的很广泛的一种进胶方式。
在moldflow里也很容易实现,下面做简要介绍。
首先,要构建针阀浇口,必须要构建热浇口,冷浇口是不行的,因为现实当中,顺序阀也是用在热嘴上的。
热嘴的建构方法就不用说了吧,大家应该都会。
按照moldflow的原则,浇口处划3个单元为宜,但我们设针阀浇口时只需设置热嘴的最底下一个单元就可以了,选择最底下一个单元,然后点右键选择属性,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仅编辑指定单元的属性,不要选成底下一个,否则会把整个热嘴都给赋上阀浇口的属性,这样虽然不影响分析,但在后期调整过程中容易造成控制错误。
在上述对话框中选定“仅编辑指定单元属性”后,点击ok,确定,就会弹出热浇口的属性对话框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选第二项“阀控制”然后点后面的"select选择",因为我这个是设置好了的,所以前头蓝底框里有一个valve gate control 3,如果没有设置的话,这里就是空的。
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选上valve gate controller defaults.然后点击底下的“select选择”,之后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个对话框,此时阀浇口控制器里就会出现我们刚选择的控制器,即valve gate controller defaults. 现在我们就可以对这个控制器进行编辑,当有多个阀浇口,需要不同的时间控制时,必须对我们刚选择的这个默认的控制器进行编辑。
下面点击”edit 编辑“,会再弹出一个对话框,当有多个浇口,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开启时,则需要为每个阀控制器设置不同的名字。
在name里改动一下名字即可。
在这个对话框里我们可以编辑阀浇口的控制方式,一起有5种控制方式,包括时间,流动前沿,压力,体积百分比和螺杆位置。
通常我们使用时间和流动前沿这两种控制方式。
点击后面的编辑设置,会弹出时间控制模式下的相关参数设置对话框,initial state of valve gate——阀浇口的初始状态,默认为开启,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设为开启或关闭,如果是第一个浇口,即最先要开始注射的,就可以设为开启,如果是要在指定时间或者料流前锋到达某位置后再开启,则初始状态设为关闭。
Moldflow阀浇口使用技巧
一、 浇口的使用 1. 概述 阀浇口是一个开关阀,经常运用于是热流道系统中以控制熔体流动前沿和保压过程,阀
浇口也常常用来消除熔接线,此时我们可以把它称作次序浇口,开始时打开第一个浇口,而 关闭第二个浇口,当熔体流到第二个浇口时才打开它,以避免形成熔接线。
2. 阀浇口原理
开和关闭,当所有的阀浇口都处于关闭状态,说明已经到达保压结束时间。
图 4. 阀浇口定时设置
最好对每一个阀浇口定义不同的阀浇口控制器,尽管这并不是完全必要,但这样作将为 规划浇口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另外,至少要保证一个阀浇口在初始时刻是打开的,别的阀浇 口可以是关闭的和由熔体前沿激活。
三、阀浇口的分析结果
注:注射时间不能设置为自动,一定要给定一注射时间。 下图为是否采用阀浇口的比较分析结解决流动平衡问题,如果对每一个型腔都装一个
阀浇口,就可以通过阀浇口的开关来得到一个平衡流动状态。
二、 浇口的建模 1.环形分支热流道的建模
为了模拟环形分支热流道,必须对柱单元的属性进行设置,首先把柱单元设置为“热流 道”,在大多情况下。环形分支热流道的形状不是锥形的,外径为钻孔直径,内径为针阀直 径。
开始时,制件边上第一个浇口首先打开,当熔体流到第二个浇口时,打开第二个浇口,直到 所有浇口都被打开和型腔被充满。
• 无浇口残迹 有时使用阀浇口的原因是因为阀浇口在制件上的残迹很小,就像一个顶出销所遗留的痕
迹,它与潜伏式浇口所遗留的浇口残迹和其它类型分支热流道端部痕迹相比要小的多。
• 保压控制 由于阀浇口具有关闭功能,因此,可以在某个时刻关闭阀浇口以控制最终的保压过程。
热流道中阀浇口实际上是单 向针阀,为了控制型腔中的流动, 可程序控制阀浇口的开启和关闭, 并且在充填和保压阶段,阀浇口 根据需要可以多次开启和关闭。 如图 1 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浇口设计
浇口设计准则
浇口布局
平衡浇口位置
等流长两浇口:多浇口等距 设置,不产生过保压,可降 低翘曲 多浇口,产生熔接线,熔接 质量取决于前沿温度和压力
两近中心浇口:浇口间过保 压,易引发翘曲
熔接线熔接质量略高
浇口设计
浇口设计准则
浇口布局
在厚壁区设置浇口
浇口设置在厚壁区,体积收 缩率较低且较均匀
牛角浇口/香蕉入水: 镶块加工
浇口设计
浇道(浇 口)模具也称无流道模具
成型保压时间 由浇口附 近的制件冻结程度控制
浇口设计
浇口类型
自动去浇类浇口
阀浇口
增设阀针 可控制保压时间 浇口可更大,浇口痕更光滑 可生产出质量更加稳定的塑 料制品
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定义
浇注系统(流道系统)
从模具入口到模腔间的熔体流动通道
冷流道系统
每个成型周期需取出流道系统冷凝料 包括有主流道、分流道、浇口
主流道必须有锥度, 小端与喷嘴相接
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定义
热流道系统
无流道系统冷凝料
包括有主流道、分流道(热支管)、浇 口(热滴管/热竖井) 热流道系统后可接冷流道
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浇口尺寸相同时, 近主流道型腔迟滞
增大中间型腔浇口尺寸 后,最外侧腔迟滞明显
浇口类型
手工去浇类浇口
边缘浇口
边缘浇口:侧浇口,设 在模具分型面上
浇口厚度h为制件厚度t的 6%~75%(0.4mm~6.4mm) 宽度W为1.6mm~12.7mm 长度L不大于1mm(最好 0.5mm)
浇口设计
浇口类型
手工去浇类浇口
重叠式浇口
重叠式浇口:浇口与制 件壁或制件表面重叠
可消除充模喷射现象
浇口设计
浇口设计准则
控制单向流动 平衡熔体流动 合理处置熔接线和汇熔线 避免迟滞效应 避免潜流效应 采用导流器/节流器迫使熔体流动平衡 确定浇口数 控制熔体流动方式 浇口布局
浇口设计
浇口设计准则
确定浇口数
浇口数主要由熔体充模压 力决定,不考虑流道时充 模压力应低于设备额定压 力的一半
可行区:充模压力高 于额定注射压力的 50% (流长过长导 致) ,其他参数均 未超过设定范围
推荐区:充模压力低 于额定注射压力的 50%(70MPa),其 他参数包括剪切应力、 剪切速率、前沿温度 和锁模力都在规定范 围内
浇口设计
Moldflow在浇口设计中的应用示例
充模流动方式
平坦而单向推进的流动前沿
浇口
浇口设计对制件质量和批量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 用,包括浇口类型、浇口尺寸及浇口位置
单点浇口和多点浇口
一般一个模腔最好一个浇口 多浇口可降低熔体充模压力或达到预期的充模方式
浇口设计
浇口设计概述
浇口尺寸 浇口位置
浇口截面小于制件/流 道截面,便于浇口去 除并减小断痕
浇口位置影响熔体流 动形态,借助MF可在 设计约束范围内确定 最佳浇口位置
是熔体流动充模的控制器 浇注系统设计非常关键
流动平衡
各模腔或模腔各末端的充填时间和压力相等 多模腔或多浇口模腔内的熔体流动越平衡,制件质
量越好,也越容易成型 必须同时考虑流道系统及模腔内的流动平衡 流道系统的流动平衡通过浇注系统设计来实现
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流动控制
浇口——低劣的熔体流动控制器
厚h为0.4mm~6.4mm 宽度W为1.6mm~12.7mm
浇口设计
浇口类型
手工去浇类浇口
扇形浇口
扇形浇口:边缘宽大,厚度逐 渐变薄 允许熔体快速充模 可减缓熔体对易折、易弯型芯 的冲击 可获得均匀且单向推进的流动, 从而减少翘曲和提高尺寸稳定 性
浇口末端熔体流速恒定 熔体在浇口整个宽度上平衡流 动 浇口宽度方向上压力一致
厚度h约为0.8mm~4.8mm 宽度为1.6mm~6.4mm
浇口设计
浇口类型
手工去浇类浇口
薄膜浇口
相当于扇形浇口的简化 版,不能获得平坦的熔 体流动前沿
薄膜浇口:由直流道、 熔体分配流道和浇口面 组成;熔体分配流道长 与制件进胶尺寸相当
常用于注射丙烯酸制品 和翘曲度要求很高的平 板制品
厚度h约为0.25mm~0.63mm 长L为0.63mm
浇口冻结时间
浇口冻结时间对模腔保压的影响最大 浇口截面过大,浇口冻结时间大大长于制件冻结时
间,成型周期过长 若保压压力释放时浇口尚未冻结,则制件中未冻结
的熔体可能倒流回流道,近浇口缩痕明显 避免熔体倒流是设计浇口冻结时间的前提
浇口设计
Moldflow在浇口设计中的应用示例
浇口位置
熔体单向流动,减少 或缩短了熔接线
流长近1050mm,所 需充模压力过高
流长缩短至900 mm, 所需充模压力降低
熔体大部分单向流动, 初期辐射状流动区较大
流长缩短至800mm 熔体单向流动较好
产生了较多的熔接线
浇口设计
Moldflow在浇口设计中的应用示例
成型窗口
不可行区:充模压力 高于额定注射压力的 80%(流长过长导致)
边缘浇口/侧浇口长度越短越好,以降低过大的压降 典型长度为0.5mm-1.5mm
浇口厚度
一般浇口厚度为近浇口处制件壁厚的50%-80%,手动 去除的可达100%,自动去除的应小于80%
潜伏浇口直径一般为0.5mm-2.5mm 借助MF,可由材料的许可剪切速率来精确定义浇口
尺寸
浇口设计
浇口设计准则
浇口设计
浇口设计准则
浇口布局
在浇口数和控制流动方式不能兼顾时,哪方面对实 现充模平衡更重要
在厚壁区设置浇口,以利于保压 远离薄壁区,以免迟滞 正对模壁或型芯,以免喷射 调整多浇口位置,防止熔接痕出现在制件薄弱位置
或可见位置 增加浇口,以消除或降低过保压 模具是两板/三板 浇注系统是冷/热流道或二者的复合
浇口设计
Moldflow在浇口设计中的应用示例
根据剪切速率优化浇口尺寸
制件厚度3mm,浇口初始厚 2mm,宽4mm。 浇口内最大剪切速率60 000s1,超出材料允许极限值50
000s-1
浇口宽度调整到8mm,浇口 内的最大剪切速率降至约25 000s-1,低于材料允许极限值
50 000s-1
流经浇口的熔体剪切速率可能 比材料许用极限剪切速率还大
浇口直径为0.25mm~1.6mm
浇口设计
浇口类型
自动去浇类浇口
潜伏式浇口
潜伏式浇口:又称隧道式浇口 或剪切式浇口,用于两板模
可设在制件侧壁或较大顶杆侧, 顶出时自动切断 浇口直径为相连处产品厚度的 25%~74%(0.25mm~2mm)
厚度h约为1mm 宽度W一般大于25mm,甚至 可超过750mm,通常与制件进 胶部位尺寸一致
浇口设计
浇口类型
手工去浇类浇口
盘浇口
盘浇口:隔膜式浇 口,常用于圆筒状 或圆环状制件,能 均匀地将熔体前沿 分配给模腔
制件特点: 具有较大内径,对 内、外表面的同轴 度要求很严格,且 不允许出现熔接痕
有时需增加浇口以平衡熔 体充模
增加浇口后各浇口的子 模塑区的压力降应相等、 体积相近; 熔接线置于不敏感处; 避免迟滞、潜流现象
过保压引发 翘曲
浇口设计
浇口设计准则
控制熔体流动方式
熔体前沿推进越平稳越均匀越好,最 理想的是熔体前沿以单向流动方式充 满整个模腔
多浇口需要平衡的流道系统,在给定 压力下,使熔体以相同的体积通过每 个浇口进入模腔
浇口设计
浇口设计准则
浇口布局
增设浇口以降低充模压力
若充模压力过高(不考虑流 道,压力超过70MPa),则 需调整浇口位置或增设浇口 以缩短流长
多浇口布局应能让 所有浇口输送的熔 体体积相当、流长 相近、流动平衡, 以较好地降低充模 压力
浇口设计
浇口设计准则
浇口布局
增设浇口以避免过保压
浇口设计
浇口设计准则
浇口布局
平衡浇口位置
流动平衡: 熔体在同一压力、同一时间 到达模腔的各个末端
一端进胶:单向流动 分子或纤维沿制件轴向分布,可 减少翘曲 熔体流长长,所需充填压力高; 恒定保压力下,体积收缩变化大, 需优化保压曲线
中心进胶:适于圆形/方形制件
在宽度方向存在一定程度的潜流, 存在某种程度的翘曲
浇口处熔体流动的压力降由传热控制,工艺条件的微小变 化会给熔体充模流动方式带来很大改变
浇口处易发生迟滞现象 浇口处熔体流动不稳定,会形成很大的压力降 浇口的加工误差和摩擦磨损对流经浇口的熔体压力降影响
极大 通过浇口调整来实现的流动平衡,成型窗口很小,其流动
平衡极易被工艺参数的微小波动破坏
浇注系统设计
根据制件特点增设浇口来提 高熔体充模流动的均匀性, 从而改善制件的保压状况, 避免过保压
中间单浇口,充 填基本平衡,但 中间筋板过保压, 中部与两端体积 收缩相差过大, 导致制件翘曲
两侧两浇口,中 间筋板最后充填, 避免了过保压, 体积收缩分布均 匀多了
浇口设计
浇口设计准则
其他与浇口设置有关的问题
浇口厚度一般为制件 壁厚的2/3 浇口厚度可用来控制 保压时间
浇口截面较大,可降 低流速及剪切热,允 许更长时间保压,从 而获得更好外观、更 低内应力及更好的尺 寸稳定性。
浇口设计
浇口类型
手工去浇类浇口
浇口截面尺寸过大,开模动作无法剪断浇口 剪应力敏感的材料,不宜采用具有高剪切速率的自
动去浇口结构 获取自动去浇类浇口无法获得的纤维或分子取向 浇口形式有:直浇口、护耳浇口、边缘浇口、重叠
浇口设计
浇口类型
自动去浇类浇口
利用开模或顶出动作自动折断或剪断,避免人工去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