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第一课时)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3.1多变的天气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3.1多变的天气](https://img.taocdn.com/s3/m/60f009e8e518964bcf847cb2.png)
√ 8.狂风暴雨( ) √ 9.今天风和日丽( ) √ 10.小楼昨夜又东风( )
自学指导题2(4分钟)
阅读课本47页的资料,完成课本第二题:
材料A说明了_天__气__与__交__通_的__关__系__; 材料B说明了_天__气__与__生__活_的__关__系__; 材料C说明了_天__气__与__农__业_的__关__系__; 材料D说明了_天__气__与__军__事__的_关__系__。
A.暴风骤雨 B.冬冷夏热 C.风和日丽 D.乌云密布
3.(2013滨州)下列描述天气的语句是(C )
A.终年高温多雨
B.春暖花开
C.今天最高气温32℃ D.冬冷夏热
五、点拨运用:(10分钟)
感受天气
天 气 晴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
天 气 风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天 气 暴 雨
六月的天,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自学检测2(4分钟)
1、根据你对天气和气候的理解,判断下列描述气候的是 A.阴雨绵绵 B.秋高气爽 C.风和日丽 D. 十里不同天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 A.天气 B.气候 C.温度 D.湿度
3、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生活方面 ②农业生产方面③军事 ④工业生产和工程建设 ⑤商业、旅游、休闲娱乐等活动
温故而知新:在图中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北K冰洋
F 太 北美洲 I
平
洋H
G
南美洲
北冰洋
欧洲E
A
亚洲
D
非洲 J
印度洋
C
B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课件(共62张PPT) (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课件(共62张PPT) (1)](https://img.taocdn.com/s3/m/d31ea05c69eae009581bec2b.png)
Ⅲ2
Ⅳ1
151~200
201~250
轻度污染
中度轻污染
Ⅳ2
Ⅴ
251~300
>300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城市空气污染
怎么判断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
空气污染指数小------空气清新------对健康有利
空气污染指数大------污染严重------对健康不利
探究
资料:
天气谚语
1.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里阴不到明。 2.二更上云三更开,三更上云云雨来。 3.天上鱼鳞云,地上雨淋淋。 4.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5.早上馒头云,下午雷雨淋。 6.朝有破絮云,下午雷雨淋。 11.缸穿裙,大雨淋。 12.早上云如山,必定下满湾。 13.日晕三更雨,夜晕午时风。 15.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16.燕子低飞蚁搬家,天气必定要变化。 17.白天东风急,夜晚湿布衣。 18.炊烟顺地跑,天气不会好。 19.久雨闻鸟声,不久转晴明。 20.早虹雨滴滴,晚虹晒破脸。
道路结冰
霾预警信号 大雾预警信号 霜冻预警 信号
冰雹预警信号
雷电预警信号
干旱预警信号
恶劣天气预警信号
高温预警 信号
沙尘暴预 警信号 大风预警信号 寒潮预警 信号
雪灾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
练一练
把下面两种天气变化的情况填写出来。
阴转雷阵雨
中雨转大雨
晴转多云
小雪转中雪
风力等级
风尾 风杆
风杆与风 尾一起指 示风向 每一道风 尾代表风 力2级
天气是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 大气层在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 等的大气状况。
雾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c06b33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9.png)
《多变的天气》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学习多变的天气,使学生能够:1. 了解天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天气预报的获取和解读方法。
3. 认识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多变的天气》这一主题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习作业学生需在家中预习本课内容,包括天气的定义、分类、特点等基本知识,并思考天气变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2. 实地观察与记录学生需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当地天气情况,包括气温、湿度、风速、天气状况等数据,并简要描述自己的感受。
此部分可以通过写日记或制作简单的天气记录表格完成。
3. 收集与分析学生可以收集近期一周的天气预报,并与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对比,分析预报的准确度,并总结出天气预报的优点和不足。
4. 小组讨论与交流学生需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和收集的天气预报信息,讨论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并形成小组报告或讨论总结。
5. 思考与讨论题目(1)不同地区天气状况有哪些差异?为何有这些差异?(2)全球气候变化对我们生活有何影响?如何应对气候变化?(3)如何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内容,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观察记录需详细、清晰,便于理解和分析。
3. 小组讨论与交流时,每位学生需积极参与,形成有价值的讨论成果。
4. 思考与讨论题目需形成个人或小组观点,并鼓励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对每名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主要评价标准包括:1. 数据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3. 小组讨论和交流的表现和合作精神。
4. 作业完成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评价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予指导和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教学课件第三章 第1节《多变的天气》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教学课件第三章 第1节《多变的天气》](https://img.taocdn.com/s3/m/881395b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5.png)
新知探究 应用天气预报信息(“趋利 下列天气与避图害中”所)从事的活动是否妥当? 请说明理由。
S
1
2
3
4
新知探究
你见过这样的天气吗?这样的天 气有害吗?
新知探究
活动三:全民行动呼吸洁
在日常生活中净,的人空们气不仅注意每日天气的
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
思考:1.空气质量 级别与所对应的污 染指数大小之间是 什么关系? 2.空气质量的高低 主要受什么因素的
新知探究
识图看
天气
1.快速记忆:常用的天
气符号
新知探究
抢答识 图
晴 多云 阴 S
雾 雷阵 雨夹雪 雨
8
冰雹 霜冻 沙尘暴 雾霾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小雪 中 大雪 台风
新知探究
抢答识 图
一个城市旁边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示什么?
阴转雷阵雨
中雨转大 雨
晴转多云
小雪转中 雪
新知探究
2.看风符,知风力,懂
阅读分 析
前些天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晨,天 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 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 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的大雪来。
阅读材料,你 能发现天气有 什么特点吗?
1.时间短,变化
2.同快一时间,不同地方的
天气不同 3.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
天气不同
明天大风降温()
气天
北京夏季多暴雨()
气气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候气
候
新知探究
说一说,下面的天气影响了我们 哪些生活呢?材料A:天气
与交通的关系;
材料B:天气与 生活的关系;
材料C:天气与 农业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e45959bceb19e8b9f6ba17.png)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材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首先让学生深刻理解天气及其影响,从而认识天气预报的重要性;第二步,学会看天气预报;最后从环保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已对地理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提问的互动气氛较浓。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2、了解天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4、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学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的技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其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体会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地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熟记天气符号,学会看天气预报;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学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教学难点:风向和风力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视频播放------莫拉克重创后的台湾,到处洪水泛滥,泥石流肆虐。
设问:这些洪水和泥石流是什么引起的?学生回答:台风莫拉克引起的。
教师:台风,一种天气现象,居然给人们带来这么大的灾难,可见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是多么的大。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天气有关的一些知识。
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扩展其知识面。
<板书>一、天气及其影响天气及其特点教师:天气是我们经常说的词语,那么究竟什么是天气呢?说到天气你会联想到什么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学生回答:雨、雪、风、晴、阴、气温、等等。
多媒体展示图片,请用一个字形容图片。
总结填空: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从感性材料入手,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体会、认识天气的概念。
《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5d87b9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f.png)
《多变的天气》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能够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并理解其代表的意义;2. 增强学生对天气的关注和了解,认识到天气对生活的影响;3.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完成《多变的天气》作业指导书,包括各种天气的天气符号,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并填写对应的表格;2.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城市或地区,搜集该地区近一周的天气情况,包括气温、风向、风速、降水等信息,并用表格或图文形式进行记录;3. 根据搜集到的天气信息,设计一份以“多变的天气”为主题的地理手抄报,内容包括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天气符号的识别、天气与气候的关系等;4. 在手抄报中,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小组的作业成果。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 小组合作过程中,成员应积极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3. 展示时,小组代表应清晰、准确地表达小组的作业成果,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和挑战;4. 鼓励创新和个性化的展示方式,但要符合课堂纪律和道德规范。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完成质量、数据真实性、团队协作和展示效果等;2. 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的作业成绩;3. 对于优秀作品,可推荐参加学校或区级的地理手抄报比赛。
五、作业反馈:1. 鼓励学生主动向教师反馈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便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2. 定期收集学生对地理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作业设计和课程安排;3. 及时向学生反馈最终的作业成绩,激励学生不断提高。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天气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具体而言,作业内容包括识别天气符号、搜集并记录天气情况、设计地理手抄报等。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并展示小组的作业成果。
【教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一课时人教版
![【教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一课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c6a4e7a1c7aa00b52acbe7.png)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一课时整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使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图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讨论当地天气情况,学会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养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天气预报制作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教育。
【教学重点】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各种天气现象,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识别天气图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导学法、讨论法、创设地理情景法。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教师创设地理情景:今天你感觉到外面怎么样?阴?晴?冷?暖?这些都是描述什么方面的问题?学生答后,教师总结:大家都有体验各种天气状况的经验,今天我们来学习“多变的天气”。
二、合作探究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一、天气及其影响[教师引导] 我们怎样才能正确的描述天气呢?下面读图3.1,思考三幅图片各自主要说明了什么样的天气状况?1、怎样描述天气[学生活动] 分小组讨论、探究,然后选一名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A图侧重于“晴”,B图侧重于“风”,C图侧重于“冷”。
[教师引导] 大家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状况?[学生抢答] 阴天、雨天、闷热天气、沙尘暴……[教师总结] 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转折过渡] 天气有什么特点呢?下面阅读43页第二自然段。
2、天气的特点[学生看书回答] 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
第一,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教师引导] 天气是多变的,但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下面分组讨论,完成47页活动1和活动2。
3、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读图3.2中的A、B、C、D四图,讨论回答:A图说明了天气与交通的关系;B图说明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C图说明了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D图说明了天气与战争的关系。
《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学历案-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学历案-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cc9a95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1.png)
《多变的天气》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的学习主题为“多变的天气”,主要围绕天气的变化、影响天气的因素以及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天气知识,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培养观察天气、分析天气的兴趣和能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天气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掌握影响天气的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变化,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三、评价任务1.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天气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能力评价:通过观察学生记录天气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评价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天气现象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和思考。
2. 新课讲解:讲解天气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介绍影响天气的因素,如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季节变化等。
3. 观察实践:组织学生观察和记录当地连续几天的天气变化情况,包括气温、湿度、风速、风向、降水等方面。
4. 分析讨论:组织学生分析观察结果,讨论天气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 拓展延伸:介绍一些与天气相关的知识,如气象预报的原理和方法,气候变化的现象和影响等。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强调天气的多变性和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小测验,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并完成相关题目;同时要求学生继续观察并记录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对生活的影响。
3. 拓展阅读:推荐一些与天气相关的书籍或网站,供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初一地理《多变的天气》(共52张PPT)
![初一地理《多变的天气》(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91704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6a.png)
我应该怎么提醒北京市民?
请大家帮畅畅的日记配上符号好吗?
没想到,到了中午,一片乌云飘了过来,天忽然阴了,闷热得快令人窒息。
年11月1日12时 海口 风力是风的强弱, 共分13级. 降水概率10%
今天晚上到明天,孝感,晴
转阴,午后有小雨,偏北风二 一、同一地方不同时间天气不同
降水概率0% 1月6日早晨7点,推开窗居然发现树上都结冰了,把树木装扮得真漂亮!
到三级,最低气温10℃,最高 风向 北
风向 北 天气预报是指气象台、站对各地的阴晴、风雨、冷热、风力、等大气状况的变化,以及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所发布的预报。
气温19℃。 当天空布满云时,为“阴天”;
希望大家学有所用! B、如果我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今天会有
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
2、上海未来几天内的天气将怎样变化?
• 这则天气消息传达了哪些有关天气
的具体内容?你能说说天气的概念
吗?
• 今天晚上到明天,孝感,晴转阴, 午后有小雨,偏北风二到三级,最
低气温10℃,最高气温19℃。
阴
风
冷
天气的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可以用
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
晴
雨
热
一、同一地方不同时间天气不同
年8月2日10点20分 双峰山 年8月2日11点 双峰山
希望大家学有所用!
三、我们需要洁净 的空气
你喜欢什么样的空气?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
时间 短
空间 小
稳定性 描述词 语
不稳定
阴、晴、雨、 雪、风、雾、霜
气候
长
大
稳定 降水多少、
气温高低
天气与气候的联系: 均指天气情况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https://img.taocdn.com/s3/m/3174db771eb91a37f1115c57.png)
空气质量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应该怎么保护我们的空气质量?(可结合课本P52)
课堂检测(课件展示)
1、天气及其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1、天气与气候各自的概念、特征
二、明天的天气会怎样
1、风的方向和风力
2、常用的天气符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二、明天的天气会怎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授
新
课
讲
授
总结
板书
教学反思
每天下午6点半到7点,中央电视台都会播报什么节目?
生:略
师:天气预报,由此可见,天气很重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三章的学习: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板书)
在学习之前,先来了解本节课我们要学什么,请同学们看黑板(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天气及其影响
(一)天气
1、定义: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教学重点
1、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够正确地使用“天气”和“气候”这两个术语。
2、掌握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能看懂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
1、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理解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读图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阶段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兴趣导入
新
课
讲
授
讲
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归纳
由学生抢答
学生自由发言,了解即可
全班同学一起学习
天气符号由全班同学一起回答,天气预报的播报由学生上台表演
由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由学生自主或者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第三章第一节__多变的天气_____共1课时
![第三章第一节__多变的天气_____共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f19a445336c1eb91a375d74.png)
哈尔滨
海南岛
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天气不同
小结:
3.天气的特点
(1)短时间
(2)同一地方不同时刻,天气不同 常 变 (3)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天气不同 化
4.天气对人类的影响
请看课本P43图3.2,完成活动2:
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材料B说明了________
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材料C说明了________ 天气与军事的关系 材料D说明了________
生活中你看到哪 些空气 的污染?造成污 染的原 因有哪些?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空气质量的高低,用污染指 数(API)来表示,清新的空气, 污染指数低;污浊的空气,污染 指数大
空气质量日报 p48
空气质量的高低 ,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 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压、风力 (2)人类活动: 燃烧秸秆 汽车尾气 烧煤做饭、取暖 工厂区环境 吸烟 战争
注意观 察
天气预报主要报道哪些内容?
-8~ -2°C 乌鲁木齐
长春 -11~ -6 °C 2~10 北京 °C 兰州 3~11 °C 郑州 4~13 °C 武汉 14~19 °C 13~18 °C 上海
拉萨 2~10 °C
12~18 重庆 °C
17~22 °C 广州 20~26 °C 海口
16~22°C 台北
东虹日头,西虹雨。
朝霞暗红雨凄凄,晚 霞青白行千里。
人黄有病,天黄有雨。
请利用谚语或古诗说明天气的特点
• 清晨雨涟涟,晴朗在午前; 同一地方不同时刻,天气不同 • 东边日出西边雨,倒是无晴却有晴;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不同 • 天气就像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短时间,常变化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不同
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https://img.taocdn.com/s3/m/e3cda12d4b35eefdc8d33321.png)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在生活中能正确理解天气及其影响。
2.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3.学会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能够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4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1.天气术语的正确使用。
2.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三教学难点风向标——风杆、风尾、风旗及风向。
四教学方法联系生活体验、比较、识图、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多变的天气;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第二课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三国时期诸葛亮“趁浓雾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突然向当时的苏联发动闪电站,未料到寒冬早到,士兵冻伤,连汽油也冻了,使坦克装甲部队失去了威力。
而苏联红军利用冬季的有利条件,发动全线反击,使德军损失百万兵力。
这说明了在战争中了解天气的变化是多么重要,而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生活活动无一不与天气有着密切的联系。
【板书】板书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学习目标]a.在生活中能正确理解天气术语及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b.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自学指导】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42图3.1A、B、C三幅景观图片,看看几位小朋友各描述的是什么状况的天气,然后让学生把视野放开。
结合生活体验,想想除了这三种状况的天气外,还有什么状况的天气?试着把它描述出来。
2天气的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长,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变化。
同一个时刻,不同的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大,小)同一地方,不同的时候,天气变化(大,小)【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查【学生活动】:同桌或前后同学交流讨论【师生活动】:检查、点拨;学生质疑,教师释疑学生议论分别进行描述天气,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情况,边点拨、边启发、边归类、边板书:【师总板书】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2天气的特点:时间短,变化大【评价过度】总结讲述天气描述及天气的特点,导入天气对我们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呢?【自学指导】3 p43页活动1、2题内容【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查【学生活动】:同桌或前后同学交流讨论【师生活动】:检查、点拨;学生质疑,教师释疑【师总板书】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评价过度】天气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如果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就可以及早做好准备。
教学设计13:3.1多变的天气(课时1)
![教学设计13:3.1多变的天气(课时1)](https://img.taocdn.com/s3/m/c8a93b7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1.png)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课时1【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教材分析】“多变的天气”是新课程实验教材《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开篇。
之所以将其放在《天气与气候》的第一节学习,是因为天气与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教材通过大量与天气有关的读图、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天气、气候复杂多样。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地理现象和探究地理事物本质的能力。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在小学学习了一些地理知识,再加上对生活的体验,对天气知识有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
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难。
加之本节内容在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知识,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课标要求】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目标】1.正确描述某地区某时段的天气状况。
2.知道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能够说出“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并正确运用。
3.通过分析材料,认识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片分析法、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你能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吗?(学生讨论,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描述现在的天气。
)教师展示几幅天气的图片,引入本节课。
任务1 结合近期天气状况,学会正确描述某地区某时段的天气状况。
教师出示郑州市5天的天气预报,引导学生观察天气预报中包含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天气的阴晴、温度、风力、风向等)教师播放视频,提问你了解天气预报主持人口中的这些常用语吗?归纳描述某地区某时段天气状况的用语。
出示天气的概念,描述天气就是描述该地的大气状况,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此外还有雪、冰雹、雾、沙尘暴等天气状况。
问题:我们这里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些?(学生发言)教师出示一段材料,提问:从时间上、变化上归纳天气的特点。
根据这段材料包含信息,可归纳天气的特点时间短,变化快。
3.1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
![3.1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e6f2bf6d0b1c59eef8c7b4eb.png)
第三章 第一节
【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与技能
天气和气候
多变的天气(第一课时)
理解天气的含义,了解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并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学会收 看天气预报。 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讨论当地天气情况,学会根 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养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具体问 题的能力。 通过联系本地的天气变化、气候特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 开展气象观测、预报的课外活动兴趣,增强科教兴国的意识。
(3)生分组完成 P47 活动 1、2。 (活动 2 补充资料提 示:天气与工业生产、 工程建设、商业活动、 旅游活动、休闲娱乐等 方面的关系。 )
自主 探究 合作 展示
3.让学生阅读 P48— P49 课文并结合生活体 验思考完成第 3、4 题。
4.观察课本 P49 图 3.4 卫星云图,图中 绿色表示 ,蓝色表示 ,白色表 示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 ,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 区。指图说出卫星 云图哪些地方可能是晴天, 哪些地方有雨或阴 天? 5.识记课本 P49 图 3.5 常用天气符号并写 5 .引导学生通过分
第 4 页 共 5页
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教学 反思 (平邑兴蒙学校 燕守娟) 2014 年 11 月 9 日
第 5 页 共 5页
第 2 页 共 5页
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出名称, 仔细观察下列分类, 你能发现快速记 类、形象记忆熟悉天气 忆的方法技巧吗? 符号。 边观察边用手比划。识 记 2 分钟。 游戏:“天气符号
6.观察课本 P49 图 3.5,识记常用天气符 号,播报下列城市的天气预报:
多变的天气精致公开课PPT授课课件
![多变的天气精致公开课PPT授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6b88a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c.png)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 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
化不大
2024/2/25
练习
1.
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说天气的?哪些是说气候? 柳树娃娃是最早感受到春天到来的植 物,所 以它长 得最高 。其他 植物也 受到柳 树的影 响,开 始生长 发育起 来,很 快都长 成了漂 亮的大 姑娘、 俊俏的 小伙子 。 柳树娃娃是最早感受到春天到来的植 物,所 以它长 得最高 。其他 植物也 受到柳 树的影 响,开 始生长 发育起 来,很 快都长 成了漂 亮的大 姑娘、 俊俏的 小伙子 。
识别常用的天气 符号,能看懂简 单的天气预报图
学会区分“天 气和气候”的
概念
学习目标
用实例说明人 类活动对大气 环境的影响
学会描述天气, 识别常用的天气
认识天气对生 符号,能看懂简
柳树娃娃是最早感受到春天到来的植 物,所 以它长 得最高 。其他 植物也 受到柳 树的影 响,开 始生长 发育起 来,很 快都长 成了漂 亮的大 姑娘、 俊俏的 小伙子 。
WEATHER VARIATIONS
学会描述天气, 识别常用的天气
认识天气对生 符号,能看懂简
柳树娃娃是最早感受到春天到来的植 物,所 以它长 得最高 。其他 植物也 受到柳 树的影 响,开 始生长 发育起 来,很 快都长 成了漂 亮的大 姑娘、 俊俏的 小伙子 。
产生活的影响 柳树娃娃是最早感受到春天到来的植物,所以它长得最高。其他植物也受到柳树的影响,开始生长发育起来,很快都长成了漂亮的大姑娘、俊俏的小伙子。
柳树娃娃是最早感受到春天到来的植 物,所 以它长 得最高 。其他 植物也 受到柳 树的影 响,开 始生长 发育起 来,很 快都长 成了漂 亮的大 姑娘、 俊俏的 小伙子 。 柳树娃娃是最早感受到春天到来的植 物,所 以它长 得最高 。其他 植物也 受到柳 树的影 响,开 始生长 发育起 来,很 快都长 成了漂 亮的大 姑娘、 俊俏的 小伙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一课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辨认常用天气符号,说出天气的特点。
2.技能目标:在生活中正确运用“天气”这一术语,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对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学习,感悟合作精神的重要,并受到科学精神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读懂电视天气预报为重点,生活中能正确使用、描述天气为难点。
三、设计理念: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并用所学知识服务于自己的生活。
四、教学策略:活动策略
五、教学模式:激趣质疑探究创新
六、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性学习(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
(激趣引课)电视已走进了千家万户,请大家猜一猜,中央一套哪个节目收视率最高?
(生答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天气状况,这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天气,因此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多变的天气,了解一些天气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提高生活的质量。
(题目)
活动一:天气离我们有多远?
天气离我们有多远呢?阅读并分析以下资料:(天气离我们有多远?)
(学生讨论探究)
(过渡)不仅如此,天气还对旅游、商业、工业、休闲娱乐等都有影响,天气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什么是天气呢?先感受一下天气:
(播放录像)
(提问)看完这个片断,你对天气有什么感受?(谈天气,说感受)
(过渡)天气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常成为谈论的话题,如克鲁达说:“这鬼天气,热死了!”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谈论天气的呢?(描述天气大比武)(学生成果展示)(提问)
.找出描述天气的关键词。
2.总结什么是天气。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如阴晴、风雨、冷热等(学生补充大气状况),描述天气就是描述该地的大气状况。
谈天气、知天气的目的是为生活服务,比如,明天我想去北京玩,我怎样知道北京明天的天气是否适合出游?
(生答略)
(提问)通过哪些途径收看、收听天气预报?
活动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在各种媒体的天气预报中,电视天气预报是最常见的,坐在电视机前,足不出户而尽观四海风云,主持人三言两语指点江山云雨,轻松自如,其实,电视天气预报的制作是相当庞大和复杂的,现在我们一起去国家气象中心参观学习:(知识链接)
(学生自学)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段意。
(承前启下)天气预报的制作是我国数万气象工作者甚至全世界气象工作者共同合作、共同劳动的心血,是大家的智慧,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生答略)
天气预报的制作离不开天气图,阅读第一张天气
图的诞生(学生朗读)。
卫星云图是重要的天气图,它是气象卫星从高空拍摄返回的地表黑白照片,电视预报中使用的是红外云图,它是经过计算机处理编辑而成的假彩色动态图片。
(卫星云图)
要想看懂电视天气预报,还应熟悉常用天气符号(常用天气符号)
(学生自学,介绍学习方法,进行学法指导)
(提问)电视天气预报播报哪些内容?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录像片段)
你知道北风三级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自学报纸天气预报,教师讲解风向及风的表示方法,检测)
过把瘾──争当小小播音员()
(提问)为什么要进行天气预报呢?
(生答略)
(提问)你知道我国的天气预报水平如何吗?
告诉大家:我国的天气预报水平是很高的,技术居世界前列,而且气象卫星技术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先后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它可以覆盖以我国为中心的1亿平方千米的地表,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不仅如
此,我国还将建天气雷达网,提高灾害天气的预报水平,北京气象站是世界气象观测中心之一,我们应该为此而自豪、骄傲!天气预报也有不准确的时候,因为在西北偏僻地区和戈壁沙漠等无人居住区无法搜集气象信息,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是由气象环保志愿者提供资料的,因此,我们也应该为气象工作尽一点力,开展气象科普小宣传活动。
活动三:关爱气象,关爱生活
(结束语)让我们携起手来,宣传气象知识,让气象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
九、板书设计:
500)=500;”onmousewheel=“returnbbimg”>
十、课后附记
本节课以三个活动“天气离我们有多远、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关爱气象关爱生活”贯穿始终,使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活动趣味化,创造了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建立了探究、体验、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学,师生共同成长进步。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一课时)这一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