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智能变电站就地化继电保护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浅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浅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浅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作者:江文波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2期摘要: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由先进、可靠、节能、环保、集成的设备组合而成,以高速网络通信平台为信息传输基础,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应用功能。

而智能变电站的应用也将对继电保护技术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数字化;就地间隔层;站域保护层中图分类号: TM4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科技发展的速度过快,目前我国的数字化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提出了继电保护技术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新局面,研究继电保护技术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并对其技术的改进提出几点意见。

一、就地间隔保护实现方案保护装置安装于智能控制柜或GIS汇控柜内,柜体按间隔分散布置于相应的一次设备附近,应根据电压等级、主接线形式、二次设备整体布置方案等,选择合适的保护就地化布置方式,保护装置就地化的趋势是光纤越来越长,电缆越来越短,并实现与一次设备的标准化连接,即“延长光缆,缩短电缆”。

保护装置靠近被保护设备安装,缩短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的距离,实现保护装置的就地化布置,是一种必然趋势,将保护装置作为智能组件,实现与一次设备集成安装,还面临许多短期内无法克服的困难。

由于保护装置缺乏与被保护设备有效的安全距离,在事故状态下,可能与被保护对象“一损俱损”,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随着智能变电站技术发展,就地化间隔保护,可适当集成,但不能“为了集成而集成”,不能牺牲保护装置的可靠性,集成后装置的性能只能提高,不能降低。

保护装置就地化布置要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除对装置本身可靠性要求更严格外,设计上还应考虑对现场温度、湿度、电磁感应、雷电流、开关开合时振动影响(如接点抖动,连接松动等)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保护装置就地化后,户外柜性能将直接影响到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因此对柜内温湿度控制、电磁兼容等方面的要求更严格,应采用更高防护等级的柜体,且机柜的散热、驱潮、检修、防盐雾、屏蔽设计等都应更合理。

智能变电站就地化继电保护技术方案研究

智能变电站就地化继电保护技术方案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就地化方案从改进和优 化设备安装方式、装置数据接口、调试检修模式、保
收稿日期:2017-11-13;修回日期:2017-12-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602251);国网江 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J2017036)
护动作性能等角度出发,采用保护装置贴近一次设 备安装、电缆直采直跳、标准航插接口对接、集中调 试和更换检修等技术手段,旨在降低智能变电站建 设成本,提 升 继 电 保 护 系 统 的 速 动 性 和 可 靠 性,同 时有助于减轻调试、运维和检修等专业人员的现场 工作压力。
摘 要:二次设备整站就地化布置已成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趋势。对采用电子式互感器的智能变电站中几种不同
的就地化继电保护实施方案进行对比,详细给出对应的技术思路和实现方案,并分析其在工程应用中可能存在的
优缺点。针对新模式下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运维及检修工作均产生变化这一问题,对就地化小型化继电保护装
置的流水线自动检测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研究结果已在智能变电站设计、调试、运维及检修工作得到初步应用。
文中主要讨论采用电子式互感器的智能变电 站的就地化继电保护实施方案,重点比较几种方案 的技术思路、总体架构并分析其具备的优缺点。尽 管智能变电 站 自 动 测 试 研 究 工 作 已 有 开 展 [3-6],但 重点集中在过程层设备测试,且尚无成熟的应用实 例,文章针对就地化保护装置“工厂化试验,更换式 检修”的新 应 用 模 式,简 要 介 绍 了 流 水 线 自 动 检 测 技术的相关研究内容。
2 总体架构
2.1 跨间隔“主机+子机”模式 该方案适用于应用电子式互感器的新建智能
变电站,同时亦适用于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变电站就 地化改造。其实现方案是单间隔保护采用就地化 SV直采、电缆直跳的形式,跨间隔保护采用 “主 机 + 子机”模式,主机布置在小室内,保护装置(主机)SV 直采,子机电缆跳闸,主机与子机之间采用点对点 / 网络连接,具体方案架构如图 1所示。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特点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特点
程, 重点是采样数据的同步问题。 了装置设计困难 。
保护装置从合并单元接收采样值数据 , 可以直接点对点连接 , 也可 《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提出, 保护装置宜独立分散 、 就地安 以经过 S V网络 彗 奂 机。如图 1 所: 示, 图1 ( a ) 的力 黜 直拱 样 , 图1 装。 保护装置就地化安装技术已成为智能变电站技术的—个重要分支。 当 ( b ) 的 方式称为网 络采样。 考虑减少中间环节以 提高采样过程的可靠性和 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室外就地化安装的不多 , 智能终端等其他二次设 快速性 , Q / C D W 4 4 1 — 2 O l O ( <  ̄能变电站 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要求, 继电保 备就地安装的贝 Ⅱ 较多。 二次设备就地安装时, 实际 E 是安装在就} 【 l 摺 能控 护应直接采样, 这是—项重要的技术原则。 制柜内。 智能控锚 填名羽 醐豺 功能, 能够为保护装置及其他二次设备

智育 甚 变电站继电保护既包括数字化保护, 也包括采用 I E C 6 1 8 5 0站 4装置构成 控层接 口 标准的 传统微机保护。 后者与传统微机保护差别不大, 特点在于 数字化保护装置电流、 电 压量输入( 采样) 通过 s v通信接口实现 . 保护装置与 自 动化系统接口 采用了 M M S 通信 议。 本文着重介绍智能 开关量输出( 跳合闸命令 、 闭锁信号输出、 启动信号输出) 和开关量输入 变电站中数字f 匕 保护的特点。 ( 闭锁 、 启动) 通过 C O O S E接 口实现 , 因此装置通信 口 数量比常规保护大 1采样方式 大增加 , 并目 多为光纤接口。 开人' 禺 、 输出继 电器、 输入 模拟量互感器相 常规保护装置采样方式是通过电缆直接接 ^ 常规互感器 的二次侧 应减少。 电流和电压, 保护装置 自身完成对模拟量的采样和 A , D ( 模拟 , 数字) 转 由于光纤通信接 口多、 发热量大, 装置实现有一定的难度 , 特别是母 换。 数字化保护装置果 拭 变为经过 通信 接口 接收互f 莹 自 g 合并 单 元 线保护和大型变压器保护。 为解决以上问题, 出现了分布式母线保护和分 送来的采样值数字量 , 采样和 A / D转换过程实际上在电子式互感器的二 布式变压器保护。 分布式保护装置面向间隔, 由主单元和若干个子单元组 次转换器或合并单元中 也就是说 , 保护皴置 的采样 箍咬 为通信越 成 , 中央处理和输入、 输出功能分散在多台装置中实现 , —定程度上缓解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三、 术语和定义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四、总则 -----关键点
4.6 保护装置应不依赖于外部对时系统实现其保护功能。
4.7 保护应直接采样,对于单间隔的保护应直接跳闸,涉及多间 隔的保护(母线保护)宜直接跳闸。对于涉及多间隔的保护 (母线保护),如确有必要采用其他跳闸方式,相关设备应 满足保护对可靠性和快速性的要求。
线路保护








线路
ECVT
GOOSE网 SV网

线
EVT1





EVT2

I母 II母
220kV线路及以上变电站线路66kV、35kV及 以下间隔保护实施方案
1. 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设 备,按间隔单套配置。
2. 当一次设备采用开关柜 时,保护测控一体化设 备安装于开关柜内。宜 使用常规互感器,电缆 直接跳闸。
2. 保护装置、智能终端等智能电子设备间的相互启动、 相互闭锁、位置状态等交换信息可通过GOOSE网络 传输,双重化配置的保护之间不直接交换信息;
3. 3/2接线型式,两个断路器的电流MU分别接入保护装 置,电压MU单独接入保护装置;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五、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配置原则 ➢ 线路保护
4. 变压器保护可采用分布式保护。分布式保护由主单元和若干个子单 元组成,子单元不应跨电压等级;
Ⅰ母
高压侧边断路 器智能终端
3/2接线变压器保护配置方案
高压侧边断路 高压侧中断路 器合并单元 器合并单元
ECT1
ECT2
EVT1
高压侧中断路器 智能终端

智能电网系统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智能电网系统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浅析智能电网系统下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摘要】在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指出了在建设智能电网过程中为跟进新技术的应用及新设备的投产,必须开展继电保护相关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概述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动向,被认为是2l世纪电力系统重大科技创新和发展趋势。

智能电网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电力系统的形态,电子式互感器、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广域测量技术、交直流灵活输电及控制技术的大量应用,必然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带来影响。

2 智能电网的定义和特点尽管各国专家针对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及等级已经达成共识,但是,智能电网仍处于起步研究阶段,尚无明确的定义。

由于发展环境和驱动因素不同,各国的电网企业和组织均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智能电网。

对智能电网进行研究和实践,各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思路和重点也各不相同。

因此,智能电网的概念处于不断丰富、发展阶段。

2.1 欧美欧美的专家委员会将智能电网的特性概括为:一是灵活性,满足用户对电力的多样化需求;二是易接人性,保证所有用户都可接人电网,尤其是高效清洁的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够就地入网;三是可靠性,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四是经济性,通过改革及竞争调节实现最有效的能源管理,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

2.2 我国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对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的定义为技术上体现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管理上体现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

信息化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实施基础,实现实时及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数字化是坚强智能电网的主要实现形式,定量描述电网对象、结构、特性及状态,实现各类信息的精确高效采集与传输;自动化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实现手段,依靠先进的自动控制策略,实现电网运行控制自动化水平的全面提高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互动化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内在要求,实现电源、电网和用户的友好互动和相互协调。

变电站继电保护问题探讨

变电站继电保护问题探讨

变电站继电保护问题探讨作者:李德军来源:《科技探索》2014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1-0348-01摘要: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继电保护必将向综合自动化技术方向发展。

本文笔者通过自身实践,结合变电站继电保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的原则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包括变压器维护、电容器维护、机组保护和母线保护等。

继电保护技术和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两个主要内容。

简单地说,继电保护技术包括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继电保护的设计与运行及维护等各种应用技术;继电保护装置就是在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装置,包括母线、输电器、补偿电容器、电动机等。

一、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发展史20世纪初期,继电器才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中,所以,从这个时期开始,可以说是继电保护技术的开端。

1927年前后,出现一种利用高压输电线上高频载波电流传送和比较输电线两端功率方向或电流相位的高频保护装置。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微波保护,它是因为微波中继通讯技术开始应用于电力系统而出现的一种继电保护装置,而后,又诞生了行波保护装置。

到了现代,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结构上也有了相当大的进步,经历了晶体管保护到集成式电路到微机式。

二、现代化的继电保护的构成及其装置特点在我国,现代化网络保护划分为现场间隔层面的装置、中间网络通信层面和后台操作层面三个部分。

1.现场间隔层面的装置是用来保护一次的电力设备,它们有被控的对象,对主变压器、发电机、输电线路、并联电容器等等一次的设备,在不同的电压等级下,不同的运行方式是由于电力的一次设备电磁反应特性不相同,系统经历的暂态不相同,所以选用保护装置也应该不同。

现代的电力保护实现方式与以前已经大不相同。

智能变电站 - 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智能变电站 - 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高压侧 低压侧
AD 电路
AD 电路
AD 电路
AD 电路
转换器
转换器
CPU1 CPU2
MU1
MU2
MU1
MU2
图1 罗氏线圈电子互感器 ECT示意图
图2 纯光学电子互感器( OCT/OVT)示意图
6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基本技术原则
传感 元件 传感 元件 传感 元件 传感 元件
传感 元件
高压侧 低压侧
28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高抗保护配置原则
5.5.b)高压并联电抗器非电量保护采用就地直接电缆跳闸,并通 过相应断路器的两套智能终端发送GOOSE报文,实现远跳。
线路保护1 远跳1 GOOSE网1
示 意
线路保护2 远跳2 GOOSE网2
边断路器 智能终端1
中断路器 智能终端1
边断路器 智能终端2
中断路器 智能终端2 电缆直跳
非电量保护
3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3/2接线断路器保护配置原则
5.6.a)断路器保护按断路器双重化配置。 5.6.c)断路器保护跳本断路器采用点对点直接跳闸;本断路 器失灵时,经GOOSE网络通过相邻断路器保护或母线保护 跳相邻断路器。
释 义
1. 断路器保护双重化问题: 双重化的原因:为了防止一套保护跨双网。 双重化的后果:取消跟跳逻辑。 2. 断路器保护跳闸问题: 边断路器保护跳中断路器:通过GOOSE网经中断路器智能终端跳 闸。 断路器保护远跳:通过GOOSE网经线路保护跳闸。
14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基本技术原则
4.11 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双母线、单母线分段等接线型式 (单断路器)EVT设置,宜在各线路、变压器间隔分别装设三 相EVT,条件具备时宜装设ECVT。 释 义 1.各间隔配置独立的三相ECVT,不仅可简化二次回路,而且 可大大提高保护的可靠性,但布置存在一定困难。 2.仅采用电子式互感器的间隔,推荐配置三相ECVT。

智能变电站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录波及网络报文分析装置: • 对于220kV及以上变电站,宜按电压等级
和网络配置故障录波装置和网络报文分析 装置,每台故障录波装置或网络报文分析 装置不应跨接双重化的两个网络; • 主变宜单独配置主变故障录波装置; • 采样值传输可采用网络方式或点对点方式。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每套完整、独立的保护装置应能处理可能发生的所有类
型的故障。两套保护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当一套
保护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套保护的运行;

两套保护的电压(电流)采样值应分别取自相互独立的
MU;

双重化配置的MU应与电子式互感器两套独立的二次采样
系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对应;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过程层网络配置原则: • 过程层SV网络、过程层GOOSE网络宜按电压等级
分别组网。变压器保护接入不同电压等级的过 程层GOOSE网时,应采用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 制器。 • 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双重化配置时,对应的过程 层网络亦应双重化配置,第一套保护接入A网, 第二套保护接入B网。 • 任两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 超过4个交换机。
常规互感器和电子式互感器混合使用的情况。

保护装置采样值采用点对点接入方式,采样同步应由保
护装置实现,支持IEC60044-8或IEC61850-9-2协议,在
工程应用时应能灵活配置。

保护装置应自动补偿电子式互感器的采样响应延迟,当
响应延时发生变化时应闭锁采自不同MU且有采样同步要
求的保护。保护装置的采样输入接口数据的采样频率宜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智能变电站就地化继电保护技术方案的相关分析

智能变电站就地化继电保护技术方案的相关分析
二、总体架构
1.跨间隔的主机+子机模式
这种方案一般适用于电子式互感器的新建智能变电站,同时也适用于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变电站的改造。这种方案是单间隔保护,采用就地话直采或者电缆直跳的形式,来对整个模式进行保护。
这种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种方案由于属于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就地无防护的安装,变压的切换由合并单元完成,除此之外,由于跨间隔保护主机直接对sv进行连接,在主机和子机之间用点对点的方式进行连接时,我们发现这种方案连接速度很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最后,由于这种模式有公用的协议,不需要捆绑同意厂家,便于系统的维修和改造。
流水线自动检测技术的研究
目前,继电保护试验手段仍然主要是通过相对独立的试验设备、模拟采样和一次设备信号,进行单元性能的简单的启停验证,设备送到现场后,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系统核查工作。这种测试工作测试工作量大,在一定程度上给调试、运行和维护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各种主观因素的制约,导致测试项目难以全面开展,公司的各种工程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同时,由于目前LCD屏的取消的原因,传统的继电保护检测方法并不适合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如何研发新的检测模式是每一个公司应该首先考虑的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继电保护装置的标准化工作不断推进,各种保护装置的功能、开启和关闭等基本统一。随着继电保护国产化、小型化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装置的尺寸、接口形式和输出信息也逐渐统一,为继电保护管线的自动检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种新的检测模式应能自动获取继电保护装置信息,通过标准接口实现检测系统和被测设备之间的自动对接,自动完成装置的所有检测项目,自动报告系统的工作等。
对于单间隔保护来说,应该采用就地化无防护安装,这种安装方式通过保护装置内部的一些插件实现数据的同步。并且不依赖外部同步和网络的设置,最大限度上的保证了采样的可靠性与才样效率。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分析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分析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分析【摘要】智能变电站是我国在电力方面的新创举,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必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更加广泛的应用在电站。

根据国家在电力方面的规划与研究,大力发展新型的发电方法,结合风发展电的政策,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发展的同时保障电力的安全和顺畅。

其中利用信息和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和控制技术,可以更好的建造成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互动化为一体的现代技术智能电网,在智能电网中,主要的表现形态有电力系统、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电子式互感器、广域测量技术、交直流灵活输电及控制技术的大量应用,这些都将为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我们将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达到领先地位。

这样的政策对社会都会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原则1 智能变电站的特点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它统一协调的发挥作用,对于智能变电站她主要有智能设备和智能高级应用两个部分组成。

其中智能设备是基础也是更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过一次设备与智能组件的有效结合,智能组件主要包括预测控制装置、安全装置、控制安全装置、状态监测装置、智能终端,通过这几个组件的结合,帮助一次设备更好的运行,所以智能组件也被成为第二次设备。

智能变电站不仅可以有效的施舍预测和保护,还能进行计量和互动,在原来的基础上施舍全面自动化。

对于智能变电站,智能组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为其特有的方式和信息量,自动化表现在,数据不是像以前只作为传输,现在在传输的基础上更好的分析,然后传到电网调度机构中,主要是通过自动化平台以及自动化系统中高级应用模块进行对数据的剖析,进行智能的控制,决策,最后发出警告的信号。

在这一分析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变压器的检测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符合参数的信息,当出现这一系问题时,设备将自己发出警报信息。

通过设备信息数字字化、标准共享化、通信平台网络化。

有了这些强大的功能外,它还具备集成化、结构紧凑化、状态可视化等显著技术特征,可以更好的扩展、升级、维护,甚至可以更高形式和性能上进行改造。

智能变电站 - 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智能变电站 - 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释义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继电保护装置应遵循双重化配置原则
特别说明
母联保护
3/2接线断路器保护
继电保护基本技术原则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双重化配置保护对应的过程层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均应双重化配置(包括主变中低压侧)。
示意图
线路间隔
合并单元2
智能终端2
线路保护2
合并单元1
智能终端1
线路保护1
继电保护基本技术原则
释义
继电保护基本技术原则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4.12保护装置宜独立分散、就地安装,保护装置安装运行环境应满足相关标准技术要求。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保护宜独立分散、就地安装。就地安装:在一次配电装置场地内紧邻被保护设备安装。保护就地安装对保护装置本身和运行环境都有严格要求。本条主要是针对运行环境提出的要求。鉴于目前的制造工艺:保护设备就地安装时,应置于开关柜、GIS汇控柜或智能控制柜内。柜内温度控制在-25℃~70℃,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下。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4.4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继电保护系统应遵循双重化配置原则,每套保护系统装置功能独立完备、安全可靠。双重化配置的两个过程层网络应遵循完全独立的原则。
释义
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5.3.c)变压器保护直接采样,直接跳各侧断路器;变压器保护跳母联、分段断路器及闭锁备自投、启动失灵等可采用GOOSE网络传输。变压器保护可通过GOOSE网络接收失灵保护跳闸命令,并实现失灵跳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 •
• • •
各地区实施方案差异较大,有必要统一; 过程层网络化过分依赖于交换机,其运行可靠性决定系统的 可靠性,作为通信设备交换机的设计思想和继电保护的需求 不能完全吻合; 交换机的延时不满足继电保护的“快速性”要求; 网络方案时采样值同步依赖于同步时钟; 网络技术与智能设备仍不够成熟。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线路
ECVT EVT2
母 线 合 并 单 元
I母 II母
220kV线路及以上变电站线路110kV线路保护 技术实施方案
线路保护
GOOSE网 SV网
合 并 单 元 智 能 终 端 母 线 电 压 合 并 单 元
EVT1
线路
ECVT EVT2
I母 II母
220kV线路及以上变电站线路66kV、35kV及 以下间隔保护实施方案
1.
短引线保护可独立设置,也可包含在边断路器保护内;
2.
断路器保护跳本断路器采用点对点直接跳闸;本断路器失灵时,经 GOOSE网络通过相邻断路器保护或母线保护跳相邻断路器。
断路器保护和短引线保护配置方案
边断路器保护
GOOSE网 SV网
线路1 线路2
电 压 合 并 单 元
智 能 终 端
电 流 合 并 单 元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 是必不可少的建设内容。为贯彻这一战略部署,加快建设 坚强智能电网,提高智能变电站建设效率和效益,由国家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以下简称国调中心)牵头,组织制定 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以规范智能变电站 继电保护应用。
4.8 继电保护设备与本间隔智能终端之间通信应采用GOOSE点 对点通信方式;继电保护之间的联闭锁信息、失灵启动等信 息宜采用GOOSE网络传输方式。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应用基本技术原则及具体实施方案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应用基本技术原则及具体实施方案
4)跨间隔信息交换采用GOOSE网络传输。
8.故障录波装置
1)故障录波采样值传输可采用点对点或网络方式,开关量采用GOOSE网络传输。
2)如采用SV采样网,采用以太网接口,规约采用IEC61850-9-2;
3)220kV及以上故障录波器按实际需求、分网络配置,应能记录所有MU、GOOSE网络的信息。
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应满足智能调度、运行维护、监视控制及无人值班等信息交互的要求。不设置独立的保护信息子站,其功能由统一信息平台实现。站控层通信规约应符合IEC61850标准。
4.本规范适用于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新建、扩建、改建的智能变电站,110kV及以下的智能变电站参照执行。
5.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的研究与探索,应以进一步提高保护的性能和安全可靠性为目的。继电保护在功能实现上,是统一的整体,需要一次设备、二次回路、通道、保护装置之间的配合协调,才能发挥其整体性能。
3)MU输出保护采样值应不依赖于外部对时系统解决采样数据同步问题,要求采样值发送间隔离散值小于10us。
4)MU输出接口类型:点对点接口(保护、安自等),组网接口(测控、计量、故录、PMU等)。
5)MU输出应能支持多种采样频率,用于保护、测控的输出接口采样频率宜为4000Hz。
6)变压器按侧配置MU,零序CT并入相应侧MU。(放入配置部分)
2)变压器保护直接采样。各侧断路器采用直接跳闸;跳母联、分段断路器及闭锁备投、启动失灵等可采用GOOSE网络传输。主变保护可通过GOOSE网络接收失灵保护跳闸命令,并实现失灵跳主变各侧断路器。
3)对于采用分布式变压器保护方式。分布式变压器保护由主单元和若干个子单元组成,按电压等级布置子单元。(增加主/子单元定义)
图4 变压器保护高压侧、公共绕组系统图

变电站就地化保护研究

变电站就地化保护研究

△ ( r i ' + l  ̄ t f ) D f
( 5 )


3就地化的基于补偿电压的时域距离保护
基于参数识别 的长线距离保护 时域算法 。 参数识别是指以网络 分析 建立 网络响应和网络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为基础 , 利用网络的 全响应信号得到故障网络参数 的方法。 保护中线路模型采用典 型的 分布参数模型 , 并将插值法与分布参数 时域模型相结合解决了输电 线路沿 线任一点 电压 电流的计算 问题 。 由保 护安装处 采集 到的 电 压、 电流瞬时值 , 应用引入插值法 的B e r g e r o n 沿 线电压 电流公式计 算公式 , 计算 出距 离I 段末端 的补偿点的 电压 、 电流 瞬时值 , 利用补 偿点的 电压 、 电流列写微分方程计算出故障距离 。 该算法有效提高 了距离保 护I 段末端的测距精度 , 有效防止保护暂态超越, 能够快速 切除远端故障 , 从而提高 了保护动作 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基本原理 是利用测量装置得到保护安装处的采样数据 “、 f , 在时域 中采用分 布参数线路模 型计算 出保护整定 点处 的电压 电流 , 、 i , , 再采用R L 线路模型建立微分方程识别 出整定点 E与故 障点 F之间线路参数 R或 三从 而得 到 据此计算 出故障距离 , 如 图1 所示 。
元一次方程组就可以求出o f 。 为了提高计算精度, 减小参数估计的
1引 言
式( 1 ) 中, D z d为保护 安装处到整定点的距离 , “、 f 分别为保 护 、 f , 分别为整定点处的 电压 电流 。 变 电站 自动化 技术 的飞速发展 , 以通信网络技术为基础 , 把各 安装 处的测量 电压和 电流 ; 故障点处 电压 与故 障电流 以及接地 电阻砖 之间的关系如 下 种继 电保护 装置 、 自动 装置 、 R T U( 远程终端) 和调度端连接起来, 为 使变电站实现高质量 、 高速度、 高灵活性 的经济运行, 智能变电站保 式 : u ( Dz d+o f, f ) =i f・ R g 护装置就地化能在很大程度上优化这一 问题 , 数字化变 电站为智能 将公式( 1 ) 与( 2 ) 相减得 : 变 电站保护装置就地化提供 了平 台和 载体 , 保 护装置就地化 , 将 分 “ ( f ) = u ( D z d , f ) 一 u ( D z d+ o f , t ) + i f・ R g ( 3 ) 散布置 的保护 、 监控 、 计量 、 通过光纤网络紧密联系起来 , 形成功能 式( 3 ) 中, 设△ “表示整定点到故 障点 的电压 降落 , 有如 下公式 分散 、 物理分散、 风险分散 、 信息集 中、 采集共享 , 提高整个系统的抗 成立 : 干扰 能力 , 减少 维护人员的查找工作 。 A u= u ( D z d , t ) - u ( Dz d+ , t ) ( 4 ) 2就 地化 综 合 智能设 备 当采用RL 线路模型时整定点到故障点的电压降落可以用整定 就地 化安装的综合智能设备 靠近一 次设备 , 减少与互感器( 合 点处 电流来表示 : 并单元) 及操作箱( 智能终端) 的连接 电缆( 光缆) 长度 。 当采用开关柜 方式 时, 设备 安装于开 关柜 内 ; 对于 户内G I S 厂站 , 设备就地安装于 GI S 汇控 柜内 ; 对于 户外安装 的厂 站 , 可就 地安 装于 智能控制 柜内。 式( 5 ) 中, . , Z 分 别为单位长度的 电阻和 电感 。 将公式( 5 ) 带入公 就地 安装综合 智能设备的汇控柜和智能控 制柜应符 合相 应的技术 式 ( 3 ) 得: 规范 , 具有规定的防护性能和环境调 节性能 , 为装置提供必需的运 行环境 。 就地安装的继电保护装置应能适应汇控柜和智能控制柜规 “ 『 ( f ) =( + , ) + 矿・ 船 ( 6 ) 定的柜内部环 境条件。 综合智能设备具有运行 、 位置指示灯和告警 假定故障点处的电 流 与 保护 安装处的 故障 分量电 流f g 同 相, 指示信息 , 可不配备液晶显示器 , 但应具有用于调试、 巡检 的接 口和 外设 。 双 重化配置的综合智能设备就地安装时宜分别安装在不 同的 则下式成立 : / C ( 7 ) 智能控制柜 中。 就地安装 的综合 智能设备的输入 、 输 出接 口统一 。

论50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论50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论50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量的需求不断增长。

供电企业必须建设更多的变电站,以提供更多的电能。

要实现变电站安全和可靠地运行,尤其是500kV 智能变电站,需要规划更先进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基于此,本文就针对500kV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案进行了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标签:50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案近年来,国家的智能变电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进步,而国民对智能电网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继电保护设备在整个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凸显出来,只有保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设计方案得到真正的优化和完善,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整个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和安全性。

因此针对50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设计方案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智能变电站同传统变电站的区别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各种智能化设备开始不断从研究投入使用,智能变电站同传统的变电站相比,不仅具备极高的智能化特点,同时对比传统变电站来说无疑是一种更先进环保的选择,并且其高度的集成化无疑更适合日后的电网建设。

在另一方面,智能变电站还应用了通信平台网络化的信息技术,同时对全站的信息共享方面采取了更加标准化的措施,使得智能变电站同传统变电站相比,不仅能够更加有效的完成自动化的信息采集、信息测量、保护等功能,同时还能够根据具体的需求提供对电力输出,并且还能够支持电网的自动控制与调节功能,同时根据信息化的通信网络平台实现在线的决策分析等更高层次的功能。

1.1变电站的结构智能变电站同传统变电站之前的一个明显差异点就是两者之间的网络结构,传统变电站网络结构主要是采用电缆的硬接点,采用后台通信方式进行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的信息采集与传输。

而新型的500kV智能变电站则是将全部设备都加入进网络结构之中同时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方式也由传统的电缆转变成了网络方式。

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变电站的兴建,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获得了不断的完善。

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应用

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应用

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应用摘要:在智能变电站中应用继电保护技术,利用智能化设备对智能变电站进行全方面管控,能够全面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了解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能够更好地反映整个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并对产生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处理和准确记录,从而对这些数字化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电力系统;技术应用引言信息化技术推动了常规变电站逐步走向智能变电站的进程,它对保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起着突出作用。

但智能变电站自身规模较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同样难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故障问题,强化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管理变得非常重要。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中存在的问题1.1继电保护技术落后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能力的逐步提高,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不断加深。

传统的模拟电子站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有智能变电站的操作要求,很容易导致继电保护设备故障。

1.2电力设备可靠性差智能变电站内的电力设备自身存在缺陷,可能出现变压器漏油或者断路器损坏的情况,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常,电力系统内部的电力设备和线路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化,从而导致设备发生故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如电力系统可能因设备老化发生绝缘性接地短路而发生断电事故。

在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会因为缺陷和故障而发生电力线路问题,以致整个电网电压波动或者发生短路的情况。

各类机械、化学反应是导致电力系统故障的常见原因,会严重影响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工作。

1.3设备接口连线不合理在智能变电站中,各个设备的终端接口很多,而且部分设备对连接有一些特殊要求。

例如,在智能变电站中,采样时间间隔相同的SV设备与GOOSE设备的接口可能不在同一设备上,这样很容易让设备的连线变得复杂,从而导致连线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增加操作的难度,加剧保护装置、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等之间的光纤联系的不稳定性。

设备接口连线不合理,光纤联系不稳定是当前智能变电站中的常见问题,如果受到硬物的挤压,可以使保护装置和智能终端间的连接光纤被严重损坏。

浅析电网就地化保护设计原则及优缺点

浅析电网就地化保护设计原则及优缺点

浅析电网就地化保护设计原则及优缺点摘要: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次设备智能化、全站信息数字化、信息共享标准化、高级应用互动化”等重要特征。

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推广应用,对继电保护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及针对当前二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国网提出了就地化保护,从而有效提高保护装置的速动性、可靠性。

本文将针对电网就地化技术进行探讨,阐述其特点原理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继电保护;就地化;智能电网;引言2018年4月23日,世界首座500kV电压等级全系列就地化保护装置在江苏500kV钟吾变电站成功挂网运行。

该变电站在500千伏2M母线、#2主变、山钟5660线、5031、5032、5033断路器分别加装双重化的就地化保护,并配置就地化保护智能管理单元。

该站就地化保护装置采用高防护、低功耗、一体化软硬件设计理念,具有就地化、小型化、即插即用等特征,集成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功能,使保护动作时间缩短 25%~33%。

同时,就地化安装使得光缆使用数量降幅近60%等优势,该新技术的应用将有效提高电网继电保护可靠性,将继电保护带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1当前智能站遇到的问题(1)系统可靠性速动性降低: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的应用:增加了回路复杂程度,降低了继电保护系统的速动性和可靠性;(2)人员承载力不足:智能站二次设备数量增加、接口不统一,安装、运维难度增大,变电站数量逐年递增,而工作人员数量基本不变。

(3)占地面积大、能耗高:变电站继电保护集中布置的模式需要建设专用继电保护小室,户外柜、继保室采用大量空调、风扇等热交换系统。

为适应电网发展和运行要求,国网公司组织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纲要》,确定了未来一段时间的技术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公司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及科研工作提供指导。

按照《纲要》确立的技术原则和技术路线,制订了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常规采样就地化保护整体技术方案。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电网公司提出建设智能电网的战略思想。

本文简要介绍对了变电站的发展阶段,重点阐述了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分布式电源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需求也不断增长,客户对电能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电力网络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和客户的要求。

为了更好的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智能电网的建设可谓势不可挡。

而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不但为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数据分析,同时也为智能电网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持。

因此,研究实现智能变电站的主要技术手段就非常有必要了。

2.变电站的发展阶段我国变电站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变电站到智能变电站的发展阶段,中间经历了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和数字化变电站。

传统变电站保护设备以晶体管、集成电路为主,二次设备按照传统的方式布置。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是随着微机保护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对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进行重新组合、优化,实现对变电站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测、控制和协调。

数字化变电站则实现了整个变电站信息的网络化及断路器设备的智能化。

如今的智能变电站则是实现信息采集、测量、控制、监测的全自动化,且可进行必要的自动调节,在线分析决策等功能。

智能变电站的变电站本身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同时它还能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治疗,对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预测并作出快速反应。

智能变电站收集的信息不仅能够实现站内共享,而且能够实现与电网中相应的高级系统之间的互动。

此外,智能变电站还具有高集成度、低碳环保的特点,集成度高但功耗低的电子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不仅降低了变电站的成本而且符合环保的要求。

3.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智能变电站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变电站系统的建设当中,通过对变电站相关信息的获取和共享,集成站内各种功能,实现变电站内各种功能的重构,提高了变电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加了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浅谈110k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

浅谈110k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

浅谈110k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电力系统也向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作为当前变电站发展的一个趋势。

文章针对智能变电站的基本结构、技术特点,对110kV 智能变电站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结合有关的工程实例对其相关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

标签: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为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当前变电站发展的过程当中,许多设施设备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这些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运用智能化设备,智能变电站可以有效实现对电网的智能调节和实时控制,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它高效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为此工作人员必须要予以高度关注。

1 智能变电站概述1.1 定义所谓的智能变电站是指有效运用现代化智能设备及其相应的组合和处理,使得信息共享标准化、通信平台的网络化以及变电站信息的数字化得以实现,同时能够对电力网络的运行进行自动控制、检测、采集、测量以及保护等,并根据实际要求,对输配电网进行在线决策分析、协同互动以及实时控制等,从而真正实现与周围变电站交流互动。

1.2 智能变电站的基本结构通常情况下,就物理结构而言,智能变电站可以分为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就系统功能而言,智能变电站可以分为过程层、间隔层以及站控层,其中过程层设备主要由变压器以及断路器等一次设备和相关的智能组件构成,间隔层设备主要由计量设备、测控设备等相关接入转化设备构成。

而站控层则主要是由防误闭锁系统、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监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组成。

1.3 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点1.3.1 中端分级控制设备技术依靠电力安全的生产准则来有效控制技术水平的高低,这样一来,其设备层和间隔层就可以通过较为独立的分级控制模式来发挥其相关的功能,同时也能够较大幅度的提升变电站设备的利用率,大大减轻了中央处理设备的负荷,也使得由于集中控制设备而存在的运作风险得以降低。

1.3.2 引用设备控制端智能变电站通过计算机的引用设备控制端来实现整个系统的运维工作,总体而言,计算机的终端系统具有高智能化的运作大脑们能够根据监测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再次运作,从而减少变电连锁故障,110kV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提高。

关于110kv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的探讨 高林

关于110kv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的探讨 高林

关于110kv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的探讨高林发表时间:2018-03-13T11:01:54.69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作者:高林[导读] 摘要:现阶段,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越来越迅猛,而且前景非常好,所以,如何做好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工作也随之变得重要起来。

(国网德州供电公司 253000)摘要:现阶段,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越来越迅猛,而且前景非常好,所以,如何做好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工作也随之变得重要起来。

本文正是以110kv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为话题展开了相关研究,分析了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总体配置原则,站内各设备的保护配置方案,介绍了现阶段比较常用的两种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关键词: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1、总体配置原则110kv智能变电站的站内接线形式比电压等级更高的变电站更为简单一些,其设备也比电压等级更高的变电站简单。

虽然简单,但是仍必须遵守国家电网下达的对110kv智能变电站技术规范的要求,所以110kv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遵循的总体配置原则如下:第一,传统继电保护的“四性”和安全性是110kv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实施方案必须满足的两项要求。

第二,由于110kv电压等级变电站的SV 网、GOOSE网和MMS网彼此之间互不干扰、完全独立,所以也应当使用同样互不干扰、完全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

第三,在设置110kv 电压等级变电站的双母线、单母线的EVT时,最好分别在各线路和变压器之间安装三相EVT。

第四,110kv电压等级变电站最适合的设备为站内保护和测控功能一体化的设备。

第五,在就地安装110kv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时,保护装置最好是包括智能终端的功能,而且智能终端最好单套配置。

第六,电子式互感器是110kv电压等级变电站的最佳选择。

第七,对于110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来说,适合重复配置的合并单元为主变各侧合并单元,而别的各间隔合并单元适合单套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智能变电站就地化继电保护技术方案
发表时间:2020-03-19T06:10:27.778Z 来源:《云南电业》2019年9期作者:李畅
[导读] 并对其方案设计的总体原则以及具体设计实现的技术路线进行研究,以促进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与整体经济效益提升。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当前的智能变电站中经常使用合并单元以及智能终端进行传输,这种传输只是降低保护动作的速度,同时合并单元以及智能终端安装在户外的近地端,因此故障的发生率较高,不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

文章结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就地化继电保护技术方案,并对其方案设计的总体原则以及具体设计实现的技术路线进行研究,以促进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与整体经济效益提升。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就地化;继电保护;技术方案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广泛应用,继电保护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继电保护也不再维持原有的独立性,转而实现由保护装置向保护系统的转变,也将与一次设备进行适度融合。

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提高继电保护的四性,让继电保护持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对继电保护工作者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按间隔配置的安全与保护自动装置在信息的获取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所有需要根据变电站的特点,研究基于问隔层、站域层与区域电网三者之间的保护系统架构。

智能变电站诸多技术都是从传统电网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当前智能变电站技术的更新主要表现在采样与跳闸上,并且对“四性”的要求也更高。

1.智能变电站就地化继电保护技术方案的总体原则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传统技术方案中,由于继电保护系统的中间传输与转换环节众多,包括系统采样以及数据处理、逻辑运算等,导致保护动作反应速度降低,对其继电保护性能存在不利影响,再加上单一设备故障可能引起继电保护误动作发生,对系统整体可靠性及稳定性具有制约作用。

此外,传统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方案中,过程层设备以就地汇控柜安装为主,运行环境较差且保护装置的防护等级较低、光口数量多且散热量大、抗干扰能力较差,对其系统运行效果十分不利,还由于变电站内二次设备类型较多,接线配置以及维护检修等工作量较大,并且在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情况下,其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的承载能力明显不足,成为制约变电站继电保护性能提升及变电站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实现的重要因素。

针对这种情况,智能变电站就地化继电保护技术方案设计中,就需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首先,采用电子式互感器进行继电保护系统设计;其次,继电保护系统采用直接采样方式,并且电缆线路保护通过直接跳闸实现;再次,线路保护设计中就地进行无防护安装。

取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智能终端,对跨间隔保护以保护子机电缆跳合闸方式设计,同时在进行插件控制的情况下实现一次设备操作。

对于保护子机,应进行功能简化,并且保证结构设计标准,需要按照不同保护进行分别配置;最后,对操作插件进行独立设置,并简化操作回路。

通过上述原则约束,进行智能变电站就地化继电保护技术方案设计,以提高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动态性能,确保变电站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智能变电站就地化继电保护技术方案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电力系统在应对经济需求方面为国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同时,电力系统在自身的建设中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绩,特别是将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的成功引入,极大地推进的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

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变电站应用中的不足之处,为有效提高继电保护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实时性,提供参考和依据。

2.1跨间隔设备就地化保护技术方案
智能变电站就地化继电保护技术方案设计中,对单间隔保护,一般采用就地化无防护安装方式,以采样值点对点直接采样方法,在保护装置内部插值以实现系统保护的数据同步支持,减少对外部及网络的依赖性,并保证采样可靠性。

而跨间隔保护设置中,需要结合工程情况进行“主机+子机”或无主环网模式进行设计应用。

2.1.1跨间隔“主机+子机”模式
智能变电站就地化继电保护技术方案中,跨间隔保护的“主机+子机”保护模式是通过保护子机进行电缆跳合闸控制。

这种保护模式中所涉及的开关设备数量较多,并且在小室内布置的模式下,保护主机和一次开关设备之间仍有一定的位置距离,可以通过保护子机实现电缆跳合闸动作控制,并且在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成熟条件下,跨间隔保护中“主机+子机”的保护模式下,可以采用通用面向变电站时间对象跳闸方式进行保护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跨间隔保护的“主机+子机”保护模式,在采用电子式互感器的新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中适用性尤为突出,同时对采用电子互感器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就地化改造工程,也具有相应的适用性。

如图1所示,即为跨间隔保护采用“主机+子机”保护模式的智能变电站就地化继电保护方案结构示意图。

该方案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但是对二次设备就地化目的并未完全实现,未能完全达到“即插即用”保护效果,主机与子机之间如果采用网络连接,则会对交换机性能产生依赖。

图2 分布式变压器保护配置图
2.2线路保护
智能变电站就地化继电保护技术方案中,对线路保护采用双端预制航插+无子机保护模式,该方案是建立在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标准化与成熟化以及网络技术成熟化条件基础上,在采用电子式互感器的新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中适用性较为显著。

其通过保护光纤采样与光纤跳闸、跨间隔保护就地化、无子机技术模式实现。

该技术方案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一、二次设备接口标准化以及保护设备接口简化设置、二次设备完全就地化布置是整个方案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保护功能对网络依赖性较高,当前在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应用中技术难度较高等局限性。

2.3元件保护
智能变电站就地化继电保护系统中,对元器件保护采用流水线自动检测技术,通过对监测装置的智能标签进行扫描检测,在获取装置信息基础上,利用流水线平台自动进行监测装置的定位并与标准化工位状态进行对比,在与检测系统标准接口模块实现自动对接条件下,实现监测装置的自动加载以及自动闭环、监测装置配置下载、虚端子验证、采样准确度检验等项目任务,并实现装置功能的仿真测验,生成检验报告与检测完成标签。

根据该元器件保护技术方案的原理来看,其保护方案实现需要应用智能标签以及装置自动定位、站控层与过程层模型映射关系、装置功能仿真等技术,并且在该技术方案基础上还能够实现保护装置的入网检测与校验、现场更换检修等继电保护新模式,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3.结语
总之,对智能变电站就地化继电保护技术方案及其特点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在智能变电站就地化继电保护实践中合理选择和设计应用,从而促进变电站继电保护动态性能提升,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工作运行。

参考文献:
[1]郑鹏祥.变电站继电保护就地化整体解决方案研究[J].电力系统装备,2018,10(7):90-93.
[2]李维.变电站继电保护就地化整体解决方案研究[J].通讯世界,2018,12(9):85-86.
[3]张家福.22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案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2):96-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