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的稳定性(一)-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非等可能事件频率的稳定性》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非等可能事件频率的稳定性》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非等可能事件频率的稳定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非等可能事件频率的稳定性》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利用频率估计概率,通过大量实验,总结非等可能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性,为学生提供利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非等可能事件频率的稳定性,进而引导学生利用这个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如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等,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非等可能事件频率稳定性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这个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非等可能事件频率的稳定性,学会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概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讨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非等可能事件频率稳定性的理解。

2.如何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五.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和理解非等可能事件频率的稳定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如抽奖活动、投篮等。

2.准备实验材料,如球、卡片等。

3.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抽奖活动实例,引导学生关注非等可能事件。

提出问题:“在抽奖活动中,不同奖项的抽取概率是否相等?”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呈现几个非等可能事件的实例,如投篮、掷骰子等。

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这些实例中,事件发生的频率是否稳定。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取一个非等可能事件进行观察和记录。

让学生自己发现事件频率的稳定性,并总结规律。

4.巩固(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非等可能事件频率的稳定性解决概率问题。

6.2频率的稳定性(教案)

6.2频率的稳定性(教案)
(3)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分析数据时,容易受到偶然性的影响,难以发现其中的规律。
突破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从大量数据中寻找规律,通过画图、计算等方法,降低偶然性因素的影响。
(4)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学生在推理过程中,容易忽略细节,导致推理错误。
突破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频率稳定性定理和利用频率稳定性估计概率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抛硬币实验和数据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频率稳定性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抛硬币和掷骰子实验操作。这些操作将演示频率稳定性的基本原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频率稳定性的基本概念。频率稳定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会趋于一个固定值。它是概率理论的一个重要依据,可以帮助我们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抛硬币实验,观察不同次数下正面朝上的频率,分析频率稳定性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估计概率。
2.教学难点
(1)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学生容易混淆频率和概率的概念,难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突破方法:通过实例和图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频率是随着试验次数变化的数据,而概率是理论上的固定值。
(2)频率稳定性定理的应用:学生在运用频率稳定性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
突破方法:教师需给出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运用定理进行求解。
6.2频率的稳定性(教案)

北师数学七年级下质课教案 频率的稳定性

北师数学七年级下质课教案 频率的稳定性

北师数学七年级下质课教案 频率的稳定性第1课时 频率及其稳定性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1.通过试验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在某一常数附近,并据此能估计出某一事件发生的频率.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使用数学的良好意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的应用数学的能力.3.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估计某一事件发生的频率. 【教学难点】大量重复试验得到频率的稳定值的分析.教学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40~P142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在n 次重复试验中,事件A 发生了m 次,则比值m n称为事件A 发生的频率. 2.一般地,在试验次数很大时,某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在一个常数附近摆动,即该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3.投掷硬币m 次,正面向上n 次,其频率p =n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p 一定等于12B .p 一定不等于12C .多投一次,p 更接近12D .投掷次数逐步增加,p 稳定在12附近4.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小亮、小颖、小菁四位同学用投掷一枚图钉的方法估计顶尖朝上的可能性,他们的试验次数分别为20次、50次、150次、200次,其中,小菁的试验相对科学.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红、黑两种颜色的球共60只,这些球除颜色外其余完全相同.为了估计红球和黑球的个数,七(4)班的数学学习小组做了摸球试验.他们将球搅匀后,从盒子里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球放回盒子中,多次重复上述过程,得到下表中的一组统计数据:(2)请估计:当次数n足够大时,摸到红球的频率将会接近________.(精确到0.1)【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1)用摸到红球的次数除以摸球的次数,得到摸到红球的频率;(2)从上面的试验可以发现,虽然每次摸出的结果是随机的、无法预测的,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摸到红球的频率将会接近0.3.【解答】(1)0.33 0.301 0.298 0.301(2)0.3【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熟记频率的定义和稳定性是解此题的关键.【例2】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的红球6个和白球若干个,每次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摇匀后再摸,通过多次试验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0.3左右,则盒子中白球可能有( )A.12个B.14个C.18个D.20个【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设袋中白球的个数为a.根据题意,得0.3=6a+6,解得a =14.故盒子中白球可能有14个.【答案】B【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本题也可以直接用红球的个数除以得到红球的频率求得球的总个数,再减去红球的个数.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某种彩票的中奖机会是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买一张这种彩票一定不会中奖B.买一张这种彩票一定会中奖C.买100张这种彩票一定会中奖D.当购买彩票的数量很大时,中奖的频率稳定在1%2.在一个不透明的塑料袋中装有红色、白色球共80个,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小明将球搅拌均匀后,任意摸出1个球记下颜色,再放回塑料袋中,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色球的频率稳定在30%附近,则塑料袋中白色球的个数为( A ) A.24 B.30C.50 D.563.一粒木质的中国象棋子“车”,它的正面雕刻一个“车”字,它的反面是平的.将它从一定高度掷下,落地反弹后可能是“车”字面朝上,也可能是“车”字面朝下.七年级某试验小组做了掷棋子的试验,试验数据如下表:试验次数2080100160200240300360400 “车”字朝上的频数14485084112144172204228 相应的频率0.700.600.530.560.600.57(1)请将数据表补充完整;(2)根据上表,画出“车”字面朝上的频率的折线统计图;(3)如将试验继续进行下去,根据上表的数据,这个试验的频率将稳定在多少?解:(1)0.50 0.57 0.57(2)根据题意画图如下:(3)如将试验继续进行下去,根据上表的数据,这个试验的频率将稳定在0.57左右.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频率的定义在n 次重复试验中,事件A 发生了m 次,则比值m n称为事件A 发生的频率. 2.频率的稳定性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第2课时 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1.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时的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概率的意义,能根据某些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该事件发生的概率.3.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丰富对随机现象的体验,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初步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根据某些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该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难点】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教学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43~P145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概率:用常数来表示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把刻画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事件A 发生的概率,记为P (A ).2.一般地,大量重复试验中,我们常用随机事件A 发生的频率来估计事件A 发生的概率. 3.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随机事件A 发生的概率P (A )是0与1之间的一个常数.4.用频率估计概率,可以发现,某种幼树在一定条件下移植成活的概率为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种植10棵幼树,结果一定有9棵幼树成活B.种植100棵幼树,结果一定是90棵幼树成活和10棵幼树不成活C.种植10n棵幼树,恰好有n棵幼树不成活D.种植n棵幼树,当n越来越大时,种植成活幼树的频率会越来越稳定于0.95.在一次统计中,调查英文文献中字母E的使用率,在几段文献中,统计字母E的使用数据得到下列表中部分数据:文献字母个数字母E的个数字母E的使用率9821210.12311 2379030.080534 40652 3810.09833 569 792 3 411 0790.102108 274 953107 192 2010.992 195 680 075220 665 8470.101(1)请将上表补充完整;(2)通过计算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字母E的使用频率在0.1左右摆动,并且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加,这种规律愈加明显,所以估计字母E在文献中使用概率是0.1.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题】随机掷一枚图钉,落地后只能出现两种情况:“钉尖朝上”和“钉尖朝下”.这两种情况的可能性一样大吗?(1)求真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试验,并将试验数据汇总填入下表.试验总次数n 204080120160200240280320360400 “钉尖朝上”的次数m4123260100140156196200216248“钉尖朝上”m 的频率n 0.20.30.40.50.6250.70.650.7①②③请补全表格: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2)为了加大试验的次数,老师用计算机进行了模拟试验,将试验数据制成如图所示的折线图.据此,同学们得出三个推断:①当投掷次数是500时,计算机记录“钉尖朝上”的次数是308,所以“钉尖朝上”的概率是0.616;②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钉尖朝上”的频率在0.618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据此估计“钉尖朝上”的概率是0.618;③若再次用计算机模拟试验,当投掷次数为1000时,则“钉尖朝上”的次数一定是620次.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3)向善小组的同学们也做了1000次掷图钉的试验,其中640次“钉尖朝上”.据此,他们认为“钉尖朝上”的可能性比“钉尖朝下”的可能性大.你赞成他们的说法吗?请说出你的理由.【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1)根据频率的定义求解可得;(2)根据频率估计概率判断即可;(3)根据概率的意义,结合题意可得答案.【解答】(1)0.625 0.6 0.62(2)②(3)赞成.理由:随机投掷一枚图钉1000次,其中“针尖朝上”的次数为640,“针尖朝上”的频率为0.64,试验次数足够大,足以说明“钉尖朝上”的可能性大,故赞成他们的说法.【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用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时,两者之间总存在一定的差异.当试验次数很多时,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稳定在相应的概率附近.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下表记录了一名球员在罚球线上投篮的结果,这么球员投篮一次,投中的概率约是( C )C.0.5 D.0.42.口袋中有9个球,其中4个红球、3个蓝球、2个白球.在下列事件中,发生的可能性为1的是( C )A.从口袋中拿一个球恰为红球B.从口袋中拿出2个球都是白球C.拿出6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球是红球D.从口袋中拿出的球恰为3红2白3.甲、乙两位同学在一次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试验中统计了某一结果出现的频率,给出的统计图如图所示,则符合这一结果的试验可能是( D )A .掷一枚正六面体的骰子,出现5点的概率B .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C .任意写出一个整数,能被2整除的概率D .一个袋子中装着只有颜色不同,其他都相同的两个红球和一个黄球,从中任意取出一个是黄球的概率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概率的意义事件的概率⎩⎪⎨⎪⎧ P 必然事件=1P 不可能事件=00<P 随机事件<1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3《用频率估计概率》名师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3《用频率估计概率》名师教案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肖莲琴〕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1.通过掷硬币、掷图钉,经历猜想、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过程,体会当试验次数很大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开展学生根据频率的集中趋势估计概率的意识. 2.在生活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利用频率的集中趋势估计概率,开展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通过试验操作理解频率的稳定性. 〔三〕学习难点能根据频率的集中趋势估计概率,并理解概率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1〕频率:在n 次重复试验中,不确定事件A 发生了m 次,那么比值_____称为事件A 发生的频率.概率:刻画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 大小 的数值称为事件A 发生的概率.〔2〕掷一枚质量均匀的硬币时会出现 正面向上 和 反面向上 两种结果,这两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 一样的 .准备一枚均匀的一元硬币,随机掷10次,并将你的结果记录在下表中:〔3〕阅读教材第142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否发生不能事先确定,但是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总在一个固定的数的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 稳定性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用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它的 概率 . 2.预习自测〔1〕色盲是伴X 染色体隐性先天遗传病,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从男性体检信息库中随mn机抽取体检表,统计结果如下表:根据上表,估计在男性中,男性患色盲的概率为〔〕【知识点】频率的稳定性【解题过程】解:观察表格中频率的变化规律,当试验次数较大时,频率稳定在0.07附近,因此可以估计男性患色盲的概率为0.07.【思路点拨】并观察频率的变化规律【答案】B〔2〕关于频率和概率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频率就是概率B.频率等于概率C.当试验次数很大时,频率稳定在概率的附近D.因为掷硬币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5,所以抛掷一枚均匀硬币10次,一定出现5次正面向上【知识点】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解题过程】解:A频率是试验值,由试验结果断定;概率是理论值,由事件本质决定,因此说法错误;B屡次重复试验中频率稳定在概率附近,不一定相等,因此说法错误;C在屡次重复试验中,频率会稳定在概率的附近,说法正确;D试验次数较少,偶然性较大,因此说法错误.【思路点拨】理清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频率是个试验值,试验结果不一样频率也就不一样,频率只能近似地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而概率是一个理论值,是由事件的本质决定的,其大小是个固定值,概率能准确的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屡次重复试验中,频率会稳定在概率的附近,因此可以用屡次重复试验中的频率估计概率.【答案】C〔3〕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除颜色以外均一样的8个黑球,4个白球,假设干个红球,每次摇匀以后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袋子中,通过大量重复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于0.4,由此可估计袋子中的红球有〔 〕个. A .9 B .8 C .7 D .6 【知识点】频率估计概率【解题过程】解:设袋子中红球有x ∴4.048=++xx,解得x =8.【思路点拨】大量重复试验中,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于0.4,因此可以推测摸到红球的概率也为0.4,再根据概率的计算公式可得红球数量. 【答案】B(4)某乳业集团位于内蒙古天然草场的养牛基地共有4500头牛,饲养员为了了解清楚公牛和母牛的比例,随机捕捉了200头牛做调查,发现其中母牛有180头,请估算该养牛基地共有〔 〕头公牛.A .500B .4050C .3200D .450 【知识点】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解题过程】解:在随机捕捉的200头牛中公牛数量为200-180=20头,那么估计该养牛场公牛占比为20÷200×100%=10%,估计公牛总量为4500×10%=450头. 【思路点拨】随机样本中的公牛比例与整个养牛基地的公牛比例近似相等. 【答案】D 〔二〕课堂设计 1.知识回忆〔1〕在一次试验中,如果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且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列举试验结果的方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2〕我们常用列表和树状图两种方法列举试验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2.问题探究探究一 通过频率估计概率〔★,▲〕 ●活动① 以旧引新教师提问引入:周末,在我市体育馆有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但是教师手里只有一张票,作为篮球迷的小强和小明都想去,这样教师很为难.请大家帮教师想一个公平的方法,来决定把这张票给谁.学生:抓阄、抽签、猜拳、掷硬币、……教师对学生较好的想法予以肯定,并从中抽选出掷硬币的方法. 师追问:为什么要用掷硬币的方法呢?生答:掷硬币公平,能保证小强和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师问:用掷硬币的方法分配球票是一个随机事件,尽管事先不能确定结果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但大家很容易感受到这两种随机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各为0.5,所以对于小强和小明来说这个方法是公平的.但是,我们的直觉是可靠的吗?掷硬币出现“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可能性真的是相等的吗?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呢? ●活动② 大胆操作,探究新知掷硬币,观察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nm的变化趋势 师问:课前,我们每个同学都进展了掷硬币的试验,并计算了“正面向上〞的频率,你有什么发现呢?汇总你们小组的抛掷数据你又有什么发现呢?如果将我们全班的数据统计起来又能发现什么呢?现在,我们就将每个组掷硬币的数据累计到excel 表格中〔见附件1〕:抛掷次数n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正面向上〞的频数m “正面向上〞的频率nm根据数据自动生成折线统计图:师问: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nm有什么规律? 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 生1答:频率nm 生2答:试验次数比拟小时,频率n m 波动比拟大,但试验次数较大时,频率n m比拟稳定 生3答: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大,频率nm【设计意图】从学生们熟悉的掷硬币活动入手,既简单易操作,且更容易使学生看出频率稳定在0.5的附近,也即是概率的附近.●活动③ 掷图钉,观察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针尖向上〞的频率nm的变化趋势. 师问:可能有同学会觉得教师用大量重复试验的方法得到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未免也太大费周章了,而且最终还只是一个概率的近似值!谁都知道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为0.5,那么这种用试验的方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还有什么优点呢? 师问:〔拿出一枚图钉〕大家知道随机抛掷一枚图钉出现“针尖向上〞的概率是多少吗? 生答:不知道〔假设有答复“针尖向上〞概率为0.5的,需要教师及时引导由于图钉不是均匀物体,所以“针尖向上〞和“针尖向下〞两种事件的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不一样大〕 师问:你能想方法得到“针尖向上〞的概率吗?学生小组讨论,设计方案:类似抛掷硬币的活动,通过大量重复试验的频率估计“针尖向上〞的概率.小组合作,得到抛掷50次图钉的数据.教师累计全班数据到excel 表格中〔见附件2〕:根据数据自动生成折线统计图:师问: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针尖向上〞的频率nm有什么规律? 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 生1答:频率nm约等于…… 生2答:试验次数比拟小时,频率n m 波动比拟大,但试验次数较大时,频率n m比拟稳定 生3答: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大,频率nm稳定在……的附近【设计意图】生活中有很多等可能性事件,不用试验也可以通过列举法理论分析出它发生的概率,但也有很多类似掷图钉的事件,它们不是等可能性试验,那它们发生的概率该如何得到呢?因此设计了本活动,鼓励学生合作探究,通过不熟悉的掷图钉活动,进一步感受当试验次数很大时,频率会稳定在一个固定的值的附近,因此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的频率估计概率. 总结:〔1〕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否发生不能事先确定,但是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总在一个固定的数的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这个固定的数就是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用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它的概率.〔2〕概率与频率之间是有区别和联系的:①区别:频率是个试验值,试验结果不一样频率也就不一样,频率只能近似地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而概率是一个理论值,是由事件的本质决定的,其大小是个固定值,概率能准确的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②联系:可以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用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它的概率.〔3〕用试验法通过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可以不受“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的条件限制,使得可求概率的随机事件的范围扩大. 探究二 频率估计概率在生活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活动① 根底性例题例1 一个袋子中有两个黄球,三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均一样,小明随机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恰好摸到了一个白球,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小明从袋子中取出白球的概率是1 B .小明从袋子中取出黄球的概率是0 C .这次试验中,小明取出白球的频率是1D .由这次试验的频率可以去估计取出白球的概率是1 【知识点】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解题过程】A .小明从袋子中取出白球的概率是53,故A 选项错误;B .小明从袋子中取出黄球的概率是52,故B 选项错误;C .这次试验里,一共摸了1次球,恰好是白球,所以这次试验中,小明取出白球的频率是1,故C 选项正确;D .仅进展了一次试验,试验次数太少,频率不能估计概率,故D 选项错误.【思路点拨】此题需理清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概率是一个理论值,是由事件的本质决定的,其大小是个固定值;频率是个试验值,试验结果不一样频率也就不一样.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总在一个固定的数的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这个固定的数就是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用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它的概率.不能将频率、概率混为一谈. 【答案】C练习 抛一枚普通硬币掷得反面向上的概率为21,它表示〔 〕 A .连续抛掷硬币两次,一定是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 B .每抛掷硬币两次,就一定有一次反面朝上C .连续抛掷硬币200次,一定会出现100次反面朝上D .大量反复掷硬币,平均每两次会出现一次反面朝上 【知识点】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解题过程】A .掷两次硬币,偶然性较大,不一定是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故A 选项错误;B .每抛掷硬币两次偶然性较大,不一定有一次反面朝上,故B 选项错误;C .连续抛掷硬币200次,试验次数较大,会出现100次左右的反面朝上,但也不能确定是100次,故C 选项错误;D .大量反复掷硬币,出现反面朝上的频率应该会稳定在0.5的附近,即平均每两次会出现一次反面朝上,故D 选项正确. 【思路点拨】 【答案】D例2 小颖和小红两位同学在学习“概率〞时,做投掷骰子〔质地均匀的正方体〕试验,她们共做了60次试验,试验的结果如下表:〔1〕计算“3点朝上〞的频率和“5点朝上〞的频率;〔2〕小颖说:“根据试验,一次试验中出现5点朝上的概率最大.〞小红说:“如果投掷600次,那么出现6点朝上的次数正好是100次.〞小颖和小红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知识点】频率的计算;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解题过程】〔1〕∵“3点朝上〞出现的次数是8次, ∴“3点朝上〞的频率是152608=; 又∵“5点朝上〞出现的次数是15次, ∴“5点朝上〞的频率是416015= 〔2〕小颖和小红的说法都不正确但是由于60次试验次数较小,频率并不一定稳定在概率的附近,不能直接将此时的频率当成概率,因此小颖的说法是错误的.如果掷600次,虽然试验次数较大,但频率也只是稳定在概率61的附近,约为100次,不一定正好是100次,因此小红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思路点拨】此题一定要弄清频率与概率的关系,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频率不能简单等同于概率,但试验次数较大时,频率稳定在概率的附近,因此可以用反复试验后的频率估计概率.【答案】见上面解题过程练习 为了看一种图钉落地后针尖着地的概率有多大,小明和小华做了屡次试验,并将结果记录在下表:〔1〕分别计算抛掷次数为50次和200次时,针尖着地的频率;〔2〕根据计算结果,小明认为:“抛掷这种图钉,针尖着地的概率大约是0.45〞,小华认为:“每抛掷100次这种图钉,一定出现45次针尖着地〞.你认为他们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知识点】频率的计算;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解题过程】〔1〕∵抛掷50次时,“针尖着地〞的频数是23, ∴“针尖着地〞的频率是46.05023=; 又∵抛掷200次时,“针尖着地〞的频数是89, ∴“针尖着地〞的频率是445.020089= 〔2〕小明的说法正确,因为根据表格中频率的变化趋势,当试验次数增加时,频率稳定在0.45的附近,因此可以估计抛掷这种图钉,针尖着地的概率大约是0.45;小华的说法错误,因为抛掷这种图钉,针尖着地的概率大约是0.45,所以每抛掷100次这种图钉,只能说大约出现45次针尖着地,不能说一定是45次.【思路点拨】此题一定要弄清频率与概率的关系,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频率不能简单等同于概率,但试验次数较大时,频率稳定在概率的附近,因此可以用反复试验后的频率估计概率.【答案】见上面解题过程【设计意图】对于初学者而言,“频率〞、“概率〞两个词只有一字之差,容易混为一谈,但其实二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通过例1、例2及两个练习题,使学生充分理解频率和概率两个概念的含义. ●活动2 提升型例题例1 下表是某机器人做9999次“抛硬币〞游戏时记录下的出现正面朝上的频数和频率.〔1〕由这张频数和频率表可知机器人抛掷完5次时,得到_______次正面朝上,正面朝上出现的频率是________.〔2〕由这个频数和频率表可知机器人抛掷完9999次时,得到次正面朝上,正面朝上出现的频率约是.〔3〕观察上面表格中频率的变化趋势,你能发现什么?【知识点】用频率估计概率【解题过程】〔1〕直接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机器人抛掷完5次时,有1次正面朝上,正面朝上的频率是20%;〔2〕直接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机器人抛掷完9999次时,有5006次正面朝上,正面朝上的频率是50.1%;〔3〕观察频率的变化趋势发现:当机器人抛掷次数较小时,出现正面朝上的频率波动较大;当机器人抛掷次数较大时,出现正面朝上的频率比拟稳定,稳定在50%的附近.【思路点拨】试验次数较大时的频率具有稳定性.【答案】〔1〕1 20%〔2〕5006 50.1%〔3〕观察频率的变化趋势发现:当机器人抛掷次数较小时,出现正面朝上的频率波动较大;当机器人抛掷次数较大时,出现正面朝上的频率比拟稳定,稳定在50%的附近.练习一粒木质中国象棋子“兵〞,它的正面雕刻一个“兵〞字,它的反面是平的.将它从一定高度下掷,落地反弹后可能是“兵〞字面朝上,也可能是“兵〞字面朝下.由于棋子的两面不均匀,为了估计“兵〞字面朝上的概率,某实验小组做了棋子下掷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1〕请你数据表补充完整;〔2〕如果实验继续进展下去,根据上表的数据,这个实验的频率将稳定在它的概率附近,请你估计这个概率是多少?【知识点】用频率估计概率【解题过程】〔1〕∵试验总次数为40,而“兵〞字面朝上的频率为0.45,∴“兵〞字面朝上的频数=40×0.45=18又∵试验总次数为120,而“兵〞字面朝上的频数为66,∴〔2〕观察表格中频率的变化趋势,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兵〞字面朝上的频率逐渐稳定在0.55的附近,因此估计“兵〞字面朝上的概率为0.55.【思路点拨】试验次数较大时的频率具有稳定性,因此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下的频率估计概率.例2 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a个除颜色外完全一样的球,这a个球中只有3个红球.假设每次将球充分搅匀后,任意摸出1个球记下颜色再放回盒子,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20%左右,那么a的值大约为____.【知识点】用频率估计概率、古典概型概率计算方法【解题过程】由于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20%左右,所以,摸到红球的概率就为20%.因为,一共有a个除颜色外完全一样的球,其中只有3个红球所以,摸到红球的概率为3=a20%解得:a=15所以,a的值为15【思路点拨】抓住等可能性随机事件概率既可以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得到,也可以通过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得到.【答案】15练习为了估计暗箱里白球的数量〔箱内只有白球〕,将5个红球放进去,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搅匀后再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屡次重复后发现红球出现的频率约为0.2,那么可以估计暗箱里白球的数量大约为________个. 【知识点】用频率估计概率、古典概型概率计算方法所以,摸到红球的概率就为0.2.设一共有x 个白球,其中有5个红球,所以一共有(x +5)个球 所以,摸到红球的概率为55x 解得:x =20所以,有20个白球.【思路点拨】古典概型的概率可以根据概率的计算公式求,也可以根据大量重复试验所得的频率来求,这样始终就存在一个等量关系,利用这个等量关系,往往可以求一些未知的数量. 【答案】20【设计意图】通过数量直接求频率、用频率估计概率和逆用概率公式求数量两个方向的例题及练习题目,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频率、概率的理解,为学生能顺利解决下一组例题奠定根底. ●活动3 探究型例题例1 某园林公司要考察某种幼苗在一定条件下的移植存活率,应采用什么具体做法? 〔1〕如图是一张模拟统计表,请补全表中的空缺,并完成表下的填空:〔2〕从上表可以发现,随着移植数的增加,幼苗移植成活的频率越来越稳定,当移植总数为14000时,成活的频率为0.902,于是估计该幼树移植成活的概率为______.〔3〕假设某校需要移植500棵该种幼树,估计需要向这个园林公司购置多少棵幼树?〔结果保存整数〕【知识点】设计频率统计方案,用频率估计概率【解题过程】设计的方案为:在同样条件下,对这种幼树进展大量移植,并统计成活情况,计算成活的频率.随着移植数n 越来越大,成活频率nm会越来越稳定,于是就可以把频率作为成活率的估计值.〔1〕直接用成活数m 除以移植总数n〔2〕观察频率的变化趋势发现,随着移植数的增加,幼苗移植成活的频率越来越稳定在0.9的附近,因此可以估计该幼树移植成活的概率为0.9;假设需要购置x 课该种幼树,那么由题意可得:9.0500=x解得:556≈x需要购置556课该种幼树 【答案】见上面解题过程练习:某地区林业局要考察一种树苗移植的存活率,对该地区这种树苗移植成活情况进展了统计,并绘制了如下图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以下问题:/千棵〔1〕这种树苗成活的频率稳定在_________,成活的概率估计值为_________ 〔2〕该地区已经移植这种树苗5万棵 ①估计这种树苗成活了_______万棵;②如果该地区方案成活18万棵这样的树苗,那么还需要移植这种树苗约多少万棵? 【知识点】屡次重复试验,用频率估计概率【解题过程】〔1〕观察统计图可以发现当移植数量较多时,成活的频率稳定在0.9的附近,因此估计这种树苗的成活概率为0.9;〔2〕①②∵18-4.5=13.5〔万棵〕∴还需移植13.5÷0.9=15〔万棵〕【思路点拨】首先观察统计图估计出这种树苗成活的概率为0.9,然后利用成活概率和移植总数就可以计算出成活的树苗,也可以用方案成活的树苗和概率求出应移植的树苗.【答案】〔1〕0.9 0.9 〔2〕①4.5 ②15万棵例2 某水果公司以2元/kg的本钱价新进10000kg的柑橘.销售人员首先从所有的柑橘中随机抽取假设干柑橘,进展“柑橘损坏率〞统计,并把获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帮助完成此表.如果公司希望这批柑橘能够获得利润5000元,那么在出售柑橘〔去掉损坏的柑橘〕时,每千克大约定价为多少元比拟适宜?【知识点】频率的计算与应用频率稳定性【解题过程】①表格:0.101 0.097 0.097 0.103 0.101 0.098 0.099 0.103.②根据表格中的频率变化规律,可以估计柑橘损坏的概率为0.1,即柑橘完好的概率为0.9,所以在10000 kg的柑橘中完好柑橘的质量为10000×0.9=9000〔kg〕完好柑橘的实际本钱为22.29.029000100002≈=⨯〔元/kg 〕设每千克柑橘的售价为x 元,那么50009000)22.2(=⨯-x解得:8.2≈x .【思路点拨】先计算柑橘损坏的频率nm,再观察频率的变化趋势,根据频率估计出损坏柑橘的概率,得到销售商实际销售的完好的柑橘数量,计算出完好柑橘的实际本钱,再根据利润为5000元建立方程即可. 【答案】见上面解题过程.练习:某制衣厂对该厂生产的名牌衬衫抽检结果如下表:〔1〕补全表格〔结果保存2位小数〕〔2〕假设该制衣厂一共生产了1000件这种衬衫,且每件衬衫的本钱价为80元,要使这批衬衫能获利17000元,那么在出售衬衣〔除去不合格衬衣〕时,每件衬衣的出厂价应定为多少元?【知识点】频率的计算与应用频率稳定性【解题过程】〔1〕根据频率的计算公式:频率=不合格件数÷抽检件数 ∴,〔2〕根据表格中的频率变化规律,可以估计这批衬衣不合格的概率为0.03,即合格的概率为0.97,所以在1000件的衬衣中合格的衬衣有 1000×0.97=970〔件〕设在出售衬衣〔除去不合格衬衣〕时,每件衬衣的出厂价应定为x 元,那么由题意可得:970x -1000×80=17000 解得:x =100∴在出售衬衣〔除去不合格衬衣〕时,每件衬衣的出厂价应定为100元.【思路点拨】观察不合格衬衣频率的变化趋势,根据频率估计出不合格衬衣的概率,得到这批衬衣合格的件数,再根据利润为17000元建立方程即可.〔2〕100元【设计意图】频率、概率来源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通过树苗移植成活率、柑橘的定价问题,将频率、概率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表达了用数学的思想.3.课堂总结知识梳理〔1〕生活中有一些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不能用列举法得到,只能通过大量重复试验估计随机事件的频率;〔2〕当试验次数很大时,频率稳定在一个固定的数值附近,这个数值就是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但频率和概率不能简单的等同;〔3〕概率与频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区别:频率是个试验值,试验结果不一样频率也就不一样,频率只能近似地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而概率是一个理论值,是由事件的本质决定的,其大小是个固定值,概率能准确的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联系:可以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用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它的概率.重难点归纳〔1〕通过大量重复试验,频率会稳定在概率的附近;〔2〕生产生活中,可以设计大量重复试验来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3〕求随机事件的方法:列举法〔等可能性事件〕、试验法〔不等可能事件〕.〔三〕课后作业根底型自主突破1.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关于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概率,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频率就是概率B.频率与试验次数无关C.概率会随着试验结果的变化而变化D.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一般会越来越接近概率【知识点】频率与概率的意义。

新北师大版数学七下第六章《概率初步》word教案

新北师大版数学七下第六章《概率初步》word教案

昭仁中学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昭仁中学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昭仁中学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昭仁中学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昭仁中学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昭仁中学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科目数学内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3)课时年级七编写人杨维选授课人审核人班级小组学生姓名时间学习目标1.在实验过程中了解几何概型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能进行简单计算;并能联系实际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2.在实验过程中学会通过比较、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选择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实际问题,并且初步形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概率模型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分析概率模型的特点,总结几何概型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学习过程:先入为主自主学习学习课本P151-154,思考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动这个转盘,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可能性最大的区域是________色。

2.如图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当转盘转动停止后,下面有3个表述:①指针指向3个区域的可能性相同;②指针指向红色区域的概率为31;③指针指向红色区域的概率为21,其中正确的表述是________________(填番号)个案补充1.汇报:展示学习成果2、导学:明确学习目标预习案3、交流:合作探求新知探下图是卧室和书房地板的示意图,图中每一块地砖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一个小球在卧室和书房中自由地滚动,并随机的停留在某块方块上。

(1)在哪个房间里,小球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大?究案(2)你觉得小球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大小与什么有关?假如小球在如图所示的地板上自由地滚动,并随机地停留在某块方砖上,它最终停留在黑色方砖上的概率是多少?请说明你的理由。

4、检测:强化变式训练5、延伸:评价拓展提升检测案1. 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并规定:顾客每购买100元的商品,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

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红、黄或绿色区域,顾客就可以分别获得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券(转盘等分成20份)。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 频率的稳定性》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 频率的稳定性》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 频率的稳定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6.2 频率的稳定性》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频率的概念,掌握频率的计算方法,并探究频率的稳定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用频率来估计概率,并能够运用频率的稳定性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对概率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频率的稳定性和如何用频率来估计概率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频率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实例来让学生感受频率的稳定性,从而更好地理解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频率的概念,掌握频率的计算方法。

2.探究频率的稳定性,理解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3.能够运用频率的稳定性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频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频率的稳定性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频率的概念。

2.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感受频率的稳定性,从而更好地理解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探究频率的概念。

2.准备一些实例,用于说明频率的稳定性。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抛硬币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多次实验来估计抛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2.呈现(15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例如,通过掷骰子、抽卡片等实验,让学生收集数据,计算频率,并尝试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巩固频率的计算方法。

例如,让学生计算一些实验的频率,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频率的含义。

4.巩固(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巩固频率的概念。

频率与概率教案

频率与概率教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目标:通过试验,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由此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教学重点: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教学难点: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教学过程:[设置情景]1名数学家=10个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布:一名优秀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的兵力.这句话有一个非同寻常的来历.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英美两国限于实力,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一时间,德军的“潜艇战”搞得盟军焦头烂额.为此,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数学家,数学家们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得出,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从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定数量的船(为100艘)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为每次20艘,就要有5个编次),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舰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结果奇迹出现了:盟军舰队遭袭被击沉的概率由原来的25%降为1%,大大减少了损失,保证了物资的及时供应.在自然界和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象.如果从结果能否预知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现象的结果总是确定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所出现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这类现象称为确定性现象;另一类现象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那种结果是无法预先确定的,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确定性现象,一般有着较明显得内在规律,因此比较容易掌握它.而随机现象,由于它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它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随机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多种可能发生的结果,我们把随机现象的结果称为随机事件.[探索研究]1.随机事件下列哪些是随机事件?(1)导体通电时发热;(2)某人射击一次,中靶;(3)抛一石块,下落;(4)在常温下,铁熔化;(5)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6)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时,冰融化.由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归纳: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可让学生再分别举一些例子.2.随机事件的概率由于随机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从表面上看,似乎偶然性在起着支配作用,没有什么必然性.但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并深入研究后,发现随机事件虽然就每次试验结果来说具有不确定性,然而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它却呈现出一种完全确定的规律性.下面由学生做试验得出随机事件的频率,试验过程如下: 做抛掷一枚硬币的试验,观察它落地时 哪一个面朝上第一步:全班同学做10次掷硬币试验,记录正面向上的次数和比例. 思考:试验结果与其他同学比较,你的结果和他们一致吗?为什么? 第二步:由组长把本小组同学的试验结果统计一下,填入下表.思考:与其他小组试验结果比较,正面朝上的比例一致吗?为什么? 第三步:用横轴为实验结果,仅取两个值:1(正面)和0(反面),纵轴为实验结果出现的频率,画出你个人和所在小组的条形图,并进行比较,发现什么?第四步:把全班实验结果收集起来,也用条形图表示.第五步:请同学们找出掷硬币时“正面朝上”这个事件发生的规律性. 结论:随机事件A 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能预知的,但是在大量重复实验后,随着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会逐渐稳定在区间[0,1]中的某个常数上.思考:这个条形图有什么特点?如果同学们重复一次上面的实验,全班汇总结果与这一次汇总结果一致吗?为什么?例如,历史上曾有人做过抛掷硬币的大量重复试验,结果如下表 组次试验总次数正面朝上总次数正面朝上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当抛掷硬币的次数很多时,出现正面的频率值是稳定的,接近于常数,在它左右摆动.概率的定义: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 ,如果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 的概率,简称为A 的概率.对于概率的统计定义,注意以下几点:(1)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2)只有当频率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时,这个常数才叫做事件的概率; (3)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4)概率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5)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因此()10≤≤A P . 3.例题分析例1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1)若c b a 、、都是实数,则()()c ab bc a =; (2)没有空气,动物也能生存下去; (3)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温度时沸腾; (4)直线()1+=x k y 过定点()0,1-; (5)某一天内电话收到的呼叫次数为0;(6)一个袋内装有性状大小相同的一个白球和一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则为白球.(由学生口答,答案:(1)(4)是必然事件;(2)(3)是不可能事件;(5)(6)是随机事件.)例2对某电视机厂生产的电视机进行抽样检测的数据如下:(1)计算表中优等品的各个频率;(2)该厂生产的电视机优等品的概率是多少?(由一名学生板演后,教师纠正)解:(1)各次优等品的概率为,,,,,(2)优等品的概率是.4.课堂练习(1)某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所示:(I)计算表中击中靶心的各个频率;(II)这个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多少?(由一名学生板演后,教师讲解)(2)问答:(I)试举出两个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实例;(II)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什么是0?(III)必然事件的概率为什么是1?(IV)随机事件的概率为什么是小于1的正数?它是否可能为负数?[参考答案](1)解:(I)击中靶心的各个频率依次是:,,,,,(II)这个射手击中靶心的概率约为.(2)略.5.总结提炼(1)随机事件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2)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统计定义(3)概率的范围:()1 0≤≤AP.。

湘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概率》教案

湘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概率》教案
湘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第 4 章《概率》教案
4.1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
1.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 件的概念,并会识别;(重点)
2.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 小的.
一、情境导入 在一些成语中也蕴含着事件类型,例如 瓮中捉鳖、拔苗助长、守株待兔、水中捞月 所描述的事件分别属于什么类型事件呢?
A.12
B.
1 4
C.16
D.112
解析: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列举出所有可
小明赢,若摸出两张牌面图形都是中心对称 图形小亮赢,这个游戏公平吗?请说明理由.
解析:(1)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 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
(2)首先根据(1)求得摸出两张牌面图形
能情况,然后由概率公式计算求得.画树状 都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16 种情况,摸出两张
1.理解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趋于 稳定这一规律;(重点)
2.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如何用频率估计 概率;(重点)
3.通过概率计算进一步比较概率与频 率之间的关系.
一、情境导入
一个箱子中放有红、黄、黑三个小球, 三个人先后去摸球,一人摸一次,一次摸出 一个小球,摸出后放回,摸出黑色小球为赢, 这个游戏是否公平.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类型一】 概率的简单计算
小玲在一次班会中参与知识抢答 活动,现有语文题 6 个,数学题 5 个,综合 题 9 个,她从中随机抽取 1 个,抽中数学题 的概率是( )
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 堂达标训练”第 4 题
【类型二】 游戏问题 (2015·兰州模拟)如图,有 5 张背
面相同的纸牌 A,B,C,D,E,其正面分别 画有五个不同的几何图形,将这 5 张纸牌背 面朝上洗匀后,小明随机摸出一张,记下图 形后放回洗匀,小亮随机再摸出一张.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10.3.1频率的稳定性(教案)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10.3.1频率的稳定性(教案)

第十章概率10.3.1频率的稳定性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能让学生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实验频率稳定在某一常数附近,并据此能估计出某一事件发生的频率.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使用数学的良好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3.通过对频率的稳定性的学习,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等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区别和联系.2. 大量重复实验得到频率的稳定值的分析.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填空:一般地,随着试验次数n的增大,频率偏离概率的幅度会_________,即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会逐渐_________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我们称频率的这个性质为频率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可以用频率fn(A)估计概率P(A).(2)新知探究问题1:小组合作探究概率与频率的区别与联系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并提出本节课所学内容(3)新知建构概率与频率的区别:频率反映了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繁程度,是随机的;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值,它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与频率的联系:频率是概率的估计值,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越来越接近概率(4)数学运用例1.给出下列说法:①频数和频率都能反映一个对象在试验总次数中的频繁程度;②每个试验结果出现的频数之和等于试验的样本总数;③每个试验结果出现的频率之和不一定等于1;④频率就是概率.其中正确的是()A.①B.①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C【解析】对于①,根据频数和频率的定义知,频数和频率都能反映一个对象在试验总次数中的频繁程度,所以①正确;对于②,每个试验结果出现的频数之和等于试验的样本总数,所以②正确;对于③,每个试验结果出现的频率之和一定等于1,所以③错误;对于④,频率是一个实验值,是随实验结果变化的,概率是稳定值,是不随实验结果变化的,所以④错误.综上知,正确的命题序号是①②.故选:C.变式训练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B.一次试验中不同的基本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C.任意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总满足0<P(A)<1;D.若事件A的概率趋近于0,即P(A)→0,则事件A是不可能事件.【答案】AB【解析】频率是较少数据统计的结果,是一种具体的趋势和规律.在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加,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这个常数叫做这个事件的概率.∴随机事件A的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A正确.∵基本事件的特点是任意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一次试验中,不同的基本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B正确.∵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随机事件的概率大于0,小于1,∴任意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满足0≤P(A)≤1,∴C错误.若事件A的概率趋近于0,则事件A是小概率事件,∴D错误∴说法正确的有两个,故选:AB.变式训练2:(多选)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做100次抛硬币的试验,结果51次出现正面朝上,因此,出现正直朝上的概率是51 100B.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就是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C.抛掷骰子100次,得点数是1的结果有18次,则出现1点的频率是9 50D.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不一定是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答案】CD【解析】对于A,混淆了频率与概率的区别,故A错误;对于B,混淆了频率与概率的区别,故B错误;对于C,抛掷骰子100次,得点数是1的结果有18次,则出现1点的频率是950,符合频率定义,故C正确;对于D,频率是概率的估计值,故D正确. 故选:CD.例2.有一个转盘游戏,转盘被平均分成10等份(如图所示),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后,指针指向的数字即为转出的数字.游戏规则如下:两个人参加,先确定猜数方案,甲转动转盘,乙猜,若猜出的结果与转盘转出的数字所表示的特征相符,则乙获胜,否则甲获胜.猜数方案从以下三种方案中选一种:A.猜“是奇数”或“是偶数”B.猜“是4的整数倍数”或“不是4的整数倍数”C.猜“是大于4的数”或“不是大于4的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你是乙,为了尽可能获胜,你将选择哪种猜数方案,并且怎样猜?为什么?(2)为了保证游戏的公平性,你认为应制定哪种猜数方案?为什么?(3)请你设计一种其他的猜数方案,并保证游戏的公平性.【答案】(1) 应选方案B ,猜“不是4的整数倍数”;(2) 应当选择方案A;(3) 可以设计为:猜“是大于5的数”或“不是大于5的数”【解析】 (1)如题图,方案A中“是奇数”或“是偶数”的概率均为=0.5;方案B中“不是4的整数倍数”的概率为=0.8,“是4的整数倍数”的概率为=0.2;方案C中“是大于4的数”的概率为=0.6,“不是大于4的数”的概率为=0.4.乙为了尽可能获胜,应选方案B,猜“不是4的整数倍数”.(2)为了保证游戏的公平性,应当选择方案A.因为方案A猜“是奇数”或“是偶数”的概率均为0.5,从而保证了该游戏是公平的.(3)可以设计为:猜“是大于5的数”或“不是大于5的数”,此方案也可以保证游戏的公平性.变式训练:某超市为了解顾客的购物量及结算时间等信息,安排一名员工随机收集了在该超市购物的100名顾客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这100位顾客中一次性购物超过8件的顾客占55%.(1)求x,y的值;(2)求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超过2分钟的概率.【答案】(1)x=15,y=20;(2)0.3.【解析】(1)由已知得2510553045yx++=⎧⎨+=⎩,,所以x=15,y=20.(2)设事件A为“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超过2分钟”,事件A1为“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为2.5分钟”,事件A2为“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为3分钟”,所以P(A)=P(A1)+P(A2)=20100+10100=0.3.例3: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美国是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截止2020年6月8日美国确诊病例约为200万人,经过随机抽样,从感染人群中抽取1000人进行调查,按照年龄得到如下频数分布表:(Ⅰ)求a 的值及这1000例感染人员的年龄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Ⅱ)用频率估计概率,求感染人群中年龄不小于60岁的概率.【答案】(Ⅰ)250a =,平均数为52.2;(Ⅱ)0.38.【解析】(Ⅰ)由题意知50320300801000a ++++=,∴250a =,年龄平均数1050302505032070300908052.21000⨯+⨯+⨯+⨯+⨯==. (Ⅱ)1000人中年龄不小于60岁的人有380人, 所以年龄不小于60岁的频率为3800.381000=, 用频率估计概率,所以感染人群中年龄不小于60岁的概率为0.38.四、小结:1.频率的稳定性2.概率与频率的区别:频率反映了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繁程度,是随机的;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值,它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与频率的联系:频率是概率的估计值,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越来越接近概率五、作业:习题10.3.1。

高中数学教案 第4讲 随机事件与概率

高中数学教案 第4讲 随机事件与概率

第4讲随机事件与概率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2.理解事件间的关系与运算.1.样本空间和随机事件(1)样本点和有限样本空间①样本点:随机试验E 的每个可能的□1基本结果称为样本点,常用ω表示.全体样本点的集合称为试验E 的样本空间,常用Ω表示.②有限样本空间:如果一个随机试验有n 个可能结果ω1,ω2,…,ωn ,则称样本空间Ω={ω1,ω2,…,ωn }为有限样本空间.(2)随机事件①定义:将样本空间Ω的□2子集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事件.②表示:大写字母A ,B ,C ,….③随机事件的极端情形: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2.事件的关系定义表示法图示包含关系若事件A 发生,事件B □3一定发生,称事件B 包含事件A (或事件A 包含于事件B )□4B ⊇A (或A □5⊆B )互斥事件如果事件A 与事件B □6不能同时发生,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或互不相容)若A ∩B =∅,则A 与B 互斥对立事件如果事件A 和事件B 在任何一次试验中□7有且仅有一个发生,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A 的对立事件记为A -若A ∩B =∅,且A ∪B =Ω,则A 与B 对立3.事件的运算定义表示法图示并事件事件A 与事件B 至少有一个发生,称这个事件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并事件(或和事件)□8A ∪B (或A +B )交事件事件A 与事件B 同时发生,称这样一个事件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交事件(或积事件)□9A ∩B (或AB )4.概率与频率(1)频率的稳定性:一般地,随着试验次数n 的增大,频率偏离概率的幅度会缩小,即事件A 发生的频率f n (A )会逐渐稳定于事件A 发生的□10概率P (A ).我们称频率的这个性质为频率的稳定性.(2)频率稳定性的作用:可以用频率f n (A )估计□11概率P (A ).常用结论1.从集合的角度理解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1)几个事件彼此互斥,是指由各个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交集为空集.(2)事件A 的对立事件A -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是全集中由事件A 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补集.2.概率加法公式的推广当一个事件包含多个结果且各个结果彼此互斥时,要用到概率加法公式的推广,即P (A 1∪A 2∪…∪A n )=P (A 1)+P (A 2)+…+P (A n ).1.思考辨析(在括号内打“√”或“×”)(1)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是相同的.()(2)在大量的重复试验中,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3)若随机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A ),则0≤P (A )≤1.()(4)6张奖券中只有一张有奖,甲、乙先后各抽取一张,则甲中奖的概率小于乙中奖的概率.()答案:(1)×(2)√(3)√(4)×2.回源教材(1)某人打靶时连续射击两次,下列事件中与事件“至少一次中靶”互为对立的是()A.至多一次中靶B.两次都中靶C.只有一次中靶D.两次都没有中靶解析:D连续射击两次中靶的情况如下:①两次都中靶;②只有一次中靶;③两次都没有中靶,故选D.(2)一个人打靶时连续射击两次,事件“至多有一次中靶”的互斥事件是()A.至少有一次中靶B.两次都中靶C.只有一次中靶D.两次都不中靶解析:B射击两次中“至多有一次中靶”即“有一次中靶或两次都不中靶”,与该事件不能同时发生的是“两次都中靶”.(3)把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连续抛掷1000次,其中有496次正面朝上,504次反面朝上,则掷一次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解析:掷一次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0.5.答案:0.5随机事件的关系运算例1(1)若干个人站成一排,其中为互斥事件的是()A.“甲站排头”与“乙站排头”B.“甲站排头”与“乙不站排尾”C.“甲站排头”与“乙站排尾”D.“甲不站排头”与“乙不站排尾”解析:A根据互斥事件不能同时发生,判断A是互斥事件;B、C、D中两事件能同时发生,故不是互斥事件.故选A.(2)(多选)一批产品共有100件,其中5件是次品,95件是合格品.从这批产品中任意抽取5件,现给出以下四个事件:事件A:“恰有一件次品”;事件B:“至少有两件次品”;事件C:“至少有一件次品”;事件D:“至多有一件次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B.B∪D是必然事件C.A∩B=CD.A∩D=C解析:AB根据已知条件以及利用和事件、积事件的定义进行判断.事件A∪B 指至少有一件次品,即事件C,故A正确;事件B∪D指至少有两件次品或至多有一件次品,次品件数包含0到5,即代表了所有情况,故B正确;事件A和B 不可能同时发生,即事件A∩B=∅,故C错误;事件A∩D指恰有一件次品,即事件A,而事件A和C不同,故D错误.反思感悟1.事件的关系运算策略(1)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但也可以同时不发生.(2)进行事件的运算时,一是要紧扣运算的定义,二是要全面考虑同一条件下的试验可能出现的全部结果,必要时可列出全部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也可类比集合的关系和运用Venn图分析事件.2.辨析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思路(1)在一次试验中,两个互斥事件有可能都不发生,也可能有一个发生,但不可能同时发生.(2)两个对立事件必有一个发生,但不可能同时发生.即两事件对立,必定互斥,但两事件互斥,未必对立.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一个特例.(3)互斥的概念适用于两个或多个事件,但对立的概念只适用于两个事件.训练1(1)把红、黄、蓝、白4张纸牌随机地分发给甲、乙、丙、丁四人,每个人分得一张,事件“甲分得红牌”与“乙分得红牌”()A.是对立事件B.是不可能事件C.是互斥但不对立事件D.不是互斥事件解析:C事件“甲分得红牌”与事件“乙分得红牌”不可能同时发生,故它们是互斥事件,但由于这两个事件的和事件不是必然事件,故这两个事件不对立.(2)(多选)口袋里装有1红,2白,3黄共6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小球,从中取出两个球,事件A=“取出的两个球同色”,B=“取出的两个球中至少有一个黄球”,C=“取出的两个球至少有一个白球”,D=“取出的两个球不同色”,E=“取出的两个球中至多有一个白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与D为对立事件B.B与C是互斥事件C.C与E是对立事件D.P(C∪E)=1解析:AD当取出的两个球为一黄一白时,B与C都发生,B不正确;当取出的两个球中恰有一个白球时,事件C与E都发生,C不正确;显然A与D是对立事件,A正确;C∪E为必然事件,P(C∪E)=1,D正确.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例2某商场进行有奖销售,购满100元商品得1张奖券,多购多得.1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50个.设1张奖券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事件分别为A,B,C,求:(1)P(A),P(B),P(C);(2)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3)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解:(1)P(A)=11000,P(B)=101000=1100,P(C)=501000=1 20 .(2)1张奖券中奖包含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设“1张奖券中奖”这个事件为M,则M=A∪B∪C.∵事件A,B,C两两互斥,∴P(M)=P(A∪B∪C)=P(A)+P(B)+P(C)=1+10+501000=611000,故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为61 1000.(3)设“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为事件N,则事件N与“1张奖券中特等奖或中一等奖”为对立事件,∴P(N)=1-P(A∪B)=1-(11000+1100)=9891000,故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为989 1000.反思感悟当所求概率的事件较为复杂时,可考虑把其分解为几个互斥的事件,利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求解,或求其对立事件的概率,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求解.训练2经统计,在某储蓄所一个营业窗口排队的人数相应的概率如下:排队人数012345人及5人以上概率0.10.160.30.30.10.04求:(1)至多2人排队等候的概率;(2)至少3人排队等候的概率.解:记“无人排队等候”为事件A,“1人排队等候”为事件B,“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C,“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D,“4人排队等候”为事件E,“5人及5人以上排队等候”为事件F,则事件A,B,C,D,E,F彼此互斥.(1)记“至多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G,则G=A∪B∪C,所以P(G)=P(A∪B∪C)=P(A)+P(B)+P(C)=0.1+0.16+0.3=0.56.(2)法一: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则H=D∪E∪F,所以P(H)=P(D∪E∪F)=P(D)+P(E)+P(F)=0.3+0.1+0.04=0.44.法二: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则其对立事件为事件G,所以P(H)=1-P(G)=0.44.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例3(经典高考题)某厂接受了一项加工业务,加工出来的产品(单位:件)按标准分为A,B,C,D四个等级.加工业务约定:对于A级品、B级品、C级品,厂家每件分别收取加工费90元、50元、20元;对于D级品,厂家每件要赔偿原料损失费50元.该厂有甲、乙两个分厂可承接加工业务.甲分厂加工成本费为25元/件,乙分厂加工成本费为20元/件.厂家为决定由哪个分厂承接加工业务,在两个分厂各试加工了100件这种产品,并统计了这些产品的等级,整理如下:甲分厂产品等级的频数分布表等级A B C D频数40202020乙分厂产品等级的频数分布表等级A B C D频数28173421(1)分别估计甲、乙两分厂加工出来的一件产品为A级品的概率;(2)分别求甲、乙两分厂加工出来的100件产品的平均利润,以平均利润为依据,厂家应选哪个分厂承接加工业务?解:(1)由试加工产品等级的频数分布表知,甲分厂加工出来的一件产品为A级品的概率的估计值为40100=0.4;乙分厂加工出来的一件产品为A级品的概率的估计值为28100=0.28.(2)由数据知甲分厂加工出来的100件产品利润的频数分布表为利润6525-5-75频数40202020因此甲分厂加工出来的100件产品的平均利润为65×40+25×20-5×20-75×20100=15(元).由数据知乙分厂加工出来的100件产品利润的频数分布表为利润70300-70频数28173421因此乙分厂加工出来的100件产品的平均利润为70×28+30×17+0×34-70×21100=10(元).比较甲、乙两分厂加工的产品的平均利润,厂家应选甲分厂承接加工业务.反思感悟1.频率反映了一个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频率是随机的,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值,通常用概率来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时也用频率来作为随机事件概率的估计值.2.利用概率的统计意义求事件的概率,即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步趋近于某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概率.训练3某超市计划按月订购一种酸奶,每天进货量相同,进货成本每瓶4元,售价每瓶6元,未售出的酸奶降价处理,以每瓶2元的价格当天全部处理完.根据往年销售经验,每天需求量与当天最高气温(单位:℃)有关.如果最高气温不低于25,需求量为500瓶;如果最高气温位于区间[20,25),需求量为300瓶;如果最高气温低于20,需求量为200瓶.为了确定六月份的订购计划,统计了前三年六月份各天的最高气温数据,得下面的频数分布表:最高气温[10,15)[15,20)[20,25)[25,30)[30,35)[35,40]天数216362574以最高气温位于各区间的频率估计最高气温位于该区间的概率.(1)估计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不超过300瓶的概率;(2)设六月份一天销售这种酸奶的利润为Y(单位:元),当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进货量为450瓶时,写出Y的所有可能值,并估计Y大于零的概率.解:(1)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不超过300瓶,当且仅当最高气温低于25,由表中数据可知,最高气温低于25的频率为2+16+3690=0.6.所以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不超过300瓶的概率的估计值为0.6. (2)当这种酸奶一天的进货量为450瓶时,若最高气温低于20,则Y=200×6+(450-200)×2-450×4=-100;若最高气温位于区间[20,25),则Y=300×6+(450-300)×2-450×4=300;若最高气温不低于25,则Y=450×(6-4)=900,所以,利润Y的所有可能值为-100,300,900.Y大于零当且仅当最高气温不低于20,由表格数据知,最高气温不低于20的频率为36+25+7+490=0.8.因此Y大于零的概率的估计值为0.8.限时规范训练(七十六)A级基础落实练1.在1,2,3,…,10这十个数字中,任取三个不同的数字,那么“这三个数字的和大于5”这一事件是()A.必然事件B.不可能事件C.随机事件D.以上选项均有可能解析:A从1,2,3,…,10这十个数字中任取三个不同的数字,那么这三个数字和的最小值为1+2+3=6,∴事件“这三个数字的和大于5”一定会发生,∴由必然事件的定义可以得知该事件是必然事件.2.同时抛掷两枚完全相同的骰子,用(x,y)表示结果,记A为“所得点数之和小于5”,则事件A包含的样本点的个数是()A.3B.4C.5D.6解析:D事件A包含(1,1),(1,2),(1,3),(2,1),(2,2),(3,1),共6个样本点.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事件的概率总是在(0,1)之间B.频率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C.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一般会稳定于概率D.概率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解析:C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故A错误;频率是由试验的次数决定的,故B错误;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故C正确,D错误.4.(2024·太原模拟)已知随机事件A和B互斥,且P(A∪B)=0.7,P(B)=0.2,-)=()则P(AA.0.5B.0.1C.0.7D.0.8解析:A∵随机事件A和B互斥,且P(A∪B)=0.7,P(B)=0.2,∴P(A)=P(A∪B)-P(B)=0.7-0.2=0.5,∴P(A-)=1-P(A)=1-0.5=0.5.5.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向上的点数是1或3”为事件A,“向上的点数是1或5”为事件B,则()A.A∪B表示向上的点数是1或3或5B.A=BC.A∪B表示向上的点数是1或3D.A∩B表示向上的点数是1或5解析:A设A={1,3},B={1,5},则A∩B={1},A∪B={1,3,5},∴A≠B,A∩B表示向上的点数是1,A∪B表示向上的点数为1或3或5.6.(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若事件A与事件B是互斥事件,则P(AB)=0B.若事件A与事件B是对立事件,则P(A+B)=1C.某人打靶时连续射击三次,则事件“至少有两次中靶”与事件“至多有一次中靶”是对立事件D.把红、橙、黄3张纸牌随机分给甲、乙、丙3人,每人分得1张,则事件“甲分得的不是红牌”与事件“乙分得的不是红牌”是互斥事件解析:ABC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A,B不可能同时发生,所以P(AB)=0,故A正确;事件A与事件B是对立事件,则事件B即为事件A-,所以P(A+B)=1,故B 正确;事件“至少有两次中靶”与“至多有一次中靶”不可能同时发生,且二者必有一个发生,所以为对立事件,故C正确;事件“甲分得的不是红牌”与事件“乙分得的不是红牌”可能同时发生,即“丙分得的是红牌”,所以不是互斥事件,故D错误.7.商场在一周内共卖出某种品牌的皮鞋300双,商场经理为考察其中各种尺码皮鞋的销售情况,以这周内某天售出的40双皮鞋的尺码为一个样本,分为5组,已知第3组的频率为0.25,第1,2,4组的频数分别为6,7,9.若第5组表示的是尺码为40~42的皮鞋,则售出的这300双皮鞋中尺码为40~42的皮鞋约为双.解析:∵第1,2,4组的频数分别为6,7,9,∴第1,2,4组的频率分别为640=0.15,740=0.175,940=0.225.∵第3组的频率为0.25,∴第5组的频率是1-0.25-0.15-0.175-0.225=0.2,∴售出的这300双皮鞋中尺码为40~42的皮鞋约为0.2×300=60(双).答案:608.(2024·天津调研)某射击运动员平时100次训练成绩的统计结果如下:命中环数12345678910频数24569101826128如果这名运动员只射击一次,估计射击成绩是6环的概率为;不少于9环的概率为.解析:由题表得,如果这名运动员只射击一次,估计射击成绩是6环的概率为10100=110,不少于9环的概率为12+8100=15.答案:110159.我国西部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在下列区间内的概率如表所示:年降水量(mm)(100,150)(150,200)(200,250)(250,300)概率0.210.160.130.12则年降水量在(200,300)(mm)范围内的概率是.解析:设年降水量在(200,300),(200,250),(250,300)的事件分别为A,B,C,则A=B∪C,且B,C为互斥事件,所以P(A)=P(B)+P(C)=0.13+0.12=0.25.答案:0.2510.某超市随机选取1000位顾客,记录了他们购买甲、乙、丙、丁四种商品的情况,整理成如下统计表,其中“√”表示购买,“×”表示未购买.商品顾客人数甲乙丙丁100√×√√217×√×√200√√√×300√×√×85√×××98×√××(1)估计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2)估计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3)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乙、丙、丁中哪种商品的可能性最大?解:(1)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这1000位顾客中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乙和丙,所以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 1000=0.2.(2)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这1000位顾客中有1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丙、丁,另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乙、丙,其他顾客最多购买了2种商品,所以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 1000=0.3.(3)与(1)同理,可得: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1000=0.2,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3001000=0.6,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1000=0.1.所以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丙的可能性最大.11.某险种的基本保费为a(单位:元),继续购买该险种的投保人称为续保人,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与其上年度出险次数的关联如下:上年度出险次数01234≥5保费0.85a a 1.25a 1.5a 1.75a2a 随机调查了该险种的200名续保人在一年内的出险情况,得到如下统计表:出险次数01234≥5频数605030302010(1)记A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不高于基本保费”,求P(A)的估计值;(2)记B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但不高于基本保费的160%”,求P(B)的估计值;(3)求续保人本年度平均保费的估计值.解:(1)事件A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小于2.由所给数据知,一年内出险次数小于2的频率为60+50200=0.55,故P(A)的估计值为0.55.(2)事件B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且小于4.由所给数据知,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且小于4的频率为30+30200=0.3,故P(B)的估计值为0.3.(3)由所给数据得保费0.85a a 1.25a 1.5a 1.75a2a频率0.300.250.150.150.100.05调查的200名续保人的平均保费为0.85a×0.30+a×0.25+1.25a×0.15+1.5a×0.15+1.75a×0.10+2a×0.05=1.1925a.因此,续保人本年度平均保费的估计值为1.1925a.B级能力提升练12.(多选)(2023·枣庄调研)一个袋子中有大小和质地相同的4个球,其中有2个红色球(标号为1和2),2个绿色球(标号为3和4),从袋中不放回地随机摸出2个球,每次摸出一个球.设事件R1=“第一次摸到红球”,R=“两次都摸到红球”,G=“两次都摸到绿球”,M=“两球颜色相同”,N=“两球颜色不同”,则()A.R1⊆RB.R∩G=∅C.R∪G=MD.M=N-解析:BCD样本空间为{(1,2),(1,3),(1,4),(2,3),(2,4),(3,4),(2,1),(3,1),(4,1),(3,2),(4,2),(4,3)},R1={(1,2),(1,3),(1,4),(2,1),(2,3),(2,4)},R={(1,2),(2,1)},G={(3,4),(4,3)},M={(1,2),(2,1),(3,4),(4,3)},N={(1,3),(1,4),(2,3),(2,4),(3,1),(3,2),(4,1),(4,2)},由集合的包含关系可知B,C,D正确.13.如果事件A,B互斥,记A-,B-分别为事件A,B的对立事件,那么()A.A∪B是必然事件B.A-∪B-是必然事件C.A-与B-一定互斥D.A-与B-一定不互斥-∪B-是必然事件,A-与B-不解析:B如图①所示,A∪B不是必然事件,A互斥;如图②所示,A∪B是必然事件,A-∪B-是必然事件,A-与B-互斥.图①图②14.某河流上的一座水力发电站,每年六月份的发电量Y(单位:万千瓦·时)与该河上游在六月份的降雨量X(单位:毫米)有关.据统计,当X=70时,Y=460;X每增加10,Y增加5.已知近20年X的值为140,110,160,70,200,160,140,160,220,200,110,160,160,200,140,110,160,220,140,160.(1)完成如下的频率分布表:近20年六月份降雨量频率分布表降雨量70110140160200220频率120420220(2)假定今年六月份的降雨量与近20年六月份降雨量的分布规律相同,并将频率视为概率,求今年六月份该水力发电站的发电量低于490(万千瓦·时)或超过530(万千瓦·时)的概率.解:(1)在所给数据中,降雨量为110毫米的有3个,降雨量为160毫米的有7个,降雨量为200毫米的有3个.故近20年六月份降雨量频率分布表为降雨量70110140160200220频率120320420720320220(2)根据题意,Y=460+X-7010×5=X2+425,故P(“发电量低于490万千瓦·时或超过530万千瓦·时”)=P(Y<490或Y>530)=P(X<130或X>210)=P(X=70)+P(X=110)+P(X=220)=120+320+220=310.故今年六月份该水力发电站的发电量低于490(万千瓦·时)或超过530(万千瓦·时)的概率为310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概率初步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概率初步教案

昭仁中学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昭仁中学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昭仁中学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昭仁中学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昭仁中学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昭仁中学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科目数学内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3) 课时年级七编写人杨维选授课人审核人班级小组学生姓名时间学习目标1.在实验过程中了解几何概型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能进行简单计算;并能联系实际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2.在实验过程中学会通过比较、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选择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实际问题,并且初步形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概率模型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分析概率模型的特点,总结几何概型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学习过程:先入为主自主学习学习课本P151-154,思考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动这个转盘,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可能性最大的区域是________色。

2.如图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当转盘转动停止后,下面有3个表述:①指针指向3个区域的可能性相同;②指针指向红色区域的概率为31;③指针指向红色区域的概率为21,其中正确的表述是________________(填番号)个案补充1.汇报:展示学习成果2、导学:明确学习目标预习案3、交流:合作探求新知探下图是卧室和书房地板的示意图,图中每一块地砖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一个小球在卧室和书房中自由地滚动,并随机的停留在某块方块上。

(1)在哪个房间里,小球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大?究案(2)你觉得小球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大小与什么有关?假如小球在如图所示的地板上自由地滚动,并随机地停留在某块方砖上,它最终停留在黑色方砖上的概率是多少?请说明你的理由。

4、检测:强化变式训练5、延伸:评价拓展提升检测案1.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并规定:顾客每购买100元的商品,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

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红、黄或绿色区域,顾客就可以分别获得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券(转盘等分成20份)。

2_频率的稳定性_课时1_教案1

2_频率的稳定性_课时1_教案1

6.2 频率的稳定性(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教科书基于学生对大量重复试验事件发生频率的认识,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使学生经历“猜测—实验和收集实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验证猜测”的过程,探索大量重复试验中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一个常数附近。

频率、概率是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试验频率和理论概率的辨证关系,同时亦为学生体会概率和统计之间的联系打下基础。

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与表示、数据分析以及做出推断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

为此,本节课设计了以下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通过试验让学生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在某一常数附近,并据此能估计出某一事件发生的频率。

2.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使用数学的良好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发展学生的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试验让学生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实验的频率具有稳定性,并据此能初步估计出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难点:大量重复试验得到频率的稳定值的分析.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猜想→实验→分析→交流→发现→应用”的一系列活动,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自己发现并掌握相应的规律。

教学方式: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猜想→实验→分析→交流→发现→应用”,经历自主探索、分组实验、合作交流等活动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创设和谐,愉悦的环境,辅以适当的引导。

同时利用计算机演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交互性与直观性,打破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课前准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分组试验,获取数据;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训练,发展思维;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频率的稳定性》教案 (公开课)2022年北师大版数学

《频率的稳定性》教案 (公开课)2022年北师大版数学

6.2频率的稳定性1.理解频率和概率的意义;2.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能够用频率估计某一事件的概率.(重点,难点)一、情境导入养鱼专业户为了估计他承包的鱼塘里有多少条鱼(假设这个鱼塘里养的是同一种鱼),先捕上100条做上标记,然后放回塘里,过了一段时间,待带标记的鱼完全和塘里的鱼混合后,再捕上100条,发现其中带标记的鱼有10条,塘里大约有鱼多少条?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频率的稳定性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红色、白色玻璃球共60个,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小明通过屡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色球的频率稳定在25%左右,那么口袋中红色球可能有()A.5个B.10个C.15个D.45个解析:∵摸到红色球的频率稳定在25%左右,∴口袋中红色球的频率为25%,故红球的个数为60×25%=15(个).应选C.方法总结: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条件下才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解题时由“频数=数据总数×频率〞计算即可.探究点二:用频率估计概率【类型一】用频率估计概率为了看图钉落地后钉尖着地的概率有多大,小明做了大量重复试验,发现钉尖着地的次数是实验总次数的40%,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B.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C.D.前20次试验结束后,钉尖着地的次数一定是8次解析:A.,故此选项说法正确;B.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故此选项说法正确;C.∵,∴钉尖着地的概率大约是,故此选项说法正确;D.前20次试验结束后,钉尖着地的次数应该在8次左右,故此选项说法错误.应选D.【类型二】利用频率估计球的个数王老师将1个黑球和假设干个白球放入一个不透明的口袋并搅匀,让假设干学生进行摸球实验,每次摸出一个球(有放回),下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结果保存两位小数):(1)补全上表中的有关数据,根据上表数据估计从袋中摸出一个球是黑球的概率是________;(2)估算袋中白球的个数.解析:(1)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到某个常数来表示该事件发生的概率即可;(2)根据概率公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1)251÷1000≈0.25.∵,∴估计从袋中摸出一个球是黑球的概率是0.25;(2)设袋中白球为x 个,11+x,x =3.答:估计袋中有3个白球.方法总结:如果一个事件有n 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 出现m 种结果,那么事件A 的概率P (A )=mn.【类型三】 利用频率折线图估计概率一粒木质中国象棋棋子“車〞,它的正面雕刻一个“車〞字,它的反面是平的,将棋子从一定高度下抛,落地反弹后可能是“車〞字面朝上,也可能是“車〞字朝下.由于棋子的两面不均匀,为了估计“車〞字朝上的时机,某实验小组做了棋子下抛实验,并把实验数(1)请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并画出折线统计图中剩余局部;(2)如果实验继续进行下去,根据上表数据,这个实验的频率将接近于该事件发生的概率,请估计这个概率约是多少?解析:(1)根据表中信息,用频数除以实验次数,得到频率,由于试验次数较多,可以用频率估计概率.描点连线,可得折线图;(2)根据表中数据,,,,,,,,,即可估计概率的大小.解:(1)120×0.55=66,88÷160,故所填数字为66;补全折线图如下;(2)如果实验继续进行下去,根据上表数据,这个实验的频率将接近于该事件发生的概率,这个概率约是0.55.方法总结:用频率估计概率时,一般观察所计算的各频率数值的变化趋势,即观察各数值主要接近在哪个数附近,这个常数就是所求概率的估计值.【类型四】 利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1)(2)这批篮球优等品的概率估计值是多少?解析:(1)根据表中信息,用优等品频数m 除以抽取的篮球数n 即可;(2)根据表中数据,,,,,,,即可估计这批篮球优等品的概率.解:(1)570600,744800,9401000,11281200,; (2)这批篮球优等品的概率估计值是0.94.三、板书设计1.频率及其稳定性: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事件的频率会呈现稳定性,即频率会在一个常数附近摆动.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摆动的幅度有越来越小的趋势.2.用频率估计概率:一般地,在大量重复实验下,随机事件A 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到某一个常数p ,于是,我们用p 这个常数表示随机事件A 发生的概率,即P (A )=p .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比照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体会到两者间的联系,从而运用其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第2课时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掌握三角形按边分类方法,能够判定三角形是否为特殊的三角形;2.探索并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观察下面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问:你能不能给三角形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三角形按边分类以下关于三角形按边分类的集合中,正确的选项是( )解析:三角形根据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只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三边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应选D.方法总结:三角形按边分类,分成不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知道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是解此题的关键.探究点二: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关系【类型一】 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以以下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2cm ,3cm ,5cm B .5cm ,6cm ,10cm C .1cm ,1cm ,3cm D .3cm ,4cm ,9cm解析:选项A 中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B 中5+6>10,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选项C 中1+1<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D 中3+4<9,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应选B.方法总结: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要判定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类型二】 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A .3<x <11 B .4<x <7 C .-3<x <11 D .x >3解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 ,∴7-4<x <7+4,即3<x A.方法总结: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要同时运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类型三】 三角形三边关系与绝对值的综合假设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化简|a -b -c |+|b -c -a |+|c +a -b |.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判定绝对值里的式子的正负,然后去绝对值符号进行计算即可.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a -b -c <0,b -c -a <0,c +a -b >0.∴|a -b -c |+|b -c -a |+|c +a -b |=b +c -a +c +a -b +c +a -b =3c +a -b .方法总结:绝对值的化简首先要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式子的正负,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将绝对值的符号去掉,最后进行化简.此类问题就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式子的正负,然后进行化简.三、板书设计1.三角形按边分类: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边互不相等的三角形是不等边三角形.2.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抓住“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6.2频率的稳定性(教案)

6.2频率的稳定性(教案)
1.数据分析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频率概念,从实验数据中提取信息,培养数据分析的初步意识;
2.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观察频率随实验次数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运用频率稳定性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对数据变化趋势的好奇心,发展数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最后,我意识到在课程的总结回顾环节,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反馈。我会鼓励学生们提出疑问,并及时解答,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并吸收课堂内容。
我还观察到,在实践活动中的实验操作环节,一些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对实验步骤的掌握不够熟练。这可能影响了他们对频率稳定性原理的理解。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次课中增加一个简短的实验操作培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地进行实验操作。
此外,我发现学生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候会忽略频率稳定性的应用,而是直接给出一个主观的概率估计。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对频率稳定性在实际中的应用还不够熟悉。为了改善这一点,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引入更多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学生们看到频率稳定性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应用。
1.频率的定义与计算;
2.实验探究:抛硬币、摸球等实验,记录数据并计算频率;
3.频率稳定性:观察实验次数增加时,频率的变化趋势;
4.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运用频率估计概率,分析数据;
5.实际问题:运用频率稳定性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逻辑推理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频率稳定性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抽奖活动中奖概率的分析。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抛硬币实验。这个操作将演示频率稳定性的基本原理。

(新北师大)2_频率的稳定性_课时2_教案2

(新北师大)2_频率的稳定性_课时2_教案2

6.2 频率的稳定性(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教科书基于学生对事件发生等可能性的认识,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使学生经历“猜测—实验和收集实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验证猜测”的过程,了解频率的稳定性和如何通过大量重复实验发生的频率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

但这仅仅是这堂课外显的具体教学目标,或者说是一个近期目标。

数学教学由一系列相互联系而又渐次梯进的课堂组成,因而具体的课堂教学也应满足于整个数学教学的远期目标,或者说,数学教学的远期目标,应该与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产生实质性联系。

本课内容从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务必服务于概率教学的远期目标:“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与表示、数据分析以及做出推断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概率意识”,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根据问题的特点,用统计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用频率来估计概率的方法,渗透转化和估算的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使用数学的良好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发展学生的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对事件发生的频率的分析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教学难点:通过对事件发生的频率的分析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猜想→实验→分析→交流→发现→应用”的一系列活动,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自己发现并掌握相应的规律。

教学方式: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猜想→实验→分析→交流→发现→应用”,经历一番前人发现这个结果的“浓缩”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课前准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作交流,获取数据;操作交流,探究新知;学以致用,发展思维;回忆思考,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案主讲教师__________ 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授课班级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撰写时间_________________实验2 频率稳定性实验●随机投掷均匀硬币,观察国徽朝上与国徽朝下的频率解●>> n= 3000~;m=0;●for i=1:n● t=randperm(2); %生成一个1~2的随机整数排列● x=t-1; %生成一个0~1的随机整数排列● y=x(1); %取x排列的第一个值● if y==0;● m=m+1;● end●end●p1=m/n●p2=1-p1endendif k==0t=t+1; elset=t; endende=m/te = 2.7313实验4:蒲丰(Buffon)投针实验,用频率估计π值●在画有许多间距为d的等距平行线的白纸上,随机投掷一根长为l(l≤d)的均匀直针,求针与平行线相交的概率,并计算π的近似值解:设针与平行线的夹角为α(0≤α≤π),针的中心与最近直线的距离为x(0≤x≤d/2)。

针与平行线相交的充要条件是x≤(l/2)sinα,这里x(0≤x≤d/2并且0≤α≤π。

建立直角坐标系,上述条件在坐标系下将是曲线所围成的曲边梯形区域,总的区域即x和α所有可能取值构成的矩形区域,且所有可能取值是机会均等的,符合几何概型,则所求概率为p=g的面积G的面积=∫l2sinαdαππd2=2lπd≈mn故可得π的近似计算公式π≈2nlmd,其中n为随机试验次数,m为针与平行线相交的次数。

解●>> clear,clf●n=;l=0.5;m=0;d=1;●for i=1:n● x=(l/2)*sin(rand(1)*pi); y=rand(1)*d/2;● if x>=y● m=m+1;● end●end●p1=m/n●pai=2*n*l/(m*d)实验5 生日悖论实验●在100个人的团体中,不考虑年龄差异,研究是否有两个以上的人生日相同。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 用频率估计概率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  用频率估计概率1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11.理解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趋于稳定这一规律.2.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如何用频率估计概率.3.通过概率计算进一步比较概率与频率之间的关系.一、情境导入养鱼专业户为了估计他承包的鱼塘里有多少条鱼(假设这个鱼塘里养的是同一种鱼),先捕上100条做上标记,然后放回塘里,过了一段时间,待带标记的鱼完全和塘里的鱼混合后,再捕上100条,发现其中带标记的鱼有10条,塘里大约有鱼多少条?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频率【类型一】频率的意义某批次的零件质量检查结果表:(1)计算并填写表中优等品的频率;(2)估计从该批次零件中任取一个零件是优等品的概率.解析:通过计算可知优等品的频率稳定在0.8附近,可用这个数值近似估计该批次中优等品的概率.解:(1)填表如下:(2)0.8【类型二】频率的稳定性在“抛掷正六面体”的试验中,正六面体的六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和“6”,如果试验的次数增多,出现数字“1”的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随着试验的次数增多,出现数字“1”的频率愈来愈接近于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即为它的概率.故答案是:接近16.探究点二:用频率估计概率 【类型一】用频率估计概率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能有5次正面朝上 B .必有5次正面朝上C .掷2次必有1次正面朝上D .不可能10次正面朝上解析: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次,出现正面或反面朝上的概率都是错误!,因此,平均每两次中可能有1次正面向上或有1次反面向上.选项B 、C 、D 不一定正确,选项A 正确,故选A .方法总结: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当试验次数很多时,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稳定在某一常数附近,而偏离的它可能性很小.【类型二】推算影响频率变化的因素“六·一”期间,小洁的妈妈经营的玩具店进了一纸箱除颜色外都相同的散装塑料球共1000个,小洁将纸箱里面的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其颜色,把它放回纸箱中;搅匀后再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其颜色,把它放回纸箱中;……多次重复上述过程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逐渐稳定在0.2,由此可以估计纸箱内红球的个数约是________个.解析:因为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摸到红球的频率逐渐稳定在0.2,说明红球大约占总数的0.2,所以球的总数为1000×0.2=200,故答案为:200.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在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某个事件发生的频率就接近于该事件发生的概率.概率与频率的关系是:(1)试验次数很大时,频率稳定在概率附近;(2)用频率估计概率.【类型三】 频率估计概率的实际应用 为了估计鱼塘中鱼的条数,养鱼者首先从鱼塘中打捞30条鱼做上标记,然后放归鱼塘,经过一段时间,等有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中,再打捞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标记的鱼有5条,则鱼塘中估计有________条鱼.解析:设鱼塘中估计有x 条鱼,则5∶200=30∶x ,解得:x =1200,故答案为:1200. 方法总结:求出带标记的鱼占的百分比,运用了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频率与概率的联系与区别.会用频率估计概率解决实际问题.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2【教材分析】《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的第三节。

频率的稳定性教案

频率的稳定性教案

《频率的稳定性》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概率的定义;(2)理解用统计来估计事件的概率及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用频率来估计概率的方法,渗透转化和估算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发展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事件发生的频率的分析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教学难点】理解概率与频率的关系,能够正确计算概率。

【教学方法】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一元硬币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过渡】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掷图钉的小活动,理解了在实验次数很大时,频率趋于稳定的特点。

大家知道频率稳定性最早是由谁提出的吗?课件展示图片。

【过渡】就是由这个人提出的,频率的稳定性是由瑞士数学家雅布·伯努利(1654-1705)最早阐明的,他还提出了由频率可以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过渡】那么该如何通过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同样先进行一个小游戏。

二、新课教学1.概率【过渡】硬币是我们大家经常能看到的,大家有时候也会玩一些抛硬币的游戏,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硬币落下后,会出现两种情况:正面朝下和正面朝上。

那大家有没有想过,掷一枚硬币,出现两种情况的可能性谁大谁小呢?现在我们就用刚刚老师发给大家的硬币,进行一下探究吧。

(学生两辆一组进行实验)【过渡】按照课本做一做的内容。

同桌两人做20次掷硬币的游戏,并将记录记载在下表中。

(老师巡视指导)【过渡】我看大家都已经进行完了,现在,我来找两个同学帮忙,像上节课一样,将全班同学的数据统计出来,然后我们汇总入表中。

【过渡】之后,我们画出折线图。

(学生自己根据数据画出折线图)课件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图。

【过渡】大家看一下,你们手中的图和老师展示的图一样吗?(学生回答)【过渡】观察上面的折线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过渡】刚刚大家都总结了规律,从图中,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出,当试验次数很大时, 正面朝上的频率折线差不多稳定在0.5 水平直线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过程
一、复习预习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
以2人合作小组为单位准备图钉。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活动内容:教师首先设计一个情景对话:以小明和小丽玩抛图钉游戏为背景展开交流,引出钉尖朝上和钉尖朝下的可能性不同的猜测,进而产生通过试验验证的想法。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猜测游戏结果的能力,并从中初步体会试验结果可能性有可能不同。

让学生体会猜测结果,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我们所学到的很多知识,都是先猜测,再经过多次的试验得出来的。

而且由此引出猜测是需通过大量的试验来验证。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来
研究的问题。

实际教学效果: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猜测,事实上,学生对游戏的公平性进行猜测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这就为下一环节用试验估算事件发生频率打好基础。

同时简短对话易于快速引入新课,利于课堂环节的衔接。

第三环节 分组试验,获取数据
活动内容:参照教材提供的任意掷一枚图钉,出现钉尖朝上和钉尖朝下两种结果,让同学猜想钉尖朝上和钉尖朝下的可能性是否相同的情境,让学生来做做试验。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图钉:
(1) 两人一组做20次掷图钉游戏,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钉尖朝上次数介绍频率定义:在n 次重复试验中,不确定事件A 发生了m 次,则比值n
称为事件发生的频率。

二、知识讲解
考点1:频率定义:
在n 次重复试验中,不确定事件A 发生了m 次,则比值
n
m
称为事件发生的频率。

易错点:准确找出m 与n 的值。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某射击运动员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
完成上表。

【答案】0.9,0.8,0.82,0.88,0.84,0.858,0.861.
【解析】根据概率公式 即可求出。

【例题2】
【题干】根据上表说出最大与最小频率之差。

【答案】0.1 【解析】0.9-0.8=0.1
【例题3】
【题干】观察表格,击中靶心的频率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案】频率在0.9-0.8之间浮动。

【解析】通过观察:0.9,0.8,0.82,0.88,0.84,0.858,0.861;在0.9-0.8之间浮动。

四、课堂运用
【基础】某厂打算生产一种中学生使用的笔袋,但无法确定各种颜色的产量,
于是该文具厂就笔袋的颜色随机调查了5000名中学生,并在调查到1000名、2000名、3000
名、4 000名、5 000名时分别计算了各种颜色的频率,绘制折线图如下:
n
m
随着调查次数的增加,红色的频率如何变化?
【答案】趋于0.4 【解析】由图观察可知
【巩固】根据上图,你能估计调查到10000名同学时,红色的频率是多少吗? 【答案】0.4
【解析】观察统计图可知,当人数越来越大时,红色的频率趋于0.4,比较稳定。

【拔高】根据上图,若你是该厂的负责人,你将如何安排生产各种颜色的产量? 【答案】生产红:黄:绿:蓝:其他颜色的笔袋个数之比为4:2:2:1:1
【解析】由图观察可知红,黄,绿,蓝,其他颜色的笔袋的频率趋于0.4,0.2,0.2,0.1,0.1.
课程小结
频率定义:在n 次重复试验中,不确定事件A 发生了m 次,则比值
n
m
称为事件发生的频率。

课后作业
【基础】某林业部门要考查某种幼树在一定条件的移植成活率,应采用什么具体做法
?
在同样条件下,大量地对这种幼树进行移植,并统计成活情况,计算成活的频率.如果随着移植棵数n 的越来越大,频率m
n
越来越稳定于某个常数,那么这个常数就可以被当作成活率的近似值.
(1)下表是统计试验中的部分数据,请补充完整:
【答案】0.94,0.85,0.86,0.9. 【解析】根据概率公式 即可求出。

n
m
【巩固】由下表可以发现,幼树移植成活的频率在左右摆动,并且随着移植棵数越来越大,这种规律愈加明显.
【答案】0.9
【解析】观察上表可知
【拔高】林业部门种植了该幼树1000棵,估计能成活 _______棵.
【答案】900
【解析】1000×0.9=9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