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缂丝[kâ sī]又称“刻丝”,是汉族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作为中国汉族丝 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雕塑及陶俑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宋咸平五年(1002年)归义军内部 发生兵变,归义军领袖曹延禄与其 弟曹延瑞被迫自杀。延禄的族子曹 宗寿在众人推举下掌握了归义军政 权,宋朝政府遂任命曹宗寿为归义 军节度使。战争和内乱使曹氏归义 军政权迅速衰落,而沙州地区的回 鹘势力在这一时期却得到了迅速发 展,成为与归义军政权抗衡的重要 力量。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2015-4-3
回鹘简介
• 回鹘民族由来
回鹘,中国古代民族名,亦称“乌护”、“乌纥”、“韦纥”、 “回纥”。回鹘是维吾尔族及裕固族等族的前身。 关于回鹘的族源,目前学术界比较普遍认可的是铁勒说,即回鹘是 铁勒族的一支。回鹘部落联盟中以药罗葛为首,后来的回鹘各可汗, 大多出自这个氏族。驻牧在仙娥河和温昆河流域。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 回鹘男子首服:
• 回鹘服饰中的首服代表了身份等级。首服种类有:尖顶花瓣形冠、桃 形冠、三叉冠、扇形冠、尖顶冠、圆帽、翻檐帽和花帽。尖顶花瓣形 冠、桃形冠、三叉冠和扇形冠是敦煌、新疆两地图像中都有出现的, 这三种冠加上桃形冠是回鹘族所特有的首服,是判断其回鹘族身份的 典型标志。 • 其等级高低依次为:尖顶花瓣形冠(同桃形冠)最高、三叉冠其次、 扇形冠更在其后。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第二类对襟长袍,以莫高窟第409窟和西千佛洞第16窟中的回鹘女供养人像为 例。特征是头戴桃形冠,对襟翻领长袍,翻领较大,袍身宽大,上臀中部和 膝部有线性装饰。
西千佛洞第16窟回鹘女供养人像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第三类是汉装和回鹘装的混合穿着。 以莫高窟第61窟中身穿汉服却头戴 桃形冠的女供养人与榆林窟第19窟 的凉国夫人为例
高昌古城出土麻布幡上女供养人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出土壁画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 1985年8月,龟兹石窟研究所的人 员在库木吐喇85窟的地面灰尘中, 清理出鬼子母壁画一幅,本世纪 初,德国探险队在高昌的一绘于麻 布上的鬼子母像。其服饰明显已经 比较世俗化了,鬼子母坐在凳上, 周边有八个童子围绕,怀中抱一婴 喂乳,身穿红色长袍,袍上有菱形 图案,领、袖口和长袍底边都有饰 边,这些服饰特征都在新疆、敦煌 壁画大量出现的回鹘贵族女供养人 服饰特征相同。所以这幅鬼子母 图很有可能是回鹘时期所创作。
黠戛斯[xiájiásī]唐代西北黠戛斯民族名。地处回纥西北,约当今叶尼塞河上游,萨彦岭以北,安加拉河以南地区。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回鹘汗国疆域图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图像的分布
• 敦煌地区的回鹘服饰图像
• 敦煌地处西北边陲,政权更迭频繁,敦煌莫高窟从前秦建元二年始建 后,历经十六国保存至今有壁画造像的洞窟有492个,共有壁画四万 五千多平方米,彩塑三千余身。 • 敦煌地区存有回鹘服饰资料的图像主要就是这些洞窟壁画,分布于三 个石窟群中:莫高窟、榆林窟和西千佛洞。但由于敦煌洞窟大部分营 建年代明确,很多人物旁边尚可有可辨的榜题,人物身份比较明确, 人物形象相对保存完好。
交河故城出土鬼子母像
鬼子母神,又称为欢喜母、暴恶母或爱子母,梵文音译诃利帝母。原为婆罗门教中的恶神,护法二十诸天之一, 专吃人间小孩,称之为“母夜叉”。被佛法教化后,成为专司护持儿童的护法神。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安德鲁斯《中亚古代佛教壁画图录》 334.吐峪沟VI窟,出土残供养人像, 壁画,高10.5呎,唐—高昌回鹘时期。 供养人像残得比较严重,头部残,下 半身亦残,胡须和服装样式看起来是 比较典型的回鹘族特征。只是服装上 的图案比较特殊,是对狮子的造型。 以动物造型为图案在回鹘服饰中并不 多见。
蹀躞[diã xiâ]蹀躞是唐代出现的一种功能型腰带。隋唐时期出现的一种功能型腰带,称为蹀躞带,简称蹀躞。 靿[yào]靴或袜子的筒儿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 从莫高窟第409、148窟,榆林窟第39窟 等洞窟的女供养人像来看,回鹘王妃、 公主的服饰也是受到高昌回鹘服饰的影 响。其服饰基本特征是:头戴桃形金冠 或如意博鬓金冠,冠后垂红结绶,面鬓 抱面,双耳饰有大环,身穿弧形大翻领 小袖长袍或圆领花袍。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目录
• • • • • • • • • • • 一、回鹘简介 1.回鹘民族由来 2.回鹘民族历史发展 二、图像的分布 1.敦煌地区的回鹘服饰图像 2.新疆地区的回鹘服饰图像 3.出土物中回鹘服饰图像 三、图像中主要的回鹘服饰 1.回鹘男子服饰 2.回鹘女子服饰 3.画家笔下的回鹘服饰
伯孜克里克第32窟沙丽家族供养人像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图像的分布
• 出土物中回鹘服饰图像(以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为例)
• 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在北庭古城之西约七百米,位于西坝河东岸台 地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在1979年和1980年先后两 次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此遗迹发掘较晚,保存较完整。其中保存了 大量的雕塑、壁画、回鹘文题记和其他的图像资料(出土织物、书籍 插图、佛幡画)。
莫高窟第409窟 回鹘王妃像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图像的分布
• 新疆地区的回鹘服饰图像
• 新疆地区存有回鹘服饰的遗址较多:主要有库木吐喇石窟、伯孜克里 克石窟、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高昌故城、交河故城,胜金口和吐 峪沟等。服饰资料非常丰富,只可惜该地区文物遗失海外较多,资料 分布比较零散。目前尚保存有回鹘供养人壁画的主要在伯孜克里克石 窟、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库木吐喇石窟三地。
百度文库榆林窟第19窟的凉国夫人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图像中主要的回鹘服饰
• 画家笔下的回鹘服饰
• 中原地区画家笔下的回鹘人物形象,形式有卷轴画、版画等。重要案 例有四,分别为宋李公麟《免胄1图》、宋《射猎图》、明《三才图 会》中所绘一回鹘人物形象和《皇清职贡图》中相关人物。
吐峪沟出土供养人残像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出土缂丝绦袍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喀什地区博物馆藏两件缂丝绦袍, 据新疆博物馆的王博研究人员介绍, 袍共有四件,几乎一模一样,两件 出土,两件民间征集。出土地在麦 盖提县克力孜阿瓦提乡。 此袍为交领、右衽、窄袖、收腰。 袍长138厘米,通袖长192厘米,袖 口宽15厘米,下摆宽约82厘米,两 袖口处各拼接一块对雀栏杆纹锦, 宽11厘米。背后开衩,衩高70厘米。 袍为夹袍,盘雕纹锦为面,浅棕色 绢为里。袍领内侧镶一条四花飞雀 浮纹锦。
又名娑陵水,今蒙古色楞格河 今蒙古鄂尔浑河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回鹘简介
• 回鹘民族历史发展
回鹘在北朝后期开始处于突厥汗国统治之下,东突厥汗国瓦解以 后回纥取得独立,和铁勒其他部落一起隶属于唐。743年在唐朝的帮 助下,回鹘灭突厥汗国,建立回纥汗国。788年回纥改名回鹘。 848年黠戛斯灭回鹘汗国。其后漠北地区回鹘部落分为四部,一 为乌介可汗为首的南下部分,从河套南下,由于侵扰唐朝边疆被灭, 部众多数融入华北汉人,二为于宋、辽、金时代势力强大之甘州回鹘 与沙洲回鹘,二为西州回鹘(居高昌之地,即吐鲁番),虔信摩尼教 与佛教,而最为强大的一支西迁至七河流域,和当地天山的回鹘以及 葛逻禄等铁勒部落建立了威震中亚的喀喇汗王朝。
伯孜克里克第32窟
喜悦公主像
古代寓意纹样。忍冬为一种蔓生植物,俗呼“金银花”、“金银藤”,通称卷草,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因名
金银花。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称。又称卷草纹,六朝时期流行的一种植物纹样。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现存于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的原伯 孜克里克石窟第32窟上的沙利家族供养 人像服饰也说明了沙洲回鹘服饰与高昌 回鹘服饰的相同特征。沙利家族为高昌 回鹘望族。图为沙利家族供养人像,右 侧第一人面相丰腴,蓄着连鬓八字胡须, 浓眉高鼻,一副回鹘贵族面相特征。此 身画像头戴金缕波斯式高冠,红丝带束 系于颌下,双耳饰有白色宝珠,多股长 辫垂于腰部,穿盘领小袖红底绿白相间 花纹锦袍,腰束绿色蹀躞带,脚穿长靿 靴,持花供养。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出土佛幡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右图为吐鲁番高昌古城出土的 一块麻布幡,年代约9世纪,此 幡正反两面各绘一供养人,造 型相似。图中人物双手持花供 养,头戴三叉冠,白发白眉白 须,气势盎然,穿圆领侧开襟 红袍,黑色靴子,袍上喜相逢 式的对雁纹刻画仔细,是典型 的回鹘贵族男子服饰装扮。

洪辩像 莫高窟第17窟北壁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 蒙古国鄂尔浑流域古突厥-回鹘人俑像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图像中主要的回鹘服饰
• 回鹘男子服饰
• • • • 回鹘男子以袍为主。袍主要有三种: 一种圆领窄袖长袍,袍无饰边,袍长及地或至膝; 一种圆领袍在领襟、袖口、上臂和下摆有饰边,袍长及地或至膝; 一种为斜襟右衽袍,袍长至膝。
高 昌 古 城 出 土 麻 布 幡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图中所示都是高昌回鹘时期出土的麻布幡画上的女供养人形象。她们都被认 为是回鹘女供养人,她们或在经变画中出现,或与佛像并列,服饰不一定相 同,但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手上都持物供养,表明她们供养人的身份,外 衣皆大袖,与普通回鹘女供养人袍皆窄袖相区别。这两例女供养人身后都画 有头光,更加显得身份不同。
沈雁《敦煌壁画中的回鹘服饰研究》 谢静《敦煌壁画中的少数民族服饰》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敦煌各窟中壁画
莫高窟 榆林窟 西千佛洞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莫高窟409窟 回鹘可汗像
左图是《回鹘可汗像》其存在于莫 高窟的409、148、237窟和西千佛洞 第16窟。从中回鹘王供养像可以看 出回鹘可汗的衣冠服饰与新疆吐鲁 番伯孜克里克石窟、佛寺中高昌回 鹘可汗供养像是相似的,其基本特 征为:头戴莲瓣形尖顶高冠,冠后 垂绶带,身穿圆领窄袖团龙纹开衩 长袍,腰系蹀躞革带,上垂解结锥、 短刀、火镰、荷包等物件,足蹬白 色长靿靴。 可汗身后有侍从8名,分别为其张伞 盖、执羽扇、举宝剑、捧弓箭、执 金瓜杖等......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 回鹘女供养人的服 饰可分为三类:
• 第一类交领长袍,以莫高窟第61窟、 第98窟、108窟及榆林窟第16窟中的 回鹘女供养人的服饰为例。特征是 头戴桃形冠,斜襟翻领长袍,袍身 较宽,袖较窄,是五代十国时期敦 煌壁画中回鹘女贵族供养人普遍穿 着的一种服饰。
榆林窟第16窟 回鹘公主像
尖顶花瓣形冠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三叉冠、扇形冠
图像中主要的回鹘服饰
• 回鹘女子服饰
• 回鹘女子亦以袍为主。首服有桃形冠、花蕾冠、如角前指冠、圆帽和 元宝冠。戴桃形冠穿交领长袍的回鹘女子形象只出现在敦煌壁画中, 是甘州回鹘特有的服饰。穿对襟长袍戴桃形冠、如角前指冠和元宝冠 的回鹘女子形象在敦煌壁画和新疆出土图像中都有出现,是两地共有 的服饰,可见沙洲回鹘和高昌回鹘交流频繁,服饰相似度高。 • 花蕾冠和圆帽不见于敦煌壁画中,是高昌回鹘特有的服饰。除了首服 不同,这两类服饰中的半袖长袍也显示了高昌回鹘与西域其他少数民 族以及中亚各民族的交流较多。
李肖冰《中国西域民族服饰研究》 [法]莫尼尔· 玛瑟尔《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新疆地区各石窟中壁画
伯孜克里克 石窟 北庭高昌 回鹘佛寺 旧址 库木吐喇 石窟 高昌故城、交 河故城、七个 星、胜金口与 吐峪沟等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此图为喜悦公主像,现存于德国 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其服饰也 基本相同,2位回鹘公主头戴前高 后低的如意博鬓金冠,2侧挽起双 层鬓发,上插金簪以及金镂雕饰 的云纹、凤凰纹的金饰片,后垂 红结绶,身穿弧形大翻领小袖长 袍,领面上绣有忍冬纹,领缘、 袍面中间、衣袖上部以及膝盖部 位都有联珠纹装饰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