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合集下载

《洁净的回族服饰》课件

《洁净的回族服饰》课件
带动民族产业发展
回族服饰的国际影响能够带动相关民族产业的发 展,如纺织、刺绣、饰品等,增加就业机会和经 济效益。
回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
保护传统工艺
01
对于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应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抢救,
确保这些技艺能够得以传承和发展。
传承方式创新
02
通过创新传承方式,如开展培训班、建立传习所等,让更多年来自图案丰富总结词
回族服饰上的图案丰富多样,既有抽象的几何图形,也有具象的自然景象和动植物图案。
详细描述
回族服饰上的图案丰富多样,既有抽象的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也有具象的自然景 象和动植物图案,如花卉、树木、动物、山水等。这些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性,还能够传达出回族人民 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佩戴在头上,既能遮阳又能保暖。
面料选择
要点一
总结词
回族服饰的面料选择注重舒适和耐用,同时也要符合回族 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回族服饰的面料选择非常注重舒适和耐用,同时也要符合 回族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在回族的传统中,真丝、棉 布等天然面料比较受欢迎,因为这些面料不仅舒适耐用, 而且符合回族人民对洁净的追求。此外,回族人民也会根 据不同的场合和需要选择不同的面料,如婚礼等重要场合 会选择更加华丽的面料。
收藏与展示
存放环境
选择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存 放回族服饰,避免潮湿和霉变。
收纳方式
折叠整齐或使用专用衣架悬挂,保 持形状。
展示场合
在适当的场合展示回族服饰,传承 民族文化,如民族节日、文化展览 等。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传统元素
保持回族服饰的传统特色和图案 ,传承民族文化。
现代设计

瀚海霓裳-西域服饰展

瀚海霓裳-西域服饰展

前言我国素有“衣冠之邦”的美称。

在中华服饰争奇斗艳的百花园里,西域服饰是一枝独秀的奇葩。

考古和文化人类学研究成果表明,西域服饰从我国先秦时代起,就显示出浓郁的地域风情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汉代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各种精美商品的引进,西域居民用于制作服装的衣料品种不断增加,进行服饰创作的文化养分不断丰富,西域服饰的文化风貌随之发生了巨变,显现出多元文化交融,多民族特色荟萃的奇丽景观。

与此同时,西域服饰文化的独特神韵,也为中原服饰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鲜的血液。

本展览展出考古发现所见的西域古代服饰文化遗珍,尽管只是涌现在东西文化交流瀚海浪潮中的朵朵浪花,但也足以让我们张开思想的翅膀,去领略西域文化天空绚烂的霓裳彩虹。

第一部分暖裘毛褐奇巧装扮——西域先秦服饰西域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在历史长河的奔流中,这里曾经往来无数的过客,也留下了千姿百态的服饰文化遗存。

考古发现表明,在距今3千多年前,生活在西域的人们,主要以动物皮革和绒毛作为服装原料。

他们擅长纺织各色毛布,还用彩色颜料在毛布上绘染图案,惯于用鸟禽羽毛装点打扮;衣装款式奇特,装饰古朴,形成皮裘厚暖、毛褐绚丽的奇异服饰风格。

第一单元羽帽烂漫腰衣妙曼——3800年前后小河人的装束新疆考古工作者在罗布泊地区的铁板河、古墓沟、小河等墓地的发掘中,出土了许多距今3千多年前后的古代服饰。

这些服装款式简洁、实用。

毛织斗篷、毛线编织的腰衣,是当地人独具风情而又普遍的装束特色。

帽上插饰鸟禽羽毛的习俗,反映出古罗布泊人奇特的审美情趣。

第二单元暖裘发端毛布绚烂——3000年前后五堡人的装扮哈密五堡地区发现距今3千年前后的古墓葬,是出土较多古代服饰原始资料的又一个文化点。

这里出土的皮裘大衣皮质柔韧,形制完好,可谓西域皮裘衣袍的发端;彩色毛织品及毡制品上装饰图案凸显几何纹特色,色彩搭配艳丽绚烂。

毛织品上出现了辑针绣织图案的工艺。

第三单元缂毛出新帽款巧精——2800年前后扎滚鲁克人的衣饰风情且末县扎滚鲁克古墓距今2800多年,这里发掘出土的服装鞋帽工艺及款式种类,均显出更加丰富的文化特色。

试析敦煌壁画中供养人服饰

试析敦煌壁画中供养人服饰

试析敦煌壁画中供养人服饰作者:***来源:《新丝路(下旬)》2019年第04期摘要:随着佛教文化在敦煌艺术中的不断变化发展、吸收融合,佛教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逐渐演变为具有佛理教义以及汉文化特征的视觉符号。

本文从敦煌壁画中供养人服饰文化角度出发,运用图像学研究方法展现在敦煌文化视觉符号的演变中,从而进行整体归纳和总结。

分析西域服饰起源、风格、样式等受时代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同时,通过比较西域与中原地区服饰的不同特点,从中可以感受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

关键词:敦煌壁画;供养人;服饰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经过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都有开凿的洞窟。

其中,壁画中供养人的壁画,在服饰文化方面提供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服饰文化。

供养人,即为出资发愿开凿洞窟的功德主、窟主、施主及与其有关的如家族、亲属或社会关系成员,有敦煌历代大族、地方长官、僧界大德,也有一般下层平民百姓。

这些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因此这些画像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供养人画像在敦煌石窟的大多数洞窟中都有,也是敦煌服饰研究的宝贵实物资料。

根据段文杰先生的研究,敦煌壁画中的服饰,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宗教人物服饰,如佛、菩萨、天王、力士等。

另一类是世俗人物服饰,如故事中的人物,特别是供养人像都是有名有姓的现实人物的写照。

”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服饰文化把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融入其中,具有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地位的象征作用。

在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服饰,吸取西域乃至中亚地区服饰文化的优秀成分而有所发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内涵,本文其中主要以壁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特色进行阐述。

一、汉族特色敦煌壁画中供养人的服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敦煌壁画中服饰有上短下长的风格,衬托女子婀娜多姿的形象。

比如唐代敦煌壁画中的常常出现的女性供养人(图1),敦煌壁画中女子着裙时,高高的腰线,多将裙束在胸部,有的束在腋下。

中古回鹘民族在敦煌地区的活动及壁画艺术浅析

中古回鹘民族在敦煌地区的活动及壁画艺术浅析
摘 要 : 史上, 历 敦煌位 于丝路要 冲被称 为“ 华戎所交一都会” , 河西走廊 有着相 对优 越的 自 的 在 然条件 , 引着诸 多游牧 民族和农耕民族迁 吸 居 于此 , 民族之 间的融和与战争造就 了敦煌乃至整个河 西民族 的 大规模 迁徙移动 , 各 回鹘 即为其一 , 敦煌石窟 中存 有众 多回鹘 民族的图 在 像资料 .本文拟结合敦煌壁画 中回鹘服饰的 图像资料和 当前学者之研 究, . 对这一民族在敦煌及周边地 区的活动状况及 试做探讨

回鹘或河两 回鹘 ; 至两州的回鹘 即高 吕回鹘 。 迁 部分 回鹘部众散居 丁敦煌及周边地 区,存 归义 军政权 的统治下 与各 民族交流融合 ,并渗入 到 归 义军政权 内部 ,导致 归义军政权 晚期的 回鹘 化, 甚至最终存敦煌地 区造 就了沙州 回鹘政权 , 其成立 ,应当说是 述 二处 回鹘 势力凝聚 的产 U 物。】 世 纪, 1 两州 回鹘已为伊斯兰 文明所 同化 , 其故有之 语育 、 文化和宗教 已不 复存在 , 什州 回 鹘亦 在公 元 12 年为 西夏 昕灭 , 乎仅订沙州 08 似 【鹘 成为其文化 的最 坚守 者 , 旦 i 但至 公元 17 0 0 年, 亦为西夏所灭 : 沙州 回鹘 的来源 、 形成 及 政 权的彳 与 『 否一直是 敦煌学界研究 的一 个热点 ,【 内学者 刊 刘 1权 、 三 陆庆夫 、 富学 、 修身 、 杨 孙 李正宇 等尤生 都 曾就此 问题有所研究 。 笔 认为敦煌历史上 应 当存在过一个 沙州 回鹘政权 ,敦煌 石窟 群 中 诸多 回鹘供 养人像及修建 窟 时所 留下来 的题 记 ,以及后来刘玉 权先 生对沙州 叫鹘洞窟 进于 亍 的划分研究 , B 汪文这 一 权曾经存在 于敦 可 政 煌历史舞 台。 1l 世纪初 , 归义军政权晚期的 回鹘 化及甘州 回鹘政权 灭亡 ,大量 回鹘人迁居 沙 州, 并有部分 州 同鹘 向敦煌 的迁徙 , 沙州 回鹘 成为最后的 回鹘历史上最后建立的政权。 回鹘 历史悠久 ,其先游牧 丁蒙 草原后 定 居于西域及河 两的经 历 , 使 文化同时具有 原类 和农业类 型的双重属性 , 中原文 明向 北方 草原传播 的过 中 ,常常起剑媒介 与桥 梁 的作刖 , 比起中原文 明, 文 明更 易于为北方 游 牧民族所接受 , 行受到西夏 、 及后来蒙古 统 契丹 治者的推崇 回鹘为草原部 落 , 本尢 自己的文 字 , 过突厥文 、 曾用 粟特义 、 文还有汉 文 、 摩 藏 文, 和叙利亚义等多种文字 、 巾粟特 文和摩 尼 其 文是 随着 摩尼教 的传 人而 f 脱于 鹘地 区 , { { 后 回鹘摩 J 教徒 以粟 持文 基 础创 制 _回鹘文 , } 已 r 并在 鹘地 区广泛使用 , 回鹘 义记录 、 和 川 创作 翻译 了大量文献 。亦有学者认 为同鹘 义宁是往 叙利 文 的基础 上产生 的 同鸺文 的书写原从 左 到右 , 为从 上到下竖写 , 后改 可能 中原文化 的影 响有关 , 次从左到右 。 体 分写经体 、 但 行 书体 、 草书体 、 刻本体 、 书体和 活字 印刷体 硬 六种 , 据杨富学 ;生对 回鹘文献 干法 的研 究 , l 己 5 写 经体 又称 为楷体 , 为正规 、 , 较 严肃 多用竹 、 木片 书写, 布局 紧凑 ; 书体 笔划 书写较 流畅 , 用 行 运 了汉文书法 虚实 、 变化 的技法 ; 浓淡 草书体 书写 十分 自由 , 书写艺术上 表 现 粗 犷 、 洒脱 、 柔 媚 的书风 j :公 元 9世纪叫鹘两辽河 西走廊 ,

盛唐服饰

盛唐服饰
唐高宗就曾指出:“其异色绫锦 并花间裙衣等,靡费既广,俱害 女工。天后我之匹敌,常著七破 间裙,岂不知更有靡丽服饰,务 遵节俭也”(《旧唐书·高宗纪下》)
帔服
帔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应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
帔很长,由背绕过两肩,在胸前交叉分开,一端搭在手臂上,给人 以轻轻飞动的感觉,十分飘逸。
第二步:抹胭脂
制作方法:所谓“胭脂”,实际上是一种 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 两种色素,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 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 染料。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种是以丝绵 蘸红蓝花汁制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 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
唐朝女扮男装
主要有唐朝统治者出身胡族,因而尚武,故此喜着胡服;唐朝前期社 会开放,妇女参加社会活动较多,男装较为方便;唐代妇女的自我表 性意识较强,男装可以体现女性身体各部位的曲线。
武则天幼时着男孩服饰看相——“此郎君子龙睛凤颈,贵人之极。” “必若是女,实不可窥测,后当为天下之主矣。”
唐朝中晚期,传世的图像和考古资料都再也见不到女扮男装的妇女形 象了。
盛唐时期鞋履
唐代女子足下着履、靴、屐等。履以棉、麻、丝、绫等布帛织成。亦 有用蒲草类编成的草履。履身常加绣饰,履头状式多样,有圆头、高 头、云形、花形等,如唐诗所云:“云头踏殿鞋”。“金蹙重台履”、 “丛头鞋子红偏细”等。
靴多以锦为之,织造功致,纹饰美丽。
屐于夏季赤足着用,为民间女子喜爱,如李白诗云:“屐上足如霜, 不着鸭头袜”。
第七步:涂唇脂
古代称口红为口脂、唇脂。口脂朱赤色,涂 在嘴唇上,可以增加口唇的鲜艳,给人健康、年 轻、充满活力的印象,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女性 的喜爱。
《唐书·百官志》中记:“腊日献口脂、面 脂、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 牙筒。”这里写到用雕花象牙筒来盛口脂,可见 口脂在诸多化妆品中有着多么珍贵的地位!口脂 化妆的方式很多,中国习惯以嘴小为美,即“樱 桃小口一点点”,如唐朝诗人岑参在《醉戏窦美 人诗》中所说:“朱唇一点桃花殷。”

中国历代服饰鉴赏论文

中国历代服饰鉴赏论文

中国历代服饰鉴赏论⽂隋唐五代服饰——第三次服装变⾰隋代服饰公园581年,隋⽂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隋制,后灭陈统⼀中国,结束了西晋末年依赖分裂割据的局⾯。

隋初厉⾏节约,⾐着简朴,⾄隋炀帝即位,才下诏完成对汉服饰制度的重新拟定。

从出⼟的⽂物看,隋的服饰基本上仍保持着北朝的式样,是承前启后的⼀个时期。

隋⽂帝在服饰上没有严格的规定,⽽且对等级尊卑也不太重视。

⾄隋炀帝时期,为了显⽰皇权,隋炀帝恢复了秦汉以来推⾏的章服制度,由于经济逐渐恢复,致使崇尚铺张华丽的风⽓⽇盛并且⼀直延续到唐代。

⼀.恢复冕服上的⼗⼆章纹样⾃周确⽴的冕服⼗⼆章纹样,在南北朝时期曾经有所改变,即将⼗⼆章纹样的⽇、⽉、星⾠三章放到了旗帜上,⽽服装上仅保有九章,⾄隋炀帝时,他取“⾼挑⽇⽉,背负星⾠”之意,将⽇⽉两张分列两肩,星⾠列在背后,⼜将⽇⽉星⾠三章放回冕服上。

恢复了⾃西周确⽴的⼗⼆章纹样。

⾃此,⼗⼆章纹样在此成为历代冕服放到既定装饰。

⼆.百官服饰⽂武百官的朝服为降纱单⾐,⽩纱中单,降纱蔽膝,⽩袜乌靴。

男⼦官服,在单⾐内襟领上衬半圆形的硬衬“雍领”,戎服五品以上紫⾊,六品以下绯与绿⾊,⼩吏青⾊,⼠卒黄⾊。

三.改⾰冕冠隋⽂帝在位时平时只戴乌纱帽,隋炀帝则根据不同场合戴通天冠,远游冠,武冠,⽪弁等不同的冠,并制定了新的规定。

冕冠前后都有象征尊卑的冕旒,其数量越多,表⽰地位越⾼,反之亦然。

冕旒⽤青珠,皇帝⼗⼆旒⼗⼆串,亲王九旒九串,侯⼋旒⼋串,伯七旒七串,三品七旒三串,四品六旒三串,五品五旒三串,六品以下⽆串珠。

杨⼴曾借助它取得隋⽂帝的新⼈,今⼉得到了帝位。

隋炀帝做太⼦的时候,他为了表达⾃⼰的谦卑,上书隋⽂帝要求将⾃⼰的珠⼦改为青⾊,旒数改为九串,长度也⽐天⼦短两⼨。

因此,⽂帝对杨⼴就放松了戒⼼。

四.⼥⼦服饰隋炀帝所规定的皇后服饰有袆⾐、朝⾐、青服、朱服,贵妇穿⼤袖⾐,外披帔或⼩袖⾐,所配的⼩袖⾐多为翻领式。

侍从婢⼥及乐伎则穿⼩袖衫,⾼腰长裙,腰带下垂。

走进西域看胡服 (作者:阿彬一号)

走进西域看胡服 (作者:阿彬一号)

走进西域看胡服(作者:阿彬一号)走进西域看胡服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服装史中,曾经记录过被称作“胡服”的游牧民族服饰三次被汉人所接受的事实。

要说影响之深、涉及之广、流行时间之久远,当属发生在隋唐时期西域的“胡服”了。

西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奇特的人文资源,东西文化在此交汇积淀。

它既反映了当地游牧民族着装习俗,也融汇了中亚诸国的服装文化,“回鹘装”就曾给传统汉装的推陈出新产生过一个极大的冲击波。

我们不妨走近西域,领略这里多元的异质服饰文化。

有学者说:“唐代前期‘胡服’和唐代流行来自西域的柘枝舞、胡旋舞不可分。

”据说,唐玄宗、杨贵妃、安禄山等都是“善胡舞”的高手。

笔者认为这还和当时唐代接纳了西域音乐如龟兹乐、高昌乐、疏勒乐等有关。

乐舞相伴、声色并茂,把异域特色的服饰衬托得越发光彩夺目,也更能打动人的感官,从而产生争相效仿的心理特征,有诗为证:“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垂带复纤腰,安钿当妩眉”(刘禹锡)。

“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

移步锦靴空绰约,迎风绣帽动飘摇”(章孝标)。

“舞停歌罢鼓连催,软骨仙娥暂起来,红罨画衫缠腕出,碧排方胯背腰来。

旁收拍拍金铃摆,欲踏声声锦(革幼)催”。

“促叠蛮鼍引柘枝,卷檐虚帽带交垂,紫罗衫宛蹲身处,红锦靴柔踏节时”(张祜)。

“织成番帽虚顶尖,细裁胡衫双袖小……翻身跳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刘言史)。

诗中“绣帽”、“卷檐虚帽”、紫色双袖小的“胡衫”、“红锦靴”等都是当时流行的且带有区域地方性“胡服”的写照。

“花钿”也是西域当时时髦的一种妆式。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女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唐书.五行志》)。

在陕西西安苇顼墓及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的石刻、陶俑中,就有很多穿胡服的妇女形象,她们着锦绣浑脱帽、翻领窄袖袍、条纹小口裤和透空软锦靴。

以上可以看出胡服在中原地区流行的广度和深度。

(一)从高昌石窟壁画看回鹘女装“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都是史书上对于回鹘自漠北西迁后在天山东部建立政权的称谓,位置在今吐鲁番、吉木萨尔一带。

中古时期西域服饰文化

中古时期西域服饰文化

2023-11-11CATALOGUE目录•中古时期西域服饰概述•汉族传统服饰•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西域特色服饰•中古时期西域服饰的文化交流•中古时期西域服饰的现代价值与传承01中古时期西域服饰概述起源中古时期的西域服饰文化起源于古代的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突厥等,这些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风格。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域服饰文化经历了多次变化,如唐朝时期西域各民族的服饰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款式和元素。

服饰的起源和演变以匈奴、鲜卑、突厥等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其服饰以长袍、长裤、毡帽、皮靴等为主,色彩较为单一,以白色、黑色、灰色为主。

北方游牧民族以汉族为代表的南方农耕民族,其服饰以宽袖、长袍、束腰等为主,色彩较为丰富,以红、黄、绿、蓝等色为主。

南方农耕民族服饰的区域特色社会地位在西域服饰中,还可以看出社会地位的差异,如贵族服饰通常更加华丽、奢侈,而平民则更加朴素、简单。

宗教信仰在西域服饰中,常常出现各种宗教图案和符号,如佛教的莲花、道教的太极图等,这些元素反映了古代西域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民族认同西域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服饰风格和特色,这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服饰的文化内涵02汉族传统服饰汉代男子常穿的一种服饰,多为丝质,周身绣有精美图案,如龙、凤、仙鹤等。

交领长袍曲裾深衣帻巾女子常穿的一种服饰,特点是宽衣大袖,裙摆拖地,有时还配有披肩。

汉代男子常用的一种头饰,通常以黑色或青色丝帛制成,可以用来束发和固定帽子。

030201唐代男子常穿的一种服饰,多为棉质或丝质,周身绣有花卉、动物等图案。

圆领袍衫唐代女子常穿的一种服饰,用布带或绸带束腰,裙摆宽大,上身配以抹胸,下身配以长裙。

抹胸束腰裙唐代男子常用的一种头饰,通常以黑色丝帛制成,可以用来束发和固定帽子。

幞头宋代男子常穿的一种服饰,多为棉质或丝质,周身无图案,注重色彩搭配。

敦煌莫高窟61窟东壁南侧壁画中女供养人的妆饰探考

敦煌莫高窟61窟东壁南侧壁画中女供养人的妆饰探考

敦煌莫高窟61窟东壁南侧壁画中女供养人的妆饰探考袁梦雅【摘要】通过对敦煌莫高窟61窟东壁南侧壁画上女供养人的相关研究文献、画像及临摹图的比对分析,考证和解读了五代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贵族女子的妆饰样貌,为壁画的复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期刊名称】《国际纺织导报》【年(卷),期】2015(043)008【总页数】4页(P63-64,66-67)【关键词】莫高窟;壁画;五代;女供养人;妆饰【作者】袁梦雅【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中国)【正文语种】中文敦煌莫高窟61窟是敦煌石窟中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石窟之一。

在窟内南、东、北壁的下方壁画中绘有49身五代时期的女供养人画像。

这些女供养人为回鹘、于阗及汉族人,都为当时上层社会的贵族女子。

画像中人物服饰、妆饰华丽且保存完整,代表了五代时期敦煌地区贵族女子的服饰、妆饰。

敦煌莫高窟61窟为曹氏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营建于五代时期的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至后周广顺元年(951年)之间。

61窟为曹氏家族开凿的大窟,该窟东壁南侧壁画下方所画的8身(从左至右依次记作第一~第八身)女供养人像皆为开窟时原作,人物旁附有榜题,其中第一~第二身为回鹘公主,第三身为于阗天皇后,第四~第八身为曹氏眷属,皆为汉族贵族妇女。

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是研究壁画中供养人画像妆饰的重要依据,解读、比较历史图像与相关临摹图也是妆饰研究的重要方法。

众多研究者,如段文杰、李其琼、史苇湘、冯仲年等,对壁画进行了临摹工作,这些临摹图是研究者深入解读壁画后所绘制的,也可作为解读壁画信息的依据,因此通过对比壁画图像资料与临摹图进而解读图像信息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为更准确地分析61窟东壁南侧壁画上女供养人的妆饰,本文结合敦煌研究院的壁画图像资料(图1)与万庚育、冯仲年的临摹图(图2)进行比对分析。

2.1 底色现状及可能性推断本文讨论的底色即指画像中描绘的女供养人的肤色。

古时汉族女子多以白为美,这与考古发现的古代妇女化妆材料——白粉所形成的底色效果也相吻合。

敦煌石窟中回鹘天公主服饰研究

敦煌石窟中回鹘天公主服饰研究

4、服饰文化内涵:回鹘天公主服饰不仅是物质文化成果,更是精神文化的载 体。那么,这种服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它反映了哪些社会观念和宗教 信仰?
研究方法
针对上述重点问题,本次演示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收集与回鹘天公主服饰相关的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深入了解 其起源、发展、影响及文化内涵等方面。
西夏供养人服饰的历史演变也反映了该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早 期,供养人像的服饰较为简朴,以宽袖长袍为主,可能与其经济状况有关。随 着西夏政权的建立和经济的发展,供养人像的服饰也逐渐变得华丽,出现了许 多细致的图案和装饰,如龙、凤、牡丹等。此外,随着佛教在当地的传播,佛 教文化对供养人像服饰的影响也逐渐加深。
敦煌石窟中蒙古族供养人服饰的意义非常重大。首先,它为研究蒙古族历史文 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通过供养人服饰的特点、构成、装饰、色彩等方面, 可以深入探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艺术审美等方面的内容。其 次,敦煌石窟中蒙古族供养人服饰为人类文明史和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 素材。
通过对这些服饰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蒙古族在社会文化方面的演 进和发展。最后,敦煌石窟中蒙古族供养人服饰还对文化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 启示作用。它不仅展示了蒙古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还为其他民族了解和认识蒙 古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敦煌石窟艺术的认知和理解,也为相关领 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谢谢观看
西夏供养人服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受佛教文化的影响, 供养人像多穿着宽袖长袍、高腰靴和冠帽等佛教僧侣服饰。其次,由于西夏时 期民族交流的频繁,供养人像服饰也受到汉族、藏族等民族服饰的影响,如穿 着汉式袍、藏式靴等。此外,供养人像的服饰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逐渐融入了时代特色。

唐代女子服饰 第二次作业

唐代女子服饰 第二次作业
梳惊鸿髻,穿对 襟蕃锦袍,小口 条纹,尖头履 《陕西省西安市 永泰公主墓出土》
帔帛 唐代的绘画或陶俑中,都可以见 到妇女穿着窄袖的衣服,袒露胸 口,露出半只胳膊,系着束到乳 房以上的长裙,在她们的肩背上 还披着一条长长的围巾。围巾两 端垂在臂旁,有时一头垂的长些, 一头垂的短些;有时把围巾两头 用手捧在胸前,下面垂至膝下; 有时把右边的一头固定系在裙子 系带上,左边的一头由前胸绕过 肩背,搭于左臂并下垂;有时把 披在两肩旁的垂端垂在胸前,好 像穿着一件马甲。形式很多,都 很合乎审美的要求。这种长围巾 就是“帔帛”。
唐代 侍女图壁画 穿男装,头勒绣花巾,脚 穿绣花鞋 陕西省礼泉县烟霞乡张家 山唐段简壁,墓第五天井 东壁,张海修先生临摹
回鹘装 回鹘是唐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唐代回鹘族人民与汉族人民经济 文化交流频繁,回鹘妇女服装及 回鹘舞蹈,对唐代宫廷及贵族妇 女产生较大影响。回鹘装的特点 是翻折领连衣窄袖长袖,衣身宽 大,下长曳地,腰际束带。翻领 及袖口部位均为纹饰。头梳回鹘 髻,耳旁及颈部佩戴金玉首饰, 脚穿笏头履。
唐代 加彩戴羃篱女子骑马泥俑
高39.3厘米 带羃篱 穿U字领半 臂及窄袖小衫,下穿条纹裙。 197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 番阿斯塔那出土
女着男装 《唐书· 舆服志》记载:“开元 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着胡帽 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土庶之家又 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俄 又露髻驰骋,或有着丈夫衣衫, 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新唐 书· 车服志》也说:“中宗 后···宫人从驾皆胡冒(帽)乘 ··· 马,海内效之,至露髻驰骋,而 帷帽亦废,有衣男子衣而靴如奚 契丹之服”
1991年河南省孟津 县送庄乡西山头村 武则天大足元年(公 元701年)岑式墓出 土
羃篱与帷帽 羃篱和帷帽都是妇女出行时为遮蔽脸容、 不让路人窥视而设计的帽子。这种帽子多 用藤席或毡笠做成帽形的骨架,糊裱缯帛, 有的是为了防雨,再刷以桐油后皂纱全幅 缀于帽檐上,使之下垂以障蔽面部或全身。 缀于帽檐上的皂纱称为帽裙,羃 的帽裙 长可障身。到永徽(公元650~655年)以 后,帽裙缩短至颈部,称为帷帽。帷帽四 缘改为垂挂一圈网子,可以不妨碍视线, 考究的还是网帘上加饰珠翠

高昌回鹘女子花蕾冠考释

高昌回鹘女子花蕾冠考释

第37卷第2期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V o l .37,N o .22024年4月B A S IC S C I E N C E S J O U R N A L O F T E X T I L E U N I V E R S I T I E SA pr .,2024 引文格式:吕钊,黄霞.高昌回鹘女子花蕾冠考释[J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24,37(2):103-110.L Y U Z h a o ,HU A N G X i a .A n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 w o m e n b u d c r o w n i n G a o c h a n g U i gh u r [J ].B a s i c S c i e n c e s J o u r n a l o f T e x t i l e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2024,37(2):103-110.收稿日期:2023-10-11 修回日期:2024-03-29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9E G 211)通信作者:吕钊(1973 ),男,教授,研究方向为传统服饰文化㊂E -m a i l :1183369029@q q.c o m 高昌回鹘女子花蕾冠考释吕 钊,黄 霞(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陕西西安710048)摘 要 高昌回鹘壁画中有一例特殊冠饰 花蕾冠 ,蕴含着独特的服饰文化㊂运用图像学㊁历史学等方法,对花蕾冠的造型特征㊁演变过程㊁佩戴者身份等级展开探讨㊂研究表明花蕾冠的造型是以佛教莲花为主要参考物;随着佛教的兴盛,莲花的花瓣与花苞形态也开始演变,花蕾冠由早期出现的 双支菱形 样式逐渐演变为 单只或双支花苞 样式;佩戴人群身份为官员的家人,并非皇室阶层㊂花蕾冠不仅完善了莲花冠饰体系,也使民族宗教㊁社会礼俗具象化㊂关键词 高昌回鹘;花蕾冠;莲花;佛教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中图分类号:T S 941.12 文献标志码:AD O I :10.13338/j.i s s n .1006-8341.2024.02.011A n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 w o m e n b u d c r o w n i n G a o c h a n g U i gh u r L Y U Z h a o ,HU A N G X i a(S c h o o l o f A p p a r e l a n d A r t D e s i g n ,X i a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U n i v e r s i t y,X i a n 710048,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r e i s a s p e c i a l b u d c r o w n i n t h e m u r a l s o f G a o c h a n g U i gh u r ,w h i c h c o n t a i n s a u n i q u e c o s t u m e c u l t u r e .T h e m e t h o d s o f i c o n o g r a p h y a n d h i s t o r y w e r e a d o p t e d i n t h i s p a pe r t o d i s c u s s t h e s h a pe f e a t u r e ,e v o l u t i o n p r o c e s s o f t h e c r o w n a n d t h e c l a s s o f w e a r e r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B u d d h i s t l o t u s i s t h e m a i n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b u d c r o w n m o d e l i n g ;w i t h t h e p r o s p e r i t yo f B u d d h i s m ,t h e p e t a l s a n d b u d s o f l o t u s b e g i n t o e v o l v e ,w i t h t h e b u d c r o w n e v o l v i n gf r o m t h e e a r l y d o u b l e d i a m o n d s t y l e t o s i ng l e o r d o u b l e b u d s t y l e s g r a d u a l l y ;a n d th e f a mi l y me m b e r of o f f i c i a l s w e a r i t ,n o t t h e r o y a l c l a s s .T h e c r o w n n o t o n l y i m p r o v e s t h e l o t u s c r o w n s y s t e m ,b u t a l s o m a k e s t h e n a t i o n a l r e l i gi o n a n d s o c i a l c u s t o m s m o r e c o n c r e t e .K e yw o r d s G a o c h a n g U i g h u r ;b u d c r o w n ;l o t u s ;B u d d h i s m 0 引 言高昌回鹘是漠北回鹘西迁后以西州和北庭为中心建立的政权,也被称为 西州回鹘 龟兹回鹘 阿萨兰回鹘 [1]㊂国外学者主要采用图像学㊁考古学的方法研究花蕾冠,如阿尔柏特在书中记录了花蕾冠的人物图像,并对冠饰造型与材质进行解读,称花蕾冠为 脑后束成一个大发髻,发髻上有一个少见的头饰(软帽或是发饰),后边为平缓圆锥形,前边是一个直立的三角形,顶角特别尖,一前一后两个用红布制成的角㊂ [2]之后他又描述到 上面还有一个成单或成双㊁心形或火焰形的红色的装饰角㊂ [3]莫尼克将花蕾冠描述为 平缓圆锥形或直立的三角形 [4]㊂而国内学者结合民族学㊁历史学去论证花蕾冠,如李肖冰描述花蕾冠为 两立柱红缨穗饰冠 [5];包铭新等则认为: 花蕾状如莲花 [6],以上学者主要对相应服饰进行分析研究,对冠饰本身没有详细论证[7]㊂蔡远卓等对花蕾冠的图像遗存进行了部分梳理,并对造型结构进行复原[8],但花蕾冠的造型以 普通花蕾 为最终结论,没有进行详实的探讨[9]㊂综上,先前对高昌回鹘花蕾冠的造型特征㊁演变种类仅是提出简单猜测,对佩戴者等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㊂本文在系统整理高昌回鹘花蕾冠图像资料的基础上,对花蕾冠的造型特点㊁演变过程㊁佩戴人群等级进行深入探究㊂1花蕾冠时空分析及造型特点1.1花蕾冠图像遗存时空分析通过整理现存的花蕾冠图像资料,发现花蕾冠有3例位于柏孜克里克石窟,2例位于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5例位于高昌古城,如表1所示㊂表1花蕾冠图像遗存T a b.1I m a g e r e m a i n s o f b u d c r o w n序号遗存地址位置图像资料线描图12 3柏孜克里克石窟第9窟主室正壁第18窟内室门墙第41窟主室右壁45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E202殿龛台座南北两端E204殿龛北壁台座前401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第37卷续表1C o n t i n u e d T a b.1序号遗存地址位置图像资料线描图678 9 10高昌古城摩尼教k遗址摩尼教画幡俄文 z 号庙西墙壁画高昌入寺麻布幡画高昌a寺麻布经变故事画文献资料中并未直接记载花蕾冠的出现时间,只能根据石窟的建窟时间推断花蕾冠所处时期㊂首先是柏孜克里克石窟:该石窟的塑像损毁殆尽,现保存有壁画的洞窟40余个,各窟时代多为宋元时期, 9世纪末因王室的支持,佛教发展繁荣,而修建的石窟寺直到11世纪才达到鼎盛,在这期间,高昌回鹘继承原有的艺术,又融入了民族审美风格发展了佛教艺术,花蕾冠所在的第9窟㊁第18窟㊁第41窟便在这个时期大量绘制,由此推断柏孜克里克石窟的花蕾冠是在11世纪左右出现㊂其次是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新疆工作队曾对该遗址进行过2次发掘,将该遗址确定为高昌回鹘王国时期的王家寺院㊂寺庙可能始建于公元10世纪即五代宋初之时, 最后毁弃当不会晚于公元1383年 [10],因此北庭佛寺遗址的花蕾冠晚于10世纪出现㊂最后是高昌古城:维吾尔语称其为 亦都护城 ,也即 王城 之意,最初创建于公元前1世纪,至13世纪废弃,10世纪末到11世纪初期间大致经历了高昌壁㊁高昌郡城㊁高昌国都㊁高昌回鹘国以及地方州郡等不同发展时期[11]㊂可知高昌回鹘的花蕾冠至少是在11世纪左右才出现于高昌古城的,直到13世纪才开始消失㊂综上推断花蕾冠的出现时间是在10 13世纪㊂1.2花蕾冠造型特点花蕾冠的冠顶如1朵或2朵花卉类植物直立于501第2期吕钊,等:高昌回鹘女子花蕾冠考释头顶,近似于莲花花苞的形态,在图像上还有花瓣纹理的呈现㊂在高昌回鹘的石窟壁画图例中,以 花作为供养物的表现形式多为供养人手持鲜花[12],在库木土喇石窟第79窟㊁克孜尔石窟㊁高昌古城麻布幡画㊁交河古城麻布幡画等高昌地界的石窟中均有回鹘供养人手持莲花之例㊂供养人手持莲花的造型与花蕾冠造型相符合,都是呈两头稍尖的椭圆形,且底部都伴以花枝竖立㊂花蕾冠造型除了符合供养人所持莲花造型外,也与莲花其他艺术表现题材相符㊂例如在吐峪沟石窟第20窟的飞天图像中,该飞天上身赤裸,没有繁杂的装饰,手持鲜花,且周边有无数的散花,意指 散花飞天 ㊂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尔时,此宫有一大神 ,诸栏楯间自然化生九亿天子㊁百亿天女,天子书中化生无量亿万七宝莲花,莲花上有无量亿光㊂ [13]根据文献与图像可知飞天中所散的花便对应佛经中的莲花,除此之外在唐宋时期出现于新疆石窟中的莲花外轮廓形态也与花蕾冠一致[14],如图1所示㊂由此可见,花蕾冠的花苞式是根据佛教莲花而演变的,将莲花与供养人一起绘入石窟壁画便是佛教文化的体现,凸显出莲花在佛教中举足轻重的地位㊂图1 莲花花苞形态F i g .1 L o t u s b u d m o r p h o l o g y其次根据宗教发展状况进行辨析,花蕾冠出现的时期即佛教盛行的高昌回鹘中后期[15]㊂从10世纪晚期北宋使者王延德出使高昌回鹘的报告中记载:佛寺五十余区,皆唐朝所赐额,寺中有‘大藏经“‘唐韵“‘玉篇“‘经音“等,居民春月多群聚遨乐于其间㊂[16]以此来看,高昌回鹘的佛教已经蓬勃发展并且延伸到大众层面,10世纪左右开始的石窟壁画多是围绕佛教而画,而这些石窟壁画便是佛教影响下的产物,壁画中佩戴花蕾冠的女性即佛教供养人,作为供养人被绘入石窟这一现象可以窥探佛教造像的流传㊁宗教信仰的表达以及区域历史的研究[17]㊂莲花是佛教中的圣物,在佛教造像中承担重要角色[18],佛经中也记载了10种供养物:华(花)㊁香㊁璎珞㊁末香㊁涂香㊁烧香㊁缯盖㊁幡幢㊁衣服㊁肴馔㊂ [19]可见 花 是供养物之首,将莲花与女性供养人相结合进行供养是合理的,莲花不同的艺术表现形态在佛教造像中有着不同的蕴意抒发㊂当莲花作为供养物时,既有盛开的形态,也有莲蕾形态,还有茎叶莲蓬具足的束莲形态,主要分为庄严㊁象征㊁供养㊁化生和莲台5种主题的形态表达[20]㊂在大唐中天竺三藏输波迦罗译‘苏悉地羯罗经卷上“之‘花供养品第八“中记载: 若献佛花,当用百花香者,而供养之 若献地居天,随时所取种种诸花而供养之㊂ [21]‘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也写到了供莲花于佛的情景: 优钵罗花㊁波头摩花㊁拘物头花㊁芬陀利花 于虚空中缤纷乱坠,而供养佛及众法宝㊂ [22]在特定时期与特定民族的背景下,被绘入石窟壁画中的花蕾冠定然与佛教有着紧密的关系㊂这便为花蕾冠的造型提供相应宗教背景,也证实前文根据 莲花 演变的可靠性与真实性㊂综上,花蕾冠的造型特征与佛教造像中的 莲花 形态相似,该冠出现时间与佛教盛行时间吻合,花蕾冠应是在佛教文化熏陶的背景下产生的,依据佛教 圣物 莲花演变而来㊂1.3 花蕾冠造型演变花蕾冠在采用佛教莲花外轮廓这一基本要素以外,也根据当时社会审美及等级因素进行了相应演变,从造型和出现时间分为两大类,即灵活演变的菱形式 和还原再现的 花苞式㊂1.3.1 10世纪中叶菱形式花蕾冠高昌古城俄文 z 号庙西墙壁画出现2例菱形形状花蕾冠,冠饰顶部为2个尖锐的菱形式片状,以一前一后的形式竖立在女性供养人头上,菱形以下仍有花柱进行支撑㊂由刚硬的 菱形 演变为柔和的花苞 ,这样的变化不仅体现了回鹘民众的独具匠心,同时也彰显了回鹘民族艺术审美的丰富㊂在佛教造像中对莲花的运用不仅仅只是花苞,对于莲花花瓣也有着不同的运用,莲花进入中国后,其花瓣的演变类型主要概括为对分型㊁桃形㊁弧形与菱形,如图2所示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阴阳五行观念的消落和佛教的兴起,佛教莲花作为圣花开始随着佛教的兴盛而普及,莲纹作为一种花卉纹样应有的各种形态几乎都一一展示了出来,例如团花㊁折枝㊁边601 纺 织 高 校 基 础 科 学 学 报 第37卷饰等形态[23]㊂林良一指出: 初期佛教教徒是基于植物生育的特征而重视莲花,常在建筑㊁器物等的顶盖部位用莲花花瓣的造型进行装饰㊂ [24]由此可知最先出现的花蕾冠是由菱形莲花花瓣演变而来㊂图2 莲花花瓣变形F i g.2 D e f o r m a t i o n o f l o t u s p e t a l 莲花花瓣的运用不仅符合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也符合高昌回鹘冠饰的发展规律,即莲花花瓣造型运用于回鹘冠饰也早有先例,即回鹘民族常见的另一种冠饰 桃形莲花冠,该冠饰虽以 桃形 定名,但根据其外形和内涵来说,来源于莲花花瓣或许更为合适㊂首先 桃形冠 的形制特征能从图2中找到对应且符合的莲花变形轨迹;在北庭高昌回鹘佛寺E 204洞龛弥勒上生经变画中绘的 七宝行树图 与该佛寺正殿踏道口国王佩戴的 桃形莲花冠 造型一致,树与冠的外轮廓均为莲花花瓣造型,树与冠内有七宝(金㊁银㊁琉璃㊁珊瑚㊁砗磲㊁赤珠㊁玛瑙)㊂ 七 在佛教中指圆满, 七宝行树 是指7种珍宝形成的宝树,且沮渠京声在‘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4册“中写道: 莲华,化作500亿七宝行树 庄严垣上㊂ [25]因此七宝行树实则是莲花的化身㊂除了 桃形冠 ,与之对应的 尖顶花瓣形冠 也是对莲花花瓣的演变,可见早于花蕾冠的 桃形莲花冠 和 尖顶花瓣形冠 都是来自佛教莲花系统中花瓣的变形㊂ 桃形莲花冠 根据莲花花瓣的 弧形 和 桃形 演变为单层或双层,并有凤鸟等纹样装饰;而菱形式花蕾冠相较于前2个冠饰的变形更加简单与直接,仅将菱形花瓣直接竖立于冠顶,并无其他任何装饰㊂1.3.2 11 13世纪花苞式花蕾冠花苞式花蕾冠的冠顶是一束莲花花苞立于头顶,无论前期或后期的2种花蕾冠都可看出整体装饰简洁,与高昌回鹘早期贵族冠饰形成鲜明对比㊂除上述 菱形式 和 花苞式 2种样式的变化,供养人所佩戴的花蕾冠还出现冠顶数量上的演变规律,部分花蕾冠是1支花苞,另一部分出现2支花苞或者更大的花苞,2支花苞样式的莲花一前一后直立于供养人头上,如柏孜克里克第18窟便同时出现单支花苞与双支花苞的情况,戴双支花苞的女性位于全家女性成员之首,戴单支花苞的供养人紧跪其后,呈现出严格秩序的家族景象㊂将莲花花苞运用到冠饰设计中符合了高昌回鹘冠饰体系从 花瓣 到 花苞 的总体规律㊂综上,高昌回鹘时期的花蕾冠根据样式和出现时间主要分为2类,第一类为10世纪中叶的 菱形 样式花蕾冠,第二类为11 13世纪的花苞 样式花蕾冠,并且第二类样式也出现了多支的情况,在花苞样式的基础上增加冠顶数量,如图3所示,但这些种类的底部花枝仍然不变,主要是将冠顶处进行大小和造型的变化㊂(a )10世纪中叶 (b )11 13世纪图3 花蕾冠样式F i g .3 S t yl e o f b u d c r o w n 2 花蕾冠佩戴者等级中国古代服饰始终贯穿着 分等级,定尊卑 的原则,因而成为明贵贱,弘教化的图解㊂‘后汉书㊃舆服志“曾记载: 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㊂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㊂ [26]随着回鹘从游牧民族发展到后来的阶级社会,权贵等既得利益者必须将自己同贫穷阶层予以区分,汗国的统治者转化成了封建统治者,于是便对冠饰的式样㊁材质㊁色彩等进行规定,形成了首服的等级制度[27]㊂在等级分明的回鹘时期,供养人将自己绘入壁画来寻求安慰与认可,因此供养人入画是当时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㊁贵族与庶民之间㊁贵族与贵族之间㊁庶民与庶民之间的一种集中体现[28]㊂2.1 服饰穿着在‘中国新疆壁画艺术“中有柏孜克里克石窟第24窟主室左壁所绘制的回鹘公主像以及第20窟的回鹘女子供养像,由壁画中的题记可知她们分别为701第2期 吕钊,等:高昌回鹘女子花蕾冠考释公主与王后,二者所穿着的服饰都是对襟长袍,长袍里面穿着红衣,长袍整体长度到脚底处,在领部处呈弧形领,在上面绘制有卷草纹且在领部边缘以及门襟处加上璎珞类饰品进行装饰,脑后垂带,长至地面,在腰以下打有花结,看起来颇为雍容㊂反观柏孜克里克石窟里佩戴花蕾冠的女性服饰,在第41窟的主室右壁所绘制的母子供养像,整体装饰单一简化㊂其服饰为红色圆领直襟袍,右襟直开领,领部㊁门襟㊁袖口以及上臂中部都有2条黄色宽边装饰,没有任何的纹样以及装饰品进行装饰,脑后也无垂带,与回鹘王后与公主服饰产生鲜明对比,如图4所示㊂服饰包括 服 和 饰 两方面的内容,服是蔽体保护功能,是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的前提,而饰则上升至更高层次,是精神需求的体现㊂制度是 指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法令㊁礼仪㊁习俗等规定㊂ [29]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服饰也具有了区分阶级的功能,不再是简单的蔽体功能㊂高昌回鹘女子服饰出现差别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该民族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等级尊卑制度已经完善,所以在服饰这一类别下也有明显的区分,由此可见,花蕾冠佩戴者地位必低于高昌回鹘的公主及王后㊂(a)回鹘王后服饰(b)花蕾冠女子服饰图4 对襟长袍与圆领直襟袍F i g .4 D o u b l e -b r e a s t e d r o b e a n d s t r a i gh t -b r e a s t e d r o b e 何为冠?据‘周礼㊃冬官㊃玉人“所载; 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㊂ 郑玄注: 名玉曰冒者,言德能覆盖天下也㊂ [30]帽的创制比冠㊁冕为早㊂‘仪礼士冠礼“郑注: 皮弁者,以白鹿皮为冠,象上古也㊂ 唐贾公彦疏: 上古也者,谓三皇时,冒覆头,句领绕项,至黄帝则有冕㊂ [31]而自周以降,以冠㊁冕为贵㊂‘后汉书㊃舆服下“记载: 见鸟兽有冠角頔胡之制,遂作冠冕缨蕤,以为首饰㊂ [32]而钱玄对何谓 冠冕 做过详细解释: 广义上讲,冠是弁㊁冕的总称,而事实上冕㊁弁㊁冠三者形制㊁用途各有不同 ㊂对此钱玄先生曾指出冠㊁冕的联系与区别所在,即 冠,首服之总称㊂冕,首服之最尊者㊂ [33]因此冠饰也如服饰一般蕴含丰富的等级文化因素㊂结合上文回鹘公主㊁王后与花蕾冠供养者的图像从所佩戴的冠饰探讨花蕾冠女子身份等级㊂回鹘公主和王后的冠饰,两者发饰梳理为两鬓抱面的形式,鬓上也饰花钿,头顶所佩戴冠分别为 桃形莲花冠 如角前之冠 ,公主的冠上可见有凤鸟以及花草纹样的雕刻,而王后的冠饰上装饰有如意纹,除冠之外,两者在头部还配有8~10根簪钗进行装饰,并且还有凤鸟形的簪子装饰于头部其余位置,后背都有从发髻底部缠绕而下的垂锦,从壁画中看公主王后的冠饰由金银材质制作而成㊂花蕾冠女子的冠饰,花蕾冠女子将头发梳为脑后垂两髻的形式,在发饰顶部佩戴莲花花苞式的花蕾冠,冠饰上没有任何装饰,只有些许布料的褶皱痕迹,在发饰上也未见任何簪钗花钿的装饰,也未有任何布锦的装饰,整体呈现出简洁㊁质朴的风格㊂从发饰上花蕾冠女子与回鹘王室女子差别仍然很大,更进一步确定花蕾冠女子与回鹘王后公主地位的悬殊㊂2.2 具体站位北庭高昌回鹘佛寺E 202殿壁画图例中可见在最右侧和最左侧佩戴花蕾冠的女子旁边都有1位佩戴扇形冠的男子,两女子分别站立于男子的右侧后身,从站位和姿态上分析未有更明显的等级差异,更像是家人陪伴共同入画的家族画像站位,如图5所示㊂若能推测佩戴 扇形冠 男子的地位等级,便能知晓佩戴花蕾冠的地位等级㊂在柏孜克里克第16窟的供养人站位呈现出扇形冠男子站位在三叉冠男子之后,根据佛教造像规则可知戴扇形冠的男性地位低于三叉冠的男性地位㊂回鹘在西迁前,受到萨满教及阿尔泰系部落生活方式的影响,三叉冠主要象征回鹘王或部落首领,西迁后,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佛教的兴盛,三叉冠的身份象征逐渐世俗化,扩展到王子㊁贵族以及高级军官[34-36]㊂因此可知扇形801 纺 织 高 校 基 础 科 学 学 报 第37卷冠的佩戴者多半就是回鹘国官员,属于高昌回鹘贵族行列,那位于三叉冠男子之后的扇形冠男子多为回鹘官员,而站立于扇形冠后身侧的花蕾冠女子便是官员的家人㊂表1序号6摩尼教k遗址画幡中,女选民站在1块黄色的地毯上,地毯上有棕红色的水纹图案,靠后则露出一部分边框,背景为绚丽的红色㊂画面左侧画了2簇在佛教壁画中经常出现的莲花图案,画面的右侧,从装饰边上有个黄色榜题牌垂落下来,上面的文字译为 诸侯夫人波祝什之像 ,榜题牌下面跪着1位佩戴花蕾冠的女子,十分虔诚,但不是祈祷的姿态[37]㊂可知女选民的身份为贵族夫人,而跪于身侧的花蕾冠女子与上述分析一致为官员家人㊂序号7旌幡细密画中,此时作为摩尼选民未佩戴摩尼教特有冠饰,而是佩戴佛教花蕾冠,方座两侧各见一身穿着白袍的摩尼教信徒,两手相抄于胸前,双膝跪地,可知花蕾冠女子的地位高于普通摩尼教信徒[38],在‘光明使者:图说摩尼教“里对该画进行了详细描述:这幅画幡中不同身份的同一个妇女,可能当回鹘贵族成了教士(或女教士)时,其亲属就制作了这样的画幡以示庆贺[39]㊂图5北庭高昌回鹘佛寺E202殿画像F i g.5 P o r t r a i t o f E202H a l l o fG a o c h a n g U i g h u rB u d d h i s t t e m p l e i n B e i t i n g综上,花蕾冠在高昌回鹘中后期的出现更好完善了高昌回鹘原有的冠饰等级体系,将国王㊁王后㊁官员都纳入等级体系的考量域境下㊂佛教圣物 莲花 作为冠饰造型可看出佛教社会化以及佛教对当时社会的管理与抑制作用,马德曾说: 宗教如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就会被时代的发展所淘汰㊂ 花蕾冠源起于佛教,佩戴者为高昌回鹘国官员的女性家人,其出现不仅完善社会等级体系,也彰显回鹘民族的特定礼俗,深化佛教社会化趋势㊂3结论高昌回鹘宗教与审美持续发展,佛教中的圣物 莲花 成为冠饰的造型参照物,花蕾冠不仅是高昌地区佛教发展渐趋成熟的产物,也是彰显佩戴者身份等级的标志品,在等级社会与佛教背景的烘托下应运而生㊂得出花蕾冠造型结构是根据莲花菱形花瓣和椭圆花苞一前一后相继进行演变,每个样式都展现佛教莲花形态的多样发展和佩戴者身份地位的多重关系;花蕾冠佩戴者为 官员家人 ,不是皇室阶层㊂回鹘民族是以莲花冠体系为主,在莲花冠体系下展现高昌回鹘的宗教美术和社会等级模式㊂参考文献(R e f e r e n c e s)[1]付马.丝绸之路上的西州回鹘王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2.[2]阿尔柏特㊃冯㊃勒柯克,恩斯特㊃瓦尔德施密特.新疆佛教艺术[M].巫新华,译.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06:370.[3]阿尔柏特㊃冯㊃勒柯克.高昌 吐鲁番古代艺术珍品[M].赵崇民,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49.[4]莫尼克㊃玛雅尔.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M].耿昇,译.北京:中华书局.1973.[5]李肖冰.中国西域民族服饰研究[M].台北:邯郸出版社,1995:150.[6]包铭新,李甍.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服饰研究2回鹘卷[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3:140.[7]沈雁.回鹘服饰文化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8.[8]蔡远卓.唐代回鹘冠饰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8.[9]吴凡.唐代回鹘花蕾冠造型艺术研究及其复原[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21.[10]孙秉根,孟凡人,陈戈.新疆吉木萨尔高昌回鹘佛寺遗址[J].考古,1983(7):618-623.S U N B G,M E N G F R,C H E N G.X i n j i a n g J i m s a rG a o c h a n g U i g h u r B u d d h i s t t e m p l e s i t e[J].A r c h a e o l-o g y,1983(7):618-623.(i n C h i n e s e)[11]龙山.高昌古城[J].寻根,2015(1):71-77.L O N G S.G a o c h a n g a n c i e n t c i t y[J].T r a c i n g R o o t s,2015(1):71-77.(i n C h i n e s e)[12]吕钊,张越一.高昌回鹘供养人手持花卉图像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22(5):80-87.L Y U Z,Z HA N G Y Y.A s t u d y o n t h e h a n d-h e l df l o w e r p a i n t i ng s o f U i gh u r d o n o r si n G a o c h a n g[J].A r t&D e s i g n R e s e a r c h,2022(5):80-87.(i n C h i n e s e)[13]郑汝中,台建群.中国飞天艺术[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0:2.[14]李树辉.柏孜克里克石窟寺始建年代及相关史事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1):55-61.L I S H.O n t h e b e g i n n i n g y e a r o f b e z k l i k s t o n e c a v eg r o t t o e s a n d t h e i r r e l a t e d h i s t o r i c a l d o c u m e n t s[J].J o u r n a l o f X i n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P h i l o s o p h y,H u m a n i-t i e s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2006,34(1):55-61.(i n C h i-n e s e)[15]朱国祥.简论西域古城高昌的历史与宗教信仰[J].河901第2期吕钊,等:高昌回鹘女子花蕾冠考释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1):78-81.Z HU G X.A b r i e f d i s c u s s i o n o f t h e h i s t o r y a n d r e l i-g i o u s b e l i e f s o f t h e a n c i e n t c i t y o f G a o c h a n g i n w e s t-e r n r e g i o n s[J].J o u r n a l of H e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n o l o g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2012,8(1):78-81.(i nC h i n e s e)[16]王国维.宋史.高昌传[M].上海:中华书局,1977:14112.[17]沙武田.佛教供养与政治宣传:敦煌莫高窟第156窟供养人画像研究[J].中原文物,2020(5):116-126.S HA W T.O n t h e B u d d h i s m s p o n s o r s h i p a n d p o l i t i-c a l p r o p a g a nd a[J].C u l t u r a l Re l i c s of C e n t r a l C h i n a,2020(5):116-126.(i n C h i n e s e)[18]王云.照其本也:佛教美术中的莲花意象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2):4-21.WA N G Y.P u r e a n d b r i g h t a s i t i s:T h e i m a g e r y o f l o-t u s i n B u d d h i s t a r t[J].P a l a c e M u s e u m J o u r n a l,2023(2):4-21.(i n C h i n e s e)[19]鸠摩罗什.妙法莲华经[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30.[20]何昆仑.莫高窟莲花艺术形态研究及创新应用[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9:32.[21]输波迦罗.苏悉地羯罗经[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24:608.[22]竺法护.正法华经[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8:112.[23]张晓霞.天赐荣华:中国古代植物装饰纹样发展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97. [24]林良一.东洋美术的装饰纹样.植物纹篇.佛教美术的装饰纹样[M].东京:同朋出版社,1992:68. [25]沮渠京声.大正新修大藏经[M].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社,2009:418.[26]司马彪.后汉书㊃舆服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5:304.[27]徐婷,车莉.论云冈石窟图像符号对社会规则的约定和表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11):206-210.X U T,C H E L.O n t h e a g r e e m e n t a n d e x p r e s s i o n o fs o c i a l r u l e s b y i m a g e s y m b o l s o f Y u n g a n g G r o t t o e s[J].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w 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H u m a n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2013,34(11):206-210.(i n C h i n e s e)[28]李雅梅.唐宋时期艺术捐资者:供养人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29]葛剑雄.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1.[30]李学勤.周礼注疏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164.[31]李学勤.仪礼注疏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3.[32]范晔.后汉书.舆服志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7:3661.[33]钱玄.三礼名物通释[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11-13.[34]吕钊,马艳辉.回鹘戴三叉冠人物身份再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4(1):23-34.L Y U Z,MA Y H.A r e-e x a m i n a t i o n o f t h e i d e n t i t y o ft h e f i g u r e o f t h e u y g h u r t r i d e n t c r o w n[J].J o u r n a l o fN o r t h w 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2024,54(1):23-34.(i n C h i n e s e)[35]王婷,马艳辉,张越一,等.回鹘男子首服三叉冠形制探究[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22,35(3):140-146.WA N G T,MA Y H,Z HA N G Y Y,e t a l.R e s e a r c h o nt h e f o r m o f t r i d e n t c r o w n o f U i g h u r m e n's h e a d g e a r[J].B a s i c S c i e n c e s J o u r n a l o f T e x t i l e U n i v e r s i t i e s,2022,35(3):140-146.(i n C h i n e s e)[36]蔡远卓,吕钊.回鹘首服社会属性及文化内涵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7,31(3):350-353.C A I Y Z,L Y U Z.R e s e a r c h o n s o c i a l a t t r i b u t e s a n dc u l t u r a l 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 U i g h u r c l o t h i n g[J].J o u r n a l o fX i a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U n i v e r s i t y,2017,31(3):350-353.(i n C h i n e s e)[37]桂林.回鹘摩尼教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6.[38]闫慧.中国摩尼教艺术研究:以新疆吐鲁番细密画为代表[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7. [39]马小鹤,张忠达.光明使者:图说摩尼教[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63.责任编辑:高璐011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第37卷。

高昌回鹘时期柏孜克里克壁画的艺术风格

高昌回鹘时期柏孜克里克壁画的艺术风格

2021·01位于丝绸之路沿线,地处新疆吐鲁番境内的柏孜克里克,在漫长的东西文化交流历史中曾经扮演重要的角色。

柏孜克里克石窟建立在火焰山峡谷木头沟西岸的山腰上,现存83个洞窟,其中有40多个洞窟有壁画遗存。

柏孜克里克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其高昌回鹘时期的石窟壁画呈现出回鹘民族强烈的艺术特点同时又融合了多元的风格,从在石窟和寺院遗址出土的汉文、回鹘文、梵文、粟特文等不同文字的经卷,可以看出其受到多元化的影响,柏孜克里克的壁画印证了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

高昌回鹘独立政权从9世纪一直延续到公元12世纪初,疆域最大曾东接河西走廊,西达龟兹(今新疆库车)以西阿克苏、乌什一带,北跨天山直到准噶尔盆地,南隔塔里木盆地与于阗为邻。

虽然不属中原王朝管辖,但与中原保持较好的关系往来。

到12世纪国势逐渐衰弱,沦为西辽的附庸。

13世纪后期,高昌地区由于伊斯兰教的传播,柏孜克里克石窟逐渐被荒废。

1904年,德国考察队来到此地,发现许多高昌古国的故城已损毁,许多寺庙除受到人为严重破坏。

尽管如此,德国考察队的几次考察仍发现了许多佛教相关的文物,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壁画仍十分精美。

一、柏孜克里克壁画的艺术风格柏孜克里克壁画的艺术风格大致经历了几个时期,分别是高昌国时期、唐西州时期和高昌回鹘时期,各个时期各有特点,构成了柏孜克里克独特的壁画特色,而高昌回鹘时期是其中壁画最精美、数量最多的时期。

(一)高昌国时期的壁画风格柏孜克里克石窟所在的地区在两晋时称作高昌郡,到了北魏时期是高昌国属地,约公元4世纪的时候,高昌国的王室已普遍信仰佛教,开凿了柏孜克里克石窟。

高昌国统治时期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的风格更接近龟兹风格,人物造型与克孜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接近,佛像、菩萨的脸型趋于正圆,五官的描绘与龟兹地区石窟十分类似,人物眉眼深邃,十分突出的侧面鼻梁仍用线条表现轮廓。

人物五官、脖颈和四肢都用宽赭石色带表示结构起伏的过渡,运用的是西域“凹凸法”。

中国帝王及甲胄官服的发展历史

中国帝王及甲胄官服的发展历史

原始社会 •
动物的毛皮 是人们服装 的主要材料。 当时还没有 绳、线,可 能用动物韧 带来缝制衣 服
大周
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 通用矩领,这个时期的 服装还没有扭扣,一般 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 上还挂有玉制的物 男子服饰
Hale Waihona Puke 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 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 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 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 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 穿时绕至背后,带系扎
明 代 男 子 便 服 锦 袍
明 代 襦 裙
明 代 铠 甲 及 戎 服
大清
清 代 皇 帝 朝 服
清 代 皇 帝 龙 袍
• 皇帝的龙袍属于吉服范畴,比朝服、衮服等礼服略次 一等,平时较多穿着。穿龙袍时,必须戴吉服冠,束 吉服带及挂朝珠。龙袍以明黄色为主也可用金黄杏黄 等色。古时称帝王之位,为九五之尊。九、五两数, 通常象征着高贵,在皇室建筑、生活器具等方面都有 所反映。清朝皇帝的龙袍,据文献记载,也绣有九条 龙。从实物来看,前后只有八条龙,与文字记载不符, 缺一条龙。有人认为还有一条龙是皇帝本身。其实这 条龙客观存在着,只是被绣在衣襟里面,一般不易看 到。这样一来,每件龙袍实际即为九龙,而从正面或 背面单独看时,所看见的都是五龙,与九五之数正好 相吻合。另外,龙袍的下摆,斜向排列着许多弯曲的 线条,名谓水脚。水脚之上,还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 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涯”, 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之外,还有“一统山 河”和“万世升平”的寓意
大辽
辽代北班服饰
辽代北班服饰
辽代铠甲及戎服
辽代南班服饰
• 辽金元服饰 辽代是契丹族建立的,在短期内很快强盛, 主要是吸收采纳中原先进的文化、生产技术及社会制 度,自然也包括军绒服饰。在铠甲方面,据《辽史》 记载,辽在契丹国时,军队就已使用铠甲,主要采用 的是唐末五代和宋的样式,以宋为主。铠甲的上部结 构与宋代完全相同,只有腿裙明显比宋代的短,前后 两块方形的鹘尾甲覆盖于腿裙之上,则保持了唐末五 代的特点。铠甲护腹好象都用皮带吊挂在腹前,然后 用腰带固定,这一点与宋代的皮甲相同,而胸前正中 的大型圆护,是辽代特有的。辽代除用铁甲外也使用 皮甲。契丹族的武官服装分为公服和常服两种,样式 没有明显不同,都是盘领、窄袖长袍,与一般男子服 饰相同,可能常服比官服略紧身一些。这两种都可作 戎服。本图为辽代武士的铠甲和戎服复原图。

【绝美古风】龙门石窟精美的服饰艺术

【绝美古风】龙门石窟精美的服饰艺术

【绝美古风】龙门石窟精美的服饰艺术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形态;中国古代的服饰设计精美、韵味十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展现了当时社会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缩影。

龙门石窟把历史定格在崖壁上,使后人有能穿越时空的距离,体味古代朴实而又华丽的服装和当时的流行风格,感受古代服饰的丰富内涵。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龙门石窟这些精美的服饰造像。

北魏服饰的特点宽袍大袖飘逸洒脱历史背景与服饰特点公元4世纪至6世纪,中国处于混乱的南北朝时期,战争和民族大迁徙使胡、汉杂居,促进了南北交流。

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国家的异质文化与汉族文化的相互碰撞与相互影响,将中国服饰文化带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

在南北朝,一些少数民族首领初建政权之后,鉴于他们的本族服装穿着不足以炫耀其身份地位的显贵,便改穿汉族统治者惯着的华贵服饰。

尤其是帝王百官,更醉心于高冠博带式的汉族章服制度,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北魏孝文帝的改制。

公元494年,他改革鲜卑族夹领小袖紧身服饰为汉人宽袍大袖服装,衣服衫领敞开,袒露胸怀,这是北魏文人雅士的典型服饰。

但是,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皇室贵族,他们服饰的共同特点为:袍状的衣服宽松肥大,袖子宽阔、肥长,使人显得飘逸、洒脱。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处体现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精美服饰的造像:宾阳中洞主佛释迦牟尼的服饰就是北魏服饰的生动再现。

宾阳中洞开凿于公元500-523年,是北魏宣武帝元恪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而建的功德窟。

其主尊袈裟敞开衣领,衣服折皱宽大密集,袖子宽松肥大,显得安详、静穆。

龙门石窟莲花洞南壁龛内的佛传故事——王位相让。

悉达多太子(佛陀未出家时的名字)坐在菩提树下的圆台上,左手指自己鼻子,面前跪者一位头戴冕旒官的国王,他身后有四位手持兵杖、旌旗、羽葆的士兵,这位国王想把自己的王位让给悉达多,可是他坚决不接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河故城出土鬼子母像
鬼子母神,又称为欢喜母、暴恶母或爱子母,梵文音译诃利帝母。原为婆罗门教中的恶神,护法二十诸天之一, 专吃人间小孩,称之为“母夜叉”。被佛法教化后,成为专司护持儿童的护法神。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安德鲁斯《中亚古代佛教壁画图录》 334.吐峪沟VI窟,出土残供养人像, 壁画,高10.5呎,唐—高昌回鹘时期。 供养人像残得比较严重,头部残,下 半身亦残,胡须和服装样式看起来是 比较典型的回鹘族特征。只是服装上 的图案比较特殊,是对狮子的造型。 以动物造型为图案在回鹘服饰中并不 多见。

洪辩像 莫高窟第17窟北壁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 蒙古国鄂尔浑流域古突厥-回鹘人俑像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图像中主要的回鹘服饰
• 回鹘男子服饰
• • • • 回鹘男子以袍为主。袍主要有三种: 一种圆领窄袖长袍,袍无饰边,袍长及地或至膝; 一种圆领袍在领襟、袖口、上臂和下摆有饰边,袍长及地或至膝; 一种为斜襟右衽袍,袍长至膝。
莫高窟第409窟 回鹘王妃像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图像的分布
• 新疆地区的回鹘服饰图像
• 新疆地区存有回鹘服饰的遗址较多:主要有库木吐喇石窟、伯孜克里 克石窟、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高昌故城、交河故城,胜金口和吐 峪沟等。服饰资料非常丰富,只可惜该地区文物遗失海外较多,资料 分布比较零散。目前尚保存有回鹘供养人壁画的主要在伯孜克里克石 窟、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和库木吐喇石窟三地。
尖顶花瓣形冠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三叉冠、扇形冠
图像中主要的回鹘服饰
• 回鹘女子服饰
• 回鹘女子亦以袍为主。首服有桃形冠、花蕾冠、如角前指冠、圆帽和 元宝冠。戴桃形冠穿交领长袍的回鹘女子形象只出现在敦煌壁画中, 是甘州回鹘特有的服饰。穿对襟长袍戴桃形冠、如角前指冠和元宝冠 的回鹘女子形象在敦煌壁画和新疆出土图像中都有出现,是两地共有 的服饰,可见沙洲回鹘和高昌回鹘交流频繁,服饰相似度高。 • 花蕾冠和圆帽不见于敦煌壁画中,是高昌回鹘特有的服饰。除了首服 不同,这两类服饰中的半袖长袍也显示了高昌回鹘与西域其他少数民 族以及中亚各民族的交流较多。
高昌古城出土麻布幡上女供养人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出土壁画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 1985年8月,龟兹石窟研究所的人 员在库木吐喇85窟的地面灰尘中, 清理出鬼子母壁画一幅,本世纪 初,德国探险队在高昌的一绘于麻 布上的鬼子母像。其服饰明显已经 比较世俗化了,鬼子母坐在凳上, 周边有八个童子围绕,怀中抱一婴 喂乳,身穿红色长袍,袍上有菱形 图案,领、袖口和长袍底边都有饰 边,这些服饰特征都在新疆、敦煌 壁画大量出现的回鹘贵族女供养人 服饰特征相同。所以这幅鬼子母 图很有可能是回鹘时期所创作。
伯孜克里克第32窟沙丽家族供养人像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图像的分布
• 出土物中回鹘服饰图像(以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为例)
• 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在北庭古城之西约七百米,位于西坝河东岸台 地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在1979年和1980年先后两 次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此遗迹发掘较晚,保存较完整。其中保存了 大量的雕塑、壁画、回鹘文题记和其他的图像资料(出土织物、书籍 插图、佛幡画)。
沈雁《敦煌壁画中的回鹘服饰研究》 谢静《敦煌壁画中的少数民族服饰》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敦煌各窟中壁画
莫高窟 榆林窟 西千佛洞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莫高窟409窟 回鹘可汗像
左图是《回鹘可汗像》其存在于莫 高窟的409、148、237窟和西千佛洞 第16窟。从中回鹘王供养像可以看 出回鹘可汗的衣冠服饰与新疆吐鲁 番伯孜克里克石窟、佛寺中高昌回 鹘可汗供养像是相似的,其基本特 征为:头戴莲瓣形尖顶高冠,冠后 垂绶带,身穿圆领窄袖团龙纹开衩 长袍,腰系蹀躞革带,上垂解结锥、 短刀、火镰、荷包等物件,足蹬白 色长靿靴。 可汗身后有侍从8名,分别为其张伞 盖、执羽扇、举宝剑、捧弓箭、执 金瓜杖等......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2015-4-3
回鹘简介
• 回鹘民族由来
回鹘,中国古代民族名,亦称“乌护”、“乌纥”、“韦纥”、 “回纥”。回鹘是维吾尔族及裕固族等族的前身。 关于回鹘的族源,目前学术界比较普遍认可的是铁勒说,即回鹘是 铁勒族的一支。回鹘部落联盟中以药罗葛为首,后来的回鹘各可汗, 大多出自这个氏族。驻牧在仙娥河和温昆河流域。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出土佛幡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右图为吐鲁番高昌古城出土的 一块麻布幡,年代约9世纪,此 幡正反两面各绘一供养人,造 型相似。图中人物双手持花供 养,头戴三叉冠,白发白眉白 须,气势盎然,穿圆领侧开襟 红袍,黑色靴子,袍上喜相逢 式的对雁纹刻画仔细,是典型 的回鹘贵族男子服饰装扮。
吐峪沟出土供养人残像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出土缂丝绦袍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喀什地区博物馆藏两件缂丝绦袍, 据新疆博物馆的王博研究人员介绍, 袍共有四件,几乎一模一样,两件 出土,两件民间征集。出土地在麦 盖提县克力孜阿瓦提乡。 此袍为交领、右衽、窄袖、收腰。 袍长138厘米,通袖长192厘米,袖 口宽15厘米,下摆宽约82厘米,两 袖口处各拼接一块对雀栏杆纹锦, 宽11厘米。背后开衩,衩高70厘米。 袍为夹袍,盘雕纹锦为面,浅棕色 绢为里。袍领内侧镶一条四花飞雀 浮纹锦。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 回鹘女供养人的服 饰可分为三类:
• 第一类交领长袍,以莫高窟第61窟、 第98窟、108窟及榆林窟第16窟中的 回鹘女供养人的服饰为例。特征是 头戴桃形冠,斜襟翻领长袍,袍身 较宽,袖较窄,是五代十国时期敦 煌壁画中回鹘女贵族供养人普遍穿 着的一种服饰。
榆林窟第16窟 回鹘公主像
李肖冰《中国西域民族服饰研究》 [法]莫尼尔· 玛瑟尔《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新疆地区各石窟中壁画
伯孜克里克 石窟 北庭高昌 回鹘佛寺 旧址 库木吐喇 石窟 高昌故城、交 河故城、七个 星、胜金口与 吐峪沟等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此图为喜悦公主像,现存于德国 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其服饰也 基本相同,2位回鹘公主头戴前高 后低的如意博鬓金冠,2侧挽起双 层鬓发,上插金簪以及金镂雕饰 的云纹、凤凰纹的金饰片,后垂 红结绶,身穿弧形大翻领小袖长 袍,领面上绣有忍冬纹,领缘、 袍面中间、衣袖上部以及膝盖部 位都有联珠纹装饰线。
黠戛斯[xiájiásī]唐代西北黠戛斯民族名。地处回纥西北,约当今叶尼塞河上游,萨彦岭以北,安加拉河以南地区。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回鹘汗国疆域图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图像的分布
• 敦煌地区的回鹘服饰图像
• 敦煌地处西北边陲,政权更迭频繁,敦煌莫高窟从前秦建元二年始建 后,历经十六国保存至今有壁画造像的洞窟有492个,共有壁画四万 五千多平方米,彩塑三千余身。 • 敦煌地区存有回鹘服饰资料的图像主要就是这些洞窟壁画,分布于三 个石窟群中:莫高窟、榆林窟和西千佛洞。但由于敦煌洞窟大部分营 建年代明确,很多人物旁边尚可有可辨的榜题,人物身份比较明确, 人物形象相对保存完好。
又名娑陵水,今蒙古色楞格河 今蒙古鄂尔浑河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回鹘简介
• 回鹘民族历史发展
回鹘在北朝后期开始处于突厥汗国统治之下,东突厥汗国瓦解以 后回纥取得独立,和铁勒其他部落一起隶属于唐。743年在唐朝的帮 助下,回鹘灭突厥汗国,建立回纥汗国。788年回纥改名回鹘。 848年黠戛斯灭回鹘汗国。其后漠北地区回鹘部落分为四部,一 为乌介可汗为首的南下部分,从河套南下,由于侵扰唐朝边疆被灭, 部众多数融入华北汉人,二为于宋、辽、金时代势力强大之甘州回鹘 与沙洲回鹘,二为西州回鹘(居高昌之地,即吐鲁番),虔信摩尼教 与佛教,而最为强大的一支西迁至七河流域,和当地天山的回鹘以及 葛逻禄等铁勒部落建立了威震中亚的喀喇汗王朝。
蹀躞[diã xiâ]蹀躞是唐代出现的一种功能型腰带。隋唐时期出现的一种功能型腰带,称为蹀躞带,简称蹀躞。 靿[yào]靴或袜子的筒儿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 从莫高窟第409、148窟,榆林窟第39窟 等洞窟的女供养人像来看,回鹘王妃、 公主的服饰也是受到高昌回鹘服饰的影 响。其服饰基本特征是:头戴桃形金冠 或如意博鬓金冠,冠后垂红结绶,面鬓 抱面,双耳饰有大环,身穿弧形大翻领 小袖长袍或圆领花袍。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目录
• • • • • • • • • • • 一、回鹘简介 1.回鹘民族由来 2.回鹘民族历史发展 二、图像的分布 1.敦煌地区的回鹘服饰图像 2.新疆地区的回鹘服饰图像 3.出土物中回鹘服饰图像 三、图像中主要的回鹘服饰 1.回鹘男子服饰 2.回鹘女子服饰 3.画家笔下的回鹘服饰
2015-4-3
图像中的回鹘服饰
• 回鹘男子首服:
• 回鹘服饰中的首服代表了身份等级。首服种类有:尖顶花瓣形冠、桃 形冠、三叉冠、扇形冠、尖顶冠、圆帽、翻檐帽和花帽。尖顶花瓣形 冠、桃形冠、三叉冠和扇形冠是敦煌、新疆两地图像中都有出现的, 这三种冠加上桃形冠是回鹘族所特有的首服,是判断其回鹘族身份的 典型标志。 • 其等级高低依次为:尖顶花瓣形冠(同桃形冠)最高、三叉冠其次、 扇形冠更在其后。
缂丝[kâ sī]又称“刻丝”,是汉族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作为中国汉族丝 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