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合集下载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习题及答案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习题及答案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C. 若药物降解的反应是一级反应,则药物有效期与反应浓度有关D. 对于大多数反应来说,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更为显著E. 若药物降解的反应是零级反应,则药物有效期与反应浓度有关 6.既能影响易水解药物的稳定性,又与药物氧化反应有密切关系的是 AA. pHB.广义的酸碱催化C. 溶剂D. 离子强度E.空气7. 以下关于药物稳定性的酸碱催化叙述中,错误的是 AA.许多酯类、酰胺类药物常受 ^或OH 催化水解,这种催化作用也叫广义的酸碱催化B. 在pH 很低时,药物的降解主要受酸催化C. pH 较高时,药物的降解主要受0H 催化D. 在pH-速度曲线图中,最低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即为最稳定的 pHE. 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物质都可能催化水解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制剂因素不包括DA.溶剂B.广义酸碱C. 离子强度D. 温度E. pH9.影响药物稳定性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BA.温度B.pHC. 光线D.空气中的氧 E. 空气湿度10.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外界因素是 AA.温度B.溶剂C. 离子强度D. pHE.广义酸碱11.下列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EA.药物制剂在贮存过程中发生的质量变化属于稳定性问题B. 药物制剂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从制备到使用期间保持稳定的程度C. 药物制剂的最基本要求是安全、有效、稳定D. 稳定性研究可预测药物制剂的有效期1 .生物学稳定性2 .物理稳定性 5.药物降解半衰期 6 .专属酸碱催化 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 .化学稳定性 4 .稳定性加速试验•广义酸碱催化盐酸普鲁卡因的主要降解途径是 A A.水解 B. 光学异构化 C.氧化 D.脱羧E.聚合 维生素C 的降解的主要途径 BA.脱羧B. 氧化C. 光学异构化D. 聚合E.酚类药物降解的主要途径 CA.水解B. 脱羧C. 氧化D.异构化 E.聚合4.酯类药物降解的主要途径 A.脱羧 B. 聚合D C.D. C 氧化丨 5.下列关于药物稳定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通常将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B. 大多数药物的降解反应可用零级、一级反应进行处理水解 E.异构化水解2. 3.E. 药物制剂稳定性有化学、物理稳定性12. 一级反应半衰期公式为BA.t l/2 =0.1054/k B .t 1/2 =0.693/k C .t l/2 =C0/2kD.t l/2 =0.693k E .t 1/2 =1/C0k13.下列关于药物稳定性加速试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EA. 试验温度为(40 ± 2)CB. 进行加速试验的供试品要求三批,且为市售包装C. 试验时间为1、2、3、6个月D. 试验相对湿度为(75 ± 5)%E. A、B C D均是14.易氧化的药物通常结构中含有CA. 酯键B. 饱和键C. 双键D. 苷键E. 酰胺键15.酯类药物的稳定性不佳,是因为容易产生BA. 差向异构B. 水解反应C. 氧化反应D. 变旋反应E. 聚合反应16.以下各因素中,不属于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的是AA. 安瓿的理化性质B. 药液的pHC. 药液的离子强度D. 溶剂的极性E. 附加剂17. 下列关于长期稳定性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A.符合实际情况B. 一般在25C下进行C. 可预测药物有效期(确定)D. 不能及时发现药物的变化及原因E. 在通常包装贮存条件下观察18. 已知醋酸可的松的降解半衰期为lOOmin,反应200min后,其残存率为CA.90% B .50% C .25% D .75% E .80%19. 易发生水解的药物为EA. 烯醇类药物B. 酚类药物C. 多糖类药物D. 蒽胺类药物E. 酰胺类药物20. 下列药物中,容易发生氧化降解的是BA. 乙酰水杨酸B. 维生素CC. 盐酸丁卡因D. 利多卡因E. 氯霉素21. 下列有关药物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EA. 制剂中应避免使用亚稳定型晶型B. 凡受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物质催化的反应称为特殊酸碱催化反应C. 乳剂的分层是不可逆现象D. 乳剂破裂后,加以振摇,能重新分散、恢复成原来状态的乳剂E. 为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加入能降低Z -电位、使粒子絮凝的电解质称絮凝剂22. 某一带正电荷的药物水解受OH-催化,介质的离子强度增加时,该药的水解速度常数AA.下降B.不变C.不规则变化D. 增大E. A 、B均可能23. 下列关于药物水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酯类药物易发生水解反应B. 磷酸氢根对青霉素G钾盐的水解有催化作用C. 专属性酸(H+)与碱(OH)可催化水解反应D.药物的水解速度常数与溶剂的介电常数无关E. pHm表示药物溶液的最稳定pH直24. 某药按一级反应速度降解,反应速度常数为k25c=4.0 X 10-6(h-1),该药的有效期为DA. 2.5 年B. 2 年C. l.5 年D. 3 年E. 1 年(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也可不选用)【1-4】A. 弱酸性药液B. 乙醇溶液C. 碱性溶液D. 油溶性维生素类制剂1 .焦亚硫酸钠作为抗氧剂用于A2. 亚硫酸氢钠作为抗氧剂用于A3.硫代硫酸钠作为抗氧剂用于 C4. BHA 作为抗氧剂用于 D 【5-8】下列稳定性试验: A.高温试验 B.高湿度试验 C. 强光照射试验 D. 加速试验 E. 长期试验5. 供试品要求三批,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C± 2 C,相对湿度75%± 5%勺条件下放置六个月D 6•是在接近药品的实际贮存条件25C± 2C 下进行,其目的是为制订药物的有效期提供依据E【9-12】F 列与稳定性有关的参数:7•供试品开口置适宜的洁净容器中,在温度 &供试品开口置恒湿密闭容器中,在相对湿度60 C 的条件下放置 10天A75%± 5%及 90%± 5%的条件下放置 10天BA. EB. kC. PH mD. t 1/2E. t 0.99. 药物制剂的最稳定pHC10. 药物的有效期E11. 药物半衰期D12.药物降解的速度常数B【13-15】 B.采用棕色瓶密封包装D.调节溶液的pHE. 产品冷藏保存13.光照射可加速药物氧化,为提高药物稳定性可采用14•氧气存在加速药物降解,为提高药物稳定性可采用C.制备过程中充入氮气BC15•所制备的药物溶液对热极为敏感,为提高药物稳定性可采用E【16-19】A.维生素CB. 四环素16.易发生氧化降解AC. 青霉素G钾盐D. 硝普钠E. 肾上腺素17•易发生水解降解C18.易发生差向异构化A19. 易发生光化降解D【20-23】A.片剂B. 糖浆剂C. 口服乳剂D. 注射剂E. 口服混悬剂20. 稳定性试验中重点考查性状、含量、崩解时限或溶出度及有关物质A21 •稳定性试验中重点考查性状、含量、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及有关物质E22. 稳定性试验中重点考查性状、检查有无分层、含量及有关物质C23. 稳定性试验中重点考查性状、含量、pH值、澄明度、相对密度及有关物质B1.主要降解途径是水解的药物有AEA.酯类B. 酚类C. 烯醇类D.芳胺类E.酰胺类2.药物降解主要途径是氧化的有BCEA.酯类B. 酚类C. 烯醇类D.酰胺类E.芳胺类3.下列关于药物稳定性的酸碱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A.许多酯类、酰胺类药物常受^或OH催化水解,这种催化作用也叫专属酸碱催化B. 在pH很低时,药物的降解主要由碱催化C. pH较高时,药物的降解主要由酸催化D. 在pH-速度曲线图中,最低点所对应的 pH 即为最稳定pH mE. 一般药物的氧化作用不受 廿或OH 的催化 4.以下对于药物稳定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BEA. 易水解的药物,加入表面活性剂都能使稳定性增加B. 在制剂处方中,加入电解质或盐所带入的离子,均可增加药物的水解速度B.原料药需要进行此项试验,制剂不需要进行此项试验 C •供试品可以用一批产品进行试验 D. 供试品按市售包装进行试验E. 在温度(40 ± 2 )C,相对湿度(75 ± 5) 9的条件下放置三个月10. 防止药物水解的方法有 ABCDA.改变溶剂B.调节溶液pH 值C.将药物制成难溶性盐D.制成包合物E.改善包装 11.以下各项中,可反应药物稳定性好坏的有 ABCA.半衰期B.有效期C.反应速度常数D.反应级数E.药物浓度12.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范围包括 ABCA.化学稳定性B.物理稳定性C.生物稳定性D. 体内稳定性E.生物利用度稳定性13.影响固体药物氧化的因素有 BDA. pH 值B.光线C.离子强度D. 温度E.溶剂 三、 是非题 1. 酯类药物不但能水解,而且也很易氧化。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例:银黄注射液制剂稳定性的预测




在不同温度进行加速实验,以黄芩苷的含量作为产品的质量指标。 设置不同的取样时间点测定样品中黄芩苷的浓度,每一实验温度 内,将lgC对t作线性回归,确定为一级反应,由回归方程的斜率 求出各温度对应的速度常数 再将实验温度由摄氏温度改换为热力学温度T, 以lgk对1/T作线性回归,得直线方程: lgk=-64031/T+16.02 将室温25℃(T=298K)代入直线方程,得室温反应速度常数: k25℃=3.4075×10-6h-1 代入有效期计算公式: t0.9=0.1054/k25℃=29637h=3.38年 有效期为3.38年。
化学稳定性



水解:水份、溶液 氧化:氧气、空气 异构化 脱羧 聚合等 药物含量 效价降低 色泽变化
物理稳定性

药物颗粒结块 析出结晶 乳剂的分层,破裂 胶体的老化 片剂崩解度改变 溶出速度改变
生物学稳定性


微生物污染 产品变质 腐败 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对于保证产品质量以 及安全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为制订药品的有效期、保证药品的质量提供稳 定性依据。
头孢环己烯胺
图3-6 各物质DTA曲线
图3-7 各混合物DTA曲线 A.(C+N) B.(C+T) D.(C+P) E.(C+S)
表面活性剂 处方组成 空气 金属离子 光线 溶剂 包装材料 温度 水分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加入表面活性剂,可增加稳定性 如苯佐卡因加 5%十二烷基硫酸钠; 有时反而加速药物分解.如聚山梨酯80使维生 素D稳定性下降
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评估与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评估与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评估与提高方法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评估与提高方法引言:药物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在特定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其质量、效力以及物理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

稳定性评估与提高方法是药物制剂研究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药物制剂稳定性评估的方法以及提高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方法,旨在为药物研究者和制药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药物制剂稳定性评估方法1. 理化性质评估法理化性质评估法主要通过测定药物的溶解度、粒度分布、晶型转变、物相变化等参数来评估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溶解度评估药物在不同温度、酸碱度和溶剂条件下的溶解度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药物的溶解度,可以判断药物的稳定性。

(2)粒度分布评估粒度分布是药物微粒大小的分布情况,药物颗粒的大小与其表面积有关,表面积增大会加速药物的氧化、光解以及水解等反应。

因此,通过测定药物微粒的大小分布,可以评估药物的稳定性。

(3)晶型转变评估药物晶型转变是指药物在条件改变下晶体结构的变化,如多晶相转变成单晶相等。

不同晶型的药物在稳定性上可能存在差异,通过研究晶型转变可以了解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情况。

(4)物相变化评估物相变化主要指药物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形态改变,如溶液浓缩结晶、晶体碎裂、溶液泡沫等。

这些物相变化可能会导致药物的稳定性降低,通过观察物相变化的情况可以评估药物的稳定性。

2. 药理学评估法药理学评估法是通过研究药物在体内的效果来评估药物的稳定性。

这种方法通过给动物或人体灌服药物,观察和测定其药效、代谢产物等指标,从而了解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情况。

3. 动态评估法动态评估法是指通过药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储存、运输等过程中的变化来评估药物的稳定性。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实际使用情况,更真实地反映药物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

二、提高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方法1. 选择合适的基质和溶剂在制药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基质和溶剂是提高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关键。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药物制剂的化学、物理、生物学性质的不变性。

稳定性对于药物的安全性、疗效和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温度:药物制剂的稳定性通常与温度密切相关。

高温会引起药物分子的剪切、氧化、水解和聚合等反应,从而降低药物的活性。

因此,在制剂的制备、包装、贮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避免药物分解和失效。

2. 光照:一些药物对光敏感,如维生素D、某些激素和硫酸硝基苯酚等。

光敏感药物分子吸收光能量后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分解。

因此,这些药物在制剂的制备和贮存中需要防止光照。

3. 氧化性:氧化性是药物制剂分解和降解的常见因素。

许多药物分子容易被氧化为活性物质或失去活性。

因此,在制剂的制备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抗氧化剂,降低氧化反应的发生。

4. 湿度:湿度可以引起药物制剂中的水解反应、聚合反应和溶解度的变化。

在制剂的贮存和包装过程中,需要控制湿度,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5. pH:药物分子对于pH的敏感性会影响其稳定性。

一些药物在酸性环境下容易发生水解反应,而一些药物在碱性环境下则容易发生分解。

因此,在制剂的调配和配制过程中需要调整和控制药物制剂的pH值,避免不必要的降解反应。

为了提高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常采取以下方法:1. 选择适当的辅料:辅料的选择对于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抗氧化剂、防腐剂和缓冲剂等辅料的加入可以提高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2. 合理的制剂工艺:制剂的制备工艺应该科学合理,包括温度、时间、pH值和溶剂选择等方面的控制。

合理的工艺能够使药物分子保持原有的结构和活性。

3. 贮存条件的控制:药物制剂在贮存过程中,要避免受到光照、温度、湿度和空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合理的贮存条件可以延长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4. 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材料对于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合适的包装材料可以防止光照、氧化、湿度和温度变化等因素对药物制剂的影响。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lgk = lgko + 1.02 ZAZB µ1/2
n 相同电荷离子之间的反应,加入盐使溶 液离子强度增加,分解反应速度增加
n 若药物是中性分子,因ZAZB=0,故离子 强度增加对分解速度没有影响
3
20:28:33
(五)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n 一些水解的药物,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使稳定性的 增加。
n 如苯佐卡因易受碱催化水解,在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 溶液中,30°C时的t1/2增加到1150分钟(不加十二烷基 硫酸钠时则为64分钟)。
n 采用介电常数低的溶剂将降低药物分解的速度。苯巴 比妥钠注射液用丙二醇(60%),可使注射液稳定性 提高。25°C时的t0.9可达1年左右。
n 若药物离子与进攻离子的电荷相反,则采取介电 常数低的溶剂不能达到稳定药物制剂的目的。
(四)离子强度的影响
n 处方中,往往调节等渗,或加入盐(如 一些抗氧剂)防止氧化,加入缓冲剂调 接pH。
(二)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
n 药物处方中常用的缓冲剂如醋酸盐、磷酸盐、枸 橼酸盐、硼酸盐均为广义的酸碱。
n 可用增加缓冲剂的浓度但保持盐与酸的比例不变 (使pH恒定)的方法,配制一系列的缓冲溶液, 然后观察药物在这一系列缓冲溶液中的分解情况
n 为了减少这种催化作用的影响,在实际生产处方 中,缓冲剂应用尽可能低的浓度或选用没有催化 的缓冲系统。
n 一级反应的t1/2、t0.9 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 dC = kC dt kt
lg C = − 2.303 + lgC0 0.693
t1/ 2 = k 0.1054
t0.9 = k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药物稳定性 预测
(一)阿仑尼乌斯(Arrhenius)方程。 Arrhenius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提出了速率常数

第三章药物制剂稳定性

第三章药物制剂稳定性

第三章 药物制剂稳定性目的:一、控制药物制剂的质量以保障病人用药安全和疗效的可靠性。

二、保证药物制剂质量的恒定。

要求:掌握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意义、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及解决方法。

熟悉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实验方法内容:介绍引起药物制剂降解的化学和微生物的因素以及用化学动力学原理进行加速制剂稳定性的研究和稳定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第一节 概 述一、反应速度反应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中反应物下降的量,或产物生成量(即反应物成产物浓度的变化)。

假设反应物的初浓度为a(克分子/升),经历t 时间后,反应了x(克分子/升),其反应速度可用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表示: 或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之间有下列关系,0adtx)-a d KC x -a K -==)(( (1)其中,k 是反应速度常数,C 是t 时间反应物的浓度,n 是反应级数。

从上式可以看出,以反应物表示反应速度时,反应速度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少而减小。

如果以降解产物表示反应速度,则有下式成立:dtdx KC =+ (2) 二、零级反应和假零级反应零级反应的反应速度与参加反应物的浓度无关,而与其它一些因素有关,例如光化 反应,其反应速度与光强度,表面状态及通过的电量等因素有关。

其反应速度方程为:-dc/dt=k 或 Dx/dt=k其积分式为:C-C 0=-kt (3) 或 x=kt (4) 式(3)和(4)中C 是反应物在t 时间的浓度,C 。

为开始时(t =o)反应物的浓度;k 是反应速度常数;x 是t 时间已反应了的药物量,或生成了的降解产物量。

零级反应的特征之一是以C —t 作图,呈线性关系,dt x a d )(--dtdx +零级反应的半衰期为: T 1/2=C 0/2K三、一级反应和假一级反应一级反应其反应速度仅与一个反应物浓度有关。

(v =KC)。

这种类型的反应,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40℃ 50℃ 60℃ 70℃ 80℃-dCa/dt =kCaLgCa =-Kt/2.303+lgC 0-(lnC 2-C 1)=k(t 1-t 2) 或 21122112lg ln K 303.2t -t 1CC t t C C -==CC t K 0lg 303.2=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50100303.2303.2lg lg 021K C C Kt ==Kt 693.02/1=一般情况下,制剂规定降解l0%的时间为有效期。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概述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概述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概述
药剂学虽然是基础学科,但是很多学员都觉得药剂学知识点特别多,不好复习。

今天就带着大家总结归纳一下药剂学各章节的重点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记忆。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概述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指的是药物在体外的稳定性,稳定性问题实质上是药物制剂在制备和储存期间是否发生质量变化的问题,所研究的重点是考察药物制剂在制备和储存期间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和影响因素以及增加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各种措施、考前指导药物制剂有效期的方法等。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目的
是为了科学地进行剂型设计,提高制剂质量,保证用药的安全与有效。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主要包括化学、物理两个方面:
1.化学稳定性
指药物由于水解、氧化等化学降解反应,使药物含量(或效价)、色泽产生变化。

2.物理稳定性
片剂崩解度、溶出速度的改变等,主要是制剂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

如混悬剂中药物颗粒结块、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裂,胶体制剂的老化。

例题:
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A.药物制剂稳定性主要包括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
B.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包括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强光照射试验、典型恒温法
C.药物的降解速度受溶剂的影响,但与离子强度无关
D.固体制剂的赋形剂可能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E.表面活性剂可使一些容易水解的药物稳定
正确答案:C。

药物制剂中的药物稳定性研究与评价

药物制剂中的药物稳定性研究与评价

药物制剂中的药物稳定性研究与评价药物稳定性研究与评价是药物制剂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乎药物在制剂中的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对药物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药物稳定性的定义、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物稳定性的定义药物稳定性是指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在合理保存期内保持其质量、活性和效能的能力。

药物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其在制剂中的降解、失效或毒性增加,因此药物稳定性研究对于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药物稳定性研究方法1. 加速试验法加速试验法是常用的研究药物稳定性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一定条件下模拟长期保存的情况,加速药物的降解反应,以预测药物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

常用的加速试验方法有高温试验、湿热试验、光照试验等。

2. 稳定性研究中心试验稳定性研究中心试验是指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对药物进行稳定性研究。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分析,了解药物在制剂中的降解规律和影响因素,为药物制剂的生产和储存提供科学依据。

3. 降解产物分析通过对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产物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药物的降解途径和稳定性。

常用的降解产物分析技术有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通过对降解产物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确定药物的稳定性。

三、药物稳定性评价指标1. 外观指标外观是药物是否稳定的重要判断指标之一。

药物在稳定状态下应具有一定的外观特征,如颜色、气味、透明度等。

通过观察和比较,可以确定药物在制剂中是否发生质变。

2. 化学指标药物稳定性的化学指标主要包括药物含量、杂质含量、PH值、溶解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药物在制剂中的质量变化和降解程度,从而评价药物的稳定性。

3. 生物学指标生物学指标主要指药物在制剂中的活性变化和毒性变化。

通过对药物的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价,可以判断药物在制剂中的稳定性和疗效。

四、药物稳定性研究的意义药物稳定性研究是保证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对于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可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药物稳定性的研究和评价,可以优化药物制剂的配方和工艺,延长药物的保质期,提高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全解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全解

时间因素
考察不同时间点药物的稳定性 ,以绘制稳定性曲线。
02
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化学因素
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
外界环境因素
药物的化学结构可能影响其稳定性, 某些药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可能使其对 光、热、湿度等条件敏感,导致药物 分解或变质。
药物制剂可能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 响,如温度、湿度、光线等,这些因 素可能导致药物分解或变质。
避免光照和氧气的影响
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药物制剂受到光照和氧气的影响,以保持药 物制剂的稳定性。
05
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应用
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பைடு நூலகம்
01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稳定性研究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有助于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
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为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的药理学依据。
02
药物剂型设计
03
控制药物制剂的pH 值
通过调整药物制剂的pH值,使其 处于适宜的范围,以增加药物制 剂的稳定性。
优化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如使用无菌技术、进 行严格的过滤和灭菌等,以减少污染,增加药物制剂的稳 定性。
控制生产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在生产过程中,应控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避免药物制 剂的性质发生变化。
计算机模拟预测法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模拟药物制剂在实际环境中的稳定性,为 药物制剂的生产和储存提供参考。
04
药物制剂稳定性的保障措施
改善药物制剂的配方
01
增加药物制剂的稳 定性
在药物制剂的配方中加入合适的 稳定剂,如增稠剂、保湿剂等, 以增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02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与稳定性研究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与稳定性研究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与稳定性研究药物制剂是指将活性药物与辅料按照一定配方和工艺制成的药品。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与稳定性研究是保证药物制剂品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重点探讨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

一、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1. 定性分析:药物制剂定性分析是确认药物成分的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如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等,可以对药物制剂中的成分进行鉴定。

2. 定量分析:药物制剂的定量分析是确定药物成分含量及相对比例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荧光光谱等。

3. 物理性质测定:药物制剂的物理性质测定是通过测量药物制剂的外观、溶解度、稳定性等参数来评价其质量。

物理性质测定可以通过显微镜、拉曼光谱、热分析仪等仪器进行。

4. 微生物质量控制:药物制剂的微生物质量控制是对制剂进行微生物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微生物质量标准。

常用的微生物质量控制方法包括菌落计数法、体外培养法等。

二、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1.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意义: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是为了了解药物在制剂中的稳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从而为药物的存储、使用和销售提供依据,也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 稳定性研究内容:稳定性研究内容包括药物制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微生物质量控制等方面。

物理稳定性研究主要包括制剂的外观、溶解度、颜色稳定性等指标。

化学稳定性研究主要针对药物在制剂中的降解情况,包括酸碱降解、氧化降解等。

微生物质量控制主要研究制剂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3. 稳定性评价方法:稳定性评价方法包括加速稳定性研究和常规稳定性研究。

加速稳定性研究是通过放大药物制剂中的变化过程来研究稳定性,常用方法包括温度应力法、湿度应力法等。

常规稳定性研究是在一定的储存条件下,对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进行长期观察和测定。

三、药物制剂质量控制与稳定性研究案例分析以xxx制药公司生产的xxx制剂为例,通过对其质量控制与稳定性研究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制剂质量控制与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性。

药学专业知识: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学专业知识: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学专业知识: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今天整理关于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包括5个方面:物理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微生物学稳定性、药效学稳定性、毒理学稳定性,其中药效学稳定性和毒理学稳定性是最重要的。

1.制剂中主要的物理变化:(1)晶型变化晶型分为稳定型亚稳型和不稳定型3类。

(2)沉淀或结晶:在均相液体制剂中使主药沉淀或结晶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溶液、pH和包装等。

(3)蒸发:将挥发性的药物分散在高分子物质中的方法降低其蒸汽压。

2.药物的化学稳定性(1)水解:是药物降解的主要途径,属于这类降解的药物主要有酯类(包括内酯)、酰胺类(包括内酰胺)、苷类等。

1)酯类药物的水解盐酸普鲁卡因的水解可作为这类药物的代表,水解生成对氨基苯甲酸与二乙胺基乙醇,此分解产物无明显的麻醉作用。

属于这类药物还有盐酸丁卡因、盐酸可卡因、普鲁本辛、硫酸阿托品、氢溴酸后马托品等。

内酯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开环。

硝酸毛果芸香碱,华法林钠均有内酯结构,可以产生水解。

2)酰胺药物的水解酰胺类药物水解以后生成酸与胺。

属于这类的药物有氯霉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巴比妥类等。

此外如利多卡因、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也属于此类药物。

①氯霉素:氯霉素比青霉素类抗生素稳定,但其水溶液仍很易分解,在pH7以下,主要是酰胺水解,生成氨基物与二氯乙酸。

②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这类药物的分子中存在着不稳定的-内酰胺环,在H+或OH-影响下,很易裂环失效。

③巴比妥类:也是酰胺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容易水解。

3)其他药物的水解阿糖胞苷在酸性溶液中,脱氨水解为阿糖脲苷。

在碱性溶液中,嘧啶环破裂,水解速度加速。

(2)氧化药物变质最常见反应。

失去电子为氧化,因此在有机化学中常把脱氢称氧化。

药物氧化分解常是自动氧化,即在大气中氧的影响下进行缓慢的氧化。

1)酚类药物这类药物分子中具有酚羟基,如肾上腺素、左旋多巴、吗啡、去水吗啡、水杨酸钠等。

2)烯醇类维生素C是这类药物的代表。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全解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全解
效和安全性。
生物活性成分失活
某些药物制剂中的生物活性成 分会失活,降低药物的疗效。
药物代谢
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产生 一些产物,这些产物可能对药 物疗效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处方因素
辅料
01
辅料的选择和用量对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如填充剂、
润湿剂、乳化剂等。
制备工艺
02
制备工艺对药物制剂的粒度、晶型和纯度产生影响,从而影响
药物稳定性的好坏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和药效。
药物制剂在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会受到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的影响,导 致药品分解、氧化、水解等反应,使药品的质量下降,甚至产生有害物质。
对药品疗效的影响
药物稳定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药品的疗效。
药物分解、氧化等反应会直接影响药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和药 效,使药品疗效降低甚至无效。
实验数据的分析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方法
对实验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规范化,确保 数据质量。
采用统计学方法、图表等方式分析数据,得 出稳定性结论。
数据呈现
数据复核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呈现,便于 理解和应用。
对分析结果进行复核和校验,确保结论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06
药物制剂稳定性考察的临床意义
对药品质量的影响
工艺优化
优化制粒和干燥工艺
通过控制制粒和干燥条件,使药物制剂的粒度和水分含量等 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稳定性。
改进包衣工艺
通过优化包衣材料、厚度和均匀度等参数,提高药物制剂的 防潮、防氧化等性能,延长其保质期。
包装材料的选择
选择透氧性低的包装材料
如采用铝箔或玻璃瓶等低透氧性的包装材料,降低药物制剂与外界的氧气接 触程度,减缓氧化速度。

2、第二章 工艺研究 第三章 稳定性研究

2、第二章 工艺研究 第三章 稳定性研究
新药研究与开发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R & D)
西安医学院药剂教研室 翟西峰
第二章 新药的工艺研究
包括制剂处方、制法、工艺流程、工艺合理性研究、中 试资料及参考文献。
第一节 中药天然药物制剂工艺研究
一、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1、常用提取方法:水提醇沉法、醇提水沉法、水蒸气蒸馏法。 其它方法:酸水、碱水、酶解、超临界提取等。 2、提取纯化工艺参数:正交设计法、均匀设计法、单因素考察 法 醇回流因素:醇浓度、溶剂用量、次数、时间 水煎煮:次数、溶剂用量、时间 水平:3 常用:L9(34)、L9(33)表 3、提取纯化工艺评价指标 有效成分:得率、纯度 有效部位:得率、含量、主成分组成稳定 单方或复方:多成分,毒性成分
软膏剂
乳膏剂 糊剂 凝胶剂 眼用制剂
性状、含量、均匀性、粒度、有关物质
性状、含量、均匀性、粒度、有关物质、分层现象 性状、含量、均匀性、粒度、有关物质 性状、含量、均匀性、粒度、有关物质、乳胶剂应检查分层现象 如为溶液,应考查性状、澄明度、含量、pH值、有关物质; 如为混悬液,还应该考查粒度、在分散性;洗眼剂还应该考查无 菌度;眼丸剂应考查粒度与无菌 性状、含量、色泽、有关物质、溶散时限
二、浓缩、干燥工艺研究
常用方法:常压浓缩、减压浓缩,真空干 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 评价指标:色泽、外观、吸湿性、有效成 分含量
三、制剂成型性研究
中药制剂要求: 三效:高效、速效、长效 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 五方便:生产、运输、贮藏、携带、使用方便 1、剂型选择考虑因素 (1)临床需要及用药对象 (2)药物性质与处方剂量 (3)药物的安全性 (4)注射剂:特别关注安全性、有效性、质量 可控性及临床需要 (5)剂型改革:强调必要性和合理性

药物制剂的药物稳定性与储存条件

药物制剂的药物稳定性与储存条件

药物制剂的药物稳定性与储存条件药物制剂的药物稳定性与储存条件一直是药物研发和贮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药物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药效以及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为了保障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正确的储存条件必不可少。

本文将探讨药物制剂的药物稳定性以及影响稳定性的储存条件。

一、药物制剂的药物稳定性药物制剂的药物稳定性是指药物在一定的存储条件下,能够保持其活性和特性的能力。

药物稳定性对药物的质量和疗效具有直接影响。

药物制剂的药物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氧化、光照、温度、湿度、pH值等。

1. 氧化:氧化是导致药物降解的主要原因之一。

药物与氧发生反应,导致药物结构发生改变或者降解。

为了防止药物氧化,制药企业通常会添加抗氧化剂,或者采取无氧环境下的生产。

2. 光照:光照也是导致药物稳定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某些药物对光非常敏感,暴露在光线下会导致其分解和降解。

因此,制药企业通常选择不透明的容器来包装药物,以减少光照的影响。

3. 温度:温度对药物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药物的稳定性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因此,在储存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非常重要。

通常,制药企业会在产品标签上注明储存温度要求,消费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遵守。

4. 湿度:湿度也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高湿度环境下,药物容易吸湿,导致药物分解或者降解。

因此,在贮存过程中,制药企业通常会选择干燥的环境来保存药物制剂。

5. pH值:不同药物对 pH 值的敏感程度不同。

一些药物在不同 pH值下,会发生结构性的改变,导致药物降解。

因此,在制药过程中要严格控制 pH 值,并且要选择适合的药物包装材料。

二、药物制剂的储存条件为了确保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造商会在产品标签上注明正确的储存条件。

遵守正确的储存条件不仅可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可以延长药物的保质期。

1. 温度:药物制剂的储存温度通常在产品标签上注明。

一般来说,常见的储存温度包括冷藏温度、室温和阴凉干燥处。

药物制剂中的药物稳定性与保存研究

药物制剂中的药物稳定性与保存研究

药物制剂中的药物稳定性与保存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和保存是药物研究与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药物的稳定性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药物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其疗效和品质的能力。

药物的保存是指在开封前后,药物能够保持其稳定性的能力。

药物稳定性和保存的研究对于保障药物的质量,确保患者安全使用药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药物的稳定性药物稳定性是指药物在所规定的条件下,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质量不发生改变的能力。

药物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光线、温度、湿度、氧气、酸碱性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1. 光线:光线是影响药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某些药物对光线较为敏感,容易被光照射后发生化学变化,导致药物活性的丧失。

因此,在制剂中需要采取措施来防止光线的照射,比如使用不透明包装。

2. 温度:温度是影响药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药物分解、氧化或者其他化学反应的发生,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因此,在药物制剂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和监测温度,确保药物的稳定性。

3. 湿度:湿度是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药物吸湿或者发生水解反应,从而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在制剂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包装和储存措施,以保持适宜的湿度。

4. 氧气:药物容易受到氧气的氧化作用,从而导致药物降解和失去活性。

因此,在药物的制剂和储存过程中,一定要排除或减少氧气的接触,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二、药物的保存药物的保存是指在开封前后,药物能够保持其稳定性和疗效的能力。

以下是几个关于药物保存的建议:1. 包装:药物在制剂和储存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包装,以保护药物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包装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密封性和防护功能,以减少药物与光线、空气、湿气的接触。

2. 温度控制:药物的保存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

一些药物需要在低温下储存,以保持其稳定性。

然而,不同的药物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来确定其适宜的储存温度。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第一节配伍变化的类型药物的配伍变化指多种药物或其制剂配合在一同运用时,常惹起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理效应等方面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统称为药物的配伍变化。

配伍变化契合用药目的和临床治疗需求的称为合理性配伍变化;否那么称为不合理性配伍变化。

不合理性配伍变化能设法纠正的称为配伍困难,否那么就称为配伍忌讳。

研讨药物制剂配伍变化,是为了能依据药物和制剂成分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预测药物的配伍变化,讨论其发生变化的缘由,给出正确处置或防止的方法,设计合理的处方、工艺,停止制剂合理配伍,防止不良药物配伍,保证用药平安、有效。

配伍变化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三个方面。

但有些药物的配伍那么往往同时发作几种变化,如由于发作化学变化而使效价下降或发生有毒物质,那么同时可惹起药理上的变化。

一、物理的配伍变化药物配伍时发作了分散形状或其它物理性质的改动,如发作沉淀、潮解、液化、结块和粒径变化等,而形成药物制剂不契合质量和医疗要求。

例如含黏液质的水溶液参与少量的醇发生沉淀;剂量较小的药物与吸附性较强的固体粉末(如活性炭、白陶土等)配伍时,因被吸附而在体内释放不完全;乳剂、混悬剂与其他药物配伍,出现粒径变大。

物理上配伍变化普通属于外观上的变化,其中某些条件改动时能够恢复制剂的原来方式,但很多物理的配伍变化是不可逆的,直接影响外观及运用。

二、化学的配伍变化药物配伍时发作化学反响,如氧化、恢复、分解、复分解、水解、聚合等而发生了新的物质,普通表现为沉淀、变色、润湿或液化、产气、爆炸或熄灭等现象,化学的配伍变化使药物制剂的疗效发作改动或发生毒反作用。

但有些药物的化学反响从外观上难以看出,如复分解反响,须惹起留意。

三、药理的配伍变化药理的配伍变化即药物相互作用,也称为疗效的配伍变化,是指药物配伍运用后,在体内进程相互影响,而使其药理作用的性质、强度、毒反作用发作变化的现象。

药物的这些相互作用有些有利于治疗,有些那么不利于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聚合(Polymerization) 聚合:两个和多个分子聚合在一起形成的复杂分子。 如氨苄青霉素水溶液聚合成二聚物,继续形成高聚物。诱 发过敏反应。 3、脱羧 对氨基水杨酸在光、热、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很易脱羧,生 成间氨基酚,进一步氧化变色。 4、脱水(dehydration) 葡萄糖或乳糖5羟甲基糠醛 5、与附加剂或辅料反应
三、长期试验(long-term testing)
长期试验是在接近药品的实际贮存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 为制定药物的有效期提供最终依据。 ● 供试品三批,市售包装, 252℃, RH60 % 10 %放置 12个月。每3个月取样一次,按稳定性重点检查项目进行检测。 6个月资料用于新药申报临床试验,12个月资料可用与申报生 产。 12个月以后,仍需继续考察,分别于 18、 24、 36个月取 样进行检验测定,确定药品的有效期,如未取得足够数据(如 只有18个月),则应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药品的有效期。 ● 对温度特别敏感的药品,长期试验可在 62℃的条件下 放置 12 个月。按上述时间要求进行检测。 12 个月后,仍需规 定继续考察,制定在低温贮存条件下的有效期。在药品标签及 说明书中均应指明保存温度。
口服溶液剂 性状、含量、色泽、澄明度、有关物质
吸入气雾剂 容器严密性、含量、有关物质、每锨动一次剂量、有效部位药物沉积量
第三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Stability of drug preparation)
栾立标
第一节
概 述
一、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定义
●定义;系指药物在体外的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化学降解使药物含量色泽变化。 ○物理稳定性:制剂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 蛋白质物理降解(聚集和形成颗粒)失活 ○生物学稳定性:微生物污染使制剂变质。 ●稳定性研究的任务:研究制剂随环境因素和处方工 艺因素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 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光线、包装材料等) 处方因素(如辅料、pH值、离子强度等) ●目的:为临床提供安全、稳定、有效的药物制剂。
(三)易水解药物的稳定化方法
1、调节pH:pHm左右 ●盐酸与氢氧化钠。或某与药物本身相同的酸和碱。 ●缓冲系统,注意离子强度的影响 pH调节要同时考虑稳定性、溶解度和疗效三个方面。 2、使用非水溶媒 乙醇、丙二醇、甘油、PEG。苯巴比妥使用丙二醇(60%) 3、制成固体制剂:如粉针。 4、制成复合物 苯佐卡因加入咖啡因,形成复合物。 5、制成难溶性盐 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G(溶解度1:250) 6、制成前体药物 氨苄青霉素→酮氨苄青霉素(hetacillin) 7、采用直接压片、包衣
第四节 原辅料及制剂的物理稳定性
一、原辅料的物理稳定性: 1、无定形的转变:无定形结晶型,使溶解度下降 2、多晶型转变 3、挥发: 如硝酸甘油舌下片,贮存期药物挥发,含量下降 加固定剂(如PEG),或制成包合物(已上市)。 4、蛋白质聚集(非化学键聚集):如界面吸附、搅拌,附加剂 二、制剂的物理稳定性 1、均相液体制剂:澄明度下降 2、非均相液体制剂:聚结、结块、沉降、分层、破乳等 3、半固体制剂: 流变学性质改变 4、固体制剂:外观、脆碎度、融变时间、溶出度或释放度
贮存有效期:室温下的t0.9
第三节 制剂中药物的化学稳定性
一、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 (一)水解(hydrolysis) 1、酯类药物的水解:酯键药物水解,生成醇和酸。 如盐酸普鲁卡因. 2、酰胺类药物的水解: 酰胺类药物,蛋白质肽键。 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nafarelin, secretin, urokinase 等 (二)氧化(oxdation) 1、酚类药物 如肾上腺素、左旋多巴,吗啡、水杨酸钠等。 2、烯醇类 维生素C 3、芳胺类 如磺胺嘧啶钠 4、Cys, Met, Trp 残基
第五节 药物制剂稳定性实验方法 一、影响因素试验(stress testing) 原料药试验时,摊成≤5mm厚的薄层,疏松原 料药摊成 ≤ 10mm 的薄层,敞口进行试验。制剂则 去除包装进行试验。 (一)高温试验 60℃放置,于第五、十天取样,进 行检测。如有明显变化(如含量下降 5 %)则在 40℃条件下同法进行试验。 (二)高湿度实验 25℃,90%5%(和RH75%5%) 放置,于第5、10 天取样,检测。同时称量试验前 后样品重量,以考察供试品吸湿潮解性能。 (三)强光照射试验 4500500lx放置10天(总照度 量为120万lx•h),于第5、10天取样,测定。
Isomerization (racemization)
Epimerization
Deamidation/Isomerization of asparagine residues
(五)Intramolecular Disulfide Exchange ●There are three cysteines in interleukin-2 (IL-2) at positions 58, 105, and 125. ●The native protein forms : Cys58-Cys105. ●Less active isomers: Cys58-Cys125 and Cys105-Cys125) (六)-Elimination
(四)易氧化药物的稳定化方法 1、调节pH:pHm左右。 2、使用复合溶媒 3、惰性气体 CO2或N2,驱氧。真空包装 4、加入抗氧剂和螯合剂: ●水溶性抗氧剂如亚硫酸盐类。 亚硫酸钠用于偏碱溶液,亚硫酸氢钠用于偏酸溶液。 ●油溶性抗氧剂如BHA、BHT、维生素E、卵磷脂等。 ●抗氧化协同剂(Synergists)如枸橼酸、酒石酸等。 ●螯合剂如依地酸盐,常用量为0.005%~0.05%。 5、制成固体制剂:如粉针。 6、制成微囊或包合物 如维生素A微囊和维生素C微囊 7、 直接压片和包衣
Hydrolysis of cefotaxime sodium
Fragmentation at Asp-Xaa site.
Cys :R-SH+HS-R‘→R-S-S-R’ Met :R-CH2-S-CH3→R-CH2-SO-CH3

kynurenine
(三)光解(Photodegradation) 光解: 药物分子受辐射(光线)作用使分子 活化而产生分解。 其速度与系统的温度无关。光解反应比较 复杂,有待探讨。 如硝普钠对光极为敏感,室内光线条件下, 半衰期为4小时。 硝苯啶、 VA 、氯丙嗪、辅酶 Q10 对光敏感。 蛋白质光解变性(1,2,3,4级结构变化)
二、研究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的意义
●影响疗效和安全性 ●对处方工艺设计和筛选、包பைடு நூலகம்、贮存和运 输具有指导意义 ●申报新药的需要,上市后继续考察
第二节 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基础
一、反应级数
药物降解速度dC/dt与浓度的关系: dC/dt=-kCn 式中C为t时反应物的浓度,K为速度常数。n为反应 级数(n=0,1,2,3------)。 (一)零级反应 C= C0-kt;C-t直线, k(单位:浓度· 时间-1) t0.5=C0/2k ;t0.9=0.1C0/k (二)一级反应 logC=-kt/2.303+logC0; logC-t直线, k(单位:时间-1) t0.5=0.693/k; t0.9=0.1054/k
表 原料药及药物制剂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表
剂型 原料药 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 性状、熔点、含量、有关物质、吸湿性等
片剂
胶囊 注射剂 栓剂 软膏 滴眼剂 乳剂 混悬剂 散剂 膜剂 颗粒剂 透皮贴片
性状、含量、有关物质、溶解时限或溶出度
性状、内容物色泽、含量、降解产物、溶出度、水份等 外观、含量、pH值、澄明度、有关物质、无菌检查、热原、不溶性微粒 性状、含量、软化、融变时限、有关物质 性状、含量、均匀度、粒度、有关物质、如乳膏还应检查有无分层现象 性状、含量、pH值、澄明度、有关物质、无菌检查 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分层速度 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再悬性、粒度 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外观均匀度、粒度 性状、含量、熔化时限、有关物质、眼用膜剂应作无菌检查 性状、含量、粒度、熔化性 性状、含量、有关物质、释放度
二、加速试验法(Accelerated tests)
超常条件下进行试验,为制剂生产、质量研究、包装、运 输与贮存提供依据,初步预测长期稳定性。 ●试验方法:供试品三批,市售包装,在402℃,RH75% 5%的条件下放置 6个月。每个月取样一次,按稳定性重点检 查项目进行检测。如不合格,则应在 302℃, RH65 % 5%的 条件下放置6个月进行试验。 ●对温度敏感的制剂,预计在冰箱(4~8℃)内保存使用,可 在202℃,RH60%5%条件下进行试验,时间为6个月。 ●乳剂、混悬剂、软膏剂、眼膏剂、栓剂、气雾剂、泡腾 片及泡腾颗粒宜302℃,RH60%5%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半透性容器包装的药物制剂,如塑料袋装溶液,塑料瓶 装滴眼剂等,则应在402℃,RH20%2%的条件进行试验。
(四)异构化
1) 光学异构化(optical isomerization) : 药物的光学特性发生变化。 ●外消旋化作用 (Racemization):旋光物质生成D型和L型各 50%的混合物,旋光性抵消、失去旋光性的现象。 如L型麻黄碱和左旋莨菪碱。外消旋化系一级反应。 ●差向异构化(Epimerization):指具有多个不对称碳原子上的 基团发生异构化的现象。如四环素→4差向四环素。 ●Deamidation/Isomerization Deamidation refers to the removal of ammonia from the amide (RCONH2) moiety of an Asn or Gln side chain, resulting in a carboxylic acid. 2)几何异构化( Geometric isomerization) 药物的顺反式之间发生转变。 维生素A在2,6位形成顺式异构体,顺式活性比全反式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