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问题的利己主义思考
斯密对个人利己主义与公众利益相结合的阐述
斯密对个人利己主义与公众利益相结合的阐述一、利己主义是交易的动力斯密的个人利己主义主张服务于其所推崇的自由经济,他在《国富论》里论述分工时写道:“一切商品交换都是参与者的自利动机推动的,每个人都是按最有利于自己和最可行的方式来选择职业与分工的”,“我们我们每天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于屠户、酿酒师、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
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这句话说明,每一个经济人都有自身的利益,因为自利,他就必然要求他的财产边界与他人、他利的财产边界清晰。
斯密在分析问题时,将“利他心”搁置一边,把利己心看作是驱动人们生产和交易的根本和有效动力。
显然,斯密认为,在经济自由的环境下,人们的活动都是受利己心驱使的,“自利”是人们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
二、公共利益的实现依赖于个人利益的满足斯密在《国富论》中申明,他的模型即经济自由主义将带来“普及到最下层人民的那种普遍富裕”。
“社会下层阶级生活状况的改善,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呢?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明显。
在任何社会,下层阶级的人数都占整个社会的大多数,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的事情那个,绝不能对整个社会有害。
而大多数人陷于贫困状态的社会,绝不能说是繁荣的社会。
”按照斯密的自由模型,如何使底层人民富起来,关键在于“自由”与竞争。
斯密认为商品经济中市场力量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只有在充分的自由竞争中才能实现。
竞争越是充分展开,价值规律越能充分发挥作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就越有协调的可能;而限制竞争,保护独占,这种对立必将加剧,国民财富的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增进势必受到阻碍。
在论述他人的利益如何获得时,仍然是从自利的原则出发的。
在这里,斯密暗含了一个假定,即人们对于改善自身利益的利益的兴趣远高于改善他人利益的兴趣,人们之所以从事经济活动,发生交易行为,是因为在交易中遵循自由的原则,能给双方都带来好处。
论亚当·斯密的自我利益概念与社会利益概念
所 以 ,理 论 回 归 的结 果 是 对 “自我 保 存 ”的重 新 认 识 。 自然 教 给 人 类 的第 一 项 基 本 倾 向 ,便 是 自我 保 存 、物 种 延 续 的倾 向 。这 一 思 想 在 经 济 学 领 域 的 运 用 ,
5
最 初 是 在 亚 里 士 多 德 的 形 而 上 学 理 论 框 架 内找 到 自身 的萌 芽 。而 后 则 是 在 相 互对 立 的两个 学 派 ,即伊 壁 鸡 鲁 主 义 与 斯 多亚 主 义 的辩 论 中得 到 了共 同 的发展 。伊壁 鸡 鲁和他 的信徒们 最 初 按 照 其 原子 主 义 的立场 来展 开对 宇 宙 的探 讨 ,而这 一讨论 很 快转 入 到对 人 的经验 层 面 的讨 论 上 。当处在个 体 之 人被还 原 为一个 个相 互 隔离 的 原 子 式 个 人 之 时 ,个 人 欲 求 的满 足 便 成 为 一 切 活 动 的 目的 ,而 这 种 推 论 在 伦 理 层 面 的推 广 ,即是 善 恶 的理 念 被 内化 于趋 乐避苦 的人性 欲 求 之 中 。因为快 乐是幸 福 生 活 的 开 始 和 目的 ,故 而 快 乐 成 为 “人 生 的全 部 归 宿 。”4这 一 结 论 所 导 致 的 巨 大 影 响 ,是 使 得 个体 自身 的 苦 乐感 受 被 转 化 为 道 德 判 断 的最 终 根 据 ,并 为 由经 验 层 面 的认 知达 到道德判 断提 供 了道 德上 的支 持 。
亚当·斯密“利己”与“利他”论文
亚当·斯密“利己”与“利他”论文摘要:两部著作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
身处急剧变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每一个普通人都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企业改革,股市非理性繁荣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身处其中又常常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嫉、仇恨、贪婪和背信弃义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围,因而更加向往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
亚当·斯密(1723-1790)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大师,而且是一位杰出的伦理学家。
他一生从事学术研究,留下了两部传世佳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
前者为经济学著作,它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后者为伦理学著作,其出版使斯密享誉学术界。
提到《国富论》自然会想到“看不见的手”所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这本书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就是市场经济,奠定了资本主义的基础。
斯密对于专业分工、国内通商、信用风险、产业选择、对外贸易等原理的开创性阐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
《国富论》中写道:“由于每个个人都努力把他的资本尽可能用来支持国内产业,都努力管理国内产业,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高程度,他就必然竭力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增大起来。
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
由于宁愿投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
在这场合,象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
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国富论》共分五卷,第一卷讲述了社会分工和提高生产效率。
做一枚扣针需要18道工序,一个普通人一天做不了一枚扣针,一个会使用机器的人也做不了20枚,如果在一个组织好的10个勤勉努力人的工厂里,平均每人每天可以生产4800枚扣针。
亚当·斯密问题及其蕴含的经济哲学思想-最新资料
亚当·斯密问题及其蕴含的经济哲学思想一、“亚当?斯密问题”的由来亚当?斯密是18世纪英国伟大的思想家、道德哲学家和经济学家。
是“自然自由体制”即现在所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创立者。
斯密的一生著述很多,最主要的、也是他亲自监督出版的只有两部著作,即《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
作为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品,人性论作为两部著作共同的哲学基础贯穿始终,但是长期以来流行的一种看法是《国富论》奉行的人性论是利己主义,然而《道德情操论》奉行的人性论是利他主义。
这样看来,两部著作的人性论是互相矛盾的,因此产生了著名的“亚当?斯密问题”。
二、“亚当?斯密问题”的内涵(一)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思想正如在《国富论》第一篇第二章《论分工的原由》中有这样一段脍炙人口的话:“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
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①斯密并没有片面地强调人的自利本性,只是在其经济理论中抽象出了市场经济中行为人的一个侧面,在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则丰富了“经济人”这一概念的内涵。
即“经济人”不仅追求个人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而且他还会通过情感的共鸣以及“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将其经济行为与道德价值联系起来,使经济行为具有了道德性。
由此可见,斯密的经济人既是利己的,也是利他的,二者统一于经济活动中。
(二)亚当?斯密的“道德人”思想所谓“道德人”,是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提出的。
他认为“道德人”即是有利他心的人。
作为一个人,绝不可能仅有自利的一面,必然还会有利他的一面。
没有一个人会是一个仅关心自己的利益而毫无同情心的那般纯粹的人。
在《道德情操论》的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在人的天性中总是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
无论一个人在我们眼中是如何自私,他总是会对别人的命运感兴趣,会去关心别人的幸福;虽然他什么也得不到,只是为别人感到高兴。
、利己与利他的有机统一一“亚当·斯密问题”简评
利己与利他的有机统-——“亚当·斯密问题”简评邓太平摘要:“斯密问题”一直是经济学领域关于人的本质究竟是利己还是利他的争论问题。
但是,当我们仔细拜读这两本巨著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道德情操》与《国富论》是不矛盾的。
所谓的“斯密问题”是不符合他的本意的。
《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只不过从不同侧面来说明人的两面性。
二者共执同样的人性观,在理论假设上是不矛盾的,而且在斯密看来道德生活和经济生活存在着共同的目标即实现“利己与利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自爱”与“仁爱”的和谐统一。
斯密在著作中并没有将利己和利他截然对立起来——利己或利他都是斯密关于人类本性的追求。
本文试图结合对斯密思想体系的理解, 重新探讨和梳理所谓的“斯密问题”, 力图澄清传统认识中的不足之处, 提出其借鉴意义。
关键词斯密问题同情利己利他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一生只公开发表过两部著作,一部是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另一部就是1776年的《国富沦》。
人们都知道他的传世之作《国富论》,都极少有人谈到他的惊世之作《道德情操论》,但斯密对这两部著作的评价却是:《道德情操沦》远比〈国富论》杰出。
长期以来,国内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亚当·斯密的这两部著作存在着根本的对立: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把人们的行为归结于同情,但在《国富论》中却把人们的行为归结于自私,此即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
究竟该如何看待斯密的这两部著作间的关系、下文通过对这两部著作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加以说明。
从《道德情操沦》的基本思想来看,所渭的“亚当“斯密问题”不过是对斯密思想的误解,并不存在,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证明。
一、《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是斯密道德哲学体系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不存在不一致性首先.据1895年首次发现的斯密在掐拉斯哥,大学的讲课笔记证实,这两部著作都是其整个写作计划和学术思想体系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
浅析略论亚当•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
浅析略论亚当•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一、引言亚当·斯密被誉为经济学之父,他的著作《国富论》被认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
亚当·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在现代市场经济十分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既有道德标准又能促进经济增长的框架。
本文将对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进行浅析略论。
二、义利观义利观是亚当·斯密思想的基础,他认为人的本性是以自己为中心考虑,但是人也有关注他人利益的趋势。
商人经营业务的追求利润也不违反道德准则,因为商人生产商消费都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商人的利润是社会对其所做出贡献的回报。
三、自由市场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当政府不干涉自由市场时市场的效率最大化,在自由市场中,买卖双方通过自然价格协商,市场资源最大利用。
市场机制可以对资源进行分配,通过产品定价来决定生产中所需的资源供应。
他认为政府干涉过多会影响市场的效率,导致浪费资源。
四、国际贸易亚当·斯密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他认为不同国家的资源和成本因素不一样,各国应该通过互相交易将各自的优势资源充分利用。
这一理论被称为“绝对优势”,其核心思想是各国专门生产自己擅长的产品,然后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换。
这样,各国就可以实现贸易的合作共赢。
五、自由职业与教育亚当·斯密认为,人们的能力和技能应该被充分发掘和利用,这需要一个能够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的社会。
他认为这种平等需要通过教育获得,并通过自由职业的机会实现。
六、案例分析1.腾讯和阿里巴巴在中国的崛起亚当·斯密认为在自由市场中,企业可以通过本身的努力获取更多的收益,并带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腾讯和阿里巴巴在市场竞争中的崛起正体现了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理论。
2.苹果公司在全球贸易中的成功苹果公司是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苹果公司利用自己在设计、开发和创新方面的优势生产高价值的产品,然后用这些产品进行跨国贸易,带动世界各地市场的发展。
论亚当斯密经济上的利己性和伦理上的利他性关联及对我国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的借鉴意义
摘要:亚当·斯密是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也是西方最早对经济活动与道德伦理的内在关联作过深入思考的思想家.。
他对经济与伦理以及经济学与伦理学关系的讨论,对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建设是一种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关联;市场经济伦理一、亚当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反映1、《道德情操论》中利他主义的伦理观2、《国富论》中利己主义的经济观3、经济利他主义与伦理利己主义的辩证统一哲学观二、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1、传统的“义利观2、消极的竞争观3、官本位思想的存在三、亚当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对当前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的借鉴1、经济伦理观念的重塑(1)互利原则(2)平等精神(3)重视理性节俭(4)锐意竞争(5)诚实守信2、经济伦理学理论建设的不断完善3、道德教育与舆论监督的不断强化会计A0923 周舒雅11号摘要:亚当·斯密是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也是西方最早对经济活动与道德伦理的内在关联作过深入思考的思想家.。
他对经济与伦理以及经济学与伦理学关系的讨论,对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建设是一种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关联;市场经济伦理一、亚当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反映1、《道德情操论》中利他主义的伦理观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是西方伦理学和道德哲学发展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遵从人性本善的假设,从同情心出发,论述了利他主义的伦理观。
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既有自私的一面,总是在自爱心的引导下追求自利及其最大化;同时也有利他的一面。
他说:“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
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
、利己与利他的有机统一一“亚当·斯密问题”简评
利己与利他的有机统-——“亚当·斯密问题”简评邓太平摘要:“斯密问题”一直是经济学领域关于人的本质究竟是利己还是利他的争论问题。
但是,当我们仔细拜读这两本巨著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道德情操》与《国富论》是不矛盾的。
所谓的“斯密问题”是不符合他的本意的。
《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只不过从不同侧面来说明人的两面性。
二者共执同样的人性观,在理论假设上是不矛盾的,而且在斯密看来道德生活和经济生活存在着共同的目标即实现“利己与利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自爱”与“仁爱”的和谐统一。
斯密在著作中并没有将利己和利他截然对立起来——利己或利他都是斯密关于人类本性的追求。
本文试图结合对斯密思想体系的理解, 重新探讨和梳理所谓的“斯密问题”, 力图澄清传统认识中的不足之处, 提出其借鉴意义。
关键词斯密问题同情利己利他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一生只公开发表过两部著作,一部是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另一部就是1776年的《国富沦》。
人们都知道他的传世之作《国富论》,都极少有人谈到他的惊世之作《道德情操论》,但斯密对这两部著作的评价却是:《道德情操沦》远比〈国富论》杰出。
长期以来,国内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亚当·斯密的这两部著作存在着根本的对立: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把人们的行为归结于同情,但在《国富论》中却把人们的行为归结于自私,此即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
究竟该如何看待斯密的这两部著作间的关系、下文通过对这两部著作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加以说明。
从《道德情操沦》的基本思想来看,所渭的“亚当“斯密问题”不过是对斯密思想的误解,并不存在,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证明。
一、《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是斯密道德哲学体系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不存在不一致性首先.据1895年首次发现的斯密在掐拉斯哥,大学的讲课笔记证实,这两部著作都是其整个写作计划和学术思想体系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
探讨亚当·斯密的“利他还是利己”
探讨亚当·斯密的“利他还是利己”探讨亚当·斯密的“利他还是利己”在探讨市场经济理论时,亚当斯密是一位不可跨越的人物。
在人性问题上,他坚持人类的两种本性学说,即人性的自私(利己)与同情(利他)。
在《道德情操论》中,他认为同情之心是基本人性,但在《国富论》中却将人的行为动机归结为自私。
自私与同情这两种相互分裂的人性统一在一起,这契合西方一直留传的人性观点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
这一看似矛盾的观点便是著名的斯密之谜。
其实,亚当斯密的上述观点并不矛盾,我们完全可以从其道德观中找到破解斯密之谜的钥匙。
一、同情乃人性之本哲学应该从何开端?这是哲学家们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必须先行解决的问题。
不同的哲学开端意味着不同的逻辑起点,造就了不同的思维范式。
不少哲学家把人性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开端,亚当斯密亦然。
尽管他持双重人性论观,但同情却是其哲学体系的开端和核心范畴。
从根源上说,亚当斯密的同情观源于休谟。
休谟在批判霍布斯等人极端的人性自私论的同时,认为人性具有利己与利他两个方面,两者在人性中分量相当。
在他看来,尽管社会经济活动是人类自私和贪欲这种自然本性的表现,但同情永远是人类道德世界的普遍形式。
亚当斯密赞同休谟的人性论观点,认为人人皆有同情本性,不论他是多么的自私和可恶,只不过那些德性仁厚的君子只是在此类情感上更加发达,更加敏感而己。
与休谟不同,亚当斯密对其同情论有所超越,认为在自私与同情两种人性中,同情更为普遍和重要。
同情不仅与道德有关,更与人类的品行相连。
在亚当斯密看来,同情不仅是人的基本情感,而且是人的基本德行之一。
它是人类高尚品德的前提。
他认为,我们何以有德以及我们为何赞同一类行为和品质或反对另一类行为和品质,其根源在于人性中同情的特质。
也就是说,同情是人类德性之源泉。
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的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
亚当斯密的利己主义理论
亚当斯密的利己主义理论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苏格兰的一位经济学家和哲学家,被公认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利己主义理论对于经济学和道德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亚当斯密的利己主义理论展开讨论,分析其核心观点以及对经济学和社会伦理的启示。
亚当斯密的利己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自利动机是经济活动的根本驱动力。
他认为,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会自然而然地促进社会的福祉和繁荣。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亚当斯密认为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手段。
他主张个人应该追求自身利益,在市场竞争中自由交换商品和劳动,通过供求关系形成价格信号来指导资源的配置。
他认为市场自由能够使产出最大化,从而提高整体社会福利。
其次,亚当斯密关注劳动分工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他认为,通过劳动分工,个人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提高生产效率。
亚当斯密以针厂为例,详细描述了劳动分工如何提高生产力和商品质量,并且将此概念推广到整个经济领域。
此外,亚当斯密对市场竞争和公共利益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
他认为,竞争可以激发创新和效率提升,推动经济的发展。
然而,他也指出市场竞争可能导致垄断和滥用市场力量,损害公众利益。
因此,他主张政府应该通过维持竞争环境和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公共利益。
亚当斯密的利己主义理论不仅对经济学有着深刻的影响,也给人们的道德哲学提供了启示。
他认为,个人的自利行为并不是道德上的错误,而是通过追求自身利益来实现整体社会福利的机制之一。
他主张人们应该按照道义规范行事,但也承认在市场经济下,个人的利益追求是可接受的。
亚当斯密的利己主义理论在经济学和社会伦理领域产生了广泛的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纯粹的利己主义过于强调个体行为的自利动机,忽视了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亚当斯密的理论将个体和整体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较好地解释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总的来说,亚当斯密的利己主义理论对经济学和社会伦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辨析与对比
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辨析与对比自古以来,人们对于人性内在的冲突和道德选择问题一直感到困惑。
其中,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两种观点,被广泛讨论和辩论。
利己主义注重个体的个人利益和快乐,而利他主义则强调为他人着想和利益的最大化。
本文将对这两种观点进行辨析与对比。
首先,利己主义强调个人的利益和快乐。
利己主义追求个体的个人利益,并主张在进行道德选择时,应当以追求个人利益为基础。
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利己主义伦理学认为,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最高目标,自我实现是道德行为的基石。
根据这种观点,个人应该关注自身的利益和幸福,并在追求这些利益的过程中才能对他人做出积极的贡献。
然而,利他主义则强调对他人的关怀和利益的最大化。
利他主义认为,在道德选择中,应当考虑到他人的利益和幸福。
康德的“人为目的论”观点主张,个体应当将他人视作目的,而非手段,积极为他人创造幸福和利益。
从社会层面来看,伦理学家彼得·边沁提出的实用主义也是一种利他主义的思想体系,强调行为的后果应该以造福大多数人为基准,对他人的福祉负有义务。
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在实践中体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
利己主义倾向于追求个体的私利,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和权益。
亚当·斯密的经典自利主义观点认为,每个个体的私利追求将最终导致整体社会的利益最大化。
尽管看似只顾自身,但这种利己主义的观点实际上间接产生了利他的结果。
利他主义则更加强调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强调个体之间的互助与共赢。
例如,著名的实证主义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赞同在市场经济中的自由竞争和自由交换,认为这样的经济制度可以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每个人的福祉。
然而,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并非绝对的对立。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道德行为往往是在这两种观点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
事实上,普遍认同的伦理原则中,既融合了个体利益的追求,也考虑到了社会的整体利益。
例如,享有普遍认同和被喻为“黄金法则”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体现了利他主义的关怀,同时也体现了理性的自我保护利己主义。
亚当·斯密问题的利己主义思考
亚当·斯密问题的利己主义思考摘要:本文的讨论要点在于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上。
在这一问题的分析中,首先对于“亚当·斯密问题”和利己主义作出相应的界定和说明,即:“亚当·斯密问题”是指在分析人们的行为动机上,归因于利己心理和利他心理的矛盾的这一问题;利己主义是指在个人行为动机的选择上,以满足自身需要为出发点。
在相关的界定和说明基础上,立足于外延宽泛的利己主义,具体阐述了“亚当·斯密问题”解决思路。
其中,如何实现利他行为和利己动机的同意这一问题,贯穿于各个思路,并且成为本文的讨论重点。
最后,根据本文对于解决“亚当·斯密问题”的分析思路,提出相关的现实要求,使得“亚当·斯密问题”的思考更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亚当·斯密问题利己主义行为动机一、亚当·斯密问题的定义及相关说明这是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一个问题。
在斯密的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分析人们的行为动机上的归因存在差异,因此引发人们思考斯密的理论体系是自相矛盾。
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调节经济行为的是由人们从利己心理出发的竞争行为,也称作“看不见的手”。
与此相反地,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而“亚当•斯密问题”的核心就在于他对于人的行为动机认识的矛盾,是利己心理与利他心理的矛盾。
所以,所谓“亚当•斯密问题”,就是指在分析人们的行为动机上,归因于利己心理和利他心理的矛盾的这一问题。
其实,斯密《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已经在“亚当•斯密问题”上有所解析,或者可以说是解决。
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了“自爱”(Self-love)这一基于个人利益的利己主义的概念。
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感与利己主义经济学
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感与利己主义经济学
亚当·斯密是18世纪苏格兰经济学家,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
他提出了道
德情感与利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表明了人类的道德感情对于经济行为的影响。
在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中,道德情感是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认为,人们内在的道德感情会影响他们的行为选择,即使在经济交易中也是如此。
斯密认为,人类具有同情心,会关心他人的幸福与不幸。
这种同情心是道德感情的一种表现,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亚当·斯密也提出了利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
他认为,个体在经济行为
中通常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本能。
在市场经济中,个体通过追求自身利益,最终会促进整个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斯密认为,市场机制能够将各种个体的自私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最大化利用。
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感与利己主义经济学并不矛盾,相反,他认为二者可以相
互促进。
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与合作正是道德情感与利己主义的有机结合。
在市场经济中,个体通过追求自身利益,同时也会考虑他人的利益,以获得更好的交易机会。
这种互惠的行为模式正是道德情感的体现。
总的来说,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感与利己主义经济学构建了一个相互促进、互
惠共赢的经济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个体的道德情感与自私行为并存,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与社会的繁荣发展。
亚当·斯密的理论不仅对当今的经济
学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从斯密利己论谈企业利益
从斯密利己论谈企业利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GDP的连连增长,现已位居世界第二,沉浸于此喜悦的同时发现我们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提升。
近年来安全事件接连不断,08年的三聚氰胺,导致民众不敢购买国产奶粉,瘦肉精事件超量使用断送了不少的无辜生命......一系列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不禁发问:在追逐经济利益面前我们的道德良心何在?此时此刻我们不妨走进亚当斯密去解读他的人性论,来让企业认清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
亚当斯密主张利己心理论。
他认为在经济活动领域人们都具有“利己心”。
或许无知者或是昧心的商人就是这样从字面解读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的:人要利己,一切从自我出发,所以为了逐利,不顾他人社会的利益。
从商品经济的兴起至市场经济繁荣发展贯穿始终的一根主线便是利益,利益内部性调节经济主体不断竞争而活跃市场,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生产力水平有限,物质资料生产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国家采用集体分配,几乎是国家宏观调控在经济社会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机制未能通过市场上各个利益不同的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来发挥作用,以致于市场生产力几乎没有什么发展,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
在英国,亚当斯密生活的年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的过度,就是利益的追逐,如果说科技是历史上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那么利益则是这种力量的源泉,商品的生产者为了获取丰厚的利润,希望通过降低个人劳动时间,提高生产技术,这就对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提出了要求,这个过程中珍妮纺纱机,蒸汽机等相继问世....这些就是资本家不断竞争追求个人利益使得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表现。
英国之所以能于西方众大国中脱颖而出,率先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
正正是个人利益的实现并为社会创造福利。
因而无论如何,我们不得不肯定个人利益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我们绝不能否认个人利益给我们制造的价值。
关于“亚当.斯密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亚当.斯密问题”的认识与思考“亚当•斯密问题”持续百年之久,其中折射出的人性在道德判断和利益追求的分离与偏颇让古今中外的学者为之困惑。
本文在对“亚当•斯密问题”的产生与分歧中对该问题做出了整体的把握与认识,提出经济人与道德人统一的重要性,并指出探讨、深思“亚当•斯密问题”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亚当•斯密问题利他利己道德人经济人古今中外,已有众多的学者对道德与利益—这个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进行过探讨,但孰重孰轻难以抉择。
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为《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问世后,其中所体现的两种人性观—道德利他与经济利己更是将迈进现代工业社会的人们推向了自利与利他剧烈冲突的两难境地,由此引发了一场持续百年之久的“亚当•斯密问题”的争论。
之所以能在学术界长达数百年,实则其中所隐含的人类道德需要与利益需要的分离与偏颇。
因此,如何认识“亚当•斯密问题”以及该问题是否被真正解决,对于当今市场经济建设的合法性以及人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活动如何正常运作有重要的意义。
“亚当•斯密问题”的产生及各派观点(一)“亚当•斯密问题”的产生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一般被看作是经济学形成体系、正式成为一门学科的时期。
这一时期,以亚当•斯密为首,以及马尔萨斯、李嘉图等一批经济学家建立了现代被称为“古典学派”的政治经济学。
其中,斯密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
他因1759年发表了《道德情操论》而名声大望,后又于1776年发表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政治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而成为18世纪英国伟大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经济学巨头。
这两部著作奠定了斯密在经济学、道德哲学以及经济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如果说《道德情操论》是道德理论上壮丽的大厦的话,那么《国富论》就是经济理论上一座辉煌的宫殿。
虽然没有人否认这两部著作的重要地位,但对其中关于人性利他与利己的不同理解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提出了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他们认为《道德情操论》主要是受了哈奇生的视仁慈为道德基础的观点和休谟的同情观影响,以同情心作为人性的基础。
论亚当·斯密的利己心
作者: 陈秀珍
作者机构: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贵州贵阳550025
出版物刊名: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35-36页
主题词: 亚当.斯密;利己心;自私自利;利他心
摘要: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提到人的利己本性,认为利己心是人的根本属性,源于利己心既是人类行为的一个主要动力本原,又是经济活动自然正当的原动力。
并认为人的利己心完全不同于自私自利,而是与利他心相联系的。
利他心是建立在利己心基础上的,二者因'看不见的手'成为有机的统一体。
从亚当·斯密看企业家精神——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东方企业文化·策略 2011年5月142从亚当·斯密看企业家精神——“利己”与“利他”的统一彭 婧 王 丹(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81)摘 要:亚当·斯密的两本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留下了两个看似矛盾的思想主题——“利己”与”利他”,这就是 “亚当·斯密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企业家精神内涵的丰富有很大的意义。
辩证地来看待, “利己”与“利他”是可以统一的。
关键字:企业家精神 利己 利他 中图分类号:F27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5—0142—01 一、亚当·斯密问题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两本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在《道德情操论中》,作者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人的本性是怜悯和同情,是利他。
在《国富论》中,斯密大力地倡导市场经济,强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经济的调控作用,解释了利己主义和竞争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
前者把同情作为社会行为的基础,后者则把“利己”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两部著作的主论调——“利己”与“利他”——看似对比悬殊、相互矛盾,于是,出现了“亚当·斯密问题”。
但这个问题是真的存在吗? 它对于企业家精神有怎样的指导作用呢?二、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一)利己的同时可以利他在市场经济主导的当代经济社会,企业是经济的组成细胞,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单位。
而“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
盈利,即是“利己”,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每一个不管是企业家还是经营者都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从利己的角度看,企业家将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增加产出与销售,以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正是这种利己活动,同时达到了利他的效果。
《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式的利己主义
《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式的利己主义亚当斯密说:要爱自己,也要让别人爱自己。
亚当斯密还说:如果上一句话不是我说的,那就是鲁迅或者马克吐温说的,要么就是莫言说的。
鲁迅:不是我说的。
■■■作为经济学鼻祖的亚当斯密,其有名的著作当属《国富论》,其次为《道德情操论》。
两本著作中,《国富论》主张一切经济行为的原动力都是利己心,而非同情。
想要某种东西,就拿自己的东西去换。
人们在相互『自利』的条件下,共同创造财富。
另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论》,看上去主张人要讲道德,与『自利』精神相违背。
这两者的矛盾构成了著名的“亚当斯密问题”。
两种处事方式,实际上对应着不同的时代环境,不存在矛盾。
亚当斯密的年代,人能接触到的范围很少,大半辈子都是在跟熟人打交道,《道德情操论》讲的就是怎么跟熟人打交道。
现在在市场和分工方面,就得多考虑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情况,就要依靠市场规则和法律,道德的劲就使不上了。
况且《道德情操论》的内核原本就是『自利』。
■■■关于道德,人会对一些事情比较反感:遵循圣人强加给自己的教条,比如舍生取义站在道德制高点对自己的说教,比如作为老师,就不能没写完作业的孩子早睡觉从上面两个角度来看,这种道德理论大多无逻辑支撑,又极度富含情感,所以无法反驳。
如果能找到能自证,且较为自恰的一套体系,会更令人信服一点。
《道德情操论》就介绍了这么一种体系,从自利出发,一步步推导如下:人要追求自利想自利,就要被爱想被爱,就要值得被爱要值得爱,方法是表现美德,即利他利他,就会被爱这个体系一步步推下来,最后变成循环,其实还是很有趣味的。
■■■与自私不同,『自利』是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但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尽量帮助他人。
除了金钱利益,精神层面或声誉都是人值得追求的目标。
帮助他人,从金钱、精神包括声誉层面都能获得一定收益,被爱就是其中一种收益。
想要被爱,得先成为一个值得爱的人。
这也是亚当斯密的原话:『Man naturally desires , not only to be loved ,but to be lovely .』我们做事的时候常常会假想有一个“自己”站在一边,看自己做事,并产生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观感”。
斯密同情心与利己心的内在联系
斯密同情心与利己心之内在联系1878年,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斯卡尔茨基在《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及其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中提出,斯密《道德情操论》的人性观是利他的,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中的人性观是利己的。
自此,有人将斯密理解为一个有着两个相互割裂的世界的人:伦理学中的利他主义者和经济学中的利己主义者。
前苏联学者卢森贝在《政治经济学史》中也认为,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研究道德世界的出发点是同情心”,而“他研究经济世界的出发点”则“是利己主义”。
将《道德情操论》中的同情心和《国富论》中的利己心理解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是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
在亚当·斯密的时代,思想家们开始重新构架对人类和社会关系的理解,这种努力是文艺复兴及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果。
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理性和科学,削弱了关于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宗教学说;17——18世纪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强调了自然主义,形成用自然力解释社会现象的观念。
这一时期对自然科学进步的最大推动力来自牛顿,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揭示了宇宙万物在运动、引力、能量守衡的自然法则作用下达到均衡的机制。
在牛顿哲学的影响下,把世界看作是和谐的、有秩序的、质量卓绝的机械装置成为主流思潮,寻找与自然秩序一致的社会秩序和建立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社会和谐成为当时思想家的任务。
斯密将牛顿哲学看成是“人类曾经做出的最伟大贡献”,《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体现了他对于道德和社会的牛顿式秩序的理解。
《道德情操论》阐明了道德世界的和谐与秩序的建立,而《国富论》则将世界是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机械装置这一思想扩展到政治经济学领域。
不论在《道德情操论》还是在《国富论》中,即不论在斯密的道德世界还是在经济世界中,斯密都将人们的行为动机归结为利己心。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说:“毫无疑问,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自己;而且,因为他比任何其他人都更适合关心自己,所以他如果这样做的话是恰当和正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当·斯密问题的利己主义思考摘要:本文的讨论要点在于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上。
在这一问题的分析中,首先对于“亚当·斯密问题”和利己主义作出相应的界定和说明,即:“亚当·斯密问题”是指在分析人们的行为动机上,归因于利己心理和利他心理的矛盾的这一问题;利己主义是指在个人行为动机的选择上,以满足自身需要为出发点。
在相关的界定和说明基础上,立足于外延宽泛的利己主义,具体阐述了“亚当·斯密问题”解决思路。
其中,如何实现利他行为和利己动机的同意这一问题,贯穿于各个思路,并且成为本文的讨论重点。
最后,根据本文对于解决“亚当·斯密问题”的分析思路,提出相关的现实要求,使得“亚当·斯密问题”的思考更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亚当·斯密问题利己主义行为动机一、亚当·斯密问题的定义及相关说明这是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一个问题。
在斯密的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分析人们的行为动机上的归因存在差异,因此引发人们思考斯密的理论体系是自相矛盾。
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调节经济行为的是由人们从利己心理出发的竞争行为,也称作“看不见的手”。
与此相反地,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而“亚当•斯密问题”的核心就在于他对于人的行为动机认识的矛盾,是利己心理与利他心理的矛盾。
所以,所谓“亚当•斯密问题”,就是指在分析人们的行为动机上,归因于利己心理和利他心理的矛盾的这一问题。
其实,斯密《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已经在“亚当•斯密问题”上有所解析,或者可以说是解决。
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了“自爱”(Self-love)这一基于个人利益的利己主义的概念。
因此可知,斯密在人们的行为动机分析上,是归因于利己心理的。
然而,笔者认为,把道德行为归因于利他心理,而又把经济行为归因于利己心理,这是不矛盾的。
但是,笔者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或者说是思考,与斯密简单归因于利己心理有所不同。
这是需要特别指出、说明的。
而笔者的思路,则是以一种较复杂的利己主义为出发点,把利他心理也纳入利己主义思考。
具体的论述会在下面详细阐明。
二、本文中利己主义的外延及相关预设的说明在伦理学对于利己主义的界定上,一般归结为心理上的和理论上的利己主义。
但这两个角度的区别并不影响本文对于利己主义的界定。
从分析人的行为动机角度看,笔者认为,利己主义是指在个人行为动机的选择上,以满足自身需要为出发点。
在利己主义的驱使下,个人自身需要成为人们行为的驱动力,面对利益冲突时则会优先保护自己的利益。
因此,人们往往容易认为,利己主义会使一个人变得自私自利,不顾他人利益,甚至会损害他人利益。
同时,人们也会产生这么一个想法:利己主义本身是消极的,是影响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的不良因素,要消除利己主义的不良影响,则需要利己主义之外的道德教化。
但这只是传统的、片面的认识,无法准确把握利己主义的本质,绝对地把利己和利他对立起来,也就导致了“亚当•斯密问题”的产生。
然而,利己就必然会把自己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对立起来吗?就必然会损害他人利益吗?在笔者看来,并非这样。
一方面,立即未必损害他人利益;另一方面,利己还可以触发人的利他心理的形成,从而造福于他人。
这就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第一,真正的利己主义不是盲目地只顾自身利益,而忽视他人的权益。
客观地说,完全利己的人是不可能在人类社会中生活的,要融入群体就必须让他人发现自己的价值。
同时,从利己的角度出发,满足他人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能能促进自己需要的满足。
因此,从现实利益的角度上说,利己不一定导致他人利益受损。
第二,从根本上说,利他心理也是受利己心理的驱使的。
文论从本文的定义还是从常识出发,我们都知道,利己的本质是满足自身需要。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可知,人的需要主要分为这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①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也就发展起来。
传统观点中,利己和利他往往是关注物质层面,而容易忽略精神层面。
事实上,经过社会化的人,往往在精神或自我实现的需要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利他倾向。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人较低层次的需要已经满足,同时也更多地重视较高层次的需要。
因此,人们的各种利他心理,以及它们的助人行为,都是可以归因于利己心理或利己主义上。
从这两个方面可知,无论是利己还是利他的原因,在人的行为中都可以归结在利己的范畴里面。
只是说,表面上利他和利己的差异,本质上是物质上的利己和精神层面的利己,最终可归因于利己。
我们的利他行为,实际上是满足我们某些心理需求,与利己主义这一动因并不矛盾。
根据前面的论述,在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本文分析人的行为动机的角度看,利己主义并不排斥利他行为,而且在一些心理需求上表现为利他心理。
除了要解决利己和利他对立的问题外,分析人的行为动机,必须考虑人的内在心理因素,这就涉及到本文的预设。
基于分析人的行为动机这一目的,本文在行为的归因上只考虑理性因素,暂不考虑激情因素,把研究方向集中在人的认知和情感偏好上来。
从人的认知和情感偏好出发来分析,人的行为动机实际上就是满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即现实的利己和情感道德的利己,也就可以归结为一点——利己主义的驱动。
而本文从利己主义的角度出发,思考“亚当•斯密问题”中行为动机归因的矛盾,关键就在于全面剖析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及其相关的行为。
本文也会从这一思路来解决“亚当•斯密问题”。
三、从利己主义出发解决亚当·斯密问题笔者在前文已经提到,所谓“亚当•斯密问题”就在于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的矛盾,而且已经对于利己主义的外延加以一定的拓展,预设了分析人的动机时只考虑理性情况。
因此,在这一部分,文章会以利己主义为指导、从利己动机出发,通过这些方向解决“亚当•斯密问题”,这包括:从利己动机推出利他行为、把利他动机包括在利己心理中、利己心理和利他心理的权衡。
在下面的论述中,也会以相关的场景,从这些思路加以阐述。
1、人类社会的必然结果:利己动机最终也促使利利他行为的实现。
在前文已经有所论述,完全自私的人在社会上根本不可能生活。
更进一步说,在人的理性前提下,即使以利己作为行为动机的出发点,最终也会是人们做出一些利他行为。
一方面,利他行为对于人的社会生活是必须的。
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在不断地与别人交往,其中,分工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社会的资源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因此,显而易见的,在一个人参与的各种活动中,全部成果不可能归自己所有,自己的劳动必然在不同程度上奉献给他人。
当然的,个人选择不奉献是得不到社会的允许的。
由此可知,从保障自己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出发,个人必须要有一定的利他行为。
另一方面,利他行为能满足利己动机的需要。
在社会上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占有着他人的劳动。
同样地,每个人也是在不同程度上为别人付出着。
社会的存在意味着人的行为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公共性,所以,为了获得社会提供的资源,人们都必须对公共社会有所付出,即利他行为。
更进一步说,对特定对象的利他行为,最终也能有利于自己需要的满足。
因此,无论对象是公共的社会,还是私人的个体,利他行为也是能在最终满足自己的利己动机。
从这两方面的论述中,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利他行为对于利己动机的满足是有着必要性和可能性的。
2、从宽泛的利己主义出发,利他动机根本上也是满足利己心理的需要。
正如前文所说的,利己主义的关键就在于行为动机是满足自身利益,而广义上说,利他行为也是满足自身需要的途径。
但是,要使满足利他心理成为人自身的需要,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个人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心理需要这些较高层次的需要,是建立在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的。
基本的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需要就无从谈起,利他心理也难以产生。
而如今,社会上多数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了满足,物质条件日渐丰富,随之人们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也日渐丰富起来了。
因此可以认为,社会上人们普遍存在着心理需要,利他心理的形成条件在很大范围里得到满足。
第二,在个人的思想中,存在着利他的心理需求。
人们普遍存在着心理需求,但这并不完全等同于人们都有利他心理。
有些时候、有些条件,由于社会风气不良等原因,人们心中可能出现道德缺失的现象,这也就导致人的行为难以有利他心理的驱使。
所以,要实现这一条件,首先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良好的社会氛围,而且人还需要接受正确的社会化。
这样才能使利他心理普遍存在于人的内心。
当前的社会现实是,多数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利他心理,这也就满足前面提到的两个条件。
由此可知,“亚当•斯密问题”在当今情况下是能够比较好地解决。
人们从利己的需求出发,出于满足自身的精神上、道德上的需要,在一定情况下会产生帮助别人的动机,最终实现其利他行为。
3、在实际行动中,利己心理和利他心理共同作用于决策结果。
在前面一点,笔者已经详细论述了,利他心理的形成从根本上出于利己动机,人们普遍存在着利他的心理需求。
但是,人们在行为中也不可能没有利己行为。
所以,人的实际行为里面,会在利己心理和利他心理的共同作用下,决定自己的行为。
事实上,利己心理和利他心理在人的行为动机中,既对立又统一的辨证的发生着作用。
而利己心理和利他心理的共同作用,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第一,个人生活状况。
个人生活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它的物质需要的满足状况,所以,生活状况也直接影响着利己心理和利他心理何者占主导地位。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如果有比较好的生活条件,精神需求往往较高,伴随着的道德水平也比较容易提高。
反之,道德水平也较难提升,利他心理居主导地位的可能性也随之降低。
第二,个人道德水平。
心理需求不等同于利他心理,这是显而易见的共识。
而个人的道德水平,直接决定了利他动机在人的整个心理需求中占何种地位。
人的行为动机倾向于利己心理的指导,还是倾向于利他心理的指导,直接受到其道德水平的制约。
所以,提高个人道德水平对于促使利行为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这一点,在下一部分也会着重阐述。
第三,社会环境影响。
这一因素的作用体现在两点:一方面,社会环境影响人的道德水平的高低,社会整体的道德环境直接作用于个人道德的形成;另一方面,社会对于人的利他行为的认同,也直接影响着利他行为实现的可能性,如果社会对于利他行为者的支持和保障足够、满足其利己需要,也会有利于利他行为的出现。
所以,利己心理和利他心理就是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共同影响着人的行为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