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临床路径
肺炎患者的临床路径分析报告
肺炎患者的临床路径分析报告1.背景介绍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
在临床实践中,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制定了一套科学的临床路径来规范肺炎患者的诊疗过程。
本报告旨在对肺炎患者的临床路径进行分析,以期对医疗过程进行优化。
2.临床路径的制定肺炎患者的临床路径是基于大量的病例数据和临床经验制定而成的。
首先,通过分析病原体的特点和传播途径,确定肺炎的预防措施。
接下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判断肺炎的类型,并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最后,结合病人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3.入院阶段肺炎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气分析、胸部X线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4.治疗阶段根据肺炎的类型和病情,医护人员会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对于轻型肺炎患者,通常采用口服或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抗菌药物;而对于重型或合并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则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人工呼吸等治疗措施。
5.康复阶段在肺炎治疗取得明显效果后,患者进入康复阶段。
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恢复情况制定康复计划。
常见的康复措施包括呼吸康复训练、营养指导和心理支持等。
这些措施旨在加速患者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6.出院评估在患者康复情况良好、病情稳定后,医护人员会进行出院评估。
评估项目包括患者的症状、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等。
根据评估结果,医护人员会决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以及是否需要继续定期随访。
7.临床路径的优势与挑战肺炎患者的临床路径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规范诊疗过程、提高医疗效果和资源利用率。
然而,实施临床路径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沟通、病人的个体差异以及医疗环境的复杂性等。
8.结语肺炎患者的临床路径是为了规范治疗过程、提高医疗效果而制定的。
通过该临床路径,可以使医疗过程更加科学和标准化,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 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
□ 复查胸部 X 线片检查(必要时)
□ 胸正侧位 气分析、胸部 CT、血培养、B 超、D-二 □ 复查病原学检查(必要时)
聚体、感染性疾病筛查(必要时)
□ 有创性检查(必要时)
□ 对症处理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院实验室条件允许且患者可配合的情况下)。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
梅毒、艾滋病等)、血气分析、胸部 CT、D-二聚体、B 超、 支气管镜、肺穿刺等有创性检查等。
(六)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评估患者和特定病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入院后尽快 (4-8h 内)给予抗菌药物。药物选择:根据《社区获得性肺 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 年), 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轻、中度肺炎患者: ①口服或静脉注射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第二代头孢菌素 (如头孢呋辛等)、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单用或联用大环内 酯类。②口服或静脉注射呼吸喹诺酮类。 2.重症肺炎患者: (1)当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时: ①静脉注射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阿莫西 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或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或 厄他培南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②静脉注射呼吸喹诺酮 类联合氨基糖苷类。 (2)当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时: ①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
□ 核查辅助检查的结果是否有异常
要 □ 上级医师查房
□ 病情评估,维持原有治疗或调整抗菌药
诊 □ 评估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进行初始经
物
疗
验性抗感染治疗
□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ICD-10:J15.901)(二)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满足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
(三)肺炎严重程度评估。
入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根据严重程度选择治疗地点和抗菌药物,并对预后进行预估。
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依照《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
当患者出现下列征象中1项或以上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需密切观察,积极救治,有条件时,建议收住ICU治疗:(1)意识障碍。
(2)呼吸频率≥30次/min。
(3)Pa02<60mmHg,Pa02/Fi02<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
(4)动脉收缩压<90mmHg,(5)并发脓毒性休克。
(6)胸部X线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h内病变扩大≥50%。
(7)少尿:尿量<20ml/h,或<80ml/4h,或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ICD-10:J15.901)。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建议必须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等。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ICD-10:J15.9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1.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1.支持、对症治疗。
2.经验性抗菌治疗。
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病原学检查及药敏;(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培养、血气分析、胸部CT、D-二聚体、血氧饱和度、B超、有创性检查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评估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入院后尽快(4-8小时内)给予抗菌药物。
2.药物选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和《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肺炎临床路径
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ICD-10 J13-J15,J18)(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1.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2. 发热;3. 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4. 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5. 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建立临床诊断(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1. 支持、对症治疗;2. 经验性抗菌治疗;3. 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ICD-10 J13-J15,J18);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 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满足入住普通病房治疗标准(见下),无重症肺炎表现者,进入路径。
满足下列标准之一,尤其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条件并存时,建议进入普通病房:(1)年龄≥65岁。
(2)存在以下基础疾病或相关因素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肾功能不全;恶性实体肿瘤或血液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吸入性肺炎或存在容易发生吸入的因素;近1年内曾因CAP住院;精神状态异常;脾切除术后;器官移植术后;慢性酗酒或营养不良;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
(3)存在以下异常体征之一:呼吸频率≥30次/min;脉搏≥120次/min;动脉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体温≥40℃或<35℃;意识障碍;存在肺外感染病灶如败血症、脑膜炎。
细菌性肺炎(咳嗽)临床路径(2013年)
咳嗽(细菌性肺炎)临床路径(2013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细菌性肺炎的住院患者。
一、咳嗽(细菌性肺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咳嗽(TCD编码:BNF01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细菌性肺炎(ICD-10编码:J15.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证候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咳嗽(细菌性肺炎)临床常见证候:(1)外感咳嗽风寒袭肺证:咳嗽声重,痰白稀薄,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骨节酸痛,喉痒或咳时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风热犯肺证:咳嗽气粗,痰稠而黄,咳痰不爽,口渴咽痛,伴发热恶风、头痛鼻流黄涕、汗出,舌苔薄黄,脉浮数。
燥热伤肺证: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痰粘难咯,咳甚则胸痛,鼻燥咽干,或有痰中带血丝。
初期可伴微寒身热、鼻塞头痛等症,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
表寒里热证:咳嗽声重,痰黄白相间,伴有头痛、鼻塞流黄涕,恶寒发热、无汗,骨节酸痛,喉痒或咳时胸痛,舌红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证:咳嗽痰多,痰白而粘,容易咯出,胸脘满闷,有时呕恶;或神疲纳呆,舌苔白腻,脉濡滑。
痰热郁肺证:咳嗽气促,痰黄粘稠难咯,或面赤口渴喜饮,喘促鼻煽,便秘溲赤,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咳嗽(细菌性肺炎)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4-2008)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咳嗽(细菌性肺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上述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最新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一、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J18.0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发病前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起病多急骤,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喘憋等症状,小婴儿常伴拒奶、呕吐、腹泻等;2.肺部体征:早期或小婴儿可不明显,后期可闻及中、细湿罗音;重症病儿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增快超过40次/min;可出现点头呼吸、三凹征,口周、指甲青紫。
叩诊可呈浊音。
听诊两肺可闻及中、细湿罗音。
若有病灶融合扩大,可闻及管状呼吸音;3.合并心衰时患儿脸色苍白或发绀,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加重,呼吸频率超过60次/min(除外体温因素)或出项奔马律及肝脏短时间内迅速增大;4.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常规和CRP: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CRP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CRP正常或轻度升高。
(2)痰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5.胸部X线摄片或透视见肺纹理增粗,有点状、斑片状阴影或大片融合病灶。
若病程较长大于2周、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行肺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 一般治疗:患儿宜减少活动,室内空气清新,饮食宜清淡。
病情较重、病程较久、体弱、营养不良者可考虑输血浆或新鲜全血等支持疗法,提高机体抵抗力;2. 病原治疗:初始治疗是经验性的,不能因等待病原学检测而延误治疗。
根据病情或病原学检查结果,合理选用敏感抗生素,选择最佳给药方案,及时、足量、必要时联合应用;3. 对症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雾化治疗,防治水、电解质失衡;4. 重症患儿宜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酚妥拉明,酌情加用阿拉明或多巴胺。
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
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ICD-10:J15.702)。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1.多发年龄为5~18岁。
2.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
3.肺部体征少而X线胸片改变相对显著。
4.使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菌药物无效。
5.外周血白细胞数正常或升高。
6.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或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测定MP抗体(IgM、IgG混合抗体)滴度≥1∶160,可作为近期感染或急性期感染的参考。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制定治疗方案。
1.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遵循儿科用药的方法)。
2.对症治疗(如雾化吸入)。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702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编码。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C反应蛋白(CRP);(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4)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或咽拭子分离支原体;(5)胸X线片;(6)心电图。
2.根据患儿的病情,必要时做痰培养、血气分析、心肌酶谱、肺部CT、支气管镜检查、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检测等。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肺炎临床路径表
肺炎临床路径表一、患者入院前准备(1)收集病史资料,包括病情起始时间、病因、症状、既往史等;(2)进行体格检查,包括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指标的测量;(3)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气分析、胸部X射线等;(4)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根据肺炎病情是否稳定判断是否需要住院治疗。
二、住院治疗阶段(1)确定治疗方案,包括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药物治疗;(2)进行病原学检查,如病毒培养、细菌培养等,以确定病原体;(3)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4)给予支持性治疗,包括给予氧气、水分补充等;(5)进行病原治疗,针对病原体的特点进行相应治疗;(6)进行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如肺不张、呼吸衰竭等;(7)监测实验室指标,如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等的监测;(8)进行营养支持,保证患者充分的营养摄入;(9)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三、出院及随访阶段(1)患者症状改善后,根据医生判断决定是否出院;(2)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确定随访时间和方式;(3)随访期间注意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出现复发或加重现象,及时处理;(4)随访期间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评估疾病的恢复情况;(5)在随访过程中向患者传达注意事项,如饮食、锻炼、药物使用等;(6)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随访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四、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用药,不得随意更改;(2)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刺激性食物;(3)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勤通风,避免交叉感染;(4)规律运动,适当增加体力活动,提高自身免疫力;(5)及时就医,遵守医生的治疗计划和建议;(6)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免洗洗手液等消毒用品。
总结:肺炎临床路径表是对肺炎患者治疗过程的规范化管理,通过患者入院前准备、住院治疗阶段、出院及随访阶段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能够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加强监测和护理,提高患者康复率,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也有助于规范医务人员的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6肺炎临床路径
6肺炎临床路径肺炎临床路径,也称为肺炎诊治路径,是指在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阶段中,医生按照一套规范化的流程和指南进行操作,以提高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肺炎的临床路径,包括其定义、特点和应用,以及对临床工作的积极意义和现实挑战。
一、肺炎临床路径的定义肺炎临床路径是指在病人急性期、恢复期和稳定期等各个阶段中,医生按照一定的病程、处理及护理标准进行操作,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二、肺炎临床路径的特点1. 标准化:肺炎临床路径是基于大量的实证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治疗需求,制定出的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指南,帮助医生和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减少错误和偏差,提高治疗效果。
2. 多学科合作:肺炎临床路径需要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共同参与,包括呼吸内科、急诊科、护理学、康复学等,通过共同协作和信息共享,提供全面、细致和个性化的治疗服务。
3. 强调患者参与:肺炎临床路径鼓励患者主动参与自己的诊疗过程,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对肺炎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
4. 数据驱动:肺炎临床路径依赖于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的支持,通过收集、分析和应用患者的临床数据,不断完善和优化路径的制定和实施。
三、肺炎临床路径的应用1.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肺炎临床路径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治疗流程,可以减少医疗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提高医生的诊治水平,减少治疗误差,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
2. 降低医疗成本:肺炎临床路径通过规范化的流程和指南,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避免住院时间的延长,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
3. 提高患者满意度:肺炎临床路径将患者的需求和权益置于核心位置,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个性化的服务,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对医疗团队的信任和满意度。
四、肺炎临床路径的现实挑战1. 路径的制定和更新:肺炎临床路径需要基于大量的实证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进步,路径制定和更新的工作将面临挑战。
肺炎临床路径【炎症】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肺炎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及肺间质等在内的炎症。
肺炎根据病因分类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及其它病原体所致肺炎。
细菌性肺炎又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
本临床路径实施对象专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
一、路径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肺炎诊断标准。
2、年龄≥18周岁。
排除标准:1、合并肿瘤或其它可能影响治疗的其他疾病的患者;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3、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4、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二、中医诊断:(一)诊断标准细菌性肺炎属于中医“风温肺热病”、“咳嗽”等范畴。
1、病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但以春季及冬季为多的外感热病。
2、病急骤,初起即见发热、恶风、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等表现。
3、病变过程中,由初起邪犯肺卫转变为邪热壅肺等气分证,后期呈现肺胃阴伤证候等表现。
(二)辩证分型:1、邪袭肺卫: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或发热,畏寒,少汗,无口干,周身酸痛,咳嗽,咯白稀痰,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或夏日起病,发热,汗出热不解,头昏重胀痛,身重疲倦,胸闷,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2、痰热壅肺:身热,汗出,咳嗽,咳痰黄稠,或痰呈铁锈色,或伴有胸闷痛,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脉滑数。
3、痰浊阻肺:咳嗽,咳声重浊,胸闷,咯白粘痰,常伴有疲倦,纳呆,腹胀,大便溏。
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4、正虚邪恋:疲倦乏力,少许咳嗽,少痰,纳呆,腹胀。
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三、西医诊断标准(一)肺炎诊断标准1、新近出现的咳嗽、咯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
4、血常规:WBC>10×109/L或<4×109/L。
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班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一、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标准及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小儿呼吸病学》、《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和《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
1.病史 2岁以内婴幼儿多见,大多数有受凉或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病史,起病多数较急,早期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部分可有高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小婴儿可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儿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气促、喘息,甚至发绀、呼吸困难。
2.体征呼吸频率增快;鼻翼煽动和(或)吸气性三凹征,重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肺部听诊闻固定中细湿罗音,部分可有哮鸣音。
3.辅助检查病毒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多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细菌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多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严重感染者可出现杆状核细胞增高(核左移)。
继发感染者痰涂片革兰染色可发现感染菌;痰培养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等。
咽拭子病毒检测常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B、副流感病毒、人类偏肺病毒等。
感染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嗜肺军团菌等时,其血清学抗体滴度在急性期明显升高。
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血培养可阳性。
病情较重的患儿血气分析可有呼吸性酸中毒,甚至发生Ⅰ型或Ⅱ型呼吸衰竭。
胸部X线早期肺纹理增强,透光度减低,以后两肺下野、中内带出现大小不等的斑点或斑片状影,或融合成大片阴影,可有肺气肿、肺不张;合并脓胸、脓气胸时出现相应X线表现。
对胸片未能显示肺炎征象而临床又高度怀疑肺炎或胸片难以明确肺炎部位和范围以及判断是否有无纵膈内病变患儿可行胸部CT检查。
支气管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及治疗意义,其适应症包括:①肺不张及大片肺实变;②局限性肺气肿;③节段性或大叶性肺炎;④留取肺泡灌洗液标本做病原学检查。
轻症支气管肺炎的肺功能基本正常;部分病毒、支原体感染者急性期小气道存在阻塞性通气障碍;较重患儿可显示气道阻塞和一定程度的限制性通气障碍。
讲稿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流程
2、 CAP的主要鉴别诊断
疾病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胸部影像学
抗感染治疗后
反应
肺结核 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午痰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 X 线 胸 片 见 肺 尖 或 锁 骨 一般抗菌药物
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菌
上 下 的 点 片 状 阴 影 , 病 治疗无效
体重减轻等
灶有渗出、增殖甚至钙
化,密度不均,消散缓
以求最佳疗效和最少耐药; • ⑥运用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原理指导临床用药; • ⑦参考药物经济学评价选择药物。 • 其中,按病情分级规范抗菌治疗方案是各国CAP诊治指
南的核心。表5为我国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 CAP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建议。
不同人群
表5 不同人群CAP患者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建议
• (2)有病原学依据时,根据药敏结果和 结合临床用药的历史和治疗的反应进行综 合评估,调整抗菌药物。
初始治疗第4-5天检查及评估:
• (1)评价治疗反应,明显改善者维持原 有治疗,能够口服药物及胃肠道功能正常 者,改用口服药物序贯治疗;
• (2)无改善或恶化,没有达到重症肺炎 标准者,进行复查或进一步检查并评估; 根据药敏结果和或结合临床用药经验及治 疗反应进行综合评估,调整抗菌药物;
病患者
需氧革兰阴性杆
单用或联合大环内酯类;⑵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 (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 单用或联合
莫拉菌等
大环内酯类;⑶呼吸喹诺酮类
需人院治疗但不必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⑴静脉注射第二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 收住ICU的患者 混合感染(包括厌氧菌)、 类;⑵静脉注射呼吸喹诺酮类;⑶静脉注射β内酰胺类/β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ICD-10:J15.901)(二)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满足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
(三)肺炎严重程度评估。
入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根据严重程度选择治疗地点和抗菌药物,并对预后进行预估。
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依照《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
当患者出现下列征象中1项或以上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需密切观察,积极救治,有条件时,建议收住ICU治疗:(1)意识障碍。
(2)呼吸频率≥30次/min。
(3)Pa02<60mmHg,Pa02/Fi02 <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
(4)动脉收缩压<90mmHg,(5)并发脓毒性休克。
(6) 胸部X线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h内病变扩大≥50%。
(7)少尿:尿量<20ml/h,或<80ml/4h,或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ICD-10:J15.901)。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建议必须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肺炎临床路径
肺炎临床路径在当前全球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这一紧急情况,临床上已经建立了相应的肺炎临床路径,以提供最佳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本文将对肺炎临床路径进行讨论。
1. 诊断和分级肺炎临床路径的第一步是准确的诊断和分级。
医护人员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肺炎,并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通常,肺炎可以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
2. 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分级和临床表现,医护人员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轻型肺炎患者通常可以在家庭环境下治疗,重型患者则需要住院治疗。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护理和支持性治疗等。
3. 症状缓解和康复肺炎临床路径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缓解症状,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医护人员通过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和对症治疗等措施来减轻患者的症状。
此外,支持性治疗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也是重要的。
4.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肺炎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心脏疾病、肾功能损害等。
为了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临床路径中强调了严密的监测和早期干预。
监测包括呼吸机的使用、动脉插管和体征观察等。
5. 科学的出院评估当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并符合出院标准时,医护人员将进行科学的出院评估。
出院评估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只有在评估结果符合出院标准时,患者才能安全地出院。
6. 康复和随访肺炎临床路径中还包括了患者的康复和随访计划。
康复计划通常由康复医生和护士制定,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随访计划则包括定期的复诊和进行相关检查,以及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等。
总结肺炎临床路径是为了确保患者能够接受及时、高效和综合的治疗,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和病情恶化。
严格遵循肺炎临床路径的制定和执行,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本文对肺炎临床路径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希望能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讲稿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流程
• ③存在以下异常体征之一:呼吸频率≥30次/min;脉搏≥120次/min; 动脉收缩压<90mmHg;体温≥40℃或20×109/L或<4×109/L,或中性 粒细胞计数<1×109/L;呼吸空气时PaO2<60mmHg, PaO2/FiO250mmHg;血肌醉(SCr)>106μmol/L或血尿素氮(BUN) >7.1 mmol/L;血红蛋白<90g/L或红细胞压积(HCT)<30%;血浆白蛋 白<25g/L;有败血症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证据,如血培养阳 性、代谢性酸中毒、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延长、血小板减少;X线胸片显示病变累及1个肺叶以上、出现空洞 、病灶迅速扩散或出现胸腔积液。
环内酯类或者呼吸喹诺酮类有效 胺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无效
三、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流程
• (一)适用对象 • 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
(二)诊断依据
• (1)CAP的诊断依据: 200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 分会制订的CAP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规定的CAP 的诊断标准为:
• 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加重 ,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
满足上述6条中的至少4条应考虑为非典型肺
炎,敏感性为77.0%,特异性为93.0%。满足上述1
~5条中的至少3条应考虑为非典型肺炎,敏感性为
肺炎临床路径
肺炎临床路径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其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在患者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相关指南和标准程序所设计的一系列流程和关键步骤。
这些路径旨在提高患者的医疗质量、安全性和效果,并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肺炎临床路径的设计和实施。
肺炎临床路径的设计是基于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管理患者的最佳实践指南。
路径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根据患者的特点和病情所确定的,既要考虑到最佳护理方法,又要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在设计过程中,医务人员会根据多个因素来制定路径,包括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病原体类型以及可能的并发症。
首先,在肺炎临床路径的设计中,对于不同类型的肺炎,会有相应的区分和治疗方案。
例如,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方案可能有所不同,因为其病原体和致病机制存在差异。
在制定临床路径时,应考虑到特定类型肺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使得治疗更加个体化和科学化。
其次,在肺炎临床路径中,关注重点是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早期诊断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预后,因此在路径中,通常将早期诊断的方法和策略列入其中,例如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早期干预包括早期抗感染治疗、支持性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等方面。
这些早期干预的措施可以减少炎症的进展,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肺炎临床路径还应包含预防性措施和教育指导。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疫苗接种和个人卫生习惯的改善。
在路径中,应明确规定疫苗接种的时间和剂量,并提供相关教育材料和指导,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另外,通过提供个人卫生习惯的宣传和教育,可以减少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
最后,肺炎临床路径的实施需要一个良好的协调与沟通机制。
不同科室和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协作是成功实施路径的关键。
医务人员需要相互之间进行及时的沟通,分享患者的信息和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在不同环节能够得到连续和一致的护理。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一、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J18.000)(14周岁以下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临床表现:起病或急或缓,常伴有发热,热型不定,新生儿或体弱儿亦可不发热。
患儿常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呕吐、腹泻等症状。
2.呼吸道症状与体征:咳嗽、气促,重症表现为鼻翼扇动、口周和指(趾)端发绀及三凹征。
部分患儿两肺可闻及固定性细湿罗音。
叩诊多正常,但当病灶融合累及部分或整个肺叶时,可出现肺实变体征。
3.其他系统症状与体征:重症肺炎可出现呼吸困难、三凹征及紫绀,并伴发其他系统功能异常,如心率增快、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昏迷、惊厥、肠鸣音消失等临床表现时,警惕在支气管肺炎过程中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脑病、胸腔并发症等情况。
4.胸部X线: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阴影,以两肺底部、中内带及心膈角较多,由于细支气管的阻塞,可发生局部肺不张或肺气肿。
也可以表现为节段性和大叶性肺部实变或不张。
5.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常规和CRP: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CRP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CRP正常或轻度升高。
(2)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需要进行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检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治疗:保持适当的室温(18-20℃)及湿度(55%)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患儿烦躁不安,可给适量镇静药物。
供给充足水分,给热量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2.支持疗法:病情较重、病程较久、体弱、营养不良者可考虑输血浆等支持疗法,提高机体抵抗力。
3.抗生素治疗:合理选用敏感抗生素,选择最佳给药方案,及时、足量、必要时联合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ppt
19
工作职责
❖ 护士职责
1.依据护理操作规程,讨论与确定与护理服务相关
的部分 2.检测临床路径表上应执行的项目 3.负责病人的活动、饮食和相关的护理措施 4.协助和协调病人按时完成项目 5.记录和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结果 6.负责提供病人与家属的健康教育 7.制定和执行出院计划 8.有变异时,仔细记录变异,与护士长和医生讨论
❖ 新一轮医改的启动,卫生部明确提出临床路径工作将作为公 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 循证医学、疾病的诊疗指南的推行。 ❖ 医疗支付体系正在悄然变革。 ❖ 近年医疗服务流程的改善,信息化的支持。
——由此可见医疗服务要在质量、成本和效率间取得 平衡,临床路径是个有效的管理模式,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将为临床路径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
手术部位感染率、再住院率、非计划重返手术室 发生率、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前下降或持平;治 愈及好转率较前升高或持平 ❖ 3.预防性抗生素药物使用率较前下降或持平
编辑ppt
12
效绩考核指标
❖ 卫生经济学指标: 1.单病种总费用的监控:较前下降或持平; 2.重点科室医疗费用的监控:对心血管介入、神经 血管介入、肿瘤、骨科等重点科室医疗费用加强 监控,尤其对高值耗材的使用进行管理,规范诊 疗行为,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
编辑ppt
16
工作职责
❖ 实施小组:科主任任组长
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2.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
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表单
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
订建议
4.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
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
编辑ppt
13
组织结构
❖ 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
❖ 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评价专家小组
❖ 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编辑ppt
14
工作职责
❖ 管理委员会:
1.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
作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
4.组织人员培训
东莞市寮步医院内科 临床路径管理
社区获得性肺炎
编辑ppt
1
临床路径定义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针对一组特 定诊断或处置,综合临床、护理、药剂、检验、麻 醉、营养、康复、心理以及医院管理等多学科医学 知识,依据住院的时间流程,结合治疗过程中的效 果,对检查治疗的项目、顺序和时限进行规定,建 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达到有效利用医疗资源, 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优 化医疗服务流程的目的。
5.督查工作开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效益的评价
6.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
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编辑ppt
15
工作职责
❖ 指导评价小组: 1.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编辑ppt
4
为什么推行临床路径?
❖ 导入临床路径目的和期望 规范诊疗行为 持续改进质量 促进医患沟通及信任 降低医疗费用
编辑ppt
5
为什么要实行临床路径?
❖ 提高医疗质量 ❖ 保证病人安全 ❖ 医疗质量控制的抓手 ❖ 为病种付费做准备
编辑ppt
6
实行临床路径的目的
❖ 保障医疗水准,整齐划一 ❖ 促进多科协作,全面治疗 ❖ 加强医患沟通,信息共享 ❖ 实现管理优化,持续改进
❖ 病种数:三级综合医院≥10个病种,其中至少包括 心血管介入、神经血管介入和骨关节植入治疗各1个 病种;二级综合医院≥5个病种,其中至少包括骨关 节植入治疗1个病种。
❖ 要求:入经率≥50%;完成率≥70%
编辑ppt
11
效绩考核指标
❖ 1.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较前缩短或持平 ❖ 2.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指标:死亡率、院感发生率、
编辑ppt
7
医疗质量的内涵
包括: ❖ 诊疗技术效果 ❖ 医疗服务过程 ❖ 生活服务质量
即达到满足病人康复的预定标准的程度
编辑ppt
8
全面医疗质量管理
❖ 基础质量管理:人员、技术、物资、规章制度、时 间、环境六个基本要素管理
❖ 环节质量管理:医疗服务、诊断、治疗、护理等过 程管理
❖ 终末质量管理:以数据为依据综合评价医疗终末效 果,发现并解决医疗质量问题
并加以处理 9.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参与小组讨论并提议需
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
报告
编辑ppt
18
工作职责
❖ 临床医师职责: 1.参与修订临床路径中与医疗相关的措施 2.决定病人是否进入或退出临床路径,并在医嘱中 注明 3.临床路径表内治疗项目的确定、计划和执行 4.进行病人的康复进度评估,是否合乎临床路径的 预期进度 5.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提议讨论需要改良服务 的项目
编辑ppt
9
加强医疗质量控制
❖ 分层质量控制:个体、科室、院级逐级控制 ❖ 重点质量控制:重点环节、重点对象 ❖ 信息质量控制:全面、准确、及时、可靠 ❖ 实时质量控制:选择关键要素、分析医疗过程
编辑ppt
10
上级文件精神
❖ 广东省卫生厅文件----粤卫函[2011]603号
❖ 目标:在前期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基础上,进一 步扩充辖区内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医院的数量,达到 全省三级医院全部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30%以上 的二级医院开展临床
工作职责
❖ 个案管理员: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 担任
1.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
常联络 2.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 3.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
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4.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
编辑ppt
2
公立医院改革与医院管理的变革
❖ 看病难,看病贵——合理调配医疗资源; ❖ 医疗付费机制的变革——单病种质量管理; ❖ 创建安全的医疗质量体系——规范诊疗行为。
——公立医院改革对医院的规范管理、规范 运营,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从医院微观层面看,我 们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编辑ppt
3
临床路径的实施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