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3单元教学设计: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3单元教学设计: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b44f50a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6.png)
2.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和解读文学作品,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现实关注度和责任感。
-通过学习文学家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坚持真理、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
-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学的社会功能,理解文学与时代、与社会、与人生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批判性地吸收传统文化,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选择一部明清小说中的经典片段,进行改编并排练成短剧。要求学生在改编过程中,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紧凑,展现小说的社会价值和艺术魅力。
4.研究性学习:请学生针对本节课所学的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例如:诗词中的自然景观描绘、元曲的社会现实反映、明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等。要求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收集相关资料,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研究报告。
-古代文学作品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们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
-文学鉴赏不仅仅是欣赏美,更是理解历史、感悟人生的重要途径。
-学生应该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文学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批评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历史思维,我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实践活动:开展文学创作、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练习: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随堂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练习: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随堂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442a1ce009581b6bd9ebff.png)
第三单元第九课一、1.(2019 南·通高二期末)以下著作中反应了与情、争与徭役、迫与抗争、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物、植物等方方面面,被誉社会生活百科全的是 (A)A .《》B.《离》C.《上林》D.《娥冤》[分析]《》保留了从西周早期到春秋中期大500 年的歌,共三百多首,分、雅、三部分。
是周代各侯国的民歌,称“ 国” ,雅是西周的廷曲歌;是宗祭祀配以舞曲的歌。
的内容丰富,有的揭穿刺治者的盘剥迫,有的人民的抗争精神和美好生活的神往,真而深刻地反应了当的社会生活。
故本A 。
2. (2019 保·定高二期末)庄的《洛阳吟》写道:“万千夕照,开元旧烟。
官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
胡北来空主,皇西去竟升仙。
” 首唐( B ) A.反应了安流行的胡化和异域尚B.供给了研究唐朝社会生活的料D.真地再了唐朝文化的繁华情形[ 分析 ]“ 胡北来” 不等于安流行的胡化,故A;资猜中“ 官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 体了唐朝社会生活,故 B 正确;下百姓与资猜中“ 官” 不符,故C ;歌有必定的夸成分,“ 真地再” 法不正确,故D 。
3.有人一位古代文学家的作:“大方横,有咄咄逼人之概⋯⋯能于剪刻翠之外,耸然立一宗。
”以下人物,切合一的是(D)A .李白B.柳永C.李清照D.辛弃疾[分析 ]干中“ 大方横” 等,体出人属于豪迈派的作格。
李白是唐朝的人,故 A ;柳永属于婉派人,故 B ;李清照属于婉派人,故C ;南宋人辛弃疾属于豪迈派人,故 D 正确。
4.清人李《情偶寄》:“(元)其事不取幽静,其人不搜僻,其句采街巷。
即有偶涉,亦系耳根听熟之,舌端之文,出,与街巷无者。
” 一状况出的主要原由是( B )A .足治宴需要B.适市民的求C.更好体社会教化功能D.社会境的相松[ 分析 ]元足治宴需要与资料的内容元全力争俗不符,故A;干资料表示元全力争俗,是商品展,文化适市民的需要的表,故B 正确。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2a2b4458fafab069dc025b.png)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进入新世纪,中国传统文化热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又重新被改编,重新被拍成影视剧,运用现代的声光和电子技术重新包装。
2010年,由北京电视台拍摄的新版《红楼梦》与观众见面,虽然引来了众多非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再一次掀起了红学热。
新版《红楼梦》剧照你知道《红楼梦》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吗?提示:《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先秦文学1.《诗经》(1)内容:分为风、__________、颂三部分,收录了西周至__________的三百多首诗歌。
(2)地位: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_的基础,被后世奉为__________经典。
赋、比、兴的运用,是《诗经》的主要艺术特征。
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
三者共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楚辞战国时楚国的诗人屈原以__________为基础创作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屈原的长诗《__________》是其代表作。
二、从汉至唐文学的发展1.汉赋(1)赋是汉代文学家以__________为基础创造出的一种综合文体,汉赋表现出__________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2)西汉__________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__________》,都是汉赋中的佳作。
2.唐诗(1)繁荣原因:唐朝__________与繁荣的社会环境,__________中以__________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著名代表:①李白以__________的创作,赢得了“诗仙”的美誉。
②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__________”。
③中唐的__________,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552a1b58fafab069dc02c5.png)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习目标]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1)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丰富,语言质朴,现实感强。
(3)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1)形成:战国时期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又称“骚体”。
(2)特点: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3)代表作:《离骚》。
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3.汉赋(1)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1)初唐:王勃、陈子昂等。
(2)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3)中唐:白居易。
[思维点拨]唐朝社会的变迁对诗歌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
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晚唐时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
1.《诗经》和楚辞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提示它们分别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基础。
2.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在风格特点上的最大不同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风格:李白的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具有现实主义色彩。
原因: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太平安乐的盛世为人们提供了悠闲舒适的生活环境;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政治动荡不安,经济日益凋敝,人们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之中。
二、宋词和元曲1.宋词(1)兴起原因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
②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欢迎。
(2)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 精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 精](https://img.taocdn.com/s3/m/a3e2f4c59b89680203d82598.png)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习目标】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进入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
3、了解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理解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学与当时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活动方案】活动一自主快速阅读通篇课文,根据下表说出春秋到明清各个时期流行的文学形式及代活动二了解掌握诗经、楚辞、汉赋、唐诗的文学特色和成就阅读课本第一子目的内容,解决以下问题(要求:在自主整理出要点的基础上,小组内逐一讨论,并确定好发言人,最后全班交流):1、欣赏下面几段名句,结合42页第一段课文思考它们的出自哪部作品?该作品的文学特点是什么?有何历史地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看下面小故事:日前,长沙一家啤酒品牌推出“屈原广告”,大致内容是,屈原悲闷地站在江边,一边口里念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边摆出要投江的架势。
就在这时候,坐在屈原身后的一位打扮洒脱的现代年轻人奉劝屈原说:“人都死了,你还能求索啥?”结果屈原一扫愁容,与这位现代年轻人席地而坐,开怀畅饮该品牌啤酒。
这条广告播出后,不少观众斥之无聊,纷纷表示不能这样拿历史文化名人开涮。
一位网友在网上留言称:屈原形象不可侮!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历史上屈原的真实面貌,思考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是什么?你最欣赏屈原作品中哪些经典名句,理由是什么?3、汉赋的文学特点是什么?4、⑴根据下表掌握唐诗创作的主要成就⑵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其原因是什么?请结合课文,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对外政策、考试制度等角度进行归纳。
⑶小比赛:唐诗佳作名句欣赏。
各组代表轮流起立朗诵一首或一句,并说出该诗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
比比哪组说得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9课 灿烂辉煌的文学 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9课 灿烂辉煌的文学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e906f869dc5022aaea0059.png)
第9课灿烂辉煌的文学新课标要求学生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因此,学生必须了解古代中国文学艺术的演变,从而归纳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感悟文学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依托教材开展教学,说课第二方面是教材分析。
我将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来分析教材。
一是教材地位简析。
在必修三中,本节课讲述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上的重大成就,每一种艺术成就都是当时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本课是对必修一和必修二相关内容的补充和拓展。
在本单元中,本节内容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它有助于学生了解文学艺术,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二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方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目标:首先是知识与能力。
本课要求学生可以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其次是过程与方法。
利用PPT和视频来展示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
最后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
了解到不同的文学体裁是我国文化的独特符号,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自身修养,自觉地传承国粹,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的参考。
只有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理解本课难点,才能更好地完成我的教学任务,本课重点在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和体裁特点。
这是本课的主体内容,也是开展后续教学工作的基础。
难点在于中国古代文学题材变化发展的原因。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我说课的第三部分是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思想活跃,对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历史知识十分感兴趣,也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
但他们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帮助他们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学案(带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学案(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312f2826fff705cd170a09.png)
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一、本课目标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提示与建议】本课知识点较多,涉及人物多、时间跨度大,但知识结构条理清晰;难点是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二、预习自学三、合作探究1.《诗经》为什么被奉为儒家经典?2.我国有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列为世界四大名人之一。
你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到唐朝诗歌的发展进入时期?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4.词到宋代成为文学的主要形式和标志,主要原因有哪些?5.小说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四、检测反馈知识点1 从《诗经》到唐诗1.下列哪部著作奠定了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A B C D2.千百年来,人民以过端午节的方式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也把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出现上述现象是由于屈原①对祖国和人民忠诚热爱②在困境中对理想执着追求③在文学上有突出贡献④奠定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两汉时期创造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是A.乐府诗B.“楚辞”C.民歌D.赋4.唐代诗歌繁盛的根本原因A.封建经济的繁荣B.科举考试的实行C.中外文化的交流D.庶族地主登上历史舞台5.诗歌史上以山水田园诗著称的诗人有①王勃②陈子昂③高适④孟浩然⑤王维A.①②③B.③④⑤C.④⑤D.①②③④⑤6.郭沫若有一对联:“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他赞扬的是A.陶渊明B.李白C.杜甫D.白居易知识点2 宋词和元曲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首词反映出作者的创作特点是A.风格气象万千,语言平实而精练B.思想感情豪迈奔放,景物雄浑壮观C.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清新自然D.深入浅出,通俗易懂8.下列宋朝著名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是①李清照②苏轼③柳永④辛弃疾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9.下列有关宋词高度繁荣的历史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B.城市商业繁荣和工商业发展C.市民队伍的不断扩大D.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10.元曲包括①散曲②风③杂剧④雅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知识点3 明清小说11.通过文学来了解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可读性最强的作品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12.下列诗词与作者搭配错误的是A.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煜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D.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1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郭沫若对哪部古典小说的高度评价?A.《水浒传》B.《聊斋志异》C.《西游记》 D.《儒林外史》14.宋元时期是古代经济继续发展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该时期的文学以词、曲为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3单元教学设计: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3单元教学设计: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677883d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e.png)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激发兴趣:向学生提问:“你们最喜欢哪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为什么?”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回顾已学的文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图片展示:展示各个时期文学作品的图片,如《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
2.强调文学鉴赏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评价文学作品。
3.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加强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阅读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作业:
(1)请选择本节课所学的一个时期的文学作品,结合社会背景和作者生平,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学评论。
2.简答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某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及其艺术特点。
3.创作题:鼓励学生模仿某个时期的文学形式,创作一首诗、词或短篇小说,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课程结束时,我将带领学生进行以下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及其艺术特点。
3.社会背景与作者生平:结合作品,介绍各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及其创作意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4.作品鉴赏:选取典型作品,如《离骚》、《滕王阁序》、《静夜思》、《水调歌头》等,引导学生进行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讨论其艺术特点、社会背景、作者生平等方面内容。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7328d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5.png)
2.学生在语文课程中接触过部分文学作品,但对于文学史的整体脉络、文学流派的演变以及文学巨匠的创作背景等方面,可能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3.学生在高中阶段,思维逐渐成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解读。
6.结合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设想: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实践活动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以一首古典诗词《静夜思》作为导入,引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过程:
(1)教师朗诵《静夜思》,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2)唐宋时期:讲述唐诗、宋词的繁荣,分析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文学家的创作特点。
(3)近现代文学:概述近现代文学的变革,如鲁迅、巴金等作家的创作背景及代表作品。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2.强化师生互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设想:在讲解文学作品时,教师可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解读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文学创作的乐趣。
设想: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文学改编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感受文学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解析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4ebf0add36a32d72758119.png)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目标新课导入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有没有阅读过清代长篇小说《好逑传》?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我们对这部小说可能还比较陌生,但这部小说早在18世纪就已有英、法、德等译本,就连德国大文豪歌德也认真阅读过,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充分说明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辉煌灿烂的文学”……基础达标1. 下列文献中,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C)A. 《老子》B. 甲骨卜辞C. 《诗经》D. 楚辞解析本题难度较小,知道《诗经》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品即可。
《诗经》中的“国风”描写农事、战争、婚姻、爱情、祭祀等内容,是来自于地方的民间诗歌,具有清新明快朴素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2.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风骚”原为文学的代名词,是指古代中国文学中的(B) A. 唐诗和宋词 B. 《诗经》和楚辞C. 楚辞和汉赋D. 《诗经》和元曲解析“风”是指国风,《诗经》组成部分之一;“骚”是指《离骚》,其体裁是楚辞。
3. 许倬云在《我者与他者》中写道:“历史其实是不公平的,若除掉南方文化的成分,中国文化系统将失去不少颜色。
试想:中国文化没有了‘南方之强’即没有了( ),中国的韵文诗赋,将是如何?”据此判断,( )应该填的是(B) A. 《诗经》 B. 楚辞C. 唐诗D. 宋词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南方文化”、“南方之强”,屈原的故乡楚国在中国南方,楚辞是南方的诗歌。
4. (2014年宿迁模拟卷)罗宗信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成书于1324年)所作的序文中说:“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
”这里所说的“大元乐府”是指(D) A. 《诗经》 B. 楚辞 C. 汉赋 D. 元曲解析材料中提到了“大元乐府”,而且排列于“唐诗、宋词”之后。
5.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7b8fc04afe04a1b071de61.png)
教学设计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整体设计本节概述本课主要介绍我国古代文学的重大成就。
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介绍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和成就。
本课分三目内容,对古代的文学做了重点介绍。
第一目“从《诗经》到唐诗”,首先分析《诗经》的概况、内容、地位,然后介绍了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的崇高地位;概述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赋;重点介绍唐代诗歌,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代表性人物及其作品。
第二目“宋词和元曲”,重点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通过举例来介绍婉约派词人、豪放派词人及其风格特点;了解元曲的含义和元杂剧成就。
第三目“明清小说”,分析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概括六部小说的特点。
尽管本课知识点较多,但结构条理清晰,加上高中语文课中历代名篇的选读,学生对本课内容较熟悉,易掌握。
较难处理的是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背景中去把握文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思路设计●教学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与政治、经济等之间的联系:了解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一定时代发展的特点。
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从而把握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教师应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要求学生推荐自己喜爱的作品,并对作者和作品加以介绍,说明推荐的理由。
利用学生出于爱好而积累的中国古代文学知识,加强师生互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教师亦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评价、举办文学作品欣赏会等方式,从历史的视角赏析文学作品。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认识文学领域中诗词曲赋等各种不同形式的风格和特色,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高中历史必修3优质学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高中历史必修3优质学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f88b16f5f7ec4afe05a1df0c.png)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课程标准素养形成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1.通读课本,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和特色,提升时空观念。
2.利用史料结合教材分析不同时期文学成就出现的原因,培养史料实证及合理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诵读古代文学中的经典篇章,感受古代文学独特的魅力,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1)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收录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________、颂三部分。
(3)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现实感强。
(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1)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________风格。
(2)代表:屈原的《________》。
3.汉赋(1)产生:汉朝文学家以________为基础,创造出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代表:西汉________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________》。
4.唐诗(1)背景: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________为主。
(2)概况时期 代表 特点初唐 ________、陈子昂等盛唐 高适、岑参 边塞诗:写出了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和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洋溢着豪迈的气概孟浩然、________ 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富于诗情画意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________”的美誉 杜甫 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________”中唐 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________ 1.宋词(1)背景: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__________的需要。
(2)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能够歌唱。
(3)代表:婉约派:柳永、________;豪放派:________、辛弃疾。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06fa15998fcc22bdd10d26.png)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知识点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1)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①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1)创始者:屈原。
(2)特点: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感情。
(3)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②离骚》。
3.汉赋(1)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
(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③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1)繁荣原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制度的促进。
(2)代表作家: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诗仙”④李白、“诗圣”⑤杜甫;中唐:白居易创作了大量的讽喻诗。
知识点二宋词和元曲1.宋词(1)宋代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词便于抒发感情。
(2)代表作家:婉约派:⑥柳永,其代表作是《雨霖铃》;著名女词人⑦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⑧辛弃疾等。
2.元曲(1)组成:散曲和元杂剧。
(2)代表作家:⑨关汉卿、马致远。
知识点三明清小说1.演变过程: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代表作《搜神记》;唐代出现短篇小说传奇;宋代出现话本;明清时,小说进入成熟、蓬勃发展时期。
2.繁荣原因: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3.代表作品: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⑩红楼梦》;文言短篇小说集《⑪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8d45c4bd64783e08122b19.png)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 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习目标时空坐标1.知道中国古代文学在不同时期的代表形式、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及其发展演变的趋势。
3.结合时代特点,理解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1)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丰富,语言质朴,现实感强。
(3)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1)产生: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的新诗歌体裁。
(2)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3)代表:屈原的《离骚》。
3.汉赋:(1)含义:以楚辞为基础,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代表作:①④(填写正确序号)①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②西汉司马迁的《史记》③东汉班固的《汉书》④东汉张衡的《二京赋》4.唐诗:(1)原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表现。
二、宋词和元曲2.元曲:(1)形成:宋代时民间兴起的诗歌形式,即散曲;元代时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
(2)特点: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3)代表:关汉卿、马致远等。
三、明清小说1.兴起: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2.发展:唐朝的传奇和宋朝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3.繁荣:(明清时期)(1)背景:①②③(请填写正确序号)①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③市民阶层的扩大④国家的分裂(2)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方面,超过前代。
新部编历史教案人教版必修3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新部编历史教案人教版必修3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5deaab8a763231126edb11a3.png)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种文学体裁特点与成就;(2)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
(3)运用: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历史探究、联系比较、综合归纳、情境再现法。
(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2)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2)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学习,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怀和美感教育;(3)以一些杰出的文学家身上具有的热爱祖国、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诗经》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难点: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发展变化的根源★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正面临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与融解的局面。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光要了解自己祖国的文化,更要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
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形式之丰盈,都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学大国的文学相媲美。
一句话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今天让我们从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中,再次亲身感受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以及“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哀婉。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一、诗歌——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1)内容: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从《诗经》到唐诗1 .《诗经》(1) 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 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丰富,语言质朴,现实感强。
(3) 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 楚辞(1) 形成:战国时期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又称“骚体”。
(2) 特点: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3) 代表作:《离骚》。
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3. 汉赋(1) 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⑵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 ,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 唐诗(1) 初唐:王勃、陈子昂等。
(2) 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诗仙”李丄“诗圣”杜甫—⑶中唐:白居易。
[思维点拨]唐朝社会的变迁对诗歌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
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晚唐时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
学习思考1 .《诗经》和楚辞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提示它们分别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基础。
2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在风格特点上的最大不同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风格:李白的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具有现实主义色彩。
原因: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太平安乐的盛世为人们提供了悠闲舒适的生活环境;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政治动荡不安,经济日益凋敝,人们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之中。
二、宋词和元曲1 .宋词(1) 兴起原因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
②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欢迎。
(2) 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3) 代表人物: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_____2. 元曲(1) 形成: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
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
(2) 特点:元曲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⑶代表: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易混易错]诗、词、曲的区别: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词,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学习思考3. 词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你能不能说出下面的四个词人分别属于哪个流派?这两派在文学风格上有何差异?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提示(1)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2) 差异:豪放派风格豪放,气势雄伟;婉约派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
三、明清小说1 •兴起:魏晋南北朝,岀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2 •发展:唐朝的短篇小说传奇和宋朝的话本』中国小说创作推向新阶段。
3 •繁荣(1) 背景①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领域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③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⑵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3) 代表作品①四大名著: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②其他: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思维点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平民化趋势从汉赋、唐诗到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语言呈现出由词藻华丽、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
这主要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
学习思考4 •明清小说有何特点?提示特点:种类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艺术水平高超。
时代特征: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等时代特征。
深化探究•核心突破主题中国古典文学主流形式的演进及其时代特色1. 楚辞与汉赋史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①“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于是乎游戏懈怠,置酒乎颢天之台,张乐乎轇輵之宇,撞千石之钟……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②。
——司马相如《上林赋》[教你读史]①指屈原一面擦泪一面长叹,哀叹人民生活多灾多难。
楚辞是在南方民歌的基础上,采用楚国方言,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②是汉赋,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带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词藻华丽、散韵结合、专事铺叙,是古典文学影响深远的体裁。
[问题思考](1)第一段史料出自屈原的《离骚》,据此回答楚辞的特点。
(2) 第二段史料中的汉赋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答案(1)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2)汉朝政治统一,经济恢复发展。
2. 唐诗宋词史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一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问题思考]从史料看,李白与辛弃疾的诗词体现了什么不同的时代特征?答案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国家分裂,政府苟且偷安、外族侵扰的特征,表达了渴望收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3. 明清小说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史料古有儒、释、道三教。
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
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
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
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一一[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问题思考]据史料,概括明清小说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
答案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
新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O史论总结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色1. 先秦: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 秦汉:国家统一,生产发展,民族联系加强,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汉赋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 隋唐: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法度规范,文化全面繁荣。
中唐以后,政治黑暗, 出现大量表现人民疾苦、揭露黑暗统治的作品。
4. 宋元(1) 北宋重文轻武,商业繁荣,城市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民间通俗文化繁荣,风俗画、年画、话本和词、曲兴起。
(2) 南宋山河破碎、民众痛苦,激发了文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促使杂剧繁荣。
5. 明清(1)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 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⑶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 ■课堂小结■------------------------- [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1.《诗经》的现实主义和楚辞的浪漫主义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的不同风格。
2 •汉赋半文半诗、华丽、夸张,表现了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唐朝开放的社会和繁荣的经济,促进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且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产生了深刻影响。
巩固练习•随堂反馈1 .文学艺术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习俗的反映。
下列文学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 再现西周时期社会环境、世态人情的是( )答案 B解析 《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故 B 为正确选项。
2 . (2018嘉兴高二检测)“余既滋兰之九畹兮, 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 杂杜蘅与芳 芷。
”这段文字的创作文体属于 ( )A .楚辞 C .宋词 D .兀曲答案 A解析 楚辞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其语句参差,富有变化, 常用语气助词“兮”等,A 符合题意。
3 .郭沫若先生曾撰写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十六个字称 颂的诗人是( )A .屈原 C .王维 答案 B解析 从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可知是诗人杜甫,杜甫的诗气 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炼、凝重,人们称他为“诗圣”。
另外,杜甫的诗大多反映人民的疾苦,对联的下句正好是杜甫同情广大人民的写照,B 符合题意。
4. (2017盐城中学期中测试)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 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 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 .李煜B .李清照C .陆游D .辛弃疾答案 D解析 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备选项中,李煜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 表人物,陆游的诗偏向现实主义风格,辛弃疾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豪放派词人。
B .唐诗B .杜甫 D .李白闘%■5. 《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A •爱国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社会蕴藏着深刻的危机。
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从而写出了一批现实主义的力作,其中《红楼梦》最具代表性,故选C项。
课时对点练注垂双棊强化書实[基础达标]1 •《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A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 .《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 •《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 .《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答案B解析“思无邪”反映了《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A符合史实,但不能从题干材料中反映出来。
《诗经》是现实主义风格,故C项有误。
汉赋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故D项有误。
2 .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其中将诗人称作“骚人”是源于屈原作的《离骚》。
该诗篇所展现的风格是()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自由主义D .理想主义答案A解析《离骚》和《诗经》分别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