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功的原理》知识点
中考物理知识点功的原理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功的原理总结一、功的概念与特点:功是物体受力而做功或由于物体做功而受力,是衡量力的使用效果的物理量。
在物理中,功是一种仅与初末状态相关的物理量,与过程路径无关。
功有正功和负功之分,当力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时,做正功;当力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时,做负功。
功的单位是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乘米。
二、功的计算公式:1. 功的计算公式一:功 = 力× 位移× cosθ其中,力是物体所受的力(或物体作用的力),位移是物体沿着力方向发生的位移,θ为力和位移间的夹角。
2.功的计算公式二:功=动能的增量根据功的定义和动能定理,可以得到物体所受力所做的功等于其动能的增量。
三、功的原理:1.功的正负与能的变化:当物体从A点到B点的位移方向与物体所受力的方向相同时,物体所受力所做的功为正,即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增加;当物体从A点到B点的位移方向与物体所受力的方向相反时,物体所受力所做的功为负,即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减少。
2.功与力、位移、夹角间的关系:在物体所受力的方向上,力、位移和夹角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即功=力×位移×cosθ。
其中,力是物体所受力(或物体作用的力),位移是物体沿着力方向发生的位移,θ为力与位移间的夹角。
3.功的大小与能源转化:物体所受力所做的功是能的增量,即物体所具有的能量的变化量。
当力对物体做功时,会将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物体的动能或势能;而当物体对外做功时,会将一部分能量输送到外界。
4.功的守恒性与能量守恒:在自然界中,能量守恒定律成立,即能量在相互转化过程中守恒。
由于功与能的转化关系,可以得到功的守恒性,即从物体所受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所具有的能量的增量,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
5.功与机械能:在机械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力所做的功会改变物体的机械能,其中,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当物体只受保守力作用且无摩擦时,其总机械能守恒;而当有非保守力的存在时,机械能不守恒。
功的物理知识点

功的物理知识点一、功的概念。
1. 定义。
- 在物理学中,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 例如,人用力推箱子,箱子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推力就对箱子做了功。
2. 公式。
- W = Fs,其中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J);F表示力,单位是牛顿(N);s表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是米(m)。
- 例如,一个力F = 5N,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3m,那么这个力做的功W = Fs=5N×3m = 15J。
3.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 例如,提着重物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在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没有做功。
- 当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这个力不做功。
例如,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支持力和重力都与运动方向垂直,支持力和重力都不做功。
二、功的计算。
1. 同一直线上力做功的计算。
- 当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W = Fs。
例如,一个水平拉力F = 10N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移动s = 2m,则拉力做的功W = Fs=10N×2m = 20J。
- 当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W=-Fs(这里的负号表示力做负功,也可以说是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例如,摩擦力f = 5N,物体在摩擦力方向的反方向移动s = 3m,则摩擦力做的功W=-fs=- 5N×3m=-15J,也可以说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5J。
2. 不在同一直线上力做功的计算(力的分解)- 如果力与物体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我们可以把力分解为沿运动方向和垂直于运动方向的两个分力。
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分力不做功,沿运动方向的分力做功,根据W = Fs计算。
- 例如,一个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拉力F = 10N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s = 4m。
功的原理内容

功的原理内容
功是物体受力移动所产生的结果,其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与物体移动的距离乘积。
具体来说,当物体受一定大小的力作用,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时,力所做的功等于力与移动距离的乘积,即W = F×s,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 表示移动距离。
根据功的定义,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若物体沿着力的方向移动,力做正功,表示力在推动物体移动;
2. 若物体沿着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力做负功,表示力在阻碍物体移动;
3. 若物体静止不动,力做零功,表示力未对物体做功;
4. 若力方向与移动方向垂直,力做的功为零。
功是体积、密度、位移等物理量的积分,可用来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总量。
例如,当液体或气体流经管道时,由于流体受到压力的推动而发生位移,压力所做的功即为流体输送的功率,可以用来描述流体输送的能力。
功也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能量是物理系统的一种属性,可用来描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力。
因此,功可以用来描述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转换过程。
例如,当自行车上坡时,所消耗的能量被转化为势能,而下坡时则被转化为动能,这种能量转换过程就可以用功来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十一章功

功【学习目标】1、知道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能够判断力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及不做功;3、理解功的原理;4、掌握功的定义、单位;能够用功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要点梳理】要点一、力学中的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这个物体做了功。
要点进阶: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是指距离与力具有同向性和同时性。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物体受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此情况叫“劳而无功”。
(2)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如物体因惯性而运动),此情况叫“不劳无功”。
(3)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机吊起货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此情况叫“垂直无功”。
要点二、功的计算在物理学中,把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要点进阶:1.公式W=FS,2.单位焦耳(J),3.注意事项(1)有力才有可能做功,没有力根本不做功。
(2)F与S的方向应在同一直线上。
(3)做功的多少,由W=Fs决定,而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无关。
【典型例题】类型一、功的概念例1、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运动员竖直向上托举的力对杠铃做了功B.人推汽车但没有推动,人的推力对汽车做了功C.起重机吊着重物上升,钢绳竖直向上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D.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足球受到的重力对足球做了功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例2、某人用了50N的力,将重30N的铅球抛到7m远处,这个人对铅球做的功为()A.350J B.210J C.0 D.无法计算举一反三:【变式】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沿水平方向的力拉着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次做的功一样多B.在粗糙地面上做的功较多C.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的功的多少例3、小车重200N,人用30N的水平力推小车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50m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重力没做功B.人对车做功10000JC.人对车做功1500J D.小车受到的阻力是230N举一反三:【变式1】若把掉在地面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根据你平时对物理课本质量及桌面高度的观察与了解,估算人对课本做的功约为()A.0.2J B.2J C.20J D.200J【变式2】两辆车,大车的重力是小车的2倍,在相同的力作用下沿不同粗糙程度的水平路面通过了相同的路程,则A.力对大车所做的功比小车多B.力对小车所做的功多C.力对两辆车所做的功相同D.难以判断例4、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筒上绕着绳子.某同学用恒力F拉着绳的自由端使圆筒在地上滚动,则他使圆筒滚动一周所做的功是()A.πrF B.2πrF C.4πrF D.0类型二、功的计算例5、2012年年底,南宁到广州的高速铁路将开通,全程约为570km,只需3h。
八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1.功的定义与计算:功(Work)是由力对物体作用造成的物体移动的能力。
它的计算公式为:功 = 力× 位移× cosθ,其中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一致时,θ =0°,cosθ = 1,因此可简化为:功 = 力× 位移。
2.功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功的单位为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1米。
机械能的单位也是焦耳,因为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都可以用焦耳来表示。
3.功与能量的转化:功是能量的转化形式之一,当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就会获得能量。
例如,把重物抬起,重力就对物体做正功,使物体获得重力势能。
4.功的性质:(1)功是标量,没有方向性。
因为功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力和位移都是矢量,而矢量的乘积是标量。
(2)功与路径无关。
只与初末位置和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在做功的过程中所走的路径无关。
5.功率的定义与计算:功率(Power)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的大小,即功率 = 功 / 时间。
它的单位是瓦特(W),1瓦特等于1焦耳/秒。
6.机械能的定义与计算:机械能(Mechanical Energy)是指物体由于位置和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机械能的计算公式为:机械能 = 动能 +势能。
7.动能的定义与计算:动能(Kinetic Energy)是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的计算公式为:动能= ½ × 质量× 速度²。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成正比,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就越大。
8.势能的定义与计算:势能(Potential Energy)是由于物体位置相对于参考点的高低而具有的能量,它的计算公式为:势能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高度。
物体位于地面上时的势能为零,从地面上抬起的物体将获得重力势能。
9.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即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的大小不变。
八年级下册物理功笔记

八年级下册物理功的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功的定义:功是物理学中表示力对距离的累积的量,用字母W表示,单位是焦耳(J)。
2.功的计算公式:W = F × s,其中F表示力,s表示距离。
这个公式表示在力的作用下,
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力所做的功就是这个力与移动距离的乘积。
3.功的单位:功的单位是焦耳(J),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4.功的性质:功是标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之分。
正功表示力对物体运动起推动作用,
负功表示力对物体运动起阻碍作用。
5.功的计算注意点:
•力和距离必须是在同一直线上;
•力必须是恒力,不能是变力;
•力的方向必须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
•物体必须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位移。
6.常见做功情况:
•重力做功: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重力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重力所做的功就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摩擦力做功:物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沿摩擦力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摩擦力所做的功就是机械能的减少量。
•外力做功: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沿外力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外力所做的功就是动能的变化量。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物理功的笔记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常见的做功情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八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一、功1.功的定义: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时所做的功。
2. 功的计算公式:功 = 力× 位移× cosθ3.功的单位:焦耳(J)或牛·米(N·m)4.功的特点:-功是标量,没有方向;-只有当力与位移方向相同时,才能得到正的功;-当力垂直于位移时,对物体不做功;-当物体不发生位移时,力对物体也不做功。
5.功与能的关系:功是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体现,可以使物体具有动能或势能。
二、机械能1.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2.动能:-动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²。
-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动能正比于质量和速度的平方。
-动能的单位:焦耳(J)。
3.势能:-势能的定义: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重力势能=质量×重力加速度×高度。
-弹簧势能的计算公式:弹簧势能=1/2×弹簧的劲度系数×形变的平方。
-势能与高度、劲度系数及形变的关系:重力势能正比于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弹簧势能正比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形变的平方。
-势能的单位:焦耳(J)。
4.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其他能量转化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5.机械能的转化:-势能转化为动能:从较高位置下落的物体,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动能转化为势能:减速下降的物体,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6.能量转化效率:能量转化所能得到的结果与能量的损失之比。
三、练习题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被向右的力推了10m,推力的大小为20N。
求这个物体所获得的动能。
解:物体获得的动能=1/2×质量×速度²质量 = 2kg,速度 = 推行距离÷ 时间,手算1秒,速度为10m/s 物体获得的动能= 1/2 × 2kg × (10m/s)² = 100J2.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它的形变为2cm。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功知识点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功知识点
一、功的概念
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表现。
物理上,力对运动物体做功是指力沿着物体移动的方向做功,且物体随着力的作用而移动一定的距离,并克服了阻力和其他因素。
二、功的大小
功等于力在运动方向上的分量与物体运动距离的乘积。
W=F·s
其中,W代表功,F代表力,s代表物体移动的距离。
三、功的单位
功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也有千焦(KJ)或兆焦(MJ)等。
四、正功和负功
物体沿着力的方向移动时,功为正值;物体与力的方向相反移动时,功为负值。
五、功率的概念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数量。
P=W/t
其中,P代表功率,W代表做的功,t代表时间。
六、功率的单位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也有千瓦(KW)或兆瓦(MW)等。
七、功率与动力学
功率是物理学与动力学的重要概念,能够用来衡量物体在单位
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八、功和功率的应用
功和功率这两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动工具、汽车引擎和空调等设备的功率常常被用来拟定
能源消耗和使用情况。
在运动中,跑步和自行车等项目的功率可
以用来衡量运动员的水平和对比成绩。
总之,功和功率是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对于理解并应用物理原理至关重要。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打好基础。
八年级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一、功。
(一)功的定义。
1. 概念。
- 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 公式。
- W = Fs,其中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J);F表示力,单位是牛顿(N);s表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是米(m)。
3. 单位换算。
- 1J = 1N×1m,即1焦耳等于1牛顿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米所做的功。
(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 例如,用水平力推桌子,这个水平力就是做功的一个必要因素。
如果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就谈不上做功。
2. 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 继续上面推桌子的例子,桌子在水平力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如果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但没有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也没有做功。
比如用力推桌子,桌子没有动,虽然有力但没有距离,此时推力不做功;还有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没有受到水平方向的力,虽然有距离但没有力做功;再如,手提水桶在水平方向移动,提力方向竖直向上,而水桶在水平方向移动,在提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提力不做功。
二、功率。
(一)功率的定义。
1. 概念。
-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做功快,功率大;做功慢,功率小。
2. 公式。
- P=(W)/(t),其中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
3. 单位换算。
- 1W = 1J/s,即1瓦特等于1秒钟内做1焦耳的功。
常用单位还有千瓦(kW),1kW = 1000W。
(二)功率的计算。
1. 基本计算。
- 已知功W和时间t,直接代入公式P=(W)/(t)计算功率。
例如,一个物体在5s内做了20J的功,则功率P=(20J)/(5s)=4W。
2. 利用P = Fv计算(拓展)-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s)/(t),又因为W = Fs,所以P=(W)/(t)=(Fs)/(t)=Fv。
初二物理功知识点总结

功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描述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位移的量。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学生会学习到关于功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下面就初二物理功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功的基本概念1. 功的定义在物理学中,功定义为力对物体的作用所做的功。
当力作用于物体,使物体产生位移时,就对物体做了功。
功是标量,并且用符号W表示。
2. 功的计算公式功的计算公式为:W = F·s·cosθ其中,W代表功,F代表力的大小,s代表位移的大小,θ代表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而cosθ代表这两个方向的夹角的余弦值。
3. 功的单位和量纲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为焦耳(J)。
而在厘米-克-秒制中,功的单位为厘米·克·秒(erg)。
功的量纲为力的量纲乘以位移的量纲。
4. 正功和负功当外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致时,做正功;当外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反时,做负功。
正功表示外界对物体做正的功,使物体的能量增加;负功表示外界对物体做负的功,使物体的能量减小。
二、功的计算方法1. 功的计算方法当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全部都是已知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利用功的计算公式来求解。
若只有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和两者之间的夹角已知,则可利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 功的几何意义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在位移方向上的投影乘以位移的大小。
3. 功的图解法利用图解法可以快速求解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
在图解法中,可以利用向量的方法,通过画力和位移的矢量图,求解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
1. 能量转化在物体发生位移时,外力所做的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状态。
功和能量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功可以转化为能量,能量也可以转化为功。
2. 功与动能的转化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动能的概念。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力对物体做的功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从而改变物体的动能。
3. 功与势能的转化另一种常见的能量形式是势能。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汇总第1节功1、功的初步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力力的方向上的距离)。
4、功的计算公式:W=Fs用F表示力,单位是牛(N),用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功的符号是W,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焦耳,焦耳的符号是J,1 J=1 N?m。
5、在竖直提升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Gh;在克服摩擦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fs。
6、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6、当不考虑摩擦、机械自身重等因素时,人们利用机械所做的功(Fs)等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Gh),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也是最简单的情况。
第2节功率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计算公式:P=Fv其中W代表功,单位是焦(J);t代表时间,单位是秒(s);F 代表拉力,单位是牛(s);v代表速度,单位是m/s;P代表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4、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千瓦(kW)1W=1J/s、1kW=103W。
第3节动能和势能一、能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能量和功的单位都是焦耳。
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
二、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3、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匀速运动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上升、匀速下降,匀速前进、匀速后退,只要是匀速)动能不变。
物理功的知识点

物理功的知识点物理功是描述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下的能量转移和变化的一种重要概念。
在物理学中,功被定义为力在物体上施加的作用力和物体在力作用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
它是衡量力对物体做功的方式,往往涉及到能量的转换和储存。
一. 功的定义和公式物理功的经典定义是力对物体做功的量。
当施加力F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s,而这个力所做的功W则等于力和位移的乘积:W = F ⋅ s这里W代表功,F代表施加的力,s代表位移。
二. 功的单位功的国际标准单位是焦耳(J)。
焦耳是物理上的能量和功学上的功的标准单位。
在计算机科学和工程中,常常使用千焦耳(KJ)或者焦耳的倍数,如兆焦耳(MJ)或千兆焦耳(GJ)。
三. 正功和负功当力的方向和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时,功被称为正功。
正功表示的是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力对物体做正的功,物体获得了能量。
当力的方向和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时,功被称为负功。
负功表示的是能量的消耗和转化过程,力对物体做负的功,物体失去了能量。
四. 功与能量的关系功与能量密切相关,因为物理功的定义和能量的定义非常相似。
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能量守恒定律”,指的就是能量只能转换不能消灭。
物体具有的能量形式有很多种,如动能、势能、热能等。
力所做的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状态,使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
五. 功的应用和实际意义物理功的概念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在力学中,功的概念常用于描述力的作用和物体的位移间的关系。
在热力学中,功的概念用于描述热能的转换和储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接触到功的概念。
例如,我们会说通过用力推动自行车,我们做了功,把能量转化为运动的动能。
在各种工程中,如机械、电子、建筑等领域,我们也常常使用功的概念来计算和分析能量转换和利用的效率。
总结起来,物理功是描述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下的能量转移和变化的一种重要概念。
它与能量的转换密切相关,对于理解力的作用、能量转换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功的原理 知识讲解

功的原理【学习目标】1、知道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3、理解机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4、理解机械效率的计算及公式。
【要点梳理】要点一、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要点诠释:1、 功的原理对任何机械都适用。
2、 使用机械可以省力,或省距离,或改变动力的方向,使用方便等好处。
要点二、有用功、额外功、总功1、有用功: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必须做的功。
如提沙子上楼时对沙子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利用机械工作时对工作目的物做的功叫有用功。
2、额外功:对人们完成某件事情来说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如提沙子上楼时对桶、滑轮等做的功就是额外功。
3、总功:使用机械时,动力做的功,例如:用桶从井中打水。
由于工作目的是水,所以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人在整个提水过程中做的功是总功。
要点诠释:1、总功是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即W 有+W 额外=W 总2、额外功的产生是因为利用机械做功时,除了对工作目的物做功外,还要克服机械本身的摩擦力或重力做功。
要点三、机械效率为了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物理学中引入了机械效率,它等于有用功W 有与总功W 总之比,符号为η。
要点诠释:1、公式为总有W W =η,式中η表示机械效率,它是一个百分数。
η的值越大,表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做功的效率越高。
2、η的值总小于100%,由于机械本身的摩擦力或重力不可能为零,所以额外功总是存在的,即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
要点四、机械效率的几个推导公式求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问题。
由于计算中涉及到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等抽象概念,特别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题目中,同一滑轮组在不同负载情况下机械效率不同,有用功在具体情况中的形式不同,隐含条件的渗入,以及特殊形式的滑轮组等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常感觉困惑,易造成错解。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同学们要搞清楚以下几点:要对机械效率公式进行归类细化根据对、、的具体理解,可以将机械效率的定义式进行如下归类:要点诠释:1、在竖直方向上,G是物体重,G动是动滑轮重,h是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也是动滑轮被提升的高度。
初中物理功的知识点

初中物理功的知识点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理解功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后续学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等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功。
简单地说,功等于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如果用字母 W 来表示功,F 表示力,s 表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那么功的计算公式就是 W = Fs。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力和距离必须是对应的。
也就是说,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发生了移动,我们才能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比如说,一个人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行走。
虽然人对水桶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力,但是水桶在水平方向移动,在力的方向上(竖直方向)没有移动距离,所以这个人提水桶的力没有对水桶做功。
再比如,起重机吊起货物上升。
起重机对货物施加了向上的拉力,货物在拉力的方向上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起重机的拉力对货物做了功。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功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 J。
1 焦耳的功到底有多大呢?如果 1 牛顿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 1 米的距离,那么这个力所做的功就是 1 焦耳。
在实际生活和解题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计算功的问题。
这时候就要认真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条件,确定力的大小、方向以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比如,一个重为 50N 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 20N 的推力,移动了 10m。
那么推力做的功就是 W = Fs = 20N × 10m = 200J。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功的计算。
假设一个物体沿着一个与水平面夹角为 30°的斜面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s,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G,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 F。
这时候,拉力做的功就是 W = Fs,而重力做的功就不能直接用重力乘以物体移动的距离,而是要用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乘以物体在斜面方向移动的距离。
另外,功的正负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当力对物体做正功时,意味着力的作用效果是促进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能量增加;当力对物体做负功时,表示力的作用效果是阻碍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能量减少。
八年级的物理功知识点

八年级的物理功知识点物理是一门把我们周围的世界的基本原理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作为一门基础科学,物理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在八年级的物理课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功。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这个知识点吧。
一、功的概念功是表示物体由于力的作用而发生的能量变化的物理量。
在力作用下,物体在一定的路程上发生了位移,这个位移产生了与力方向一致的方向,能量也就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就是功。
二、功的计算公式我们以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通过地面被力拉动的情况作为例子来演示功的计算过程。
此时用来拉动物体的力为F,力的方向指向水平方向,并沿水平方向拉动物体。
物体的移动的距离为s。
则其所产生的功W等于力F乘以物体的位移s,即:W = F × s若力F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则功等于力在移动方向上的分量与移动距离的乘积,即:W = F × s × cosθ其中θ为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三、功的单位功的单位为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N)乘以1米(m)。
四、功的正负物体受到向右方向的力,运动轨迹也在向右方向上,则称该力对物体做的功是正功;若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称该力对物体做的功是负功。
五、功与动能物体在被施加力的过程中发生了位移,从而发生能量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了动能。
根据动能定理,物体在进行匀加速运动时,物体所受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即W = ΔEk = Ek - Ek0其中ΔEk为瞬时动能增量,Ek为末瞬时动能,Ek为始瞬时动能。
六、功率功率的意思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功率的单位为瓦特(w),1瓦特等于1焦耳/秒(j/s)。
功率P = W / t其中W为做的功,t为所用时间。
七、结语功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是力、物体运动和能量的统一体现。
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要掌握好功的相关知识,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只有深入理解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才能更好地应用于生活中,并为将来的物理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功》 知识清单

《功》知识清单一、功的定义功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简单来说,功等于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用公式表示就是:W = F×s ,其中 W 表示功,F 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距离必须是在力的方向上的直线距离。
如果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不一致,我们就要计算力在运动方向上的分量,再乘以距离来得到功。
二、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
1 焦耳等于 1 牛顿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 1 米所做的功。
除了焦耳,在实际生活和工程中,有时还会用到其他功的单位,比如千瓦时(kW·h)。
1 千瓦时等于 36×10^6 焦耳。
三、正功与负功当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力对物体做正功。
此时,力促进了物体的运动,使物体的能量增加。
例如,一个人推着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向前移动,推力的方向与箱子移动的方向相同,推力做正功。
当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力对物体做负功。
这意味着力阻碍了物体的运动,使物体的能量减少。
比如,在粗糙水平面上,一个物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逐渐减速,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做负功。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那么这个力不做功。
例如,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始终指向圆心,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向心力不做功。
四、合力做功物体往往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我们要计算合力所做的功。
合力做功等于各个分力做功的代数和。
也就是说,分别计算每个力所做的功,然后把它们相加(注意正负),就得到了合力做的功。
如果我们知道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物体在合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也可以直接用合力乘以距离来计算合力做功。
五、功与能量的关系功和能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当一个力对物体做功时,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初二物理功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功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功知识点总结#### 一、功的定义功是物理学中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物理量,是能量转移的一种方式。
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 二、功的计算公式功的计算公式为:\[ W = F \times d \times \cos\theta \]其中:- \( W \) 表示功,单位是焦耳(J)。
- \( F \) 表示作用力,单位是牛顿(N)。
- \( d \)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是米(m)。
- \( \theta \) 是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 三、功的正负当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相同时,功为正值;当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相反时,功为负值。
#### 四、功的类型1. 有用功:指对完成某项任务直接有用的功。
2. 额外功:指对完成某项任务没有直接帮助,但不得不做的功。
3.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 五、功的单位功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米。
#### 六、功的物理意义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当一个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能量状态会发生变化,可能是动能的增加,也可能是势能的变化。
#### 七、功的计算实例例如,一个50N的力将一个物体水平推了10米,那么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W = 50N \times 10m \times \cos(0^\circ) = 500J \]#### 八、功与功率的关系功率是功的速率,即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 = \frac{W}{t} \]其中:- \( P \) 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
- \( t \) 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
#### 九、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描述了做功的快慢,功率越大,表示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能量转化的速率越快。
#### 十、功率的计算实例如果上述50N的力在2秒内将物体推了10米,那么功率为:\[ P = \frac{500J}{2s} = 250W \]#### 十一、功的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封闭系统中,总能量是守恒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功的原理》知识点知识点总结
我们平时所说的功包含额外功和有用功,二者合称为总功。
而在我们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常见考法
本部分内容是中考重点章节之一,要求达到“理解”层次的知识点共12个。
可以和各部分知识进行综合。
特别随着对浮力知识的要求降低,有关机械效率的综合题是力学压轴题的热点。
对此,同学们要高度重视。
近几年中考试题对这部分的考查,基本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综合性不高的选择题、填空和基本实验,侧重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分值一般在7分左右;一是综合性较高的计算题,分值一般在分左右。
理解吃透各个基本概念是学好本章的重要方法。
误区提醒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①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②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③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典型例题】
例析: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动滑轮总重为G1=1N,一同学用这个滑轮组将重为G2=3N的物体吊起h=0高,不考虑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求:
(1)这个同学在绳端加的拉力F是多大?
(2)拉力F做的功是多少?
(3)拉力F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4)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若把所提重物换成9N的物体,此滑轮组在吊起该重物过程中的机械效率又是多少?
初中物理功的原理知识点(二)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
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
3、应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
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
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FL=fL+Gh;这样F 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