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领导的本质、基础与作用
领导的本质与作用ppt课件
![领导的本质与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888126e87101f69e3195eb.png)
1.二元理论
二元理论是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斯托格狄尔和沙特尔两位教授为首就领 导行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后提出的。 第一类为“抓组织”,或称“主动结构型”。这种行为类型主要以工作为 中心,领导者主要抓组织设计、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关系,通过制定任务, 确定工作目标和工作程序来引导和控制下属的行为表现。 第二类为“关心人”,或称“体贴型”结构。这种行为类型主要以人际关 系为中心,关心和强调下属个人的需要,尊重下属意见,注意建立同事之 间、上下级之间的互信氛围。 领导者可以是单一的组织型或体贴型,或者是两者的任意组合。而具体组 合方式可用领导行为四分图表示,因此“二元理论”又称“俄亥俄四分图 ”理论,如图7.2所示。
1958年,美国的坦南鲍姆和施米特在《怎样选择一种领导 模式》一文中提出了连续统一体理论。他们把专制和民主两 种对立的领导方式作为两个极端,在两个极端点之间,领导 行为又存在着多种不同的专制与民主水平,从而形成一个领 导行为的连续统一体。
2.权变方式理论 权变方式理论认为,在领导方式方面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 的“最好的”或普遍不适用的“不好的”领导方式。有效 的领导行为,取决于各单位的环境、任务、个人与群体的 特点,以及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等许多因素。
指明方向、给出战略 · 展现未来的远景与目标 · 指出达到远景与目标的战略
开发实现目标所 需的人力 和网络结 构
指导人们 · 同协作者沟通,指明方向、路线; · 让人们更好理解目标、战略及实现目标 的效益; · 指引人们根据需要组建工作组、建立合 伙伴关系
执行
控制和解决问题 通过具体详细的计划监督进程和结果
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的卡曼于 1966年首先提出,后经何塞和布兰查 得完善的。该理论把注意力集中放在对 下属的研究上,认为成功的领导者要根 据下属的成熟程度选择适合的领导方式 ;不管领导者做什么,有效性取决于下 属的行动。
第2章 领导的本质、基础与作用
![第2章 领导的本质、基础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f1a5ab469dc5022aaea00e1.png)
4.领导具有权威性
• 领导的权威表现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既反 映领导者的权力和威望,也反映被领导者对这种权 力和威望的认可和服从。
三、领导的构成要素
1.拥有领导权威的领导者 2.追随者 3.拥有明确使命与目标的组织 4.领导环境 5.领导行为
第二节 领导的本质
一、领导本质的二重性 二、操作性领导本质 三、手段性领导本质 四、结果性领导本质
1)权力与权威的共性
• 都能够指导、影响他人的意识和行动。在权力与权 威的指示与感召之下,人们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而 按照权力与权威占有者的意志行事。
2)权力与权威的区别
• 第一,来源不同:在一个现代组织中,领导权力一 般来源于法律、法规或组织规章条例的规定,具有 外在的、法定的性质。而权威则主要来源于个人影 响力。 • 第二,表现形式不同:领导权力主要以职权形式出 现,其所发挥的指引与影响作用是以强制性做后盾。 而权威主要表现为领导者自身的良好素质,从而通 过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力来统御被领导者与周围的 人。
二、操作性领导本质
1)领导的统治本质
• 统治是为维护和巩固领导主体的领导地位和现实 利益而在一个社会系统中由领导主体实施的强制 性主导过程,是一种暴力性、专政性、政治性的 领导。 • 统治是实施并实现领导的客观必然和首先需要, 体现了领导的强力性、强权性、制裁性、处理性 和主宰性等本性。 • 领导的统治本质是一个显然带有极大风险的、十 分锋利的双刃剑。
二、领导的依据
1.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
• 1)要对领导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一个恰当估计 • 2)领导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否得到正确发挥,是 以能否遵从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为前提的 • 3)领导意识能动作用的花费,依赖于一定的物 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2章__领导的本质、基础与作用
![第2章__领导的本质、基础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678703b10661ed9ad51f361.png)
领导的含义:领导是以实践为中心展开的,由具体社会系统中 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 目标和任务,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 和动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 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
–
领 导 主 体
…
–
领 导 客 体
领导学的基本原理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第二,管理的计划与预算强调微观方面,覆盖的时间范围 约为几个月到几年,希望降低甚至排除风险,追求的是合理性。 领导注重宏观方面,着重于更长的时间范围,不排斥带有一定 风险性的战略。 第三,管理行为的从业人员强调专业化,领导行为的从业 人员注重于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 第四,领导与管理的根本区别体现在它们的功用上,管理 行为通常具有很强的可预测性,以有效地维持秩序为目标;领 导行为则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能带来有益的变革。
手段性领导本质
权力权威是领导主体实施领导的最主要手段
有权力、没权威或有权威没权力的领导都还是领
导,但却都是不完全的领导。
权力权威构成了领导的手段性本质。
结果性领导本质
领导在结果形态上的本质就是社会生活 和人类历史。
2.3
领导之本
领导之本主要有三层基本含义:
第一,是指领导的原本。 第二,是指领导的资本。 第三,是指领导的根本——作为领导根本的领导 之本,事实上仅仅是指人,特别是指领导资本中 群众基础中的人。
脚把球踢进对方球门,教练注重的是各个队员的出场 队型,战术落实与互相配合。 一句话:管理对事,领导对人,球员管踢球,教 练管球员,一场球输了,球迷只会大喊教练“下课”, 说明成败在于领导。
领导的本质就是构成领导活动并因而区别于其他活 动的内在规定性,即领导活动独特的内在矛盾。这 种内在矛盾首先表现为领导活动自身独特的结构关 系,即“领导主体——领导客体——目标”的关系, 也就是领导活动自身特有的结构性关系和矛盾。这 个特殊矛盾规定了领导的本质,也是把领导活动与 其他社会活动区别开来的根据。 领导活动是一种为了公共目的所进行的社会性活动, 其本质体现为公共使命的承担。因此,从领导活动 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归宿来说,领导本质上是一种服 务,并且是一种承担着社会责任、体现着公共利益 的服务。
领导的本质与作用(精)
![领导的本质与作用(精)](https://img.taocdn.com/s3/m/a460c78a6bec0975f465e247.png)
1.二元理论
二元理论是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斯托格狄尔和沙特尔两位教授为首就领 导行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后提出的。 第一类为“抓组织”,或称“主动结构型”。这种行为类型主要以工作为 中心,领导者主要抓组织设计、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关系,通过制定任务, 确定工作目标和工作程序来引导和控制下属的行为表现。 第二类为“关心人”,或称“体贴型”结构。这种行为类型主要以人际关 系为中心,关心和强调下属个人的需要,尊重下属意见,注意建立同事之 间、上下级之间的互信氛围。 领导者可以是单一的组织型或体贴型,或者是两者的任意组合。而具体组 合方式可用领导行为四分图表示,因此“二元理论”又称“俄亥俄四分图 ”理论,如图7.2所示。
2.语言表达的特点
(1)驾驭全局的权威性 (2)信息传播的独特性 (3)动员群众的激励性 (4)讲求实际的务实性 (5)讲话和语言运用的规范性
7.4.4 适度治人艺术
治人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应当包括科 学用人和有效激励人。这里,主要是指批评人 、指责人,帮助人克服错误行为。掌握适度的 治人艺术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弄清需要批评的原因 (2)要选择合适的批评时机 (3)要注意批评场合 (4)要讲究批评的态度 (5)要正确运用批评的方式
权变方式理论主要是由菲德勒创立的。他经过长期的研究 认为,任何形态的领导方式都可能有效,关键是要与环境 情景适应。决定领导有效程度的情景因素主要有三个。 (1)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指领导者为被领导者接受的 程度。
(2)任务结构。它指下属担任工作任务的明确程度。
(3)职位权力。它指领导者所处职位及其权力大小。
1958年,美国的坦南鲍姆和施米特在《怎样选择一种领导 模式》一文中提出了连续统一体理论。他们把专制和民主两 种对立的领导方式作为两个极端,在两个极端点之间,领导 行为又存在着多种不同的专制与民主水平,从而形成一个领 导行为的连续统一体。
领导的本质与作用PPT
![领导的本质与作用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273a3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7.png)
06
领导案例研究
案例一:成功的领导者如何引领团队走出困境
总结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困境中的领导力
详细描述
成功的领导者在团队面临困境时,能够展 现出坚定的信念和决策力,带领团队找到 解决问题的方法,走出困境。
具体表现
结果
成功的领导者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分析问 题,提出解决方案,并鼓励团队成员积极 参与和贡献智慧。
团队在困境中保持团结,共同克服困难, 取得更好的业绩。
绩目标。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二: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总结词
领导风格与组织绩效
详细描述
不同的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成功的领导者能够根据 团队特点和任务需求调整自己的领导风格,以最大化组织绩效。
具体表现
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采用民主、权威、变革或服务型等不同风格,以 适应团队需求和外部环境变化。
结果
组织绩效得到提升,团队成员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提高。
如何应对变革与不确定性
拥抱变革
领导在面对变革时需要有开放的心态和适应 能力。这包括理解变革的必要性,积极参与 变革过程,以及在变革中寻找和抓住机会。
管理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领导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尤其是 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有效的应对方式包括 建立灵活的计划和策略,保持对变化的敏感 度,以及鼓励团队成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 案。
领导者应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团队精神, 如组织团建活动、鼓励团队成员互相 支持等,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鼓励交流与沟通
领导者应鼓励团队成员之间进行充分 的交流和沟通,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 和合作,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解决团队冲突与问题
及时发现与处理冲突
领导的实质与作用课件
![领导的实质与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80662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7.png)
目录
• 领导的定义与特性 • 领导的实质 • 领导的作用 • 领导力在组织中的影响 • 如何提升领导力
01
领导的定义与特性
领导的定义
领导是组织中指导和引导个体 、群体或组织实现特定目标的 过程。
领导的核心是影响力,领导者 通过影响被领导者,使其愿意 跟随并实现共同的目标。
领导不仅仅是指引方向和决策 ,还包括激励、协调和沟通等 多个方面。
风险评估与管理
领导需对组织所面临的风险进 行评估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应
对措施。
组织与协调
组织结构设计 协调内外部关系
制定工作流程 监控与改进
领导需根据组织目标和业务需求,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 各部门职责和分工。
领导需协调组织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信息畅通、协作顺 畅;同时,也需要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领导的特性
目标导向
领导者通常具有明确的 目标,能够为团队或组
织指明方向。
影响力
领导者能够影响和激励 团队成员,使他们愿意
跟随并实现目标。
沟通能力
领导者具备良好的沟通 能力,能够有效地传达
思想和信息。
决策能力
领导者在面对复杂情境 时,能够迅速作出明智
的决策。
领导风格
01
02
03
民主式领导
领导者注重团队成员的参 与和意见,通过集体讨论 和协商作出决策。
从而提升整个组织的绩效。
明确目标与方向
领导者能够为组织设定明确的目标 和方向,使员工了解自己工作的意 义和价值,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 心力。
优化资源配置
领导者能够合理分配资源,协调各 部门之间的合作,确保组织的高效 运转。
第二节领导本质
![第二节领导本质](https://img.taocdn.com/s3/m/a87bd4b6f121dd36a32d826d.png)
第二、领导本质一、领导的二重性领导的二重性是指领导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是由领导的性质决定的。
而领导的本质则主要是由它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一)领导的自然属性领导的自然属性是指领导活动中的指挥和服从关系的属性。
领导是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自然需要。
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有组织地进行的,它需要领导者以统一的意志来引导、指挥、组织、协调、监督被领导的思想、认识和行动。
领导的自然属性具有永恒性。
领导活动中的指挥和服从关系的属性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下都同样具有,是各个社会领导活动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
(二)领导的社会属性领导的社会属性是指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经济、政治等利益的对立或者一致关系的属性。
领导活动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生产关系的表现。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规定着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形式。
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集中地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领导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何种领导方式归根到底是由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的。
(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世界上并不存在只有单一属性的领导,领导的二重性,是同一领导活动的两个方面的表现。
所以,只有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认识和把握领导活动,才能把握特定社会的领导关系。
领导的本质是社会属性决定的,所以社会属性占主导地位。
这是因为:(1)领导的社会属性制约着领导的自然属性。
(2)社会属性决定着领导活动中领导者的产生形式。
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的出现,首先是由社会属性决定的。
(3)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
领导所具有的统一意志和权力的特征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决定的,领导活动中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也是由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4)社会属性不受自然属性改变的影响,仍然决定着领导的实质。
二、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是服务,它是由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方式决定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新型关系的内在的必然要求。
第2章 领导的本质、基础与作用
![第2章 领导的本质、基础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e240739f111f18583d05aae.png)
一. 领导的界定、含义与要素 什么是领导 领导广泛存在,总是带着绚丽的光环吸 引着人们,也以特别见效的力量影响着现实、 影响着人们。事实上,领导是一种普遍存在 的日常现象和权威事物。人们对领导的理解 和解释千差万别;甚至常常按习惯用“领导” 直接指代“领导者”。这些差异不利于科学、 规范地理解和把握“领导”的含义。
西方的领导定义: 1. 领导是群体过程的中心。 2. 领导意味着人格及其影响。 3. 领导是劝导服从的艺术。 4. 领导是影响力的运用。 5. 领导就是一种行动或行为。 6. 领导就是一种说服的形式。 7. 领导意味着一种权力关系。 8. 领导就是一种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效果。 9. 领导是一种分化出来的角色。 10. 领导意味着结构的创始。 11. 领导就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
我国对领导的界定有三类代表性观点:
1. 服务论或活动论。如认为“领导就是服务”等。 2. 行为论或关系论。如认为,“领导首先是政治行 为,其次是确立与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即领导 者的职责、艺术与影响力的综合体”等等。 3. 过程论。如认为,“领导是领导者运用说服能力 使别人心悦诚服的过程”,“领导就是以领导者 的声望、影响力或者地位启发、组织和控制社会 行为的过程”等等。
“领导”的界定
领导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事物; 是一个至少由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环境、领导 过程和领导结果等五个基本因素组织而成的复合概念。 领导就是某一具体社会系统中处于支配和决定地 位的主体,根据该系统的需要和愿望以及现实情境和 条件,确定本系统的目标、任务和行动指南,获取和 动用各种资源及手段,发动整个系统、特别是非居支 配与决定地位的群体与组织等力量,致力完成既定任 务、实现既定目标的最权威行为过程。
《领导学》领导的本质基础与作用 ppt课件
![《领导学》领导的本质基础与作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4d877efab069dc502201a2.png)
领导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 影响
影响就是领导主体运用各种资源和手段、按照其意 志去触及、制导、致变领导客体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 系统及其内部诸因素受到领导主体意志与权力的触动而 发生某种程度的反应和变化的过程。作为领导的影响最 经常涉及到的是人、主要是为领导主体所属的人,该影 响的最重大结果就是引起人的内在和命运以及已为社会 系统所明确指向的事物发生显著的变化。
领导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3. 管理
领导是对一个社会系统进行主导、组织、指挥、 协调、约束、监控的最高组织行为。在这一点上, 它涉及整个组织系统的所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并且必须确保最充分地发挥出这些因素的积极作用 而力争取得最大成效,必须尽量排除这些因素的消 极作用,并力争最大限度地消除这些因素及其相互 之间的种种不协调、内耗、外耗、浪费、低效、无 效乃至负效,由此确保整个组织系统能够完全朝着 领导目标顺利、有效地运行前进并尽早尽好地实现 之。而这些内容的全部实质就是管理。
领导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领导学
(第二版)
邱霈恩 著
领导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领导学
第2章 领导的本质、基础与作用
邱霈恩 著
领导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重点问题
领导的界定、含义与要素 领导的本质 领导之本 领导的基础和依据 领导的地位与作用
领导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2.1 领导的界定、含义与要素
2.1.1 什么是领导
领导广泛存在,总是带着绚丽的光环吸引着 人们,也以特别见效的力量影响着现实、影响着人 们。事实上,领导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日常现象和权 威事物。人们对领导的理解和解释千差万别;甚至 常常按习惯用“领导”直接指代“领导者”。这些 差异不利于科学、规范地理解和把握“领导”的含 义。
第二章 领导的本质及其基本要素
![第二章 领导的本质及其基本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7f8a7e29915f804d2b16c14f.png)
二者的区别在于
(1)性质不同。 (2)职能不同。 (3)目标不同。 (4)手段不同。
(5)主体条件不同。
(教材25页)
二者的联系在于:
(1)活动过程具有同一性。
(2)活动主体具有同一性。
三、领导的产生与发展
1、原始社会的领导 2、剥削阶级社会的领导 3、社会主义的领导
3、领导环境的作用
(1)领导环境是领导工作的基础; (2)领导环境影响领导工作的成效; (3)领导环境影响和决定领导方式和领
导情绪。
(二)群体目标
1、群体目标的涵义 2、群体目标的特征 3、群体目标的地位和作用
1、群体目标的涵义
群体目标就是领导者率领被领导者在一定的客 观条件下所要达到或实现的目标。群体目标有 别于个人目标。群体目标与个人目标是领导活 动过程中的两个目标层次。领导活动中的个人 目标是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个人所要达到的目 标。在领导活动中,群体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 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对于领导者而言,群体目 标往往就是其个人目标。对于被领导者而言, 群体目标与个人目标既存在着一致性,有时也 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就要求领导者一定要 很好的加以协调,以使群体目标得到实现。
被领导者的特征: (1)服从性; (2)受动性; (3)对象性; (4)源泉性;
(5)相对性等。
(二)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 中的地位和作用
1、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和作 用
(1)主导作用; (2)统率作用 (3)中枢作用
第二章 领导的本质及其基本要素
第一节
领导的本质与作用共32页文档
![领导的本质与作用共32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ceeb7f2a32d7375a5178096.png)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领导的本质与作用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第二章 领导的本质
![第二章 领导的本质](https://img.taocdn.com/s3/m/d968e2c408a1284ac85043c7.png)
第二章领导的本质第一节领导的含义及本质一、领导的含义及本质领导,是领导科学的一个最基本的范畴,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构成领导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石。
领导,作为社会中普遍存在并与人类群体活动共生相伴的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
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
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领导活动一般性质的精辟概括,明确地揭示了领导活动在人类社会群体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它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而是间接的指挥协调性的劳动;它不是一般社会成员都能胜任的实践活动,而是人群中有权威的出类拔萃的人物才能胜任的工作;它不是仅着眼于个别和局部的运动,而是更多地着眼于总体的运动。
常识告诉我们,任何个体离不开群体,只要有社会群体,就不可能没有组织与领导。
“领导”是一个多义词,既是名词,又是动词。
名词的“领导”是指领导者;动词的“领导”是指领导活动。
“领导”是指领导活动,其字面含义主要是“率领”和“引导”的意思。
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领导是指领导者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群体的目标,在一定客观环境制约下,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率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完成预定任务的创造性实践过程。
简而言之,领导就是合群共事、率众达标、协力创业的社会实践过程。
它决定做什么事是正确的,并使别人把正确的事情办成。
在我国,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领导者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二、领导的划分对领导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划分类型:(1)按领导的权威基础分类,有正式领导与非正式领导;(2)按领导活动的层级分类,有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领导;(3)按领导活动的领域分类,领导分为政治领导、行政领导和业务领导等。
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领导活动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三、正确认识领导活动的性质1、领导是一定社会组织或团体中的特殊劳动。
第一节领导的本质与内容
![第一节领导的本质与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b40885a83c4bb4cf6ecd15d.png)
26
(3)参与式 低任务与高关系,适于被领导者有能力但
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中等偏高(较高)成熟 程度的情形。 (4)授权式 低任务与低关系,适用于被领导者既有能 力也有意愿承担责任的高度成熟的情形。
27
2、依环境条件而权变的领导行为 领导的随机制宜理论指出,领导行为的有
下属或追随者
领导者具有相对大的权力
指挥、引导、影响或激励 被领导者(施加影响) 使被领导者为实现目标作 出努力或贡献
4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从行 为方 式看
共 性 从权
利的 构成 看
两者都是一种在组织 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 协调活动,实现组织 目标的过程。
两者也都是组织层级 的岗位设置的结果
5
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
策难以统一
22
(4)仁慈专制式 是专制式领导风格向民主式方向的一种变
异 优点:领导者决策时可能仔细听取下属的
意见,执行命令时允许下属提出疑问并以 说服式使下属接受决策 缺点:作决定时专断
23
(5)支持式 靠近民主式的一种变异 优点:对受挫员工起极大的支持和引导作
用 缺点:对员工不完全信任
自然性影响力
个人因素 人格、品德、知识、能力、 情感、行为与功绩等
不受时空限制, 因人而异
人格感召
自觉自愿接受
信服
内在感召力
10
二、领导的构成方面
1、权利或影响力的形成和运用
2、激励:领导者要取得被领导者的 追随与服从,一定要适时激励员工。
3、沟通:沟通是管理者做好管理工 作的重要方面。
4、营造组织气氛:通过建立组织内外 通畅渠道,采用适宜的激励措施和办法, 以及不断改进和完善领导作风等方面的 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领导的本质、基础与作用重点问题领导的界定、含义与要素领导的本质领导的地位与作用2.1 领导的界定、含义领导学的研究要从领导开始。
为什么呢?权威与服从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最原始的现象,反映权威与服从这一最原始、最基本、最普遍存在的范畴是领导,领导范畴是领导学范畴体系中最基本、最普遍、最抽象的范畴;领导范畴包孕着研究对象的一切矛盾的胚芽,是研究领导活动规律的出发点。
国内现有领导学论著大多数事实上是围绕领导这一核心范畴展开论述的。
深入研究领导的含义、特点及本质,对于把握领导学这门学科的核心,认识领导的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1 什么是领导领导广泛存在,总是带着绚丽的光环吸引着人们,也以特别见效的力量影响着现实、影响着人们。
事实上,领导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日常现象和权威事物。
人们对领导的理解和解释千差万别;甚至常常按习惯用“领导”直接指代“领导者”。
这些差异不利于科学、规范地理解和把握“领导”的含义。
只需要对有关领导的文献作一个简短的回顾就能够指导:人们对领导的定义太多太多,这些定义都在部分意义上揭示了这一概念的复杂性。
一些学者把领导看作一种心理现象(例如:领导者是一些拥有某些宝贵个性和优秀品质的人)。
另外一些学者则将其看做一种社会现象(例如:领导者是个人、组织以及它们共同面对的形势所产生的要求三者共同施加影响的结果)。
巴斯于1990年在为他和斯托克蒂尔合著的《领导手册》作序的时候,强调了领导概念这一问题。
他认为对领导起码已经有了12种不同的定义,现将这些定义列举如下:领导是组织的工作核心。
认为领导是组织活动的中心。
领导是人的个人品质及其产生的效力。
领导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个人的品质,或者说,是领导者个人的人格魅力。
关于领导,伯纳德(Bernard,1926)指出:每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对他人来说都是一种心理上的鼓舞,因此,能够有效调节大众心理的人就是领导者。
领导是一种行为。
在对领导的研究中有一个传统,即非常重视领导行为并加以解释。
领导者们到底做了些什么呢?领导就是为了达到目标所发出的各种指示和命令。
这种定义把领导看做一种起着指导作用的行为。
戴维斯把领导定义为:一种推动和协调组织,以达到目的的主要力量。
领导是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效果。
有许多对于领导的定义都认为:领导是组织内部相互作用的“效果或产物”。
它不是组织行为的“起因”,而是组织内部的人员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结果。
领导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角色。
从组织理论出发,一个组织系统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领导只是这些定义比较明确、为组织所需要并且与众不同的角色中的一个。
组织中的不同角色为达到组织的目标作出了不同的贡献。
谢里夫(Sherif,1956)提出:这些角色都说明了组织成员对自己和其他成员的一种期望。
从这个意义上,领导就可以被看做是用来整合其他成员的角色以促进组织活力的一个角色。
领导是组织结构的建立者。
这种定义是对“角色理论”的延续,它把领导者看做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角色,是“组织结构的建立者”。
斯托格蒂尔采用了这样的定义:领导是基于期望和相互作用来开创和维持组织结构的角色。
还有几种对领导进行定义的途径,包括影响力、能力、可靠性等。
领导是一种使他人服从的艺术。
这种定义是把领导看做对集体的愿望和意图以及领导希望达到的目标进行的一种融合。
因此这是一种从使他人服从的角度所做的定义,它把领导看做是一个单向的影响过程,即从领导者到下级,而不需要考虑下级的意见。
领导是影响力的施加过程。
这种对于领导的定义运用了“影响力”这个概念,从而把领导与“统治、控制、强迫他人服从”区别开来。
领导是劝说的一种形式。
一些关于领导的定义认为:领导就是改变人们原本坚信的理念的过程。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把他对于领导的理解建立在劝说的概念之上。
他认为:领导就是决定该去做的事,以及使他人也希望做这件事的能力。
李普曼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对于领导者来说,最终的任务就是让人们建立起完成任务的信心和愿望。
领导是一种基于权力的关系。
这种定义把权力作为关键性的因素。
从组织成员之间权力关系不同的角度对领导进行了定义。
简达把领导定义为:组织成员对于另一成员作为特殊的一分子所享有权力的承认,这种权力使得另一成员有权根据某一成员的行为来规定它的工作方式。
关于领导有这么多的定义,这些区别和差异并不时吹毛求疵,他们反映了在定义领导者与领导过程的问题上存在着很深的分歧。
我们也认为只有一种定义方式是不太符合实际的。
这种现象的复杂性,它的各种不同的涉及各种环境的途径,以及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都要求对领导的定义多种多样。
对于我们大多数学习领导学的学生来说,我们大多把它看做一种社会现象、一个过程,这种过程实际上就是某个人对组织中的其他某个或某些人施加影响,以促使大家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在这里再介绍几种关于领导的概念,包括:自我领导、团队领导、战略领导、象征领导和组织(国家)领导。
自我领导解释为自己对自己的领导。
自我领导的人经常被视为有着很强自律意识的恩,他们为自己制定目标,提供动力和反馈,奖励自己的成功,惩罚自己的失败。
团队领导。
是指好几个人组织一个团队,共同行使领导职能。
作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他们都竭力使组织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
战略领导。
将焦点集中在对组织负有全盘责任的个人身上。
战略领导意味着对整个组织的管理。
这种看法对于居于组织上层、对组织的运行全盘负责的领导者来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象征领导。
研究发现象征、口号、仪式、故事、甚至神话都可以作为“领导的工具”。
经常使用这些工具,可以更好地培养人们在领导职位上的组织能力。
组织(国家)领导。
微软、通用电气、这些组织都在某一阶段充当过业界的领导者。
美国的政治家都急不可耐地宣称,美国才是全世界自由国家的领导者,尤其是当它举起人权大气和采取军事行动的时候。
我国对领导的界定有三类代表性观点:1. 服务论或活动论。
如认为“领导就是服务”等。
2. 行为论或关系论。
如认为,“领导首先是政治行为,其次是确立与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即领导者的职责、艺术与影响力的综合体”等等。
3. 过程论。
如认为,“领导是领导者运用说服能力使别人心悦诚服的过程”,“领导就是以领导者的声望、影响力或者地位启发、组织和控制社会行为的过程”等等。
2.1.2 领导的界定领导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事物;是一个至少由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环境、领导过程和领导结果等五个基本因素组织而成的复合概念。
领导就是某一具体社会系统中处于支配和决定地位的主体,根据该系统的需要和愿望以及现实情境和条件,确定本系统的目标、任务和行动指南,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及手段,发动整个系统、特别是非居支配与决定地位的群体与组织等力量,致力完成既定任务、实现既定目标的最权威行为过程。
领导就是由领导主体发出的、能产生或带来现实结果或后果的权威性社会行为,包括权威的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两个方面,始终贯穿着领导权力权威,对于领导客体具有不可抗拒的压迫力、致变力、取予力、影响力和主导力;不仅是某一具体社会系统的最重要公共行为,而且是能够超越该系统发挥出广泛影响和作用的强效社会因素和强效社会工具。
2.1.3 从与管理、统治的差异中理解领导与领导概念直接相关的有两个概念,一是统治,二是管理。
它们之间有许多类似或重合之处。
因此很多学者注意到领导、管理、统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认识领导与统治、管理的联系和区别中,深化对领导范畴的理解,以把握领导的特点。
领导与管理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两者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和交叉性。
两者相互联系的,两者的活动过程具有同一性,两者的活动主题具有同一性,在实践中很难将领导或管理进行绝对的划分。
领导具有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的一般属性,同时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特点。
两者都是完整的行为体系,互不从属,领导行为的本质是要推动变革,而管理行为的本质是要维持秩序。
阿拉伯世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盲人在森林中迷了路,又被绊倒了。
盲人摸索着,发现绊倒自己的是一个瘸子。
于是他们攀谈起来,感伤不幸的境遇。
盲人说:“我已经在森林里徘徊了很久,因为看不见,找不到出去的路。
”“我也好不了多少,因为腿不灵,在森林里躺了很久,瘸子说:也出不去。
”“有办法了,你背着我,我告诉你谈着谈着,瘸子突然大叫起来:往哪儿走,我们合起来就能找到走出森林的路啊。
”在企业经营中,领导就像故事中的瘸子,它能够指引方向,带来激动人心的变革;管理就向腿脚健全的瞎子,能够按照瘸子的指引,一步一步地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简言之,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领导,是战略性的管理,领导是“超脱”的管理,它进行的是战略指导的综合性工作,制定方向、规划、目标、大政方针;管理则是根据既定的目标和政策,进行战术运行的职能性工作,实施具体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领导管理确定远景、优化组织、激励人心、引起变革、创造需求;制定计划、管理预算、调配人员、控制局面、满足需求。
领导与管理能力的非均衡发展。
两者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不可分割,但由于两者固有的矛盾与差异,协调和匹配经常处于非均衡状态,甚至严重失衡。
怎样在非均衡中寻求相对均衡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领导与统治两者是有联系的,领导者与统治者在组织中都处于主导地位。
在阶级社会统治是领导的主要表现形式,而领导活动主要表现为统治的过程。
但两者存在着根本的不同,首先,前提条件不同,领导是有条件的,统治是无条件的;其次,手段不同,统治的的主要工具是权力(暴力),领导的主要条件是影响力。
接着这个统治、管理与领导的关系,我们简略的谈一下领导的本质,学者们都认为领导的本质具有二重性,一是自然属性(或称中性),指领导具有统率、引领、组织、指挥、激励等功能;二是社会属性(或称特殊属性、价值性),有人认为是领导的阶级性、民族性、集团性等。
本书的作者怎么看的呢?领导本质一般具有历史阶段和社会制度的特征。
但是直接决定具体的领导本质却是领导主体。
有什么样的领导主体就会有什么的领导价值,有什么样的领导价值就有什么样的领导行为和领导手段,进而由此形成领导本质相应的内涵与形态。
他将领导的本质归结为统治、服务、影响、权力、权威、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等诸方面。
我理解他是从一个过程的角度来看领导的本质的。
权力权威是领导存在的基础,没有权力权威就没有领导的存在。
统治、服务、管理、影响是领导的运作形式,针对不同的社会阶段、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形式。
前面已经谈过领导与统治、管理的关系,这里说一下领导与服务、影响力的关系。
领导是服务呢?我想大家一定会感到惊讶,不太相信。
领导是不是服务呢?领导是服务,不过是一种有选择的服务。
在阶级社会普通的大众百姓是没有机会享受服务的,领导是为领导主体所代表的阶级服务的。
在社会主义国家,所有领导者都是人民的公仆,因而所有领导都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