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4e528de49649b6648d7476b.png)
第一章1、数据: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被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像等符号。
2、信息:信息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它以文字、数据、符号、声音、图像等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传递和处理,为人们的生产,建设,管理等提供依据。
3、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4、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5、GIS的基本功能:数据的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查询与分析、数据显示与输出第二章一、投影—为什么要进行投影:1、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2、地理坐标为球面坐标,不方便进行距离、方位、面积等参数的量算3、地球椭球体为不可展曲面4、地图为平面,符合视觉心理,并易于进行距离、方位、面积等量算和各种空间分析二、空间实体的表达:矢量表示法、栅格表示法三、GIS的空间数据的分类1、按数据来源(1)地图数据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2)影像数据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数据(3)文本数据来源于各类调查报告,实测数据,文献资料,解译信息等.2、按数据结构分类(1)矢量数据结构(2)栅格数据结构3、按数据特征分类(1)空间定位数据(2)非空间数据4、按数据的几何特征分类(1)点(2)线(3)面(4)曲面(5)体5、按数据的发布形式(4D数据)(1)数字线画图(DLG)数据:对现有地形要素的矢量数据,保存个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全面地描述地表目标.(2)数字栅格图(DRG)数据:现有纸质地图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的栅格数据文件.(3)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以数字形式表达的地形起伏数据.(4)数字正射影像(DOM)数据:对遥感数字影像,经逐像元进行投影差改正,镶嵌,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幅范围剪裁生成的数字正射投影影像数据.四、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五、构建拓扑关系的意义A根据拓扑关系,不需要利用坐标或距离,可以确定地理实体相对于另一种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关系。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7167ebda45177232e60a214.png)
1.地理信息的概念及其特性。
概念:是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图、文、声、像等的总称。
特性:1)地域性: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位置的识别与数据相联系,它的这种定位特征是通过公共的地理基础来体现的,也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著标志;2)多维结构:在二维空间编码基础上,实现多专题的第三维信息结构的组合,为地理系统多层次的分析和信息的传输与筛选提供方便。
3)时序特征:时空的动态变化引起地理信息的属性数据或空间数据的变化。
可以按时间尺度将地理信息划分为超短期的(如台风、地震)、短期的(如江河洪水、秋季低温)、中期的(如土地利用、作物估产)长期的(如城市化、水土流失)、超长期的(如地壳变动、气候变化)实时的GIS系统要求能及时采集和更新地理信息,使得地理信息具有现势性2.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概念: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主要特征:第一,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第二,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第三,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因而使得地理信息系统能以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过程动态分析。
3.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组成:基本组成包括五个主要部分: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输入设备:GPS、全站仪、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仪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遥感与遥感图象处理系统、数字化仪、扫描仪、键盘、鼠标。
输出设备:绘图仪、打印机、终端。
处理设备:服务器、工作站。
存储设备:磁带机、光盘机、活动硬盘、硬盘阵列。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5cd9fd8b8f67c1cfad6b852.png)
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是对地理数据的解释。
地理数据: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的总称。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一般信息系统的特点。
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的数据。
是构成地图的内容要素的几何图形;地图要素图形大致可分点线面三种基本图形。
地理空间:指物质、能量、信息的存在形式在形态、结构过程、功能关系上的分布方式和格局及其在时间上的延续。
分绝对空间、相对空间两种形式。
空间数据模型: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联系的概念,它为描述空间数据的组织和设计空间数据库模式提供基本方法。
矢量数据模型:基于离散对象,即要素(点、线、面)的数字化表示方法从计算机软件的角度称矢量数据模型。
矢量数据结构: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尽可能精确地表示点、线、多边形等地理实体,坐标空间设为连续,允许任意位置、长度和面积的精确定义。
栅格数据模型:在计算机软件中,连续场的数字化一般采用栅格数字模型,将需要表示得空劲啊反胃划分成格网,格网的基本单元一般是正方形,大小固定,有时俗称栅格点。
栅格数据结构: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空间数据结构,是指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每个网格作为一个象元或象素由行、列定义,并包含一个代码表示该像素的属性类型或量值,或仅仅包括指向其属性记录的指针。
空间地理信息可视化:是将大量抽象的地理信息数据转换为人视觉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图形图像。
专题地图:突出表现某一或者几个主题、特定需要的地图。
地图符号:是地图的语言,是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手段,一般有点、线、面、体状四种表达方式。
1. 地理信息系统的特征及构成。
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
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
【GIS】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GIS】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b019b1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c.png)
第一章绪论1、信息的特点1)信息的客观性2)信息的适用性3)信息的传输性4)信息的共享性2、数据处理:即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等操作。
3、地理信息的特点:1)空间分布性2)具有多维结构的特征3)时序特征十分明显4、地理数据: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5、地理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6、简述GIS的构成。
它的的基本功能有哪些?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空间数据库、应用模型、用户基本功: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与显示、二次开发和编辑。
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1、矢量表示法:采用一个没有大小的点(坐标)来表达基本点元素。
2、栅格表示法:采用一个有固定大小的点(面元)来表达基本点元素。
3、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1)属性特征:描述空间对象的特性,即是什么。
如对象的类别、等级、名称、数量等。
2)空间特征:描述空间对象的地理位置以及相互关系,又称几何特征和拓扑特征,前者用经纬度、坐标表示,后者用拓扑关系表示,如交通学院与电力学院相邻等。
3)时间特征:描述空间对象随时间的变化。
4、拓扑关系的类型1)拓扑邻接:相同拓扑元素之间的关系。
2)拓扑关联:不同拓扑元素之间的关系。
3)拓扑包含:同类但不同级元素之间的关系。
5、空间数据拓扑关系意义1)根据拓扑关系,不需要利用坐标或距离,可以确定一种地理实体相对于另一种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关系。
2)有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
3)可以利用拓扑关系数据作为工具,重建地理实体。
6、建立如下图所示的拓扑关系的全显式表达。
(方向自己给定)弧段与结点关系表多边形与弧段关系表结点与弧段关系表弧段与多边形7、栅格数据单元值的确定方法有哪些?①中心点法:②面积占优法:③重要性法:④百分比法:8、如何确定合理的网格尺寸?为了逼近原始数据精度,除了采用这几种取值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缩小单个栅格单元的面积,增加栅格单元总数的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GIS)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GIS)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c0baad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a.png)
地理信息系统(GIS)复习资料GIS 复习资料第一章、第一章、绪论定义: GIS 定义: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组成:GIS 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空间数据、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发展: GIS 发展:起源于 60 年代加拿大,发展最快是美国;最早系统:1963 年,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主要用于自然环境的管理和规划;主流系统: Arc/Info;我国系统:超图 Supermap,武汉中地 mapGIS。
发展热点: GIS 发展热点: 1、理论发展的需求与有待解决的问题;2、热点—面向对象技术的研究、时空系统、地理信息建模系统以及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等。
发展趋势: GIS 发展趋势:GIS 网络化、GIS 标准化、数据商业化、系统专门化、GIS 企业化、GIS 全球化以及 GIS 大众化等. ——OPEN GIS 区别于其他系统:GIS 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处理空间数据。
GIS 区别于其他系统 GIS 功能及其应用:功能及其应用:空间数据的获取(采集与输入)空间数据的编辑处理空间数据的组织、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数据的显示与输出(eg:举例说明空间叠加功能在哪一个领域的应用,比如空间选址、土地利用等方面) (eg:举例说明空间叠加功能在哪一个领域的应用,比如空间选址、土地利用等方面)应用:举例说明 RS、在某一领域的应用(具体,eg:保护区规划) GIS 应用举例说明 RS、GIS 在某一领域的应用(具体,eg:保护区规划)第二章、第二章、地理空间信息表达及空间数据结构地理空间:GIS 中的空间概念常用“地理空间”(geo-spatial)来表述,一般包括地理空间定位框架地理空间:及其所连接的空间对象。
空间对象:空间对象:指具有形状、属性和时序特点的空间实体,包括点、线、面、曲面和体。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682f73d5a8102d276a22ff7.png)
GIS复习资料(简答题)Ch11、定义地理空间数据。
答:描述地球表面空间要素的位置和特征的数据。
2、阐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是GIS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3、解释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之间的不同。
答:(1)定义不同:矢量数据模型:采用点及其x、y坐标来构建点、线和面空间要素的一种空间数据模型。
栅格数据模型:一种用格网和像元来表示要素空间变化的空间数据模型。
它用格网中的像元表示点要素。
(2)矢量数据模型用来表示具有清晰空间位置和边界的具体要素,适用于表示离散要素,而栅格数据模型用来表示如高程、降水等连续要素。
(3)对于栅格数据,每个像元有一个数值对应于该位置的空间要素属性。
像元与像元值紧密捆绑在一起。
对于矢量数据,与空间要素有关联的属性数据数量可能明显不同。
一个路段可以只有长度和限速的属性,而一个土壤多边形可能有数十个理化性质、解释和性能数据。
(4)与矢量数据模型不同,栅格数据模型从GIS出现以来一直保持相同的概念和数据结构,但存储和压缩栅格数据的方法在过去30年中不断变化。
(4)优缺点不同优点缺点1)数据量小1)数据结构复杂矢量数据2)便于网络分析2)数学模拟和空间分析极困难3)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3)不易同RS结合4)便于面向对象的数据表示4)硬软件技术要求高5)投影转换容易1)数据结构简单1)数据量大栅格数据2)便于空间分析和数学模拟2)投影转换复杂3)易同RS结合3)图形质量差4)输出快、成本低4)现象识别效果差5)难以进行网络分析4、解释地理相关数据模型和基于对象数据模型之间的不同。
答:地理相关数据模型:一种矢量数据模型,将空间要素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别存储,两者通过要素ID连接起来。
基于对象数据模型:一种用对象来组织空间数据的数据模型,它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存储在同一个系统内。
并将空间要素看作具有相关属性和方法的对象。
Ch21、解释地图投影的重要性。
答:投影过程就是从球形的地球表面到平面的转换。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1e47f00cc17552707220825.png)
GIS复习资料第一章一、数据: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不仅数字是数据,而且文字、符号和图像也是数据,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
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善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质量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Geomatics:地理信息学,反映了现代测绘科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与现代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相结合的多学科集成,以满足空间信息要求的发展趋势。
二、基本问题1.信息的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2.地理信息的特点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地理信息具有多维结构的特征地理信息时序特征十分明显3.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
4.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模块(1)数据输入和编辑(2)空间数据管理(3)数据处理和分析(4)数据输出(5)用户界面(6)系统二次开发能力5.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6.结合你的专业兴趣谈谈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GIS的现状(应用领域)1、基础空间数据建设部门传统的建设和应用GIS的部门,有近15年的数据建设历史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相互间无共享机制,数据不对公众公开。
数据格式多样化。
空间与属性相关的数据分离存储。
2、市政设施部门均为工程应用部门。
设备数据库、空间数据库。
3、公众服务部门,近5年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
4、金融服务部门,部分数据库具有空间特征。
5、社会经济部门,多数数据库不具备空间属性。
GIS用户主要分布的行业空间基础数据建设部门:勘测测绘、遥感等城市市政管理部门:规划、土地、房地产、市政水电气能源部门:石油、天然气、地质自然利用:农林、水利、环保公众服务部门:公安、消防、紧急救援金融服务部门:银行、保险社会经济部门:统计局、信息中心GIS的应用领域:地理逻辑绘图绘图机构地质测绘环保机构地方政府人口局税务部门旅游服务业公用事业公司企业、教育交通运输部门第二章一、基本概念1.地理空间:一般地理空间指的是地球表层,其基准是陆地表面和大洋表面,它是人类活动频繁发生的区域,是人地关系最为复杂、紧密的区域。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5a4f95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2.png)
GIS复习资料GIS复习资料(简答题)Ch11、定义地理空间数据。
答:描述地球表面空间要素的位置和特征的数据。
2、阐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是GIS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3、解释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之间的不同。
答:(1)定义不同:矢量数据模型:采用点及其x、y坐标来构建点、线和面空间要素的一种空间数据模型。
栅格数据模型:一种用格网和像元来表示要素空间变化的空间数据模型。
它用格网中的像元表示点要素。
(2)矢量数据模型用来表示具有清晰空间位置和边界的具体要素,适用于表示离散要素,而栅格数据模型用来表示如高程、降水等连续要素。
(3)对于栅格数据,每个像元有一个数值对应于该位置的空间要素属性。
像元与像元值紧密捆绑在一起。
对于矢量数据,与空间要素有关联的属性数据数量可能明显不同。
一个路段可以只有长度和限速的属性,而一个土壤多边形可能有数十个理化性质、解释和性能数据。
(4)与矢量数据模型不同,栅格数据模型从GIS出现以来一直保持相同的概念和数据结构,但存储和压缩栅格数据的方法在过去30年中不断变化。
(4)优缺点不同优点缺点1)数据量小1)数据结构复杂矢量数据2)便于网络分析2)数学模拟和空间分析极困难3)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3)不易同RS结合4)便于面向对象的数据表示4)硬软件技术要求高5)投影转换容易1)数据结构简单1)数据量大栅格数据2)便于空间分析和数学模拟2)投影转换复杂3)易同RS结合3)图形质量差4)输出快、成本低4)现象识别效果差5)难以进行网络分析4、解释地理相关数据模型和基于对象数据模型之间的不同。
答:地理相关数据模型:一种矢量数据模型,将空间要素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别存储,两者通过要素ID连接起来。
基于对象数据模型:一种用对象来组织空间数据的数据模型,它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存储在同一个系统内。
并将空间要素看作具有相关属性和方法的对象。
Ch21、解释地图投影的重要性。
答:投影过程就是从球形的地球表面到平面的转换。
地理信息系统的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的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b692bd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b.png)
地理信息系统的复习资料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个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采集、储存、管理、处理、分析、展示等功能,来帮助人们获取、理解和利用地理信息的工具。
在现代社会中,GIS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
一、GI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GIS的定义和组成:GIS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四个基本组成部分,通过这四个部分的协调配合,实现对地理信息的集成管理和空间分析。
2. GIS数据的类型和特点:GIS数据可以分为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两种类型。
栅格数据以像元为单位,适合表达连续分布的现象;矢量数据以点、线、面为要素,适合表达离散型的地理对象。
3. GIS数据的获取和采集:GIS数据的获取可以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影像、地面调查等方式进行,数据的采集需要注意数据准确性和数据完整性的要求。
二、常用GIS软件和工具1. ArcGIS: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GIS软件,包括ArcMap、ArcCatalog、ArcScene等多个组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2. QGIS:QGIS是一个开源的GIS软件,兼容多种操作系统,并且提供了丰富的插件和扩展功能,使用方便且功能强大。
3. Google Earth:谷歌的地理信息浏览器,提供卫星影像、地图、三维模型等地理信息的浏览和查看功能。
三、GIS分析方法和应用1. 空间查询:GIS可以通过空间查询实现对特定区域、特定属性的地理对象进行查询和提取,便于进行目标定位和区域统计等分析。
2. 空间分析:GIS可以通过空间分析方法,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栅格分析等,来探索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关联关系。
3. 地理决策支持系统:GIS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中可以提供决策支持功能,通过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效果,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bf7383783c4bb4cf7ecd15b.png)
第一章1.GIS定义: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以采集、存贮、管理、检索、分析和描述空间物体的地理分布数据及与之相关的属性,并回答用户问题等为主要任务的技术系统。
2.GIS的发展史:(1)起始发展阶段(60年代)(2)发展巩固阶段(70年代)(3)推广应用阶段(80年代)(4)蓬勃发展阶段(90年代以后)( 5)分支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3、与其它学科的关系:⑴ GIS与地图学:① GIS是以地图数据库(主要来自地图)为基础;②最终产品之一也是地图;③ GIS是地图学理论、方法与功能的延伸;④地图学强调图形信息传输,GIS则强调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
⑵ GIS与一般事务数据库:①数据库技术具有很好的管理,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功能;②数据库技术是GIS的主要支撑技术之一;③ GIS属性数据库部分相当于一般数据库;④ GIS数据库比一般数据库结构要复杂得多。
⑶ GIS与计算机地图制图:①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强调的是图形表示;② GIS既注重实体的空间分布又强调它们的显示方法,可综合图形和属性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空间分析;③数字地图是GIS的数据源,也是GIS表达形式。
⑷ GIS与数学:①数学为GIS提供了理论基础(如几何学、统计学、拓扑学等);② GIS为数学提供了新的分析与表达方法。
⑸ GIS与测绘学:①测绘学为GIS提供了理论基础(如投影、平差等);②测绘学为GIS提供了空间位置信息;③ GIS为测绘学提供了新的空间分析和表达方法。
⑹ GIS与RS :① RS为GIS提供重要的数据源② GIS为RS提供了新的空间分析和表达方法⑺ GIS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共同点:①都有空间坐标②都能把目标和参考系统联系起来③都能描述图形数据的拓扑关系④都能处理非图形属性数据区别:① CAD处理的多为规则几何图形及其组合;它的图形功能尤其是三维图形功能极强;属性库功能相对要弱;采用的一般是几何坐标系;②GIS处理的多为自然目标,因而图形处理的难度大;GIS的属性库内容结构复杂,功能强大;图形属性的相互作用十分频繁,且多具有专业化特征;GIS采用的多是大地坐标,必须有较强的多层次空间叠置分析功能;GIS的数据量大,数据输入方式多样化;所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具有专业化特征。
GIS复习材料
![GIS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867bf7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6.png)
地理信息系统第一章概论1、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内容,数据或特征信息的特征: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2、地理空间与地理信息地理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具有一定厚度的连续空间区域,是一个椭球体地理信息是指研究对象中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说明地表物体和地理环境要素的数量、质量、性质、关系、分布特征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象、图形信息的总称。
地理信息是一种空间信息。
地理信息特征:空间性〔最重要〕、动态性、专题性〔属性〕3、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现实世界的各类空间数据及属性特征的技术系统。
4、GIS与机助制图系统及电子地图的区别于联系GIS不仅要作图还要重视空间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决策。
电子地图是GIS的输入数据及输出形式,GIS强调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可视化。
5、GIS的系统的组成硬件、软件、空间数据、系统的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6、GIS的硬件组成1〕、主机2〕、GIS输入和输出设备与主机的接口:3〕、GIS主要输入设备〔数字化仪、扫描仪、数字摄影测量仪、GPS接收器〕4〕、GIS主要输出设备5〕、GIS的存储设备6〕、GIS的网络设备7、GIS的软件组成1〕GIS软件平台2〕应用系统3〕空间数据库8、组件式GIS的根本思想是把GIS各大功能模块划分成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功能,使各个GIS控件之间以及GIS控件与非GIS控件之间可以通过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 应用系统。
9、组件式GIS的特点高效无缝的系统集成无须专门GIS开发语言本钱低有利于GIS的普及10、组件式GIS的构造类型1〕、根底组件2〕、高级通用组件3〕、行业性组件11、当前GIS 开展中的几个热点1〕组件式GIS〔COMGIS〕组件技术是面向对象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后形成的一种软件复用技术。
组件GIS的根本思想是把GIS各大功能模块划分成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功能。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42f024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4.png)
gis复习资料GIS复习资料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相结合的技术,用于分析、管理和可视化地理信息。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交通等。
对于GIS的学习和复习,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技巧。
1. GI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GIS是一种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
它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组成。
GIS的基本原理包括地理数据的获取、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
地理数据可以是地图、卫星影像、地理位置等。
GIS的核心功能是将地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进行关联和分析,以产生有关地理现象的信息。
2. GIS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模型GIS使用多种数据类型,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是由点、线、面等几何要素组成的,可以表示具体的地理对象。
栅格数据是由像元组成的,可以表示连续的地理现象。
GIS还使用属性数据,用于描述地理对象的属性信息。
数据模型是GIS中数据的组织方式和表示方法,常见的数据模型包括矢量数据模型、栅格数据模型和网络数据模型。
3. GIS的数据获取和数据质量GIS的数据获取是指从不同的来源获取地理数据。
常见的数据来源包括地图、卫星影像、GPS等。
在获取数据时,需要考虑数据的质量。
数据质量包括几何精度、拓扑关系、属性一致性等方面。
在使用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4. GIS的数据存储和管理GIS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是指将地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进行管理和维护。
常见的GIS数据存储格式包括Shapefile、GeoDatabase等。
在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时,需要考虑数据的组织方式、数据的索引和查询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数据的备份和恢复,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5. GIS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模型GIS的空间分析是指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获取有关地理现象的信息。
常见的空间分析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
《GIS空间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GIS空间分析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df1b85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1.png)
《GIS空间分析》期末资料(核心版)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是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事物的信息,它描述了事物的位置、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
2.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即IT技术)等实现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及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显示、输出、应用和维护更新的信息系统。
(GIS ≈ 地理数据+ 空间分析)3.GIS空间分析:是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空间布局的地理数据分析技术。
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1)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和灵魂,是GIS区别于一般的信息系统、CAD或者电子地图系统的主要标志之一(2)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4.要素(Feature):是描述客观世界中的具有共同特征和关系的一组现象(如道路,也称作要素类,feature class)或一个确定的实体及其目标的表示(如某一条道路)。
5.要素集(feature dataset):要素的集合。
6.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是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和管理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
(1)Geodatabase是现阶段ArcGIS软件中最核心的数据库模型(2)Geodatabase是地理数据统一存储的仓库7.缓冲区:是指对点、线或面实体,按指定的条件,在其周围建立一定宽度范围的空间区域作为分析对象,这个区域(面/多边形)称为缓冲区。
8.矢量叠置分析:就是将具有相同坐标系统的多个空间要素对象的数据层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的方法。
产生的数据层面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特征。
9.网络分析:是指依据网络拓扑关系(结点与弧段拓扑、弧段的连通性),通过考察网络元素的空间及属性数据,以数学理论模型为基础,对网络的性能特征进行多方面研究的一种分析计算10.DEM:是用数字形式表示高程在地理空间中起伏变化的连续表面,即数字高程模型。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49e7dba65ce0508763213f1.png)
1.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GIS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3.GIS的硬件设备1)、数据处理设备,如图形工作站、个人计算机等2)、数据输入设备,如图形扫描仪等3)、数据输出设备,如绘图仪、计算机显示器等。
4.GIS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显著标志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5.数据处理哪些形式6.数据处理变换类型7.GIS的基本功能、应用功能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编辑2)数据存储与管理3)数据处理与变换4)空间分析和统计5)产品制作与演示6)二次开发和编程应用功能1)资源管理2)区域规划3)国土监测4)辅助决策8.GIS空间数据按几何特征分类点、线、面、曲面、体9.Gis空间数据拓扑关系类型1)拓扑邻接2)拓扑关联3)拓扑包含10.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及其优缺点基于矢量模型的数据结构称为矢量数据结构,它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这种数据组合方式能很好地表达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数据精度高,数据存储的冗余度低,但对于多层空间数据的叠合分析比较困难。
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简称为栅格数据结构,是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称为栅格单元,在各个栅格单元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栅格数据结构表达地理要素比较直观,容易实现多层数据的叠合操作,便于与遥感图像及扫描输入数据结构相匹配使用等。
缺点,数据精度取决于网格的边长,栅格数据的冗余度大,对于网格分析比较困难。
11.简述投影转换的几种方法投影转换的方式有两种,正解变换和反解变换,根据转换方法的不同,投影转换可分为:1)解析变换2)数值变换3)解析—数值变换12.空间数据压缩所谓空间数据压缩,即从空间坐标数据集合中抽取一个子集,使这个子集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最好地逼近原集合,而又取得尽可能大的压缩比。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e95cc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7.png)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系统。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管理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以下是一些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GIS基础知识1.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核心,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系统。
它的发展经历了硬件、软件和数据三个阶段,从最初的手绘地图到现在的数字化地图,实现了地理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处理。
2. 地理坐标系统和投影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基于地球椭球体的坐标系统,常用的有经纬度坐标系统。
投影坐标系统是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坐标系统,常用的有等距圆柱投影、等角圆锥投影等。
3. 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模型是描述地理空间数据的方式,常用的有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模型。
矢量数据模型以点、线、面为基本要素进行描述,栅格数据模型以像元为基本要素进行描述。
4. 空间数据获取和处理:空间数据的获取有遥感和GPS等技术,遥感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理信息,GPS可以获取点位信息。
空间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查询、数据分析等。
二、GIS数据处理1. 数据输入:数据输入是将现实世界的地理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
常用的数据输入方式有扫描、数字化和GPS定位等。
2. 数据编辑:数据编辑是对地理信息进行修改和更新。
常用的数据编辑操作有添加、删除、修改、移动等。
3. 数据查询:数据查询是根据特定条件对地理信息进行检索。
常用的查询方式有属性查询和空间查询。
4.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地理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等。
三、GIS应用领域1. 城市规划:GIS可以对城市的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环境污染等进行分析和优化,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41ac2000740be1e650e9a1b.png)
一、是非题1、、图形查询又称为空间查询。
(√)2、点、线、面是GIS的三类基本要素,能实现点面之间转换,但不能实现线面之间的转换。
(╳)3、世界上第一个GIS产生于美国。
(╳)4、在商业网点的选择中,主要应用的是GIS路径分析的功能。
(╳)5、与MIS相比,GIS主要增添了图形编辑功能。
(╳)6、由于GIS与CAD所处理的对象的规则程度不同,因此二者不能交换数据。
(╳)7、只有明确的拓扑关系,GIS才能处理各种空间关系,完成空间分析。
(√)8、当地物范围确定时,栅格单元尺寸越大,则它所表达的地物信息越详细。
(╳)9、GIS与GPS技术结合可以辅助铁道部门更加有效地进行列车调度。
(√)10、GIS与RS技术结合,可以更加直观、及时地获得主要路口的交通实况。
(╳)二、选择题1、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 C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C.扫描数字化法D.人工读取坐标法2、矢量结构的特点是:( A )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D.定位隐含、属性隐含4、解决道路拓宽中拆迁指标的计算问题,可应用的空间分析方法是:(A )A.缓冲区分析B.包含分析C.网络分析D.最短路径分析5、GIS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 A )A.空间分析B.计量分析C.属性分析D.统计分析6、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B)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C.改变栅格形状D.减少栅格总数7、某校的课程设计是建立某市的旅游电子地图,其正确的流程是:(A)A、旅游图扫描→非标准图幅校正→制作图例板→分层矢量化→属性数据录入B、旅游图扫描→标准图幅校正→分层矢量化→制作图例板→属性数据录入C、旅游图扫描→非标准图幅校正→分层矢量化→制作图例板→属性数据录入D、旅游图扫描→非标准图幅校正→属性数据录入→制作图例板→分层矢量化8、武汉市将投入1亿元,加快GPS、GIS公交调度系统,下面关于其可能的应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为了实时定位公交车辆的位置,需要在公交车上安装GPS接收机B、公交车安装GPS后,使智能公交站牌预报下班车到来的时间成为可能C、公交车安装GPS后,公交司机之间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实时的语音通讯D、可以利用GIS系统,进一步优化公交资源的配置9、GIS所包含的数据均与( B )相联系A、非空间属性B、空间位置C、地理事物的类别D、地理数据的时间特征10、下面不属于空间数据库特点的是:(D)A、空间数据库不仅存放着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还有大量的空间数据B、空间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量一般特别大C、空间数据库的数据应用广泛,例如地理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与规划、资源开发、生态D、空间数据库是专门存放空间数据的,商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不能存放空间信息11、下面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描述不正确的是:(D)A、空间数据有栅格结构和矢量结构两种数据结构B、可以把空间数据归纳为三类:1)属性数据2)几何数据3)关系数据C、栅格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属性明显,定位隐含,即数据直接记录属性本身D、矢量数据结构类型具有“位置明显、属性隐含”的特点,操作起来相对栅格结构比较简单12、汶川地震期间,测绘部门为灾区赶制的影像地图,许多采用了航空遥感技术,是因为航空遥感具有的优点。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6c48a8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4.png)
GIS复习资料第⼀章:绪论1,阐述GIS定义: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持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2、GIS在信息系统中的地位与分类。
由于地球是⼈类赖以⽣存的基础,所以GIS是与⼈类的⽣存、发展和进步密切关联的⼀门信息学科与技术,受到⼈们越来越⼴泛的重视。
GIS按其范围⼤⼩可以分为全球的、区域的和局部的三种。
3、简述GIS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GIS与CAD,CAM之间的关系:◆坐标参考系统;◆处理图形、⾮图形数据;◆空间对象空间相关关系的建⽴和处理;◆CAD不能建⽴地理坐标统和完成地理坐标◆变换;◆CAD处理多为规则图形,⽽GIS为⾮⼏何图形;◆CAD图形功能强⽽属性处理能⼒若,⽽GIS图形与属性的操作⽐较频繁,且专业化特征⽐较强;◆GIS的数据量⽐CAD⼤得多,数据结构、数据类型复杂,数据之间联系紧密;◆CAD不具备地理意义上的查询和分析能⼒。
2)GIS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υ对属性数据进⾏管理和处理;对图形数据进⾏存储;GIS对图形和属性数据共同管理、分析和应⽤;MIS⼀般只处理属性数据,对图形数据以⽂件形式进⾏管理,图形要素不能分解、查询,图形与数据之间没有联系;管理地图和地理信息的MIS不⼀定就是GIS,MIS在概念上更接近DBMS。
3)GIS与遥感信息处理系统的关系:●遥感强调信息提取,是GIS的重要信息源,;●反之,GIS可以为遥感数据的分类等处理提供参考依据;●遥感图象信息处理系统是专门⽤于对遥感数据进⾏处理的软件,主要强调对遥感数据的⼏何处理、灰度处理和专题信息提取,具有较强的制图功能,可设计丰富的符号和注记,虽有空间叠置分析空能,但由于缺少实体空间关系的描述,难以进⾏空间实体的空间关系查询、属性查询及⽹络分析等;?⾯向位置的特征?遥感图象处理系统不能看作是GIS。
4) GIS与机助制图,地图数据库的关系:CAC是GIS的主要技术基础;λ强调空间数据的处理、显⽰与表达;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能⼒;GIS包含数字制图系统的全部功能地图数据库若空间分析能⼒较强,可升格为GIS,⽽GIS若空间分析能⼒较弱,则退化为地图数据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复习资料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美国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日本地理信息系统奥地利地理信息系统2。
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XXXX,公元前60年,公元70年,公元80年,256年+3年。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a)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
地理信息系统根据以下内容分为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工具:(D)a .数据容量b .用户类型c .内容D .用法5。
地理数据通常具有三个基本特征:(a)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b)空间特征、地理特征和时间特征(c)地理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d)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拓扑特征(6)。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不包括下列任何一项:(一)属性数据b,几何数据c,关系数据D,拓扑数据7。
地理信息系统中包含的数据都是相互关联的(二)非空间属性B,空间位置C,地理事物的类别d,地理数据的时间特征8。
根据应用层次,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可分为:(一)空间管理信息系统,空间事务处理系统,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空间管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处理系统,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空间事务处理系统,空间管理信息系统,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空间数据处理系统,空间管理信息系统,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以下对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企业及其品牌的描述是不正确的:(四)A、ARC/INFO是美国ESRI公司的产品B,ARC/INFO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商用地理信息系统C,MapGIS、SuperMap和GeoStar都是国内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平台D,ArcGIS、SuperMap、CASS、MapGIS和GeoStar都是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平台10。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是指:(四)三维图形数据,即与时间相关的B,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即与时间相关的二维图形数据,与时间相关的D,属性数据,即与空间相关的11。
以下关于数据的陈述是正确的:(1)信息是数据的表达,数据是信息的内涵(2),数据是信息的表达,信息是数据的内涵(3),数据不随其物理设备的形式而变化(4),地图符号不是数据(1)。
模型表达式的基本关系是一对多关系。
然而,能够清楚地反映数据之间的从属关系的数据库模型是:(c)关系模型b .网格模型c .分层模型d .混合模型2,现实世界和数据世界之间的联系是:(A)A,坐标b,关系数据c,空间数据代码d,关系模型3。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数据库模型有(一)关系模型B,层次模型C,网格模型D,混合模型1。
从地理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AutoCAD DWG的数据模型是(B) A,栅格数据结构B,矢量数据结构c,数字地面模型(DTM) D,数字高程模型(数字高程模型)2,空间图形中相似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有:(A)拓扑邻接B,拓扑关联c,拓扑包含D,以及以上三个3。
以下不是拓扑关系:(1)M位于北纬的东南方向,M位于东经的内部,M与北纬相邻,M与北纬4相交。
京沪铁路上有许多车站。
这些站点与京沪线的拓扑关系为:(B) A、拓扑邻接B、拓扑关联c、拓扑包含d、无拓扑关系5。
网络分析用于烟草分配,所用的空间数据一般有:(B) A,光栅数据B,矢量数据c,图片d,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1。
以下关于高斯-克鲁格投影的陈述是不正确的:(C)A,高斯-克鲁格投影被几何分析为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B。
我国基础比例尺地形图均采用高斯-克鲁格投影,这不仅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国际标准C。
美国大部分国家基础比例尺地形图采用UTM投影D。
高斯投影的基本特点是投影后无角变形。
也就是说,经度和纬度线仍然是正交的2。
以下对各种坐标系的描述是正确的:(B)A和基准面是建立在椭球基础上的。
可以说,基准面与椭球体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B,正高度代表从地面到似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正常高度是指空间中任意一点与该点垂线上大地水准面之间的距离℃。
在高斯-克鲁格投影中,由于每个投影区域的坐标都是该点与该区域坐标原点的相对值,如果在横轴坐标之前没有添加带号,将导致每个区域的坐标相同d。
投影。
海图小于1: 500,000的地形图大多是等角截锥投影,也称为lambert投影3。
一条路有350公里长,这在地图上意味着3.5厘米。
则该地图属于:(B) A、地理地图B、小比例尺地图c、中比例尺地图d、大比例尺地图4。
我国地形图采用高斯-克鲁格投影6分带法的基本比例尺为:(B)1:10,000,1: 50,000,1: 100,000,1: 250,000,1: 500,000 b,1: 25,000,1: 50,000,1: 100,000,1: 250,000,1: 500,000 c,1:110以下对地图投影的描述不正确:(C)A、地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图区域的形状、地图表达的内容以及地图的发布方式都是选择地图投影方法B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交通地图、航空地图、军事地图等要求方向正确,应选择等轴投影;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需要保持正确的面积比较关系。
应选择等面积投影C。
无论在小面积大比例尺地图的制作中使用何种投影,在大方向和大面积上的变形D都是无法控制的。
高斯-克鲁格投影采用6分带法和3分带法,以控制投影变形不要过大。
为了保证地图的准确性,+1996。
地理坐标系的坐标单位为:(D) A,角度单位B,长度单位c,弧度单位D,测量单位|以下地图比例尺描述正确:(B)A,地图比例尺可分为数字比例尺和图形比例尺。
b、图形比例尺具有表达直观、计算方便的优点C,比例尺精度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在于可以根据比例尺精度选择精度较高的比例尺地形图D,地图上0.1毫米长度对应的地面水平距离称为数字比例尺8。
下面对地球椭球的描述是不正确的:(1)地球形状数学表示的研究。
目前,地球椭球参数有多组C。
同一地球椭球只能对应一个投影坐标D,不同的椭球拟合9。
WGS 84坐标的单位是:()A,经纬度B,弧度C,千米D,米10。
以下对地图分幅和编号的描述是不正确的:(1)地图分幅方法分为梯形分幅法和矩形分幅法。
矩形框架法通常用于将C、15,000、15,000和10,000比例的中小比例尺地图从1: 5000到1:100万进行框架。
分幅方法基于1: 100,000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为D,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一般基于地图轮廓西南角坐标的公里数,或11,如线号或行列号。
在我国某城市的地图中,两地实测实际距离为12.5公里,地图上的距离为2.5厘米,以下描述有误:()A,如果采用国家基本系列地图,则采用高斯克里金投影B。
根据国家基本比例尺的划分,地图比例尺应为中比例尺,根据此比例尺计算,在1: 10,000地形图中,地图上的距离应为12.5厘米,地图比例尺应为1: 500,00012。
以下关于比例尺的说法有错的地方是:()a、地图的比例尺是一个比率,没有单位,比例尺越大,制图精度越高为B,在制图尺寸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小,地面覆盖度越大为C。
“野外绘图长度与水平长度之比等于地图比例尺”的传统概念仅适用于小比例尺地图上的D。
事实上,当人们在数据库前面加上某个比例的前缀时,就意味着对数据的准确性和细节的描述13。
在我们目前的地图中,常用的投影方法是:()A。
常用的投影方法有高斯克鲁格投影、墨卡托投影和兰伯特投影。
大多数省级地图使用墨卡托投影B,1: 500,000地形图使用兰伯特投影C,1: 10,000到1: 500,000地形图使用高斯-克鲁格投影D,高斯-克鲁格投影的角度变形为零。
赤道处最大长度变形为±±14。
以下对地形图分幅的描述是不正确的:()A。
目前,我国采用的地形图分幅方案是基于1:100万地形图。
根据相同的经纬度差,定义大比例尺地形图B的分幅方法,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采用国际标准分幅经纬度差6和经纬度差4作为地图c,1:100万的标准分幅可分为16幅1: 25万的标准分幅地图d,1: 25万的标准分幅地图可分为4幅1: 50万的标准分幅地图1。
以下不是数据标准化和标准化的基本要求:()A,统一地理基础B,统一分类和编码原则C,数据交换标准格式d,统一文件格式2。
要保证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现状,必须实时进行:()A。
数据编辑b .数据转换c .数据更新d .数据匹配|在抗震救灾中,为了有效地帮助各级领导做出宏观辅助决策,我们最需要改进的数据是:()A,现状b,数据精度C,数据完整性d,数据逻辑一致性4。
下面对元数据的描述是错误的:()A,元数据是数据b在地理信息中用来描述地理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法、空间参考系统、管理模式等特征。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C的数据,元数据有时也称为数据字典D,元数据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5的前提和基本保证。
地理信息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1)名词术语的内涵、数据获取原则、空间定位框架b、数据分类标准、数据编码体系、数据组织结构c、数据记录格式、数据质量含义D,以上三项+6。
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导致空间数据错误()A .当陆地边界线与行政边界线重叠时,分别进行矢量化B,相邻地图页的边界C,数据从32位计算机移动到64位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D,由于原始地图数据的单个图形元素断裂,地图信息不完整7。
在对某一区域的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自检时,发现该区域的行政总面积略大于土地类型区的总面积。
解释数据:()a、现状差b、数据精度低c、数据完整性差d、数据逻辑一致性差|以下对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描述是错误的:()A、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灵魂,没有有效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没有一个好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系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B,在大多数情况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是整个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中最昂贵的部分。
一般来说,获取数据的成本是整个项目成本的50%-80%,℃,良好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
良好的地理信息系统用户需要充分挖掘数据中的信息D。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源的质量。
对于不符合精度要求的数据源,我们可以在数据采集9后进行高精度纠错。
在某一地区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时,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影像底图与实际有很大的差异。
解释数据:()A,逻辑一致性差b,数据精度差c,数据完整性差d,现状差1年,“二值化”是处理数据的一个技术步骤:()a .扫描数据b .矢量数据c .关系数据d .属性数据2。
在栅格数据采集过程中,为了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增加栅格像元的面积;(2)减少栅格像元的面积;(3)改变栅格的形状;(4)减少栅格的总数(C)。
数字高程模型的表示方法包括:(1)根据高程点数据进行整体拟合或局部拟合;(2)用地形要素线表示地面高程;(3)离散采样数据点建立DEMD。
不规则三角网络模型的数据存储方式比规则网格模型更复杂。
在平坦地形中有大量的数据冗余,因此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建立数字高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