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特征的描述及分析要点
高中地理 高三专题复习--地形特点描述
1
如何描述一区域的地形地势? ①地势高低及起伏状况(形陆架。 ④ 最高峰位置、海拔。
2
描述该地区地形特点
1、以高原为主,海拔较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
3
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特点。
(1)内力作用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谷地或低地; 外力作用是黄土和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冲积平原。
11
(3)①地:修建水库,打坝拦水,淤地固沟;营造水土保持 护坡林。②地:平整土地,建设基本农田;营造护田林网。
(2)分析图B所示区域的水文、水系特征对下游河段产生的影响。
(2)含沙量大(多泥沙),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中游多 支流,夏秋季洪水量增加,加剧下游洪水威胁。
17
• 右图中等高线的 等高距为1000
米,读图回答问 题
• (3)简述M河的 水文特征。(8分)
水量丰富,落差
M
大,多峡谷,水
能丰富
18
(3)为了确保b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请分别说出合理利用和治理保护
①、②地(图A中)土地资源的措施
12
13
塬 墚
峁
14
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思路
流量大小、
水位高低、
量
河流水
文特征 的描述 温 思路
季节变化(汛期) 流速 水能 结冰期、凌汛
质
含沙量、受污染状况
15
08年全国1卷
G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 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
• 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水面积广。
16
((12))特描征述:图多示内地流区河年和降时水令量河分,布流状量况季。节变化大,有 结冰期(。1)自天山向南北两侧递减。
高考地理复习地形特征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地形特征描述地形特征描述是地理学中对地表特征进行详细描述的过程。
地形特征描述通常包括对地表地貌、水系、气候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揭示地球表面的形态、特点和变化,并将其归纳为不同的类型和区域。
首先,地表地貌是地球表面上各种地形的总称。
地表地貌是由地壳运动和侵蚀作用形成的,它包括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等各种类型。
平原是一种地势平坦、海拔较低的地表地貌,广泛分布于大陆沿海地区、河流流域和干燥地区。
山地是由地壳运动和地壳断裂形成的,具有陡峭的地势和较高的海拔,常伴随着山脉的形成。
高原是一种地势较高、相对平坦的地表地貌,通常位于大陆内部,由于长时间的风化和侵蚀,形成了广袤的高原地貌。
丘陵是介于平原和山地之间的一种地表地貌,它具有起伏的地形和相对较低的海拔。
其次,水系是地球表面上各种水流系统的总称。
水系包括河流、湖泊、湿地和海洋等。
河流是由地表径流形成的,是地球表面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流有源头、支流、干流和入海口等部分,形成了不同的河谷和河口地貌。
湖泊是由地表洼地积水形成的,它们通常位于山地、高原或冰川的前缘,具有不同的形态和水文特征。
湿地是由地表水、湖泊和河流等水体交汇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物种组成。
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水体,它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具有深海平原、大陆架、海山和深海沟等地貌特征。
最后,气候是地球表面大气环境长期平均状态的总称。
气候包括温度、降水、风向和湿度等多个要素,它们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和区域。
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热带气候区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气温高、降水丰富,常年高温多雨。
温带气候区主要分布在赤道和极地之间的地带,具有四季分明、温度适宜的特点。
寒带气候区主要分布在极地附近,气温极低,降水少,常年寒冷。
综上所述,地形特征描述是地理学中对地表地貌、水系和气候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揭示地球表面的形态、特点和变化。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和多样地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区域地理内容。
本文将从经济、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简要介绍中国的区域地理特点。
一、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发达,而西部内陆地区相对落后。
这主要是由于历史、地理、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致。
1.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其接近港口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这些地区如上海、广东等,具有发达的制造业、金融业和对外贸易。
同时,这些地区也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2.西部内陆地区: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大部分地处高山、盆地和沙漠区,交通条件相对艰苦,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匮乏。
然而,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西部地区的发展,如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等。
二、文化多样性的区域特点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各个地区因为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差异,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1.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以北京为代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各种文化遗址。
例如,长城、故宫、天坛等都是世界著名的文化景点。
2.川渝地区:川渝地区以四川和重庆为中心,以川剧、火锅等特色文化而闻名。
此外,该地区还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世界上三大峡之一的长江三峡。
3.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等省,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这里的杭州西湖、石林、黄果树瀑布等都吸引了大量游客。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区域地理还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问题,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应对空气污染、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挑战。
1.京津冀环境治理:京津冀地区是中国一大城市群,也是重要的经济区域,但由于工业发展和车辆排放等原因,该地区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中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环境治理措施,并加强了产业结构调整和非化石能源的使用。
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之地形特征描述
命题规律根据近年问答题的设问,一般有以下类型:1. 特征问题;2. 区位问题;3. 分布规律;4. 评价问题;5. 意义问题;6. 措施 7成因问题。
一、特征描述。
例1:描述我国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1地形以高山为主,多峡谷,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3喀斯特地地貌发育。
例2:(2011年全国文综卷,36题)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左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2)、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答案:①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②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例3:(2010年全国文综新课标,36题)左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12分)答案: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
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
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短。
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例4:(宜昌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调考试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8分)(1)分析该流域内的地势特征及布哈河河流水系特征。
(12分)答案:地势特征: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间;公路沿中间湖泊修筑表明四周高中部低(或地势自四周向中部降低)。
(4分)水系特征:①布哈河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所以该河自西北向东南流,是注入青海湖的最大的河流;②布哈河位于青海湖的最大河谷中,支流多,流域面积大;③北边支流多,南边支流少;④布哈河位于青藏高原北侧,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所以河道较窄、较浅;B 以上河段河道较弯曲,B 以下河段较平直。
高三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地理特征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地貌、气候、水文和人文现象等。
在高中地理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地理特征来认识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掌握地理知识,从而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对高三地理特征知识点的总结。
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等构成。
地球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陆地占地球总面积的29%,海洋占71%。
二、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公转使地球沿着太阳轨道运动,形成季节变化。
三、地球的地貌特征1. 山地:山地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包括山脉、山系、山地地形等。
山地对于降水分布、气候带划分和土地资源分布等都有重要影响。
2. 高原:高原是相对于平原而言的地形,海拔较高,地势相对平坦,居高原地区的气候、水文等特征与其他地区有很大差异。
3. 平原:平原是陆地上的广阔平地,海拔相对较低,多为河流冲积形成,是重要的农田和城市发展区。
4. 河流:河流是地表的水系,通过冲刷、沉积等作用,对地形和土地资源产生重要影响。
河流可以划分为源头、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等。
5. 湖泊:湖泊是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静水体,对调节气候、供水等有一定作用。
6. 海洋:海洋占地球表面较大部分,对气候、水蒸发和温度等有重要影响。
四、地球的气候特征地球的气候受到纬度、海陆分布、海洋洋流、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 气候带:气候带是根据纬度划分的地球上的气候区域,包括寒带、温带和热带。
2. 气候要素:气候要素包括温度、降水量、湿度、风向和风力等。
不同气候带的气候要素存在明显差异。
3. 气候类型:不同地区根据气候特点可以划分为热带雨林气候、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五、人文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是指人类活动对地貌和气候等地理要素所产生的影响。
1. 城市:城市是人类集聚的地方,城市的位置、规模、人口等受到地理要素的制约。
高中地理 地形地质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地形地质知识点总结☆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表形态特征:以ХХ地形为主(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多种地形条件下)。
2.地势高低:哪边高哪边低(如地势西高东低等);地势起伏状况。
3.特殊区域特征描述: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4.沿海地区考虑海岸线:非洲海岸线平直;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地形地貌成因分析: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1.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形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2.冲积扇:河流上游地区坡度大,水流搬运能力强,河流将上游泥沙带到出山口,在出山口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形成扇形堆积体。
3.流石滩(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剧烈的昼夜气温变化和冻融作用下(风化作用);岩石表面裂隙发育,不断崩解破碎;岩屑和碎石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向下滑动,在较平坦处堆积形成流石滩。
4. 乌尤尼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因海水干涸而成):早期,该地为海洋,受板块挤压作用,安第斯山脉隆起,形成以海水为主的湖泊;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蒸发后形成盐沼。
5.刚果河入海口处未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刚果河入海口处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刚果河流域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如果河流流经湖泊或湿地,泥沙大量沉积,河流含沙量小);刚果河入海口附近洋流携带泥沙能力强。
6.乐业天坑群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答题模板:①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②石灰岩经地壳抬升成陆地,③流水侵蚀、溶蚀形成巨大地下溶洞;④重力坍塌成天坑。
7. 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宝石(变质岩)富集于冲积层的过程:含有宝石的变质岩,随着地壳运动隆起上升并出露于地表;后经外力风化和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而富集于冲积层(沉积岩)中。
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及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及学习方法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及学习方法一、地理学科特点1、以人地关系为线索。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居住的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关系的科学。
高中地理学科体现了人类与其居住环境之问的密切关系,在教材安排上,上册组织了地理环境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自然地理知识;下册则组织了人类与环境关系突出的几个重要方面;资源与能源,既属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又是人类和环境联系的重要媒介,农业称工业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方面,人口和城市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表现和重要过程,最后以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总结全书内容。
它选取了人文地理知识的九个突出的内容,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这是以系统地理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的特点。
2、注重基础知识的阐述。
高中地理以阐述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和地理理论等理性知识为主,这符合高中学生认识规律和知识水平、智力发展特点。
如在教材中介绍了天体概念及其运动,大气运动及其原理,水平衡与水循环的原理,地壳运动及其构造理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资源能源的概念分类、特征,农业工业的发展条件,经营方式或布局原则等,这些知识都是在理论上进行说明的,能使学习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人地观、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等观点。
3、与我国的经济建设相结合。
地理课的作用就是要进行地理教育,阐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提高文化科学素质,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建设中。
高中地理更是紧密结合了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能源与粮食问题、城市化问题等,使未来的建设者能从小了解这些情况,树立正确观点,以便将来能参与解决这些问题。
对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实际,如国土整治、资源开发、农业经营、工业布局、水利建设、城市规划、人口发展、环境保护等也都有所涉及,使学习者对国情、国策从理论上进行理解。
[1]4、注重思维训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中阶段正是智能发展的关键阶段,各学科知识的学习都应为学生的智力发展提供条件,高中地理学科为培养学生观察、实习、调查、评价环境、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地理问题的技能和能力方面,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与可能。
高中地理七大模块考点及要点分析
高中地理七大模块考点及要点分析高中地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也是高考中的必考科目之一。
高中地理知识相当丰富,需要我们在平时认真背诵和积累,才能在高考中拿到好成绩。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地理的七大模块考点及要点,下面就分别进行分析。
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基础,也是高考考察的必考重点。
在自然环境这一模块中,有以下考点:1.地球形态与绕日运动——要了解地球的形态、大小及它的绕日运动,以此来学习太阳辐射、地球气候、季节、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知识。
2.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差异——要了解世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区域差异,如气候、植被、土壤、地层、地貌等方面。
3.地球与地理圈层——要了解地球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包括地质构造、大地构造、板块构造、蛇纹石、构造地貌、地震、火山、岩石等方面的知识。
二、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占据高考命题的重要模块,其考点包括:1.人口与人口问题——要了解人口、人口增长、人口结构、人口迁移、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压力等方面的知识。
2.城市与城市问题——要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人口、城市规划、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知识。
三、社会经济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其考点包括:1.资源与能源——要掌握不同的资源类型,如能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并了解地球环境对资源的限制和保护。
2.农业与工业——要了解农业和工业的历史和现状、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种植制度、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四、环境与发展环境与发展是一个准入门槛,高考中也常被考察。
其考点包括:1.环境问题与治理——要了解环境问题的背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保护主义等方面的知识。
2.可持续发展——要了解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调整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五、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重要领域之一,其考点包括:1.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要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数字地球等方面的知识。
高二区域地理地形特征分析知识点
高二区域地理地形特征分析知识点自然地理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地形特征。
高二的学生们在学习地理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地形特征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构造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对高二区域地理地形特征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高原地形高原地形是指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高的地区。
高原通常由大型地体抬升而形成,具有一定的高度和面积。
高原地形在我国分布广泛,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
高原地形的特点是地势平坦,丘陵和山脉较少,多为广袤的高原平原。
高原地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活动和地下构造的作用,如地壳运动,岩层隆起等。
此外,气候条件的影响也会对高原地形的形成产生重要作用。
例如,气候干旱的地区更容易形成高原,因为水分的流失导致了地表的抬升。
二、山地地形山地地形是指地势起伏,海拔较高的地区。
山地地形通常由地壳活动引起,如地震、地裂缝等。
山地地形在我国也非常常见,如喜马拉雅山脉、长江三峡等。
山地地形的特点是起伏不平,山脉交错,地形陡峭。
山地地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作用。
在地壳运动中,两个地块发生碰撞或相对运动,会造成地壳的抬升、挤压和断裂,形成山地地形。
例如,我国西南地区的喜马拉雅山脉就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带形成的。
三、平原地形平原地形是指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低的地区。
平原地形通常由沉积物的堆积而形成,如河流、湖泊的冲积作用。
平原地形在我国也是较为常见的,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等。
平原地形的特点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平原地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表水系统的作用,如河流的冲刷和沉积。
当河流冲刷岩石和土壤时,会将其搬运至低洼地区,逐渐形成平原地形。
此外,气候条件也对平原地形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多雨的气候有利于河流的冲刷和沉积。
综上所述,高二区域地理的地形特征主要包括高原地形、山地地形和平原地形。
高原地形通常比较平坦,海拔较高;山地地形起伏不平,地势较高;平原地形相对平坦,海拔较低。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貌特征等各类特征的描述
2019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貌特征等各类特征的描述高考大战在即,同学们是不是夜夜挑灯奋战呢?复习要找对方法,更要抓住重点,查字典地理网特为大家整理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希望同学们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地形(地貌)特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地势(如我国大致为西高东低)四个方面概括。
例如亚洲地形特征:地势中高周低;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大、平原狭小;山地、高原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和沿海地区;地面起伏极端(大);平均海拔950米。
非洲: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②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③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欧洲:①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②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③冰川地形广布北美洲:①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②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山,东部是低矮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③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南美洲:①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②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大洋洲:①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②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PS 高中地理一般考局部小区域,典型的区域需要运用背过的知识,而不出名的地方需要仔细读题看图找信息.2自然环境特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
我国西北地区:属温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自东向西为森林——草原——荒漠;荒漠面积广大;河流少、径流量小且多为内流河、内流湖;3气候特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A、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B、中国气候特征: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4河流水文特征——从流量的大小、水位的变化(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的多少、结冰期、河流落差等方面叙述。
高中中国地理的总结归纳
高中中国地理的总结归纳中国地理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中国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分布以及地域发展差异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高中中国地理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中国地理的基本概况中国是一个东方大国,处于亚洲东部,陆地面积第三大世界第一,陆地面积第三大,南海、东海和黄海环绕。
中国地势起伏较大,东部地势低平,西部山脉众多,平原有限。
中国地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自然地理特征中国地域广阔,自然地理特征多样。
中国地形多样,包括高山、高原、丘陵、平原、盆地、河流、湖泊等。
中国地貌主要分为四个地势带:青藏高原、西南山地、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
2.人文地理分布中国人口众多,人文地理分布差异明显。
中国分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工商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相对较弱,城乡差距明显。
二、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和水域等方面。
1.地形特征中国地形起伏较大,主要表现为四个地势带:青藏高原、西南山地、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
青藏高原是中国地势最高的地区,是世界屋脊,也是亚洲最大的冰川和高山峰群集中地区。
西南山地包括秦岭、大别山、巍巍山等,是中国的主要山地地区。
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是中国的两大平原地区,地势相对较低且土地肥沃。
2.地貌特征中国的地貌多样,主要包括高山、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等。
中国的高山地带主要分布在西部,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天山山脉等。
高原地带主要有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低山丘陵地带分布较广,包括太行山、武夷山和五岳等。
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如华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
3.水域特征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流,流域范围广阔,对中国的农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
地理特征的描述方法
地理特征的描述方法地理特征是指地理环境中具有独特性质或特点的地理要素或地理现象。
地理特征描述方法有多种,可以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多个维度进行描述。
以下将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地形是地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地形描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地形特征。
举例来说,高地通常指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区,常伴随着陡峭的山峰,对气候和植被等地理特征具有重要影响;平原是大面积的相对平坦地区,地势低洼,常伴随着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适宜农业发展。
气候是地理特征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向等。
气候描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气候区划、气温变化、降水分布等。
气候区划是根据气候类型的不同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区域,常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气温变化描述了地理区域的温度变化规律,可通过年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等指标来反映;降水分布描述了地理区域的降水情况,包括降水量、降水季节等,对植被分布和水资源等地理特征具有重要影响。
水文是地理特征中的重要方面,涉及水体分布、水资源利用、水循环等。
水文描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河流系统、湖泊分布、领海和渔业资源等。
河流系统描述了地理区域内河流的分布特点,包括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水量大小等指标;湖泊分布描述了地理区域内湖泊的分布情况,包括湖泊数量、面积、湖泊类型等;领海和渔业资源描述了地理区域内海洋的范围以及与之相关的渔业资源,对海洋生态和渔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植被是地理特征中的生物要素,包括森林、草原、沙漠等。
植被描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植被类型、植被分布、植被生长状况等。
植被类型描述了地理区域内植被的种类特征,包括森林、草原、沙漠等;植被分布描述了地理区域内植被的分布规律,包括植被带的划分、植被地带的海拔分布等;植被生长状况描述了地理区域内植被的健康状况,包括植被覆盖率、植被生长季节等指标,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等地理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地理 地形特征描述
1.地形以高原为主; 分布在大陆东部和 南部;山脉分布在 大陆西北和东南边 缘;中部和北部地 势较低。
2.地势东南高、西 北低,平均海拔 750米,被称作高 原大陆。
3.大陆东部有世界 上最大裂谷带—— 东非大裂谷
分三部分: 西部山地、 中部平原、 东部高原
分三部分: 西部山地、 东部平原与 高原相间
A
高,中部低,
起伏大。
等高线图 喀什所在区域 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说 明A处的地貌类型和区域 地形特征并解释喀什地区 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
冲积扇 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 地势自西北、西南向东 倾斜(或西高东低)。
早期:内力作用断裂 下陷;
后期:外力作用流水 沉积。
等高线图
图C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山间高原面起伏和缓。
流水溶蚀:溶洞、石林(喀斯特地貌)地下暗河、 崎岖的云贵高原
流水沉积: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平原、三角洲
分布特点: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区;溶蚀发生地必 须石灰岩广布(云贵高原、广西)
冰川作用形成哪些地貌?
冰川侵蚀: 角峰、冰蚀谷(“U”形谷)、峡湾 (挪威)、冰蚀湖(五大湖)、冰斗
冰川沉积: 冰碛平原(波状起伏的东欧平原)
据等温线图判断 读我国某地七月等温线分布图,描 述图中①、③两点之间地形特征。
①与③之间 为大致呈南 北走向的山 地地形;地 势由东向西 逐渐增高; 坡度向西越 来越陡,且 高差较大。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②地形复杂, 起伏很大;③中部高,四周低;
欧 洲 地 形 的 主 要 特 点
1.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为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2.北部,南部为山地,中部为波状起伏的平原 3.冰川地形广布、地形破碎、海岸线曲折(峡湾、冰 碛平原、角峰)
【高中地理】地形地质+地质分异规律+地表形态塑造等知识总结,都是考试重点
【高中地理】地形地质+地质分异规律+地表形态塑造等知识总结,都是考试重点一、地形地质☆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表形态特征:以ХХ地形为主(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多种地形条件下)。
2.地势高低:哪边高哪边低(如地势西高东低等);地势起伏状况。
3.特殊区域特征描述: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4.沿海地区考虑海岸线:非洲海岸线平直;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地形地貌成因分析: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1.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形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2.冲积扇:河流上游地区坡度大,水流搬运能力强,河流将上游泥沙带到出山口,在出山口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形成扇形堆积体。
3.流石滩(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剧烈的昼夜气温变化和冻融作用下(风化作用);岩石表面裂隙发育,不断崩解破碎;岩屑和碎石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向下滑动,在较平坦处堆积形成流石滩。
4. 乌尤尼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因海水干涸而成):早期,该地为海洋,受板块挤压作用,安第斯山脉隆起,形成以海水为主的湖泊;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蒸发后形成盐沼。
5.刚果河入海口处未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刚果河入海口处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刚果河流域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如果河流流经湖泊或湿地,泥沙大量沉积,河流含沙量小);刚果河入海口附近洋流携带泥沙能力强。
6.乐业天坑群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答题模板:①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②石灰岩经地壳抬升成陆地,③流水侵蚀、溶蚀形成巨大地下溶洞;④重力坍塌成天坑。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1.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到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的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的黑瞎子岛。
2. 地形特征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总体上呈阶梯状分布。
从西部到东部,依次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二、中国的气候类型与特征1. 气候类型中国气候类型丰富,东部主要为季风气候,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部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则具有独特的高原气候。
2. 气候特征中国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南北温差显著,南方温暖湿润,北方寒冷干燥。
此外,中国气候还受到季风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带来充沛降水;冬季则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寒冷。
三、中国的河流与湖泊1. 河流中国河流众多,主要分为外流区和内流区。
长江、黄河、珠江等为外流河,流向太平洋;塔里木河、黑河等为内流河,流向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
2. 湖泊中国湖泊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湖泊对中国的水资源供应、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四、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 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煤炭、铁矿、稀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资源量相对较低。
2. 环境保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修复等,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中国的人口与城市化1. 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超过14亿。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常考综合题 地形特征描述及成因分析课件 鲁教版
-12-
模型建构
模型应用
模型迁移
读图能力
-13-
命 题 调 研 明析考向
目 录 [迁移应用](1)图示海热拔点、地聚势起焦伏归→地纳形拓特展征。经纬度等→板 块位置及气候→推断地形形成的内力和外力作用及其表现。
CON(T2)E流N域TS内地形高差大,河流流速快,入海口泥沙沉积少;从纬度位
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典带雨题林广试布做(植被评覆析盖指率正高),水土流失较轻,河
流含沙量小;入海口附近大陆架窄小,泥沙较难沉积成陆。
创 新 模 拟 预测演练
-9-
模型建构
模型应用
模型迁移
读图能力
-10-
[套用模型](1)图示信命息题:等高调线研数值明及析其变考化向(周高中低),水系形
CON①T内EN力T作S 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
皱、断层)的角度分析典。 题 试 做 评析指正
②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 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风化、侵蚀、搬运、
堆积作用)。如河口三创角洲新的模形成拟条件预:河测流演挟练带大量的泥沙(物质
目录
CONTENTS
热 点 聚 焦 归纳拓展 典 题 试 做 评析指正
创 新 模 拟 预测演练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5-
模型建构
模型应用
模型迁移
读图能力
-6-
命 题 调 研 明析考向
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
、
,
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目 录 热 点 聚 焦 归纳拓展 答案:断块山 洪积—冲积平原 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
地理特征描述和分析要点
地理特征描述和分析要点地理特征描述和分析要点(一)一、地理特征的描述(一)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和土壤几方面入手。
简述井岗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答:低山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类型为红壤为主。
2、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例如描述拉萨市的地理位置特点:地处300N纬度位置低,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的交汇处。
3、对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组成、地势特点、海拔地势、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描述我国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喀斯特地地貌发育.4、对气候特征的描述: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
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入手。
描述旧金山的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干燥。
5、描述天气及天气变化:温度、湿度、风力和风向,阴晴气压等。
6、对河流特征的描述:结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的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凌汛现象水能。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
水系特征: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和形态、河网密度、落差和峡谷的分布。
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描述松花江的水文特征并分析成因。
松花江位置高、冬季长气温低、结冰期长;春季积雪融水补给,而出现春汛有两个月的汛期,流经林木茂盛含沙量小,由于补给水较充足汇入对支流较多,水量较丰富。
7、确定有关自然带类型:1、水平面上的气候对应的自然带;2、高度坡向(阳坡阴坡,背风否)(二)、人文要素的分布特点描述1、农业特点的描述:农业地位、农业类型、主要家产品、主要农业分布地区、主要作物、耕作方式、制度、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商品率。
高中地理特征
高中地理特征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研究的是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高中地理课程重点研究地球上的各种特征,包括地球的形状、气候变化、地势、水文系统等。
地理特征不仅仅是地球独有的,而且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以地理特征为主题,从地球形状、气候变化、地势和水文系统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地球形状地球的形状是地理学中的重要特征之一。
我们普遍认知的地球形状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
然而,通过科学测量,我们可以得知地球实际上更接近于一个椭球体,即在赤道处稍微膨胀,并在两极略微压扁。
这种形状造成了地球不同地区的自转速度不同,同时也影响了地球的气候和地势变化。
二、气候变化地理特征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气候变化。
气候是一个地理区域长期的天气状况统计值,是由降水、温度、风向和风速等因素所决定的。
地球气候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不同地区因地理位置、地形、陆地和海洋分布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例如,赤道地区气候炎热多雨,而极地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三、地势地势是地理特征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指的是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
地球表面充满了各种地形地貌,如高山、平原、盆地、河谷等。
地势的不同直接影响着气候、植被和人类活动。
例如,高山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植被类型多样;而平原地区气候温和,适宜农业发展。
四、水文系统水文系统是指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循环运动。
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湿地、地下水等。
不同地区的水文系统有所不同,例如,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而内陆地区则依赖于河流和湖泊的供水。
此外,水文系统的变化也与气候、地势和植被密切相关。
总结:高中地理特征涉及地球形状、气候变化、地势和水文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特征与地理学的其他分支如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密切相关。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各个地区的差异性,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利用地球资源,促进人类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特征的研究对于高中地理学习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地理的特点
高中地理的特点篇一:高中地理特征问题高中地理专题(十五):“特征”问题答题方法⑴ 地形(地貌)特征主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等方面概括.⑵ 地表环境特征主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⑶ 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⑷ 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的大小、水位的变化(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的多少、结冰期、河流落差、河床的宽窄、河水流速的快慢、河流长短、支流多少及分布等方面概括.⑸ 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⑹ 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⑺ 农业、工业、城市、旅游等区位特征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A.农业区位: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劳动力、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科技、政策B. 工业区位:自然因素:地形、水源等;经济因素:资源、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社会因素:个人偏好、工业惯性、国防、就业、平衡性别比例等;环境因素: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C. 城市区位: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河流(湖泊);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教、旅游D. 旅游(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区位:① 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② 市场距离;③ 旅游地位置及交通通达性;④ 地区接待能力及环境承载量;⑤ 稳定的社会环境。
⑻ 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特征的描述及分析要点一、地理特征的描述(一).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和土壤几方面入手。
简述井岗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答:低山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类型为红壤为主。
2、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例如描述拉萨市的地理位置特点:地处30N纬度位置低,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的交汇处。
3、对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组成、地势特点、海拔地势、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描述我国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喀斯特地地貌发育.4、对气候特征的描述: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
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入手。
描述旧金山的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干燥。
5、描述天气及天气变化:温度、湿度、风力和风向,阴晴气压等。
6、对河流特征的描述结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的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凌汛现象水能。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
水系特征: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和形态、河网密度、落差和峡谷的分布。
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描述松花江的水文特征并分析成因。
松花江位置高、冬季长气温低、结冰期长;春季积雪融水补给,而出现春汛有两个月的汛期,流经林木茂盛含沙量小,由于补给水较充足汇入对支流较多,水量较丰富。
7、确定有关自然带类型①水平面上的气候对应的自然带;②高度坡向(阳坡阴坡,背风否)(二)、人文要素的分布特点描述1、农业特点的描述:农业地位、农业类型、主要家产品、主要农业分布地区、主要作物、耕作方式、制度、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商品率。
如: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2、工业特点描述:工业地位工业部门工业产品、工业分布原料和市场的依赖程度等等。
如:德国鲁尔区传统工业的特点?意大利新兴工业的特点和美国硅谷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3、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的描述:面状分布:平原、线状分布:沿河流海岸线交通线分布、斑点状分布沙漠中绿洲。
4、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描述: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如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说明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的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典型即可。
上海市分布在哪里?——上海市分布在长江三角洲,黄浦江畔两岸。
①、“点”状分布一般有“众星拱月状”,“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如北京市城镇体系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
上海“宝山钢铁厂”分布在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北临长江。
②、“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
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点是沿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
又如“我国一月0℃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近似于与纬线不行,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③、“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
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
如、我国地理环境问题分布:西北的地理主要是荒漠化、盐碱化问题;西南的地理问题主要是石漠化、滑坡、泥石流、酸雨问题;东北主要是黑土肥力保持和湿地保护问题;江南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的立体利用问题。
而近海主要是海洋污染、生态破坏、休渔问题。
城市主要是城市环境保护问题及城市化问题。
二、地理特征分析要点:1、分析有关某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几何位置:一个地区几何中心;几个地区的结合部;或离几个重要地区远近。
(2)、交通的通达性和制约性。
(交通区位特点:区域内交通分析包括沿江沿海铁路公路航空线)举例:试述台湾,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答:台湾位于我国东部,台湾海峡沟通南海与东海,位于太平洋西岸重要航线上。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达腊岛之间,沟通阿拉伯海与南海,联系了印度洋与太平洋。
位于世界重要航线上。
是日本重要海上石油生命线。
2、分析太阳辐射(1)、纬度(同一纬度昼长和正午高度相等)(2)、天气和气候状况,(3)、地形高低和南北坡(阴坡、阳坡)举例: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于海南岛的原因?我国南坡相同植被比北坡高度偏高的原因?答:(1)西北地区降雨少,云层少,对大气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海南岛降雨多,云层多,对大气削弱作用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
3、分析气温的成因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下垫面因素(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地面植被状况地面反射率)人类活动因素。
气温高低:纬度——太阳辐射,洋流——寒暖流,海陆分布——海陆热力差异,地形——地势高低,人——植被破坏和城市热岛。
4、分析某地气候中气温要素的成因(1)、纬度(理想球面上同纬度气温相同,低纬高于高纬度);(2)、下垫面(海陆,洋流,地形);(3)、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结合,如地形举例:我国一月份00 C等温线东部呈东西走向,西部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原因?答:东部呈东西走向的原因是纬度因素。
西部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是地形因素。
5、分析气温年变化的因素(1)、纬度(不同纬度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2)、下垫面(地形、洋流和海陆);(3)、大气环流(风的性质和风向)举例:试析我国西北内陆气温年较差大的原因?答:我国西北内陆属温带大陆气候,夏季太阳高度大,云层少,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多,大陆热得快,温度高,冬季大陆冷得快,温度低,离冬季风源地近,加剧严寒。
6、分析某地某时天气中气温变化某地昼夜温差大的原因可能有:反气旋控制——晴天多,云量小;地处内陆,热容量大,变温快;天气系统转换了等。
下垫面的温度:此时的太阳辐射强度,云雾量及持续时间,物体的反射率和热容量等。
此时的大气运动:风向、天气系统(如锋面),地形地势。
举例:试析我国西北内陆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答:我国西北内陆属温带大陆气候,降雨少,云层少,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多,温度高,夜晚降雨少,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地面损失热量多,温度低。
7、分析某地降水的因素(1)、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具体要由所在纬度和东西海岸决定。
(2)、下垫面:特别是地面物理性质,地势高低,迎风坡和洋流的作用。
(下垫面是通过改变大气环流的性质影响降水的)8、影响某地降水多少的因素:——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及水文(1)、位置:主要是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
(2)、大气:主要包括大气环流、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①大气环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三圈环流中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其中低压带控制地区降水较多,高压相反;西风带内西岸降水多于东岸,信风带内东岸降水多于西岸。
季风环流中,夏季风降水多于冬季风。
②锋面:冷、暖锋、准静止锋过境时都易产生降水。
③气旋对应的是低压,气流上升多阴雨;反气旋对应高压,气流下沉多晴天。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大地形也会阻止水汽的进入,(4)、洋流: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5)、植被和水文状况: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的湿度较大,相对降水较多。
(6)、人类活动:城市湿岛效应是城市多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雨岛效应是城市尘埃多,凝结核多,雾和低云比效区多举例:试析我国台湾东北降雨特多的原因?答:东南季风或东北季风受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
9、分析气压和风(1)、同一高度和纬度1)气温高低和温差(季风的成因),2)空气的垂直运动(有无大气到达),(2)、不同纬度:由三圈环流决定,但差异大小受季节或温差制约(同一半球冬季强于夏季),(3)、不同同高度:海拔高气压低,海拔低气压高,(注意从气压中分析风向、风强)举例:德国风力发电为何在冬季最好?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压高吗?北半球东非高原的东北信风冬季强还是夏季强?答:(1)冬季西风带南移,风力强盛。
(2)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四川盆地海拔低,气压高。
(3)夏季。
10、分析气候的变化、天气的变化:从近地面的热力环流(风压流原理)进行分析:“热(高温低(压)升(气流上升)雨(成云致雨);冷(低温)高(压)沉(气流下沉)晴(干燥晴朗)”进行逻辑分析。
如:某地云雨多,应扣住“大气运动降温——气流“升空”或向高纬流是什么原因?某地干旱少雨,应扣住“大气运动升温——气流“下沉”或向低纬度流是什么原因?某地“冷”是如何变冷的?“热”是如何变热的?举例:简要分析,秋冬季“霜打洼地”的原因?答:秋冬季夜晚大气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水汽易达到冰点;洼地通风量低,地面热量损失多。
11、分析气候类型,特点及成因判断气候类型:以纬度或温度确定温度带;以经度或降水确定降水类型;从下垫面分析可能出现特殊情况。
分析气候特点及成因: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地面状况(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地面植被状况地面反射率)人类活动因素.举例: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各是什么气候类型?成因?昆明气候有何特点?答: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地处热带,受东南信风影响,迎风坡降雨多,是热带雨林气候。
西侧地处迎风坡降雨少,是热带草原气候。
12、分析我国沙尘暴现象产生的原因?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13、分析洋流成因(1)、风向和大小;(2)、补偿;(3)、密度差异举例:夏季索马里沿岸寒流形成原因?波罗的海和北海间密度流的成因?答:(1)夏季,索马里洋流从西南向东北流动。
索马里半岛的沿岸海域盛行西南风(离岸风),夏季风驱使表层海水向东北流动的速度快,表层暖水流走后,从邻近半岛的深水海盆地中升起较为冷的、含盐量较低的水团来补偿表层水,成为上升补偿流,导致索马里沿岸水温较附近海域水温低。
它虽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但洋流的温度比相邻海区海水的温度低,因此就形成了寒流,所以索马里洋流在夏季称索马里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