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
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降落伞比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的1.3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降落伞的原理、设计制作降落伞、降落伞的测试与改进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知道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2.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降落伞的设计原理,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2. 教学重点:降落伞的制作方法,降落伞的测试与改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降落伞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包(包括降落伞材料、测量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降落伞比赛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降落伞的工作原理,讲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3.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根据实验要求制作降落伞,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和稳定性。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降落伞设计对下降速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5. 降落伞改进: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如何改进降落伞的设计,提高下降速度和稳定性。
6.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改进后的降落伞,进行比赛,评选出最佳设计奖、最佳稳定性奖等。
六、板书设计降落伞比赛1. 降落伞原理2. 影响因素3. 降落伞制作4. 实验操作5. 数据分析6. 降落伞改进7. 成果展示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降落伞的工作原理。
2. 列举两个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3.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降落伞设计对下降速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4. 提出一种改进降落伞设计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答案:1. 降落伞的工作原理:降落伞利用空气阻力,减缓人的下落速度,使人安全着陆。
2. 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降落伞的大小、形状、材料等。
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教案:1.3活动:降落伞比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的物理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一章第三节“降落伞比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降落伞的原理、降落伞的设计与制作、降落伞的测试与改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降落伞的原理,理解降落伞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降落伞的设计原理、降落伞的制作过程。
2. 教学重点:降落伞的测试与改进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降落伞设计图纸、降落伞制作材料、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降落伞比赛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降落伞的原理和设计。
2. 知识讲解:介绍降落伞的原理,讲解降落伞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3.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降落伞,教师巡回指导。
4. 测试与改进:学生进行降落伞测试,记录数据,根据结果进行改进。
六、板书设计降落伞比赛1. 降落伞原理2. 降落伞设计3. 降落伞制作4. 降落伞测试与改进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降落伞的原理和设计过程。
2. 请介绍你制作的降落伞的设计理念和制作方法。
3. 根据你的降落伞测试结果,提出改进意见。
答案:1. 降落伞的原理是利用空气阻力,使降落伞在空中缓慢下落。
设计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合理的形状和尺寸、计算降落伞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我的降落伞设计理念是注重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制作方法是先制作降落伞的骨架,然后覆盖上合适的材料,进行测试和改进。
3. 根据测试结果,我提出的改进意见是增加降落伞的面积,以提高空气阻力,增加稳定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了对降落伞原理和设计过程的理解。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降落伞的测试与改进方法还不够清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降落伞的基本原理,包括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以及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
具体内容包括:1. 降落伞的原理:介绍降落伞的工作原理,包括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
2. 降落伞的设计:介绍降落伞的设计要素,如面积、形状、材料等,以及如何计算降落伞的阻力。
3. 降落伞的制作:介绍降落伞的制作方法,包括材料选择、剪裁、缝合等步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知道空气阻力和重力在降落伞中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降落伞的设计要素,能够计算降落伞的阻力。
3.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
难点: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降落伞模型、剪刀、针线等。
学具:纸张、剪刀、针线、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降落伞比赛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以及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降落伞的制作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降落伞的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享制作经验。
六、板书设计降落伞原理:空气阻力、重力降落伞设计:面积、形状、材料降落伞制作:材料选择、剪裁、缝合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降落伞的工作原理。
2. 请列举降落伞的设计要素。
3. 请描述降落伞的制作过程。
答案:1. 降落伞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使降落伞在空中缓慢下降。
2. 降落伞的设计要素包括面积、形状、材料等。
3. 降落伞的制作过程包括材料选择、剪裁、缝合等步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降落伞比赛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了降落伞的工作原理,掌握了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1.3活动:降落伞比赛》一等奖(教案)

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科学探究的根本要素。
2.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根本原理。
3.体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
4.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根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过程与方法】1.学生体验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
2.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根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树立善于参与讨论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果的意识。
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及通过科学探究培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播放设备、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天平、秒表、温度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播放视频:精彩的跳伞表演〔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课件展示:“通知〞〔学生兴致倍增〕。
明天我们就要举行一场降落伞比赛,为了在明天的比赛中获胜,现在我们一起来准备好不好?二、新课教学1、说明: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根本要素,学习实验的一些根本技巧。
按教科书中详细表达的的几个要素。
逐项分析这个活动中涉及探究活动的全部要素。
〔1〕提出问题: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对话〕可能与伞的形状、面积、伞绳的长度有关。
〔3〕制定方案、设计实验:控制变量法。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正确选择、使用仪器,测量长度、时间和伞面的面积。
〔5〕评价、分析论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6〕讨论交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
〔注意:讨论交流不是作为一个单一环节出现。
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3《降落伞比赛》教案

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3《降落伞比赛》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应该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准备,以确保孩子们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这次的教学活动是我为孩子们设计的一堂有趣的降落伞比赛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和制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堂课程时,我采用了实践性强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和测试降落伞,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整个活动的思路是以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发现降落伞的原理和制作方法,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降落伞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降落伞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 教学重点:动手制作降落伞和团队协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降落伞模型、剪刀、胶水等。
2. 学具:降落伞制作材料、剪刀、胶水、彩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降落伞比赛的短片,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然后向他们介绍降落伞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2. 讲解:向孩子们讲解降落伞的原理和制作方法,重点介绍降落伞的形状、材料和比例。
3. 制作:让孩子们分组制作降落伞,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他们的错误。
4. 测试:让孩子们将自己的降落伞放飞,观察其性能,然后讨论降落伞的优缺点。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动手制作降落伞和团队协作。
2. 活动难点:降落伞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降落伞的制作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但在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对降落伞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更大的降落伞,并观察其性能。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13活动降落伞比赛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13活动降落伞比赛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掌握重力和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了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重力和摩擦力的计算,降落伞原理。
难点:降落伞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实践操作中降落伞的设计与制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降落伞,称重器,计时器。
2. 学具:降落伞制作材料(如塑料布、绳子等),剪刀,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降落伞比赛的影片,引导学生关注降落伞的原理。
2. 知识讲解:a. 力的定义,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
b. 降落伞原理:空气阻力与重力平衡,减缓物体下落速度。
3. 例题讲解:讲解降落伞比赛中的重力、摩擦力计算实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不同降落伞的受力情况,并预测降落速度。
5. 实践活动:a. 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降落伞。
b. 进行降落伞比赛,记录下落时间,分析影响降落速度的因素。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重力和摩擦力计算公式。
2. 降落伞原理图解。
3. 降落伞比赛成绩记录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降落伞原理。
b. 计算: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降落伞作用下,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分别是多少?c. 分析:如何设计一个降落速度更慢的降落伞?2. 答案:a. 降落伞原理:利用空气阻力减缓物体下落速度。
b. 重力:mg;摩擦力:μN(N为降落伞与空气接触面的正压力)。
c. 设计要点:增加降落伞面积,提高空气阻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力的概念和降落伞原理,但在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对降落伞设计仍存在困难。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降落伞在军事、民用等领域的应用,提升学生的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的降落伞原理。
2. 教学目标中的学生理解降落伞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 活动:降落伞比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参与降落伞比赛的活动,掌握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以及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和结构;2. 掌握空气阻力的概念及其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3. 理解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降落伞比赛,深入理解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2. 教学重点: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降落伞模型、实验器材(如电子秤、计时器等);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降落伞模型、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不同的降落伞,思考降落伞的设计对下落速度的影响;2. 讲解降落伞的原理和结构,引导学生了解空气阻力;3. 分组进行降落伞比赛,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下落速度;4. 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空气阻力对下落速度的影响;5. 讲解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原理,让学生理解下落过程中能量的转化;6. 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降落伞原理;2. 空气阻力对下落速度的影响;3. 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降落伞的原理和结构;2. 分析降落伞比赛过程中空气阻力对下落速度的影响;3. 解释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原理,并给出实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降落伞比赛的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以及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更高效的降落伞,提高下落速度;或者探讨其他影响下落速度的因素,如降落伞的材料、形状等。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

行为习惯:大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抱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端正。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物理实验操作存在恐惧心理,害怕面对实验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分心,缺乏自律性,这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教学软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软件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观察和操作降落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降落伞相关的研究和案例,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降落伞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降落伞的奥秘。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 (新版)教科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源于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此部分内容涵盖了降落伞的设计原理、空气阻力的概念以及重力与浮力的平衡等物理知识。
六、拓展与延伸
1. 拓展阅读材料:
2019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3活动:降落伞比赛

2019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3 活动:降落伞比赛我设计这节幼儿园科学活动“降落伞比赛”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理解和掌握物理原理,提高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以降落伞为载体,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降落伞,并通过比赛的方式,观察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和稳定性,从而让他们直观地了解空气阻力、重力等物理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了解降落伞的原理,知道空气阻力和重力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科学实验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我设定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降落伞的原理,知道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
难点则是如何让孩子们在动手制作降落伞的过程中,观察和理解空气阻力和重力对降落伞的影响。
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我准备了各种颜色的塑料袋、剪刀、胶带、绳子等教具和学具。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个宽敞的操场,作为孩子们进行降落伞比赛的场地。
第一步,我向孩子们介绍降落伞的原理,并通过图片和视频,让他们了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和空气阻力的概念。
第二步,让孩子们分组,每组自行设计并制作降落伞。
在制作过程中,我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地使用剪刀、胶带等工具,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第三步,孩子们完成降落伞的制作后,我们在操场上进行比赛。
每组派一名代表,将降落伞绑在背上,然后从指定的高度跳下,看谁的降落伞下降得最慢、最稳定。
第四步,比赛结束后,我们回到教室,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到的现象。
我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空气阻力和重力对降落伞的影响。
在活动重难点上,我重点关注孩子们在制作降落伞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以及他们在比赛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对降落伞的制作和比赛都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互相协作,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在比赛环节,孩子们认真观察、积极分析,对空气阻力和重力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
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

教案: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3活动:降落伞比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3节的活动:降落伞比赛。
本活动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以及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
2.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降落伞面积和重力对下降速度的影响机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降落伞模型、计时器、测量尺。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不同的降落伞在空中下降的速度,引发学生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讲解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面积和重力的降落伞的下降速度。
4. 数据处理: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重力的关系。
5. 结果讨论:学生讨论实验结果,解释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重力的关系。
6. 例题讲解:讲解与降落伞比赛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重力的关系降落伞面积下降速度重力下降速度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降落伞面积与下降速度的折线图。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降落伞面积与下降速度的折线图,可以看出降落伞面积越大,下降速度越慢。
2. 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重力与下降速度的折线图。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重力与下降速度的折线图,可以看出重力越大,下降速度越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降落伞比赛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了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以及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寓教于乐是孩子们学习的最佳方式。
因此,我设计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实践活动——“降落伞比赛”。
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的设计方式以实践活动为主,旨在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活动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竞争意识,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降落伞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竞争意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降落伞的稳定性和如何使降落伞降落在指定区域;2. 教学重点:降落伞的制作过程和降落伞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降落伞模型、剪刀、胶水、彩纸、绳子等;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降落伞模型、剪刀、胶水、彩纸、绳子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以一个有趣的科学故事引入本次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2. 讲解:简要介绍降落伞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 制作: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自己的降落伞;4. 试验:孩子们进行降落伞的试飞,观察降落伞的性能;5. 比赛:组织孩子们进行降落伞比赛,比一比谁的降落伞降落得最准确;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降落伞的稳定性和如何使降落伞降落在指定区域;2. 活动重点:降落伞的制作过程和降落伞的工作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但在降落伞的稳定性方面仍有待提高;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家中继续探索降落伞的奥秘,尝试制作更稳定的降落伞,并邀请家长参与评价。
在本次“降落伞比赛”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动手制作和试飞降落伞,不仅了解了降落伞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还培养了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章 3 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章 3 活动:降落伞比赛三、活动:降落伞比赛一、教学分析设计:【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本堂课内容脱胎于初中物理教科版教材第一章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按照课标要求,学生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要素,学习实验的一些基本技巧。
作为物理学科的入门阶段,学生在前两节课中知道了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认识了初中物理实验室一些简单的常用仪器,掌握了长度测量的基本知识,对物理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产生了初步的兴趣。
但由于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相对薄弱(如:对质量的概念非常模糊,对质量的测量方法一知半解),因此无法完全按照教材中的要求,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例如,学生制作的降落伞,其质量、伞面材料、面积、形状、伞绳长度都有所不同,且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很难控制变量进行比较)。
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进行探究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设计探究方法;学生分组制作降落伞,然后根据降落伞落地的快慢不同来分析“影响降落伞下落快慢”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和交流评估,从探究过程总结出“控制变量法”,交流探究过程中的体会。
【设计思想】研究影响降落伞下落快慢的因素并非本节重要内容,且影响其下落快慢的因素很复杂,单凭这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并不能得到严谨的答案,因此,实验探究的结果在本堂课中并不是最重要的。
本堂课以学生体验活动为重点,教师只是体验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重要的是学生对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体验,以及对“控制变量法”的初步体验。
学生能积极主动参加探究各个环节的活动,分工合作,主动思考,此课的目的就应该达到了。
基于以上分析和认识,拟采用核心问题教学,通过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感性认识,定性地探究影响降落伞滞空时间的某些因素,通过反思探究过程,师生共同归纳出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控制变量法。
最后,再用得到的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加深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学案(精品教学设计)

3.活动:降落伞比赛1.能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重点)2.知道什么是控制变量法。
3.会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方案。
(难点)1.写出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1)提出问题(2)____ _ ______(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方案(4)_____ _____(5)分析论证(6)____ _____(7)交流合作。
阅读教材P162.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所谓“变量”就是那些影响问题的__ _____。
当影响因素有多个时,要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______ _______。
3.在测量之前应根据测量的___ _____选择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
4.测量仪器在使用前一般应先调整指针到零刻度,这个过程叫______ _____。
活动过程:1.分小组进行 2.根据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长短记录成绩。
(时.间长者胜....)实验探究:【提出问题】: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与那些因素有关?【猜想假设】:影响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的因素有__________ ____。
【设计实验】:(1)探究降落伞的质量对停留时间的影响:保持伞面的形状面积相同,改变伞绳的质量,放在空中,用秒表计时,比较伞在空中停留时间的长短。
(2)研究降落伞的面积对滞留时间的影响:保持伞面的形状和伞绳的质量相同,做伞面面积不同的两个降落伞,放在空中,用秒表计时,比较伞在空中停留时间的长短。
(3)探究降落伞的形状对滞留时间的影响:使用相同的伞绳,把轻重相同的长方形、圆形伞面,放在空中用秒表计时,比较伞在空中停留时间的长短。
【定性分析】:通过收集信息,找到影响伞在空中停留时间的因素是【定量分析】:30分析2和3可知:分析2和5可知:分析4和5可知:分析5和6可知:A组1.下列估测不合理的是()A一个人的身高约1.70m B.一张报纸的厚度约为67μmC.一名中学生1s心跳的次数约为20次D.一个人的体温约为36.8℃2.测量长度时,结果应该估读()A.一位B.两位C.三位D.越多越精确3.四位同学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正确的是()A.54mmB.5.40mmC.5.40cmD.0.54dm4.一天物理科代表王明走进教室,看到丽丽和张强正在争吵,丽丽认为“磁铁隔着物体还能吸引铁钉”,而张强认为“磁铁隔着物体就不能吸引铁钉。
2019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一章第3节 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案:2019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一章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降落伞比赛的实践活动,了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掌握空气阻力的概念,以及影响空气阻力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掌握空气阻力的概念,以及影响空气阻力的因素。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空气阻力的概念,影响空气阻力的因素。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空气阻力的概念,影响空气阻力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降落伞模型、风扇、测量工具(尺子、计时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不同的降落伞,并思考降落伞是如何工作的。
2. 讲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讲解降落伞是通过空气阻力来减缓下落速度的。
3. 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降落伞比赛,观察和记录降落伞的下落速度和空气阻力的大小。
4. 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影响降落伞下落速度和空气阻力的因素。
a. 降落伞是如何工作的?b. 什么是空气阻力?c. 影响降落伞下落速度和空气阻力的因素有哪些?六、板书设计降落伞比赛1. 降落伞的工作原理:通过空气阻力来减缓下落速度。
2. 空气阻力的概念: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阻碍运动的力。
3. 影响空气阻力的因素:降落伞的形状、面积、材质等。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降落伞的工作原理。
2. 请解释什么是空气阻力。
3. 请列举影响降落伞下落速度和空气阻力的因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降落伞比赛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了降落伞的工作原理,掌握了空气阻力的概念,以及影响了空气阻力的因素。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1

《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2、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
2、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树立善于参与讨论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果的意识。
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及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物理问题的兴趣。
重点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教具多媒体播放设备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天平秒表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量筒几个学生制作的小制作小发明气球(一些辅助材料)教学过程批注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展示“通知”,学生阅读过后,教师:同学们,高不高兴?生:高兴。
师:想不想在比赛中获胜?生:想。
师:为了在明天的比赛中获胜,现在我们一起来准备好不好?生:好!二、引导研究:1、材料的准备: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先写好计划,为了明天的比赛,我们先应干什么?(制降落伞),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做材料?(让学生举手回答,如纸、布、塑料等,然后综合得出最好的),还要什么?绳子。
2、仪器的选择:①对降落伞还有什么要求?教师用手在通知书上指出。
20克究竟是多少?我们用什么来称?磅秤?杆秤?案秤?(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因为它们的分度值不同,应该选择分度值较小的天平秤),你们会使用天平吗?过一会儿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②我们再看一看,还有什么要求?(指出3米)。
怎样测出高度是3米?需要什么仪器?(刻度尺)③比赛是比什么?(时间长为胜),那么这又要什么仪器?(秒表)3、天平的使用我们准备了所需的器材,下面一步就是要会使用这些仪器了,上节课就布置了,要求同学们在图书室或上届初二学生的物理书上自己找一找有关天平使用的方法,你们找了吗?有谁会使用天平,请给同学们说一说。
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活动:降落伞比赛-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活动简介本次活动是一场降落伞比赛,旨在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本活动适用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单元“自由落体运动”。
活动目的•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学会通过实践掌握降落伞下落的重要参数及其影响因素,如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等。
•练习物理实验的观察、测量和计算技能,提高计算和判断的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发扬探究精神。
活动流程阶段一:学习基本知识•第一步:教师讲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如重力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重力与地面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等。
•第二步:教师带领学生探究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实验测量空气阻力。
阶段二:实践操作•第一步: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4人。
配发降落伞若干个,以及不同重量的小球。
•第二步:每组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实验,先计算物体的理论下落时间和速度,然后通过实验测量实际下落时间和速度。
学生们需要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第三步:学生通过比较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差异,得出结论,如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
阶段三:降落伞比赛•第一步:组织降落伞比赛。
每组生产一架降落伞,降落伞上负载不同质量的小球。
•第二步:每组学生勾结一个为目标,降落伞的降落点如果落在目标区域内,得分。
•第三步:比较不同降落伞的性能差异,通过交流表彰最佳降落伞。
活动总结本次活动通过降落伞比赛,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物理实验探究的过程,加深了学生们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提高了学生们的物理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合作精神,发扬了探究精神。
相信这样的活动会对学生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教科版八年级物理《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2)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
2.过程与方法(1)体验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
(2)经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树立善于参与讨论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果的意识。
(2)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及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物理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领悟控制变量法。
【教学难点】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进行测量。
【仪器材料】薄厚不同的塑料膜、粗细不同的绳子、总质量为10克的钩码、秒表、规格(量程、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和老师事先制作好的降落伞。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一、通知降落伞比赛有关事项播放视频:观看伞兵跳伞表演。
1、通知比赛2、讲述比赛规则同学阅读课本26页竞赛通知,了解比赛时对降落伞的各项要求。
即:1.自制降落伞。
2.悬挂物为 10g 的钩码。
3.伞面和伞绳总质量不超过 20克。
4.降落伞从三米高出落下,在空中停留时间最长着为胜。
二、实验探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问题——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那些因素有关?分组讨论——分小组讨论交流,某一小组派代表回答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可能与伞的形状、面积、伞绳的长度、伞面与伞绳的总质量……有关。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肯定。
实验设计——选择方法:控制变量法猜想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在猜想中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很多,那么如何探究与某一个因素的关系呢?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探究以上我们的每一项猜想时如何利用控制变量法。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13活动降落伞比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降落伞的原理以及它在空气中的作用力。
2.学习如何设计和制作降落伞。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降落伞的原理及作用力。
2.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
3.降落伞比赛的准备和实施。
三、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让学生了解降落伞的作用和结构。
2.知识讲解(30分钟)
a.讲解降落伞的原理及作用力。
b.介绍降落伞的结构和设计要求。
c.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制作过程。
3.实施活动(40分钟)
a.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和制作一个降落伞。
b.老师提供一定的材料供学生使用。
c.学生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降落伞。
d.学生可以在实验室或室外进行试验。
4.比赛评价(30分钟)
a.比赛前,老师提醒学生检查降落伞的结构是否完整。
b.每个小组在指定的高处同时释放降落伞。
c.老师根据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和稳定性评价每个小组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可以理解降落伞的原理和作用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监督,确保每个小组的降落伞设计合理,同时保证学生的安全。
最后,通过比赛评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加强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 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案

活动:降落伞比赛材料的准备: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先写好计划,为了明天的比赛,我们先应干什么?(制降落伞),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做材料?(让学生举手回答,如纸、布、塑料等,然后综合得出最好的),还要什么?绳子。
(一)选择合适的仪器:1.对降落伞还有什么要求?教师用手在通知书上指出。
20克究竟是多少?我们用什么来称?磅秤?杆秤?案秤?(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因为它们的分度值不同,应该选择分度值较小的天平秤),你们会使用天平吗?过一会儿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2.我们再看一看,还有什么要求?(指出3米)。
怎样测出高度是3米?需要什么仪器?(刻度尺)3.比赛是比什么?(时间长为胜),那么这又要什么仪器?(秒表)(二)正确使用仪器:1.天平的使用。
我们准备了所需的器材,下面一步就是要会使用这些仪器了,上节课就布置了,要求同学们在图书室或上届学生的物理书上自己找一找有关天平使用的方法,你们找了吗?有谁会使用天平,请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说后,教师再边演示边讲解。
2.秒表的使用。
我们一开课就讲了怎样学好物理,请同学说一说?教师再复述一次,秒表如何使用,现在就要用上这一方法。
我们先要猜一猜:上面一些按钮是干什么的,然后试一试。
证明自己的所想是否正确。
(让学生,讨论、试一试),然后让学生演示,教师综合。
(三)研究测量技巧。
结合测量降落伞面积的方法启发学生一种新的特殊测量方法。
——数格子法。
小明同学要测出自己鞋底的面积,他的一只平底鞋放在方格纸上描绘出的形状如图所示,已知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2cm的正方形,数一下鞋底覆盖的方格数(凡不满一格的都计为半格),可算出这只鞋底的面积约为___________cm2。
三、比赛活动。
探究问题: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进行猜想:1.可能与降落伞的伞绳长有关。
2.可能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2)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
(1)体验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
(2)经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树立善于参与讨论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果的意识。
(2)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及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物理问题的兴趣。
【 教学重点 】
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领悟控制变量法。
【 教学难点 】
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进行测量。
【 仪器材料 】 薄厚不同的塑料膜、粗细不同的绳子、总质量为 10克 的钩码、秒表、规格(量程、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 和 老师事先制作好的降落伞。
【 教学过程 】
(一)引入新课
一、通知降落伞比赛有关事项
播放视频:观看伞兵跳伞表演。
1、通知比赛
2、讲述比赛规则
同学阅读课本26页竞赛通知,了解比赛时对降落伞的各项要求。
即:
1. 自制降落伞。
2. 悬挂物为 10g 的钩码。
3. 伞面和伞绳总质量不超过 20克 。
4. 降落伞从 三米 高出落下,在空中停留时间最长着为胜。
二、实验探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那些因素有关?
分组讨论——分小组讨论交流,某一小组派代表回答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可能与伞的形状、面积、伞绳的长度、伞面与伞绳的总质量……有关。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肯定。
实验设计——选择方法:控制变量法
猜想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在猜想中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很多,那么如何探究与某一个因素的关系呢?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探究以上我们的每一项猜想时如何利用控制变量法。
——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
1. 选择量程: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量程和分读值实验时比去根据需要学则合适哦的测量工具。
判断:在刻度尺、米尺、和皮卷尺中选择什么测量绳长,选择什么测量降落伞离地面的高度?
2. 调节零点:测量仪器使用前一般要先调零,如不能调零,要记录初始数据,进行修正。
3. 测量:读数时要求眼睛正视刻度,记录数据要求实事求是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4. 归整:实验完毕要整理器材,放回原处。
提问:对于伞面积的测量正方形的怎么测?长方形的怎么测?圆形的怎么测?如果伞面形状极不过则怎样测它的面积呢? 简介巧妙测形状不规则的面积的方法(见课本18页)。
课下探索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并制作出降落伞,活动课进行比赛。
三、课堂小结
通过讨论,我们了解了探究中测量的一些基本技能现在我们可以设计实验,探究降落伞的问题了。
祝同学们探究出科学的结论,在比赛中获胜!
四、实践活动
上网查询降落伞的知识以及伞兵的生活。
【 教学反思 】
本节活动课最容易混乱,一定在课前布置好任务,并且要学生真正体验控制变量法,不能光凑热闹,比如说让学生分小组,老师给规定变量。
这里需要指出:那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不变,而不能说哪些条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