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_2014
《羚羊木雕》原文及练习答案
![《羚羊木雕》原文及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3b8b51a26925c52cc5bfb4.png)
羚羊木雕张之路“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
它一直放在我桌子角上。
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
”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
”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
”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我没有理由了。
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
她学习很好,人一点也不自私。
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上星期一次体育课,我们全班都穿上刚买的新运动衣。
跳完山羊,我们围着小树逮着玩。
一不小心,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
我坐在树底下偷偷地抹眼泪,又心疼裤子,又怕回家挨说。
万芳也不玩了,坐在我旁边一个劲地叹气。
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上的大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当时,我觉得自己得救了,就把裤子和万芳换了。
后来,我听说为了这件事,她妈妈让她对着墙壁站了一个钟头。
七年级上册语文《羚羊木雕》原文及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羚羊木雕》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04d4e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a.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羚羊木雕》原文及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羚羊木雕》原文“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
它一直放到我桌子角上。
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到哪儿了?拿来我看看。
”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
”我觉得自身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
”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要看什么样的东西。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我没有理由了。
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
她学习很好,人一点也不自私。
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上星期一次体育课,我们全班都穿上刚买的新运动衣。
跳完山羊,我们围着小树逮着玩。
一不小心,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
我坐在树底下偷偷地抹眼泪,又心疼裤子,又怕回家挨说。
万芳也不玩了,坐在我旁边一个劲地叹气。
忽然,她跳起来拍着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上的大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当时,我觉得自身得救了,就把裤子和万芳换了。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368c7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c.png)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羚羊木雕阅读答案羚羊木雕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源于中国民间传统工艺。
它以羚羊为主题,通过木材的雕刻和加工制作出来。
羚羊作为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祥瑞动物,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羚羊木雕不仅保存了传统的手工艺技法,还融入了艺术家的创意和审美观念,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羚羊木雕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首先,选择适合的木材作为原料,一般使用硬质木材,如黄杨木、楠木等。
然后,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粗略的雕刻和修整,以将木材塑造成基本的动物形态。
接着,进行细雕和精雕的工作,将细节部分逐渐雕刻出来,使作品更加逼真。
最后,对作品进行打磨和上光处理,使其表面光滑细腻,增加观赏性和保护性。
羚羊木雕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无论在造型、技法还是题材上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它以自然、生动、富有动感的形态来表现羚羊的形象,同时也融入了中国传统的花鸟画、山水画和篆刻艺术等元素。
艺术家们通过深入研究羚羊的形态和特征,将其恰到好处地转化为艺术创作的对象,赋予作品以独特的美感和内涵。
羚羊木雕具有浓厚的装饰性和观赏性,适合用于室内装饰和艺术收藏。
它既可以作为摆设摆放在客厅、书房等场所,也可以作为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
同时,羚羊木雕还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展示窗口,通过展览和推广,向国内外观众展示中国传统工艺和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羚羊木雕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既保留了传统手工艺的精髓,又适度融入了现代审美观念和创意元素。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工艺特点,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品,羚羊木雕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羚羊木雕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学习和研究,不断发扬和创新这一民间工艺,并将其传递给后代。
2014年秋人教版七上:第3课《羚羊木雕》ppt课件
![2014年秋人教版七上:第3课《羚羊木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4833d4a58da0116c174970.png)
通过爸爸的语言、动作、声音你 能感受到爸爸有什么样的性格特 征? 沉稳、不可抗拒 爸爸:
场景三:
我:“为什么你不说 裤子是我的?”
万芳:“我妈是婆婆 嘴,她要是知道,早 晚也会让你妈知道。” “算了吧,反正我已 经站了一个钟头,要 是再换过来,你还得 站两个钟头…… ”
我:“送给你,咱俩 永远是好朋友…… 永 远!”
走进我的内心,再次感受万芳。 委屈 “我”: 大度、宽容 万芳:
合作研讨、探究发现:
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说,有的加入了动词,有的加 入了神态,有的加入了心理,有的在前面说,有 的在中间说,有的在后面说。 这样的说多种多样,各具风韵,这样多让文章摇 曳生姿,精彩纷呈。 这样的说就比我们每一次都是某人说某话的单调 要好的多。 下次写作文的时候,你也可以把文章也像羚羊木 雕一样写得多姿多彩。
对比场景三:
“为什么你不说裤子是我的?” 她嘿嘿笑着:“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 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 我要把裤子换过来。她却满不在乎地说: “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要是 再换过来,你还得站两个钟头„„ ” 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 到她手上说:“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 友„„ 永远!”
再次感受妈妈的情感,奶奶的立场 两难、恩威并用 妈妈: 理解我、无奈 奶奶:
场景五:
我:“万芳…… ” 万芳:“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 是挨揍了?” 我:“没有…… ” “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 ” 万芳:“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 么能这样呢?” 万芳妈妈:“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 家什么东西?” “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 这么贵重的东西呢?” “好好拿着,别难过,看 我呆会儿揍她!” 我:“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 我…… ” 万芳:“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 友…… ”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bdc1c9227916888586d730.png)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原文:羚羊木雕(节选)张之路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了门口。
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
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
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
屋子里静极了。
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
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_______地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地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
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
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
过了一会儿,她拿着我那只羚羊出来了。
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_______到我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受,看我呆会儿揍她!”?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路上一点儿声音也没有。
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
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羚羊木雕主要内容
![羚羊木雕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3349a7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1.png)
羚羊木雕主要内容《羚羊木雕》是一篇语文课文。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羚羊木雕主要内容,供大家阅读!羚羊木雕主要内容本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方),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方)把羚羊还“我”。
万芳(方)不但不生“我”的气,还安慰“我”,让“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羚羊木雕》展示了两种内心世界:“我”珍惜友情,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心中珍视的是贵重的羚羊木雕,由此教育“我”。
逼“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这样就起了冲突。
应该说,父母和“我”都是有问题的。
彼此多沟通交流,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一方面,要学会思考,有主见;但另一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更不能以冲动解决问题。
我们要学会理智地考虑问题。
如果在生活中,学会沟通,让父母、他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
而父母也应该多为儿女考虑,耐心与他们交流,这样就能尽量避免出现文中的矛盾冲突。
推而广之,遇事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羚羊木雕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我”在父母的逼促下把送给好朋友万芳的羚羊木雕要回的故事,表达了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理解和尊重的愿望,含蓄的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赞美了小朋友真诚而无私的友谊。
羚羊木雕人物分析本文的中心事物是羚羊木雕。
围绕羚羊木雕写出了两种人物:一种人物属于成人世界,即上一代人物,有妈妈、爸爸、奶奶、还包括万芳的妈妈;一种人物属于少年世界,那就是“我”和万芳。
这两种人物通过羚羊木雕的纠葛,各自展示出其内心世界。
这就是作者在本文中表现人物的最大特点。
“我”和万芳这一少年世界的人际交往,文中表现出来的这两个少年朋友的情感是纯洁的、真挚的、无私的。
两人上幼儿园时就形影不离。
“我”的裤子被树权划破了,两人换了裤子穿。
这一典型的事例生动地表明了万芳是“仗义的”。
《羚羊木雕》教案
![《羚羊木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ffa7412e3f5727a5e962d2.png)
飞舞教育教师备课教案教师姓名占晓丹备课时间 6.29.2014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上册上课时间7.9 课时计划1.5h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羚羊木雕》1.学习掌握课文中的有关生字词。
2.运用多种方法阅读课文,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充分感悟本文的人物思想感情,欣赏人物形象。
3.理清文章线索、结构,品味语言,随文讲解烘托、反问的修辞手法及叙述中的倒叙和插叙。
4.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好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和组织探究性问题的提出及解决,整体感知课文的人文精神。
5.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的关系。
从中获得有益启示,并能有效地解决好类似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①充分感悟文章中的人物思想感情,欣赏人物形象,整体感知课文的人文精神。
②文章线索、结构,品味语言,叙述中的倒叙和插叙。
2.难点:①整体感知课文中的人物思想感情,人物形象的人文精神。
②通过是非曲直正的辩论,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的关系,从中获得有益启示,并能有效地解决好类似问题。
教学过程一、课文整体理解该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
“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子女的行为遭到父母反对,父母有父母的理由,子女有子女的理由,子女处于弱势地位,当然只得被迫服从,但是子女的心理当初不复,受到了伤害,子女与父母的感情多少要受到点影响。
论是非,父母心目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和对子女做人原则的教育,“我”心目中珍视的是纯洁的友情,由此而起冲突。
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未提前讲明“贵重”。
“我”也是有欠缺的,在不知“贵重”又没有和大人商议的情况下自作主张把羚羊送人。
如果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很愉快的事情了。
子女靠父母培养。
父母是主导地位,子女的缺点,父母是有责任的,与其怪孩子自作主张,不如怪自己事前未讲清楚。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30673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7.png)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1. 羚羊木雕的起源羚羊木雕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古代木雕艺术。
早期,羚羊木雕艺术主要用于制作佛教雕像、纹章以及家具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家们开始将其应用于生活中更广泛的领域。
2. 羚羊木雕的制作工艺羚羊木雕制作主要采用原木材料,采用手工雕刻工艺。
首先,艺术家要根据设计图纸选择适合的木材,并磨平木块表面。
接下来,艺术家需要用雕刀将木块一层一层地削成想要的形状,用抽刀和打刀进行精细刻画。
羚羊木雕的制作周期较长,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其中,羊角部分的雕刻需要经验丰富的艺术家来完成,因为这部分需要技巧和经验并存。
3. 羚羊木雕的艺术价值羚羊木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材质天然,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心理以及历史背景。
羚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中国人民当作精神符号进行崇拜。
羚羊木雕塑是一种充满神秘感、文化内涵丰富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
4. 羚羊木雕的价值评估羚羊木雕在市场上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4.1、材料羚羊木雕的材料是观众和收藏家评估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质量的木材很少被使用,而且由于羚羊数量的限制,羊角的材料也很珍贵。
在制作过程中,良好的材料可以提高艺术品的价值。
4.2、艺术家艺术品的价值也受到创作者的影响。
羚羊木雕的艺术家需要具备技巧、经验、创造力和创造性,他们的作品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制作和雕刻才能完成。
4.3、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决定艺术品价值的关键之一。
在古玩市场上,羚羊木雕品质要求高,越老越珍贵,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5. 羚羊木雕的保养为了保护羚羊木雕的艺术价值和持久性,需要提供正确的保养和存储条件。
以下是一些建议:1.避免长时间放置在阳光直射处;2.避免使用含有酸性或碱性成分的清洁剂;3.定期用干净、柔软的布擦拭羚羊木雕,可用专门的保养和防护液;4.在存储时,为了避免潮湿的环境,可使用干燥剂。
《羚羊木雕》阅读感悟
![《羚羊木雕》阅读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3195c71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8.png)
《羚羊木雕》阅读感悟
《羚羊木雕》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年迈的木匠在雕刻羚羊木雕时的故事。
虽然这只木雕羚羊已经被玩具批发商拿走了,但是它所散发的美丽和坚韧的精神却一直萦绕在读者的心头。
文章中,木匠的坚持和耐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雕刻的速度缓慢,但却让每一个细节都变得精致,让木雕羚羊栩栩如生。
他的耐性和专注不仅让人感叹,更让人感受到他对木雕这一手艺的热爱和尊重。
同时,这篇文章也让人深刻感受到木匠对生命和价值的理解。
不管是年少时的他还是现在已经年老的他,他都把自己的全部心思放在雕刻这件事情上。
虽然羚羊木雕最终并不是为了自己,但他却依然把它雕刻成了最美最完美的样子。
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领悟到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耐心和专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好。
同时,也要对自己做的每件事情心存敬畏和尊重,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做出真正意义上的精品。
《羚羊木雕》【精华版】
![《羚羊木雕》【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5531eb57be23482fb4da4cf3.png)
根据课文内容,“我”的年龄应该是在16 岁以下,因此“我”的行为应该得到法定 监护人(即家长)的同意。
2.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 万芳,事情怎样处理才更妥当?
例如,万芳妈妈说“你怎么能 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据此 可以设想,“我”的妈妈如果委婉 地跟万芳妈妈说这件事,劝万芳妈 妈不要责怪万芳,好好跟万芳说, 万芳就会把羚羊木雕还给“我”, 这样既可以保护孩子的感情,又可 以让孩子更懂事。
1.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 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1)父母心目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我”心 目中珍视的是友情,由此而起冲突。应该说,父 母是有欠缺的(如果当初父母讲明白羚羊木雕怎样 贵重,叮嘱女儿好好保管,女儿就不会轻易送人)。 “我”也是有欠缺的(倘若女儿事先征求一下父母 意见,也就没事。可见,小朋友还不大懂事,凡 事应该征求父母意见,可以避免做出幼稚的行为) 。 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 的事情了。
写作小知识
记叙的顺序
顺叙——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来写。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 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 叙述。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 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 的方法。 作用:(使文章设置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吸引
读者 )
插叙——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 叙事,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 (回忆)。
推而广之:
1.做事之前应当考虑周全,三思而后行。 2.遇事多商量、沟通,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我国的《民法通则》对于自然人的民事权 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有明确的规定。 《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岁以上的公 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 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第十六条则规定未成 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羚羊木雕》赏析
![《羚羊木雕》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0f2b2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b.png)
《羚羊木雕》赏析第一篇:《羚羊木雕》赏析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严正的朋友。
”羚羊木雕这篇文章,讲述的就是“我”和好朋友万芳之间纯真的友谊。
本文讲述了一件我送给好朋友万芳羚羊木雕的故事,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父母查问我关于木雕的事情,第二部分讲述了我将木雕赠送给万芳,第三部分讲述了父母逼我向万芳取回木雕的事情,第四部分写我虽然要回了木雕,但十分伤心难过,文中提到送羚羊木雕的事,那么,应该怎样处理才妥当呢?我认为应该先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询问家长羚羊木雕的重要性,然后经过父母同意才可以赠送给别人,所以说我的做法也有些错误,父母逼着我将木雕拿回来,这样不但伤害了我,也伤害了万芳,父母的做法也是错误的。
父母看重的是钱财,而我看重的则是友谊。
其中,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呢?作者的倾向很明显:儿童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尽管他们幼稚,但是不能粗暴的伤害他们的心灵。
孩子的心灵比任何贵重的东西更加重要,只知东西贵重,不知孩子的心灵贵重,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这件送木雕的事情使一家人出现了分歧,应该怎么避免此类事情发生呢?我们要与父母多交流沟通,这样父母才会知道你内心的想法,只有家庭成员相互包容理解,这个家庭才会更和谐。
本文有许多优美而蕴含哲理的句子如:“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此处的环境描写,表现了因为我的反悔而失去友谊的伤心难过孤单的心情。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我屈从父母应该怪,但我是迫不得已,主要怪父母不懂孩子的心、孩子间的感情,只知道木雕贵重,不懂有比这种更贵重的东西,不知道尊重孩子的感情及人格,态度简单生硬。
我们做事之前一定要请教家长,征求父母的意见,然后再行事,学会和家人沟通。
而且,金钱无法替代朋友,友情无价,我们要维护同学间的友谊,善于调节同学间的矛盾。
第二篇:羚羊木雕《羚羊木雕》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进入新的学校、新的班集体已经三个多月了,一定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对吗?现在就在这里,就冲你的朋友打一声招呼来表示你的友好,也让老师认识一下,哪个是你的好朋友? 生:(用各种手势向朋友打招呼)。
读《羚羊木雕》,学写作技巧
![读《羚羊木雕》,学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2c44e2faaea998fcc220e20.png)
读《羚羊木雕》,学写作技巧作者:麻永琴来源:《考试周刊》2014年第09期摘要:张之路的《羚羊木雕》是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篇目。
该文不仅揭示了少年儿童成长中的烦恼,更可作为写作范文借鉴,使学生从中受到写作启示,学习到语言描写的技巧、人物细节描写及景物烘托的写法,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羚羊木雕阅读写作技巧张之路的《羚羊木雕》通过对一个珍视友谊的女孩和她那重视金钱的父母的矛盾描写,揭示了一个社会问题: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如何才能化解。
其实,这篇课文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思考和启发,还可以作为一篇写作的范文来供师生共同探讨。
一、语言描写的技巧平时,同学们在作文中的人物语言描写比较单调,往往用“妈妈说:……”“我说……”之类的简单表达,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掌握进行人物语言描写的正确方法和技巧,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会很多。
在刻画人物语言时,利用人物的神态和动作加以烘托,既生动又形象,同时还能准确体现出人物心理。
如:“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
”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
”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
”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短短几句对话,描绘出妈妈的神态和动作,以及我的内心是如何的慌张、恐惧,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的紧张气氛。
二、形式多样的对话方式平时,同学们在作文中都喜欢采用“人物+说+内容”的方式,单一枯燥。
在《羚羊木雕》一文中,这种方式的使用很少,取而代之的是多种灵活的语言描写方式。
(1)人物在中间,话在前面和后面。
如:“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2)人物在后面,话在前面。
如:“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3)或者干脆只有语言,而不必交代人物。
如:“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虽只有对话,但读者同样可以读懂人物的身份及内心。
初中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8d20f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6f.png)
初中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原文及教案初中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原文及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原文及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羚羊木雕》原文“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
它一直放在我桌子角上。
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
”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
”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
”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我没有理由了。
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
她学习很好,人一点也不自私。
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上星期一次体育课,我们全班都穿上刚买的新运动衣。
跳完山羊,我们围着小树逮着玩。
《羚羊木雕》主要内容
![《羚羊木雕》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a64dc6690c69ec3d4bb7539.png)
《羚羊木雕》主要内容《羚羊木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精读课。
这是作者张之路的一篇微型小说。
该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产生的一场小矛盾。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
“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子女的行动遭到父母反对,父母有父母的理由,子女有子女的理由,子女处于弱势地位,固然只得被迫服从,然而子女的心理当初不复,遭到了伤害,子女与父母的感情多少要遭到点影响。
论是非,父母心目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和对子女做人原则的教育,“我”心目中珍视的是纯洁的友情,由此而起冲突。
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未提前讲明“贵重”。
“我”也是有欠缺的,在不知“贵重”又没有和大人商议的情况下自作主张把羚羊送人。
如果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产生这样很愉快的事情了。
子女靠父母培育。
父母是主导地位,子女的缺点,父母是有责任的,与其怪孩子自作主张,不如怪自己事前未讲清楚。
作者的倾向主要是教育子女的。
若从“我”这一面去看,是有教训可以吸取的。
小时候毕竟幼稚,做甚么事情跟大人商量商量是十分必要的。
这类矛盾是亲情与友情之间的矛盾,说到底仍是一个“代沟”问题。
因为时期的变迁,知识背景的不同,两代人在对待人生、理想、亲情、友情和价值观等方面必定会有种种差异,也必定表现在许多家庭里。
《羚羊木雕》展示了两种内心世界:“我”珍惜友情,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心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由此教育“我”。
逼“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这样就起了冲突。
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
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产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
作为中学生的咱们,一方面,要学会思考,有主见;但另一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
固然更不能冲动,以离家出走解决问题。
咱们要学会无比理智地斟酌问题。
如果在生活中,学会沟通,让父母、他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这样就可以尽量防止呈现文中的矛盾冲突。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f5fa5d4afe04a1b171de6f.png)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羚羊木雕》阅读答案1①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
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
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果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
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
屋子里静极了。
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②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③我手里搭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1.和选文第一段中“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相照应的一句话是哪一句话?答:和选文第一段中“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相照应的一句话是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 2.选中文中“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
”这句话中“妈妈的眼睛”是什么样的眼神?答:这句话中“妈妈的眼睛”应该是有恐慌、焦急、气恼和期盼的眼神。
3.选文中爸爸妈妈执意让“我”取回羚羊,奶奶却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你同意爸爸的观点还是奶奶的观点?请出门原因。
答:我同意奶奶的观点。
因为奶奶更懂道理。
她也知道羚羊贵重,但是,她更懂得执意让孩子取回羚羊,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多不好,对孩子间的感情影响多不好,对两家大人之间的关系多不好。
她把情义看得重于财者物是深明情理的。
4.课文与选文第③段文字相照应的是哪一段?答:与选文第③段文字相照应的是课文倒数第3段:“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咱俩还是好朋友’”。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21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答案:回顾“我”和万芳的真挚的友情(或:交代“我”与万芳的交往) 2 文中除了语言描写,还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答案:还运用了心理和行动的描写方法 3 奶奶“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是为什么? 答案:奶奶知道儿媳是一定要让“我”要回木雕的,也知道我的难处,所以左右为难,不好说什么. 4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中“等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案:等待着”我“答应去要回木雕. 5选文中从哪些方面写妈妈一定要追回木雕? 答案:第一拿出糖果盒叫“我”去换第二说自己舍不得送人第三等待“我”的表态第四反驳奶奶的话. 6 “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含义是什么? 答案:表现奶奶对孙女的疼爱及批评儿子儿媳重财轻义的行为. 7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如何处理当时的局面? 答案:羚羊木雕到底该不该要回,要看看父母的做法有什么不好.他们这样做,使女儿非常伤心,从开头“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到结尾为反悔而伤心之至,始终被父母逼得难受. 我会支持奶奶,因为做人中重要的是厚道,不能重财轻义.《羚羊木雕》阅读答案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羚羊木雕》课件
![《羚羊木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0ab0b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6.png)
欢迎大家来到《羚羊木雕》PPT课件,本课件将介绍羚羊木雕的制作工艺、文 化背景和未来前景,让我们一起了解这项非常有价值的传统文化艺术。
什么是羚羊木雕?
1 传统工艺
羚羊木雕是传统的手工木雕工艺,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
2 以羚羊为主题
羚羊木雕的雕刻以羚羊为主题,是西北地区著名的民间艺术品之一。
民间工艺文化的代表
羚羊木雕是西北地区民间工艺文化的代表,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传达民族精神与技能
羚羊木雕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智慧,能够传达技能和知识,传承民族文化和技艺。
羚羊木雕的现状与未来
1
现代应用
2
羚羊木雕已不仅仅是民间艺术品,也应
用于现代家居装饰、礼品和纪念品等领
3
域。
发展历程
羚羊木雕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受到各 个年龄段人群的喜爱和支持。
3 多种形态
羚羊木雕形态多样,有立雕、胆雕、板雕、套雕等多种形式。
羚羊木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1
源于西北民间文化
羚羊木雕起源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民间文化,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2
受到大自然的启发
羚羊木雕的灵感来自人们对大自然和野生动物为传统的祭祀用品,用于祭祀山神、土神等山林神明。
羚羊木雕的制作工艺
采集材料和工具
采用上等松木作为主要材料, 使用各种刀具进行雕刻。
开始制作
设计图纸并用铅笔在松木上作 出标记,然后进行刻画和雕刻。
完成作品
上漆并拼接,使用手工打磨, 为作品增添光泽和美观。
羚羊木雕的功能和用途
羚羊木雕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文化遗产之一
羚羊木雕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羚羊木雕》中的个性化语言表达
![《羚羊木雕》中的个性化语言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4281ed08bcd126fff7050b3d.png)
《羚羊木雕》中的个性化语言表达作者:来源:《作文周刊·初一·人教·同步辅导版》2014年第26期在《羚羊木雕》中,作者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父母的逼迫下把送给好朋友万芳的羚羊木雕要回的故事,表达了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的强烈愿望。
其中,文章所塑造出的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之所以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是因为作者使用了非常个性化的语言来写作。
一、“言为心声”,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所谓“言为心声”,即语言是每个人的情感最为直接的表露。
要想让人物形象逼真传神地跃然纸上,同学们就不妨借助想象的写作手法,在描写中融入生活画面,用个性化的语言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性格、修养癖好等,使读者观其言即知其人,闻其声便明其性。
但是,不同性格的人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所表现出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如同是脾气暴躁的人,武松的语言率直坦荡,鲁智深的语言耿直刚烈,李逵的语言憨直鲁莽。
同样,不同职业的人也有着不同的语言特征。
如工人语言的直率,军人语言的坦诚,商人语言的圆通,教师语言的雅致等,无不打上了职业的烙印。
具体写作的时候,同学们务必要结合人物的年龄、身份;结合人物说话时的神情、动作;结合人物说话时的具体场合;结合人物的文化素养、个性特征等方面进行写作。
因为个性化的语言只有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显得更加真实。
●课内巩固1.结合课文内容,从人物的性格特征方面入手,对下列语句进行简单的赏析。
(1)“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2)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
屋子里静极了。
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3)“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课外拓展2.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情景设置,完成后面的题目。
[情景]这些天,小玫在网上交了个朋友,打算于周末跟他见面。
对此,家人的看法各不相同。
请从每个人不同的身份及性格特征出发,写出家人在对待这件事情上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之路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分析性格、 角色表演。 2、积累字词,了解插叙的作 用 3、 联系生活,学会与他人 沟通。
pēng 怦怦 逮捕 dà i
chà 树杈
zuà n 攥
n 寒颤 zhà n 颤抖 chà
逮着玩 dǎi
怦
攥
规 范 书 写
杈
钟
逮
抹
规 范 书 写
颤
颊
文章有几个 人,写了什么事?
你能说出作者的创作目的 和本文的主旨吗?
这篇文章作者是站在 孩子的立场上,赞美了小朋友 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告诫做父 母的要理解少年的心,尊重他 们的友谊,不要重财轻义。
答
七、我来想
1、你知道记叙有哪几 种顺序?文章一开始 1、 课文中有一段文字似 乎与羚羊木雕无关,他 写了什么? 2、 这段文字有什么 作用?
要求:
语气、语调要准确。 表情、动作要形象。
严厉的妈妈; 冷酷的爸爸; 泼辣的万芳妈妈;通情达理的 奶奶;宽容大度的万芳;诚实 守信的“我”。
我来评议
演员是否表演 出了人物的性格特 征?
——对照表演, 抓住人物的神态、语气评。
我来回答
1、 父母为什么逼 我拿回羚羊木雕? 2、 我为什么不愿 拿回羚羊木雕?
愿天下所有的子女多一些与
父母的沟通,做他
们的朋友!
愿我们多一些交流,老师愿帮 你们学得更好、走得更远。
续写 想像“我”要回木雕到家后 的情景,加入适当的心理、动作 与语言描写,续写。
1、文中出场的人物有几个?请在课本中记下 2、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如何?请找出并标注
“一个 _________的木雕” “一个_________的故事” “一个_________的爸爸” “一个_________的妈妈” “一个_________的奶奶” “—个_________的万芳” “一个_________的 ‘我’ ”
文章为什么把开端放在发展之后?这 种写法叫什么? 发展阶段,是矛盾冲突的小高潮,文章一开 始就把小高潮摆在读者面前,这样能够引起 读者兴趣,更加扣人心弦。如果把开端部分 放在第一段,就难免平铺直叙,不那么吸 引 人了。 这种写法叫倒叙,就是颠倒正常的写作顺 序。 倒叙的目的,常常是为了吸引读者,使文章 故事有起伏波折之妙,更加生动感人
我来记
插叙作用
回顾“我”和万芳真挚的 友情,写出“我”把羚羊 木雕送给万芳的理由。这 样也使全文故事情节集中 紧凑。
父母逼我要回木雕
冲突
我送木雕给万芳
应 商 量
重 财 轻 义
人与人之间 需要互相尊重、 理解、沟通
重 义 轻 财
家是我们永远的港湾。 我们是风筝,父母便是线, 走到哪儿,牵到哪儿, 浓浓亲情永系心间。 爱他们, 就与他们交流吧! 交流, 是增进感情的源泉。
五、我来议
羚羊木雕该不 该送?
六、我来谈
既然已经送出了羚羊 木雕,你们觉得怎么处理比 较妥当?
2、 作者的感情倾向于
哪一方?从文中哪里能看 出来?
“这能全怪我吗?”表明了?
说明孩子也感到自己并不是没 有一点责任,没有一点错;但是造 成这种后果的责任主要在父母,不 该在已经送人后强迫孩子取回礼物, 严重伤害了孩子的感情。因而,奶 奶成了作者的代言人:“这样多不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