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

合集下载

方剂超强总结

方剂超强总结

一、药物组成配比:⒈左金丸:黄连:吴茱萸=6:1⒉当归六黄汤:黄芪:当归=2:1⒊六一散:滑石:甘草=6:1⒋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5:1⒌大补阴丸(熟地+龟板):(黄柏+知母)=3:2⒍旋覆代赭汤:旋复花:代赭石=3:1⒎麦门冬汤:麦冬:半夏=7:1⒏枳术丸:白术:枳实=2:1二、配伍特点:⒈培土生金:泻白散、参苓白术散、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

⒉金水相生:百合固金汤。

⒊滋水涵木:一贯煎。

4.清金平木:羚角钩藤汤。

⒌壮水制火: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⒍通因通用:大承气汤、芍药汤、桂枝茯苓丸、枳实导滞丸。

⒎散中寓收:小青龙汤。

⒏火郁发之:普济消毒饮、清胃散。

⒐逆流挽舟:败毒散。

⒑增水行舟:增液承气汤、增液汤。

⒒辛凉平剂:银翘散;⒓辛凉轻剂:桑菊饮;⒔辛凉重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⒕“苦寒直折”代表方:黄连解毒汤。

⒖“甘温除热法”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⒗“甘苦合用,刚柔互济法”代表方:黄土汤。

⒘治疗“风痰眩晕和痰厥头痛”的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⒙体现“辛开苦降”的是:半夏泻心汤、枳实消痞丸、小陷胸汤三、方义解析:1、“甘草”的配伍用意:⑴麻黄汤:①缓峻以防伤正(麻、桂);②调和诸药(麻、杏)。

⑵桂枝汤:扶正祛邪⑶逍遥散:益气和中,兼缓肝急。

⑷白虎汤:①护中;②缓峻。

⑸仙方活命饮:调药缓峻。

⑹四逆汤:①解毒,缓峻;②益气和中;③调和诸药。

⑺当归四逆汤:益气健脾2.“桂枝”的配伍用意:⑴枳实薤白桂枝汤:①通阳散寒;②降逆平冲。

⑵桃核承气汤:通行血脉。

⑶五苓散:①解表散寒;②温阳化气。

⑷苓桂术甘汤:①温阳化饮;②化气利水;③平冲降逆。

3.“芍药”的配伍用意:真武汤:①利小便;②缓急止腹痛;③养血柔筋;④敛阴护阴。

4.“桂枝芍药等量伍”的配伍用意:桂枝汤:①营卫同治,邪正兼顾;②相辅相成,汗而有源,滋而能化;③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

5.“人参”的配伍用意:⑴败毒散:扶正祛邪。

①扶助正气鼓邪外出;②使祛邪而不伤正气。

方剂学使用配比

方剂学使用配比

二、辛温解表麻黄汤【方源】《伤寒论》【组成】麻黄三两(9g) 桂枝二两(6g) 杏仁七十个(6g) 甘草炙,一两(3g)【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

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桂枝汤【方源】《伤寒论》【组成】桂枝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生姜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3枚)【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九味羌活汤【方源】张元素方,录自《此事难知》【组成】羌活防风苍术各一两半(各9g) 细辛五分(3g) 川芎香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各一两(各6g)【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小青龙汤【方源】《伤寒论》【组成】麻黄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6g) 干姜三两(6g) 甘草炙,三两(6g) 桂枝三两(9g) 半夏半升(9g) 五味子半升(6g)【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止嗽散【方源】《医学心悟》【组成】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二斤(各l000g) 陈皮一斤(500g) 甘草炒,十二两(375g)【用法】共为末,每服6~9g,温开水或姜汤送下。

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水煎服。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

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三、辛凉解表银翘散【方源】《温病条辨》【组成】连翘一两(30g) 银花一两(30g) 苦桔梗六钱(18g) 薄荷六钱(18g)牛蒡子六钱(18g) 竹叶四钱(12g) 芥穗四钱(12g) 淡豆豉五钱(15g) 生甘草五钱(15g)【用法】上杵为散。

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113方混算)

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113方混算)

方名用量(3g按3g计,如其中有升、合、个、枚者,请自行*3/15.625计算)白虎汤知母18g 石膏48g,碎 甘草6g,炙 粳米19.8144g白虎加人参汤知母18g 石膏48g,碎 甘草6g,炙 粳米19.8144g 人参9g白虎加桂枝汤知母18g 甘草6g(炙) 石膏48g 粳米二合 桂枝(去皮)9g白术散白朮四分 川芎四分 蜀椒三分(去汗) 牡蛎二分白术附子汤白朮6g 附子3.84g半(炮去皮) 甘草3g(炙) 生姜4.5g(切) 大枣4.032g (擘)白通汤葱白四茎 干姜3g 附子3.84g,生,去皮,破八片白通加猪胆汁汤葱白四茎 干姜3g 附子3.84g,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白头翁汤白头翁6g 黄柏9g 黄连9g 秦皮9g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白头翁 甘草 阿胶各6g 秦皮 黄连 柏皮各9g柏叶汤柏叶 干姜各9g 艾三把百合地黄汤百合七枚(擘) 生地黄汁一升百合滑石散百合3g(炙) 滑石6g(一作9g)百合鸡子黄汤百合七枚(擘) 鸡子黄一枚百合知母汤百合七枚(擘) 知母9g(切)百合洗方百合一升半夏干姜散药物组成】 半夏 干姜各等分半夏厚朴汤半夏17.28g 厚朴9g 茯苓12g 生姜15g 干苏叶6g半夏麻黄丸半夏 麻黄等分半夏散及汤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灸等分半夏泻心汤半夏8.64g,洗 黃芩 干姜 人參 甘草 灸,各9g 黄连3g 大枣8.064g,擘奔豚汤甘草 芎藭 当归各6g 半夏12g 黄芩6g 生葛15g 芍药6g 生姜12g 甘李根白皮一升鳖甲煎丸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 黄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妇三分(熬) 干姜三分 大黄三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葶苈一分(熬) 石韦三分(去毛) 厚朴三分 牡丹五分(去心) 瞿麦二分 紫葳三分 半夏一分 人参一分 蟅虫五分(熬) 阿胶三分(炙) 蜂窠四分(炙) 赤硝十二分 蜣螂六分(熬) 桃仁二分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24g 桂枝9g,去皮 干姜6g 栝楼根12g 黄芩9g 牡蛎6g,熬 甘草6g,炙柴胡桂枝汤桂枝4.5g,去皮 芍药4.5g 黄芩4.5g 人参4.5g 甘草3g,炙 半夏4.32g,洗 大枣4.032g,擘 生姜4.5g,切 柴胡12g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2g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4.5g 半夏4.32g,洗 大黄6g 牡蛎4.5g,熬 大枣4.032g,擘柴胡加芒硝汤柴胡6g2g 黄芩3g 人参3g 甘草3g,炙 生姜3g,切 半夏0.48g,本云五枚,洗 大枣2.688g,擘 芒硝6g柴胡去半夏加栝萎根汤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甘草各9g 栝蒌根12g 生姜6g 大枣8.064g赤石脂禹余粮汤赤石脂48g,碎 太一禹余粮48g,碎赤丸茯苓12g 半夏12g(洗) 乌头6g(炮) 细辛3g赤小豆当归散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 当归9g崔氏八味丸干地黄24g 山茱萸 薯蓣各12g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9g 桂枝 附子(炮)各3g 大半夏汤半夏34.56g(洗完用) 人参9g 白蜜一升大柴胡汤柴胡24g 黄芩9g 芍药9g 半夏8.64g,洗 生姜15g,切 枳实13.824g,炙 大枣8.064g,擘大承气汤大黄12g,酒洗 厚朴24g,炙,去皮 枳实17.28g,炙 芒硝3.456g 大黄附子汤大黄9g 附子11.52g(炮) 细辛6g大黄甘草汤大黄12g 甘草3g大黄甘遂汤大黄12g 甘遂6g 阿胶6g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6g 黄连3g大黄牡丹汤 大黄12g 牡丹3g 桃仁2.88g 瓜子半升 芒硝3.456g大黄蟅虫丸大黄十分(蒸) 黄芩6g 甘草9g 桃仁一升 杏仁20.16g 芍药12g 干地黄30g 干漆3g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蟅虫半升大黄硝石汤大黄 黄柏 硝石各12g 栀子2.88g大建中汤蜀椒二合(炒去汗) 干姜12g 人参6g大青龙汤麻黄18g,去节 桂枝6g,去皮 甘草6g,炙 杏仁3.072g,去皮尖 生姜9g,切 大枣6.72g,擘 石膏7.68g,碎大陷胸汤大黄18g,去皮 芒硝23.04g 甘遂1g大陷胸丸大黄24g 葶苈子半升,熬 芒硝11.52g 杏仁10.08g,去皮尖,熬黑当归贝母苦参丸当归 贝母 苦参各12g当归散当归 黄芩 芍药 川芎各48g 白朮24g当归芍药散当归9g 芍药48g 芎藭24g,一作9g 茯苓12g 泽泻24g 白朮12g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9g 生姜15g 羊肉48g当归四逆汤当归9g 桂枝9g,去皮 芍药9g 细辛9g 甘草6g,炙 通草6g 大枣16.8g,擘。

中医不传之秘!处方中的比例和用量如何控制

中医不传之秘!处方中的比例和用量如何控制

中医不传之秘!处方中的比例和用量如何控制比例:组方中药量大小的变化可改变其功效,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临证遣药组方时对药量应严格要求,不得违其规律而施。

常见的规律归纳如下:—1—药量大者为君,把持主体功效在一首方剂中药物用量大者为君早有古训,君药是针对主要病因及主症而设,突出其药量以确保主治方向。

如麻黄汤中麻桂药量之比为3:2,是保证峻汗的最佳比例,不可轻易变动。

麻杏石甘汤中石八麻四,越婢汤中石八麻六,都有深奥含义。

同为温法,方中君药不同,则功效有异。

温散之剂重在散,如四逆汤中用附子量大为君,借干姜之辛热,有回阳破阴救逆之效,故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吴茱萸汤主厥阴寒邪逆上,吴茱萸暖肝胃,逐寒降逆,借生姜温降之助,而收散寒平逆之功;真武汤主寒水逆上,重用附子散寒温阳以制水为君。

而温补之剂重在补,如理中汤主中焦虚寒,寒因虚而生,故以人参补气健脾为君,干姜散寒扶阳为臣,共成温补中阳之效。

温散法、温补法中使用温热药量有别,君臣地位各异,不得混淆。

—2—用药剂量大小,依据理法制定药量大者为君是以药性、功能、针对的病因而言,属于正治法则。

但有时方中药量大者是因医理或治法的需要而设。

如当归补血汤主血亏气弱、血虚发热之证,方中黄芪与当归的药量比例为5:1,重用黄芪为君,虽名为当归补血汤,实际借助黄芪补气培元达到生血的目的。

气血源于水谷,药力只能提高人体化水谷、生气血的能力,因而增强饮食的营养则是必备的条件,否则生血无望,此符合“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的道理。

又如肾气丸重用地黄先滋精血,少佐桂附而从“少火生气”之理,因而产生“阴中求阳”的配伍规律。

亦有因于医理的需求,药量大者并非为君药。

如炙甘草汤中生地黄一斤,虽为君药甘草药量的四倍,但仅是臣辅之用,是根据心之生理特点而定,在现代的临床报道中得到广泛的证实。

再如导赤散主心火上炎,清火导赤不用苦寒泻热,而重用生地黄壮水制火为君,亦属因心之生理、病理而制定。

又如痛泻要方主肝乘脾之痛泻,因属脾虚肝实,故方中重用白术,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上工治未病的法则。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第一篇: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中医方剂特殊配伍及药物用量比例总结1.麻黄汤:麻黄:桂枝:炙甘草=3:2:12.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麻黄:石膏=1:23.竹叶石膏汤:半夏:麦冬=1:24.左金丸:黄连:吴茱萸=6:15.当归六黄汤:黄芪:当归=2:16.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2:17.阳和汤:熟地黄:麻黄=15:18.旋覆代赭石汤:旋覆花:代赭石:生姜=3:1:59.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7:1 10.枳术丸:枳实:白术=1:2 11.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1:1:1 12.六一散:滑石:甘草=6:1 13.吴茱萸汤:生姜:吴茱萸=2:1 14.大补阴丸:(熟地+龟板):(黄柏+知母)=3:2 15.泽泻汤:泽泻:白术=5:1 16.小建中汤:芍药:桂枝=2:1 17.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1:1 18.温脾汤:大黄:附子=2:1 19.炙甘草汤:地黄:甘草=4:1 20.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20:1(1:1气血双补)21.小蓟饮子:生地:小蓟=8:1第二篇:各种抗生素的用量和配伍禁忌各种抗生素的用量和配伍禁忌体重, 林可霉素, 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1、青霉素g(penicillin g)又名:青霉素、苄青霉素抗菌药物,肌注:5万~10万单位/千克体重。

与四环素等酸性药物及磺胺类药有配伍禁忌。

2、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又名:氨苄西林、氨比西林抗菌药物拌料:0.02%~0.05% ;肌注:25~40毫克/千克体重。

3、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又名:羟氨苄青霉素抗菌药物。

饮水或拌料:0.02%~0.05%4、头孢曲松钠(ceflriarone sodium)抗菌药物,肌注:50~100毫克/千克体重,与林可霉素有配伍禁忌。

5、头孢氨苄(cefalexn)又名:先锋霉素iv,抗菌药物,口服:35~50毫克/千克体重。

6、头孢唑啉钠(cefazolin sodium)又名:先锋霉素v,抗菌药物,肌注:50~100毫克/千克体重。

中药剂量配比如何计算公式

中药剂量配比如何计算公式

中药剂量配比如何计算公式中药剂量配比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合理的中药剂量配比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中医药学中,中药剂量配比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一、中药剂量的计算。

1.单味中药的剂量计算。

单味中药的剂量计算比较简单,通常是按照中药典籍中的规定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中药典籍中会对每味中药的用量有明确的规定,比如用“克”、“分”、“钱”等单位来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结合医师的经验来确定具体的剂量。

2.复方中药的剂量计算。

复方中药的剂量计算相对复杂一些,需要根据中药配方中各味中药的比例来确定具体的剂量。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公式来计算复方中药的剂量:复方中药的总剂量=(单味中药的剂量1+单味中药的剂量2+...+单味中药的剂量n)系数。

其中,系数是根据中药配方中各味中药的比例来确定的,一般来说,系数的确定需要结合中药典籍中的规定和医师的经验来确定。

二、中药剂量配比的计算。

中药剂量配比是指将不同味中药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在中医药学中,中药剂量配比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1.简单加总法。

简单加总法是最常用的中药剂量配比计算方法之一。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混合后中药的总剂量=中药1的剂量+中药2的剂量+...+中药n的剂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结合医师的经验来确定具体的剂量比例。

2.等效法。

等效法是另一种常用的中药剂量配比计算方法。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混合后中药的总剂量=中药1的剂量/中药1的浓度+中药2的剂量/中药2的浓度+...+中药n的剂量/中药n的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中药的浓度来确定具体的剂量比例,以确保混合后的中药浓度符合治疗要求。

三、中药剂量配比的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来确定剂量。

伤寒论方剂汇总

伤寒论方剂汇总

伤寒论方剂汇总计量考:1斤=250克两=15.625克升=200毫升合=20毫升撮=2克1铢=0.7克梧桐子大=黄豆大1分=4克蜀椒1升=50克葶苈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附子大者1枚=20-30克中者=15克乌头小者=3克大者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1.四逆汤: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五,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用。

2.通脉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炙甘草二两。

3.通脉四逆猪胆汤:通脉四逆汤加猪胆一合。

4.四逆人参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5.茯苓四逆汤:四逆人参汤加茯苓六两。

6.吴萸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吴萸一两。

7.干姜附子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

8.白通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

9.百通加人尿猪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人尿(即童便)五合,猪胆汁一合。

10.甘草干姜汤:炮干姜二两,炙甘草四两。

(附子,先煮二小时左右,到不麻口为止)如果附片未煮透服,被麻醉不安者,即以好肉桂三到五钱泡水服之,轻者立解,重者渐愈,切忌用冷水洗胃每多促亡!附方:潜阳封髓丹:附子二两,西砂三钱,龟板四钱,黄柏二钱,甘草二钱。

大回阳饮:附片二两,干姜一两,肉桂四钱,炙甘草三钱。

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

麻杏石甘汤:麻黄四两,杏仁五十枚,石膏半斤,炙甘草二两。

大青龙汤: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石膏二两(如鸡子大)。

小青龙汤: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五味半升,半夏三两,生姜二两,细辛三两。

麻黄附子细辛: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细辛二两。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甘草二两。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白虎汤: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两。

常用中药汤头方剂歌诀

常用中药汤头方剂歌诀

常用中药汤头方剂歌诀1.麻黄汤:【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炙甘草(3克)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外感风寒表实证。

辛温发汗解表的代表方,又是止咳平喘的基础方2.桂枝汤:【组成】桂枝(去皮)三钱(9克)芍药三钱(9克)生姜(9克)三钱大枣(切)十二枚(3枚)甘草二钱(炙,6克)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可建功。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外感风寒表虚证。

治疗外感风爷,营卫不和的常用方。

3.桑菊饮:【组成】桑叶(7.5克)菊花(3克)杏仁(6克)连翘(5克)薄荷(2.5克)桔梗(6克)甘草(2.5克)芦根(6克)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饮轻清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外感风热表证。

用于风温初起。

4.银翘散:【组成】连翘一两(30克)银花一两(30克)苦桔梗六钱(18克)薄荷六钱(18克)竹叶四钱(12克)生甘草五钱(15克)荆芥穗四钱(12克)淡豆豉五钱(15克)牛蒡子六钱(18克)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本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为辛凉平剂,治疗温热表证。

5.白虎汤;【组成】白虎汤中用石膏,知甘粳米四般熬,津伤口渴与烦热,气弱加参力更饶。

清热生津。

阳明经热证或肺胃气分热证。

用于外感寒爷入里化热,或温爷传入气分所致的实热证。

6.强汤:【组成】强汤是鞠通方,爷热入心营血伤,犀角丹玄连地脉,银翘竹叶服之康。

强解毒透热养阴。

爷热出入营分证。

为治疗瘟病爷热入营的代表方。

7.黄连解毒汤:【组成】黄连解毒柏栀芩,火胜三焦是病因,火热烦扰兼错语,吐衄发班此方钦。

泻火解毒。

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

是泻火解毒的代表方。

8.龙胆泻肝汤:【组成】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可排。

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肝胆实火上炎。

9.白头翁汤:【组成】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与秦皮,若加阿胶与甘草,产后虚痢称良剂。

方剂学总结

方剂学总结

一、解表剂1.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主治表证的方剂。

2.适用范围:主要用治表证,故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起兼见表证者3.分类:(1)辛温解表(2)辛凉解表(3)扶正解表4.注意事项:(1)辨清病证性质,适当遣药组方(2)把握煎服方法,利于发汗驱邪(3)解表取汗标准,以遍身微汗为佳(4)权衡表里轻重,治疗主从有序(一)辛温解表1、麻黄汤组成:麻黄9g 桂枝6g 杏仁6g 炙甘草3g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配伍特点:麻桂相须,开腠透营,发汗解表之功益彰;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利肺平喘之效更甚。

2、桂枝汤组成:桂枝9g 芍药9g 炙甘草6g 生姜9g大枣3g(12枚)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恶寒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配伍特点:一是发中有补,散中有收,祛邪而不至过汗,和营使发汗有源;二是既能辛甘化阳,又能酸甘化阴,阴阳并补(气津同补),调和营卫。

3、九味羌活汤组成:羌活9g 防风9g 苍术9g 细辛3g 川芎6g 香白芷6g 生地黄6g 黄芩6g 甘草6g用法:水煎温服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或浮紧配伍特点:一是辛温升散药和寒凉清热药合用,外散风寒,内清里热,使汗而不峻,清而不滞;二是药备六经,通治四时,充分体现了“分经论治”的思想。

4、香苏散组成:香附子(炒香,去毛)紫苏叶120g 炙甘草30g陈皮60g(不去白)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功用:疏散风寒,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配伍特点:解表与理气化湿并举,宣肺与疏肝醒脾共行,祛风散寒,调气活血,药性平和5、小青龙汤组成:麻黄9g 芍药9g 细辛6g 干姜6g 炙甘草6g 桂枝9g 半夏9g 五味子6g用法:水煎,温服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里饮证。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

中医方剂特殊配伍及药物用量比例总结
1.麻黄汤:麻黄:桂枝:炙甘草=3:2:1
2.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麻黄:石膏=1:2
3.竹叶石膏汤:半夏:麦冬=1:2
4.左金丸:黄连:吴茱萸=6:1
5.当归六黄汤:黄芪:当归=2:1
6.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2:1
7.阳和汤:熟地黄:麻黄=15:1
8.旋覆代赭石汤:旋覆花:代赭石:生姜=3:1:5
9.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7:1
10.枳术丸:枳实:白术=1:2
11.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1:1:1
12.六一散:滑石:甘草=6:1
13.吴茱萸汤:生姜:吴茱萸=2:1
14.大补阴丸:(熟地+龟板):(黄柏+知母)=3:2
15.泽泻汤:泽泻:白术=5:1
16.小建中汤:芍药:桂枝=2:1
17.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1:1
18.温脾汤:大黄:附子=2:1
19.炙甘草汤:地黄:甘草=4:1
20.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20:1(1:1气血双补)
21.小蓟饮子:生地:小蓟=8:1。

医学-方剂歌诀(含组成药物及其克数)是我自己打出来的1.doc

医学-方剂歌诀(含组成药物及其克数)是我自己打出来的1.doc

医学-方剂歌诀(含组成药物及其克数)是我自己打出来的1解表剂㈠辛温解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麻黄9克 桂枝6克 杏仁6克甘草3克肌发表,调和营卫。

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大枣3枚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苓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羌活6防风6苍术6细辛2川芎3白芷3生地3黄芩3甘草3香薷散 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阴暑 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 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香薷9白扁豆6厚朴6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外寒内饮证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 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麻黄9芍药9细辛6干姜6甘草6桂枝9半夏9五味子6止嗽散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风邪犯肺证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 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桔梗9荆芥9紫菀9百部9白前9甘草3陈皮6㈡辛凉解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温病初起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连翘15银花15苦桔梗6薄荷6竹叶4生甘草5荆芥穗4淡豆豉5牛蒡子6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风温初起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桑叶7.5菊花3杏仁6连翘5薄荷2.5桔梗6甘草2.5苇根6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

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 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麻黄9杏仁9甘草6石膏18 柴葛解肌汤 解肌清热。

感冒风寒,郁而化热。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柴胡6干葛9黄芩6芍药6桔梗3甘草3羌活3白芷3石膏5大枣2枚生姜3 升麻葛根汤 解肌透疹。

麻疹初起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为良。

伤寒论方剂汇总

伤寒论方剂汇总

伤寒论方剂汇总计量考:1斤=250克两=15.625克升=200毫升合=20毫升撮=2克1铢=0.7克梧桐子大=黄豆大 1分=4克蜀椒1升=50克葶苈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附子大者1枚=20-30克中者=15克乌头小者=3克大者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1.四逆汤: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五,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用。

2.通脉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炙甘草二两。

3.通脉四逆猪胆汤:通脉四逆汤加猪胆一合。

4.四逆人参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5.茯苓四逆汤:四逆人参汤加茯苓六两。

6.吴萸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吴萸一两。

7.干姜附子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

8.白通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

9.百通加人尿猪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人尿(即童便)五合,猪胆汁一合。

10.甘草干姜汤:炮干姜二两,炙甘草四两。

(附子,先煮二小时左右,到不麻口为止)如果附片未煮透服,被麻醉不安者,即以好肉桂三到五钱泡水服之,轻者立解,重者渐愈,切忌用冷水洗胃每多促亡!附方:潜阳封髓丹:附子二两,西砂三钱,龟板四钱,黄柏二钱,甘草二钱。

大回阳饮:附片二两,干姜一两,肉桂四钱,炙甘草三钱。

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

麻杏石甘汤:麻黄四两,杏仁五十枚,石膏半斤,炙甘草二两。

大青龙汤: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石膏二两(如鸡子大)。

小青龙汤: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五味半升,半夏三两,生姜二两,细辛三两。

麻黄附子细辛: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细辛二两。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甘草二两。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白虎汤: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两。

历代名中医组方用量规则

历代名中医组方用量规则

历代名中医组方用量规则中医临证中,明确处方的君臣佐使主次配伍关系,并选择各药合宜的用量大小比例,是提高方药临床疗效的关键之一。

在不少名医名方中,有以君药用量大、佐使药用量小,两者相对用量配比差异显著之方,本文称其为大小剂量成方。

1君臣佐使药量比例原则方剂是在辨证、立法之后,选定适当的药物与用量组合而成的,其完整结构一般包括君、臣、佐、使四个部分。

君臣佐使是方剂的组方原则和结构的基本形式,其确定主要根据药物在方中发挥作用的主次,此外还与相应药物药效大小和质地轻重有关。

在处方中,针对主病、主证的药物称为君药或主药。

君药决定了本方所治的主要病或证,一般用量应较他药大,以指示此方药力、效用和主治,甚至其趋向的脏腑。

佐君之谓臣,臣药或称辅药,用以加强君药(主药)力量或治疗次要病证。

应君、臣则为佐、使。

佐药常辅助君、臣,或减轻其副作用(如反佐),或加强其治疗作用。

而使药则是引经报使之意,指示本方的基本作用方向(如升降、归经),或用作药引。

药量的梯度比例关系应体现在处方各药之间的君臣佐使关系上,《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可见,在处方中,君药应味数少而分量重,臣药可味数稍多而分量稍轻,佐使分量更轻。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王冰注云:“令药气至病所为故,勿太过与不及”,都说明处方用药剂量各有大、小,药性、药力也相应有强有弱。

在临床上,要根据病情和证候的轻重来决定方之大小、药之多少、量之轻重等,以药力达到病所为准。

君臣佐使用药的大小剂量比例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在处方各药用量上,应根据具体病情证候病机的需要进行用量配比。

对此,一般可从中药性能、量效关系、配伍三个方面来考虑。

《景景医话》言:“(君臣佐使)用药分量之轻重,当视其病以为准。

即古方流传其分量,仍赖用之者增损其间,乃和合病机。

同一方也,有见此证则以此药为君,见他证则以他药为君者”,即是其义。

名医孟景春:如何把握方剂的药量、配伍和用药比例

名医孟景春:如何把握方剂的药量、配伍和用药比例

名医孟景春:如何把握方剂的药量、配伍和用药比例作者 / 孟景春孟景春(1922~),江苏省张家港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名中医。

尽管孟老勤俭克己,但资助起教育事业来,总是不遗余力,在2009~2013年的五年间,先后捐助了70万元作为奖学金。

国医大师朱良春曾评价说:“孟老谦谦君子,温诚谆笃,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对中医经典之研索,有精深造诣,近半个世纪,培育人才,桃李芬芳,蜚声讲坛,饮誉海内。

”◆◆◆目前有些人对方剂的学习和运用,只求记住某方的药味,而对方中药物的用量、配伍和用药比例等不够重视,以致降低了临床疗效。

若能注意研究这些问题,对医疗水平的提高是有一定裨益的。

药量轻重贵乎变通已故名医岳美中曾说:“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

”说明掌握处方中药物用量的重要性。

惟有用量准确,方能取得显效,尤其是一方中主药的用量更为重要。

如治偏头痛的散偏汤(川芎30克、白芷1.5克、白芥子9克、白芍15克、甘草3克、柴胡3克、郁李仁3克、香附6克),其中川芎重用至30克,是一般处方中少见的。

但据临床验证,必须重用至30克方能达到止痛的目的,若减至15克则疼痛减而不止。

治小儿遗尿方(益智仁30克、覆盘子15克、金樱子15克、五味子6克、莲须9克、杜仲9克、山药15克,党参、桑螵鞘各15克,鱼鳔9克),方中益智仁必须用至30克,一般3~7剂即愈,若益智仁减至15克则效果较差。

那么临床上是否都以大量取胜呢?事实不然,有些病必须用轻剂获效。

如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

属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者,用川连1~1.5克、苏叶0.6~1克,两味煎汤,呷下即止。

又如已故名医秦伯未治一女病员,呕吐数月,食已即吐,吐不尽胃,甚则闻食味、药味即吐。

检前处方有健脾养胃之剂,有养胃化浊之剂,药量均较重。

测其脉,关弦滑小数;验其舌,舌中、根苔黄薄。

治以黄连一分、竹茹五分、佛手柑二分,呕吐即平。

而这三味药前医均已用过,人问为何此效而彼不效?秦氏答曰:效在用量之轻。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中医方剂特殊配伍及药物用量比例总结
1.麻黄汤:麻黄:桂枝:炙甘草=3:2:1
2.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麻黄:石膏=1:2
3.竹叶石膏汤:半夏:麦冬=1:2
4.左金丸:黄连:吴茱萸=6:1
5.当归六黄汤:黄芪:当归=2:1
6.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2:1
7.阳和汤:熟地黄:麻黄=15:1
8.旋覆代赭石汤:旋覆花:代赭石:生姜=3:1:5
9.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7:1
10.枳术丸:枳实:白术=1:2
11.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1:1:1
12.六一散:滑石:甘草=6:1
13.吴茱萸汤:生姜:吴茱萸=2:1
14.大补阴丸:(熟地+龟板):(黄柏+知母)=3:2
15.泽泻汤:泽泻:白术=5:1
16.小建中汤:芍药:桂枝=2:1
17.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1:1
18.温脾汤:大黄:附子=2:1
19.炙甘草汤:地黄:甘草=4:1
20.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20:1(1:1气血双补)
21.小蓟饮子:生地:小蓟=8:1
2。

中草药常用剂量总结

中草药常用剂量总结

A阿魏1-1。

5g 内服丸散矮地茶10—30g矮地茶配方颗粒10g艾叶小毒3-10g艾叶配方颗粒6g醋艾炭配方颗粒9gB八角茴香3-6g巴豆大毒0.1—0。

3丸散巴戟天5-15g巴戟天配方颗粒10g白扁豆10—15g白扁豆配方颗粒15g扁豆衣配方颗粒10g扁豆花配方颗粒10g白矾外用,0。

6-1.5g内服白矾配方颗粒2g白果毒5—10g白果仁配方颗粒10g白花蛇舌草15-60g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15g 白及3-10g 大剂量30g白及配方颗粒10g白芥子3—6g芥子配方颗粒10g白敛4.5-9g白茅根15—30g白茅根配方颗粒15g白前3—10g白前配方颗粒10g白芍5—15g 大剂量15-30g白芍配方颗粒10g白术6—12g白术配方颗粒10g白头翁9—15g白头翁配方颗粒15g白薇4。

5—9g白薇配方颗粒10g白鲜皮5—10g白鲜皮配方颗粒10g 白芷3—9g白芷配方颗粒6百部5—15g百部配方颗粒10百合6-12g百合配方颗粒10柏子仁3—9g柏子仁配方颗粒10败酱草6—15g败酱草配方颗粒15斑蝥大毒内服0。

03—0。

06g丸散板蓝根9—15g板蓝根配方颗粒15半边莲10-15g半边莲配方颗粒15半枝莲配方颗粒15半夏毒3-10g法半夏配方颗粒9g姜半夏配方颗粒9北豆根小毒3—10g北沙参4。

5—9g北沙参配方颗粒10荜茇1。

5—3g荜茇配方颗粒3荜澄茄1。

5-3g萆薢9—15g绵萆薢配方颗粒10g萹蓄9-15g萹蓄配方颗粒10鳖甲9—24g 先煎醋鳖甲配方颗粒10槟榔3—10g,驱虫30-60g槟榔配方颗粒10冰片0。

15—0.3g 丸散薄荷3—6g 后下薄荷配方颗粒6补骨脂5—15g补骨脂配方颗粒10白英配方颗粒20制白附子配方颗粒3菝契配方颗粒10C蚕砂5—15g苍耳草6—15g苍耳子3-9g炒苍耳子配方颗粒9g苍术5-10g苍术配方颗粒10g炒苍术配方颗粒10g草豆蔻3—6g草豆蔻配方颗粒3g草果3-6g草果配方颗粒6g草乌大毒1。

【从三个名方看药量的调配】

【从三个名方看药量的调配】

【从三个名方看药量的调配】【从三个名方看药量的调配】我们在给患者开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寒热、补泻、补破等各种药量进行调配。

名医张锡纯是这方面的专家。

比如他在使用黄芪时,因为黄芪偏热,所以用偏寒的知母来搭配。

一般情况下,两种药量相等,即黄芪用30克,知母就用30克;如果人体偏寒,黄芪的量就要大过知母的,如果人体偏热,知母的量就要大过黄芪的。

比如补破,如人体偏虚,则芪、参的量要大于丹参、三棱等药物的量;但一般而言,破药的量要小。

所以张锡纯说“药性之补、破、寒、热,虽有一定,亦视乎服药者之资禀为转移”.比如我们开的是滋肾通关丸(由肉桂、知母、黄柏三味药组成),正常情况下,热性药肉桂的药量,要与寒性药知母、黄柏的总量相等,如果肉桂用12克,那么知母用6克,黄柏用6克。

如果患者偏热,则肉桂的量就可小于黄柏、知母的总量,如肉桂用6克,知母、黄柏各用6克。

如果患者偏寒,肉桂的量就要大于黄柏、知母的量。

补与破虽然也可遵循此理,但一般破药的量要小。

人体偏虚,破药用少少即可;如人体壮实,破药的量可适当加大。

我们来看看几个名方中的药量的对比。

第一个方是张锡纯的十全育真汤:黄芪12克,人参12克,山药12克,知母12克,玄参12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三棱4.5克,莪术4.5克,丹参6克。

共10味。

上方中,热药黄芪与寒药知母的量相同,都是12克;补药黄芪、山药、人参、玄参总药量为48克,而破药三棱、莪术、丹参总药量为15克,破药量少于补药量。

第二个方是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黄芪120克,归尾6克,赤芍4.5克,川芎3克,桃仁3克,红花3克,地龙3克。

共7味。

由上方可知,补药的量极大,而破药的量极少。

我曾用此方治过中风病人,虽有一定效果,但未尽人意,可能还要根据内因外因原理,结合小续命汤用。

第三个方是傅青主治痿症的降补汤:人参9克,元参30克,沙参15克,生地15克,熟地30克,车前子6克,地骨皮15克,麦冬30克,甘菊花15克。

中药药对190种---中药配对用法

中药药对190种---中药配对用法

[中药方剂] 中药药对190种---中药配对用法药对名称剂量适应症其他麻黄桂枝5~10 g 解表发汗,适用于风寒表实证。

荆芥防风10g 祛风解表,适用于感冒表证。

温服后宜盖被避风半小时辛夷苍耳子10g 散风寒、通鼻窍,适用于鼻渊病。

葱白豆豉3~7个;10g 外感表证轻浅者。

服后避风菊花桑叶10g 疏散风热,适用于风热表证。

大黄芒硝生用10g;后下冲入10g阳明之燥热实证。

为祛邪之重剂,只宜暂用,中病即止。

石膏知母30~60g先煎;10g 清解胃热,不仅能增强清热之力,且能救阴。

适用于阳明经证及胃热证。

代赭石石膏30~45g先煎;15~30g先煎清热降逆,适用于胃热所致呕吐、吐血病证。

鲜芦根鲜竹叶60g;30g生津清热,适用于温热病后期热伤津虚之症。

煎后代茶、温热病后期。

甘草桔梗3~5g(清炙炒用);5~8g 利咽喉、排痰,适用于咽喉痛,肺痈成痈期。

金银花连翘10~15g 清热解毒,适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期或热疮痈证。

田基黄垂盆草各30g/day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天癸子土贝母各10g 清热解读、消肿散结。

需服1~2个月,重者加倍。

鱼腥草野荞麦根20g/bid(痰热咳嗽);30g/tid(肺痈患者)清肺热、祛痰浊,适用于痰热咳嗽、肺痈病。

虎杖红藤10g;10~15g 清热解毒、活血祛瘀,适用于热盛瘀阻的外科病证。

黄连黄芩3g(吞服)、5~10g(煎服);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适用于疮毒热证、血证。

专治肺胃热盛。

黄连山栀3g(吞服)、5~10g(煎服);10g 清心肝之火,适用于心肝火旺所致血证、不寐。

专治心肝火旺。

黄柏知母各10g 治疗盆腔湿热盛、肾阴亏之证型。

鲜石斛鲜生地各30g 清热养阴,适用于温病中后期。

煎后代茶、温病中后期。

赤芍丹皮各10g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适用于血瘀血热证。

仅适用于血瘀热之轻证。

皂荚明矾1g;0.5g减肥、祛痰、降脂,适用于痰湿过盛之肥胖病。

1. 服2. 药期长,3. 需3个月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方剂特殊配伍及药物用量比例总结
1.麻黄汤:麻黄:桂枝:炙甘草=3:2:1
2.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麻黄:石膏=1:2
3.竹叶石膏汤:半夏:麦冬=1:2
4.左金丸:黄连:吴茱萸=6:1
5.当归六黄汤:黄芪:当归=2:1
6.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2:1
7.阳和汤:熟地黄:麻黄=15:1
8.旋覆代赭石汤:旋覆花:代赭石:生姜=3:1:5
9.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7:1
10.枳术丸:枳实:白术=1:2
11.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1:1:1
12.六一散:滑石:甘草=6:1
13.吴茱萸汤:生姜:吴茱萸=2:1
14.大补阴丸:(熟地+龟板):(黄柏+知母)=3:2
15.泽泻汤:泽泻:白术=5:1
16.小建中汤:芍药:桂枝=2:1
17.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1:1
18.温脾汤:大黄:附子=2:1
19.炙甘草汤:地黄:甘草=4:1
20.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20:1(1:1气血双补)
21.小蓟饮子:生地:小蓟=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