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常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戏曲文化》课件
黄梅戏
《天仙配》、《女驸马》 等
评剧
《秦香莲》、《刘巧儿》 等
传统剧目介绍
昆曲
《牡丹亭》、《桃花扇》等
皮影戏
《鹤与龟》、《狐狸与乌鸦》等
经典剧目解析
《牡丹亭》
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展 现了人性、情感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 。
《西厢记》
《白蛇传》
讲述了白蛇精与许仙的爱情故事,以 及人、妖、神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戏曲与文学艺术
总结词
戏曲与文学艺术相互融合,戏曲的剧本创作和表演艺术汲取了文学艺术的精华,同时戏曲也是文学艺 术的传承和发扬。
详细描述
戏曲的剧本创作和表演艺术汲取了古代文学、诗词、小说等文学艺术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戏曲艺术 风格。同时,戏曲也通过表演文学名著、历史故事等,传承和发扬了文学艺术,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 验。
05
中国戏曲的国际影响与 传播
中国戏曲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传播历史
中国戏曲在海外传播的历史悠久 ,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当时一 些地方戏曲开始传入东南亚地区
。
传播途径
中国戏曲在海外的传播途径主要包 括商业演出、文化交流活动、教育 机构以及移民传播等。
影响力
中国戏曲在海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尤其在东南亚地区,许多人对京 剧、昆曲等中国传统戏曲有着浓厚 的兴趣和认知。
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总结词
起源与古代祭祀仪式
01
总结词
宋元时期的成熟与繁荣
03
总结词
明清时期的多样化与地方化
05
02
详细描述
中国戏曲起源于古代的祭祀仪式和乐舞,随 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表 演艺术形式。
04
中国戏曲的简介PPT课件
汉剧
• /
• ,
·
传取 情胜 ,; 声旦 情行 并唱 茂腔 。绚
丽 多 彩 , 以 声
以七二 雍小旦 容、、 的八三 表贴净 演、、 和九四 醇夫末 厚、、 深十五 沉杂丑 的;、 唱末六 腔脚外
角 色 行 当 分 为 十 大 行 : 一 生 、
锣 , 节 奏 感 强 , 气 氛 强 烈 。
小或 打缺 和。 串它 打打 。法 其多 中样 ,, 串分 打为 配大 以打 马、
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
• 以砍柴为生的樵夫刘海住在武武陵丝瓜井,家有双 目失明的老母亲,生活非常贫困,靠着忠厚和勤劳, 他不仅支撑起家里的生活,还赢得了狐仙的爱慕。 狐狸变化的少女胡秀英,爱慕刘海勤劳、朴实。刘 海上山砍柴,秀英暗中相帮,刘海感觉奇怪,却四 处找不见人。刘海卖柴回家,路遇秀英,互道姓名 及家境后,秀英向刘海吐露爱慕之情。刘海觉得双 方贫富相差悬殊,当即表示拒绝。但秀英拦路不放。 刘海叫秀英答应三件事方与成婚:第一,要侍奉双 目失明的婆母;第二,要劳动;第三,要找个媒人。 秀英都答应了。于是,以柳树为媒,山作证,在山 林中二人结为夫妻,双双转回家中。
• 淮剧语言是以今江淮官话的方言为基调,并兼顾附 近的淮安、盐阜春草闯堂等地方言
• 淮剧唱腔除了新淮调、新悲调等主要唱调外,尚有 〔南昌调〕、〔淮悲调〕、〔春调〕、〔十字调〕、 〔下河调〕、〔叶子调〕等腔调,以及部分来自民 歌、小曲的调子,如〔磨房调〕、〔补缸调〕、 〔跳槽调〕、〔八段锦〕、〔蓝桥调〕等。
步法和身段比较丰富长于扇子和手巾的运用拥有表现农村生活的各种程式湖南花鼓戏虽说后来发展有了生旦净丑诸行当但小旦小生小丑仍占主要地位表演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也注重不断吸收传统的表演技巧湖南花鼓戏花鼓戏是湖南最著名的戏种源出于汉族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作为湖南各地花鼓戏流派的总称
中国戏曲ppt课件
中国戏曲ppt课件
2024/1/26
1
2024/1/26
• 中国戏曲概述 • 戏曲表演艺术 • 戏曲音乐与唱腔 • 戏曲舞台美术 • 经典剧目赏析 • 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2
01
中国戏曲概述
2024/1/26
3
定义与特点
2024/1/26
定义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 术,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 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
感谢观看
2024/1/26
28
2024/1/26
10
03
戏曲音乐与唱腔
2024/1/26
11
声腔与板式
声腔
戏曲音乐的基础,不同剧种有不同的 声腔体系,如京剧的西皮、二黄,川 剧的高腔、昆腔等。
板式
声腔中的节奏形式,通过板眼(强拍 和弱拍)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 气氛,如京剧中的原板、慢板、快板 等。
2024/1/26
12
乐器与伴奏
传统剧目的传承方式
探讨传统剧目如何通过口传心授、师徒相传等方式进行传 承,并分析这些传承方式的优缺点。
传统剧目的保护措施
介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传统剧目的保护措施,如建立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设立传承人制度等,并分析这些措施的 实施效果。
25
新编剧目的创新与发展
1
新编剧目的创作背景与动机
分析新编剧目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创作动机, 如反映时代精神、探索新的表演手法等。
14
04
戏曲舞台美术
2024/1/26
15
布景与道具
2024/1/26
布景
戏曲舞台布景简约而富有象征性,常采用象征性物件或局部景象来代表整体环境 ,如以山水画代表室外景象,以桌椅代表室内环境。
2024/1/26
1
2024/1/26
• 中国戏曲概述 • 戏曲表演艺术 • 戏曲音乐与唱腔 • 戏曲舞台美术 • 经典剧目赏析 • 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2
01
中国戏曲概述
2024/1/26
3
定义与特点
2024/1/26
定义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 术,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 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
感谢观看
2024/1/26
28
2024/1/26
10
03
戏曲音乐与唱腔
2024/1/26
11
声腔与板式
声腔
戏曲音乐的基础,不同剧种有不同的 声腔体系,如京剧的西皮、二黄,川 剧的高腔、昆腔等。
板式
声腔中的节奏形式,通过板眼(强拍 和弱拍)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 气氛,如京剧中的原板、慢板、快板 等。
2024/1/26
12
乐器与伴奏
传统剧目的传承方式
探讨传统剧目如何通过口传心授、师徒相传等方式进行传 承,并分析这些传承方式的优缺点。
传统剧目的保护措施
介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传统剧目的保护措施,如建立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设立传承人制度等,并分析这些措施的 实施效果。
25
新编剧目的创新与发展
1
新编剧目的创作背景与动机
分析新编剧目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创作动机, 如反映时代精神、探索新的表演手法等。
14
04
戏曲舞台美术
2024/1/26
15
布景与道具
2024/1/26
布景
戏曲舞台布景简约而富有象征性,常采用象征性物件或局部景象来代表整体环境 ,如以山水画代表室外景象,以桌椅代表室内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戏曲科普介绍PPT图文课件
戏曲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文化传承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传承 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艺术瑰宝
戏曲是中国艺术的瑰宝之一,其表演艺术具有高度的规范化和程式化,体现了 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同时,戏曲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意境和场景氛围。同时,舞台布景还具有象征意义,如山水、云雾等元
素,都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和情感。
03
经典剧目与剧情简介
《牡丹亭》剧情简介及分析
剧情简介
杜丽娘在梦中与柳梦梅相遇并相爱,醒来后因思念柳梦 梅而病逝。柳梦梅得知杜丽娘的死讯后,掘坟救活了她 ,最终二人结为夫妻。 《牡丹亭》以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爱情的力量,展现了 人性对于自由和爱情的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戏曲
科普介绍
授课人:XXX
日期:XXX
➢ 戏曲概述与历史发展 ➢ 戏曲表演艺术形式与技巧 ➢ 经典剧目与剧情简介 ➢ 戏曲传承与保护现状分析 ➢ 戏曲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与价值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
01
戏曲概述与历史发展
戏曲定义及特点
戏曲定义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融合了唱 、念、做、打、舞等多种表演形式, 以虚拟化的舞台、程式化的表演和规 范化的服饰为特点。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 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分析
剧中对于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具有深 刻的社会意义。
《西厢记》剧情简介及分析
剧情简介
《西厢记》是元代戏曲家王实甫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张生与崔莺莺在普救寺相遇并一见钟情,随后张生通过书信向崔莺莺传情。崔莺莺的母亲为了家族利益 要将她许配给郑恒,但崔莺莺却爱上了张生。经过一系列波折,张生与崔莺莺终于结为夫妻。
中国的戏曲文化PPT课件.ppt
豫剧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 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 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 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豫剧的流行地区分布甚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都 有豫剧演出。
在皮簧戏衍变为京戏的过程中,同治、光绪年间皮簧班中改笛子为 胡琴,统一了伴奏乐器以后,陆续出现了一批著名演员。他们在不同程 度上都善于吸取其他地方戏的各种优点,并在艺术形式方面敢于进行革 新尝试,形成了皮簧戏舞台上争奇斗胜、百花齐放的局面,迅速促进了 皮簧戏的发展,终于形成一个崭新的剧种──京剧。近百年来,这个剧 种遍及全国,已成为中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种。一度称 “平剧”,后称京剧。
戏种介绍
起源:
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徽剧,通 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道光年间,汉调进京,被二簧调吸 收,形成徽汉二腔合流。《燕京岁时记》载:“咸丰以前,最重昆腔高腔…… 咸丰以后,专重二簧。”其中所提二簧,即指包括西皮在内的皮簧戏。 王梦生《梨园佳话》称:“徽调者,皮簧是也。”可见在民国初年还有 人把皮簧称作徽调。但严格地说,二簧与皮簧两个名称应有区别:二簧 只代表初期的徽调,而皮簧则为包括西皮在内的新的徽调。至清末民初, 通称皮簧戏。光绪、宣统年间,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因京班所 唱皮簧与同出一源、来自安徽的皮簧声腔不同,而且更为悦耳动听,遂 称为“京调”,以示区别。民国以后,上海梨园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 是正式称京皮簧为“京戏”。“京戏”一名,实创自上海,而后流传至 北京。
京剧
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 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道光年间,汉调进京,被二簧调吸收,形成徽汉 二腔合流。《燕京岁时记》载:“咸丰以前,最重昆腔高腔……咸丰以后,专重 二簧。”其中所提二簧,即指包括西皮在内的皮簧戏。王梦生《梨园佳话》 称:“徽调者,皮簧是也。”可见在民国初年还有人把皮簧称作徽调。但严 格地说,二簧与皮簧两个名称应有区别:二簧只代表初期的徽调,而皮簧则 为包括西皮在内的新的徽调。至清末民初,通称皮簧戏。光绪、宣统年间, 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因京班所唱皮簧与同出一源、来自安徽的皮簧 声腔不同,而且更为悦耳动听,遂称为“京调”,以示区别。民国以后,上 海梨园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京皮簧为“京戏”。“京戏”一名, 实创自上海,而后流传至北京。
《戏曲的有关知识》课件
《戏曲的有关知识 》ppt课件
目 录
• 戏曲概述 • 戏曲的表演体系 • 戏曲的角色行当 • 戏曲的剧种与剧目 • 戏曲的传承与保护
1
戏曲概述
戏曲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综合表演艺术 总结词:程式化表演 总结词:虚拟性
详细描述:戏曲是一种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 演形式的综合艺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 人物形象。
格和唱腔而著名。
越剧的传统剧目多以才子佳人、 爱情故事为背景,情节曲折,情
感丰富。
《红楼梦》、《西厢记》、《梁 祝》等都是越剧的经典之作。
05
戏曲的传承与保护
戏曲传承面临的挑战
观众流失
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年轻观众更倾向于电影、电视剧等新媒体, 导致戏曲观众群体老龄化,市场逐渐萎缩。
资金不足
戏曲艺术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剧团运营、演员培 养、演出场地建设等,资金短缺制约了戏曲的发展。
详细描述:戏曲表演有一套严格的程式规范,包括唱腔 、身段、动作等都有一定的标准,体现了戏曲艺术的独 特魅力。
详细描述:戏曲表演中常常采用虚拟化的表现手法,如 演员通过简单的动作或道具来表现骑马、行船等场景, 具有很高的艺术想象力。
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总结词
起源与宋元时期
01
总结词
发展与明清时期
03
总结词
出语言的韵味和情感。
念白表演在不同的剧种中有所 不同,如京剧中韵白、京白等 不同形式的念白。
念白表演在戏曲中具有重要的 作用,它能够突出人物的性格 特点和情感变化,增强观众对 剧情的理解和感受。
做打表演
做打表演是戏曲中的形体表演 ,包括身段、武打、翻滚等动 作。
做打表演要求演员具备扎实的 功底和熟练的技巧,能够准确 地表现出各种动作的精髓和美 感。
目 录
• 戏曲概述 • 戏曲的表演体系 • 戏曲的角色行当 • 戏曲的剧种与剧目 • 戏曲的传承与保护
1
戏曲概述
戏曲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综合表演艺术 总结词:程式化表演 总结词:虚拟性
详细描述:戏曲是一种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 演形式的综合艺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 人物形象。
格和唱腔而著名。
越剧的传统剧目多以才子佳人、 爱情故事为背景,情节曲折,情
感丰富。
《红楼梦》、《西厢记》、《梁 祝》等都是越剧的经典之作。
05
戏曲的传承与保护
戏曲传承面临的挑战
观众流失
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年轻观众更倾向于电影、电视剧等新媒体, 导致戏曲观众群体老龄化,市场逐渐萎缩。
资金不足
戏曲艺术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剧团运营、演员培 养、演出场地建设等,资金短缺制约了戏曲的发展。
详细描述:戏曲表演有一套严格的程式规范,包括唱腔 、身段、动作等都有一定的标准,体现了戏曲艺术的独 特魅力。
详细描述:戏曲表演中常常采用虚拟化的表现手法,如 演员通过简单的动作或道具来表现骑马、行船等场景, 具有很高的艺术想象力。
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总结词
起源与宋元时期
01
总结词
发展与明清时期
03
总结词
出语言的韵味和情感。
念白表演在不同的剧种中有所 不同,如京剧中韵白、京白等 不同形式的念白。
念白表演在戏曲中具有重要的 作用,它能够突出人物的性格 特点和情感变化,增强观众对 剧情的理解和感受。
做打表演
做打表演是戏曲中的形体表演 ,包括身段、武打、翻滚等动 作。
做打表演要求演员具备扎实的 功底和熟练的技巧,能够准确 地表现出各种动作的精髓和美 感。
《戏曲的有关知识》课件
02
戏曲的表演体系
唱、念、做、打
01
02
03
04
唱
歌唱是戏曲表演的重要手段, 通过不同的唱腔和音色来表现
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念
念白是戏曲中的语言表现形式 ,通过韵律和节奏来传达角色
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做
做功是戏曲表演中的动作和身 段,包括手势、身姿、步法等 ,以表现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打
打功是戏曲中的武技表演,包 括各种兵器、对打等,以展现
服饰
服饰是戏曲中角色的穿着打扮,包括 服装、头饰、鞋履等,以表现角色的 身份和地位。
03
戏曲的剧种与剧目
京剧
01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被 誉为“东方歌剧”,是 中国戏曲的代表剧种之 一。
02
京剧的剧目繁多,题材 广泛,既有传统戏,也 有现代戏。
03
京剧的表演艺术独具特 色,唱、念、做、打并 重,演员的表演技艺要 求非常高。
理解剧情和人物关系 观众应认真了解剧情和人物关系 ,理解戏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戏曲的魅 力。
戏曲的传播途径
传统演出
互联网和新媒体
传统演出是戏曲传播的主要途径,通 过戏院、剧场等场所进行现场演出, 吸引观众观看。
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兴起为戏曲传 播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网络平台、 社交媒体等渠道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 戏曲。
总结词:综合性
详细描述: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形式,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 文学等多种艺术元素,这些元素相互 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戏曲艺术风格。
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01
总结词:起源
02
详细描述:戏曲起源于先秦时期 的“优孟衣冠”,经过汉唐的“ 百戏”和宋金的“杂剧”,逐渐 发展成为现在的戏曲艺术形式。
戏曲简介PPT课件 图文
黄梅戏两大唱腔 平词、花腔
平词 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旋律听起来委婉悠扬, 是正本戏的主要唱腔。
代表作有 《女驸马》《天仙配》
花腔 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 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
代表作品有 《夫妻观灯》、《蓝 桥 会》等。
学习与实践
(独白)
走出门来抬头看,三条大路走中间,逛大街
梨园百花 黄梅戏
传统经 典
戏
唱与答
刚刚大家演唱的“唱段”属于什么艺术形 式中的“哪一种”?
戏曲
京 剧 :又称京戏,在台湾又称平 剧、国 剧,它起源于安徽,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 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
戏曲
是“戏中之曲”,是在戏中演唱唱词包含 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 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
中国“戏曲”有三百六十种剧种,是一
个庞大的艺术群体,各剧种之间最大的区 别是音乐风格的不同, 依据不同地方的音乐 语言的特点形成而发展的。
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剧种统称为“地方戏”
➢ 我国有哪些戏曲的剧种? ➢ 它们各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方?
地方剧种
南方 北方
黄梅戏 越剧 川剧 花 鼓戏
花灯戏 采 茶戏等
课堂小结
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 浓郁清新的生活气息 美妙动听的曲调唱腔 举手投足间尽是故事 ——这就是黄梅戏!
京剧 豫剧 评剧 秧歌戏
黄梅戏
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在皖(安徽省)、鄂 (湖北省)、赣(江西省)三省毗邻的黄梅县形 成的,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 发展而成,以地方语言进行演唱。
黄梅戏行当
➢ 黄梅戏的行当:
正旦
正生
花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平词 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旋律听起来委婉悠扬, 是正本戏的主要唱腔。
代表作有 《女驸马》《天仙配》
花腔 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 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
代表作品有 《夫妻观灯》、《蓝 桥 会》等。
学习与实践
(独白)
走出门来抬头看,三条大路走中间,逛大街
梨园百花 黄梅戏
传统经 典
戏
唱与答
刚刚大家演唱的“唱段”属于什么艺术形 式中的“哪一种”?
戏曲
京 剧 :又称京戏,在台湾又称平 剧、国 剧,它起源于安徽,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 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
戏曲
是“戏中之曲”,是在戏中演唱唱词包含 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 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
中国“戏曲”有三百六十种剧种,是一
个庞大的艺术群体,各剧种之间最大的区 别是音乐风格的不同, 依据不同地方的音乐 语言的特点形成而发展的。
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剧种统称为“地方戏”
➢ 我国有哪些戏曲的剧种? ➢ 它们各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方?
地方剧种
南方 北方
黄梅戏 越剧 川剧 花 鼓戏
花灯戏 采 茶戏等
课堂小结
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 浓郁清新的生活气息 美妙动听的曲调唱腔 举手投足间尽是故事 ——这就是黄梅戏!
京剧 豫剧 评剧 秧歌戏
黄梅戏
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在皖(安徽省)、鄂 (湖北省)、赣(江西省)三省毗邻的黄梅县形 成的,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 发展而成,以地方语言进行演唱。
黄梅戏行当
➢ 黄梅戏的行当:
正旦
正生
花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的戏曲文化PPT课件.ppt
Hale Waihona Puke 京剧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 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道光年间,汉调进京,被二簧调吸收,形成徽汉 二腔合流。《燕京岁时记》载:“咸丰以前,最重昆腔高腔……咸丰以后,专重 二簧。”其中所提二簧,即指包括西皮在内的皮簧戏。王梦生《梨园佳话》 称:“徽调者,皮簧是也。”可见在民国初年还有人把皮簧称作徽调。但严 格地说,二簧与皮簧两个名称应有区别:二簧只代表初期的徽调,而皮簧则 为包括西皮在内的新的徽调。至清末民初,通称皮簧戏。光绪、宣统年间, 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因京班所唱皮簧与同出一源、来自安徽的皮簧 声腔不同,而且更为悦耳动听,遂称为“京调”,以示区别。民国以后,上 海梨园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京皮簧为“京戏”。“京戏”一名, 实创自上海,而后流传至北京。
豫剧在声腔上属梆子腔系,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成 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县志》记载,当时本地 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 “梆罗卷”。
豫剧音乐分有四个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福调”;以商 邱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 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 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豫剧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 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 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 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豫剧的流行地区分布甚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都 有豫剧演出。
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戏”, 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关外有“奉天 落子”的称谓。莲花落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 久,流域甚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
戏曲课件ppt
家庭剧
以家庭生活为题材,通过家庭 矛盾和纷争来反映社会问题和
道德观念。
爱情剧
以爱情为题材,通过男女主角 的爱情经历来展现人性和情感
。
喜剧
以幽默和讽刺为主要特点,通 过戏剧情节和人物形象来反映
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
著名戏曲作家及其作品
关汉卿
王实甫
汤显祖
洪昇
《窦娥冤》、《救风尘 》等。
《西厢记》、《牡丹亭 》等。
戏曲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戏曲概述 • 戏曲表演艺术 • 戏曲音乐与乐器 • 戏曲文学 • 戏曲欣赏与审美 • 戏曲在当代社会的影响与价值
01
戏曲概述
戏曲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戏曲是一种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杂技等艺术形式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具有 独特的艺术魅力。
详细描述
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表演艺术,它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手段融合在一 起,通过音乐、舞蹈、表演、杂技等艺术形式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戏曲 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表演形式和表现手法深受观众喜爱。
服饰与化妆
服饰是戏曲表演中角色形象的 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服 饰来表现角色的身份、地位和
性格特点。
化妆是戏曲表演中角色形象的 重要手段,通过化妆技巧来表 现角色的年龄、性别、身份和
性格特点。
服饰与化妆相互配合,共同表 现出角色的形象特点。
演员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实 践,才能掌握服饰与化妆的技 巧,表现出角色的形象特点。
品味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包括唱腔和伴奏两部 分,品味唱腔的韵味和伴奏的 配合,感受戏曲音乐的独特魅 力。
理解剧情和人物
了解剧情和人物关系,分析人 物性格和情感,有助于深入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 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的 鲜明特色。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 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彩。儒 家强调忠、孝、节、义,这在戏曲中有充分体 现。戏曲的道德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善恶 分明的人物形象;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药人 寿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人 物性格、品德,寓褒贬,别善恶,充满着浓厚 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 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在长期的社会生活 中,对戏曲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如脸 谱色彩的红表忠勇、黑表刚直、白表奸邪、蓝 表威猛、黄表阴狠、绿表强悍、紫表耿介等。
1 、始于离者,终于和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 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 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 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 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 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 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 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 脸谱艺术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与戏曲艺术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 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我们应 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使富有民族性的 脸谱艺术,更加辉煌灿烂。
• 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基本上是与戏曲 舞台上的脸谱是一致的。但有时也有与戏 台上不尽相同的脸谱图案,这既是民间美 术中感情的自由发挥的结果,又是对戏曲 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的结果。不一定合科 学规范,但却能传神写意。这样一来,脸 谱与民间美术的关系就是相辅相成的了。 脸谱给民间美术提供了大量素材;民间美 术又给脸谱提供了可供吸取的丰富营养, 而且民间美术为脸谱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的 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戏曲人物形象 (包括脸谱)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许多方面。
• 戏曲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成果的同时,也受 到传统各门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从诗歌中引 进了“意象”“意境”“趣味”等;从绘画中 引进了“神似”、“形似”“虚实”等;从小 说中引进了“真假”等。戏曲脸谱的审美意识 同样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 • 脸谱的勾画创作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 似之处。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生 的艺术形式,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 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两者在创作程序上都表现 出很强的程式化特征,正所谓无法不成谱。两 者在用笔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都讲究线条流 畅而有力度,节奏鲜明而神采飞扬。
生 梁山泊
旦 白素贞
老旦
李母
老生 孔明
昆曲 净 廉颇
京剧正净 钟馗
丑县官丑 Fra bibliotek阿鼠柳叶眉 两头尖,呈 柳叶形,是从本眉 变化而成的。据说, 文人勾柳叶眉含贬 义,武人勾柳叶眉 含褒义。
螳螂眉 形状像 刀,又像螳螂爪, 表现人物性情暴 烈或者心存邪恶 时适用。
蝶翅眉 形状近 似螳螂,但更细 长弯曲,一些画 碎脸的人物常用 这种眉形
• 戏曲产生于民间,戏曲文化与民间美术有 着更紧密的联系。民间美术中的木版年画、 窗花剪纸、纸扎糖塑、服饰刺绣、泥人、 葫芦雕刻、建筑彩绘和雕刻等,都有戏曲 人物形象,其中戏曲脸谱艺术也是经常表 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 戏曲是中国人重要的娱乐形式,可以说 戏曲那丰富的故事、优美的唱腔深入人心。 民间艺人受到戏曲文化的影响,把自己亲 身所感受到的戏曲故事、戏曲人物,塑造 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使戏曲舞台上的形 象,长久地留在人们的生活中。像三国戏、 水浒戏、西游戏、民间故事戏的人物形象, 就经常出现在民间美术作品中.
3。离形而取意, 得意而忘形
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 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 弃其形”的方式,如中 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 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 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 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 的关羽,白脸的曹操; 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 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 无波涛之江河。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 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戏曲并没有象 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 以便于表现。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 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 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所以, 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 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 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戏 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 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 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 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 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 “唱、念、做、打”。
• 中国戏曲脸谱,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 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 富的历史内容。戏曲脸谱不仅仅是供悦目 的,而且是戏曲艺术家与观众进行对话的 一种极富表现力的文化语言。正是习惯成 自然的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给了这种 特殊语言以约定俗成的语义,赋予它多方 面的表现功能。戏曲脸谱中折射着中国传 统文化的许多方面 .
棒槌眉 形状像 古人捶打洗衣 用的棒槌,适 於表现人物眉 毛的浓密。
卧蚕眉形状 似卧蚕,是 关羽专用的 眉形。
寿字眉像两个 草写的“寿” 字,是项羽脸 谱专用。
一字眉 两眉 鸭蛋眉 形状 相连,成“一”近似棒槌,但 字形。唐末起 眉形较宽,显 义首领黄巢脸 得人物眉毛更 谱专用。 为浓密
葫芦眉 形状似 葫芦。杨家将 故事人物孟良 就曾用这种眉 形。
• 脸谱的审美意识受到中国画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 如中国画中“重神似”而“轻形似”的美学思想, 就被运用到戏曲脸谱中,脸谱中的“离形”(拉 开与自然物象的距离)、“取形”(以变形的装 饰化的手法取自然物象之形)、“传神”(传人 物的性格、神情、心理、品德之神),就是中国 画中“遗貌取神”的“重神似”的美学思想的体 现。脸谱的构图章法也与中国一样,讲究疏密、 插穿、避让、虚实、匀衡等。脸谱的勾画笔法也 与中国画笔法相通,轻重缓急、顿挫有秩。总之, 脸谱的创作与中国画创作一样,有谱有法。只有 按照符合自身美学规律的程式和法则勾绘出来的 脸谱,才能成为中国戏曲舞台上的人物脸谱,也 才具有美的表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