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3课第二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优质说课稿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共16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哲学 与文化3 .2世界 是永恒 发展的(共16张 PPT)优秀课 件精品 课件免 费课件 公开课 课件ppt课件课 件下载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发展的实质:
3)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前进上升的变化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哲学 与文化3 .2世界 是永恒 发展的(共16张 PPT)优秀课 件精品 课件免 费课件 公开课 课件ppt课件课 件下载
方法论: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 的观点看问题。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哲学 与文化3 .2世界 是永恒 发展的(共16张 PPT)优秀课 件精品 课件免 费课件 公开课 课件ppt课件课 件下载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哲学 与文化3 .2世界 是永恒 发展的(共16张 PPT)优秀课 件精品 课件免 费课件 公开课 课件ppt课件课 件下载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量变达到一Leabharlann 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 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哲学 与文化3 .2世界 是永恒 发展的(共16张 PPT)优秀课 件精品 课件免 费课件 公开课 课件ppt课件课 件下载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发展的实质:
发展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含义: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发 展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原因)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3课第二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优质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3课第二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3课第二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第一单元讲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主要引导学生理解世界是物质的,也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我们要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学会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课分三框题,本框是第二框,主要讲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方面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1.4描述世界是永恒**的,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主要讲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要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本框以“阅读与思考”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引起学生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步步深入地思考。
包括“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两目内容。
教材还辅以相关链接,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明白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理解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相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科学精神】探究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使我们在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科学精神。
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如何判断新旧事物?
不是,仍是纸牌类游戏!
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错误标准之二:现状标准
如何判断新旧事物?
不能以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快慢、是否成熟完善来判断新旧事物
新事物一开始的力量是弱小的!
从事物的名称、旗号、包装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包含“发展”哲理的诗词名言:
知识回顾
联系是普遍的,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
联系是客观的,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唯物辩证的联系观
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统帅着部分,部分影响整体...
树立全局观念,用综合思维认识事物立足整体,优化组合,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从社会历史领域看:它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高铁客流量)
新旧事物是什么关系?
新事物
旧事物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含义
特点
社会历史领域
结论
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符合客观规律、强大生命力、远大前途
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抵抗和扼杀新事物,违背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
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件)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课件(统编版必修4)

选择题常考点——易混易错点
➢ 1、新产生的事物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 ➢ 2、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 3、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 ➢ 4、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先否定后肯定。( )
全部 错误
归纳总结
➢ 事物发展总趋势(方向):前进的、上升的 ➢ 事物发展的道路:曲折的、迂回的 ➢ 事物发展的途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统一、相持、 一事物仍是该 平衡和静止等 事物
(A还是A)
事物根本性质的 变化
由一是显一种一著种质种的质态根变态 的 本 化向转的另变、,统平破一衡坏物和等的静分止输此解的处入可、输您入您需性变(需A要要质为变的的内改它成容内变事B, )容物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司马迁著《史记》用了15年 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用了20年 马克思著《资本论》用了40年
结论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知之较多 深
知之不多 知
不知 浅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整个世界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认识
世界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而运动变化总的趋势不断发展的
思考:1、运动、变化是不是就是发展? 2、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运变 动 化 发展
小试牛刀
哪些属于“发展”?哪些属于“运动变化”?
A、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优质课件下载

1、唯物证法的发展观
1.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和
中P32
共产主义社会
资本主
人
人类社会发展道路
义社会
高级
类
社
会
封建社会
是 发
②人类社会奴:隶人社会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一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
展
入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
思考:(1)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圾分类是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运用发展的观 点说明我们对此应坚持的正确态度 (2)请你为自己所在的社区普及推广垃圾分类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导向鲜明朗 上口。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5.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P33-34 (1)什么是量变、质变P33
项目 内涵
特点
状态
结果
量 变
的
原始社会
低级
1、唯物证法的发展观
1.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P32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对唯物主义的认识过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唯物证法的发展观
2.发展的实质:P32
发展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 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唯物证法的发展观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6.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P34-35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P34 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第2课时 教案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一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正确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观。
科学精神: 坚持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坚定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路,通过事例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分析问题。
公共参与:能够在生活实践中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极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发展的普遍性(特点);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特点(优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事物发展的趋势(原理和方法论)难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事物发展的趋势(原理和方法论)三重难点必背四知识梳理㈠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4.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5.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6.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看形式的新与旧,不是看出现的时间顺序的先与后,也不是看一时力量的强与弱,其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和质变⑴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⑵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反对急于求成)3.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反对优柔寡断)4.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3

袁世凯称帝
新中国成立
中国进入新时代
倒退下降的变化
前进上升的变化
倒退下降的变化能不能称之为发展?
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联系: 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不是凝固不变和僵化的
区别: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宇 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变化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以 至性质的改变。这种变化既有上升 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 的退步的
低级
原始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 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不 断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新 认冠 识肺
炎
1、发展是永恒的、普遍的(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要么简单否定一切, 要么简单肯定一切
否定与联系、 既是联系的环节, 发展的关系 又是发展的环节。
是联系的中断 和发展的停止。
克服 ——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 保留 ——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增添 ——旧事物中没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因素
旧事物——新事物 发展的环节 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
判断:下列事物的变化属于辩证否定还是形而上学否定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磁悬浮列车
2.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1)是否_符_合__客__观__规__律 (2)是否具__有__强_大__生__命_力 (3)是否具__有_远__大_发__展_前_ 途
判断新旧事物的错误标准:
1.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新旧。 2.以事物的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 善来判断一事物的新旧 。 3.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c.辩证否定的地位: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8
手机的发展与创新
①手机方便了人与人的 联络
移动通讯是发
保
展须改进外观,
克
增强手机功能
服
③手机需要逐渐走向 多元化,从功能手机 到短信、到多媒体, 到互联网应用……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12
四、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内容】a.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b.事物发展的道
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a.我们要对未来从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 使其成长、壮大。(前途是光明的) b.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3
1.发展是事物具有前进、上升性质的变化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宇宙 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变化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 以至性质的改变。这种变化既有 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 向后的退步的
发展是上升的、向前的、进 步的变化
请列举身边的“发展”?
运动 变化 发展
运动、变化、发展
4
2.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道路是曲折的)
c.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把事物的发展看成是一帆风
顺的盲目乐观主义;又要反对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观失望思
想。
13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4
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量变和质变
功能越来越强大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是
否
新事物
旧事物
克旧事物其短、取旧事物所长、增添新内容新事物终将战胜旧事物
2.发展的实质
思考2:如何判断新旧事物?
1.袁世凯复辟帝制2.1921年,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召开,到会代表13人代表全国党员57人。3.电脑算命、网络传销。
判断:以下事物是否属于新事物?
不能以出现时间的先后判断新旧事物
不能以一时力量的强弱判断新旧事物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面对挫折与考验
发展的普遍性
课堂小结
不能以事物的外在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2、发展的实质
思考3:为什么新事物能够取代旧事物?
(1)新事物自身: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根本原因)(2)新事物与旧事物相比——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腐朽的因素→外形笨重,功能简单汲取——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手机通讯联络功能 增添——旧事物中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速度更快、屏幕更大更清晰、功能更强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随堂训练
2021年9月20日,“太空快递”再出发——搭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20次发射任务,为空间站在轨建造后续飞行任务奠定基础。中国空间站历经数载,初具规模,说明( )①量变与质变互为前提和条件 ②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变化③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了道路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2.培养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能力,区分运动、变化和发展,正确判断新旧事物,理解发展的实质。(重难点)3.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重点)
统编版版高中政治必修四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自然界 简—繁
人类社会 低—高
人的认识 浅—深
(2) 正确区分新旧事物
①新、旧事物的含义: 新事物: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指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 趋灭亡的事物。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 化发展之中,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 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世界是永恒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 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第一,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 远大前途的事物。
第二,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克服、汲取、增添)
第三,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反映了 社会进步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年 均国民收入约18美元 回 2000年,人均国民收入900美元;总体小康水平
2005年,人均GDP1600美元 ,综合国力世界第六
眸 十七大: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十八大: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十九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 无机小分子物质(氨、无机酸 水蒸气、氢等)
•↓
• 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核苷、有机酸、单糖)
•↓
地 球 诞 生 时
• 有机高分子物质(蛋白质、核酸)
•↓
• 多分子体系(高分子物质凝聚成小滴)
•↓
• 原始生命
就
有
生
命 吗
生命的起源
?
生物进化论
从生命产生到人类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 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发展:ABF 运动变化:ABCDEF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件(32张)

(3)前进性与曲折性的方法论 【原理内容】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上升的
【方法论】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对未 来要充满信心,热情支 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 促使其成长、壮大,
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 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 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 挫折与考验。
易混易错
1.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矫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矫正:任何发展都是变化,但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3.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矫正: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 因此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 4.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在量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而统一物
B
【训练题】
重庆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如何使历 史文化绽放时代光芒,重庆三峡博物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在原有展览式 保存文物的基础上,三峡博物馆对其独具特色的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 性发展。一方面发挥互联网的社交互动功能,吸引青年一代参与文创产品的 开发;另一方面积极打造“数字三峡博物馆”,利用高精度的三维数据立体 全方位地展示文物的细节和全貌,观众可以零距离“触摸”文物并与之互动 。三峡博物馆以新的方式塑造新形态,赢得了这个时代的热情接纳。 结合材料,用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三峡博物馆塑造新形态能赢得这个时代 热情接纳的理由。
重视量的积累 ,为实现事物 的质变创造条
化论”、反对优 件。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柔量寡变断开辟
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抓住时机,促 成质变,实现 事物的飞跃。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教案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展的普遍性与发展的实质,懂得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中,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理解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和质变,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能够运用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辨别正误的能力,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小事做起,重视量的积累,同时善于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飞跃。
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能够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思维看待世界、思考问题,对于社会的发展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认同并坚持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和质变,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教学难点:理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小康”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从小康目标的确立到实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经过几代人一以贯之的接续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奋力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下面,老师跟大家分享一段小康社会的视频,请大家看视频的时候思考,小康社会的概念在我们国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生:略师:所以我们可从视频中发现,人们对小康社会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化发展的,那么回望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还有哪些体现了我们哲学上的发展观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看发展,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相关知识(板书)。
(二)讲授新课师:首先,我们开始第一目的学习。
从中华文明的进程中看发展。
——发展的普遍性150亿年前宇宙诞生,奠定了地球产生的物质基础。
此后,地球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起来。
各个组成部分的演化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
地球系统的运动及其带来的地貌变迁、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共同构成地球的历史。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3.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1.以议题为统领。
本课以“看发展,谋发展,续发展”为议题,并以三个子议题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议题的探究与讨论,帮助学生生成、理解学科知识,提高学科素养。
2.以活动型课程为载体,学生在活动中紧紧围绕议题开展活动,结合中国发展的具体情景材料和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问题,生成知识,提高素养。
二、设计主线本课设计主要围绕十三五伟大发展成就,在创设议题情境的基础上,设置三个议题活动:看发展——回眸十三五,谋发展——开局十四五,续发展——展望未来。
1.围绕议题活动展示,感受祖国发展巨变,理解发展的含义及实质,增强对中国奋进新时代的认同,坚定道路自信。
2.通过议题活动探究,明确用发展的观点解决现实问题,激发同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培养爱国精神。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升华认知,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一个五年接着一个五年,既是日积月累,也是日新月异。
引导学生有序认知“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事物发展的方向趋势和道路”。
3.通过议题活动升华,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深刻领悟作为青年学生的责任,树立公共参与意识,积极投身祖国建设。
七十年来,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坚持不懈、与时俱进地编制实施计划规划,引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与时俱进,持续跑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接力棒,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想,续写新的篇章,如何与祖国一起成长。
提高公共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情,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结合,确定为事物发展的途径道路和事物发展的状态形式。
这样设置的依据是发展观是本课最基本的理论,是理解中国伟大发展成就的关键。
因此,掌握这一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就要用发展的观点去解决,学生通过参与讨论“如何正确看待当前我国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体悟、思辨中升华对发展观的深刻理解。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教案

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培养坚定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自觉反对和抵制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科学精神:深刻理解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明确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把握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提高哲学思辨力,全力打赢新冠疫情防疫战。
法治意识:提高哲学思辨力,学会理性地对待各种事物。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发展的实质。
教学难点: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人类的战疫史》了解病毒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人类一直在与病毒作斗争,引出从新冠疫苗看世界是永恒的。
二、讲授新课议题一:人类与病毒的斗争病毒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
早在公元前二至三个世纪的印度和中国就有了关于天花的记录,直到19世纪末,病毒才开始逐渐被发现和命名。
病毒个体微小,基因简单,结构变化快,传播速度快。
药物技术创新与新病毒出现的赛跑胜负难料。
比如流感病毒家族“最危险成员”甲型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短时间内的基因重组而演化出新的病毒株,每重组一次其毒性增强、传染性增大,且能导致原有的治疗方法失效。
近两个世纪以来,人类对传染性病毒的从感性到理性认知,认识日渐清晰。
近年来,关于病毒的疫苗和新药问世速度加快,流感致死率大大降低,但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活动探究:结合材料,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中如何体现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几种观点,老师找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其他小组补充。
【师生总结】通过探究,我们已得知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因此,我们说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就是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普遍性观点。
议题二:疫苗的起源人痘接种:实际上是采用人工的方法,使被接种者感染一次天花。
但是,这种早期的种痘术,思路很朴素,以毒攻毒,取天花患儿的新鲜痘浆,用棉签沾取塞入被接种对象的鼻孔,以此引发起痘,达到预防接种的目的。
由于所使用的都是人身上自然发出的天花的痂,人们把它叫做:“时苗”。
由于时苗的毒性很大,以人工的方法接种者感染一次天花,危险性比较大。
2021年最新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完整版)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中的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第二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发展的普遍性与发展的实质,阐明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第二目“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阐明事物在曲折运动中发展上升。
二、教学目标1.知道发展的实质,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懂得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中,是在曲折运动中发展上升。
2.能够运用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辨别正误的能力。
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思维看待世界、思考问题,对于社会的发展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认同并坚持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发展的普遍性教学难点:发展的实质四、教学过程课程导入:上节课,我们用《诗经》中的《蒹葭》为引子,详细讲解了甘肃和从甘肃发散开去的世界,又把目光从远处收回,审视身边的生活,以懂得如何用联系的观点、哲学的智慧去思考。
今天的课,我们还从《诗经》开始,来看看千年古都西安的发展演变,品读其中蕴含的哲学。
学生探究活动:品读古诗《无衣》(《诗经·国风·秦风》),结合上节课所讲的秦人依靠强大的军队,横扫六合、统一中国,引出西安这座古城,为之后这节课以西安为例讲解发展的观点做铺垫。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总结:秦人军事立国,灭犬戎之国十余个,地方扩至千里。
经数代经营,九次迁都,最终一统天下,定都西安,中央集权形式的封建王朝开启。
《秦风·无衣》就是秦地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时的军中战歌,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3课第二框《世界是永
恒发展的》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3课第二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第一单元讲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主要引导学生理解世界是物质的,也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我们要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学会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课分三框题,本框是第二框,主要讲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方面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1.4描述世界是永恒**的,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主要讲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要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本框以“阅读与思考”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引起学生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步步深入地思考。
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