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试举出现代汉语普通话(或某方言)实例,从语音、词语和语法方面分析有关语言实例中所表现的文化影响,讨论文化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语文教学建议
语言是我们的祖先世代积累起来的极宝贵的财富。语言与文化可以说是共生的。语言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文化的发展也使语言更加丰富和细密。语言是文化发展的工具,同时也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由于有了语言,人类才创造出如此灿烂辉煌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进化的长河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的创造与发展是离不开语言的,语言的变化与发展也脱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
所谓“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语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马显彬《中国没有“国语”——重谈“普通话”名称的规范》P61。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区域,为某一地区的人民大众所掌握、使用”(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P4。)
语言对文化的影响从语音、词语和语法方面都有体现。首先从语音方面:我国是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各个区域有这自己
特有的方言,这些特有的方言都是个区域的人长期生活长期在特定环境下所特有的语言,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普通话中“n”和“l”的区分很明显,但是在陕西话中这两个拼音所发出的语音是相同的。“奶奶”被称之为“濑濑”,原因在于陕西方言中没有“奶奶”这个称呼,当地,父亲的母亲被称之为“婆”,并不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奶奶的发音,因此,当地的文化影响到了语音的形成,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很小的实例,陕西话中“qian”和”tian”的发音也是相同的,就是因为长时间的语言习惯致使操着当地方言的人们无法区分这些语音,拼音文字受语音的制约极大,一个词的发音稍有变化拼写方式也就会随之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就促使其他词语的生成,例如陕西话中为了避免“qian”与“tian”的区分,“田”称之为“地”,宁夏人一般说:“在田里干活呢!”,而陕西人说:“在地里干活呢!”。任何语言的发音、言语都是先于它的文字的发明而被长期使用,在正常生活中语音比书面文字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语言又是人类特有的,语汇的丰富直接反映了人们对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知识的掌握。因此语音对文化的影响可见一斑。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在词语方面也表现密切。由于中国的历史漫长悠久,汉语词语的文化沉积尤为显得浓厚,大量词语本身就直接反应了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许多词语意义烙上了深深的民族文化的印记;词语的形式结构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在词语的产生,形成和消亡的过程中,民族文化要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外来词语融入汉语词汇时,往往受到中国文化的制约。总之,中国文化对汉语词语的影响,或者说汉语词
语对文化的反映都是多方面的。一般而言,词语的产生都具有其客观,直接的原因:生产力的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物质生活的丰富,思维观念的转变,文化习俗的形成等等。例如,甲骨文时代通行的词语数量很少,表现力也很贫乏,一般仅限于自然现象,时令方位,人体器官,畜牧农耕,亲戚称谓以及战争等方面。这说明甲骨文时期生产力低下,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十分有限。但在这时期有关祭祀,敬神一类的词语却相对丰富,如“祥”,“禅”,“祭”等,这正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民智未开的社会状况相符合。新词语的产生到了现代社会仍然持续着。纵观新中国建立以来五十多年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时代的特征依然在应时而生的新词语中留下了深刻而永恒的烙印。这个过程既有痛苦,辛酸和难堪,也有快乐,兴奋和惊奇。如“粮票”,“工分制”,“定量供应”之类词语,反映了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的这段时期物质极其匮乏的状况。而“批斗”,“臭老九”,“走资派”等文革十年中涌现出来的词语则充分地折射出了这个时代的阴森,恐怖和对人性的扭曲。进入21世纪,最引人注目的词语现象莫过于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了。如7456:气死我了。灌水:在论坛上乱发无聊的帖子等等,这些充满了诙谐,机智与顽皮的网络词语如今已成为一些青少年“网民”们相互沟通时必不可少的媒介了。据统计,近二十年来,我国社会每年平均要产生800多个新生词语。经过一段时间的优胜劣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经过考验,必将逐渐被保留了下来,成为多数人通用的词语。比如:“手机”就代替了原先翻译的“大哥大”;“秀”也大有取代“表演”登堂入室之趋向;“巴
士”,“的士”同样以简洁而胜“公共汽车”,“出租汽车”一筹;网络词语中的“美眉”,“帖子”如今流传甚广。可见,新词语的诞生也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一些有生命力的词语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考验,最终会在浪起浪涌的新词语潮流“靠岸”,从而进入全民固定的词语体系中。从上古的四千多个单音节词发展到现代,包括复合词在内的词语已共有500余万条之多。但是,新事物,新概念却依然将随社会的发展而层出不穷,新词语也还不断涌现,而一词多义,或者增添词的引申义,或者转移词的本义也是解决词语过多增生的一个方法,这就是通常所谓的“旧瓶新酒”,即在旧有的形式上诸如新的内容。如牺牲,本义为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等牲畜,今引申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聂茂《民族寓言的张力》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这些都是词语对文化的影响。
在语法上我试举同心话来说明其对文化的影响,同心方言是较为典型的宁夏方言,它位于宁夏中南部,人口80%以上是回民。境内方言分三片:南片、下马关片、北片。(吕叔湘《四方谈异》P7)我所举例的是北片回民话,他以县城话为代表,音系与银川话接近,它在选择问句中的特点是“吗”的用法。普通话选择性问句是表示提问的手段是并列问项,使用连词“是……还是……“,使用语气词“呢”,一般不使用“吗”。
例如:你是喜欢红色,还是喜欢蓝色?
你还来不来呢?
同心话选择性问句的特点主要在于语气词“吗”,“哩”的使用,连词“还是……还是……”,“是……还是……”等虽
然可以帮助提问,但是可有可无,使用的频率较低。在有的句子里用了反而画蛇添足,不合当地习惯。
例如:你(是)吃面哩吗(还是)吃米饭哩?
普通话同心话
这是我的还是你的?这是我的吗你的?
饭做的多还是少?饭做得多吗少?
可见,同心话选择性文句中的“吗”是兼有一定连词功能的疑问语气,在语法分析中属于并列问项的结构,但是和现在汉语普通话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它代表了不同地区的不同民俗文化,学习语言必须要了解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我过的语言学。每一种语言都对应其相关的文化。它的特质,与其特有的地域文化及人们的思想息息相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也反映了文化的多元性。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对于语文教学的建议。
在社会化进程中,语言习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人类长糟的一种优秀的文化,是人区别动物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语言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记录符号,几百万你那来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大都保存在人类语言之中,学习语言也是在学习人类文化,不同的语言不仅是社团内部进行交际的工具,也是维系自己与社团的纽带。(E808单元七指定读物P329)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将语言的学习,包括对方言的学习深入进去,在课堂中进行趣味教学,将不同的方言和普通话进行比较,激发学生有意识的自觉的比较二者的差异,并提高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