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题1-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1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1

显微镜基础知识和应用
1、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 2、显微镜放大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3、放大倍数变大 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 有两种情况: 扩大4倍 10x10 10x40 细胞单行排列
8 2 除以扩大的倍数(4) 细胞均匀分布 4 64 除以扩大的倍数的平方(42)
4、低倍镜,高倍镜使用顺序? 先用低倍物镜后用高倍物镜 5、放大的倍数越大,观察到视野越 少 ), 小,亮度(暗 ),细胞数目越( 细胞个体越( 大)。
认真思考:
1、对好光后,不能再移动显微
镜,为什么? 2、低倍镜与高倍镜下哪个看到 的视野面积大?亮度高?细胞数 目多?
返回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透镜
放大倍数 10x 12.5x
镜头长度
长 短
透镜大小
大 小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镜 口 率
放 大 倍 数 10x
镜 头 长 度

透 镜 大 小
3.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 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 D( A. b B. d C. q D. p 4.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 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C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物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5.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C ) A.以目镜倍数为准 B.以物镜倍数为准 C.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草履虫
黄瓜表皮细胞
黑藻叶片细胞
洋葱鳞片表皮细胞
学习目标:
1、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和作用。 2、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玻 片。
认识 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通光孔

生物中考试题-----显微镜(全)

生物中考试题-----显微镜(全)

2010生物中考试题汇编——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一、选择题1.(2010承德)3.图1表示一个用右手写字的人正在用显微镜观察,其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 )全品中考网2.(2010承德)7.小明观察血涂片时,首先看到了图3中①所示的物像。

然后进行操作观察到图3中②所示的物像,小明观察时没有..进行的操作是( )A.转动转换器B.转动细准焦螺旋C.转动粗准焦螺旋D.调节反光镜3.(2010十堰)55.当转动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操作者的眼腈一定要看着A. 目镜 B 。

物镜 C .镜茼 D .粗难焦螺旋4.(2010济南)6.小明使用显微镜时,看不到白亮视野。

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A.使用了低倍物镜 B.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C.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 D.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5.(2010济南)22.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 B .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C .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 D.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6.(2010盐城)1.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A .1个B .2个C .4个D .8个7.(2010保定)13.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全品中考网A .转动转换器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B .调节细准焦螺旋一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C.调节光圈一调节视野的大小 D .调节反光镜一调节物像的大小8.(2010浙江金华)10、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A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 .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9.(2010浙江温州)9.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A.显微镜、放大镜 B .放大镜、放大镜 C .显微镜、显微镜 D .放大镜、显微镜10.(2010湖州)13.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A .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B .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C .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D .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11.(2010义乌)14 .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B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亮.C .换用高倍镜后,应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D .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液泡等细胞结构12.(2010衢州)3.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图 3图113.(2010台州)11.实验课上,小柯在低倍镜下看清某种细胞结构后,将显微镜轻移到小妍面前给她看,而小妍看到的却是较暗的视野,她首先应操作的是A.目镜 B.物镜转换嚣 C.反光镜 D.粗准焦螺旋14.(2010绍兴)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时,小敏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她应该调节( )A.反光镜B.目镜C.物镜D.细准焦螺旋15.(2010苏州)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发现视野内有一淋巴细胞(如右图)。

初二生物显微镜练习题

初二生物显微镜练习题

初二生物显微镜练习题
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它能够放大微小的生物样本,帮助我们观察细胞结构和微生物等微观世界。

为了提高初二生物学学生的显微镜运用能力,以下是一些显微镜练习题。

练习题一:显微镜的组成部分
1. 请描述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目镜、物镜、准直系统等。

2. 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何不同?
练习题二: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1.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之前,你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2. 如何正确调整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以获得清晰的观察效果?
3. 请描述你观察细胞结构时应该采取的注意事项。

练习题三:显微镜图像的识别
下面是一些显微镜拍摄的细胞图像,请尝试识别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特征。

1. 图像一:观察到的细胞呈现圆形,细胞质内有明显的细胞核。

练习题四:显微镜的应用
1. 请列举三种利用显微镜进行研究的实际应用领域,并简要介绍其意义。

2. 草地上有一种微小的生物样本,请说明你会使用何种显微镜来观
察它,并简要说明你的观察过程。

练习题五:显微镜维护与安全
1. 如何正确保养显微镜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2. 在使用显微镜时,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以上是初二生物学生练习显微镜的一些题目,通过这些练习,你将
能够更好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提高观察与分析生物样本的能力。

希望你能够认真完成这些练习题,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显
微镜技巧。

祝你学习进步!。

高一生物衔接教学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知识点归纳测试题

高一生物衔接教学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知识点归纳测试题

知识点一、显微镜的结构完成下图填空【观察比较】观察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填写下表【合作探究】1.若观察的直尺中数字“2”,则在显微镜下呈现形状如何?这说明光学显微镜的成像有何特点?2.若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在视野的右上方,那么实际该细胞在装片的哪个方向?若想将该细胞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3.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那么,调节显微镜视野亮度的方法有哪些呢?4.如果在视野中发现有个污物,如何来判断该污物是在物镜、目镜上,还是在装片上?知识点二、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的操作步骤思考以下问题的答案1.如何使用低倍镜观察标本装片?描述操作程序,并说明其操作要领。

(对光、低倍观察)镜头 有无螺纹长度和放大倍数关系目镜 物镜(1)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①___________ ②镜筒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 ⑨镜臂 ⑩镜座(2)放大倍数①观察到的物体的放大倍数= 的放大倍数× 的放大倍数。

②放大的是_______________(填“长度或宽度”或“面积”)2.下图是低倍镜换高倍镜的过程,试总结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通过上述操作试比较高倍镜与低倍镜的视野差异物镜与玻片的视野范围项目物像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距离低倍镜高倍镜【合作探究】放大倍数的相关计算问题(1)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的是直径范围内有8个细胞连成一行,物镜转换为40×后,那么在视野中央还能看到这行细胞中的几个?(2)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细胞所充满,物镜转换为40×后,那么在视野中还能看到这些细胞中的几个?【随堂练习】A4.一个细小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物体的( D )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A5.用显微镜观察葫芦藓叶的装片时,为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 C )A.目镜5×物镜40× B.目镜10×物镜15× C.目镜5×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A6.“q”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 A )A.b B.d C.q D.pA7.要将视野内的物象从右侧移至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标本( B )A.左侧 B.右侧 C.上方 D.下方A8.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B )A.首先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点B.对光后,从低倍镜到高倍镜进行观察C.眼睛注视着镜筒内视野,将镜筒下降,调节焦点D.换用高倍镜时,应先将镜筒升高少许B9.用低倍镜观察某一细胞时,如要换上高倍镜观察,首先需要调节( A )A.装片的位置 B.粗准焦螺旋 C.转换器 D.细准焦螺旋A10.换用高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错误的操作是( A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用凹面镜 D.转动转换器A11.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 D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B12.下列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右图表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图A转换为图B,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C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A.①→②→③→④B.③→①→②C.⑤→④→③→②D.④→⑤→①→②B13.功能完好的显微镜,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一般( C )A.先用粗准焦螺旋后,后用细准焦螺旋B.只用粗准焦螺旋C.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D.先用细准焦螺旋,再用粗准焦螺旋B14.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左图。

小学科学试验操作试题考试

小学科学试验操作试题考试

乡学校班考号姓名试题一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实验要求:认识显微镜主要结构,能正确使用显微镜。

乡学校班考号姓名试题二组装电路(一)实验要求:组装两个灯泡的串联、并联电路。

实验用品:灯泡(2.5V、2个)、电池(一节)、电池座、控制开关、电线若干。

乡学校班考号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题三用量筒量取45ml水实验要求:用量筒量取45ml水。

实验用品:一个100ml的烧杯,50ml的量筒,胶头滴管(放于250ml烧杯中),适量水(盛于烧杯中),试题四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要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用品:400ml烧杯一个,一支温度计,适量冷水和一暖壶热水,吸水纸,废物瓶。

试题五过滤含泥沙的水实验要求:组装过滤装置,过滤少量含泥沙的水。

实验用品:带小铁圈的铁架台,漏斗(60mm)一个,玻璃棒一根(放于250ml烧杯中),空烧杯(250ml)一个,定性滤纸(圆型901^),蒸馏水(盛于烧杯中),抹布,废物瓶,废液桶,吸水纸。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乡学校班考号姓名试题六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匝数关系的研究实验要求: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实验用品:一节电池,一个电池盒,长约2米的多股绝缘导线,大铁钉,大头针,砂纸。

主考教师 ____________ 监考教师_________________ 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乡学校班考号姓名试题七研究杠杆的秘密实验要求:研究杠杆的省力费力情况。

试验用品:杠杆一支,钩码一组,方座支架一套。

乡学校班考号姓名试题八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实验要求: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并用燃着的火柴(或小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

实验用品:小广口瓶,小苏打(碳酸氢钠,盛在广口瓶里),白醋(盛在细口瓶里),钥匙,玻璃片,抹布,废液桶,废物瓶,吸水纸,火柴(或小木条)。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乡学校班考号姓名试题九用刻度尺测长度实验要求: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宽、高和细金属丝的直径,并记录测量结果。

高考生物 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复习试题

高考生物 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复习试题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1. 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解析: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必须用低倍镜先找到合适的部位,将其移到视野后,再换上高倍物镜,这时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由于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为了得到适宜的亮度,可调节光圈及反光镜。

答案:D2.用显微镜检查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

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解析:装片移动原则是“同向移动”,像在何方就向何方移装片。

答案:A3.(杭州模拟)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A .是单个或单层细胞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C.是无色透明的D.是活的细胞解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实验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答案:A4.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以观察到,则异物可能存在于A.物镜上 B.目镜上 C.实验材料上 D.反光镜上答案:B5.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②进行低倍物镜与高倍物镜的转换时,扳动物镜转动较省力③使用完毕之后,要用干布拭去载物台上的水和脏物④装箱之前,应下降镜筒,使物镜插入通光孔中⑤取、放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并且要轻拿轻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⑤ D.③⑤答案:D6.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四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起来观察细胞。

专题04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备战2022年中考生物学母题题源解密(原卷版)

专题04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备战2022年中考生物学母题题源解密(原卷版)

专题04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考向1 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母题来源】2021年中考黑龙江卷【母题题文】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如果物像不清晰应调节()A.转换器B.遮光器C.粗准焦螺旋D.细准焦螺旋【答案】D【试题解析】A.转动转换器能调换物镜,A不符合题意。

B.遮光器上的每个光圈都可以对正通光孔,通过大小不等的光圈来调节光线的强弱,B不符合题意。

C.粗准焦螺旋能粗略地调节物像的清晰程度,C不符合题意。

D.细准焦螺旋能精细地调节物像的清晰程度,D符合题意。

故选D。

【命题意图】本题的重点是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其功能。

【命题方向】本考点为必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显微镜某一结构的功能,建议掌握。

【得分要点】1.结构2.功能①目镜和物镜:放大物像;②反光镜和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③粗、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升降;④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⑤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⑥转换器:更换物镜。

考向2 练习使用显微镜【母题来源】2021年中考陕西卷【母题题文】小秦惯用右手写字,下面是其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几个环节,其中符合要求的是()A.取镜B.对光C.观察D.辨认细胞核【答案】C【试题解析】A.取显微镜时,应该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A错误。

B.对光步骤:首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10×)对准通光孔,而不是图中的高倍物镜(40×),B错误。

C.小秦惯用右手写字,故要用左眼观察显微镜视野,右眼睁开,方便绘图,C正确。

D.辨认细胞的细胞核时,为了方面观察,应对细胞染色并把被观察的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D错误。

故选C。

【命题意图】正确识记并理解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命题方向】操作顺序、符合要求、使用显微镜的步骤。

【得分要点】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三转动)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七年级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一节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同步练一.选择题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这个污点不可能存在于()A.目镜上B.物镜上C.载玻片上D.反光镜上2.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视野中就有气泡又有细胞,用镊子尖轻轻地压动盖玻片,气泡的变化是()A.会变形、会移动B.会变形、不移动C.不变形、不移动D.不变形、会移动3.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你知道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A.目镜和物镜B.反光镜和目镜C.反光镜和物镜D 折光器和反光镜.4.当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5.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固定装片用到的结构是()A.粗准焦螺旋B.压片夹C.反光镜D.细准焦螺旋6.某同学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分别采用了以下四种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则他在一个视野中可以观察到数目最多的是()A.5×、10×B.10×、40×C.15×、10×D.20×、40×7.下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8.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尝试步骤,正确的按次是()①滚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瞄准通光孔②滚动遮光器,使低倍物镜瞄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滚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9.如果在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右图所示。

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形下,把目镜改成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A.3个B.5个C.7个D.9个10.某学生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参考(见下图)。

使用该显微镜观察某组织时,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A.③和⑤B.④和⑥C.①和④D.②和⑥11用来擦拭显微镜头污点的是()A.纸巾B.布C.棉花D.擦镜纸二、非选择题12.请回答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有关问题:(1)左图是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观察到清晰物象时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临时装片制作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临时装片制作
2 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观察玉米茎、小麦茎、 水稻茎、毛竹茎节间横切片,注意观察维管束的 分布和结构特征,区分表皮、基本组织、髓、维 管束鞘、后生木质部、原生木质部等结构。
(三)茎的次生结构
1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观察椴树茎一年生、多年生横切片,杨树茎一
年生横切片,棉花茎次生生长切片,接骨木皮孔 (树皮)切片,注意区分出初生、次生结构、重点 观察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的结构 及各组成成分的细胞特征,观察周皮、皮孔、维管 形成层的结构特征。
有生活力的种子其胚细胞的原生质具有半透 性,有选择吸收外界物质能力,某些染料如红墨 水中的酸性大红G不能进入细胞内,胚部不着色。 而丧失生活力的种子其胚部细胞原生质膜丧失了 选择吸收的能力,染料进入细胞内是胚部染色, 所以可根据种子胚部是否染色来判断种子的生活 力。
三 实验仪器、试剂和材料
恒温箱、培养皿Leabharlann 刀片、烧杯、镊子、恒温箱、 电炉。
实验五 植物种子活力的检定
一 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种子活力检定的基本原理及
TTC法和红墨水法快速测定种子活力的方 法,奠定种子活力检定方法在农业生产实 际中的应用基础。
二 实验原理
凡有生命活力的种子胚部,在呼吸作用过程中
都有氧化还原反应,而无生命活力的种胚则无此反 应。当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渗入种胚的活细 胞内,并作为氢受体被脱氢辅酶(NADH2或 NADPH2)上的氢还原时,便由无色的TTC变为红 色的三苯基甲腙(TTF)。
(五)输导组织
观察南瓜茎纵切片(双韧维管束、中空)、 苋茎纵切片(外韧维管束)看导管、筛管;观察 松木离析装片看管胞。
(六)分泌组织
观察柑桔果皮切片(溶生型)、松木质茎横 切片(裂生型)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以及动植物细胞练习题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以及动植物细胞练习题

班级姓名考号1.用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能够看到叶绿素的是()A.洋葱鳞片中内表皮细胞 B.人口腔上皮细胞 C.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D.根尖成熟区细胞2. 55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偏左上方,如何操作才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 )A. 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B. 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C. 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D. 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3. 一同学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步骤如下:(1)擦拭盖玻片(2)取材(3)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4)展平(5)盖上盖玻片(6)染色。

他的操作有哪些错误( )A. (1)中没擦拭载玻片B. (2)和(3)的顺序颠倒C. (3)中不该滴生理盐水D. 前三项都是4.普通光学显微镜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A. 遮光器和目镜B. 遮光器和物镜C. 遮光器和反光镜D.目镜和物镜5.在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下图所示。

你认为哪个观察效果最好?A. ①B. ②C. ③D. ④6.下图中的A~D是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出现在视野中的物像。

其中最可能是因为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而形成的图像是()A B C D7.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为()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 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8.下面是明明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10.右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9.用下列不同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来观察人血永久涂片,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一组是()A.20×、45× B.10×、40× C.15×、10×D.5×、8×11. 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小明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

显微镜的结构以及使用方法与步骤

显微镜的结构以及使用方法与步骤

显微镜的结构以及使用方法与步骤一、取镜和安放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轻拿轻放。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根据光线强弱,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光圈)。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放置标本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用印有“6”字的薄纸片制成)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四、调焦观察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8.高倍物镜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

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

五、整理8.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反光镜竖直放置,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注意事项》:1、严忌单手提取显微镜。

2、若须移动显微镜,务必将显微镜提起再放至适当位置,严忌推动显微镜(推动时造成的震动可能会导致显微镜内部零件的松动,切记!!),使用显微镜请务必小心轻放。

3、使用显微镜时坐椅的高度应适当,观察时更应习惯两眼同时观察,且光圈及光源亮度皆应适当,否则长时间观察时极易感觉疲劳。

4、转动旋转盘时务必将载物台降至最低点,以免因操作不当而刮伤接目镜之镜头。

5、标本染色或其它任何操作皆应将玻片取下,操作完成后再放回载物台观察,切勿在载物台上操作,以免染剂或其它液体流入显微镜内部或伤及镜头。

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装片的制作同步测试

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装片的制作同步测试

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装片的制作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观察叶绿体时,下列哪种材料不能直接放在载玻片上()A.葫芦藓的叶片B.黄杨叶横切片C.南瓜叶片D.沾有少数叶肉细胞2.下列关于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分布,正确的是()A.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较小的面对着光源,以利于接受较多的光B.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较大的面对着光源,可以接受更多的光C.在弱光下,叶绿体会较多地聚集在背光一侧D.在一般的叶片,背光面的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3.用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观察细胞质流动时,由于根细胞的细胞质无色透明,难于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这时需采取的措施是()A.缩小光圈,用弱光线B.开大光圈,用弱光线C.缩小光圈,用强光线D.开大光圈,用强光线4.在观察细胞质流动时,把叶绿体等颗粒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是因为()A.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器只有叶绿体B.如果没有标志物,细胞质的流动就难以察觉C.只有叶绿体等颗粒可以移动,细胞质基质不流动D.细胞质基质是流动的,细胞器是随细胞质基质的流动被动运动的5.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视野与低倍镜视野相比前者()A.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C.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D.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6,.用显微镜观察葫芦藓叶的装片时,为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5×C.目镜5×,物镜40×D.目镜10×,物镜40×7.光学显微镜所能分辨的最小长度单位是()A.厘米(cm)B.毫米(mm)C.微米(μm)D.纳米(nm)8.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要将物像从视野的左方移到正中,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向右方B.向上方C.向左方D.向下方9.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A.反光镜未调节好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D.显微镜物镜损坏10.下面①—⑤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如图中I转为II,正确简便的操作步骤一般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标本A.④→⑤→③→②B.②→①→⑤→④C.⑤→④→②→③D.①→②→③→④11.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起来观察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装片。

中考生物:第3课时-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课时作业(含答案)

中考生物:第3课时-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课时作业(含答案)

第3课时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2019·石家庄]如图3-8显示的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图3-8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 D、②→①→③2、[2019·滨州]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在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应选择( )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0×C、目镜10×,物镜40×D、目镜15×,物镜40×3、[2019·云南]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慢慢盖上,目的是( )A、幸免细胞重叠不易观察B。

防止水溢出污染显微镜C、防止被观察的材料移动D、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4、[2019·绥化]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的装片时,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

P B、d C、qD、b5、[2019·娄底]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关于结构完整的细胞,有一部分看得清楚而另一部分则较模糊,这是由于( )A。

物像受损B、细准焦螺旋未调好C、反光镜未调好D、标本切得厚薄不均6、[2019·海南]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错误的是( )7、[2( )图3-9A、移动装片B、转动物镜转换器C、转动细准焦螺旋D、转动粗准焦螺旋8。

[2019·泸州]在泸州市2019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小张同学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显微镜处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下列操作组合中正确的是( )A、小光圈平面镜B、大光圈平面镜C、大光圈凹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9、[2019·安庆]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中除了细胞外还有一些污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污物不动,则污物位于( )A、目镜B、物镜C、装片D、反光镜10、[2019·厦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A、漱口→涂片→刮取→染色→盖片B、漱口→刮取→涂片→盖片→染色C、刮取→涂片→盖片→染色→漱口D。

试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试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尾对齐;铅笔注字。
7.在实验报告纸上,上写实验题目,下写图的 名称及放大倍数。
实验 报告
实验二 植物细胞
实例
细胞壁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洋葱表皮细胞图(40x)
实验报告
1.绘图表示洋葱表皮细胞的 构造,并注明各部位的名 称。
2.绘图表示马铃薯块茎三种 淀粉粒的构造,注明各部 名称。
实验三 植物组织
实验目的
光源
镜筒 物镜转换器 镜臂 镜柱 载物台
粗调焦螺旋 微调焦螺旋
镜座
二. 显微镜的使用 关键步骤: (1)调光; (2)调焦。
1.低倍镜的观察
观察
拿取显微镜 放置显微镜
对光 放置玻片标本
调节焦距 调节视野明亮度
2.高倍镜的观察
选好目标置于视野的正中央
使用微调螺旋调整焦点 调节光亮度和反差
认真观察
显微镜使用后的整理
3.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1. 使用显微镜时,要首先使用低倍镜,然后 再使用高倍镜;
2. 玻片标本要加盖玻片; 3. 调换载玻片时需用镜头转换器将高倍镜换
成低倍镜,然后取出玻片,换上新玻片, 再从低倍镜开始观察。
实验二 植物细胞
实验目的
1.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2. 了解植物细胞的原生质流动现象和胞间连丝。 3. 了解细胞贮藏物质和细胞壁的形态及一般的鉴
别方法。 4. 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 5. 掌握徒手切片技术及临时装片的制作。 6. 掌握生物绘图的基本技能。
实验内容
1.洋葱表皮细胞
2.番茄果肉离散细胞
3.胡萝卜根有色体
4. 马铃薯块茎淀粉粒
5.蓖麻种子糊粉粒
6.芝麻种子脂肪

生物中考考点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4: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生物中考考点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4: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考点04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中考频度:★★★★☆难易程度:★★★★☆倉考点解读一、显微镜的构造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4•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7•—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三、镜头的区别和使用1.目镜:上端扁平,没有螺纹,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

2 .物镜:上端有螺纹,一般有3~4个物镜,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

四、对光和亮度的调节显微镜下视野亮度的调节主要与反光镜、遮光器有关。

光圈和反光镜配合使用,以确保所需要的最佳光线。

五、关于物像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1.显微镜物像放大倍数的计算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幽镜的放大倍数。

2•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变化(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六、关于视野成像的特点与玻片的移动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成倒立、放大的像。

2•将显微镜视野中较偏的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的方法: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

物像左下方七、视野中污点的判断(污点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1移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在目镜上。

2.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则不在玻片上。

3.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学!科网点考向一考向一显微镜的结构典例引领料_ __ __ 1•如图是显微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2)各部分的作用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

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镜:接近眼睛的镜头。

物镜:接近物体的镜头。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圈。

不同的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大光圈光线弱时使用)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使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使用)。

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小光圈光线强时使用)(3)注意:在移动标本时,像总是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所成像的放大倍数。

(高倍显微镜下,所见的细胞数目少)(低倍显微镜下,所见的细胞数目多)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一)实验操作技能1.安放显微镜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1分)安放:放在靠左手边,离桌边7cm左右(1分)2.显微镜对光遮光器:选用合适的光圈(光线好用小光圈,光线不好用大光圈)(1)物镜、目镜的使用:选用低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不能用手扳动物镜(1)反光镜对光:光线好用平面镜,光线不好用凹面镜。

镜面对着光源(1)3.观察永久装片装片放置:将要观察的目标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好(1)使用低倍镜,下降镜筒:镜筒用粗准焦螺旋下降至物镜与装片相离2cm左右(1)调焦:用左眼观察,同时慢转粗准焦螺旋,直至看到目标后转用低准焦螺旋(1)4.说出装片的显著特征(1)血细胞涂片:红细胞较多,没有细胞核。

(若看到白细胞,要说明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叶片结构:叶片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叶肉属基本组织,看到一层表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表皮属于保护组织,看到大的叶脉,叶脉属于疏导组织。

(二)实验常规和实验习惯(1)显微镜收放:将压片夹转至后方,取走装片,将物镜转离通光孔,下降镜筒至最低,将反光镜转到与镜座垂直的位置,用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入镜箱。

初三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1是细胞的部分生命活动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2,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表示过程;经过B过程形成了.(2)叶肉细胞与图中所示细胞相比,还有等结构.(3)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图中所示细胞时,需要滴加,目的是保持细胞的原有形态.(4)如果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过暗,应调节[④]遮光器和[].(5)若要使视野中的物象更加清晰,应调节[].若物象在视野的左下方,为了便于观察,应将装片向移动至视野中央.【答案】(1)细胞分裂;组织;(2)细胞壁、叶绿体、液泡;(3)生理盐水;(4)⑤;反光镜;(5)⑦;左下方.【解析】(1)图中A过程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变,因此图A表示细胞分裂过程;B 过程形成了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因此经过B过程形成了组织.(2)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因此叶肉细胞与图中所示细胞相比,还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3)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原有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4)如果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过暗,应调节[④]遮光器用较大的光圈和[⑤]反光镜上的凹面镜.(5)若要使视野中的物象更加清晰,应调节[⑦]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若物象在视野的左下方,为了便于观察,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向右上方移动至视野中央.【考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2.下图中,要使看到的细胞最大,可换选的镜头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丁【答案】C【解析】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目镜的放大倍数就应是显微镜放大倍数除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是没有螺纹口,物镜有螺纹口,所以甲和乙是目镜,丙和丁是物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要使看到细胞数目最大,就选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为乙、丙,故选C。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专题测试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专题测试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专题测试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一、单选题1.(2020·日照)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以下有关“对光”的操作错误的选项是()A. 遮光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B. 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C. 光线较暗时要使用凹面反光镜D. 反光镜对向光源2.(2020·贵港)关于显微镜的使用,下列操作方法恰当的是()A. 下降镜筒时,从侧面注视物镜B. 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C. 发现镜头有污点时,使用纱布进行擦拭D. 观察时物像偏向右下方,将标本往左上方移动3.(2020·沈阳)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过程中,找到了视野,但视野不清晰,我们的正确操作()A. 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B. 转动遮光器使用大光圈C. 调节反光镜D. 转动细准焦螺旋4.(2020·乐山)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边缘有一排清晰的小细胞,若要将细胞放大观察,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A. 更换高倍物镜B. 移动装片C. 调节细准焦螺旋D. 调节光圈5.(2020·绵阳)小王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通过目镜没有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原因不可能是()A. 未开灯,没有充足的光线B. 未转动反光镜,缺少反射光线C. 未将物镜和光圈对准通光孔D. 未将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6.(2020·遂宁)显微镜使用中,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观察的正确操作是()A. 按需移动装片→转换物镜→按需调节粗准焦螺旋B. 按需移动装片→转换物镜→按需调节细准焦螺旋C. 转换物镜→按需移动装片→按需调节粗准焦螺旋D. 转换物镜→按需移动装片→按需调节细准焦螺旋7.(2020·娄底)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从甲图到乙图正确的步骤是()①调节粗准焦螺旋②调节细准焦螺旋③调大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向左移动装片⑥向右移动装片⑦调小光圈⑧反光镜换成凹面A. ⑤→④→③→⑧→②B. ⑥→④→③→⑧→②C. ⑤→④→⑦→⑧→②D. ⑤→④→③→⑧→①8.(2020七下·连州期末)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暗的是()A. B. C. D.9.(2020·海淀模拟)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将视野由甲变成乙,以下操作错误的是()A. 转动转换器B. 向左移动玻片C. 转动细准焦螺旋D. 调节视野亮度10.(2020·新会模拟)如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期望要达到的目的,其中错误的是()A. AB. BC. CD. D11.(2020八下·郯城期中)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 甲图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B. 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C. 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D. 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12.(2020七上·兰州期末)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①对光,直到整个视野呈白色②调节粗、细准焦螺旋,以便看清物像③放置玻片标本,并用压片夹压住④取镜安装⑤收镜并放回原处A. ①②③④⑤B. ⑤③①②④C. ④①②③⑤D. ④①③②⑤13.(2020九上·朝阳期末)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想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则可以选用的镜头组合是()A. ①和④B. ②和⑥C. ③和④D. ①和⑥14.阴雨天实验室光线较暗,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正确的操作是()A. 用小光圈、凹面镜B. 用大光圈、凹面镜C. 用大光圈、平面镜D. 用小光圈、平面镜15.(2020七上·扬州期末)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是细胞质流动方向(图中箭头)和叶绿体(图中黑点)所在位置,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和叶绿体的实际位置是()A. 顺时针,右边B. 逆时针,左边C. 顺时针,左边D. 逆时针,右边二、综合题16.(2019七上·洛川期中)显微镜操作是初中生必备的技能之一,下图为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苏版生物初一上第二单元第一节《显微镜》测试(含解析及解析)

苏版生物初一上第二单元第一节《显微镜》测试(含解析及解析)

苏版生物初一上第二单元第一节《显微镜》测试(含解析及解析)时刻:40分钟总分:50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A. 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B. 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C. 物像模糊-调剂粗准焦螺旋D. 镜头污染-用洁净的纱布擦拭小波同学制作并观看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如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B. 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凝视图丙中的②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D. 图甲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错误的是()选项操作目的A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剂光线强弱B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C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D转动转换器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A. AB. BC. CD. D若在光线不足的实验室中使用显微镜进行观看,应选用的反光镜和光圈是()A. 平面镜小光圈B. 平面镜大光圈C. 凹面镜小光圈D. 凹面镜大光圈用显微镜观看植物细胞的过程中,若视野从甲调整为乙,需要先后调剂显微镜结构一样是()A. ③②B. ③①C. ④②D. ④①正确一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如图所示是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A. B.C. D.用显微镜观看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同一部位时,若要在视野中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在如下的目镜和物镜组合中,应选择()A. 目镜5×、物镜10×B. 目镜10×、物镜40×C. 目镜15×、物镜10×D. 目镜20×、物镜35×用显微镜观看细胞的结构时,观看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亮的,缘故是如此的材料()A. 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B. 不易污染物镜C. 易于被染色D. 能让光线透过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B. 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看到的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C. 欲将物象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D. 观看物象一样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正确的是()A. 用洁净的纱布擦拭目镜和物镜B. 对光成功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光圈C. 绘生物图时,对图中较暗的部分用横线条涂黑D. 物象在视野的左下方,若将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请依照以下显微镜实验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题1-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
1. 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2.用显微镜检查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

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上方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D.向左下方
3.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D.是活的细胞
4.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以观察到,则异物可能存在于
A.物镜上B.目镜上C.实验材料上D.反光镜上
5.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②进行低倍物镜与高倍物镜的转换时,扳动物镜转动较省力③使用完毕之后,要用干布拭去载物台上的水和脏物④装箱之前,应下降镜筒,使物镜插入通光孔中⑤取、放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并且要轻拿轻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⑤D.③⑤
6.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四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起来观察细胞。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装片的距离如图所示。

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下列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7.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

(1)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B.4个C.8个D.16个
(2)若64个细胞排成一行,则换40×物镜后,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B.4个C.8个D.16个
8. 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以及突触小体等结构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
D.制作口腔上皮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盖玻片
9.以下实验必须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是(多选)( )
A.观察细胞质流动B.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C.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D.黄豆子叶中蛋白质的鉴定
E.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F.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数量的测定
G.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H.鸡血细胞液中DNA的提取与鉴定
10.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__个。

(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_______。

(5)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

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填标号)。

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________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DAABD 6D7BD8G9ABC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