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上)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5-8)
理论课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法纪教育》
课题名称
治安管理处罚法解读5-8
课时
4
授课日期
2014年8月
任课教师
陈本锋
目标群体
成都铁路局职工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界定
2.治安管理处罚法举例
3.常见的违法行为
学习重点
3、常见的违法行为
学习难点
教法学法
教法:
1.讲授法
——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六、常见的违法行为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30日表决通过出境入境管理法,法律规定外国人非工作类居留证件的有效期最短为一百八十日,最长为五年,但是工作类居留证件的有效期最短为九十日。
该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法律规定,普通签证的类别和签发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工作,应当按照规定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聘用未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工作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②主观方面:既包括故意,又包括过失。
③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具体的破坏公共秩序和人们共同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的行为。
④侵害的客体:由于行为人实施的行为,直接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和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生活准则,造成社会公共秩序一定程度的混乱。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是指因行为人故意或者过失,妨害或者可能妨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公共财产安全,尚不够刑事处罚,依法应当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
经民警调查,两名乞讨妇女自称湖北监利县人,每天在烈士公园门口向行人尤其是外地游客强行乞讨。长沙市城市管理警察支队对两人以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处以拘留3天的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
周次:课题:《治安管理处罚法》课时:教学目标: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概念、特征、种类;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原则;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处罚。
教学重点: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处罚。
教学难点: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正确分析和判断有关案例。
自觉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教具:教学后记进度与方法授课内容(导入、教具使用、检查、小结)方法:1、引出2、讲解3、板书方法:1、讲授方法:1、讲授一、导入新课什么是治安管理?什么是治安行政管理活动?二、讲授1、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概述1)治安管理的概念2)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概述1957年10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十一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第一个《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于1986年9月颁布、1994年5月12日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于2005年8月28日十届人大十七次会议通过、2006年3月1日实施注意:《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处理那些危害了社会治安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的重要法律依据。
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特征A、定义指的是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害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罚处罚,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特征4)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种类2、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第二节)1)治安管理处罚的概念2)特征3)意义为维护公共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进度与方法授课内容(导入、教具使用、检查、小结)方法:结合案例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在较重要的知识点旁做批注或划线。
方法:1、讲授2、知识点的强调3、板书三、总结四、作业全,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给予必要的处罚,惩罚那些“害群之马”,教育广大青少年。
这对于促使我国社会治安状况根本好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①警告②罚款③行政拘留④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5)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原则1、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的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2、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人格尊严;3、办理治安案件应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人教版上册八年级道德与法治5.1《法不可违》教案
⼈教版上册⼋年级道德与法治5.1《法不可违》教案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框法不可违⼀、教学⽬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标: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法的⼈。
2.能⼒⽬标:逐步形成⾃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活动的能⼒。
3.知识⽬标:知道什么是违法,了解违法⾏为的类别;认识⼀般违法⾏为的危害。
⼆、教学重难点重点:违法⽆⼩事。
难点:警惕⾝边的违法⾏为。
三、教学⽅法情境体验、合作探究四、教学⽅法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新课活动⼀:【运⽤你的经验: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P46问题:(1)⼩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学⽣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总结:(1)因为⼩勤不懂法,到建筑⼯地捡固定脚⼿架⽤的铁卡⼦去卖废品,他的⾏为是违法的。
(2)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了解法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
教师导语:法律作为⼀种⾏为规范,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们⾏为的底线。
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
本节课我们就⼀起来学习《法不可违》。
(⼆)讲授新课第⼀框法不可违(板书)⼀、违法⽆⼩事(板书)1.违法⾏为的含义(板书)教师指导学⽣阅读课⽂P48正⽂第⼀⾃然段,帮助学⽣归纳总结。
含义:违法⾏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为。
2.违法⾏为的分类(板书)教师指导学⽣阅读课⽂P48正⽂第⼆⾃然段,帮助学⽣归纳总结。
分类:民事违法⾏为、⾏政违法⾏为、刑事违法⾏为。
活动⼆:【探究与分享:认识违法⾏为类别】P47问题:上述⾏为是不是违法⾏为?属于哪⼀类违法⾏为?学⽣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是违法⾏为。
分别属于民事违法⾏为、⾏政违法⾏为和刑事违法⾏为。
3.违法⾏为要承担法律责任(板书)教师指导学⽣阅读课⽂P48正⽂第⼆⾃然段,帮助学⽣归纳总结。
法律责任:民事违法⾏为要承担民事责任;⾏政违法⾏为要受⾏政处分或⾏政处罚;刑事违法⾏为要受刑罚处罚。
教师点拨:民事违法⾏为和⾏政违法⾏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般违法⾏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教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于1986年9月颁布、1994年5月12日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于2005年8月28日十届人大十七次会议通过、2006年3月1日实施一、立法目的: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二、适用范围:第一章第五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的特别规定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特别规定外。
三、原则:1、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的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2、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人格尊严;3、办理治安案件应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四、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1、警告;2、罚款3、行政拘留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附加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
五、减轻或免予处罚的人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从轻或减轻处罚;2、不满14周岁的,不予处罚,但应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3、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责令监护人严加看管。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违反治安,应予处罚;4、盲人、聋哑人可以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视情节:减轻或不予处罚的情形(1)情节特别轻微;2、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3、出予他人胁迫或诱骗的;4、主动投案的,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5、有立功表现的。
六、从重处罚的情形1、有较严惩后果的;2、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3、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4、六个月内受过治安处罚的。
七、不宜进行行政拘留的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2、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3、70周岁以上;4、怀孕或哺乳期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八、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一)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具体以23、24、25、26、27、28、29条。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授课时间】90分钟【授课地点】迈窝法制夜校【授课方式】课堂集中授课【授 课 人】陇把边防派出所教导员 李康【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群众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内容,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维护社会治安的和谐稳定。
【授课内容】一、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目的及意义;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赋予公安机关的权力(第一章第二、九条),处罚的原则(第一章第五条)、适用范围(第一章第四条)及违反人应承担的责任(第一章第八条);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的种类和适用(第二章);四、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第三章);五、治安调解的范围、基本原则和要求。
同志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处罚法),他是2005年8月28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8号发布,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
处罚法共六章119条,下面我们抽取一部分共同来进行学习。
一、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目的及意义处罚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治安管理的法制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处罚法全方位地规范了治安管理、治安处罚的原则和机制,明确了治安处罚的方式和标准,确立了治安管理与治安处罚的法律责任,加强了公安机关及其他行政机关的执法监督。
处罚法在借鉴以往治安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了世界发达国家治安管理的成功做法,结合我国现行的法制状况以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体现出依法、科学、严谨、便利的特点。
我们学习处罚法的目的就是让大家了解处罚法的基本内容,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维护社会治安的和谐和稳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赋予公安机关的权力(第一章第二、九条),处罚的原则(第一章第五条)、适用范围(第一章第四条)及违反人应承担的责任(第一章第八条)1、处罚法赋予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处罚及民间纠纷调解处理的权力。
治安管理处罚法讲课教案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教案课程名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授课对象:党委中心组全体成员教学目的: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教学内容:今天很荣幸和各位领导共同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于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当日以主席令第三十八号予以公布。
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该法与1986年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五章四十五条)相比,《治安管理处罚法》具有“宽严更适度,程序更严格,处罚更规范”的特点,符合中国国情,能够适应公安机关加强治安管理的需要,也符合宪法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有利于防止侵犯公民权利。
该法分为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和附则共6章,共119条。
不仅条文的数量有了很大增加,而且内容也有一些新变化。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和大家谈谈该部法律:第一部分、该法在我国立法体系中的地位1、提高了法律的层级。
根据我国立法法第二条的规定,我国法律体系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可见法律的效力是最高的,而且由我国的最高权利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行政法规,而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基本法,虽然仅仅一字之差,但是其法律地位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有利于执法,也体现了我国对社会管理秩序的重视。
可以看出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将加大治安管理的力度。
2、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程序公正、执法为民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治安管理处罚法》在立法、执法上包含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内容。
在该法第一条规定立法目的或立法宗旨方面,明确表明该法的立法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初中道德与法治《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核心素养】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
【实施背景】作为一名学生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主要的生活领域是家庭和学校,对于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及其危害了解较少。
但在有些时候,很多未成年人的行为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学生却不知道,因此普及本课的知识迫在眉睫。
【设计理念】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大大增强,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自觉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意识,规范言行,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过有意义的生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这些都是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的追求。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案例分析,树立自觉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意识,规范言行,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2.能力目标:搜集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案例,认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提高预防违法犯罪的能力。
3.知识目标:分析不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知道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的主要表现。
【教学重难点】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的主要表现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依法维护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重要性是本项目的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法律讲堂;以案说法;体验感悟法;模拟剧场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平台及课件。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流程;结合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前划分小组,选出小组组长;布置学生预习,组织好小组活动;课前调查本班学生的对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了解及他们最想解决的问题;准备课本剧素材,并向课本剧表演小组的同学提出要求等。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本节课的知识;上网收集有关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知识,收集法律讲堂的内容;熟悉课本剧内容,排练课本剧。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第九课第一框“治安管理处罚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
课程共五个单元,前两个单元涉及道德的内容,后三个单元涉及法律的内容,教材通过设计系列专题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
本课内容属于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包括“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与“避免误入犯罪歧途”两课内容。
本节课选取“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中第一框题“认清违法危害”,以探究“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处罚”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违法行为及其危害,把前面学习的法治理念落实到依法律己上,同时为后面学习杜绝不良行为,预防犯罪等内容奠定基础。
二、教学对象本课教学对象是中职一年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3)班的学生,该班级的学生大部分比较活泼,反应比较灵敏,但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不够。
学生基于初中的学习有了一些法律知识,有助于开展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但学生不理解一些不良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不知道哪些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违法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违反治安管理的四类行为,知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方式。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懂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到法律处罚,感受违法带来的危害,增强对法律的认同与守法意识。
3.应用目标:学会分析违法行为的危害和违反治安管理的法律责任,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违反治安管理的危害及处罚。
2、教学难点:分析违法行为的危害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学策略:(1)采用探究学习法,从学生熟悉的时事热点展开主题学习,利用教材提供-1-的典型案例组织探究学习,结合汽修专业的实习情境进行课堂练习,以问题为核心,由浅入深,遵循感性―理性―实践运用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辨别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类别,分析违法的危害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2)组织组内讨论,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利用组间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的好胜心和寻求答案的急迫感。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教案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教案教案标题: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 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作用和意义;3. 掌握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4.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治安管理法规的意识和能力。
教案内容和步骤:教授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1. 回顾和复习治安管理法的基本概念;2. 介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定义和主要内容;3. 分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和法律依据。
解读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作用和意义:1. 引导学生思考治安管理处罚法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2. 分析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3. 强调治安管理处罚法对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利益的意义。
分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具体应用:1. 解读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具体条文和规定;2. 举例说明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3. 强调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和纠正。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治安管理法规的意识和能力:1. 讨论学生遵守治安管理法规的重要性;2. 分析违法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3. 提出遵守治安管理法规的具体行为建议;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推动周围人遵守治安管理法规。
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1. 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情境;2. 群体讨论:引导学生就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3. 多媒体展示:利用投影仪或电视播放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案例和解读。
评估方式:1. 小组讨论:以小组形式,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问题的讨论,评估学生对概念和内容的理解;2. 情境解决:给予学生一个具体情境,要求他们运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知识解决问题,评估学生的运用能力。
教案扩展活动:1. 参观警察局或法庭: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警察局或法庭,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实际应用过程;2. 研究调研:让学生选择一个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调研,提出改进建议;3. 辩论赛:安排学生进行辩论赛,就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展开辩论。
治安管理处罚法讲义第三章预防青少年犯罪教学教案
(二)非法搜身
1、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行为与非法搜查罪: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 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 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 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
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
《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 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 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 定。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 的,依照规定。
《刑法》第一百三十条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 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 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 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 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和被害学校责无旁贷
199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13条规定:“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 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 199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法》第7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 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 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 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 育。” 2006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四条“学 校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二)伤害行为与故意伤害罪
《治安管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 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 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 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 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 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 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 伤害多人的。
以案释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设计
以案释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设计教案标题:以案释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 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简要介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背景和意义,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作用。
2. 提出一个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案例分析: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2. 学生通过阅读案例材料,了解案件的背景、相关法律条文以及涉及的主要问题。
3. 学生讨论案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4.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分析和解决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议和补充。
讲解法律知识:1.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分享,对案例中的法律问题进行讲解和解释。
2. 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法律条文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3.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练习与巩固:1.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解决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的案例问题。
2. 教师提供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和解决问题。
3. 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解决方案,共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估与反思:1.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练习的方式,进行课堂参与度的评估。
2. 教师对学生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进行评估,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3. 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总结自己在案例分析和法律运用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拓展活动:1. 邀请相关法律专家或警察进行讲座,分享实际案例和法律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公安机关或法院,深入了解法律实施的过程和现实情况。
3.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教案设计的重点是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
同时,通过讲解法律知识和练习巩固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
周次:
课题:《治安管理处罚法》课时:
教学目标:
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概念、特征、种类;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原则;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处罚。
教学重点:
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处罚。
教学难点:
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正确分析和判断有关案例。自觉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教 具:
教学后记
三、总结
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要懂得哪些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并如何接受处罚。通过本次学习,强调同学们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四、作业
1、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及其原则。
进度与方法
授课内容
(导入、教具使用、检查、小结)
方法:
1、引出
2、讲解
3、板书
方法:
1、讲授
方法:
1、讲授
一、导入新课
什么是治安管理什么是治安行政管理活动
二、讲授
1、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概述
1)治安管理的概念
2)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概述
1957年10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十一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第一个《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于1986年9月颁布、1994年5月12日修订
《治安管理处罚法》于2005年8月28日十届人大十七次会议通过、2006年3月1日实施
注意:《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处理那些危害了社会治安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的重要法律依据。
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特征
A、定义
指的是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害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罚处罚,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2017春季版)《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教学设计
《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的概念;我国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危害;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关于维护公共安全的有关规定。
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逆向思维、多角度分析,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如:有法律约束是这样,无法律约束会如何?轻微违法怎样处罚?严重违法该如何惩治?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懂得守法光荣,违法可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在生活中能做到自觉守法。
三、教学重点分析(1)扰乱公共秩序的危害是本框的重点之一。
说它是重点,是因为人在社会中生存,就要参加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而这就需要社会的稳定。
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就要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
否则,扰乱了公共秩序,破坏了社会稳定,就必然使社会生产和生活无法正常地进行,这就必然损害人民的利益,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损失。
把这一问题当作重点处理,能够从反面教育学生,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教学中讲述这一问题时,可以列举大量事例,也可以剖析一个事例,从不同角度具体分析其危害。
总之都是要从反面警示学生:不能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不能做损人害己的事,法律绝对不可违犯。
(2)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一些规定,是本框的重点之二。
学法总要知法,这是依法办事的前提。
只有知道条例的具体规定,才能在公共生活中按条例去办。
因此,对于条例中的内容,应作为重点来处理。
四、教学难点分析: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因为这部分的文字较少,但容量较大。
它采用简单枚举法,说明了四种行为都是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违法行为,我国法律对此要予以必要的制裁。
学生可能会对此感到比较费解。
教师在讲解中不必各类情况都讲到,可用教材上的例证或补充新的例子,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变枯燥为生动,引起学生的兴趣。
对这些例证分析其一二即可。
治安案件处理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学科:法律教育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治安案件的概念、种类和处理流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治安案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教学重点:1. 治安案件的概念和种类。
2. 治安案件的处理流程。
教学难点:1. 治安案件处理中的法律适用。
2. 治安案件处理中的证据收集与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法律条文、案例分析、多媒体课件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法律知识,收集治安案件相关案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治安案件?治安案件与我们日常生活有何关系?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治安案件是指扰乱公共秩序、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案件。
二、讲授新课1. 治安案件的概念和种类a. 治安案件的概念:扰乱公共秩序、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案件。
b. 治安案件种类:盗窃、抢劫、诈骗、故意伤害、赌博、吸毒、嫖娼等。
2. 治安案件的处理流程a. 报案:受害人或知情人向公安机关报案。
b. 受案:公安机关接受报案,进行初步调查。
c. 调查取证:公安机关对案件进行深入调查,收集证据。
d. 处理决定:根据案件情况,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或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案例:某地发生一起盗窃案件,公安机关如何处理?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件处理过程及法律依据。
3.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治安案件概念、种类和处理流程。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二、讲授新课1. 治安案件处理中的法律适用a.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b. 法律适用原则:依法行政、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2. 治安案件处理中的证据收集与运用a. 证据种类: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意见、勘验、检查笔录等。
治安案件处理教案范文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治安案件的概念、特点及处理流程。
2.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治安案件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1. 治安案件的概念、特点及处理流程。
2. 治安案件的法律依据及适用。
教学难点:1. 治安案件处理过程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2. 治安案件处理过程中的证据收集与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案例、法律条文、多媒体课件等。
2. 学生预习相关法律知识,了解治安案件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治安案件?治安案件有哪些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治安案件的概念、特点及处理流程a. 治安案件的概念:治安案件是指违反治安管理法规,扰乱社会秩序,侵犯公民人身、财产权利,情节较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b. 治安案件的特点:违法性、轻微性、社会危害性。
c. 治安案件处理流程:报案、立案、调查取证、处理决定、执行。
2. 治安案件的法律依据及适用a.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
b. 法律适用: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法律条文进行处罚。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件中的法律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治安案件处理过程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治安案件处理的论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什么是治安案件?治安案件有哪些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在治安案件处理过程中,如何收集和运用证据?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件中的证据收集与运用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治安案件处理过程中的证据收集与运用。
(完整版)办理治安案件程序教案
3、适用情形:对“正当理由”的理解
4、适用方法:对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强制的方法——应以能将被传唤人传唤到公安机关为限度。强制传唤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依法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一般的,要经过经公安派出所或者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传唤到案后,应立即解除。
三、适用传唤应注意的问题
询问室等办案场所不得设置在二楼以上。办案场所内必须安装安全防范装置和报警、监控设备,不得放置可能被用来行凶、自杀、自伤的作品。相关的过道、窗户、楼梯、卫生间等必须安装防护栏、防护网等防护设施。
(五)传唤时间问题:
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案情复杂,违法行为依法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教学难点
口头传唤的适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时安排
2学时(90分钟)
场地器材
演示视频、讨论案例、演示图片、法律文书
Ⅱ教学进程
教学准备
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精选案例视频,获取治安传唤的各种基础材料。
教学实施
课程导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受案
一、受案概念
二、受案的步骤
三、治安案件的受理要求
教学技能大赛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条例和法律的区别
性质:条例一般指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法律是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规范性文件。
时间:条例是法的前身。
效力:条例一般没有法律那么有权力。
《城市绿化条例》——未升《城市绿化法》1992年5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2年8月1日起施行。
成都市技师学院
理论课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法纪教育》
课题名称
治安管理处罚法解读
课时
3
授课日期
任课教师
陈本锋
目标群体
教学环境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
2.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及其适用
4.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界定
5.治安管理处罚法举例
6.常见的违法行为
学习重点
3、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界定
学习难点
1.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4)、治安法与刑法定量区别
1.数额(量)多少
2.对象不同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
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危害的(第29条第1款);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第285条)
3.手段不同
强迫交易
有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或接受服务的行为(第46条)以暴力、威胁手段,且情节严重(第226条)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本法的规定;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这一条明确规定了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优先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信息Biblioteka 馈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内容
二者的共同目的都是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二者制裁的对象都是对社会具有危害性的行为。
教法学法
教法:
1.讲授法
2.任务引领法
学法:
听授法、课堂练习法
教学媒体
1.口头表达
2.板书
教学学习准备
教师:
1.教案、彩色粉笔
2.查询的其他资料
学生:
教材
笔记本
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首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概述
二、引入新课题
三、教学内容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概述
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2005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8号公布,自2006年3月l日起施行。
③必须是应当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
④必须有双方当事人愿意调解的真实意思的表示。
⑤必须是公安机关认为可以进行调解的案件。
提问
提问
练习
练习
信息反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内容
二、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及其适用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社会治安管理的人,70周岁以上的人和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未满周岁婴儿的妇女,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对在办理案件中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侮辱他人人格的办案民警,要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信息反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第23条第1款)
造成严重损失,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第290条)
7.情节轻重
倒卖车票、船票
有倒卖行为(第53条第3款)
情节严重(第227条第2款)
信息反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1)具有违法性。这种违法性,既不是违反国家的刑事法律,也不是违反国家的民事法律,而是违反行政法,即《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行政法律、法规。
?公安民警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向被处罚人出具财政部门核发的罚款收据。
?对拒绝交纳罚款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办理。
3.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罚,是对短期剥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只有公安机关才有行使行政拘留的权利。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决定和执行行政拘留时,应当注意: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发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这就是特定案件可以调解处理的原则。为掌握和运用好这一原则,应当注意:
4.主体不同
聚众淫乱
参与聚众淫乱活动(第69条第3款)对首要分子或多次参加者(第301条)
5.主观故意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
制作、运输、复制、出售、出租、出租淫秽物品(第68条)
为牟利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第363条第1款)
6.后果大小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冲击国家机关
总则
处罚的种类和适用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处罚的程序
执法监督
附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立法目的:
第一,依法对违反社会治安管理行为的制裁,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二,依法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原则、种类、处罚的程序以及执法监督等制度,约束治安管理处罚主体的治安管理处罚行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4种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应当给予行政拘留而不决定行政拘留,而是指公安机关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对这几种人作出行政拘留决定,只是对其决定的行政拘留不执行而已。
?一人有几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合并执行行政拘留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20日。如果一人有几种都应当受至10日至15日行政拘留处罚行为的,应当按照《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原则,实际执行行政拘留的时间不得超过20日,否则,即属违法。
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内容
法律作为行为规范,通过为人们设定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和指导人们的行为。法律之所以不同于道德,就在于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强制性和惩罚性。通过强制性和惩罚性,使违法人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按照法律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这是法律的教育功能,其根本在于通过行为规范的设定,教育公民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从而改正或引以为戒。
1.警告
警告属于申诫罚,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提出警戒或者谴责,申明其行为已经违法的一种处罚。主要适用于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情节较轻,且后果不严重的行为人。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精神上或者名誉、信誉方面的惩戒,旨在教育行为人对其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改正,不至于继续发生类似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后果。
2、比例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的实施必须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也就是说,性质、情节、危害后果较轻的,给予较轻的处罚,反之,则给予较重的处罚,这就是法律适用上的比例原则。为此,《治安管理处罚法》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的条文规定中,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后果等,一是将罚款处罚一般划分为200元以下、500元以下、200元以上500以下、1000元以下几个档次;二是将行政拘留一般划分为5日以下、5日以上10日以下、10日以上15日以下几个档次;三是有的规定了并处和可以并处,有的还规定了可以按照国家规定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即劳动教养。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对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违法行为的制裁,即制裁对象为一般违法行为,而《刑法》的适用对象为构成犯罪的危害性行为。
二者又在制裁措施、适用主体、适用程序等方面也产生一系列显著的区别。治安管理处罚由公安机关一家单独实施,不像刑罚那样,由公检法三家通过相互分工相互监督的程序实施。
2.罚款
罚款属于财产罚,是剥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合法财产的一种处罚,是常见的一种行政处罚手段。在执行治安管理处罚罚款时,应当注意:
?除特殊情况(第一百零四条规定的几种情形)外,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交纳罚款。
?公安民警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自收到罚款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所属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罚款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付指定银行。
提问
提问
练习
练习
信息反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内容
?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县级以上人大代表,需要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报请该人大代表所属的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主席团批准后,方可决定对其行政拘留;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县级以上政协委员、乡(镇)人大代表实施行政拘留的,应当向该政协委员所属的县级以上政协常委会、乡(镇)人大通报备案。
1986.9.5公布、1994.5.12修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同时废止。
共六章119条。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238种。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处罚的种类及适用,第三章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第四章处罚程序,第五章执法监督,第六章附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与主要内容
《治安管理处罚法》共6章119条
4、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充分体现了尊重和保护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法律原则。如《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