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学会3个⽣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
2、感受清新明丽、宁静美好的的春⽇垂钓图,感悟作者寄情⼭⽔、悠闲⾃得的⼼境。
3、初步感受“渔歌⼦”词的形式特点。
4、培养阅读词的兴趣和对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体会这⾸词描绘的景象,培养阅读词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寄情⼭⽔、悠闲⾃得的⼼境。
教学⽅法:情景感悟法、引导发现法 学习⽅法:⾃读⾃悟、⼩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歌景交融( 7 分钟) (⼀)好语积累: 师:出⽰词语(1) 学⽣齐读 师:这组词都是⽤来形容什么的? ⽣:回答 师:出⽰其他⼏组 ⽣:齐读后回答 师:好词都是靠我们平时积累的,现在⽼师就考考⼤家,就读了这⼀遍,不看屏幕,谁能记住其中的三个以上? ⽣:汇报 师:总结并⿎励。
我们平时学习读书的时候,就是要向今天⼀样⼀边读⼀边往了脑海⾥记,这样随着时间的增加,我们的词语积累会越丰富,我们的读写能⼒才会提⾼的快。
(⼆)激趣导⼊: 师:播放歌曲:《渔歌⼦》 师:你从画⾯中都看到了什么? ⽣:汇报看到的内容 师:谁能凭着记忆,把歌词给⼤家念出⼏句吗? ⽣:试着背出 师导⼊:刚才这⽀歌,可不是⼀⾸普通的歌曲,歌曲中唱的是千古流传的词,这⾸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初读正⾳感知品味( 10分钟 ) 1、解题 师:板书课题 (渔歌⼦【唐】张志和) ⽣齐读课题 师:这《渔歌⼦》不仅是词的题⽬也是词牌名,所以这⾥的“⼦”不 能读成轻声,要读成三声。
师:请同学们想⼀想:忆江南写的是什么?那么⼤家猜猜,结合你的预习,说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渔歌⼦》是写什么的? ⽣:回答 师:打开课件理解课题(打渔者或者垂钓爱好者唱的歌。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3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_人教版新课标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3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_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3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人教版新课标2021师: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想想:你准备怎么读好这首诗?〔课前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生:朗读课文。
〔我在学生中巡视,一会儿听听这位学生读,一会儿看看那位怎么读。
突然,我发现学生读书的神态特别有趣。
你瞧,他们有的低声默念,有的昂首大声读,有的还闭着双眼,摇着头,晃着脑,有滋有味地读,煞是可爱。
我忍不住地想:要是有架照相机就好了,把此时此刻的情景拍照下来,再让学生瞧一瞧。
他们准会喜欢,有的还会捧腹大笑呢。
想着想着,我踱回了讲台前,随手拿起课本,看到了文中的插图。
突然,有个念头在脑海里一闪。
我沉思了片刻,于是,改变原定的教学方案,进行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刚刚,你们在读诗的时候,诗人邀我到他的家乡做客,他还告诉我很多乡亲们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故事。
正巧路过一棵大树时,我发现有两位天真可爱的小朋友在学大人种瓜呢。
我赶紧拍成相片带回来了。
你们想看吗?生〔迫不及待地〕:想看,想看,老师,快点让我们看一看吧。
〔我把课本上的放大插图展示在黑板上。
〕生:老师,你骗人。
这是书上的插图嘛,怎么变成你拍的了?〔课堂一下子乱哄哄的,学生似乎都在怪我骗了他们。
我一言不发地笑着看着他们。
突然,有个淘气的男孩站起来,大声喊:“老师,那,我也会拍照。
〞“我也会。
〞“我也会。
〞一时,有好几个学生都冲动得站起来了。
哈哈,学生上“钩〞啦!我心里乐极了,却一本正经地说:“你们也会照相?我才不信呢?〞有个学生特神气地把头一昂:“老师,你会,我们也会。
〞〕我〔故作惊讶〕:“真的?那好,请大家说一说你们拍的是什么相片,上面讲了什么事?〞〕生1:老师,我拍到的相片上有个叔叔在田里干活。
师:叔叔在田里干什么活?生1:在锄草,在给禾苗锄草。
师:你能说得具体点吗?生1:行,我这张相片上,有一大块的田地,无边无际的,有叔叔头上戴着帽子……〔同桌提醒:错了,应该是戴着草帽。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实录师:在研究一首诗词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作者。
XXX,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豪放奔放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首《独坐敬亭山》是XXX在XXX上写下的,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会在那里独坐呢?生:可能是因为他喜欢那里的风景吧。
师:很好,正是因为XXX的美丽景色,才让XXX感到心旷神怡,写下了这首诗。
请同学们看一下图片,你们觉得这里的景色怎么样?学生观察图片,表述自己的感受。
2)理解诗的意境:师:这首诗中,XXX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仔细听一下。
师范读诗句,学生跟读。
师: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敬亭山的风景,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生:可能是XXX感到自己很孤独吧。
师:很好,你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这首诗的意境。
接下来,我们要通过反复吟诵,深入领悟这首诗的情感和意境。
二、信息技术支持的互动环节:1、互动研究: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电脑,进入课件,我们一起来研究《望洞庭》这首古诗词。
学生操作电脑,进入课件。
师:请看这个词语“磨”,你们知道它有几种读音吗?请在电脑上选择正确的读音。
学生在电脑上选择正确的读音。
2、互动评价: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表述一下《望洞庭》这首诗的意思。
学生在电脑上输入自己的答案,师随机抽取几个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XXX,他是唐朝末年的文学家、政治家,曾担任过宰相等职务。
他的诗歌清新自然,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忧虑。
2、读诗,领悟意境:师:请同学们仔细听一下,我来朗读这首诗。
师朗读《望洞庭》)师:同学们,你们听懂了吗?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生:这首诗主要是描写洞庭湖的美景和诗人的感受。
师:很好。
那么请同学们结合诗中的词句,说一说诗人的感受。
生:诗人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感到非常欣喜,但同时也感到有一种无奈和忧虑。
师:非常好。
请同学们再仔细读一遍这首诗,找出其中表达诗人感受的词句。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3古诗词三首渔歌子_人教版新课标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3古诗词三首渔歌子人教版新课标2019一、故事导入,走近《渔歌子》。
师:唐代有位著名大诗人叫张志和,他诗词、音画样样精通。
但是长年过着隐居的生活,经常一个人乘着一叶小舟到江河中去钓鱼,自称“烟波钓徒”。
他的好朋友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发现张志和钓鱼有点怪——他直钩垂钓,不带鱼饵——听到这里,同学们觉得奇怪吗?有什么想说的?生:老师,没有鱼饵怎么能钓到鱼呢?生:鱼钩是直的也不可能钓到鱼。
师:是啊,那么张志和直钩垂钓到底在钓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去寻找答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词《渔歌子》。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书写课题,注意“歌”的笔顺。
(老师板书渔歌子学生书空)二、初读诗词,读准读通。
(课件出示整首词,生字注上读音。
)1、学生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词句。
师:同学们自由读词,多读几遍,注意生字的读音,要读得字正腔圆、读准读通。
(学生自由读词)师:谁先来认读生字?生:塞、鳜、箬、笠、蓑。
师:哪些生字的读音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别读错了?生:“塞”字,是平舌音。
生:“箬”是翘舌音。
生:“蓑”字也是平舌音师:谁来把整首词读给大家听?(学生读词,教师指导正音)师:“箬笠”和“蓑衣”是两种事物,谁能在图上找到这两种东西?学生有的指着书本插图回答,有的指着课件示意。
2、初步了解词的特点。
师:老师刚才介绍了,这是一首——生:词。
师:词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是配合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词所配的乐曲就叫“词牌”。
渔歌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词的词牌名。
(板书:词牌名)请同学们在书上做好笔记。
(学生做笔记)师:有谁发现这首词与我们平常学习的诗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观察词句)生:不是每一行的字数都相同生:这首词第三行和其它几行不一样师:怎么不一样?生:第三行字数更少,少了一个字。
师:观察得挺仔细的(课件出示第三句用红色突出)师:我们平常学的古诗,每句的字数都相同,很整齐;词的句子却可以有长有短,所以词又称长短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流程
1《独坐敬亭山》课堂实录一.课前谈话:教师:你认识我么?(S回答略)教师:东坡认识么?杜甫知道么?白知道么?知道的把手举高点!你知道白有几个名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白太白)学生:青莲居士。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青莲)教师:那我们就可以说是“青莲”。
教师:回顾白的诗。
谁来背几首?谁来!(S都比较紧)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学生齐背)T:静夜思,永恒的话题……古老与现代(老师用抒情的语言来描述,略)。
那是一个怎样的话题?学生:思念家乡。
教师:是啊,那是一个乡愁(板书:乡愁满怀),还有么?学生:望庐山瀑布。
(紧)S齐背。
教师:这又是一个怎样的白?学生:潇洒的白。
学生:很爱游玩。
教师:是一个寄情山水的白。
(板书:寄情山水)教师:从《赠汪伦》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白?S:恋恋不舍(板书:有情有意)T:从上面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丰满的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
二.初读。
1.读题。
解题。
(1)教师:谁知道敬亭山?(讲解:很多大诗人都去过敬亭山,留下了很多诗篇,所以后来又叫做“诗山”。
——让学生理解江南诗山的来由。
)(2)再读题。
教师:敬亭山前面有独坐,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它带着点什么?S读(读得很慢)教师:你为什么这么读?T:再请个小朋友读。
(再读课题)引:为什么这么轻?S:白很孤独。
2.读诗歌。
(1)自由练读。
老师提示:读文章,先练习。
按自己的节奏读两边。
(好像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是叫学生读2遍,目标不是很明确。
)(2)指名读。
T:读的多好啊!字正腔圆。
教师:谁再来读给其他同学听听。
教师:谁来做个小小讲解员啊,来评价评价啊。
(学生比较紧)S1:他读得孤独一些S2:他读的比较漫长,说明他看到了敬亭山很久很久。
(3)齐读。
(4)质疑:教师:小朋友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啊!学生:为什么相看两不厌?T: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为什么只有径庭山,世界上有很多山啊!学生:为什么只有一多云飘来飘去?学生:为什么这里的鸟都飞走了?教师:白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写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走进《独坐敬亭山》教师:请同学们读课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文三篇》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文三篇》
教学实录
本次教学我选择了《古诗文三篇》。
首先让学生阅读《静夜思》,我让学生们读三遍,并观察短句的运用。
然后,我为学生介
绍了古代诗人李白的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在阅读诗歌时了解李
白的生平和诗歌艺术风格。
接下来,在分组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
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促进彼此的交流与合作。
其次,我请学生们阅读《登鹳雀楼》。
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进行了形象生动的説明。
在学生们认真阅读了诗歌后,我又
向他们介绍了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一些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们通过
了解王之涣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来加深对他的诗歌的理解。
并和
学生们一起探讨了诗歌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具体意义。
最后,我让学生们阅读了《青玉案·元夕》。
在介绍完元宵节
和太原府城的历史文化背景后,我引导學生們感受诗歌中对节日氛围、感情描写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鼓励他们通过自身的表达来理
解和传达诗歌中的情感。
至此,整堂课结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相互学习、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了阅读与交流带给他们的美好感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教学设计课题:23.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
默写前两首诗。
2、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5、学习想象画面,感悟诗情暨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想象画面,感悟诗情暨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今天同学们真精神,再次见到大家,我特别高兴,你们呢?谢谢孩子们。
离上课还有两分钟,我们去看看江南的春天,好吗?好,一起感受这浓浓的春意。
那里风景美吗?好。
就把美景留在心间,开始今天的课堂,可以上课了吗?上课。
一·字正腔圆读古诗师:上节课我们在第六单元整体识写课和单元导读课中,已经把23课古诗词三首读得字正腔圆了,还大致了解了它们的意思。
我们来读一读。
师:第一首。
读得平长仄短,字正腔圆。
第一首到第三首。
(如不好,忘记了吗,读古诗要平长仄短,音断气相连。
)一、生二、我们男生女生合作着接读。
三、最后一首一起读。
师小结:在大家有滋有味的朗读声中,诗歌醉人的韵律缓缓流出。
学习古诗词你经常会用哪些办法?(生答:1借助注释2反复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3查阅资料(了解的更全面)4想象画面(善学习,为你的方法点赞。
)看来,同学们都是学古诗词的高手呀。
师:我们的自主学习单也提醒大家,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23课古诗词三首,走进优美的山水田园。
二、想象画面悟诗情《渔歌子》师:首先我们来看张志和的词,词牌名叫《渔歌子》,请你来读前两句。
1、想象画面师:这两句描述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
(后两句打灰)你仿佛置身其中,看到了什么?生说什么就夸什么。
师:真是一个有灵性的孩子,读过之后就看到了那一个个景物并且还想到了他们的颜色,我们再深入的想像,读着读着画面中哪些景物动了起来?(板贴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师引读:那白鹭怎样飞?师引读:一阵微风拂过桃花的花瓣怎么样?还有鳜鱼又是怎样的呢?师:请你把这两句连成一幅画,并且让画面中的景物动起来,自己想一想,说一说,小组内交流。
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惠崇春江晚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春天的时候,有没有留意过江边的景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描绘的春江晚景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中的意象运用和韵律特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诗句意象相关的自然景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活动,让学生尝试用现代语言描述古诗中的景象。
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课堂实录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的《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对诗意的理解和感悟,如春风、鸭戏、竹外桃花等景物的描绘;二是分析古诗的韵律特点,如对仗、平仄等;三是通过诗歌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四是对作者苏轼的生平简介及创作背景的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本注释和课堂讲解,让学生深入感受古诗的魅力,提高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惠崇春江晚景》的基本内容、意象运用和韵律特点。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诗意境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自然之美,体会古诗的魅力。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古诗内容的理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理解,包括对诗句中描绘的景物、氛围、情感等要素的把握。例如,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的竹、桃花、春江、鸭等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所构成的春日和煦景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题名称】:《古诗词三首》【教学内容】:《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学习目标】:1.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诗的意境,并能通过感受意境,提高古诗诵读的能力。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4.学习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反复诵读的方法,初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5.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祖国山水的特点,感受山水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好风光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吟诵复习:1、激发感情:师: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很多名山大川,它们绚丽独特的景色,吸引着古人、今人流连忘返。
很多诗人,也用自己的诗词来赞美山川的壮美。
这样的古诗词,我们学过一些,请同学们想一想。
生:我们学过《山行》、《望庐山瀑布》,还有┄┄2、复习吟诵:师:请大家看这几幅图片,看看能不能帮大家回忆起什么?出示课件幻灯片图片以及诗的题目,帮助学生回忆。
生:想起来了,我们学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刘禹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3、学生回忆吟诵。
二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环节优化教课堂实录【课题名称】:《古诗词三首》【教学内容】:《望庐山瀑布》、《望洞庭》【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两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磨”。
3、通过体会字词,明确诗的意思;通过激发想象,领悟诗的意境;通过反复吟诵,领悟诗歌情感。
4、能通过理解诗文的意境,初步体会两首诗表达感情的方法。
5、理解这两首古诗词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教学《独坐敬亭山》:1、范读感悟:师:在我国的宣城,有一座山,叫敬亭山。
这座山山势不高,却因一首诗而出名,这首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板书诗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读了诗的题目,其中的那一个字给你印象最深。
说说你的体会。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课堂实录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
本课内容主要介绍了三首古诗及其注释。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记录一下这堂课的情况。
课堂开始,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三首古诗,分别是《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和《春晓》。
老师让同学们先读一遍这三首诗,然后再讲解每首诗的意思。
首先是《登鹳雀楼》。
老师解释说,鹳是一种鸟,雀楼就是指楼上常常有鸟儿停在那里。
这首诗讲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爬上雀楼,在楼上看到了美景,感到非常高兴。
同学们听了之后,纷纷表示这首诗很好听,让人感觉也很愉快。
接下来是《望庐山瀑布》。
老师解释说,庐山是江西的一个地方,有一条江流经这里,水很清澈,飞流直下,形成了很多瀑布。
这首诗讲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登上庐山顶部,眺望周围的景色,看到了瀑布的壮观景象。
同学们听了之后,纷纷表示庐山真美,这首诗也写得很好。
最后是《春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讲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象,天空中的星星渐渐消失,太阳也开始升起。
同学们听了之后,纷纷表示春天真美,这首诗写得也非常好,能让人感到春天的美好。
在讲解完这三首诗之后,老师还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些诗中的精彩之处,然后向大家汇报自己组的讨论结果。
随着同学们讨论的深入,课堂气氛也变得越来越热烈。
本次课结束之后,同学们都表示收获颇丰。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同学们既了解了古代的文化,又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相信今天的课程会给同学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除此之外,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老师也对同学们进行了启示和引导。
例如,老师让大家思考,这些古诗的背后,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深层含义?唐代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对于这些古诗又有何种影响?通过这样的思考,同学们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学习,他们的学识不仅仅止步于朗读古诗,还展开到了文化和社会的层面。
而这种学习也给了同学们极大的成就感。
在老师引导下,同学们能够逐渐领悟到才思敏捷的快乐和语文学科的魅力,那种在理解古文或者作文时柳暗花明的感觉是非常愉悦的。
四年级下教学实录1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_人教版新课标
四年级下教学实录1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_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教学实录-1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人教版新课标2019课前谈话:刚刚过了新年,同学们还认识我吧。
对,我是许老师,千万不要叫我语文老师。
苏轼认识吗?( 饮湖上初晴后雨)杜甫知道么?(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李白知道么?知道的请举手!(板书李白)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号——?古人往往有名有字有号,李白号清莲居士,(课件简介李白)师:李白写的诗你能想到哪些?生:《静夜思》(背诵)师:从这首诗你能感觉到的是怎样的李白?生:(思念家乡)师:那是一位乡愁满怀的李白。
生:《望庐山瀑布》师: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李白?生:(潇洒、很爱游玩。
)师:是一个寄情山水的李白。
生:《赠汪伦》师:这里又是怎样的李白(生答)师:李白对朋友有情有义,李白的诗有很多,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学完这首诗,我们再来想一想,这儿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一、揭题。
生:“孤云独去闲”是什么意思?师:那是对字句意思的不理解。
生:“相看两不厌”是对什么这么不满足?……师:刚才的问题,我们把他归纳一下,一就是对字词的理解的困难,一就是对写法的探究。
那么让我们走进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师:“独”可以组成什么词?这些词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那就是(孤单、单独、只有一个人。
)师:谁?生:李白。
师:诗中有没有告诉我们,李白是一个人?生:“只有”。
师:什么是“只有”?生:只有一样。
师:那么我们来互相对看,现在,我的眼里只有你,你的眼里只有谁?生:只有你。
板书:只有生1我找到了“飞鸟尽”。
(板书)生我找到了“独去闲”的“独”。
(板书)生3:我找到了“相看”。
(板书)师:我们从诗中找到了李白是一个人在敬亭山。
找到“飞鸟”和“独去闲”的一起站起来,听他们来比一比谁体会得最深。
生:(比较读。
)师:蓝蓝的天空没有一只鸟,“众鸟——”学生:(再读。
)师:同学们他们读完了,你来评一评,生:(评价。
)师:同意吗?我们也来读一读。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_人教新课标一、走进单元提示。
1、同学们,单元提示里有几句话专门优美,谁能读一下?2、学生1站起来朗读。
3、恭喜你,这位中学找的专门正确,然而读得有点欠缺,谁能站起来再读一下。
(让学生先自己试读,学生2站起来朗读,读得比第一个好许多)4、教师范读前半句让学生自然补读后半句,给学生示范引领的作用,然后教师让学生齐读,最后教师让学生背诵,挑学生起来背诵。
5、挑一位学生读单元的学习要求。
反思:因为这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课,学生需要了解单元的提示和要求。
而单元提示前三句话描写农村环境的实在美极了,因此三句话不惜花时刻让学生去读、去积存,语文朗读的指导和积存我感受应无处不在,又因为本节课学习一首诗歌,任务相对较轻,因此花费了一部分时刻去学习单元提示,一方面积存了,另一方面也了解了单元提示,做到有的放矢,如此的时刻耽搁我认为是值得的。
二、导入本课,撷取题目信息。
1、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农村题材的诗歌《乡村四月》(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工整的写出课题,教师巡视查看同学们的书写并指导要工整。
)2、同学们从题目明白哪些信息?有什么疑问?学生1回答:我明白了本首诗歌讲述的是乡村四月的风景学生2回答:我明白了这首诗歌讲述的是季节是四月学生3回答:乡村四月是什么样的?3、同学们,我们从题目明白了专门多信息,并产生了专门多疑问,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乡村四月,看看乡村四月是如何样的?反思:语文是教学细微的工作,让学生自己写题目一方面想培养学生工整书写的适应,另一方面想让学生加深对题目的经历。
接着我本着锤炼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来进行的,就课堂成效来看是比较良好的,但学习诗歌题目能不能如此进行值得商榷。
另外这首七言绝句应该给学生简单讲述一下,这方面当时考虑到了,但讲课的时候没有讲到。
三、同学们,你们从幼儿园学习到现在一定学习了专门多诗歌,那么依照以往的体会,你是如何学习诗歌?或者学习诗歌需要学习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谈谈。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精品课堂实录
22 古诗三首课堂实录《芙蓉楼送辛渐》课堂实录一、谈话导入1.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个个知识丰富,老师有两个问题想请教大家:谁知道芙蓉楼现如今位于哪个省哪个市?生1:江苏省镇江市。
师:古时候称之为什么呢?生2:润州。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王昌龄在此送别了一位好友,你们知道这位好友的名字吗?生齐说辛渐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古诗。
2.板诗题:芙蓉楼送辛渐3.师读题①师:先听老师读,仔细听听老师在哪两处作了停顿。
②指名学生回答4.生读题。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送”字的?生:是送别的意思。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
生:在芙蓉楼送别辛渐。
二、知诗人师:谁了解王昌龄,看同学们地眼神好像不太了解,没关系,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发给你们的学习资料,认真看,待会儿老师还要考考大家。
生看资料师:王昌龄仕途平坦吗?生回答师:此时,你们的心中是不是有个疑问,王昌龄才华横溢,非但没被重用,反而两次被贬蛮荒之地,这是为什么呀?生疑惑师:那是因为诗人王昌龄不愿与奸臣同流合污,始终坚守一颗玉洁的心,诗人作此诗时,已远离了亲人,远离了朋友,来到了江宁任江宁丞,可以说,在这里,辛渐是唯一能说说真心话的朋友,就是这样的一位朋友要走了,舍得吗?生:不舍得!师:能不送吗?生:不能!师:那就再读:芙蓉楼送辛渐生读诗题师:这一送就是几十公里呀!(出示课件一),这是如今江苏省的地图,当时王昌龄在如今的南京市古时候称之为江宁任江宁丞,送辛渐送到如今的镇江市,古时候称之为润州,这两地相隔六、七十公里呀,这样的朋友情深不深?生:深师:这样的朋友情浓不浓?生:浓师:就带着这浓浓的深情再读诗题。
三、读古诗,学生自由读师:朋友分别到底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为了读得更好,同学们先看看注释,理解理解,再自由读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注意停顿(出示课件)四、指导学生读1.学生再读2.师范读3.生评价4.教读法①师:老师用的是古时候读诗的方法,读的时候,两个字两个字一读(师范读)并且按照一种规律——平仄,普通话中的第一、二声基本上属于平声,用符号“---”表示,读的时候声音要延长,称平长。
统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优质课课堂实录
统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优质课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 会认“徐、篱、疏”3个字,会写“宿、徐、篱、疏、蝶”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习根据诗句理解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展示春天美景图片。
师:同学们,展示春景美不美?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美景?你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描写春景的诗句?生:词语有万紫千红、诗情画意……生:诗句有《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师: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
板书:宿新市徐公店二、讲授新课。
(一)解题、了解作者师出示“宿、徐”。
师:注意“宿”是平舌音,要读正确。
生读。
师(指着“宿、店”二字):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生:在招牌上见过“宿”。
师:“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
师:我们班的同学中,有姓“徐”的吗?生:有。
师:可见,徐可以是姓。
“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师、生:宿新市徐公店,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师:现在请你根据诗题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吧!生:宿/新市/徐公店师: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
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师: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
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学生自读课文。
生自学课文生字词。
统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优质课课堂实录
统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优质课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主识字,会读“杂”字,会写“杂、稀、蜻、蜓”等4个生字。
正确读写“杂兴”“菜花稀”“蜻蜓”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4.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一年之中有哪几个季节?你能用一首诗来告诉同学们你喜欢哪个季节吗?生1:4个。
生2:《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是呀!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有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师板书课题:《四时田园杂兴》。
注意“杂”字,下面的部分,不是“木”。
二、讲授新课。
(一)读诗题,解题意。
师请同学来读诗题。
师:“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师:“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四声,“即兴”。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生:“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
师:《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
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
(二)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师出示课件,展示。
师: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
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_人教版新课标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_人教版新课标(三)教师范读。
(四)教师指名读。
(五)学生齐读。
五、知诗情、悟诗意师:大家刚才读的非常有味道,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按照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
但要完成这样一个问题:在诗中诗人都描写了哪些事物,他又是如何将这些事物联系到一起的?。
(生自学古诗。
教师巡视)生:诗人写了:山原、川。
生:子规声、雨。
生:乡村、人。
生:蚕桑、田。
(一)、品读美景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并粘贴事物卡片:(见板书设计)师:诗人是如何将这八种事物联系起来的?(根据回答整理板书,把古诗补充完整)(进而理解整首古诗,借助课件讲解“白满川”。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
)师:诗人是如何将“山原”和“川”联系起来的?生:绿遍山原,白满川。
师:什么样的山原才是绿遍山原?生:漫山遍野都是绿的。
师:在哪里你看出漫山遍野都是绿的?生:绿遍。
师:遍是什么意思?生:到处都是。
师:什么是白满川,书中有注释。
生:映着白光的水田。
师:(播放课件讲解“白满川”)师:茂盛的山原和反着白光的水田相互映衬,这不就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吗!师(板书:景美,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古诗的意思)。
教师归纳(山坡上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播放乡村美景图。
(二)、品读人勤师:是啊,这哪里是乡村,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生活在那里的人一定无比的幸福,此时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呢?生:插秧、种田。
师:他们只是插秧、养蚕吗?没干别的吗?生:干了。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闲人少”师:闲人少,就是什么人多呀?生:忙人多!师:那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呢?生:忙喂鸡、喂鸭、翻地------。
师:那说明这里的人怎么样?生:很忙碌。
师:从“才了---又---”里你能看出什么?生:很勤劳师:现在我们也来当一回诗人,把诗人没写进去的忙写进去。
比如,我们可以说: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喂鸡又放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课题名称】:《古诗词三首》
【教学内容】:《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学习目标】:
1.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诗的意境,并能通过感受意境,提高古诗诵读的能力。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4.学习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反复诵读的方法,初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5.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祖国山水的特点,感受山水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好风光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吟诵复习:
1、激发感情:
师: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很多名山大川,它们绚丽独特的景色,吸引着古人、今人流连忘返。
很多诗人,也用自己的诗词来赞美山川的壮美。
这样的古诗词,我们学过一些,请同学们想一想。
生:我们学过《山行》、《望庐山瀑布》,还有┄┄
2、复习吟诵:
师:请大家看这几幅图片,看看能不能帮大家回忆起什么?
出示课件幻灯片图片以及诗的题目,帮助学生回忆。
生:想起来了,我们学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刘禹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3、学生回忆吟诵。
二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环节优化教课堂实录
【课题名称】:《古诗词三首》
【教学内容】:《望庐山瀑布》、《望洞庭》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两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磨”。
3、通过体会字词,明确诗的意思;通过激发想象,领悟诗的意境;通过反复吟诵,领悟诗歌情感。
4、能通过理解诗文的意境,初步体会两首诗表达感情的方法。
5、理解这两首古诗词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独坐敬亭山》:
1、范读感悟:
师:在我国的宣城,有一座山,叫敬亭山。
这座山山势不高,却因一首诗而出名,这首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板书诗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读了诗的题目,其中的那一个字给你印象最深。
说说你的体会。
生:我觉得“独”字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独:作者独自一人。
我觉得李白写这首诗时内心很孤单。
师:请同学们静心聆听这首诗。
试着感受诗人当时的心情。
师:请同学们看着图片中的诗句,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确。
学生看课件联系诵读。
2、理解体会:
(1)简介作者,联系背景: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被誉为“诗仙”的李白。
我们以前也学过他的作品。
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伟大的诗人?
生:(学生介绍李白的主要生平经历以及代表作等知识)
师:要准确的理解一首诗词,作者写作时的经历是必须了解的。
李白写了很多的优秀诗篇,每一首诗词,都是表达自己当时的感受。
那么,李白在写这首诗时,又有什么经历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课前预习,交流一下。
生: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
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内心非常孤独寂寞。
(2)、抓诗眼,明诗意:
①学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师:十年的漂泊,一定是孤独的。
形单影只的李白,独自一人来到敬亭山时,他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朗读前两句诗,找一找答案。
出示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生:李白看到了天空的飞鸟,还看到了天上的白云。
师:天空的飞鸟原本是自由自在的,天上的白云也是悠闲自在的。
可是在李白的眼中,众鸟飞“尽”(板书“尽”),云也是“孤云”(板书“孤”),请同学们结合这两个词,再来说一说前两句诗句的意思。
生:鸟儿们纷纷飞走了,天上的白云孤单的留在天空。
②理解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师:鸟儿们纷纷飞走了,白云也渐渐的随风而去,这时候,这敬亭山中还有什么呢?
出示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生:最终,山中只剩了李白和敬亭山。
师:李白看着敬亭山,山似乎也在看着人,人与山相互陪伴,我们感受到的似乎不是温暖,是什么呢?
师板书“两不厌”和“只有”,请同学们说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生:两不厌,就是互相看着不满足;只有,没有别的,只剩诗人和敬亭山。
师:解释得很准确,那么人与山互相陪伴之中,我们体会到的是李白的什么心情呢?
生:我觉得,李白此时身边没有人陪伴,连鸟儿和白云也都离开了,陪伴他的只有敬亭山,这时候诗人是多么孤单啊!
3、诵读悟情:
师小结:同学们的感悟很真实,这也正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感情。
就请同学们带着李白内心的这一份孤单,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二、教学《望洞庭》:
过渡:
师:洞庭湖,水域广阔,烟波浩淼。
美丽的湖水和湖边的景物相映成趣。
也是历代诗人描绘的景象。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美景。
板书诗题:望洞庭。
1、解题,了解诗人:
师:刘禹锡,也是唐朝的著名文人。
这是我们第一次学习他的诗。
你对这位诗人有什么了解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学生介绍刘禹锡的相关资料。
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具一格之作。
2、范读感受:
师:请同学们听音乐范读,感受一下诵读这首诗时的速度和语气。
生: 听范读,可以小声跟读。
3、诵读悟情:
师:美丽的洞庭湖,在静静的月夜中更加令人神往。
请同学们读一读前两句诗,看看作者关注到了什么景物?
出示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生:作者看到了平静的湖面,照在湖面的月光
师:这两句诗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
生: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粼粼细波,一派迷蒙之美!
师:在这铜镜般的洞庭湖中,还有一座君山。
作者又是如何写出君山的美丽的?
出示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生:远远望去,洞庭湖里的君山一片翠绿,仿佛白色的银盘中一颗翠绿的青螺。
师:请大家根据看着作者描绘的景色,试着添一添空,感受“遥望”“银盘青螺”,然之美精美绝伦。
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比喻中的洞庭山水美景。
第二课时
【课题名称】:《古诗词三首》
【教学内容】:《忆江南》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两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磨”。
3、通过体会字词,明确诗的意思;通过激发想象,领悟诗的意境;通过反复吟诵,领悟诗歌情感。
4、能通过理解诗文的意境,初步体会两首诗表达感情的方法。
5、理解这两首古诗词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一、教学《忆江南》:
1、过渡释题:
师:板书课题,忆江南。
忆,在此当回忆讲。
这个题目,与前两首诗有所不同,有谁能根据预习给大家说说这个题目的特别之处?
生:“忆江南”为词牌。
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
2、听音乐《忆江南》,听老师范读,感受词的意境。
3、诵读悟情:
师:这首词的第一句就写到“江南好”,请同学们看看图片,读一读词句,寻找一下江南的“好”。
师:江南的风景是这样美丽,让作者的感情无法控制。
请同学们读一读最后一句词,说说这句词的意思。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词的意思。
江南的美好景色,让我怎能不回忆江南?
体会体会,如果把问号改成句号行不行?这是什么用法?有什么好处?
4、指导背诵《忆江南》。
二、积累拓展: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信息技术支持的评价环节优化课堂实录
【课题名称】:《古诗词三首》
【教学内容】:三首古诗词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两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磨”。
3、通过体会字词,明确诗的意思。
4、通过激发想象,领悟诗的意境;通过反复吟诵,领悟诗歌情感。
5、理解这三首古诗词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1、课前导入环节的评价。
课前导入的方法是采用的复习旧知,带动新知的方法。
在评价时,根据学生能否顺利回忆起《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三首学过的诗词,对学生的诗词积累情况进行评价。
2、课后延伸的评价:
知识迁移的评价,让学生在课下自己搜集其他的同类诗词。
从学生搜集主动性、积累的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价和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