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心学校如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镇中心学校如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作者:秦秉文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08-7-17 9:56:36 进入论坛
教师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资源,教师的思维和行为决定了学生的发展,也决定着课改的成败。作为管理者,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并进行有效的引导。
———题记
乡镇中心学校如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教师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资源,教师的思维和行为决定了学生的发展,也决定着课改的成效。没有教师思想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有难有学生的学习创新;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质量,更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构建开放的学习平台,强化教师思想的解放
近年来,学习推广“洋思经验”,西峡的基础教育成就辉煌,创造了豫西南地区璀璨的“西峡现象”。仅以西坪镇为例,经过“洋思”的积淀,先后产生了李清锋、赵惠等全国语文教学优质课教师和省“十佳”教师,获国家、省、市、县表彰的教师达116人,总体教学质量位次由全县第13名前进到全县前5名,获西峡县教体局“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单位”奖励,荣获西峡县人民政府“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表彰。一般来说,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容易想到解放思想,也容
易解放思想;在取得高歌猛进的情况下,不容易想到解放思想,也不容易去解放思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情况、新的任务、新的目标,我们解放思想面对的不是明确的错误观念,而是对正确思想片面的理解与认识,这也正是当前更新观念的难点所在,必须进一步强化理论的学习引导。理论的价值不仅在于指导实践,更重要的在于“精神和气质的熏陶、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论的提升”,有效的理论学习可以提高教师发现问题的灵敏度,扩大教师解决问题的视野,是课改由形式走向内涵的基础。我们从构建开放的学习平台入手,强化教师的课改意识,促进教师观念的解放。一是在学习培训的对象上,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相结合。先抓实验教师的学习,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后组织中小学实验教师理论学习8期216人次,收集学习心得体会92篇,交流38篇。同时,我们不就试点抓试点,而是以实验教师带动非实验教师,规定每周三为开放学习日,全员参与。二是在学习培训的内容上,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我们深入组织新课程读本培训。同时,结合学科特点,以学科组为单位研讨,变空对空为地对空、地对地。三是在学习培训的形式上,专题讲座与专题研讨的相结合。在起初,我们的学习培训主要是开展讲座,传播教育新理念。此时教师的课改是懵懂的,转变观念培训很有必要。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对学习培训也相应做了调整,此时的学习培训主要是人际互动下的行动研究。原来那种自上而下的单向培训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师的要求,因为听报告、讲座时感到新奇,可在教学中遇到实际问题还是一筹莫展,因此,我们把研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采取实验教师出题,教研员和校长解题的办法,开办专题研讨6期。四是在学习培训的督查上,理论检测与课堂展示相结合。进行了通识性理
论测试、学科设计观摩、课堂教学演示等多层次考核,先后组织了中小学校长理论测试2次,实验教师教学设计观摩3次,教师心得笔记展示赛3次。过去不少教师认为理论学习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学习积极性不高,通过开放式的学习培训尤其是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多数教师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都觉得通过这样的理论学习,课堂观察的目的明确了,更容易发现问题,也能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分析课例,完全不同于过去那种应付检查的理论学习,更加坚定了新课改的信心和决心。青年教师刘金勇、姚文国在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设计大赛中荣获省一、二等奖。
构建互助的实践平台,强化教师的主动发展
理论讨诸于实践需要过程,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则需要勇气和智慧。管理者的第一大责任就是为教师修桥铺路,缩小中间环节,我们以转变教师角色为突破口,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重点,以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为载体,构建互助实践平台,推引他们走好专业发展之路。
1、在课例研究中成长。我们分阶段组织了研讨性课例研究、深入性课例研究和提高性课例研究,走好了三步曲。一是城区二小观摩课为范例进行研讨性课例研究,从理念课堂环节,学生学习方式及教师行为几个方面详察细究;二是以县观摩课为范例,进行深入性课例研究。我们充分挖掘县级观摩课资源、组织各科教师进行专题研讨,分别对“怎样有效设疑?”、“解疑合探的有效组织”、“质疑与置疑”、“运用拓展要达到什么目标”等专题进行深入性探究;三是以本土观摩课为范例,进行提高性课例研究。开春以来,我们分别测验校课改观摩共计5期30节。中心校业务组成员分校分科,集中实验
教研对照新课堂评价标准,进行拔高分析,每个实验教师对照自身教学实际写出专题报告。
2、在互动中共进。一是在课例研究中,我们注意三个互动,即业务人员与学校教师、学校校长与实验教师、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等三个层面的互动。本期我们组织了5期专题课例研究,基本形式为教研员说课,学校校长评课,实验教师验课;二是教研员、学校领导与教师同台赛课。教研员赵惠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这条小鱼在乎》,请实验教师当评委,提高了教师参与课改积极性;三是集体备课,天天教研。进入课改以来,我们强烈地意识到过去那种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不利于教师智慧共享、优势互补、团队共进,又浪费了教师的时间。我们首先进行了备课制度改革,采用集体备课制。教案的呈现形式不再是人手一本的自编教案,而是同学科年级组几人共用一本共同备写的教案,并与教师个人的课本教案共同拥有、互相补充。
3、在科研中提升,一是教学反思共享。经验+反思=成长。教师的教后记是每课教案的必备项目,其中把“固定反馈”做为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教师们把各自的教学中遇到困惑和疑难问题放在一起集中讨论,其同寻找解决的办法。二是课题研究共用。教师在教学中的生成性课题,我们称之为小课题,虽然题目不大,却是教师亟须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但能坚定教师的科研决心,破除课题研究的神秘感,而且对促进教学改革意义重大。在课改实施中,我们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小课题研究,共计16个小课题,引导教师以新课程实施为核心,学会并善于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尽快成为科研型教师,西坪二中孙延平老师“诵读五步法”教改课题实验获西峡县教体局首届科研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