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析
解读新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解读新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读之情绪关于情感的正确解读:对待事物应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例如考试失利,没能如愿以偿的考取好成绩,但还是不要悲观,人生处处都会有挫折,关键在于如何去面对和解决。
二、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读之理性三、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读之坚韧何谓坚强?就是面对困难挫折,无所畏惧,从不言弃;为了达到目的,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也从不放弃。
对于学习和做事情而言,唯有如此,方可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坚强”。
相比之下,许多孩子缺乏的恰恰是这种“坚强”的品质,他们在遇到挫折后只知道退缩、哭泣,甚至有的直接选择放弃。
四、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读之乐观四、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读之勇气,何谓勇气?心中有所畏惧,依然敢于迎难而上,以及内心有着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可以战胜所有的困难。
有时候,我们常常因为害怕挫折而裹足不前,犹豫不决,但是其实挫折和困难往往像弹簧,你弱它就强,让你强大。
倘若拥有一颗乐观的心,那么当一切不幸降临的时候,你便可以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它,将不幸转变成人生的动力,为自己创造出不同凡响的美好人生。
五、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读之智慧,何谓智慧?“智”指的是聪明,包括分析和判断能力;“慧”则表示拥有善良、真诚的本性。
而智慧,即要用头脑思考,用大脑说话。
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就需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五、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读之智慧,何谓智慧?就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懂得怎样更好地把握对方的想法,懂得察言观色,又善于发现别人不易发现的东西,并且认真地加以研究。
一个人,想要有充足的智慧,必须多读书,因为读书可以使人增长见识,陶冶性情。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而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读书,让自己在阅读中去汲取经验和智慧,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
教案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教案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教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规划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促进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教案设计方法。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们对于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感受,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在教案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乐观、正直诚信、助人为乐、自尊自信等良好的品格和价值观。
二、教案设计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方法1. 设计具有情感价值观表达的教学活动在教案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设置多样化的任务和情境,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设计有关道德和人生的主题作文,引导学生表达对于友情、亲情、师生关系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样的设计将在情感和认知上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思考与讨论在教案中引入讨论和思考的环节,可以有助于学生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例如,在社会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进行讨论,并理解和尊重其他人的观点。
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将更加全面地认识到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包容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践机会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来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或戏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和演绎来感受和体验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样的实践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验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力量。
4. 教师的身份与言传身教教师在教案设计中要时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1 情感:情感是指人的感性体验,包括愉悦、悲伤、愤怒、害怕、
憎恶等。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舒适和安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 态度:态度是指人的心理倾向,包括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树立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激励学生取得进步,避免消极的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人对于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和价值观念。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传播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议美术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把握及落实
小议美术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把握及落实第一篇:小议美术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把握及落实小议美术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把握及落实枝江市实验中学王运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预期达到并可以测度的学习结果及具体规格①。
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核心功能、激励功能和测度功能。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并非三个独立的内容,但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仅谈一谈美术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把握及落实方面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于情感。
《心理学大词典》说,“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例如,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爱与恨的体验等”。
主要是人指向真、善、美的高级情感。
2、关于态度。
《心理学大辞典》说,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人格倾向,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三部分。
其特点:(1)具有特定的对象;(2)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习得;(3)虽有行为意向,但不是外显行为本身,而是一种心理意向;(4)一旦形成,即相对稳定;(5)对个体的内在心理活动和外显行为具有激发、调整和协调作用。
”3、关于价值观。
《哲学大词典》说:“价值观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的全部生活实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的自觉认识,与世界观和人生观密不可分。
其核心是对人生目的的认识,对社会的态度和对生活道路的选择。
它涵括公私观、义利观、荣辱观、苦乐观、幸福观、美丑观、生死观、友谊观、爱情观、自由观等等。
一定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提供动力功能、异向功能、评价功能、聚散功能和调节功能。
一个人不能没有价值观,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没有带着普遍适用性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政治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理想和信念教育是价值观的核心。
我们不仅涉及个人的价值,还包括社会的价值。
基于核心素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一种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并且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便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会尊重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以便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其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需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并且能够主动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会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并且能够理解社会的复杂性,以便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发展。
最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需要学会思考问题,探索新的可能性,并且能够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以便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一种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并且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尊重他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并且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改革将教学目标定位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是对主导中国基础教育半个世纪的“双基”目标的突破与超越。
因为它不仅关注到“学会”一一知识与技能,还强调“会学”一一过程与方法,更倡导“乐学”一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不是互不相关的三个方面,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一个共生体。
试想:没有“知识与技能”,学什么?没有“过程与方法”,怎样学?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动力又来自哪里?新课标研制专家组核心成员、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认为,让学生想学、乐学、积极主动地学就是最大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她说,我的教学成功经验可概括为三句话:千方百计让学生喜欢我(教师),千方百计让学生喜欢我的课(课堂),千方百计让学生喜欢数学(学科)。
学生对教师、对课堂、对学科的热爱、信心、兴趣、喜好、激情、渴望,难道不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吗?所以,不能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狭义地理解为“德育”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源自何处?一是文本(作者),二是教师,三是学生个体与同伴之间。
长期以来,教师大都关注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主导一一教师和主体一一学生。
教师是课堂教学第一环境,其作为“人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然是最好的心教、身教与言教。
而学生也非一张白纸,他们除自身拥有“三观”之外,对文本、对人生、对社会当然有自已的认识与见解。
因此,重视教师的育人功能与学生的自育、互育功能,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地生根两大生长点。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更是一场生命的交融与智慧的碰撞。
固然,文本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弄不明白的背景下,需要教师的启发、点拨与引导,然而绝不是直白地“告诉”!它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去发现、去体验、去领会、去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是一个生成与内化的过程。
是从“文”中走到心中,而不是从“标”中找到文中。
解读新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解读新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是把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立起来。
这相当于一种新的课程理念,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首先,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重视人文发展观,加强
社会道德修养和责任感,全面提升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追求真理、勇于创新、
自强不息、向上求索,从而对未来社会有所贡献。
其次,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者以客观、全面、深刻的认识,民主、正义、平等的价值观,
捍卫人的尊严,拥抱多元文化,发展正面能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共融,勇于承担责任,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尊重他人的权益。
最后,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者更好地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忠诚于国家,爱国情操,热爱祖国,育人活社会,淡泊名利,拥抱新时代,赞誉英雄榜样,实践伟大的理想与使命。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习者具备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入激发学习者对正确价值观的认知,发挥有利因素,促进健康个人、社会发展,服务社会现代化建设。
对思想品德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的解读与思考
对思想品德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的解读与思考关于三维目标的内涵与关系,国内外的研究已有了比较明确的定论与结果。
三维目标尤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确立,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中,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对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意义。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思品课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当前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受以往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思品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引导和教育。
而《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最基础性的目标是:帮助初中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他们的素质。
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立以及有效实施途径的探索,就成为摆在每位思品教师面前重要的课题之一。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质与形成爱因斯坦说:“智力上的成绩,依赖于情感的伟大,这一点常超出人们的认识”。
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学科标准中都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列入课程改革目标,都要求教师关注它,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
一般说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能是没办法“教”的。
例如:看到一位身患绝症的人,你可能落下同情之泪,也可能想方设法帮助他,也可能视若无睹……这是根植于行为主体深层认识的主动选择,是建立在主体性认识与情感基础上的。
更是根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
那么,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形成的。
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是每个学生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
3 思品课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方法3.1 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德育功能。
教案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教案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教案是教师备课、授课的重要工具,旨在指导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活动。
除了涉及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一个全面的教案还应该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教案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人们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积极的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情感态度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积极向上的品格。
当学生具备积极的情感态度时,他们更容易面对挫折和困难,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
其次,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可以促进学生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学生通过内化这些态度和价值观,将会展现出友善、宽容、合作等良好品质,从而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适应社会、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公民所必备的素养。
二、如何通过教案来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并在目标中融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设定目标为“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对美的欣赏能力”。
这样,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作者所倡导的价值观。
2.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案例教案编写中,教师应该选择与教学目标相符合的教材和案例。
通过引入能够触动学生情感的教材和案例,教师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并引导他们思考其中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选择讲述英雄事迹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对英雄主义和勇气的敬佩和追崇。
3.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教案中的教学活动应该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例如,可以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所学内容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观。
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来激发他们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
教案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教案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教育教学中,除了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外,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教案作为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既可以用来传递知识,又可以用来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本文将从教案中的情感态度培养和价值观培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情感态度的培养1.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教案中应该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状态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从而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选择有趣的文学作品或者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并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进行情感交流,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2.积极正面的情感引导教案中的情感引导应该以积极正面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友善心、宽容心等积极情感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感情景、面对面交流、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各种情感问题。
同时,注重表扬和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情感潜能,提高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感教案中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感。
比如,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设计情感情景,让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激发他们对国家、民族等的情感认同感。
同时,引导学生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包容心,提高他们的情感智慧。
二、价值观的培养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案应该注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事物,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道德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并逐步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选择能力。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案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和现实挑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比如,在政治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或者模拟法庭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为解决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
在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之下,语文课堂是中国学校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从古代至今,学习语文都是做人、做事的基础。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致力于传授做人处事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准则。
首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体现在老师们传授的各种传统文化知识,解说和宣传传统文化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古代文人的品质和生活方式,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老师还会通过讲述关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培养仁爱心、仁慈精神、节制心等正能量。
其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也渗透着中华传统价值观的理念,帮助学生在适当的情境中体会和掌握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
如,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老师们传授学生仁至义尽、忠孝敬老等传统道德观念;同时也教会他们一个人若能秉承兴国安邦、和平、公正、宽容等等做人做事的真谛,以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等中国古代文文化精神。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旨在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其相关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传达给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近年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而在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首先,情感态度在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是中学生对事物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
良好的情感态度不仅能够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够为他们未来社会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一个积极乐观的中学生往往能够面对挫折,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反,一个消极沮丧的中学生在困难来临时可能会选择逃避。
因此,培养中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评价具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价值观在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所持的看法和评判标准。
中学生的价值观培养不仅关乎他们个人的行为表现,还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个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中学生往往能够以积极正面的方式思考问题,并且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因此,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呢?首先,中学教育的质量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键。
学校应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以引导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其次,家庭是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
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此外,家长还应该合理规划孩子的课余生活,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物,从而开拓他们的视野,并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另外,社会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社会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呼吁人们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社会应该为中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
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深入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可以将它与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情意领域(affectivedomain)联系起来。
从横向上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描述了人的情意领域的完整画而:从纵向上看,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情意发展连续体。
情意领域的评价,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监督、导向、改进教学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
任课教师可以采用观察、访谈、句子完成、问卷、利克特量表等方法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教学教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教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工具,它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教学计划,更是教师对待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性,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积极成长。
下面将从教师的情感态度和教师的价值观两个方面来探讨教学教案的相关话题。
一、教师的情感态度在教学教案中,教师的情感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的热情与责任感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需要具备以下几种情感态度:1.积极向上的态度:教师在编写教学教案时应当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教案中的目标设定和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尊重学生的态度:教师在编写教学教案时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3.关注学生情感的态度:教师在编写教学教案时应当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学生解决情感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情感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
二、教师的价值观教师的价值观是教学教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包括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教案的编写和实施。
以下是教师应当具备的几种价值观:1.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教案中设置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价值引领的教育观: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教案中融入思想道德、法律法规等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几层境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几层境界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事儿,这可有意思啦。
第一层境界呢,是最基础的,就像咱们对家人的爱。
比如说,每天早上妈妈给咱们做早饭,可能是热乎乎的粥,还有香喷喷的鸡蛋饼。
爸爸送咱们上学,在自行车后座上紧紧抱着爸爸的腰,那时候心里就觉得特别踏实。
这种爱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小草离不开土地一样。
这就是最开始的情感境界,是对身边亲近的人的依赖和喜爱。
再往上一层呢,是对朋友的真诚态度。
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呀。
我有个好朋友叫小明,有一次学校组织运动会,我参加跑步比赛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
我当时觉得特别沮丧,腿也疼得厉害。
可是小明没有不管我,他立马跑过来把我扶起来,还陪着我去医务室。
从那以后,我就知道了对朋友要真诚,要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
这就是对待朋友应有的态度,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个境界里,我们学会关心和帮助朋友,分享快乐,分担烦恼。
还有更高的一层境界呢。
那就是对周围人的友善和尊重。
在我们的班级里,有学习好的同学,也有学习不太好的同学;有长得高的,也有长得矮的;有性格活泼的,也有比较内向的。
可是不管是谁,我们都应该友善地对待。
就像我们班的小红,她不太爱说话,成绩也一般。
但是她画画特别好。
有一次学校要办画展,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和她一组,觉得她没什么其他的优点。
可是我觉得她画画好就是很厉害的地方,我就主动和她一组。
后来我们的画展出得特别成功。
从这件事上,我明白了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是多么重要。
这个境界就是让我们学会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尊重每一个人的不同。
最后呢,最高的境界是对这个世界充满爱和责任感。
有个大哥哥,他特别爱护环境。
他看到马路上有垃圾就会主动捡起来,还会告诉身边的人不要乱扔垃圾。
他还经常去参加植树活动,种了好多好多的树。
他说这个世界是大家的,我们都要爱护它。
他这种对世界的爱和责任感就是最高的境界啦。
同学们,我们也要一点点提升自己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境界,从爱家人,到真诚对待朋友,尊重身边的人,最后到爱这个世界,这样我们就能变成更好的自己啦。
教案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教案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书,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计划,还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案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一、情感态度的培养在教案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情感投入。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情感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比如,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定身份、分角色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从而产生对历史的情感联系。
二、价值观的培养教案中的价值观培养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
我们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成长需求,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在公民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培养他们关爱社会、乐于助人的价值观。
在艺术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价值观。
此外,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可以充分利用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们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幸福与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首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情商和品德修养。
通过情感的投入和价值观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调控的能力。
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追求卓越。
其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和价值观的塑造。
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沟通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在社会中融入,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见和观念。
最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的研究
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的研究新课程实施是一项旨在推进教育变革和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协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现代公民。
但是,除了学科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外,新课程实施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以形成健康的个性和积极的社会意识。
本文将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定义、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并针对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价。
一、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定义情感态度是指个体对人、事物或事件所产生的感受和态度。
它是人类情感经验的一种表现,包括情感的本质、情感的形式和情感的表达等方面。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评价和选择,它是人类行为背后的指导价值观念。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其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影响因素1.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第一环境。
家庭对孩子的爱护和教育方式会对其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产生重要影响。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环境,也是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培养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注重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设置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社会因素。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另一个环境。
社会对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学生需要积极主动面对社会变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方法1.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问题,了解学生对不同事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问卷调查是一种定量的评价方法,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2.观察法。
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言语,来了解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观察法在实践中比较灵活,可以综合考量学生的多个表现指标。
3.访谈法。
通过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访谈法可以得到学生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但相对费时费力。
四、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新课程实施强调学生主体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描述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描述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关系到个人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这里的三维目标包括个人的精神目标、实际目标和社会目标。
个人的精神目标比较抽象,而实际目标和社会目标则更加具体,多体现在生活中实践的方式。
因此,在描述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需要考虑到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目标。
首先,在描述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要明确自身的情感态度,即要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
个人的情感态度应体现在实践的行为中,通过正确的行为来实现自己的情感态度。
这样,一个人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同时也能建立完整的价值观。
其次,在描述三维目标中的价值观时,一个人应该多考虑一些自身的价值观。
个人的价值观可以将不同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实践联系起来。
同时,在持定自身的价值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的价值观,以便使自身的目标与社会的价值观保持一致。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不同价值观的个人行为产生有效效益,有助于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再次,要在描述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特别要考虑到实际目标。
个人的实际目标一般包括谋生目标、学习目标和工作目标等。
其中,学习目标是个人最直接获得知识的对象,对于其他的实际目标则应以学习目标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加以实践。
最后,要在描述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要考虑到社会目标。
社会目标指的是一个国家或社会为了共同利益而在经济、文化方面所制定的目标。
面对社会目标,第一,个人应掌握社会现状,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第二,个人应当在实践中体现自身的价值观,并以自身的最大力量来推动社会发展;第三,个人应该学习社会的文化知识,以正确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去实践。
总而言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维目标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可以联系起个人的行为和社会发展,从而帮助个人实现自身的目标。
因此,在描述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应该考虑到个人的情感态度、实际目标、社会目标以及社会现状。
教学计划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教学计划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教育领域,传授知识仅仅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教学计划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一、背景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培养具有积极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公民。
情感态度是指个体对自我、他人和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事物的情感评价。
价值观则是对于权衡行为、选择目标、判断行为正确与否的一种准则。
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在情感和价值观方面有所培养。
通过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挫折、与他人和谐相处,同时也能够从容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选择和决策。
二、情感态度培养1.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与自尊心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言行和无私的关怀来塑造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注。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和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情绪管理能力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授情绪管理技巧和开展情绪管理训练,帮助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情商。
三、价值观培养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讲授道德教育课程和提供生活实例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方式,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并引导他们以积极的行动来应对这些问题。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教育学生的公民意识,让他们明白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参与。
四、教学计划中的落实策略1.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教师在准备教学计划时,应该明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
幼儿活动教案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幼儿活动教案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引言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活动教案在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幼儿活动教案中如何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内容为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幼儿活动教案应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内容。
通过参与不同种类的活动,幼儿可以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情感和价值观。
例如,安排幼儿参与团队合作的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幼儿活动教案可以通过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主题和活动形式,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
例如,设计一场冒险旅行的活动,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到成功和挑战。
3. 关注幼儿的情感表达幼儿表达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幼儿活动教案应关注幼儿的情感表达。
教师可以给予幼儿充分的听和理解,鼓励幼儿通过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活动设计,提供情感表达的机会,如让幼儿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4. 引导幼儿正确评价他人幼儿活动教案应引导幼儿正确评价他人,培养他们的尊重和欣赏他人的能力。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互相赞扬和鼓励,让他们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和成就。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讲述或角色扮演的方式,教育幼儿正确对待他人的行为。
5. 建立正面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幼儿活动教案应设计正向的活动体验,让幼儿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感。
例如,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让幼儿体验到自己的创造力和能力。
6. 促进情感交流和合作情感交流和合作对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幼儿活动教案应通过设计合作性的活动,鼓励幼儿与他人合作,分享友谊和快乐。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制作手工艺品,让幼儿在合作中培养友谊,感受团结的力量。
7. 引导幼儿正确面对挫折在成长过程中,幼儿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析
——新课程三维目标漫谈之一
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第2期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9期
王雄
教师们讨论三维目标时遇到的第一个头疼的问题是过程与方法,这个问题常常会难住很多老师。
当他们看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感到比前一个目标维度好理解多了。
其实,这最后一维目标才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它涉及到很多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
为此,笔者将自己的一些思考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为什么要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新课程目标中的重要内容?不理解这个问题,老师们就也很难进入目标设计的状态。
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这与过去的教育目标有了很大不同。
体现在课程目标上就是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过去的思想教育目标。
这是一个重大的变革。
因为,如果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来看,情感态度是非常个性化的,属于个性心理的范畴。
历史教育如果从每个学生的发展来思考,就是要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健康的个性。
价值观虽然也有个人的价值取向,但是还有共性价值观。
所以,我们区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的特征并不相同。
举例来说,情感态度很难说有正确和不正确的。
一个历史事件导致一个人悲伤,而另一个人高兴,情感只是外在的表现,问题的关键在其内部的个人经历与价值观的取向。
笔者在上课时,讲到秦始皇统一的时候,有的学生很兴奋,为统一感到高兴,还有的学生很悲伤,为统一战争和秦暴政中无数生命被践踏感到痛苦。
看起来,学生的情感态度不同,但实际上,这两类学生对秦统一的价值取向不一样,才会导致其不同的情感体验。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一种情感态度正确或错误,而应当从学生个人经验与价值取向上分析具体情况。
从很多老师教学的现状来看,在课堂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被教师主宰的。
个人的情感不能真实地表达,学生们从小学会的是揣摩教师的需求,满足教师的目标,这样的教育只能导致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分离,导致学生双重人格的产生。
高中历史课堂应该成为真实探讨的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独立思想成长的殿堂。
如果学生的情感态度都被虚假控制,独立思想与健康人格如何发展?新课程的终极目标如何实现?
因此,要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需要我们转换思路。
首先转换的就是:教师们先要搞明白,谁的情感态度?谁的价值观?我们需要的是从学生的情感、学生的价值观来进行教学设计。
价值观的变革是从一种共性价值观向另一种共性价值观转变。
个性的因素相对少一些。
如高中历史必修一实际上是从政治文明的尺度来看历史的,这就涉及到价值观的转变。
过去的革命价值观是强调对立的,是以武力或暴力为基础的。
在以武力和暴力为基础的人看起来,妥协是不存在,对自己的政治对手除了从肉体上消灭,就是从精神上摧毁,最主要的
方式就是杀戮和抹黑、贬低或丑化。
政治文明提倡的价值观是宽容、妥协、共存,当然这需要民主法治的制度保障。
从价值观来看,应当改变我们对暴力的价值取向,需要我们转换思维方式。
转换语言方式。
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教师的目标不仅仅是教育与发展,还有保护与发展。
前者好理解,后者需要说明。
何谓保护与发展?保护实际上就是要保护学生自嫩的心灵。
不应当对学生在课堂出现的情感态度采取压制、讽刺的态度,而应当是尊重与引导。
我国政府签署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13条有这样的规定:
1.儿童应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此项权利应包括通过口头、书面或印刷、艺术形式或儿童所选择的任何其它媒介,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信息和思想的自由。
2.此项权利的行使可受某些制约,但这些制约仅限于法律所规定并有必要:(a)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名誉;或(b)保护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卫生或道德。
教师们在课堂上保护学生的思想表达,不用暴力或压制的方式对待学生,这本身不仅体现了教师对法律尊重与遵守,而且体现了文明的价值观。
反之,当学生们成长起来,他们便会在教师的影响下,藐视法律,崇拜权力,赞赏暴力,这完全背离我们民族实现政治文明的目标。
让我们用智慧为学生创设一个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历史课堂吧!因为我们深知,多一个人格健康的孩子,我们民族振兴就多了一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