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规规划说明书

合集下载

控规说明书

控规说明书

控规说明书一、前言控规,即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简称,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控规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和规划目标,对城市的用地分区、用地总量、用地结构、城市形态、建筑高度、容积率等要素进行控制和规划的文件。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控规的作用、编制标准、内容要求以及编制流程。

二、控规的作用控规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工具,它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 确定用地分区: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用地区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城市居民的各种需求。

2. 控制用地总量:控规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合理控制城市用地总量,防止过度扩张和浪费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规划城市形态:控规通过规定建筑高度、容积率等要素,调整城市的空间布局,塑造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风貌,使城市具有较好的景观和环境品质。

4. 保护生态环境:控规在规划设计中考虑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布局绿地、水体、生态廊道等,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5. 统筹协调发展:控规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如经济、社会、环境等,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

三、控规的编制标准编制控规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以下是控规编制的主要标准:1. 法律法规:编制控规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城市规划法》、《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导则》等。

2. 规划要求:控规编制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实现总体规划的目标和指导原则。

3. 技术要求:控规编制需要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和专业标准,如空间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

4. 专题研究:控规编制还需要进行一些专题研究,如交通研究、环境评价等,以提供科学依据和分析结果。

四、控规的内容要求控规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和复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基础数据:控规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基础数据,如土地利用现状、人口统计数据、交通数据等,以提供规划设计的依据。

控规说明书

控规说明书
124.51
33.01
其中
二类居住用地R2
104.97
27.83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22
16.13
4.27
居住区绿地R24
3.41
0.91
RC
商住综合用地
31.72
8.41
C
公共设施用地
69.15
18.35
商业用地C21
24.60
6.52


贸易咨询用地C23
25.13
6.66
市场用地C26
6.56
1.74
·优化用地结构,达到用地布局、交通和市政配套的总体平衡,配合新泰市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合理置换土地功能。
·紧扣规划区开发建设及管理的需要,提供完善的开发控制指标体系,兼顾确定性与灵活性。
·注重规划区内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提高规划区的环境起点,增强规划区的吸引力,创造环境优美的生活氛围。
·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捷的道路交通条件,为规划区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④小区医疗卫生类未含门诊所;
⑤市政公用类未含锅炉房。在采暖地区应自行确定。
3.
规划建议采取分期建设、滚动开发的模式。一期开发依托青龙路,集中开发北部片区,重点建设青龙路沿线商务带,基础设施基本到位;二期开发以虎山路以北中部片区的开发为主,完善基础设施;三期开发南片区。
第四章
道路系统规划在强调系统性的同时,充分结合现状,在肌理上继承地区的空间特色,并与都市化的功能相协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1990);

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范本模板】

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范本模板】

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区位关系及规划范围1、区位关系**区位于**镇镇区东西两侧,是**镇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318国道穿境而过,西距天全12公里,东距雅安市区26公里.2、规划区用地范围**区分为**片区和思经片区,**片区用地范围北至土地堂,西至**大桥,东至切山三级水坝,南至盐水岩,面积2.58平方公里。

思经片区用地范围北至思经河,东到思经路,西邻思经乡,南到思经路,面积为0。

33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1、**区基本情况。

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相间地带,**片区自然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整体起伏变化不大,局部有陡坎,平均海拔在650~720m,其用地大部分为农田。

规划区内现有**110kV变电站,沿凤阳大道两侧形成汽车修配及商业小店铺。

**城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已将**镇作为建材及食品加工区。

同时工业区也是未来**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经片区现状用地属思经河冲击平地,主要为农田、村镇用地,现有思经乡政府、思经小学等单位,基础设施主要有思经水厂、35KV变电站等.2、天全工矿企业基本情况:区内现有工矿企业有年产量70万吨的治权水泥厂、年产量为20万吨的二郎山水泥厂、琼雅工业硅等20多家工矿企业,年产值约2亿元。

三、**区开发建设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1、有利条件A、区位优势。

**区地处雅安与**城的经济发展轴上,地理区位优越。

B、资源优势。

**镇周边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区靠近天全河,取水方便,并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要求。

区内已建成**110kv变电站,电力得到保证。

C、依托旧镇,开发新区。

**区配套的居住用地及生活服务设施由**镇统一安排。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D、用地较平坦,有满足区用地规模,且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2、不利因素A、**区涉及部分拆迁企业和居民区,拆迁补偿投入资金较大.B、**110kV变电站虽能对工业区开发建设有利,但高压线走廊对用地布局有一定影响。

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3、《**城厢镇总体规划(2005—2020)》、《天全**镇城镇总体规划2007-2020》;4、《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6、规划区有关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料。

某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某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某⼯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录第⼀部分现状分析 (2)⼀、区位分析 (2)1、宏观区位分析 (2)2、中观区位分析 (3)3、微观区位分析 (3)⼆、建设⽤地现状 (4)1、现状居住⽤地 (4)2、现状道路 (4)3、⼯业⽤地 (4)4、市政公⽤设施 (4)三、建设⽤地评价 (4)四、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4)第⼆部分规划⽬标与定位 (5)⼀、规划设计依据 (5)⼆、规划原则 (5)1、结合实际,适应发展需求 (5)2、产业优先,聚集经济实⼒ (5)3、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5)4、以⼈为本,塑造⼈性化的空间 (5)5、合理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6)三、规划⽬标定位 (6)四、规划规模 (6)1、⽤地规模 (6)2、⼈⼝规模 (6)第三部分总体规划布局 (7)⼀、布局特点 (7)⼆、规划结构 (7)三、⼟地利⽤规划 (8)1、居住⽤地(R) (8)2、公共设施⽤地(C) (8)3、⼯业⽤地(M) (9)4、仓储⽤地(W) (10)5、对外交通⽤地(T) (10)6、道路⼴场⽤地(S) (10)7、市政公⽤设施⽤地(U) (10)8、绿地(G) (11)四、道路交通规划 (12)1、交通发展策略 (12)2、与周边的交通联系 (12)3、道路系统规划 (12)4、交通设施规划 (14)5、道路竖向设计 (14)五、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14)1、规划结构 (14)2、绿地类型 (15)六、城市设计导引 (15)1、公共绿地 (15)2、⼯业⽤地 (15)3、居住⽤地 (16)4、街道景观控制 (16)第四部分规划控制体系 (17)⼀、规划控制⽬的 (17)⼆、地块划分 (17)三、地块控制指标 (17)1、规定性指标 (17)2、指导性指标 (20)四、建筑控制规划 (21)1、建筑控制⽬的 (21)2、建筑控制⽬标 (21)3、建筑控制内容 (21)4、建筑物的风格与特⾊ (21)五、⼚区设计控制 (22)第五部分⼯程规划 (23)⼀、给⽔⼯程规划 (23)⼆、⾬⽔⼯程规划 (24)三、污⽔⼯程规划 (25)四、电⼒⼯程规划 (25)五、信息⼯程规划 (27)六、供热⼯程规划 (27)七、燃⽓⼯程规划 (28)第⼀部分现状分析⼀、区位分析1、宏观区位分析(1)宏观地理区位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宁蒙晋五省接壤地带。

浦城县城区控规说明书130502

浦城县城区控规说明书130502

浦城县城东、城南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评审稿)委托单位:浦城县住房保障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编制单位: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时间:二零一三年三月项目名称:浦城县城东、城南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编号:12G(KX)-57委托单位:浦城县住房保障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编制单位: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资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设计甲级资格证书号081064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郑斌(高级工程师)主管副院长:李川(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审定:李川(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审核:蒋勇(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胡志琳(教授级高工、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郑文谋(高级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项目负责人:严平(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徐久婷(工程师)编制人员:杨勇翁宜城陈象艺张虹罗进洲林志福吴均乐文健浦城县住房保障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周汉民林谋友赵胜前言受浦城县住房保障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委托,2012年08月,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浦城县城东、城南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任务。

我院规划设计人员于2012年10月开始,多次深入现场进行基础资料的调研和踏勘工作;2012年12月13日,就本规划初步方案向浦城县主要领导、县住建局等汇报;2013年1月17日,就本规划征求意见稿,向浦城县领导及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2013年4月1日,就本规划评审稿,再次向浦城县领导及住建局汇报;现根据上述汇报意见修改、补充和完善,提交本次规划评审成果。

本次规划得到了浦城县领导及浦城县住建局的关心与指导,得到了浦城县住建局及县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我院规划设计人员,向关心支持本规划编制任务的各有关领导、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3年04月第三部分说明书目录第三部分说明书 (1)1城市总体规划解析 (1)1.1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情况 (1)1.2城市规划区 (1)1.3规划期限 (1)1.4城镇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1)1.5城市性质 (1)1.6城市规模 (1)1.7城市总体布局 (1)2规划背景、依据及指导思想 (3)2.1规划背景与思路 (3)2.2规划依据 (3)2.3规划指导思想 (4)2.4规划范围 (4)2.5规划技术路线 (5)3编制体系 (6)3.1单元控规 (6)3.2地块控规 (6)3.3编码体系 (7)4 单元和地块控制规划 (8)4.1单元划分 (8)4.2南浦分区单元(A、B基本单元)规划 (10)4.3莲塘分区单元规划 (12)4.4河滨分区单元规划 (14)4.5万安分区单元规划........................................................... 175五线控制规划 .. (20)5.1红线控制规划 (20)5.2绿线控制规划 (20)5.3蓝线控制规划 (21)5.4黄线控制规划 (21)5.5紫线控制规划 (22)6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24)6.1南浦分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24)6.2莲塘分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24)6.3河滨分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25)6.4万安分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26)7公用设施用地规划 (28)7.1南浦分区(A、B基本单元)公用设施用地规划 (28)7.2莲塘分区公用设施用地规划 (28)7.3河滨分区公用设施用地规划 (29)7.4万安分区公用设施用地规划 (29)8道路与交通设施规划 (30)8.1路网布局 (30)8.2道路等级、红线宽度及断面形式 (30)8.3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31)8.4公共停车场规划 (32)8.5规划指标 (33)9绿地系统规划 (34)9.1绿地现状情况 (34)9.2规划原则 (34)浦城县城东、城南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9.3规划布局 (34)9.4规划指标 (35)10景观风貌规划 (36)10.1景观现状 (36)10.2景观风貌控制策略 (36)11防灾减灾规划 (41)11.1消防规划 (41)11.2人防工程规划 (41)11.3抗震减灾规划 (42)12环保、环卫规划 (43)12.1环境保护规划 (43)12.2环卫设施规划 (43)13市政工程规划 (45)13.1竖向工程规划 (45)13.2给水工程规划 (45)13.3排水工程规划 (47)13.4防洪排涝规划 (48)13.5电力工程规划 (49)13.6通信工程规划 (52)13.7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59)14规划实施管理及政策建议 (60)14.1“控规”的实施与管理 (60)14.2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 (60)14.3“控规”的修改与维护 (62)14.4“控规”调整的原则 (62)14.5政策措施及建议 (63)附件二现状情况调查报告.............................................. 651.1区位.. (65)1.2人口 (65)1.3土地利用现状 (67)1.4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状况 (70)1.5现状建筑质量评价 (71)1.6现状存在问题 (72)浦城县城东、城南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1城市总体规划解析1.1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情况浦城县于1996年编制完成《浦城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并付诸实施。

控规说明书

控规说明书

绵竹市土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目录一、规划解读 (2)(一)规划背景 (2)(二)上层次规划相关解析 (2)二、现状概况与问题分析 (2)(一)现状概况 (2)(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3)(三)现状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本次规划重点、难点分析 . (3)三、规划依据、原则、目标和范围 (3)(一)规划依据 (3)(二)规划原则 (4)(三)规划目标 (4)(四)规划范围 (4)四、规划区功能定位和规模 (4)(一)功能定位 (4)五、规划用地布局 (4)(一)布局结构 (4)(二)用地布局 (5)六、土地利用控制规划 (5)(一)土地使用性质控制 (5)(二)用地划分控制 (6)(三)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6)(四)地块控制指标 (6)(五)色线控制规划 (9)七、道路交通规划 (10)(一)现状交通分析 (10)(二)城镇道路布局规划 (10)(三)交通设施规划 (11)八、市政工程规划 (11)(一)给水工程规划 (11)(二)排水工程规划 (12)(三)燃气工程规划 (13)(四)电力工程规划 (13)(五)电信工程规划 (13)(六)有线广播电视规划 (14)(七)管线综合规划 (14)九、环保、环卫及防灾规划 (14)(一)生态及环保规划 (14)(二)城镇环卫设施规划 (15)(三)城镇防灾规划 (15)十、绿地及景观系统规划 (16)(一)现状 (16)(二)规划原则 (16)(三)规划目标 (16)(四)绿地布局规划 (17)(五)景观系统规划 (17)十一、城市设计引导 (17)(一)引导原则 (17)(二)重点引导元素 (17)(三)重点引导区域 (19)十二、规划实施建议 (19)(一)立法 (19)(二)宣传 (20)(三)控制 (20)(四)建设次序 (20)(五)规划实施 (20)(六)奖励与惩罚 (20)一、规划解读(一)规划背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概念后,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于2004年在全国村镇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来强化村镇规划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新村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新村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陵水县新村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目录第一章导言 (2)一.规划背景 (2)二.上位规划回顾 (2)三.区域位置与规划范围 (2)第二章现状概况 (3)一.自然条件与环境 (3)二.现状土地利用和人口规模 (3)三.现状建筑概况 (5)四.现状基础设施概况 (5)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 (6)一.优势条件 (6)二.存在问题 (6)第四章规划依据和规划目标 (7)一.规划依据 (7)二.规划目标 (7)第五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7)一.城镇性质 (7)二.城镇规模 (7)第六章规划用地布局 (8)一.用地适应性评价 (8)二.规划布局构思 (8)三.功能分区 (8)四.用地规划 (9)第七章旅游规划 (11)一.旅游发展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11)二.旅游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 (14)三.游客环境容量估算 (16)四.新村镇区旅游功能分区及项目策划 (16)五.旅游线路安排 (17)第八章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8)一.镇区道路交通现状 (18)二.道路系统规划 (18)第九章镇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19)一.镇区绿地系统规划 (19)二.镇区景观系统规划 ....................................................... 20 第十章重点城镇地区城市设计指引 (21)一.城市设计原则 (21)二.城市设计引导 (21)第十一章市政设施规划 (22)一.给水工程 (22)二.排水工程规划 (22)三.电力工程规划 (23)四.电信工程规划 (24)五.管线综合规划 (25)六.镇区环卫设施规划 (26)第十二章综合防灾规划 (27)一.消防规划 (27)二.防风灾规划 (28)三.防潮规划 (28)四.抗震规划 (28)第十三章建设开发控制 (29)一.基本控制 (29)二.空间管制规则 (29)三.地块控制指标体系 (30)陵水县新村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第一章导言一. 规划背景《陵水县新村镇总体规划(2009-2025)》已于2009年10月15日通过审批,并于2010年07月由陵水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案例分解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案例分解

大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1.概况1。

1地理位置杨陵区位于东经108°—105°07′,北纬34°12′-34°20′之间;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安—宝鸡的中间位置。

杨凌东隔漆水河与武功县相望,西、北与扶风县相连,南以渭河为界与周至县相邻。

大寨镇位于杨凌区北部偏西,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邻,西至隋文帝杨坚陵与五泉镇接壤,北以韦河与武功镇隔河相望,南以陇海线与李台乡相邻。

1。

2历史沿革大寨镇是杨陵区下辖镇.1984年建大寨镇.辖蒋家寨、周家村、官村、陈家沟、黎张沟、杜家寨、大寨东、大寨西、西小寨、孟家寨、东卜、西卜、南卜、梁氏窑14个村委会.大寨镇属于杨凌区,杨凌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4000多年前,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在农业方面这里一直以来主产小麦、玉米、苹果、猕猴桃等。

1.3自然条件(1)地质地貌规划区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的渭河地堑,属渭河谷地新生代断陷地带。

南侧为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秦岭山脉,北侧为横贯陕西中部的渭北黄土塬。

区内属典型的河谷地貌类型。

本区域系河流冲积平原,土地比较平坦,相对高差不大,地面平均坡度1。

12%.(2)水文气候大寨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暖多风、夏热多雨、秋热凉爽而多连阴雨、冬寒干燥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特征。

东风和西风为区内常年主导风向,最大风速21。

7米/秒。

区内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连阴雨、大风、冰雹、霜冻、干热风等,其中干旱是本区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

杨凌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

7亿立万米。

其中地表水资源28。

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98.26%;地下水资源0。

34亿立方米,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18%;大寨镇内也有水系穿越,水资源相对也是比较丰富的.(3)土壤植被地面组成物质以第四纪黄土为主,其土层深厚,成土速度较快。

赣州市水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赣州市水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文本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规划根据、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发展战略及建设方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用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生活居住区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公共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文物古迹及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环境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综合防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规划控制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规划实行方略与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章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赣州中心城区水东片区旳发展需要,为顺利进行水东片区生态旳保护与都市开发建设,特制定本规划文本(下称文本)。

第二条本次规划文本合用于水东片区23.4平方公里范围内旳各地块及各类用地建设旳规划管理工作。

规划区内开发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均应符合文本旳规定。

第三条文本波及旳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既有旳有关原则、规范指定旳,未波及旳指标应符合国家、江西省和赣州市旳有关法规、标精确定。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regulatory 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包括下列内容:(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限,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建筑类型;(2)规定各地块的控制指标(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距离、机动车出入口方位等);(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

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site 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

修建性详细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除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资料外,还应增加:(一)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规划地段的要求;(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三)各类建筑工程造价等资料。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一)规划说明书1、现状条件分析;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3、用地布局;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6、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7、竖向规划;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应包括以下各项:1)总用地面积;2)总建筑面积;3)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4)容积率、建筑密度;5)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6)绿地率。

7)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二)图纸1、规划地段位置图。

标明规划地段在城市的位置以及和周围地区的关系;2、规划地段现状图。

控规规划说明书【范本模板】

控规规划说明书【范本模板】

说明书目录第一章规划概述 (2)一、规划研究背景 (2)二、规划范围 (2)三、主要相关规划及关联 (2)四、规划任务 (6)第二章现状概况 (7)第三章规划原则、目标定位与规模 (10)四、规划发展目标及要求 (10)五、发展定位 (10)第四章规划结构与土地使用规划 (11)一、功能结构与分区 (11)二、用地布局 (11)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 (12)一、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12)二、道路系统规划 (12)四、公共交通规划 (13)第六章绿地系统与景观系统规划 (13)一、绿地系统规划 (13)二、景观系统规划 (14)第七章给排水工程规划 (15)一、给水工程规划 (15)二、排水工程规划 (15)第八章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16)一、电力工程规划 (16)二、电信工程规划 (16)第九章燃气工程及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6)二、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7)第十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8)一、规划原则 (18)二、规划目标 (18)三、环卫设施规划 (19)四、道路清扫等级规划 (19)第十一章综合防灾规划 (19)一、消防规划...................................................................................................... 19第十二章环境保护规划. (20)一、规划目标 (20)二、环境功能区划 (20)三、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20)第十三章开发控制 (21)一、土地使用控制 (21)二、容量控制 (22)附表:控制性指标规划一览表 (25)第一章规划概述一、规划研究背景随着xx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有目共睹。

随着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变化、十三五规划的即将实施、XX3+5城市群带动下的总体发展战略调整、xx和xx城市发展思路的提升,xx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崭新局面。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范)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范)

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二章规划依据 (1)一、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1)二、地方相关规划文件 (1)第三章规划区现状分析 (1)一、区位条件 (1)二、规划范围 (1)三、自然条件 (1)四、用地现状 (2)五、现状发展优势分析 (2)六、影响发展主要问题分析 (3)第四章园区总体规划思路 (3)一、规划原则 (3)二、规划目标 (3)三、园区发展趋势 (3)四、功能定位 (4)五、人口规模 (4)第五章土地使用规划 (4)一、空间结构 (4)二、用地布局 (4)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 (5)一、对外交通规划 (5)二、园区道路网规划 (5)三、铁路站场用地规划 (6)第七章配套服务设施规划 (6)一、公共服务设施 (6)二、工业配套设施 (6)一、绿地系统规划 (7)二、水域及其它用地规划 (7)第九章景观系统规划 (8)一、整体景观形象设计 (8)二、景观系统规划 (8)第十章地块规划控制 (8)一、地块划分 (8)二、土地使用控制 (8)三、建筑退道路红线和间距控制 (8)四、建筑高度控制 (8)五、道路交通控制 (9)第十一章环境保护规划 (10)一、环境现状分析 (10)二、环境保护规划原则和目标 (11)第十二章给水工程规划 (12)一、规划依据 (12)二、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2)三、给水现状 (13)四、规划用水指标及用水量 (13)第十三章排水工程规划 (14)一、规划依据 (14)二、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4)三、污水工程规划 (14)四、雨水工程规划 (14)第十四章电力工程规划 (15)一、现状概况 (15)二、规划依据 (15)三、负荷预测 (15)四、电源规划 (15)五、电网规划 (15)六、道路照明 (15)第十五章电信工程规划 (16)一、现状概况 (16)二、规划依据 (16)三、固定电话装机量预测 (16)四、电信局所规划 (16)五、电信线网规划 (16)第十六章燃气工程规划 (16)一、规划依据 (16)二、规划目标 (16)三、管线规划 (16)第十七章热力工程规划 (16)一、规划依据 (16)二、规划目标 (16)三、热力站规划 (16)四、管网规划 (17)第十八章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7)一、规划原则 (17)二、管线综合 (17)三、平面管位综合 (17)四、竖向管位综合 (17)第十九章防灾规划 (17)一、消防规划 (17)二、防洪规划 (18)三、防震规划 (18)一、城市设计概念 (18)二、城市设计导则 (18)三、城市设计目标 (18)四、整体设计 (19)第二十一章规划管理技术 (19)一、地块变更界定 (19)二、地块变更管理 (19)三、奖励和惩罚 (20)第二十二章实施规划的措施与建议 (20)一、完善实施规划的必要管理机制 (20)二、与相关规划之间的良好衔接 (21)三、严格控制用地指标 (21)四、政府引导,降低企业风险 (21)第一章规划背景XXXXX工业园区是以1994年组建的大路水泥厂、第二水泥厂、和几个水泥粉磨站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具备一定规模和区域经济特色。

控规说明书

控规说明书

第一章概况一、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一)地理位置XX市地处XX省中部偏西,位于东经110°22'~112°19',北纬XX°XX′~XX°XX′之间。

东临汾水与晋中为邻,西隔黄河与XX相望,南毗XX,北接XX,巍巍XX山纵贯全境。

全市东西长XX公里,南北宽XX公里,总面积XX平方公里。

据总规资料,2003年底全市总人口XX.XX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XX.XX万人。

(二)自然条件XX山脉横卧东北,东北地势高而宽,三川河由东北流向西南,成“扇型”分割,交汇于XX盆地。

西部马头山、王老婆山腑割,境内山峦起伏,梁峁层布,沟壑纵横,为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褶皱地貌特征,具有发展林业的优越条件。

XX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30.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450~500毫米。

冬季少雨干旱,夏季雨量集中,秋季多普雨,降水面积大,时间长,可出现连续阴雨。

XX市属X河流域,本区以XX山为界分为直入X河和通过X河流入黄河两条水系。

市区内主要河流有北川河、东川河、南川河以及三条河流汇流而成的三川河。

三川河属黄河一级支流,其特征为:河床比降较大,冲刷严重,切割剧烈,地表水下泄速度快,流量极不稳定,随季节变化大,具有山地河流的一般特征。

二、规划背景(一) 我国城市建设面临多种新的发展趋势1.“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传统经济模式对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同时也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是大势所趋。

“生态城市”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旨在以最小的成本建设最美好的城市。

目前印度的班加罗尔、巴西的库里蒂巴、澳大利亚的怀阿拉以及美国的克利夫兰等城市正在按生态城市目标进行建设。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探索,迄今已有北京、广州、上海、昆明、成都、天津等2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已完成或正在编写“生态市建设发展规划”。

自贡市南湖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计说明书

自贡市南湖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计说明书

⾃贡市南湖⽣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计说明书⽬录第⼀章规划背景 (1)第⼆章设计依据 (1)第三章现状概况及分析 (1)第四章规划构思及开发策略 (2)第五章规划⽬标及规划原则 (3)第六章规划区的功能定位与规模 (3)第七章⼟地利⽤规划 (3)第⼋章⼟地使⽤控制规划 (5)第九章配套公共设施规划控制 (8)第⼗章城市设计控制 (10)第⼗⼀章道路⼯程规划 (15)第⼗⼆章管线⼯程规划 (17)第⼗三章⽣态建设规划 (18)第⼗四章环境保护、环卫设施及防灾规划 (20)第⼗五章投⼊产出分析 (21)第⼗六章规划管理措施及实施建议 (23)第⼀章规划背景⾃贡市是四川省“⼗五”期间⾸批建设的⼤城市之⼀,为了加快⾃贡市城市建设的发展,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实现⼗六⼤提出的全⾯建设⼩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标,在《⾃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贡市南湖⽚区分区规划》(2003年)的指导下,编制了《⾃贡市南湖⽣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南湖⽚区的开发建设和统筹安排⼟地使⽤、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环境容量提供技术依据和措施。

本次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态优先的原则,将为建设交通组织合理、各类设施完善、城市形象鲜明的⽣态型城市新区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章设计依据1. 《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建设部)。

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4.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5. 城市⽤地分类与规划建设⽤地标准(GBJ137—90)。

6. ⾃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7. ⾃贡市南湖⽚区分区规划(2003年)。

8. ⾃贡市南湖⽣态城起步区城市形态设计及南湖⼤道景观设计。

9. 有关南湖⽚区开发的相关⽂件和⾃然、社会、经济基础资料。

第三章现状概况及分析⼀、现状概况1. 区域位置南湖⽣态城位于⾃贡市城市主中⼼区南侧,北靠⾃贡汇东新区汇川路,东临内宜⾼速公路,南为⾃贡市沿滩区的⾼峰乡,西接内宜铁路,与⾃贡市⽕车南站(舒坪站)相距约1公⾥。

《某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

《某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

目录腾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第一章规划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区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规划范围 (1)第二章现状综合分析 (1)一、自然条件 (1)二、土地使用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现状基本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现状建筑高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现状建筑质量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察素齐控规说明书

察素齐控规说明书

察素齐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第一章本次规划的情况说明一、规划背景为贯彻《察素齐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5年)中对察素齐镇的规划意图,察素齐政府决定制定本次察素齐镇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察素齐镇各类用地的性质、范围和控制指标,以指导察素齐镇城市的更新、改造和建设。

2004年8月,镇政府正式委托内蒙古师范大学城市规划设计所承担该项规划任务。

2004年11月组织完成察素齐镇道路控制点的测量工作。

2005年10月,规划工作小组完成规划的初步方案。

二、城镇概况(一)位置与交通土默特左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西部,位于著名的土默川平原上。

其地理位置在北纬40°26′~40°56′,东经110°47′~111°48′之间。

东与呼和浩特市郊区相连,南临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西与土默特右旗相邻,北与武川县相接。

东西最宽87公里,南北最长55公里。

境内有110国道、丹(丹东)—拉(拉萨)高速路、京包铁路在旗中部东西穿过。

全旗辖建制镇3个,乡级集镇16个,共有319个行政村,458个自然村,辖区总面积2712平方公里。

察素齐镇是旗人民政府所在地。

坐落于旗境中部大青山麓2公里处。

东距呼和浩特市48公里,西距包头市98公里,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土默特左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土默特左旗的地形可分为四大自然单元,即北部大青山山区、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中西部冲湖积平原区、东南部缓坡湖积台地区。

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峰,海拔2271.6米,旗域内山地占33.5%,平原和水面面积占66.5%。

察素齐镇位于山前冲积平原区,北依大青山,南临土默川平原。

平均海拔1017米,纵向平均坡度为8.7‰,地面压力为18—20T/m2。

2.气候土默特左旗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特征为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炎热;寒暑变化剧烈,降雨量少,气候干燥,无霜期短,春季多风,主导风向为西北。

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第一章概述................................................... - 1 -一、规划背景.................................................. - 1 -二、总体规划解读.............................................. - 2 -三、任务理解.................................................. - 3 -四、规划重点.................................................. - 4 - 第二章现状分析............................................... - 5 -一、规划范围.................................................. - 5 -二、用地现状.................................................. - 5 -三、建筑质量................................................. - 10 -四、人口分布................................................. - 11 -五、道路交通................................................. - 11 - 第三章发展规划.............................................. - 13 -一、规划依据................................................. - 13 -二、发展分析................................................. - 13 -三、规划构思................................................. - 17 - 第四章用地布局规划.......................................... - 20 -一、用地规划概况............................................. - 20 -二、居住用地规划............................................. - 21 -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规划............................... - 22 -四、商业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 24 -五、工业用地规划............................................. - 25 -六、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 25 -七、道路交通规划............................................. - 26 -八、公用设施规划............................................. - 29 -九、绿地与广场规划........................................... - 29 -十、景观系统规划............................................. - 30 - 十一、旧城改造............................................... - 31 -十二、移民安置............................................... - 33 - 第五章专项规划.............................................. - 35 -一、平面定位与竖向规划....................................... - 35 -二、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 35 -三、综合防灾规划............................................. - 44 -四、环境保护规划............................................. - 46 -五、环卫设施规划............................................. - 48 - 第六章规划导控.............................................. - 51 -一、地块划分................................................. - 51 -二、分区导控................................................. - 55 -三、“四区”控制............................................. - 58 -四、“五线”控制............................................. - 59 -五、分期建设................................................. - 62 -第一章概述一、规划背景(一)区域发展协调的需要2012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被国务院批准发布,为所在的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书目录第一章规划概述 (2)一、规划研究背景 (2)二、规划范围 (2)三、主要相关规划及关联 (2)四、规划任务 (6)第二章现状概况 (7)第三章规划原则、目标定位与规模 (10)四、规划发展目标及要求 (10)五、发展定位 (10)第四章规划结构与土地使用规划 (11)一、功能结构与分区 (11)二、用地布局 (11)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 (12)一、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12)二、道路系统规划 (12)四、公共交通规划 (13)第六章绿地系统与景观系统规划 (13)一、绿地系统规划 (13)二、景观系统规划 (14)第七章给排水工程规划 (15)一、给水工程规划 (15)二、排水工程规划 (15)第八章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16)一、电力工程规划 (16)二、电信工程规划 (16)第九章燃气工程及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6)二、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7)第十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8)一、规划原则 (18)二、规划目标 (18)三、环卫设施规划 (19)四、道路清扫等级规划 (19)第十一章综合防灾规划 (19)一、消防规划...................................................................................................... 19第十二章环境保护规划. (20)一、规划目标 (20)二、环境功能区划 (20)三、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20)第十三章开发控制 (21)一、土地使用控制 (21)二、容量控制 (22)附表:控制性指标规划一览表 (25)第一章规划概述一、规划研究背景随着xx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有目共睹。

随着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变化、十三五规划的即将实施、XX3+5城市群带动下的总体发展战略调整、xx和xx城市发展思路的提升,xx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崭新局面。

xx迫切需要反思既往发展的道路,认清新形势,把握发展机遇,对xx的总体发展职能、发展方向、空间格局进行新的思考,及时调整和制定未来发展的策略。

同时,xx经济开发区用地规模扩张,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对xx旅游服务主中心的定位,加速了对xx 旅游服务组团规划提质的诉求,正是在这种规划背景下,一个对xx前瞻性调控的规划势在必行,2016年,进行xx东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xx控制性详细规划应运而生。

二、规划范围规划区位于xx中心城区的东部,由xx、xx、文塔公园部分山体、xx围合的区域,规划面积301.58公顷。

规划区总人口规模预测约2.69万人。

三、主要相关规划及关联4.1《“十二五”县城城市发展规划》按照“xxxx”的八字战略方针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其中东联:充分发挥邻近旧城区的优势,借助跨河交通系统的完善,建设河东依山傍水生态组团,用地功能以商贸、居住、文体娱乐为主。

小结:xx县城十二五发展规划将xx定位为以商贸、居住、文娱功能为主的综合功能组团,为全县旅游经济服务。

4.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方案,为实施土地用途管制,按照土地利用主导用途,将全县土地划分为九个用途管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耕地区、一般农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风景名胜旅游用地区和其他用途区。

本次规划范围xx以东是允许建设区范畴,其南片大部分为现状建成区域,北部为新增建设用地。

4.3《域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1)产业结构调整。

xx县域对xx旅游资源潜力巨大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进行了详实的调查与分析:xx内xxxx等。

但是,xx的第三产业不够发达,其第三产业总产值在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很小,仅占19.8%,并且商贸流通业主要面向本县城镇和农村人口,以农产品和日用品交易为主,缺乏更大区域内有影响的大商场、大市场、大网络的流通体系,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商贸餐饮、文化娱乐等行业档次不高,科技信息业发育不足,缺乏高档次旅游接待设施。

分析表明,xx一、二产业不力,第三产业必难以发育,从而导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

并直接指出xx产品调整,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已刻不容缓,而依靠改革开放活力和科技创新实力两力叠加来调整经济结构是xx取得成功的唯一出路。

规划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宏观定位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产品量与质的关系,把由量的增长为主转化为以质的提高为主,实现以质为前提的量的增长。

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和发展档次,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专业市场建设,构筑大商场、大市场、大网络为主体的流通体系。

充分挖掘人文资源和景观资源,加速旅游业的发展,改造提升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商贸餐饮、文化娱乐等行业的发展档次,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会计、法律、咨询等服务业,形成高效率、高质量、多样化、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体系。

(2)城镇等级规模结构本次规划充分依据xx的自然条件和区域社会经济特征,紧密结合地域经济区和行政区划对县域城镇等级规模作统一规划。

1)城镇体系按职能分为四个等级:县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集镇。

2)城镇体系按规模划分为4个等级:10万以上城镇1个(县城),3—10万人城镇2个,1—3万人城镇6个,1万人以下城镇7个。

其中规划xx城是xx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科教中心,规划建成区域的物资贸易和交流中心,以发展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和小农机生产为特色的xx的中心城市,规划2020年人口规模为18万人,用地规模为1800公顷。

小结:《域城镇体系规划》对其县域城镇体系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梳理,对城镇等级与城镇职能队除了科学定位,明确了县城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科教中心的整体定位,同时对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和发展档次,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完成旅游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建设,提出了规划要求。

本规划对xx县城旅游服务组团的开发建设做出控制性规划指引,是对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落实与响应。

4.4《城总体规划》(1)总规(2006~2020年)县城发展定位:现代商贸交通为主的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科教中心。

人口规模:城区人口2010年达到13.5万人,2020年达到18万人。

用地规模:2020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17.39 ㎡以内,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113.00公顷以内。

根据《城总体规划》(2001-2020)的规划要求,xx中心城区2020年规划人口18万人。

其中:给水工程:xx城供水采用分期建设,多水源供水方案,规划远期水厂规模共计为10~12万吨/日。

规划近期用水量为5万吨/日;规划中期用水量为7万吨/日;规划远期用水量为13.5万吨/日。

2005年前扩建现有水厂达到枯水期供水4万吨/日的规模,同时在城南兔形山修建第二水厂一期工程(2万吨/日),水源为燕霄水库和石井。

2010年开始,扩建第二水厂二期工程(2万吨/日)使xx城总供水能力达8万吨/日。

2012年左右,修建第三水厂,采用远距离输水方案,水厂位于xx东北侧,水源为江口水库(江口水库水源来自水府庙水库,蓄水量为1亿m3)可以满足xx城综合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

规划xx城为三个水厂同时向环状管网供水。

近期城区管网呈树枝状,远期考虑连接成环状,以确保城区用水。

用水量大的工业用水一般不由城市水厂处理而采取自行集中处理的办法。

排水工程:城区建设采用严格的雨、污水分流制,近期建设过渡时期一时难以实施的地段,采用近远结合的方法,逐步改造成分流制。

规划近期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3.5万吨/日,中期城市污水排放总量为4.9万吨/日,远期城市污水排放总量为9.5万吨/日。

规划县城建设一个IV类污水处理厂,位于xx东北侧河滨以收集、处理和排放城市污水、废水。

规模为8万吨/日(近期3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超过80%。

规划区内充分考虑地势条件,城市排污按地形高差基本上分为六大排污分区,其中河东xx以北为Ⅴ片区;河东xx以南为Ⅵ片区。

暴雨强度公式中设计重现期P为4年,地面综合径流系数Φ取0.68。

防洪工程:xx城防洪近期按20年一遇,远期按50年一遇标准设防,建立完善的防洪体系;进一步提升湄水、xx段的防洪能力,普遍使堤坝高程达到城市设防要求,并全面改善堤坡基础结构,加强堤身防洪能力,并按照规划做到堤路结合,防洪堤与滨水风光带结合,一次建设好;结合地形,在河东低洼地和河西绕城线以北地带分别建设排涝站。

(2)总规(2010-2030)城市发展定位:从区域发展需求与责任角度,结合“区域发展、县域发展和城区自身发展”三个空间层次的分析,xx职能定位可以归纳为“三区、四中心”,表述如下:三区:xx都市区外围重要增长极点、特色产业区;xx一体化发展的东部先发区;集行政、文化、商贸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区。

四中心:县域城镇化综合服务中心;县域综合旅游服务中心;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新材料、矿业加工、新农机、特色轻工为主导的新型产业化中心;以历史名人为依托的地域特色文化产业中心。

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制造业主导,旅游业与高技术产业发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优良、城市特色突出的现代化新兴城市。

XX旅游资源丰富,包括有形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规划旅游布局结构为“一带”——xxX休闲旅游带;“两心”——xx服务主中心、xx服务次中心;“五区”——XX旅游区、xx旅游区、xxx旅游区、xx旅游区、xxx 旅游区。

小结:修改版总规对xx定位予以全面提升,特色化更加鲜明,城市经营理念得到很好诠释,县城综合服务与旅游服务的功能更加突出,也使得xx东片本次规划范围的重要性得以提升。

4.5《城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给水工程:近期(2005年)用水量4.0万m3/d;中期(2010年)6.0万m3/d;远期(2020年)10.0万m3/d。

规划近期扩建一水厂,使其供水规模达到4.0万m3/d;规划中、远期在xx东北侧新建第二水厂,水源为江口水府庙水库,中期供水规模应达到2.0万m3/d、远期应达到6.0万m3/d。

排水工程:新城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排放体制;老城区近期采用雨污合流排放体制,中、远期采用截流式合流排放体制。

雨水遵循分散不集中、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排放的原则。

县城污水处理厂选址于xx拦河坝下流,洪水淹没区以外的近河段,占地规模不小于10.0ha。

污水处理厂分二期建设,中、远期污水处理能力应分别达到4.8万m3/d和8.0万m3/d。

污水采用二级处理达标后排入侧水下游水体。

4.6《县城排水工程专项规划》情况县城排水实行雨污分流,规划近期拟在老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截流倍数取1.0,新城区采用雨、污分流制的排水体制;规划远期除部分路段外完全采用雨、污分流制的排水体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