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讲座详解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版讲座详解
7.1 一般规定
f spk 1 m n 1 f ak
7.1.5 1
7 复合地基
7.1 一般规定
2 对有黏结强度增强体复合地基: Ra f spk m 1 m f sk 7.1.5 2 Ap 式中: --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应按试验或地区经验取值 ,无经验时可取0.7~0.9; m --面积置换率;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R a A -桩的截面积; p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应按静载荷试验确定或按地 区经验确定; f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 -kpa),应按静载荷试 sk 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除灵敏度较高的土外可取天然地基承 载力特征值。
6 压实、夯实、挤密地基
6.2 夯实地基
6.2.3 强夯处理地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夯点的夯实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实次数和 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实量宜符合表6.2.3-2的要求, 当单击时,应通过实验确定;
表 6.2.3-2 强夯法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
7 复合地基
7.1 一般规定
7.1.8 复合地基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复合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必须大于复合地基土层的深度, 在确定的计算深度下部仍有软弱土层时,应继续计 算。复合土层的分层与天然地基相同,复合土层的 压缩模量可按下式计算:
Esp Es
3.0.6 复合地基设计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应同时 满足轴心荷载作用和偏心荷载作用的要求。
3 基本规定
3.0.7 处理后的地基整体稳定分析可采用圆弧滑 动法,其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30。散体加固 材料的抗剪强度指标,可按加固体材料的密实度 通过实验确定;胶结材料的抗剪强度指标可按桩 体断裂后滑动面材料的摩擦性能确定。 3.0.9 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综合使用的地基处 理工程验收检验时,处理地基的综合安全系数不 应小于2.0。 3.0.10 地基处理所采用的材料,应根据场地环 境类别符合有关标准对耐久性设计的要求。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解析郭波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解析郭波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逐步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如对住房质量的要求。
因此,作为住房建设的相关人员,需要制定建设规划,结合城市发展和现代人生活的需要,提高工作质量。
地基处理是提高房屋质量的关键,直接决定着房屋的整体质量。
因此,为了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地基处理技术。
本文分析了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相关应用,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希望充分发挥地基处理技术的作用,更好地保障建筑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处理;质量管理基础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只有提高基础施工质量,才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目前,中国建设项目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基础问题。
随着建筑物荷载的增加,基础工程施工难度进一步加大。
如果施工单位不选择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必然会给建筑物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对施工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地基处理的必要性建筑物的承载力是在地面上的,地面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
基础一旦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性能,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有必要对地基进行处理,确保质量符合标准,安全可靠。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提高地基的渗透性地基属于地下建筑工程,长期浸没在地下水中。
地下水处于有规律的运动状态,产生一定的水压。
如果水渗入地基,地基在浸水和水压作用下会受到影响,导致强度降低和潜在的安全隐患。
在这样的基础上,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无法保证的。
因此,在施工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地基的透水性,以保证建筑施工安全顺利地进行,并保证施工质量。
1.2提高地基抗剪承载力在土压力作用下,地基能否保持稳定取决于地基本身是否具有足够的抗剪强度。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理解与应用PPT课件( 114页)
修订工作过程、讨论的问题和处理
• 任务来源 •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9]88号文要求,中国建筑
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大专院校 等单位对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进行了全面修订。
参编单位(11个)
• 其中:工程设计单位 5个,研究单位3、高校 3个
•
----地基承载力、变形、稳定性
• 施工期的影响 ----降水、地面变形
• 2. 耐久性设计带来的新问题 • 地基处理材料的工作环境 • 加固材料对环境的保护 • 污染土、干湿交替环境、含盐类土
• 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
• 对于建筑地基基础在规定的建筑寿命完成 后,不论是拆除重建,还是鉴定加固后再 使用,其特殊性应赋予地基基础耐久性设 计新的内容(处理地基的更高耐久性要求)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12理解与应用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修订组 2013年4月17日
• 一 修订工作整体情况介绍 • 二 具体修订内容
• 修订工作整体情况 • 规范修订面对新的需求 • 修订工作过程讨论的问题和处理 • 主要修订内容 • 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 规范修订面对的新需求 • 1.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 可使用建设用地紧张 •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处理后的地基性状对该地基的适用范围、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验算方法 、处理后地基检验要点等工程设计、施工、检测要素密切相关。
• 压实地基 • 适用于处理大面积填土地基。 • 由于填筑厚度大,除分层控制压实质量外,其地基变形存在累积效应
,即地基变形计算时应计入上部填土荷载引起的下卧土层变形。 • 压实地基的均匀性与采用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有关,一般应进行平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水泥土搅拌桩《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11.4质量检验11.4.1水泥土搅拌桩的质量控制应贯穿在施工的全过程,并应坚持全程的施工监理。
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记录,并对照规定的施工工艺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
检查重点是:水泥用量、桩长、搅拌头转数和提升速度、复搅次数和复搅深度、停浆处理方法等。
11.4.2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检验可采用以下方法:1成桩7d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深度宜超过停浆(灰)面下0.5m),目测检查搅拌的均匀性,量测成桩直径。
检查量为总桩数的5%。
2成桩后3d内,可用轻型动力触探(N10)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
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11.4.3竖向承载水泥土搅拌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
11.4.4载荷试验必须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并宜在成桩28d后进行。
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0.5%~1%,且每项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
经触探和载荷试验检验后对桩身质量有怀疑时,应在成桩28d后,用双管单动取样器钻取芯样作抗压强度检验,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0.5%,且不少于3根。
11.4.5对相邻桩搭接要求严格的工程,应在成桩15d后,选取数根桩进行开挖,检查搭接情况。
11.4.6基槽开挖后,应检验桩位、桩数与桩顶质量,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应采取有效补强措施。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5.5.7水泥土桩应在施工后一周内进行开挖检查或采用钻孔取芯等手段检查成桩质量,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调整施工工艺。
5.5.8水泥土墙应在设计开挖龄期采用钻芯法检测墙身完整性,钻芯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应少于5根;并应根据设计要求取样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高压喷射注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12.4质量检验12.4.1高压喷射注浆可根据工程要求和当地经验采用开挖检查、取芯(常规取芯或软取芯)、标准贯入试验、载荷试验或围井注水试验等方法进行检验,并结合工程测试、观测资料及实际效果综合评价加固效果。
熟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一级建造师考试辅导《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第三章第一节讲义6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建设工程教育网/一级建造师考试辅导《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第三章第一节讲义6熟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1A432023 熟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1.地基处理方法的确定宜按下列步骤进行:(l)根据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土质条件、地下水特征、环境情况和对邻近建筑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初步选出几种可供考虑的地基处理方案,包括选择两种或多种地基处理措施组成的综合处理方案。
(2)对初步选出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案,分别从加固原理、适用范围、预期处理效果、耗用材料、施工机械、工期要求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选择最佳的地基处理方法。
(3)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
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查明原因,修改设计参数或调整地基处理方法。
2.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础进行变形验算。
3.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当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时,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各种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包括换填垫层法、预压法、强夯法、振冲法、砂石法、水泥粉煤灰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等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2)预压法包括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
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质土、淤泥和冲填土等饱和黏性土地基。
(3)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底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4)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黏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
(5)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黏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地基处理讲座
振密、挤密法
振密、挤密法的原理是采用一定的手 段,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土体孔隙比减 小,强度提高,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 1)表层压实法 采用人工或机械夯实、机 械碾压或振动对填土、湿陷性黄土、松散 无粘性土等软弱或原来比较疏松表层土进 行压实。也可采用分层回填压实加固。 适用于含水量接近于最佳含水量的浅层疏 松粘性土;松散砂性土;湿陷性黄土及杂 填土等。
正极
负极
置换法
其原理是以砂、碎石等材料置换软 土,与未加固部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 提高地基强度的目的。
(1)振冲置换法(或称碎石桩法) 碎石桩法 是利用一种单向或双向振动的冲头,边 喷高压水流边下沉成孔,然后边填入碎 石边振实,形成碎石桩。桩体和原来的 粘性土构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 力和减小沉降。 适用于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大于 20kPa的淤泥、淤泥质土、砂土、粉土、 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对不排水抗 剪强度小于20kPa的软土地基,采用碎石 桩时须慎重。
地基处理按加固原理分类
换土垫层法 振密、挤密法 排水固结法 置换法 加筋法 胶结法 冷、热处理法 其它
换土垫层法
基本原理是挖除浅层软弱土或不良土, 分层碾压或夯实土。 按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或砂石)垫层、 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 二灰)垫层等。干渣分为分级干渣、混合干渣 和原状干渣;粉煤灰分为湿排灰和调湿灰。 换土垫层法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少沉 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 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常 用机械碾压、平板振动和重锤夯实进行施工。
3.改善地基土的透水特性 地基土的透水性表现在堤坝等基础 产生的地基渗漏;基坑开挖工程中,因 土层内夹薄层粉砂或粉土而产生流砂和 管涌。以上都是在地下水的运动中所出 现的问题。为此,必须采取措施使地基 土降低透水性或减少其水压力。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理解与应用
应该指出高层建筑由于基础埋置较深,地基 回弹再压缩变形往往在总沉降中占重要地位,甚 至某些高层建筑设置3~4层(甚至更多层)地下 室时,总荷载有可能等于或小于该深度的自重压 力,这时高层建筑地基沉降变形将仅由地基回弹 再压缩变形决定。规范公式(5.3.9)中,Eci应按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进行试验 确定,计算时应按回弹曲线上相应的压力段计算。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c应按地区经验采用,根据工 程实测资料统计ψc小于或接近1.0。
(4)增加岩石边坡支护设计内容 由于公路、铁路及开山造地工程,岩石 边坡的问题也暴露了许多,本次修订增加 了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写入了关于岩石锚 杆设计、岩石锚杆挡墙及整体稳定边坡的 构造处理措施等。
4.强调按变形控制设计地基基础的重要性,提 出相关勘察、设计、检验的方法和措施。 建筑物要满足正常使用功能的要求,必须控 制其变形,最大沉降量不能超过沉降允许值,差 异沉降和倾斜值不能超过允许值。已有的大量地 基事故分析,绝大多数事故皆由地基变形过大而 不均匀造成,故在规范中明确规定了按变形控制 设计的原则方法。 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 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 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规范组经过大量工程试算工作,确定对于基 础设计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可采用 简化规则,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可按下式确 定: S=1.35Sk≤R 式中 R——结构构件拉力的设计值,按有关建筑 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S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即分项安全 系数为1.0的荷载组合值)。
2.反映近十年来地基基础领域科研方面成熟的成果,反 映原规范实施以来设计和工程实践的成功经验。 89规范实施以来,随着我国建筑业和住宅产业的发展, 我国地基基础工程也遇到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超大、超 深基坑,多塔楼大底盘整板基础,主裙楼一体结构基础、 地下车库、地铁车站建设等,对这些工程的设计积累了 一些经验,有些设计问题急待规范。此次规范修订考虑 这些因素,把一些成熟的经验写入规范。本次修订增加 基坑工程一章,提出基坑工程设计一般规定,设计计算、 地下连续墙及逆作法施工的设计原则;增加高层建筑筏 形基础设计内容;增加复合地基处理设计内容;增加检 验与监测一章,提出地基基础设计质量检验与施工监测 的基本内容。
建筑物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建筑物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对于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保证地基的承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从地基处理的目的、地基处理的方法、地基处理的规范等方面,为您介绍建筑物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一、地基处理的目的地基处理的目的是改善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质,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适应建筑物的荷载要求。
地基处理的主要目标包括:1.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通过加固地基和改良地基土的结构,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2.改善地基土的稳定性:通过处理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质,提高地基土的稳定性,避免沉降和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3.保证地基土的耐久性:通过采用适当的处理方法和材料,保证地基土的耐久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二、常用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地基土的情况和建筑物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法。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1.加固地基:加固地基是指利用加固材料如钢筋、钢板等对地基进行加固的方法,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土体加固:土体加固是指通过改良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质,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土体加固方法包括碾压、振实、加盖预制板等。
3.排水处理:排水处理是指通过排除地下水和积水,降低地基的含水量,提高地基土的稳定性。
常用的排水处理方法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
4.改良土质:改良土质是指通过添加适量的材料,改变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质,提高地基土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常用的改良土质的方法包括添加石灰、水泥等。
5.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指通过加固地基的方法,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灌浆、深层加固等。
三、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是在地基处理工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定,以保证地基处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制定应参考地方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地基处理工程符合国家的规范要求。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演示课件-精选.ppt
1.
1
主要内容
1.制定背景 2.换填垫层 3.预压地基 4.压实地基和夯实地基 5.复合地基 6.注浆加固 7.微型桩加固 8.检测与监测
1.
制定背景
我国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以及可用于建设的土地减少,需要 进行地基处理的工程大量增加。随着地基处理设计水平的提高、 施工工艺的改进和施工设备的更新,我国地基处理技术有了很 大发展。但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不断提 高,需要地基处理的场地范围进一步扩大,用于地基处理的费 用在工程建设投资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大。因此地基处理的设计 和施工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和保护环境。
真空预压施工图 1.
三.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 3.1.6采用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时,应先抽真空再进行堆载, 并继续抽真空。 3.1.7堆载前,应在膜上铺设编织布或无纺布等保护层。 3.1.8堆载加载过程中,应满足地基稳定性设计要求。
堆载
接真空泵
塑料排水板
1.
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示意图
3.2质量检验
3.2.1施工过程中,质量检验和预压地基竣工验收检验应包括 以下内容:
3.锤击沉管成桩法施工可 采用单管法或双管法。
砂石桩
1.
18
4.砂石桩的施工顺序:对砂土地 基宜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 5.施工时桩位水平偏差不应大于 0.3 倍套管外径;垂直度偏差不 应大于1%。
沉管砂石桩施工现场
1.
5.1.3振冲碎石桩、沉管砂石桩复合 地基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查施工各项记录,如有遗漏或 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桩 ,应补做或 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2.施工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可进 行质量检验。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与国内相关规范协调,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换填垫层;5.预压地基;6.压实地基和夯实地基;7.复合地基;8.注浆加固;9.微型桩加固;10.检验与监测。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的规定;2.增加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综合使用的地基处理工程验收检验的综合安全系数的检验要求;3.增加地基处理采用的材料,应根据场地环境类别符合耐久性设计的要求;4.增加处理后的地基整体稳定分析方法;5.增加加筋垫层设计验算方法;6.增加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处理的设计、施工要求;7.增加高夯击能的设计参数;8.增加复合地基承载力考虑基础深度修正的有粘结强度增强体桩身强度验算方法;9.增加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施工要求;10.增加注浆加固;11.增加微型桩加固;12.增加检验与监测;13.增加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要点;14.增加处理后地基静载荷试验要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本规范参编单位: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中化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滕延京张永钧闫明礼张峰张东刚袁内镇侯伟生叶观宝白晓红郑刚王亚凌水伟厚郑建国周同和杨俊峰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顾国荣周国钧顾晓鲁徐张建张丙吉康景文梅全亭滕文川肖自强潘凯云黄新1总则1 总则1.0.1 为了在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建筑物地基处理施工规范与方法
建筑物地基处理施工规范与方法地基处理是建筑物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地基处理的施工规范与方法,以确保建筑物在长期使用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结构性能。
一、地基处理的目的与重要性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良好的土壤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支撑建筑物的负荷。
良好地基处理能够减少地基沉降、位移和破坏的风险,保障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此外,地基处理还可以控制地下水位和排水,以防止地下水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
二、地基处理的施工规范1. 地质勘察:在进行地基处理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包括土质分析、地下水位分析等。
只有了解地质情况,才能进行有效的地基处理。
2. 土壤改良:对于土壤性质较差的地区,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工程。
土壤改良的方法包括加固、填充、固化等,以提高土壤的力学性能。
3. 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基坑的形状、尺寸和钢筋混凝土浇筑等。
4. 桩基施工:桩基是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之一,包括钻孔灌注桩、预制桩、钢筋混凝土桩等。
桩基施工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桩的质量和强度。
5.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主要通过填埋预制桩、块石或钢板桩等手段,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6. 排水处理:地基处理中的排水工程非常重要,可以采用自流式排水或排水系统来控制地下水位,防止水压对地基的影响。
7. 预防沉降:在地基处理中,可以采用预压技术或灌浆处理来预防地基沉降和变形,保持建筑物的平稳。
8. 质量控制: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包括土壤材料的选择、工艺的执行等,保证地基处理的效果。
三、地基处理的方法1. 基础处理:包括基础垫层的设置、基础沟槽的开挖和填充等。
基础处理是地基处理的基础,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2. 桩基处理:通过预制桩、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等方式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地基加固:通过填埋预制桩、块石或钢板桩等手段,加固土壤,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软基地基处理讲座
0 5
针对场地砂类土处理的几种方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0 6
工程实例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一前言
土的分类,依据《土的分类标准GB45-9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水利部行业标准《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港口行业标准《港口工程勘察规范JTJ240-97》等。大体军按粒径大小、含量、塑性指标、液限及有机质含量、孔隙比、含水量确定,主要为碎石类土、砂土类、粘性土类三大类及特殊性土。
01
主要机具是喷头高压泵、注浆管、钻机等。注浆管分单管、二重管(喷浆气)、三重管(喷浆气水),高压(浆)水压力不小于20MPa,气压力控制在0.5~0.8MPa。
02
该方法是将流动性又有胶凝性的浆液或化学溶液压入土层的孔隙中,是松散的土粒与浆液胶结在一起,形成结构致密强度高、变形沉降小、防渗性强及化学稳定性好的结石体,施工机具:灌浆泵、钻机、搅拌机。钻机设备轻便、体积小,一般采用100m钻进能力钻机,泵压力不小于1.5MP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神府经济开发区锦界热电厂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
地层1)1.0—4.3m为风成粉沙、粉土,松散,fak=75kpa; 4.3—9m为细砂,稍密、中密,fak=160kpa。 地下水位8.7—9.3m,设计采用碎石填料振冲桩,桩长8.5m,桩径1m,桩间距1.6m,排距1.386m,桩数740根。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250kpa。施工机械ZCQ-30振冲器,密电流5A。检测桩身、桩间土各3处平板载荷试验,桩身6处重型动触试验,桩间土6处标贯试验。施工7月23日完成。检测结果:碎石桩承载力特征值390kpa,复合地基承载力254kpa,满足设计要求;桩体均匀性较好,为中密、密实状态,桩间土稍密、中密状态,均匀性一般,质量合格。
解析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孙亚东
解析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孙亚东摘要:社会经济的进步,促进人们对房屋建筑施工的要求逐渐增多。
而地基在整个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施工处理技术的科学性、先进性及合理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整个房屋建筑施工效果的优劣,关系到房屋建筑使用者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本文解析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分析引言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工程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建设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
但是随着人们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和要求的提高,很多地基处理技术都不能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
因此,一定要加强对于地基处理技术的创新和探究力度,从而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水平。
1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特点房屋建筑地基处理主要具备以下特点:(1)复杂性。
我国陆地面积辽阔,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冻土、软土、盐碱地都是比较常见的地基类型,加之气候条件的影响,经常出现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使地基处理比较复杂。
(2)潜在性。
因为在我国房屋建筑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紧密结合的要求非常高。
所以在对地基处理的问题上更需要加以重视,防止因地基问题而产生其他遗留的问题存在,对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
(3)困难性。
地基处理需要进行地下作业,加之众多不可控因素,地基处理烦琐,且容易出现变化,导致施工难度较大,实际作业比较困难。
(4)多发性。
我国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关于地基处理的部分经常会发生很多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而且房屋建筑的地基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因为现实环境的影响出现很多不可预计的问题。
一旦地基发生严重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房屋发生裂缝、坍塌的现象。
这会使得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经济财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建筑单位也会受到经济损失的影响。
(5)严重性。
地基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石,出现质量问题后,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加以妥善处理,后期返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并且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成本及工程安全都会受到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复合地基
7.1.5 复合地基承载力应通过复合地基静载荷实 验或采用增强体静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 力特征值结合经验确定,初步设计时可按下式估算 承载力:
1 对散体材料增强体复合地基: 式中: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 spk f ak -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应按静载荷试验确定或按地 区经验确定; n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应按试验确定或按地区经验 确定; m --复合地基置换率;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简介
LOGO
目录
一、《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的基 本内容及有关规定与要求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基本规定 4 换填垫层 5 预压地基 6 压实、夯实、挤密地基 7 复合地基 8 注浆加固 9 微型柱加固 Company 10Logo 检验与检测
4 换填垫层
4.2 设计
4.2.1 各种垫层材料的选用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要 求:
7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所选用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种 与性能及填料,应根据工程特性和地基土条件,按照现行 国家标准《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 50290的要 求,通过设计计算并进行现场试验后确定。作为加筋的土 工合成材料应采用抗拉强度较高、耐久性好、抗腐蚀的土 工带、土工格栅、土工格室、土工垫或土工织物等土工合 成材料。垫层填料宜用碎石、角砾、砾砂、粗砂、中砂等 材料,且不宜含有氯化钙、碳酸钙、硫化物等化学物质。 当工程要求垫层具有排水功能时,垫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 透水性。在软土地基上使用加筋垫层时,应保证建筑稳定 并满足允许变形的要求。
3.0.6 复合地基设计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应同时 满足轴心荷载作用和偏心荷载作用的要求。
3 基本规定
3.0.7 处理后的地基整体稳定分析可采用圆弧滑 动法,其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30。散体加固 材料的抗剪强度指标,可按加固体材料的密实度 通过实验确定;胶结材料的抗剪强度指标可按桩 体断裂后滑动面材料的摩擦性能确定。 3.0.9 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综合使用的地基处 理工程验收检验时,处理地基的综合安全系数不 应小于2.0。 3.0.10 地基处理所采用的材料,应根据场地环 境类别符合有关标准对耐久性设计的要求。
7 复合地基
7.1.6 增强体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静 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按式(7.1.6)估算 n :
7.1 一般规定
Ra u p qsi l pi p q p Ap
i 1
7.1.6
u p--桩的周长(m); 式中: q桩周第 -i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kpa),应按地区经 si 验确定; --l 桩周范围内第 i层土的厚度(m); pi 桩端端阻力发挥系数,应按静载荷试验确定或地区经 -p 验确定; q桩端端阻力特征值( -kpa),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 p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有关规定确定,对水泥 土桩,可取桩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Ra f cu 4 Ap
7.1 一般规定
7.1.7 1
7.1.7 2
式中:f cu--桩体试块(边长150mm)标准养护28d的立方体 抗压强度平均值(kpa),对水泥土应满足7.3.3条的规定;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 kN m3 m d --埋置深度(m); 复合地基桩荷载分担比,可按试验确定或按( -7.1.5p 2)式计算确定; A -一根桩承担的处理地基面积( )。 m2 e
f spk f ak
7.1.8 1
7.1.8 2
Esp 式中: --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Mpa)。 E s -天然地基的压缩模量( Mpa)。
7 复合地基
7.1 一般规定
7.1.9 复合地基的变形计算经验系数 应根据地区 s 沉降观测资料统计确定,无经验资料时可采用表 7.1.9的数值。
7 复合地基
7.1 一般规定
7.1.8 复合地基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复合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必须大于复合地基土层的深度, 在确定的计算深度下部仍有软弱土层时,应继续计 算。复合土层的分层与天然地基相同,复合土层的 压缩模量可按下式计算:
Esp Es
3.0.5 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承载力、变形 和稳定性要求,地基处理的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 定:
1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 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2 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 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 3 对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 坡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4 换填垫层
4.2 设计
4.2.9 加筋垫层的加筋体应设置在垫层的合适部 位。对土工筋带加筋,一层加筋时,可设置在垫 层的中部;多层加筋时,首层筋材距垫层顶面的 距离宜取(0.3~0.5)倍的垫层厚度,且不应小 于200mm;加筋线密度宜为0.15~0.35,无经验 时,单层加筋取大值,多层加筋取小值。垫层的 边缘应有足够的锚固长度,保证筋材作用的发挥 。
Company Logo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14、增加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载荷试验 要点; 15、增加处理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要点 ; 16、调整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计算表 达式; 17、增加复合地基变形计算经验系数; 18、调整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要点。
Company Logo
3 基本规定
6 压实、夯实、挤密地基
6.2 夯实地基
6.2.3 强夯处理地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夯点的夯实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实次数和 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实量宜符合表6.2.3-2的要求, 当单击时,应通过实验确定;
表 6.2.3-2 强夯法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
5 预压地基
5.2 设计
5.2.27 当设计地基预压荷载大于80kpa,仅进 行真空预压处理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在真空预 压抽真空的同时再施加定量的堆载,进行真空和 堆载联合预压处理。 5.2.28 堆载体的坡肩线宜与真空预压边线一致。
5.2.29 对于一般软黏土,当膜下真空度稳定地达 到650mmHg后,抽真空10天左右可进行上部堆载 施工,即边抽真空,边施加堆载。对于高含水量的 淤泥类土,当膜下真空度稳定地达到650mmHg后 ,一般抽真空20d~30d后可进行堆载施工。
7.1 一般规定
f spk 1 m n 1 f ak
7.1.5 1
7 复合地基
7.1 一般规定
2 对有黏结强度增强体复合地基: Ra f spk m 1 m f sk 7.1.5 2 Ap 式中: --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应按试验或地区经验取值 ,无经验时可取0.7~0.9; m --面积置换率;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R a A -桩的截面积; p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应按静载荷试验确定或按地 区经验确定; f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 -kpa),应按静载荷试 sk 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除灵敏度较高的土外可取天然地基承 载力特征值。
表7.1.9复合地基变形计算经验系数
Es(Mpa )
s
s
30.0 45.0
4.0
7.0
15.0
1.0 0.7 0.4 0.25 注:Es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0.15
7 复合地基
7.7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
7.7.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粘性 土、粉土、砂土和自重固结完成的素填土地基。对淤 泥和淤泥质土应按地区经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 用性。混凝土灌注桩、预制桩复合地基可参照本节内 容适用。 7.7.2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应符合下列 规定:
5 预压地基
5.2 设计
5.2.30 当堆载较大时,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应 提出堆载分级施加要求,分级数应根据地基土稳定 计算确定。分级加载时,应待前期预压荷载下地基 土的强度增长满足下一级荷载下地基土的稳定性要 求时方可施加堆载
5.2.31 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地基固结度和强度增 长的计算可按5.2.7条、5.2.8条、5.2.11条计算。 5.2.32 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以真空预压为主时, 最终竖向变形可按第5.2.12条计算,其中ξ 应按当地 经验确定,如无经验时,可取1.0~1.3。
7 复合地基
7.1.7 有黏结强度复合地基增强体桩身强度应满足 式(7.1.7-1)的要求,当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进行 基础埋深的深度修正时增强体桩身强度还应满足式 (7.1.7-2)的要求:
Ra m d 0.5 p Ae f cu 4 Ap Ap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1、增加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承 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的规定; 2、增加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综合使 用的地基处理工程验收检验的综合安全 系数的检验要求; 3、增加地基处理采用的材料,应根据 场地环境类别符合有关标准对耐久性设 计的要求; 4、增加处理后的地基整体稳定分析方 法; Company Logo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5、增加加筋垫层下卧层验算设计方法 的说明; 6、增加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处理的设 计、施工要求; 7、增加高夯击的设计参数; 8、增加复合地基承载力考虑基础深度 修正的有粘结强度增强体桩身强度验算 方法;
Company Logo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9、增加建筑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 合地基处理的施工设备能力的要求; 10、增加多桩形复合地基设计施工要 求; 11、增加注浆加固内容; 12、增加微型桩加固内容; 13、增加检验与监测内容.1.1 复合地基设计应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现场 试验或试验性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确定设计 参数和处理效果。 7.1.2 对散体材料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密实度检验 ;对有黏结强度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强度及桩身完 整性检验。 7.1.3 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 载荷试验,对有黏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增强体尚应进行 单桩静载荷试验。 7.1.4 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的桩位施工偏差对基础的 边桩沿轴线方向不得大于1/4桩径,条形基础的边桩 沿垂直轴线方向不得大于1/6桩径,其他情况桩位施 工偏差不得大于1/2桩径;桩身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