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劵8.16案例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光大证券816事件分析

光大证券816事件分析

摘 要 : 以光大证券股份 有 限公 司( 以下 简称光 大证券) 8 1 6事件为例 , 进行 深入分析 , 以期从 我 国证券公 司 内部 控制 和
证 券 市 场 机 制 层 面提 出针 对 性 建 议 。
关键 词 : 光 大证 券 ; 8 1 6事 件 中图分类号 : F 8 3
3 . 2 促 进 产 业集 群 发 展
暴涨 , 多个 股指 期货 合 约 也 相应 上涨 。一 时 间有 关股 市 异 常变 动 的 原 因 众 说 纷 纭 , 后 经 证 实 此 次 事 件 系 由 光 大 证 券 内 部 套 利 系统 存 在 缺 陷 造 成 。 光 大 证 券 也 于 当 天 下 午 发 布 正式公告 , 称其 策略 投 资部 门在 使 用其 自营 业务 的独 立 套 利系统时 出现 了 问题 。随着 事 件调 查 的深 入 , 真 相 逐渐 浮 出 水 面 。据 光 大 证 券 8月 1 8日发 布 的 公 告 显 示 , 8月 1 6日 在使用独 立套利 系统 时 发 生故 障 , 导致 光 大 证券 在 短 时间 内向上交所 提 交 了 2 6 0 8 2笔 市 价委 托 订单 , 累计 申 报买 人 权重股 2 3 4亿 元 , 实际成交 7 2 . 7亿元 , 由此造成 上证指数短 时 间 内大 幅 波 动 的 现 象 。 当 日下 午 , 为 了 对 冲 股 票 持 仓 风 险, 将损失 减到 最 少 , 光 大证 券 采取 申购 E TF卖 出 和 卖 空 股 指 期 货 合 约 的 措 施 。对 此 , 上 海 证 监 局 对 其 采 取 行 政 监 管措 施 , 责令 公 司整 改 , 暂 停相 关业 务 , 依 法追 究 内部 责任 。 同时 , 中国证监会 也决定对光 大证券正式立案 调查 。

“乌龙指”事件引发的内控反思

“乌龙指”事件引发的内控反思

乌龙指事件引发的内控反思一个错误的交易指令,引发A股“史上最大乌龙”,也将“肇事者”光大证券推至风口浪尖。

继8月16日策略投资部套利系统出错致A股异常暴涨之后,8月18日光大证券再摆“乌龙”,其证券固定收益部交易误操,导致以超低价卖出10年期国债。

接连的乌龙事件,让光大证券的内部控制缺陷暴露无疑,也引起业界对券商内控有效性的审视。

有缺陷的“高速公路”当汽车全速行驶在一条路面窄、坡度大、视线不清的高速公路上,会酿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如果把信息系统视为一条支撑内控高效运转的高速公路,那么,光大证券的这条路显然存在先天不足。

光大证券称,“8.16事件”产生的原因是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套利的高频交易系统的订单生成和执行系统存在错误,并被“连锁触发”,“滚单”生成巨量市价委托订单,直接发送至上海证券交易所。

所谓高频交易,是指利用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在毫秒之内自动集中大额买卖谋取高额收益。

而高频交易信息系统一旦出现错误,将会在短时间内给股市带来毁灭性冲击。

当26082笔订单、234亿元巨额交易在2秒钟内从高频交易系统直接发至交易所,2分钟内成交72亿元,沪指瞬间暴涨6%,创年内最大日涨幅。

一时之间,股市内外的投资者们都惊呆了。

“8.16事件”的真实原因到底是高频交易系统缺陷引发的失控,还是其原本就完全在公司风险控制系统之外“裸跑”?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方红星指出,如果信息系统基本架构、程序设计和调用、权限分配等方面存在缺陷,那就需要券商进行深刻反思和切实改进。

在信息技术时代,任何一家券商的正常运营与内控管理都离不开信息系统这把“双刃剑”——管控得当,信息系统令内控“如虎添翼”;管控不当,则“雪上加霜”。

“尤其是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的信息系统,处理的都是大规模、高精度的复杂数据,其信息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质量、内控的有效性,是其生命力所在。

”方红星说。

方红星表示,这至少说明相关人员在专业胜任能力、尽职尽责方面存在重大问题,涉及到的券商在内控环境方面的缺陷也亟待完善。

对光大证券816事件的认定和赔偿

对光大证券816事件的认定和赔偿

对光大证券816事件的认定和赔偿,索赔程序一.证监会2013年8月30日通报对光大816事件认定:1.证监会认定光大证券在程序量化交易中的乌龙指,导致股指与股票大涨的行为违反证券公司内控管理规定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2.认定光大证券董事会秘书在事件发生后进行的信息披露构成信息误导;3.认定光大证券在事件发生后,通过股指期货所作的做空所进行的对冲操作构成内幕交易。

二.根据以上认定,证监会对光大证券作出处罚:1.停止光大证券从事证券自营业务,暂停审批其新业务,责令光大证券整改并处分有关责任人员,责令光大证券整改并处分相关责任人员,并将整改情况和处理结果报告中国证监会,整改无期限。

2.董秘梅键责令整改并处以罚款20万元。

3.对内幕交易四位相关决策责任人徐浩明、杨赤忠、沈诗光、杨剑波处以警告、罚款60万并终身证券市场禁入的处罚;没收光大证券内幕交易非法所得8721万元,并处以5倍罚款,共计5.23亿三.证监会对光大816事件处理的重要意义:证监会对光大证券作出违规认定,并开出了中国证券历史上最大的罚没单,开创了中国证券监管的先河,这一处理结果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从人治走向法治的真正转变。

从有章不依向依规依法监管的转变,让我们真正看到了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依法依规监管”的曙光!四.证监会对光大证券816事件的认定和处罚,也让在816事件中受损的投资者向光大证券索赔损失有据可依。

依据我国民法和证券法相关规定,在本次事件中因受光大证券违规行为而造成损失的投资者,可依法向光大证券提出索赔,根据事件情况本人认为以下投资者索赔要求最有可能获得法院支持:1.因光大证券乌龙指在8月16日11时05分后当天,直接因融资融券或者股指期货而暴仓,被强制平仓的投资者的损失;2.8月16日中午因受光大证券虚假陈述误导而在高位买入造成损失的投资者;3.8月16日下午在期货市场因光大证券内幕交易和虚假陈述误导而造成损失的投资者;4.其他因光大证券三个违规行为而导致损失的投资者。

“8.16”事件是对投资者的一次考验

“8.16”事件是对投资者的一次考验

还有 “ 大 嘴们 ” 鼓吹“ 新牛市来 了” , 并 宣称 “ 这 肯 定 不 是 乌 龙指 , 也不 是拉 高出货 , 是 一 种 刻 意 试 探 攻 击 动作 , 它 代 表 了 国 家 资 金 的一 种 意 图 , 要 好好把握机会 ” 。 面 对 权 重 股暴 动 . 面 对 各 种 传 闻 以及 “ 新牛市 ” 的声 音 , 这 对 投 资 者 应 对 突 发 事 件 的 能 力 显 然 是 一 个 考 验 。 投 资 者 如 果 没 有 自 己 的 主见 , 就 很 容 易 作 出错 误 的决 定 , 做 出错 误 的 操 作 不 仅 如 此 . 光 大 证 券 乌 龙 指 事 件 也 是 对 投 资 者 防 范 风 险 意识 的一 个 考 验 。 面对乌龙指事件 的发生 , 如 果 投 资 者 防 范 风 险 意 识 很 强 的 话 ,通 常 是 不 会 参 与 到 这 种 突 发 事 件 中来 的 。 退一步说 , 防 范 风 险 意 识 强 的 投 资 者 即 便 买 进 股 票 ,也 会 对 股 票 的 仓 位 以 及 买 人 股 票 的 价格进行 控制 , 绝对不 会重仓买 人 , 更不会 市价 买人 。
E T F成 分 股 申 购 成 E T F卖 出 . 同 时 卖 出 股 指 期 货 。 虽
鉴于该案 面临立案难 、 投 资 损 失 认 定 难 等 问题 , 投 资 者
最 终 能 否得 到 赔 偿 是 一 个 未 知 数 。虽 然 有 投 资 者 幻 想 着 光 大 证 券 能 够 向平 安 证 券 学 习 ,主 动 承 担 投 资 者 的 损失 , 但 是 这 种 可 能 性 很 小 。 毕 竟 二 者 的情 况 不 一 样 ,
常 关 心 的事 情 。
可 以预 测 的是 , 投 资 者 的索 赔 之 路 不 会 平 坦 。 虽 然 “ 8 . 1 6 ”乌龙指事件 有 1 1名 证 券 业 的 知 名 律 师 倡 议 成 立“ 光大 证券 ‘ 8 . 1 6’ 事件受 害 者维 权律 师 团” , 将 择 机 依法 为 “ 8 . 1 6 ” 事 件 的受 害者 提供法 律 维权援 助 , 但 是

《2024年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研究——基于光大“8.16”事件的案例分析》范文

《2024年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研究——基于光大“8.16”事件的案例分析》范文

《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研究——基于光大“8.16”事件的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起典型的案例——光大“8.16”事件,对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光大“8.16”事件作为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一次重大风险事件,其影响深远,为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和反思。

二、光大“8.16”事件概述光大“8.16”事件是指2013年8月16日,光大证券在进行ETF 申赎套利交易时,由于系统故障导致巨额错误订单涌入市场,引发了股市的异常波动。

这一事件不仅对光大证券自身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对整个市场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一)风险管理现状当前,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主要依赖于内部风险控制体系、风险管理部门以及外部监管机构的共同作用。

然而,从光大“8.16”事件中可以看出,现有的风险管理机制仍存在诸多问题。

(二)问题分析1. 内部控制体系不足:光大“8.16”事件反映出证券公司在内部控制体系上存在漏洞,尤其是交易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2. 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部分证券公司过于关注业务拓展,忽视风险管理,导致在面临风险时缺乏应对能力。

3. 外部监管不足:尽管有外部监管机构对证券公司进行监管,但在一些关键环节上仍存在监管不足的情况。

四、光大“8.16”事件的风险管理启示(一)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证券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风险评估、监控、报告等环节,确保交易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提高风险管理意识:证券公司应加强员工的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使员工能够主动识别和应对风险。

(三)强化外部监管:监管机构应加强对证券公司的监管力度,确保其业务合规,同时对存在风险隐患的证券公司进行及时干预和纠正。

五、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一)完善法律法规: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提供法律支持。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解读(热点分析报告)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解读(热点分析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免责声明部分
PAGE 3
热点事件分析报告 2013 年 8 月 23 日
金融研究院 金融期货研究所
二、市场关注点
1、 光大证券的交易是否为操纵市场? 根据 2012 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泄露 内幕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从事与该内 幕信息有关的证券、期货交易,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在七十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 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什么是操纵市场?这个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不能仅因为一 个结果一个表象就断定一个事件或者行为。投资者的行为是否为操控市场,个人认为 主要看 2 点:1、投资者交易行为是否为主观行为;2、投资者通过交易是否获利。这 两点中, 第一点最为重要, 是作为投资者是否操纵市场的主要依据。 第二点作为辅助, 如果投资者是明显的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操纵行为,但是由于其本身交易行为或策略 的缺陷并没有使其获得利润,这仍然定性为操纵市场。 根据证监会及相关机构的调查结果与光大证券发布的公告来看,光大证券在 2 分 钟内向上交所累计申报买入 234 亿元,实际成交 72.7 亿元,这对任何机构投资者而 言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一方面,在合理的情况下,光大证券的策略投资部不可能不知 道这样的交易会引起市场的巨大变化,并引起证监会、交易所的关注与调查,那这样 做光大证券不就是自讨苦吃,来给自己戴上一个操纵市场的头衔?另一方面,通过上 述盈亏分析,光大证券的交易行为也是导致了自身的亏损,并没有从当日交易过程中 获得丰厚的利润。光大证券作为国内知名的证券公司,主观上不可能通过这样大手笔 的操作,来损害公司的声誉,最后还导致自己的巨额亏损。 因此,光大证券主观上操纵这次交易的可能性不大,或许正如光大证券公告中所 说是由于套利交易系统出现错误,产生了大量的交易订单,导致了这次戏剧性事件。 2、 光大证券卖出 7130 股指期货合约,是否超标? 此次事件发生过后,各界对于光大证券为何能卖出 7000 多手空单,是否突破了 持仓限制议论纷纷。我们知道,沪深 300 股指期货实行持仓限制制度,进行投机交易 的客户某一合约单边持仓限额为 600 手。然而,进行套期保值和套利交易的客户可以 按照《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套期保值与套利交易管理办法》的要求,向中金所提交相 关材料,申请相应的套期保值、套利额度,其持仓规模上限受到该额度的约束。而光 大证券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在 2010 年就申请了 6000 手套保、6000 手套利额度。 从 这点来看,光大证券的股指空头持仓确实没有超标。 3、 光大证券的交易是否为内幕交易?

光大证券乌龙事件案例分析

光大证券乌龙事件案例分析
2013-11-16 10
总而言之,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应当成为现代企业尤其是风 险系数相对较高的金融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对风险的控制不 仅面向过去,而且也面向未来;风险管理不仅贯穿于业务层次 也贯穿于管理层次;不仅贯穿于战术层次也贯穿于战略层次; 不仅贯穿于执行层次也贯穿于决策层次。金融企业风险管理涉 及全要素、全过程、全层次、各方面的风险控制,机构必须降 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减少风险危机带来的损失,严格控制风险 事件的发生。这样才能给亿万投资者一个和谐、稳定、清澈的 投资环境,才能彻底保障人民的财产安全。
13:05
13:15 13:30 13:30 13:35 13:47 13:50 14:53 15:17 14:25
15:00 2013-11-16
2.事件特性及产生原因 本次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对拥有十几万亿市值 的中国股市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对一亿多股民 的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据不完全统计,股民在 此事件中累计损失达27亿元之巨,谁将为此买 单?这无疑是中国证券业的一个重大危机事件。 它拥有公共危机事件的普遍特性:公共性、威 胁性、不确定性......
2013-11-16
11
Thank you !
12
2013-11-16 8
证券法规法条规定,对内幕交易可没收 一、这次证监会对光大证券的处罚 三、当股指波动趋于平稳的状 二、当股民再次发现股指在权重股 其所得,并处1到5倍罚款。由此可见本 彰显新一代领导人法制治国、王子 态下,指望在股指期货中频繁 异常波动下导致连续暴跌的时候, 次对光大证券处罚的严厉程度也表现了 犯法庶民同罪的高风亮节,以儆效 套利的机构操作会越来越难, 证监会对故事整治的决心。也遵守了 大家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联合起 获利机会也将大幅减少。 尤,警示那些曾经或正在操纵股市 “决策果断”、“安全适度”、“树立 来向相关执法部门和管理层申诉请 的机构寡头违背法律的操纵后果是 四、限制机构拉抬或者打压大 权威,分级管理”的原则,树立了“科 求调查,机构无法无天任意屠宰中 难以承受的毁灭性打击!从长远意 盘股操纵股指的同时,也必然 学有序”、“以人为本”等理念。可以 小投资者的时代宣告彻底终结! 义来讲对于中国股市中长期走势健 让大熊市里本已积重难返的权 说本次处罚的意义是极为重大的,归纳 康发展属于无可替代的重大利好! 重股、大盘股更加丧失活力。 起来有以下几点。

光大乌龙指事件介绍课件

光大乌龙指事件介绍课件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01
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级风险管
理责任。
加强风险识别与评估
02
定期对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风险点,采取
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
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03
建立风险应对预案,提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
能力。
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优化组织架构
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部 门间的协调与沟通,提高 工作效率。
强化内部审计
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对业务进行全面审查和监 督,确保合规经营。
提升员工素质
加强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 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职 业道德水平。
05 未来展望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
国际化程度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证券市 场将更加开放,外资参与度将增
加。
金融创新加速
监管机构鼓励创新,证券行业将 涌现更多金融产品和服务。
03 事件原因分析
事件原因分析
•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也被称为"8·16事件",是指2013年8月 16日,光大证券在进行ETF申赎套利交易时,因程序错误,导 致系统以234亿元巨量申购股票,实际成交达72.7亿元,引起 沪深300股指期货、上证综指和股指期权非正常波动。
04 事件反思与教训
加强交易系统安全
பைடு நூலகம்
对投资者的启示
01
02
03
风险意识
投资者应提高风险意识, 认识到市场波动和交易风 险,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 交易。
理性投资
投资者应保持理性,遵循 价值投资原则,不过度追 求短期收益,降低投资风 险。
监管与法律意识

从内部控制角度分析光大“乌龙指”事件

从内部控制角度分析光大“乌龙指”事件

从内部控制角度分析光大“乌龙指”事件摘要:内部控制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我国,由于市场和企业自身的原因,企业并没有对内部控制给予适当的重视。

而证券业更是需要内部控制的一个高风险行业,本文将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深度分析光大证券"乌龙指"导致5亿赔偿的案件,使其他企业可以引以为戒。

关键词:内部控制;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概要:2013年8月16日11点05分上证指数出现大幅拉升大盘一分钟内涨超5%。

最高涨幅%,指数最高报点,盘中逼近2200点。

11点44分上交所称系统运行正常。

下午2点,光大证券公告称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

事后证监会判定光大证券乌龙事件属内幕交易,处以罚款逾五亿元。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暴露出了光大内部控制中的多个漏洞。

内部控制分析:一、控制环境存在缺陷在COSO制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对控制环境的定义包括:企业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容量的测定、诚信与道德价值观、对胜任能力的要求等。

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和前提,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它直接影响到公司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以及公司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效果有着显著而关键的基础性影响。

内部控制环境决定了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控制环境,再好的内控制度都是流于形式,一切内控措施都是空谈。

在这里,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对光大控制环境进行分析,一个是涉及到经济、法律、政策、文化、技术和行业等因素的外部环境,另一个则是包涵经营理念因素、组织因素、人员因素与文化因素的内部环境(也就是COSO所强调的控制环境)。

光大事件我们必须关注的外部环境因素有:(1)政策、法律环境:我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建设尚不完善,一些相关的法律制度也正在逐步的健全和完善的过程中,市场秩序法律的执行效力不强,存在选择性执法现象,且法律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不严。

光大乌龙事件的情况及启示

光大乌龙事件的情况及启示

光大乌龙事件的情况及启示(总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光大乌龙事件的情况及启示2013年8月16日11:06和11:07两分钟之内,沪指瞬间直线拉升100点,暴涨5%,2分钟内成交额约78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大盘蓝筹股一度涨停。

8月16日下午14:20,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策略投资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

当天,光大证券48亿做空股指期货进行对冲,涉嫌违规。

针对这一历史罕见事件,信息科技部和系统运行部保持密切关注,现将所了解到事件全貌及对我司相关业务的启示汇报如下。

一、光大乌龙事件全貌1、媒体报道信息8月16日上午11点多,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拟以每份约元的价格购买3000万份50ETF,但下单时错录为3000万手,导致交易金额放大100倍,金额约50亿元,引发ETF基金自动购买成分蓝筹股以及其他程序化交易的资金迅速跟进场,银行石油石化等大蓝筹瞬时涨停,上证指数瞬间大涨5%。

中午停盘后,光大证券紧急应对危机。

通过光大期货增仓股指期货空单7000手,动用资金约7亿,对冲股票市值约50亿元,以化解头寸风险。

据判断光大证券只要在当天解决购买50ETF的50亿和股指期货的7亿资金问题,就可在技术层面化解这次危机,不会发生太大实际损失。

2、中国证监会关于光大证券自营交易异常情况的通报经初步核查,光大证券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包含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存在程序调用错误、额度控制失效等设计缺陷,并被连锁触发,导致生成巨量市价委托订单,直接发送至上交所,累计申报买入234亿元,实际成交亿元。

同日,光大证券将亿元股票转化为ETF卖出,并卖空7130手股指期货合约。

发言人表示,在核查中尚未发现人为操作差错,但光大证券该项业务内部控制存在明显缺陷,信息系统管理问题较多。

上海证监局已决定先行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暂停相关业务,责成公司整改,进行内部责任追究。

光大乌龙指事件分析

光大乌龙指事件分析

外界猜测---收盘后期指持仓龙虎榜将光大的 真实面目表露无疑:

就在光大动用70亿在现货市场秒板大盘的同时,其在期指却大肆增仓7000手空单,资 金达48亿之多,可谓下了血本。
现在有意思的问题就来了:下周一大盘在光大“乌龙指事件”的影响下,周五下午临 时停牌的光大证券面临监管部门的调查很可能直接跌停板开盘,进而引发整个券商板 块的集体暴跌,再扩散到整个金融板块甚至整个大盘出现暴跌。如果真如此,那恰恰 正中光大的下怀,其在期指上的10000手空单就可大赚特赚,相比现货市场所动用的70 亿真是小菜一碟。
对其他股市影响
2013年8月16日上午11点06分左右,上证指数瞬间飙升逾100点,最高冲至 2198.85点。沪深300成分股中,总共71只股票瞬间触及涨停,且全部集中在 上海交易所市场。其中沪深300权重比例位居前二的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均瞬 间触及涨停。从立时冲击涨停的71只股票来看,主要集中在金融、交运设备、 公用事业等低估值、高股息率板块,其中22只金融股触及涨停。需注意的是, 沪市银行板块中,除建设银行未触及涨停外,其余均碰及涨停。
那么怎么才能让光大这种赤裸裸的操控“大盘”和“期指”的行为付出惨重 的代价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国家队(譬如:汇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 之身,周一大盘再暴涨100甚至200点,让持有巨额空单的光大直接爆仓, 看以后谁还敢这样明目张胆的操纵股市?
光大“乌龙指事件”已经暴露了现货和期指套利之间存在着制度上 的缺陷,让那些超级资金在现货和期指之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长达5年 的大熊市看似让众机构大佬在现货市场亏损甚至套牢,但其实他们在期 指市场上赚的可谓不亦乐乎,只是这次光大单打独斗,搞的有点大了, 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而已„
8-16光大乌龙事件

816事件暴露股市四大制度漏洞

816事件暴露股市四大制度漏洞

8·16事件暴露股市四大制度漏洞光大证券(行情,问诊)“8·16”事件出现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该事件虽然是一起随机事件,但它的出现及之后引起的一系列反应,至少暴露了我国的证券市场以下四个制度性缺陷。

第一,证券交易所的预警机制不全。

近年全球股市不断出现报错盘事件,各交易所因此进行了交易机制上的修改,设置了防控机制。

如港交所对报价畸高或超低、数量过大的报价,交易系统都自动警示,要求交易员复核。

8月16日光大证券一次下单超过200亿资金,该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只ETF基金正常的日交易数量,本属于异常交易,但交易所并无反馈意见,让其直接进场交易。

这反映出我国证券交易所对异常交易并无充分防范措施,应该及时进行修补。

第二,暴露我国证券市场里股票的结构不合理。

光大证券的70亿资金让22万亿市值的股票市场瞬间上涨超过5%,可见股票指数是十分容易操纵的。

这样的缺陷被投机者利用,可以在股指期货上获取暴利。

从市场运行的实际情况看,8月16日上午11点03分-05分左右,招商银行(行情,问诊)、工商银行(行情,问诊)、中国石油(行情,问诊)、中国石化(行情,问诊)等指标股同时被推高到涨停板价格,每只股票的交易量都在一亿元左右,50指标股在这几分钟之内成交了20多亿元。

因此,用数十亿资金就足以操纵我国的股票市场指数。

光大证券的“乌龙指”恰好发生在股指期货结算日,其中的缘由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

之所以如此,在于我国股票市场里权重最大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都有一个通病——真正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很小。

中国银行(行情,问诊)、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行情,问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股票的大股东都是国有资本。

这些控制在政府手里的股票是不会流通的,因此实际在市场流通的股票不及A股总股本的10%,但这些股票在综合指数里的权重都是按照其A股总股本计算的。

以工商银行为例,该公司的总股本为3340亿股,A股为2509亿股,在沪深300指数计算里,它的权重是按照2509亿股计算的,占权重的比例约为13%,但该公司的实际流通A股只有149亿股。

光大证券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基于“8·16乌龙指”事件

光大证券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基于“8·16乌龙指”事件

光大证券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基于“816乌龙指”事

李玉花
【期刊名称】《纳税》
【年(卷),期】2017(000)036
【摘要】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财务报告中的错误和欺诈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确保企业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报告的内部机制。

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方法,以光大银行"乌龙指"事件为例,重点分析了"乌龙指"事件操作风险成因,并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角度分析内部控制不足,在总结光大证券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防控措施,即完善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完善内部控制模式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内部控制风险教育。

【总页数】2页(P117-117)
【作者】李玉花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35
【相关文献】
1.光大证券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基于“8·16乌龙指”事件 [J], 李玉花;
2.从“乌龙指”事件看光大证券内部控制缺陷 [J], 孔敏
3.论中国证券市场“乌龙指”处罚的依据--以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为例 [J],
张月
4.证券公司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 [J], 许玉国
5.ETF套利交易中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理论与对策研究——基于光大证券“8·16乌龙”事件 [J], 张璐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研究——基于光大“8.16”事件的案例分析

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研究——基于光大“8.16”事件的案例分析

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研究——基于光大“8.16”事件的案例分析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迅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制度不完善,证券公司风险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以光大证券公司于2011年发生的“8.16”事件为案例,探讨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

“8.16”事件是我国证券市场历史上一起重大的风险管理失误。

当时,光大证券内部风控系统出现严重漏洞,导致了一系列交易错误。

在短短几分钟内,光大证券不当交易产生的亏损高达数亿元,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声誉和市场信心。

这起事件暴露了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证券公司内部风控系统脆弱。

这是因为在快速发展的市场中,证券公司面临着庞大的交易量和复杂的金融衍生品,而内部风控系统未能及时跟上市场的变化,从而导致风险管理能力的不足。

其次,风险管理的责任意识不强。

在光大“8.16”事件中,风控人员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事态扩大化。

证券公司内部缺乏敬畏市场风险的意识,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处理风险缺乏及时性。

再次,监管体系不完善。

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监督不到位,对光大“8.16”事件的监管缺乏有效措施,致使风险得不到及时控制。

为了提升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水平,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证券公司应加强内部风控系统的建设。

通过增加技术投入和引进风控专家,提升风险管理系统的针对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和拦截潜在风险。

其次,完善风险管理的责任体系。

加强对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风险意识,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风险管理人员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奖惩。

最后,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督。

加强对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监管,加大对重大风险事件的追责力度,确保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风险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浅谈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

浅谈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

价在 一段 时间 内只 能在这一价 格范 围内交易 的机制 ) 。 在 事件发 生之后 ,上海证监 局 已决定先 行采 取行政 监管措施 ,暂停相 关业务 ,责成 公司整改 ,进行 内部责任追 究。同时 ,中 国 证监会 决定对 光大证券 正式立案 调查 。8 月 3 O 日下午通报 了对 光大乌龙指事件的处罚决 定:此事件 被定性 为内幕交 易,对相 关四位 相关 决策责任 人徐浩 明、杨赤 忠、沈诗光 、 杨剑 波处 以终身证券 市场禁入 ,并没 收光 大 证券非法所得 8 7 2 1 万 元,并处 以 5倍罚款, 共计 5 亿 2千 3百 2 8 万 。随着徐浩明先生辞 去光大证券 股份有 限公司董 事、总裁职 务, 证监会 的大额 罚款 ,此 次高频 交易导致 的乌
龙事件可谓 告一段落 。
高频 交易在 境外市场 引起 的事件也不 时 有所 发生 ,在 美 国成 熟的市场 环境下也不 例 外 。最经典 的莫过 于美股 2 0 1 0年 5月 6目的 闪电崩盘事件 。美 国东部时间 2 0 1 0年 5月 6 目下午 2点 4 0分至 2点 4 5分的 5分钟内,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标 普 5 0 0( S &P 5 0 0 ) 指数等股票指数跌 幅均超 过 5 %,主要指数 悉 数暴 跌至 当 日最低 点。其 中道 琼斯工业平 均 指数盘 中跌 9 9 8点 ( 跌幅达 9 . 2 %) ,当时创有 史 以来最大单 日绝对跌 幅 。随 后股指迅速 反 弹 ,道琼斯工业平 均指数 当日收报 1 0 5 2 0 . 3 2 点 ,跌幅 3 . 2 0 %,S &P 5 0 0当 日报 收 1 1 2 8 . 1 5 点 ,跌 幅 3 . 2 4 %。迷 你标 普 5 0 0 指 数期 货 ( E — Mi n i S &P 5 0 0 )主 力合约 ( 6月到期的合 约 )暴跌 5 8 . 5 2点至 1 0 5 6点的盘中最低位 大部分交易所交 易基 金 ( E T F)最低 价较 5日 收盘价跌 8 %以上 , 约有 1 6 0只 E T F的最低价 几乎为零 。在 2点 4 0分至 3点短短 2 O分钟 内,涉及 3 0 0多种证券在 2 0 0 0 0多次交易以 偏离其 2 点4 0分时价值 6 0 %以上 的幅度被执 行 。在 当天 的恐慌性交 易 中,一 些股票成 交 价格严重偏离常态 ,成交价甚至低至 l美分 或更少 ,或者高达 l 0万 美元 。 道指 2 0 1 0年 5月 6 日“ 闪电崩盘” 的“ 元 凶” 其 实就 是美国资本市场流行 的程式交易 , 正是其 致使极 端市场环境 下机械 式止损滥用 促发 了电脑 交 易的 自动型 、雪崩式 杀跌,进 而出现 了这种 以瞬 间崩盘 为表象 的“ 技术性错 误” 。在美 国这样的金融业发达市场 ,程式交 易 占据 了市场总成 交量 的相 当 比重 。所谓程 式交易 ,就是指交 易员借 助计算机软 件技术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整理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整理
强化异常交易监控
监管机构加强对证券市场的异常交易监控,及时 发现并处置类似乌龙指事件的异常情况。
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光大证券在事件后加强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包括完善业务流程 、加强内部审计等方面,提高公司整体风险防范能力。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监管机构要求光大证券等证券公司加强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教育, 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
培育理性投资文化
应积极培育理性投资文化 ,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 投资理念,增强风险防范 意识。
强化投资者保护
应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力 度,完善投资者权益保护 制度,切实维护投资者合 法权益。
THANKS
感谢观看
04
监管机构应对措施及效果评估
暂停相关业务并排查风险
1 2 3
立即暂停涉事账户交易
光大证券在事件发生后,立即对涉事账户进行了 暂停交易的处理,避免了乌龙指事件继续扩大影 响。
全面排查自营业务风险
监管机构要求光大证券对其自营业务进行全面排 查,包括交易系统、风险控制、人员管理等方面 ,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金融行业应加强自律机制建设,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推动行业 健康发展。
强化监管措施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制度,及时发 现和处置风险事件。
加强跨部门协作
监管部门之间应加强跨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共同维护金融 市
02
03
完善市场机制
应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 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效率。
市场价格波动加剧
相关股票价格大幅波动
01
乌龙指事件直接导致了相关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给市场带来
了不稳定因素。
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光大证券案例分析——证券市场监管6100字

光大证券案例分析——证券市场监管6100字

光大证券案例分析——证券市场监管6100字第1章绪论1.1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1.1.1问题的提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性程度的提高,证券市场进程的不断推进,证券投资业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具有一定的规模,证券市场的中介机构包括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

证券公司连接着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意义重大。

但证券公司的经营者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天然优势通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的方式为自己谋取高额利益,与此同时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机制的缺乏,不利于证券业的发展,将会影响上市公司对资金的筹集,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通过对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我国证券业的监管的完善。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被监管部门认定为恶意市场操纵,目前已经进入追究刑事责任阶段,光大事件是偶发的个案,如何从偶发的事件中发现其必然性,进一步的从事件中发现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监管的漏洞与缺陷,完善监管,提高我国证券行业的监管机制意义重大。

2013年8月16日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带动了上证指数三分钟内暴涨5%,一两个大单瞬间把多只权重股拉升,整个股指和其他权重股在巨额买单的带动下上涨,59只权重股被封涨停,广大投资者和股东出现了巨大的亏损。

8月16日上午光大证券公司通过大批买进蓝筹股的方式拉升大盘并且打掉空头。

下午将股票转化为ETF卖出,沽空股指,有操纵市场的嫌疑。

证券市场是在市场经济发达和信用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在经济体制转型情况下,庄家操纵市场的行为时有发生,股市剧烈波动也随处可见。

光大证券事件表明,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实际的经济发展需要相差甚远。

1.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中国资本市场在30多年的发展中,经过法制建设、市场洗礼、监管规范,曾经作为大张旗鼓、司空惯见的市场操控、"坐庄";现象已经鲜有发生了。

但光大乌龙指事件的突发,像一个震耳警钟,警示社会中国资本市场监管、规范问题还有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光大事件的分析,进一步的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揭示公司内部控制的存在的不足,完善交易所风险预警,风险控制。

信息技术风险案例分析

信息技术风险案例分析

信息技术风险案例分析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信息技术中的风险管理探究【第一章】信息技术风险控制研究绪论【第二章】信息技术风险分析【第三章】信息技术风险案例分析【第四章】信息技术风险管理现状与模型【第五章】信息技术风险管理的应用与挑战【结论/参考文献】风险管理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结论及参考文献第三章信息技术风险案例本章节主要研究信息技术质量和信息技术缺陷,并分析光大“8.16” 事件中信息技术风险的发展过程。

开发人员引入信息技术缺陷到软件系统中,在特定场景下被业务人员触发,导致业务损失,继而引发更多的违规操作。

一、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质量信息系统通过软件产品形式交付使用,软件过程管理中定义了质量和度量方法,如功能、效率、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携带性等① 。

度量软件系统主要是指度量最终产品、软件开发活动以及独立于开发活动的过程。

软件的质量是由一组特定的品质要素组成,每个质量元素和一些措施都有对应的描述指标,质量度量贯穿于整个软件过程中② 。

在信息系统软件交付前的相关质量测量,主要包括功能性测试、兼容性、系统性、接口等测试;在软件交付后的质量测量主要包括客户缺陷,客户增长的需求和系统的可维护性等③ 软件度量是针对软件开发项目、软件开发过程及最终产品的活动。

首先要进行数据类型定义、分析收集的数据、并且不间断的进行可量化的跟踪。

软件度量主要包括质量度量工作和任务度量工作两大部分。

度量主要是以最终发布的产品质量为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监控和量化④ ,并通过专家组综合评估客观结果⑤ 。

分析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专家活动,主要是采用一些模型函数处理数据,挖掘数据中的潜在问题,发现问题并且对未来有一定的预测,对软件的最终质量保证和开发过程的管理都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软件度量的目的一般在于:1. 量化:量化软件功能点和需求,量化软件开发过程。

2. 比较:比较软件产品的周期或软件开发的实践活动完成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介绍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创建于1996年,系由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投资控股的全国性综合类股份制证券公司,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三家创新试点公司之一。

2009年8月4日公司成功发行A股股票,共计募集资金109.62亿元,并于8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事件简介
2013年8月16日11点05分上证指数出现大幅拉升大盘一分钟内涨超5%。

最高涨幅5.62%,指数最高报2198.85点,盘中逼近2200点。

11点44分上交所称系统运行正常。

下午2点,光大证券公告称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

有媒体将此次事件称为“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

1、光大证劵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概括为筹资、投资、运营资金、利润分配四个大方面。

具体为1)证券经纪;(2)证券投资咨询;(3)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4)证券承销与保荐;(5)证券自营;(6)证券资产管理;(7)其他证券业务。

2、以“光大证劵8.16事件”为例分析其财务管理目标?
以股东财富值最大化为目标。

证券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创造价值。

光大证券对策略投资部的定义是:以衍生品交易为主的跨市场、跨资产的复杂交易平台。

这个部门目前主要业务包括结构性产品、股指期货套利等。

通过光大8.16事件,分析以下问题:
1、光大财务目标的现实选择,为什么?
抛售股票套现难度很大。

按照光大证券以及策略投资部的规定,通过“卖空期指”进行风险对冲,这是最为可行的办法。

根据事后监管层的调查和处罚认定,当光大证券发现误操作后,相关人员不是第一时间披露信息,而是利用内幕信息反向操作,规避损失,将18.5亿元股票转化为ETF卖出,并卖空7130手股指期货合约。

光大证券在期现货市场上的套利行为让众多跟风买入的无辜投资者受损。

最后为了保全自身利益而选择了上述操作。

2、光大816事件的内在动因?
触发原因
触发原因是系统缺陷。

策略投资部使用的套利策略系统出现了问题,该系统包含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

核查中发现,订单执行系统针对高频交易在市价委托时,对可用资金额度未能进行有
效校验控制,而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的缺陷,会导致特定情况下生成预期外的订单。

由于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的缺陷,导致在11时05分08秒之后的2秒内,瞬间重复生成26082笔预期外的市价委托订单;由于订单执行系统存在的缺陷,上述预期外的巨量市价委托订单被直接发送至交易所。

问题出自系统的订单重下功能,具体错误是:11点2分时,第三次180ETF套利下单,交易员发现有24个个股申报不成功,就想使用“重下”的新功能,于是程序员在旁边指导着操作了一番,没想到这个功能没实盘验证过,程序把买入24个成分股,写成了买入24组180ETF成分股,结果生成巨量订单。

深层次原因
该策略投资部门系统完全独立于公司其他系统,甚至未置于公司风控系统监控下,因此深层次原因是多级风控体系都未发生作用。

交易员级:对于交易品种、开盘限额、止损限额三种风控,后两种都没发挥作用。

部门级:部门实盘限额2亿元,当日操作限额8000万元,都没发挥作用。

公司级:公司监控系统没有发现234亿元巨额订单,同时,或者动用了公司其他部门的资金来补充所需头寸来完成订单生成和执行,或者根本没有头寸控制机制。

交易所:上交所对股市异常波动没有自动反应机制,对券商资金越过权限的使用没有风控,对个股的瞬间波动没有熔断机制。

(上交所声称只能对卖出证券进行前端控制)
传统证券交易中的风控系统交易响应最快以秒计,但也远远不能适应高频套利交易的要求,例如本事件中每个下单指令生成为4.6毫秒,传统IT技术开发的风控系统将带来巨大延迟,严重影响下单速度,这可能也是各环节风控全部“被失效”的真实原因。

3、光大816的事件启示
光大证券在“8·16”事件中的做法严重违反了“三公”原则,并侵害了其他投资者的权益。

一方面,光大证券对交易出错采取多种补救措施,获利和避损合计8721万元,是建立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的。

倘若认定其行为不构成内幕交易,对受害投资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第一,交易所的市场运营以法律、规则为导向。

第二,交易所的市场秩序以市场各方归位尽责为基础。

第三,交易所的市场监管以强化事后追责为保障。

第四,交易所的市场发展以效率与安全的平衡为目标。

上交所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一线监管,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和规则,进一步强化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市场安全有效规范运行。

提倡公司财务管理目标设定为被约束后的股东财富值最大化即利益相关者最大化,加强风险控制与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