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画技法
水粉教程
![水粉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11fc1a21e2bd960590c67719.png)
第一章水粉画概述水粉画是以水作为媒介,这一点,它与水彩画是相同的。
所以,水粉画也可以画出水彩画一样的酣畅淋漓的效果。
但是,它没有水彩画透明。
它和油画也有相同点,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盖能力。
而与油画不同的是,油画是以油来作媒介,颜色的干湿几乎没有变化。
而水粉画则不然,由于水粉画是以水加粉的形式来出现的,干湿变化很大。
所以,它的表现力介于油画和水彩画之间。
水彩画的特点是颜色透明,通过深色对浅色的叠加来表现对象。
而水粉画的表现特点是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
如果在有颜色的底子上覆盖或叠加,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加法,底层的色彩多少都会对表层的颜色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它较难掌握的地方。
但是,有经验的画家往往就是利用它的这种特性来表达水粉色彩自身的和特有的艺术魅力。
从字义上来看,所谓的水彩画就是用水作为稀料来专门调合能被水稀释的颜料,所绘制在特别的水彩纸上的图画。
由于它们采用的工具与所用材料和制作过程的特点,水彩画与其他各种绘画有着显著的区别。
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绘画材料的增多,用水作为稀料的颜料又多了水粉、丙烯水粉画透明水彩等。
这样我们就得对水彩画的概念重新下定义。
从水彩画的特点下定义,水彩画并不单指用水调和颜料这点而言,水彩画有着自己丰富的内涵和一整套与别的画种截然不同的技法。
水份多少的控制,水份与颜料的比例,水份在纸上留下的痕迹都成为画面韵律形式及体现的表素。
总之,水份是水彩画的生命与灵魂,它起着支配画面效果的主要作用。
从两三百年前到现代,水彩画的概念有所拓展,内涵更广,内容更丰富,大大拓宽了原来的含义,认为只用水来调合颜料画在纸上,画面色彩节奏由水份含量来控制就称之为水彩画。
因为现代水彩不仅用水彩色,也用水粉色,丙烯色,国画色,透明水色,局部甚至还用油画色、油画捧、油漆、食盐、沙石……等等,也有几种颜料混合使用。
总之,水彩画发展的每个阶段的共性就是整个画面的节奏、关系、色彩都是通过水份含量的多少来体现的,画面效果是通过对水份的控制达到的。
《水粉画表现技法》课件
![《水粉画表现技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bf416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9.png)
contents
目录
• 水粉画简介 • 水粉画的材料与工具 • 水粉画的色彩运用 • 水粉画的构图技巧 • 水粉画的绘画技法 • 水粉画的创作实践
01
水粉画简介
水粉画的起源
01
水粉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 兴时期,当时主要用于草图和绘 画的底稿。
02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粉画逐渐发 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受 到众多画家的青睐。
艺术家们可以通过水粉画快速捕捉灵感,表达创意,同时也可以通过精细的刻画 表现出高水平的绘画技巧。
02
水粉画的材料与工具
颜料Biblioteka 010203
颜料的种类
水粉颜料主要由矿物质和 有机颜料制成,常见的种 类有锡管装、瓶装和罐装 等。
颜料的特性
水粉颜料具有覆盖力强、 色彩鲜艳、易调和等特点 ,适合用于绘制风景、静 物和人物等。
色彩的搭配与运用
色彩的对比
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和纯度对比
色彩的调和
类似色调和、邻近色调和互补色 调
色彩的层次
前景、中景和背景的色彩层次处 理
色彩的情感表达
暖色调的情感表达
温馨、热烈、活泼和兴奋
冷色调的情感表达
冷静、沉着、平和和宁静
对比色调的情感表达
强烈、鲜明、冲突和动感
04
水粉画的构图技巧
构图的原则
构图的实践方法
01
02
03
04
选取角度
选择合适的角度,能够突出表 现对象的特征和美感。
确定主次
明确画面主体,合理安排其他 元素的次序和位置。
运用透视
运用透视原理,表现画面的空 间感和立体感。
调整色彩
通过色彩的搭配和调整,增强 画面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小学美术学习水粉画的基本技法
![小学美术学习水粉画的基本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ba96048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7.png)
小学美术学习水粉画的基本技法水粉画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绘画媒介,它通过水和颜料混合,绘制出优雅、柔和、透明的效果。
对小学生来说,学习水粉画技法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与审美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美术学习水粉画的基本技法。
一、准备工作在开始绘画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材料。
首先,需要一套水粉画颜料,可以选择品质较好、色彩较多样的水粉颜料。
此外,还需要一张质量较好的水彩纸或绘画纸,以及一只宽平刷、一支细毛笔、一只画笔和一杯清水。
在使用水粉颜料前,需要将其与适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
二、基本技法1. 干画法干画法是水粉画常用的一种技法,通过在干燥的纸面上直接使用透明的颜料进行绘画。
在画干画时,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线条和笔触来表达不同的形状和纹理。
例如,用竖直的直线表示树木的树干,用短而粗的刷法描绘草地的细节等。
2. 湿画法湿画法是通过在湿润的纸面上绘制,让颜料在水中蔓延和扩散,创造出柔和、流动的效果。
在画湿画时,可以先用清水润湿整个画面,然后在湿纸上迅速涂抹水粉颜料。
通过调控水粉颜料的密度、湿度和混合程度,可以实现明暗的层次感和色彩的丰富性。
3. 擦白法擦白法是一种通过擦拭湿画面上的颜料,创造出反差明显的效果。
在湿画面上可以使用海绵、毛巾或纸巾等工具,轻轻擦拭湿润的颜料,使其呈现出白色或明亮的效果。
这样可以制造出光亮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具生动性。
4. 叠涂法叠涂法是水粉画中常用的一种技法,通过在干画面上叠加涂抹多层颜料,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饱和度。
在绘制中,可以先涂抹较浅的颜色,再逐渐叠加上较深的颜色,形成丰富的色彩变化。
5. 干刷法干刷法是使用较少水分的刷法,通过在干燥的画面上轻轻拂刷颜料,创造出细腻和纹理感。
在使用干刷法时,我们可以使用扁平型或圆头刷子,以及不同大小的画笔来表现不同的效果。
三、技法练习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绘画技巧和水粉画的基本技法,可以开展一些练习活动。
水粉画绘画技法PPT课件
![水粉画绘画技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ccdd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7.png)
加强或减弱某些色彩和笔触,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 签名并标注完成日期,妥善保存作品
04
水粉画的表现手法
干画法的表现技巧
笔触明显
01
干画法中,画笔上的水分较少,颜料较厚,因此笔触明显,可
以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纹理。
色彩饱和
02
由于水分较少,颜料可以充分展现出其本身的色彩,使得画面
色彩饱和度高。
层次丰富
03
《星空》 梵高的代表作之一,以独特的笔 触和色彩表现了星空的神秘和浩 瀚,展现了水粉画的抽象风格。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教育价值
水粉画技法的学习和实践有助于提高 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对培养全 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价值
水粉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承载着丰 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是研究文 化、历史和艺术的重要载体。
02
水粉画基本技法
色彩的运用与搭配
01
02
03
色彩的属性
了解色彩的色相、明度、 纯度等基本属性,掌握色 彩的冷暖、对比与调和等 关系。
选材与构图
选择合适的பைடு நூலகம்物对象,运用三角形、S形等构图原则进行布局,使 画面具有稳定性和美感。
色彩搭配
根据静物的固有色和环境色,运用色彩的对比和调和,塑造出立体 感和质感。
细节刻画
对静物的细节部分进行深入刻画,如光影、质感、纹理等,增强画 面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人物画的创作表现
1 2
造型基础 掌握人体结构和比例关系,准确描绘人物的动态 和表情。
装饰风格
强调画面的平面化、图案化和色彩对比,注重画面的装饰性和审美 价值,追求画面的视觉愉悦感。
水粉画的评价标准介绍
水粉画的画法技巧及重难点
![水粉画的画法技巧及重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9a5f5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4.png)
水粉静物画最常用的画法是采用厚画法与薄画法;厚画法与薄画法又称为干画法与湿画法..厚画法主要指在作画过程中调色时用水较少;覆盖时用色较厚;用色量较大..而薄画法通常是指作画时调色较稀薄滋润;具有水色淋漓的绘画效果..厚画法与薄画法究竟选择哪种好又该如何运用呢其实厚画法与薄画法在水粉画写生中常常是结合运用的..当然;也有一些作者偏爱用厚画法或薄画法;这也是由各人的作画习惯而定的..为了便于说明不同手法及把握其作画的方法;我们先分开来谈这两种画法各自的特点..厚画法作画时;用笔蘸色饱满;掺水较少;表现物象时须下笔肯定有力;笔触方向感明确..它非常适宜表现形体转折明确、结实厚重的物体;如土陶罐、火锅、土豆、瓜果等..在厚画法的表现中除了厚堆、塑造的方法以外;也可采用透底画法..这种方法是笔上的颜料虽然干厚;但蘸色量不多;用笔作画时轻松流畅;有意造成透底的效果;即落笔的色彩不要画死、画实;使人感到很透气;底色会在笔与笔之间显露出来;共同构筑该色彩区域的基调倾向..这种手法可造或轻松、活泼、丰富、生动的色彩效果..薄画法;一般是大面积的铺色;水色淋漓;然后一层层加上去..采用薄画法时;用色及用水量都要充足;一气铺好大的画面关系..运笔作画快而果断;不然会产生很多水渍..薄画法往往适宜表现柔软的衬布、玻璃倒影、瓷瓶、花卉或水果等;这会有助于表现出物体的光泽及微妙的色彩变化..选择何种手法去表现对象;一方面根据物体的种类而定;另一方面也是由个人的作画习惯及偏爱决定的..用厚画法和薄画法都可以画各类物体;亦可将厚画法与薄画法加以综合运用..一般而言;暗部的色彩和远处背景物体的色彩应画得薄一些、虚一些;亮部的色彩和近处物体的色彩应画得厚一些、实一些..这样容易拉开前后的色彩强度;同时也符合我们的视觉感受..一般地说水是透明而无色的..但是其中往往含有许多泥沙和藻类杂物;如果含量教小就清澈见底;含量较多;或者水位较深就会给本来无色的水面带上一定的色调..如黄河的黄色、海水的蓝色、湖水的绿色等..构成水面色彩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于天光包括太阳光在内与其它景物的倒影、邻接色彩的对比..在明亮的地面对比之下湖水显得特别深、蓝;天光的反映有时使波动着的水面蒙上一片银灰色、天蓝色甚至阳光灿烂的色彩感觉;在早晨或黄昏时分的霞光影响下;整个水面呈现一片金黄..水面上的倒影与没有倒影的部分;也组成了整个水面色调的冷暖对比..倒影的色调一般说比实景的色调略灰;与没有倒影而完全接受天光色调的部分相比要暖得多..倒影边缘带的绿灰或蓝灰;构成整个水面的闪耀感..水面波纹也有迎光和背光的冷暖区别;处理好波纹的色彩对比;也能给水面增加光泽..画水;用笔应能适应波纹的流动感和大的水势趋向..江河大川的水面阔且流速急;一般不见堤岸上景物的倒影;平静的湖面倒影明显;倒影的特点是垂直下延;波纹较大会破坏其完整性;同时也构成水面上一定的线条变化;这种变形有时是很美的..在用笔上;平静的倒影应有垂直感;波纹的流动则主要应顺应流动的水势;画得活泼;并注意波纹的透视变形;保持水面的平坦和深远..有时也会出现岸上或水上景物在水面上的投影;而且在倒影上还会有投影;作画时特别要注意投影与倒影的差别..一般说倒影要有垂直感;投影要有水平感..波浪是因为大水的流向与回水的撞击而形成的..如遇到大的障碍往往产生较大的起伏;并飞溅出许多白色浪花由于波浪起伏较大;因而明暗、投影也比较明显;前面的浪花也可能就在后面浪花的投影之中;所以浪花虽多;并不都一样白..在组织画面时也须抓住重点;围绕一两个浪头;摆正相互之间的色彩、明暗和虚实关系;不必面面俱到;否则反而显不出波浪翻滚、汹涌澎湃的气势..水粉画画刀技法所用工具;是油画的辅助工具———画刀又称刮刀、调色刀、刀笔..这种硬质工具使画面产生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奇异效果:一种是以画刀堆砌颜料而产生的肌理;称其为“刀触”;另一种是以画刀刮削出的色迹;称其为“刀痕”..当画面上出现了斑驳粗犷的刀触或者纵横交错的刀痕时;可从中感受到一种明快犀利、刚柔兼备的艺术品位———即刀味..这种产生于刀触和刀痕的刀味;就是水粉画画刀技法的灵魂..用画笔模仿画刀堆砌出的刀触;不是难事;而要用画笔去模仿画刀刮削出来的刀痕;却决非易事;即使费九牛二虎之力侥幸得之;也已失其原味矣..所以;刀味的艺术效果是画笔无法达到的..当然;也可用其它硬质工具得之;但这类工作可视为画刀的变体;仍属画刀一类..以刀代笔;堆、砌、刮、削创造出变幻莫测的线条;斑驳沧桑的肌理;构成一曲刀痕色迹的交响曲;也就形成了水粉画画刀技法的特点..水粉画颜色湿时显得深、艳、透;干后则变得浅、灰、粉..而使用画刀却能克服水粉颜料的干湿反应———即变色的老毛病..用画刀画的水粉颜色干后基本保持原样;几乎不变色..这是由于画刀在作画时颜料含水量极小;加之用吸水性弱的纸配合使用一般选用白板纸或白卡纸..这类纸质地厚而挺;表面光滑洁白;较硬;有较强的抗摩擦性..由于将含水量小的颜料附着在高光洁度、低吸水性的白板纸上;因而其干湿反应小;变色现象微乎其微..画者则无须为干湿变化而大伤脑筋..用画刀画水粉画极其简便;仅一把画刀一张纸即可作画;无须多做画前准备..作画时;随画随干;画完即可入夹带走..特别适合外出写生..1、堆砌法堆砌法为水粉画画刀技法的初级阶段..画过油画再接触水粉画画刀技法;都会自然而然地用画刀堆砌颜色作画..此时;虽然与油画使用画刀的方法非常相似;但也有微妙区别..用画刀将较稠厚的粉色堆泥到画面上;塑造出充满活力的刀触———即为堆砌法..用画刀调配颜色可采用如下几种方式:1用画刀挑出颜料;在调色盘或调色板上混合所需要的颜色这是最常用的方法..2将多种颜料挤放在画刀底面;当画刀作用于画面时;颜料自然混合..3将所需颜料挤、抹在画面上;然后用画刀一边调色一边塑造..注意:调配颜色时不可将颜料完全混合;要保留各色的原有特征;这样的混色效果会更加生动..用画刀着色的方法:1用画刀侧刃铺涂;色块面积较大..是最常用的画刀涂色法..2用画刀刀尖点色;色块面积小..一般用此法点缀或刻划细部..3用画刀底部顺长拖拽能得到边缘模糊的条状色块..当然;画刀在涂抹颜色时;方法不受限制..如堆、砌、摆、擦、扫、拖、压、扭见图1..也可使用画刀的任何部位;如刀侧、刀尖、刀根、刀腰等..画刀运行时力量的大小、速度的急缓、画刀与画面的角度等;都会对涂色效果产生影响..因此用什么刀法完全根据所要表现的对象;以及想达到的效果来决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利用堆砌法的多样性;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发现并创造出完全适合自己的方法..2、刮削法刮削法是用画刀在纸上调颜料;以保留去除部分颜料后所产生的效果为目的的一种方法..刮削法是水粉画画刀技法的深入阶段;也是最能反映此技法个性的精华所在..水粉画画刀技法就在于一个“刮”字;这是刮出来的意境;刮出来的天地..去除颜料必先涂敷颜料;涂敷和去除是紧紧相连、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的两个部分..涂敷颜料通常采用泥、抹、拖等手法..泥是指较大面积的涂敷;拖则能产生较长的条线..去除颜料一般采用刮、削、扫、挑、搅等法见图2..在去除颜料时会产生许多刀痕;其刀法不同;刀痕形状、浓淡也大相径庭..刮是对未干的颜色进行去除;重刮则刀痕色淡;轻刮则刀痕色浓;急刮则刀痕锋利;缓刮则刀痕圆润;长刮成线;线似柱梁木架;短刮成块;块似砖石瓦砾..削是指以刀背与纸面形成一定角度去除颜料..这样削出的刀痕几乎不含颜色;显得特别洁净;其边缘清晰而肯定..扫是指连刮带削..即刮过去再削过来;削过来再刮过去;如此反复多次;适效而止..此法适于表现水面的波纹、高光等..挑是指用刀尖去除极小色面的方法..如眼睛瞳孔上的高光..搅是指用刀尖或刀侧在较湿的颜料上做轻微的不规则的运动..搅所产生的刀痕边缘模糊..由于采取多种运动方式;其刀痕效果极其丰富..刮削法属于薄画法;不可用白粉..只有用不掺白粉的颜色在表面光滑、较硬、吸水性较差的白板纸或白卡上;以画刀进行多次涂敷与刮削方能产生浅淡、斑驳、透明、耐人寻味的刀痕色迹..刮削比堆砌更能随心所欲、任意挥洒;没有束缚;不受限制;尽可放开胆量;为所欲为..关于水粉画画刀技法的一点浅见以上所说的水粉画画刀技法均为“技”的范畴;谓之“浅近功夫”也;而“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惟听人之握取之耳”..望同好者能将此“技”烂熟于心;最终超越之;达“不射之射”之境..只有达到对“技”的“忘”;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创”的自由..融天地于心;赋刀痕于纸;凄静、淡泊、悠远之胸怀跃然..用画刀作画可去“俗”、“媚”之气..用笔作画由生渐熟;熟到极致则显俗生媚..欲去其俗媚之气;除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外;还可变熟为生;即以刀代笔..当因工具的“得心应手”而陷入“俗媚”之“熟”的绝境时;不妨以刀代笔去体会一下“生”的感觉;就会觉察到由于初用画刀;其刀痕显得生涩而有力度;显得率真而自然..还会感到很难控制画刀;想画直线;用刀则得扭曲之线;此时应顺其势扭曲下去;将错就错可获新意..所谓“不可控者;天趣..”显率真、露自然、得天趣;俗媚之气尽去矣..笔者以为水粉画画刀技法是施展创新才华的较佳选择之一..水粉画画刀技法无古法可循;尽可根据个人原望;以最自由的方式去尝试、实验、研究和创造..这片小小的画刀因其敷色的部位、运行的方向、着力的轻重、用水的多少等;会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因而为受其诱惑的人打开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广阔空间..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语言之一;是创作的重要手段..而水粉色彩写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色彩入门训练手段;根据多年从事高中美班教学的经验;我现在就水粉色彩写生训练中初学者比较难于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几点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拙见..其中涉及到的色彩理论;多是印象主义外光派画家的一些观点;在我看来;这些观点对于初学色彩的学生还是很有裨益的..第一点关于色彩与形体的问题..这实际上也就是色彩与素描的关系问题..一般初学绘画的学生多从素描入手;这是很有道理的..素描是研究形体的绘画方式;而物体的色彩是依附于形体而存在的;没有形体;色彩只不过是一句空话..马蒂斯曾说:"如果素描属于心灵;色彩属于感官;那么你就必须首先画素描;培养心灵;并能够把色彩导入心灵的轨道"..这番精辟的论述;也正是学生进行水粉色彩写生训练中需要解决的课题--色彩与素描结合的问题;这一课题在高中阶段将一直伴随学生的专业训练;应当不断向学生强调形体的重要性..第二点关于写生色彩的观察方法的问题..学生在面对写生对象的时候;往往不知如何将调色盒中的颜色与对象的颜色联系起来;这反映了学生对色彩关系的不理解..我们知道光的色彩是一种加法混合;而绘画用的颜料是一种减法混合;所以颜料所表现的只是一种相对的色彩关系..其中;我觉得对学生来说最为重要的是理解如下几点:第一;物体暗面和亮面的色彩对比规律..一般来说;物体的亮面颜色如果偏冷;暗面颜色就会偏暖..反之;亮面颜色如果偏暖;暗面颜色就会偏冷..这方面效果强烈的例子如灿烂阳光下的房子;白色的墙壁明显带上了黄色;而屋檐下的阴影则是明显的蓝紫色..这种冷暖对比变化规律是写生色彩中的精华..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一规律;教师可以通过强化训练的方式:同一组静物;分别在自然光和白炽灯光下写生..在自然光下;物体亮面受到天光影响;明显偏冷;暗面则带暖色;而在白炽灯光下;受暖光的影响;物体亮面变成了暖色;暗面则明显偏冷..教师需要给学生强调这种冷暖对比关系是增强画面上物体体积感的重要手段之一..第二;物体空间远近的色彩变化规律..这实际上还是涉及到色彩的冷暖变化..一般来说即使同一物体;离观察者远近不同;颜色冷暖都会发生变化..表现物体远近的方法是运用色彩冷暖对比和虚实对比;用概括的手法;减弱远处的色彩对比造成平面感;才能使画面充满空间感..第三;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的关系..学生观察物体;很容易陷入局部的泥潭;恨不得把物体上的每一种颜色都照抄下来..实际上在写生色彩中还是有很多属于主观的东西;教师需要给学生强调;在物体的亮面;受光源的影响比较明显;刻画时可以加入光源的颜色;在物体的暗面;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比较明显;刻画时可以加入周围环境的颜色;反光就是一个明显的特例..在靠近明暗交界线的中间色地带;则是以物体的固有色为主..但以上情况也并非绝对;有时在物体亮面的某些部位;也会有周围环境的颜色影响..而且;不同质感的物体;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相互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物体表面质地粗糙如呢绒毛料、粗陶器具等;反光弱则固有色强;反之如玻璃器皿、金属物体表面光滑;反光强则固有色弱..教师可以通过不同质感静物的训练加强学生的印象..第三点关于颜色运用的一些问题..我们常说;某个颜色很漂亮;某个颜色很脏;某个颜色很火等等..事实上;写生色彩中;并不存在绝对的脏色或绝对的漂亮色;应当遵循既统一又对比的原则;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画面是否有统一的色调..色调一词简单地说是画面色彩的总倾向;或者说是画面色彩的总特征..色调在画面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对画面效果起重大影响..色调不统一会产生画面色彩紊乱;好比一个乐队;各种乐器配合不好;你吹你的;我弹我的;奏出的曲子既不入调又不好听;不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画面的色调可以按色相分为红调子、黄调子等;按明度分为亮调、灰调、暗调等;按色性分为冷调、暖调等..画面色调是由不同的色相构成局部色调;各局部色调和谐对比形成总的画面色调特征..因此;可以要求学生每画一笔颜色;都要有一定的倾向性..提出这种要求;可以防止学生在调配色彩时出现等量混合或混合次数过多的毛病;也可以提醒他们多观察对象;以免产生惰性思想..第二;纯色与灰色的运用是否适当..色彩的纯度与物体的明暗关系是相对应的;物体的亮面明度高;刻画时需要加入白色;所以降低了色彩的纯度;物体的暗面明度低;刻画时色彩不宜混合过多;反而可以用中低明度较纯的颜色进行塑造..一幅画面;如果有大面积的灰色;需要有局部的纯色;画面才有精神..同样;完全用纯色;画面各部分都给人以强烈的刺激;其结果反而是互相减弱;这时就需要用灰色来协调;以突出主体..第三;对光源色和环境色的观察是否正确..一般光源色以对物体亮面的影响为主;特别是高光;基本上就是光源的颜色;这部分比较简单..而环境色就稍微复杂一些;严格说来;在一组静物里边;每个物体相互之间都应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反映到画面中每个物体的上面都应该可以找到周围物体的颜色;但这些颜色应该是一些微弱的反射或折射的颜色;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加强或者减弱;而不一定要照搬对象..第四点关于色彩感觉的一些问题..我们常听人说;这个学生色彩感觉好;那个学生色彩感觉不咋样;有的学生色彩作业的确很"寡";看起来就象一张单色的素描..不同学生对色彩的敏感程度不一样;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但只要不是色盲或色弱;色彩感觉都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印染工人可以区别五十多种不同的蓝色;就是眼睛长期接受辨色训练的结果..而且有些学生画不好色彩;并不是看不出色彩;而是不知道如何调色..有鉴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调色练习..另外;在前期的写生训练中;可以有意强化色彩感觉的培养;让学生多找变化;物体不同的面尽量用不同的色块来表达..学生刚开始时手法生疏;画得不准确、"花"一点都在所难免;但这样可以强化学生对色彩的辨别和感知能力..训练一段时间后;再讲色彩的调和方法;使较"花"的画面协调;这样色彩作业就可以克服"寡"的毛病..对于正在打基础的学生;正确的绘画观念尤为重要;它是前人艺术实践的总结;可以使初学者遵循正确的发展方向;少走弯路;并改善教学的效果..所谓"眼高手低";观念应始终充当引导者和先驱的作用;学生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水粉画表现技法
![水粉画表现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080ada6137ee06eff91826.png)
衔接
干接
所谓干接,就是邻接的色块在前一块颜色已经干 了的时候,再接上第二、三块颜色。 所谓压接, 就是相邻的色块(形体的转折或不同的物物体), 前一块色画得稍大于应有的形,第二、三个色块 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胡乱 用笔。接上去时,是压放在前一块色上,压出前 一块色应有的形。进行压接时,要注意颜色(压 接上去的颜色)的盖色力和粘着性,一般来说压 上去的这块色要比已画的色块稍厚一些。
铺大面色
(2 )铺大色调定稿之后,迅速地观察一下整体色调和大色块关 系,做到胸有成竹,尽快地薄涂。此刻不要考虑形体与笔触,根 据新鲜的色彩印象大胆挥洒,造成画面的色彩环境。有的人在完 成上一遍色后,就急于具体刻划。应进一步调整大色块的关系, 使色彩之间的关系和总的色调,与实际感觉相吻合。
(3 )在大关系比较正确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具体塑造,从画 面主体物着手,逐个完成。集中画一件物体干湿变化易于掌握, 也易于塑造其受光与背光不同面的色彩变化。此时眼睛要随时环 扫周围,从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顾此失彼。要看该物体与 背景和其他物体的关系,掌握分寸,细节可留给下一步刻划。这 一遍色用色要适当加厚,底色的正确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画面的 色彩层次。
干画法
此法与干画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它吸收了水彩画 及国画泼墨的技法,也最能发挥水粉画运用“水”的好 处,用水分稀释颜料渲染而成。湿画法也可以利用纸和 颜色的透明来求得像水彩那样的明快与清爽。但它所采 用的湿技法比画水彩要求更高,由于水粉颜料颗粒粗, 就要求湿画时必须看准画面,湿画部位一次渲染成功, 过多的涂抹或多遍涂抹必然造成画面灰而腻。但这种画 法运笔流畅自如,效果滋润柔和,特别适于画结构松散 的物体和虚淡的背景以及物体含糊不清的暗面。
小学美术《水粉画技法》教案
![小学美术《水粉画技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a0cb1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f.png)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种水粉画技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水粉画创作实验。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运用干画法、湿画法等基本技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实验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水粉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水粉画技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美术创作中灵活运用。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水粉画技法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色彩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热情。他们对于水粉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也让我深感欣慰。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画面构图的把握:构图是画作的基础,学生往往在构图上缺乏经验,导致画面失衡。割、对称等,并让学生在创作中尝试运用。
(3)水粉画技法的灵活运用:学生容易机械地模仿教师的示范,难以发挥个性和创意。
突破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水粉画技法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想法。
小学美术《水粉画技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色彩的世界》章节中的《水粉画技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水粉画的材料与工具介绍;2.水粉画的基本技巧与表现手法;3.水粉画的创作步骤及实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粉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所学创作出富有个性及创意的画作,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素养。具体内容包括:
水粉画的五个重点技法
![水粉画的五个重点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6082b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4.png)
⽔粉画的五个重点技法⼀、⽤⽔法学⽣对⽔粉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稍作了解后,学⽣就可以开始画⽔粉画。
画⽔粉画的关键之⼀是⽤⽔。
适当地⽤⽔可以有效地塑造形体,表现⾊彩。
⽤⽔不成功,⼀副画就不成功。
⽔粉画是⽤⽔调和粉质颜料作画的画种,该颜料⾥含有胶质,加⽔稀释后会产⽣不同的效果。
画⽔粉静物⼀般情况下⽤⽔要尽量少,要惜⽔如⾦。
\n⽔和⾊要协调,⾊多⽔多,⾊少⽔少。
笔头以颜⾊为主稍蘸⽔即可,⽤完⼀种颜⾊,笔头要⽤⽔洗净,⽤吸⽔布挤⼲笔头,再上⾊,后蘸⽔,以免弄脏下⼀笔⾊,初学者养成此习惯很重要。
表现较轻、薄、透的物体时⽔要略多,⽔多⾊少易灰脏,画时新鲜,⽔⼲后泛⾊、颜⾊变浅、变灰、⽆质感。
⽔少⾊多易⼲、枯、涩,表现不出质感、光泽,不利于⾊\n彩衔接。
亮部⾊稍薄,运笔快,利⽤⽩纸底⾊,⼀次成功⽤⾊,⾊彩漂亮⽽⼲净,灰暗部⽔要少,颜⾊要多,效果才显厚重。
⼆、调⾊法调⾊是⽔粉画⾊彩能否表现丰富的关键。
调⾊不当画⾯会出现⽣、灰、脏、乱、⽕、菜(⾊彩假)等现象。
⼀般说来,在掌握⽤⽔的技巧后,做画时把任何⼀个物体的⾊彩分析出⾊彩层次,逐层逐步表达出来。
主要物体和物体亮部宜画厚,次要物体及背景宜画薄。
要使画⾯和物体⾊彩丰富,调⾊的技巧是:将颜料在调⾊盘上摆开,在该物体固有⾊周围逐⼀添加其他颜⾊,形成既有联系⼜有区别的某⼀⾊彩系列,表现出丰富的⾊彩体系。
具体做法:1、以画⾯主要⾊调及主要⾊为主,选定固有⾊,如红、黄、绿等任⼀颜⾊做⾸选⾊。
2、画任何⼀个物体,选定固有⾊后,将该⾊颜料在调⾊盘上摆开,在其周围逐⼀相加,调出系列⾊相。
如苹果——选调黄⾊,⽤来画半明部,亮部在黄、的基础上加少量\n⽩粉,⾼光可先适当空⽩,画明暗交界线在固有⾊上加普兰和少量的紫,使黄苹果从明到暗为浅黄、黄、中黄、绿黄、深黄等系列。
这样⾊与⾊之间既有联系⼜有区\n别,适当运⽤可表现丰富的⾊彩及体积感。
注意要表达出苹果的三⼤⾯和五调⼦。
3、⽤笔颜⾊的厚薄要区别对待,⼀般要遮盖⽩纸为宜,亮部、半明部宜略薄,利⽤⽩纸底衬亮⾊块,使⾊彩明快;明暗交界线、暗部宜画厚重;亮部、半明部⾊相不准要待⼲后⽤较⼲⾊,也可厚画。
水粉画的技法分湿画法和干画法两种
![水粉画的技法分湿画法和干画法两种](https://img.taocdn.com/s3/m/c3e32a412e3f5727a5e962e7.png)
水粉画的技法分湿画法和干画法两种:
湿画法用水较多,色彩较薄,趁湿作画,可取得细腻、柔和的绘画肌理;干画法用水较少,通过色彩叠加可表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物象的质感和立体感。
两种画法在创作中是交互参用的。
掌握了水分的渗化性能,可以体现出水彩画的滋润清新和中国写意画的浓郁酣畅的艺术效果;白色的使用可以提高颜色的明度和减弱颜色的纯度。
因此,水和粉的运用是掌握水粉画技巧的关键。
水粉画在造型观念上原本属于西画体系,即注重形体结构和光色表现,这一点使之区别于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画家将其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与审美理想结合起来形成了水粉与笔墨兼备融一的艺术风格。
水粉调色原理:
1.红加黄变橙
2.少黄多红变深橙
3.少红多黄变浅黄
4.红加蓝变紫
5.少蓝多红变紫再加多红变玫瑰红
6.黄加蓝变绿—
7.少黄多蓝变深蓝,8.少蓝多黄变浅绿9.红加黄加少蓝变棕色
10.红加黄加蓝变灰黑色(按分量多少调可调出多种深浅不一的颜色)
11.红加蓝变紫再加白变浅紫12.黄加少红变深黄加白变土黄
13.黄加少红变深黄14.黄加蓝变绿加白变奶绿15.红加黄加少蓝加白变浅棕
16.红加黄加蓝变灰黑色加多白变浅灰17.黄加蓝变绿加蓝变蓝绿
18.红加蓝变紫再加红加白变粉紫红(玫瑰)
19.少红加白变粉红
注意:红、黄、蓝是三原色,橙、紫、绿则是三间色。
间色与间色相调合就会变成各类灰色。
水粉画七大绘画入门技法
![水粉画七大绘画入门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264c3ea5e9856a56126037.png)
用画笔、海绵、吸水纸等有吸水性能的工具可吸揩去画面部分水色,提取明部浅色或暗部反光或浅色云块、烟雾等,使用时一般在画面底色未干时进行。
如画面已干,可用水浸湿后再行吸揩,但效果不如趁湿吸拭得柔和自然,也比较难掌握。
用水洗来表现物象,可以在画面局部洗也可全面洗,还可先洗后画或先画后洗,若为提取亮部、削减细节、柔和形体、去掉生硬痕迹等都可洗擦。
但须注意,吸与洗不宜多用,用多了会使形体松散、画面疲弱无力并缺乏色感。
二、喷洒法用水色喷洒在半干的画面上,有些喷到的地方会露出小白点,对调整画面色彩、统一色调以及表现雨雾飞雪都具有良好效果。
喷时一般用毛刷通过纱网喷洒或用喷枪、喷嘴等工具。
趁画面湿时喷水,可增加画面朦胧之感,在绘雨景、雪景时运用此法效果极佳。
喷时喷器与画面距离及水点的疏密关系要适当掌握,使喷雾均匀。
画面过湿,点大而模糊或与底色融成一片看不出水渍;画面半干时喷雾点小而清晰。
另外喷色时还要考虑好与底色结合后的效果,可局部喷也可全面喷,应根据画面需要而定。
当画面水色未干时,用画笔蘸清水滴绘,滴绘部分水色渗化,形成各种朦胧的感觉,十分自然,如画积雪的树枝。
滴的方法有多种,可分为点滴、连续点滴和反复点滴,使用时如果使滴水边缘巧妙衔接,能达到自然柔和、轻盈、虚幻的艺术效果,得到似与不似的形象,表现灯光、火光、皮毛、倒影等尤为适宜。
一般在较深的底色上滴绘,要控制好水色,趁底色未干时进行,但如底色太湿,其形又难以控制,滴上去的颜色一般在色相和深浅上与底色有明显差别,渗化后二者的差别会减弱。
有时为了控制好形,也可在滴绘色中掺入少量的白粉。
四、刀刮法用坚硬或锐利的工具,在干湿不同的纸面上刮出不同痕迹,一般都用刀刮。
这种方法用于在画面上刮出浅色或深色的线条。
用笔杆或刀柄在底色未干时刮动,可出现柔和的浅色线条;用锐利的刀尖刮破纸面则可出现深色的线条。
如纸面已干可出现明亮的点、线,刮的宽窄大小可根据不同对象掌握。
譬如画一簇深色的枯草,刮出几处受光的草丛,又如背景是暗绿色茂密的树林,在林前刮出几颗白桦树干。
水粉画的技法与表现
![水粉画的技法与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6d52c42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1.png)
想和内涵。
评价水粉画的标准与指标
01
02
03
04
色彩效果
评价色彩搭配的和谐性、对比 度和饱和度,以及色彩对情感
和氛围的渲染效果。
笔触与技巧
评估笔触的生动性、变化性和 表现力,以及画家对画笔和颜
料的掌控能力。
构图美感
判断画面构图的均衡性、层次 感和空间感,以及元素间的呼
特点
水粉画在湿的时候,颜色的饱和度很高,干后则由于粉的作用颜色失去光泽, 饱和度大幅度降低,这就是它颜色纯度的局限性。
水粉画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水粉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 使用石灰石等天然矿物质颜料加水调 和进行绘画。
发展
随着绘画技术的进步和颜料制造工艺 的发展,水粉画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 绘画形式。在现代,水粉画已经成为 美术院校色彩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
应和联系。
创意与内涵
考量画作的创意程度、思想深 度和情感共鸣力,以及画家个
人风格的体现。
水粉画与其他画种的比较与联系
与油画比较
水粉画与油画在颜料性质、绘画技巧和画面效果上有所不同。水粉画颜料较为透明,色彩清新明快, 而油画颜料覆盖力强,色彩丰富厚重。两者在绘画技巧上也有差异,如油画更注重笔触的厚重感和颜 料的堆积感,而水粉画则更注重笔触的轻盈和色彩的交融。
空间的营造与透视
透视原理的应用
运用线性透视和空气透视 等原理,表现画面的空间 感和深远感。
构图的层次
通过前景、中景、远景的 构图安排,形成画面的空 间层次和深度感。
虚实的处理
运用虚实对比和过渡手法 ,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和 空间距离,营造画面的立 体感和空间感。
水粉画技法
![水粉画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bf9cf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2.png)
水粉画技法水粉画技法水粉画是一种利用水溶性颜料进行绘画的艺术形式。
它广泛应用于绘画、插图和描绘自然景观的创作中。
在水粉画中,颜料以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形式应用在湿润的画布或纸张上,以创造出多层次、柔和和流动的效果。
在水粉画中,艺术家需要掌握一些关键技法和技巧,以获得出色的作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粉画技法:1. 湿润画布/纸张:在开始绘画之前,将画布或纸张用刷子沾湿,这可以帮助颜料更好地扩散和混合。
2. 干画和湿画:使用湿润的画布或纸张,艺术家可以选择干画或湿画的技法。
干画是指颜料直接应用在干燥的表面上,以保持边缘和形状的清晰度。
湿画是指在湿润的表面上应用颜料,以获得色彩的流动效果。
3. 色彩的叠加:水粉画可以通过将多种颜色叠加在一起来获得更丰富的效果。
这可以通过在颜料未完全干燥之前将另一种颜色涂在上方来实现。
4. 喷雾/喷洒:使用水或喷雾器,在颜料干燥之前将水分喷在画面上。
这可以加强颜色的渐变效果,使作品更富有层次感。
5. 脱色技法:艺术家可以使用干燥的海绵或橡皮擦,在颜料干燥之前轻轻擦去一些颜色,以创造出更柔和和模糊的效果。
6. 线条和细节:使用小号刷子或蜡笔,艺术家可以添加更细微的线条和细节。
这可以增强画面的逼真度和细致度。
7. 混合颜色:在水粉画中,艺术家可以通过混合颜料来创造出独特的颜色。
通过在调色板上混合不同的颜料,可以获得更广泛的调色板。
8. 叠加和干燥:在水粉画中,艺术家需要掌握颜料的叠加和干燥时间。
对于多层次的效果,需要逐层干燥,以防止颜色的混合和模糊。
9. 实验和创新:水粉画是一种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形式。
艺术家可以尝试不同的技法、材料和创作方式,以发现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总的来说,水粉画是一种迷人且具有挑战性的艺术形式。
艺术家通过掌握各种水粉画技法和技巧,可以创造出生动、柔和和富有层次感的作品。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艺术家,都可以通过实践和不断尝试不同的技法,逐渐掌握水粉画的精髓,并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高中美术作品中的水粉画技法
![高中美术作品中的水粉画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c15f4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a.png)
近年来,随着艺术观念和绘画材料的不断更新,水粉画在表 现技法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代水粉画更加注重画面的形 式感和色彩的表现力,同时也吸收了其他画种的技法,形成 了多元化的艺术风格。
水粉画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地位
重要性
水粉画是高中美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 画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应用
在高中美术课程中,水粉画通常被用于静物、风景、人物等多种题材的绘画实 践。通过水粉画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构图等绘画语言, 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表现能力。
02
水粉画基础技法
色彩运用与搭配原则
色彩三属性理解
掌握色相、明度、纯度等色彩基 本属性,为水粉画创作打下基础
。
冷暖色调运用Βιβλιοθήκη 艺术创作将所学技法和感悟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 创作水平。
05
人物水粉画创作实践
人物写生选材及构图要点
选材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注重人物性格、表 情和动态的刻画。
构图
注意画面的整体布局,运用黄金分割等构图原则 ,使画面和谐统一。
角度与视角
尝试不同的观察角度和视角,以获得更加生动和 具有表现力的画面效果。
层次感营造
利用色彩、明暗、笔触等手法,区分前景、中景和背景,营造出 丰富的层次感。
空间感表现
通过空气透视、色彩渐变等手法,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和深远感 。
风景作品欣赏与感悟
作品欣赏
欣赏国内外优秀的风景水粉画作品,学习大师们的表现技法和创作 思路。
感悟自然
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深入观察和感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 情。
静物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形态美观的静 物,如花卉、水果、器皿等,注 意静物的质感、色彩和光影效果 。
水粉画的表现技法
![水粉画的表现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f8f24302020740bf1e9b18.png)
触 体, 好
:
,笔
来 表 现 其 结 实 厚 重 感
触 明 确 , 这 种 笔 法
—
的 颜 色 一 笔
笔 地 摆 在
。经 画
常面
用上
,
刷:调好一块颜色,在画面上大面积快速地刷,含水量 较多,常用于铺大色调,或背景、衬布、桌面等。
扫: 笔中水分较少,运笔速度快, 笔触有力,有时还可见 飞白,常用于亮部的高光,暗部的反光等地方,征画面整体 的调整过程中, 也可见扫笔来过渡色彩关系。
水粉画的 表现技法
制作:邹晓晖
颜色的调配有混合法和并置法。
混合法。 混合法就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料直接在调色板上调配。用
混合法调配色彩时, 要注意颜色的种类不宜过多,尽量避免颜色 在调配过程中变得灰暗、浑浊,颜色调和次数山不宜过多,尽量— 次调准,颜料来回次数过多会使色彩过熟。失去新鲜感。颜色混合 时有时会出现调色不均匀,一笔下去有多种颜色的痕迹.不要急于 去修改,保留好的色彩,可以达到丰富小动的画面色彩效果。平时 还应多占尝试颜色的相互调配,留意它们的微妙区别, 只有头脑 中储存的色彩多了, 才能使自己的色域宽广,得心应于地挥洒色 彩
• 小结
•
这些技法都是画家经过长期实践过程
中摸索出来的。我们在平时练习中要多思
考,多尝试、努力探索,创造新的技法。
• 作业 :熟悉掌握水粉画的各种表现技法。
谢谢
宁波市建设职业中专 邹晓晖
vkdft#IQijY 0XrQ%+39mIa*4FC03P5d8%Jp916r-&k8zx6vECsf3)1kWVF%R0LIY hVt3K9vCoUY tx&QMoY hG(r( OP3R!A S(xihq FW+6xSngD mHy0ghvR7x
3 第三章 水粉画的材料和技法
![3 第三章 水粉画的材料和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620abd69dc5022aaea00a0.png)
水粉画的表现技法
3、颜色的干湿变化 水粉颜料湿时深些,干时浅些。 特别深的颜色容易变浅,特别浅的颜色容 易变深。 4、调色的常识 写生时,颜料调和的不宜太均匀,调色种 类不宜太多,暗部避免用白色。
水粉画的表现技法
③湿画法 加入较多水,趁湿涂绘,颜色稀薄,产生 松、虚、柔、流的效果。 ④干画法 基本不加水,厚涂、揉擦。笔上颜色多则 覆盖力强,笔上颜色少,容易产生“沙笔”, 使下层颜色透出来,产生虚松朦胧的效果。
水粉画的表现技法
2、色彩、笔触衔接的方法 表现形体上从一个面转到另一个面(亮面到 暗面),一个色块由一种色彩倾向逐渐转为另一 种色彩倾向。 常用方法: ①厚涂、揉擦 ②厚涂色块 ③湿画接色 ④干擦
2、调色盒
用途:放置挤出的颜料;调和搅拌颜料 摆放:要有规律的排列,以方便找色;最好按 照光谱顺序排列,可减少或降低临近色的互相 污染。 注意:调色盒内每种颜色的量不能太少。 每次画完后,可在调色盒中加几滴清水, 盖好盖子,避免颜料干掉。
3、画笔
羊毫笔:吸水性强、笔锋柔软、弹性弱,适 合大面积薄涂和罩染,不适合厚涂和刻画细节。 狼毫笔:弹性好、笔锋尖锐、吸水适中,能适量 含色,适合刻画细节。 猪鬃笔:主要用于油画,涂绘较厚的色层和笔触。 尼龙笔:吸水适中,经得起笔和水的 反复擦洗、反复涂绘而不会起毛。
5、洗笔桶 6、吸水布
二、水粉画的表现技法
1、运笔着色的方法 ①厚涂法 直接用从颜料盒里挑出的颜色调绘,称为 “堆塑法”。有很强的覆盖力,色彩纯度较高, 能达到油画般的效果。 ②薄涂法 加入较多的水稀释颜料,可画出薄而半透明 的色层,多在着色第一步铺大色块时运用,深入 刻画时较少运用。
第三章 水粉画的材料和技法
一、水粉画的工具与材料
水粉画常用技法
![水粉画常用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83297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9.png)
水粉画常用技法水粉画常用技法画笔是绘画表现的主要工具(其他还有画刀和追求画面特殊效果的工具),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以笔墨为其核心,笔法更具有关键的作用。
那么,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水粉画常用技法,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厚画法与薄画法水粉画制作过程中,绝大多数颜色都需要在调色板上调配,然后进入画面。
调配颜色,使用水分与白粉色的多少,是体现表现技法和水粉画特色的问题。
水彩画,单纯使用水分调色来控制颜料厚薄,从而产生明度变化,并利用水色的干湿,通过颜色的渗化或重置,获得水彩画的特殊表现效果。
油画则是使用调色油(松节油或亚麻仁油)与白色来调配,控制颜色的厚薄和明度变化。
水粉画,介于这两者之间,可以用水使颜料稀薄,成为半透明,使白色画纸的明度也能透出色层。
水分使颜色产生厚薄,厚薄产生明度变化,那就会发挥似水彩那样的湿画渗化效果,这就是水粉画中的薄画法。
如果用油画中的厚画法来制作水粉画,就得少用水分,使用较多的颜料和白色来提高颜色的厚度和明度。
但是,水粉的薄画法,虽使用水分较多,也不可能达到水彩画那样的活泼、明快、流畅、水色淋漓的艺术效果。
厚画法也不可能像油画那样,能将很厚的色层牢固地附着在画纸上。
我们常看到一些水粉画,由于画得过厚,而使色层龟裂剥落,发生画面受损的情况。
水粉画调色,使用水分有两个目的:一是调稀颜色,便于自如地运笔着色;二是水分可使颜色稀薄到各种程度,使明亮的纸色能透出色层,显出明度的变化。
如果水分使用较多,让颜色在纸面上流淌,也可以产生水色交融的效果。
一般水粉画的第一次着色(或称铺底色),大多采用含水较多的薄画法,它可使色层柔和含蓄有远退的效果。
画景物阴影部分及远景常采用此法。
薄画法由于水多色薄,粉质因素和遮盖力会减弱,水粉画的艺术特性就不能充分发挥,所以薄画法常常只应用在局部或画第一次色。
水粉的厚画法,容易产生水粉画的艺术特色。
因此,调色盒中的颜料量要多,必须保持湿润不干,保证画笔伸入颜料格子就能蘸出充分的颜料,在调色时或画到纸面上去,能十分丰厚饱满,运笔也能随意自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粉画技法(一)水粉画是使用水调合粉质颜料绘制而成的一种画。
它的色彩能够在画面上产生艳丽、柔润、明亮、浑厚等艺术效果。
水粉画的性质和技法,与油画和水彩画有着紧密的联系。
它与水彩画一样都使用水溶性颜料,如用不透明的水粉颜料以较多的水分调配时,也会产生不同水准的水彩效果,但在水色的活动性与透明性方面,则无法与水彩画相比拟。
含粉意味着对水色流畅的活动性产生限制的作用。
所以,水粉画一般并不使用多水分调色的方法,而采用白粉色调节色彩的明度,以厚画的方法来显示自己独特的色彩效果。
这个点近似于油画的绘制方法。
因为不透明的水粉颜料与油画颜料都是具有遮盖力的颜料,所以水粉画是介于水彩画与油画之间的一个画种,它是通过吸取水彩画与油画的某些方法与技巧而发展形成自己的技法体系的。
不透明的水彩画,或用水粉颜料绘制的广告招贴画等统称为水粉画。
在我国,因为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原因,普及美术和实用美术发展很快,从而促动了水粉画的持续普及与提升。
使它具有一套完整而系统的、与其他画种不同的技法,成为在绘画领域中具有群众基础而又受专业画家所钟爱的一个独立画种,进而显示出自己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风貌。
二水粉画的产生与发展水粉画的起源很早,这可从使用水溶性颜料作画的中外古代石窟、墓窟、寺院壁画中得到佐证。
如我国北魏时期的敦煌石窟壁画,西晋南北朝时期的新疆地区石窟中的佛教美术,六朝永乐宫壁画和历代工笔重彩画,以及古代院体画与民间绘画等等,都是使用水溶性粉质颜料绘制而成的。
古罗马地下墓室中的壁画,也大多是使用胶或蛋清调合颜料粉绘制而成的胶粉画。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大师们手下的壁画原作,在后来修补过程中经专家考证发现,有的也是使用胶粉颜料绘制的。
这些古今中外早已出现的使用粉质水溶性颜料的绘画作品,都具有了水粉画的基本艺术特点,这说明水粉画颜料的产生与使用的历史非常悠久。
这类古代水粉画,虽然使用的颜料品种有限,作画的工具与方法也与现代水粉画有所不同,但对现代水粉画的提升与发展,不无研究与借鉴的意义。
现代水粉画实际上是英国18世纪水彩画发展中的一个分支,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欧洲大陆水彩画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当前掌握的美术资料,能够认定欧洲大陆最早使用水彩作画的是15至16世纪德国巨匠丢勒(1471-1528),他在学画时期就用水彩画风景和动物、植物。
他使用的水彩色常搀入不透明的白粉色,或用白粉色画出明亮部分,而这就是水粉画的表现效果。
丢勒时期的水彩画,仅仅处在水彩画的萌芽时期。
作为绘画的品种与方法来说,到18世纪,英国水彩画发展时才逐渐完善,成为独立的画种出现在画坛上。
在水彩画艺术产生与发展的早期,水彩画的价值并没有被人们充分理解。
人们以为水彩不具备油画那样高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习惯用欣赏油画的传统目光,来看待这种新画种,摆脱不了油画优越论的影响,而把水彩画看成是绘事末技,是低级的画种。
为此,很多水彩画家借鉴油画的绘制技法,以提升水彩的表现力,争取提升水彩画的艺术价值和地位。
在借鉴油画表现技巧的过程中,只有采取使用白粉色和不透明色,才能达到油画表现的充分、深入、具体、厚实的效果。
这样,水彩画实际上已失去传统水彩画水色渗化流畅、透明的艺术特点,成为近似油画效果的水粉画。
到18世纪后半叶,它已成为水彩画家族的一个分支(见作品赏析图3《哈利姆生活》)。
水粉画在制作过程中,开始仍以透明水彩作为第一次底色,然后利用不透明色画出景物深入具体的立体空间效果,使其具有很强的真实感。
这样完成的作品已失去传统的水彩画所具有的流畅、透明的艺术特色,形成一种现代概念的水粉画(彩图1)。
彩图1 从阿斯顿草地看克利夫顿[英国]费朗西斯·旦比我国的现代水粉画,是建国以后才发展形成的一个画种。
过去它只用于宣传与广告(故市面上出售的水粉颜料,通常称为广告色)。
水粉画的功能有欣赏与实用两个方面,表现方法有写实和装饰两个系统。
更值得重视的是,在水粉绘制的装饰性绘画中,已融进了民族传统绘画和民间绘画的某些手法与形式因素,使画风显示出引人注目的新颖别致的东方风格(见赏析图13《舞》)。
这就开启了水粉画在装饰绘画中的新前程,为水粉画开拓了广阔的新领域。
三水粉画的性能特点和应用水粉画的最主要特点是颜料的含粉性质和不透明性,水粉颜料容易被水溶解,是一种覆盖力较强的、且有粘着性的不透明颜料。
也就是说,水粉颜料色层能够紧密盖住底子和下面的色层,而且水粉颜色干透以后非常结实,表面表现出无光泽的天鹅绒般的特有美感。
因为水粉颜色含有一定分量的白粉,使色彩干湿之间有明显的差别,即湿时色彩较暗,干后白粉色浮现在表面,明度比湿时要强,而色彩鲜明度减弱。
这个状况,使水粉画在制作中掌握色彩干湿变化时增加了难度。
画家只有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水粉画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操作都比较简单,画幅的不同尺寸,画风的粗放或精细,描绘的具体或概括都能适合。
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画家外出写生、收集生活素材、绘制色彩画创作初稿等都非常方便合适。
因为水粉色的色块能够画得非常均匀、柔润和明确,很适宜表现单纯、概括、鲜明强烈的画面效果。
美术家们所以常常选用它绘制各种装饰风格的绘画。
另外,水粉也同样适宜于绘制平画广告、招贴宣传画、图案设计、建筑设计效果图、舞台美术设计图等等。
四相关水粉画学习的几个问题当前,水粉画已是我国绘画、实用美术、舞台美术等专业色彩基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关这些专业的院校在招生中,大多也以水粉画作为衡量考生色彩表现水平的应试课目。
要使水粉画的学习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好的效果,就应该提升理解,明确准确的学习方法与途径。
1.色彩与素描的关系素描与色彩是美术教学的两门重要基础课。
在学习时,应是先学素描,后学色彩;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也可分阶段交错实行。
学习素描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对形体的观察理解水平和掌握用线和明暗调子表现对象形体结构、立体空间等的技能;色彩的基本学习要求,除了要用色彩来完成素描的任务外,还必须了解形成色彩个性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诸要素,按其独特的观察方法去理解色彩现象。
在写生实践中,通过颜色调配和使用,提升感受色彩美的水平,并掌握对比谐调、变化统一的色彩规律和表现技能。
素描是色彩画的基础,开始学习色彩时,往往容易产生两种弊病:一是只着眼于素描的明暗关系,在表现对象时,仅仅发挥色彩明度变化这个要素;二是受长期形成的固有色概念的束缚,在观察色彩时,忽视物体因为光线与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复杂色彩变化现象。
所以,在色彩写生学习的开始阶段,不必过度要求素描关系的准确,而重点应放在对固有色、环境色上的理解。
环境色是绘画色彩写生的一个中心问题。
素描与色彩关系需要在持续实践过程中逐步得到统一与提升。
另外,素描、色彩学习从易到难的进度应同步实行,一开始就接触复杂过难的色彩写生课题,是不可能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有经验的色彩教师应善于把握适宜于不同水准的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中的色彩练习课题。
2.技术学习的几个特点美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美术学习以训练掌握技术为主。
掌握水粉画的方法和技能,必须遵循学科的学习规律,才会获得有效的成果。
当然技术教育的同时也必然会包含着重要的审美教育。
技术学习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四点:循序性。
从易到难、从简到繁是学科教学中不能忽视的进度原则。
当前在我国专门美术院校中,在素描教学中已形成从几何形体写生开始到人像、从室内静态对象到室外速写等一整套完整的合理的内容与进度的写生教学体系,这对打好扎实的造型基础具有决定性意义。
而在色彩写生教学方面,循序性却并不十分严格,没有与素描的进度相适合与配合,以至初学色彩阶段就以复杂而难于表现的器物作为写生课题,其学习效果是不可能好的。
如果画静物,缺乏供选择的道具、器皿、衬布等,要组织好一组合适的、色彩完美的静物是困难的。
所以色彩教学的写生,要从主要方面来持续改进,才能持续提升学习效率。
色彩写生一般先从室内静物开始,后进入风景写生。
风景写生也要重视难易进度,从简单的景物构图开始,然后画较复杂的景物。
色彩人物写生课题,应在色彩学习的最后阶段实行,是否安排人物课题,应该考虑专业的需要。
严格性。
技术学科的基础训练都应是十分严格的,这是教学的一般原则,美术教学自然也不例外。
严格的本质意义是反对随意性,在美术院校里,基础教学的严格性反映在贯彻教学大纲和体现在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的授课计划和严格的技术指导之中。
基础训练实质上是一种限制,限制在作画时脱离教学要求的随意与不严格。
只有经过严格训练,在未来的艺术表现中,才可能有更多的自由与较强的表现力,否则将来的艺术表现力必受限制。
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
反复性。
任何技术的学习和训练,都须经过持续反复、千锤百炼方能达到其目的。
在数量积累后才有可能获得质的飞跃。
忽视质量要求的数量是缺乏严格要求的不可取的做法。
技术精进,唯有依靠反复的磨练。
坚持性。
基础学习,一般容易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是绘画技能的持续发展与长进,无法跨越这个重要的阶段。
它直接关系着学习的成败。
所谓“坚持就是胜利”,说明学习中的意志、毅力,与获得成功胜利有着密切关系。
如以画速写为例,一天化一二十分钟,在室外画三五张速写是简单易行的事;要是每天都画速写,坚持半年一年,三年五年,以至终生持续,那就是不得了的事。
很多著名的画家和速写大师.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所以“持之以恒”是走向成功的保证,色彩学习也是如此。
3.几种色彩画习作的形式色彩练习的方法,除了解色彩原理而绘制色彩图例习作外,主要是通过以写生为主的练习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如果在写生练习的过程中,结合一些色彩速写练习、临摹一些名作,或凭记忆、想像作些色彩画,则可促使色彩学习更全面、更迅速。
写生。
写生是根据眼前的具体对象作画的方式。
写生有室内写生与室外写生之别。
室内写生以静物、人像为主;室外主要是以风景为主。
依教学的顺序,应先实行室内写生练习,然后再实行室外写生练习。
因为室内组成的写生对象,能够根据学员不同的水准和教学的要求来摆设,且主题明确、内容单纯、光线稳定,便于学习基本技法,并为进入室外较复杂条件下实行写生练习做好准备。
室内写生作业的画幅大小、时间长短,都要根据具体对象与学习要求来决定。
一幅题材不太复杂的4开写生习作,一般需要6至10小时;内容较简单的习作,能够用8开或6开纸,用3至4小时来完成;内容较复杂的静物,能够用对开纸,约需20小时左右才能够完成。
这样的作业统称为长期作业,要求有严格的构图、色彩有变化统一的效果,并能使用各种技法具体生动地描绘对象,画面有整体效果。
还有一种写生作业,耗时较短,表现对象比较简单扼要,或只重点描绘对象某些特征,这称作短期作业。
写生的过程,就是观察、感受、理解、研究、反复探索表现对象的过程。
所以完成一幅习作,有可能取得某些成功,也有可能存有某些弊病甚至遭到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