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传播的符号
《传播学教程》可能涉及的名词解释
![《传播学教程》可能涉及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4dc9ae6770bf78a64295413.png)
传播学名词解释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1、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活动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2、传播:传播学结合社会学和信息科学视点将传播概念的定义为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3、系统:指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4、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之间、组织之间、世代之间、文化之间等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便的隔阂,及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
传播隔阂是社会信息系统运行不畅的结果之一。
5、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传播障碍是社会信息系统运行不畅的结果之一。
6、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既是社会科学,也是应用科学。
7、精神生产:即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形而上学等的语言的生产中,精神交往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关系。
与之相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
8、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和发展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是由人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文字、绘画、摄影等。
这一系统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而对信息的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3、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话、电视、广播、计算机通信系统等。
这些媒介,要求传播者和接收者都必须使用机器。
4、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1、人类传播: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并由此发生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行为。
2、符号化(编码):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符号的活动。
第3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3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010d8d1d15abe23482f4d9c.png)
第3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1.简述符号的定义。
答: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符号可以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两类,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基本功能包括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
2.象征符具有哪些特性?答:象征符是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具有人类语义性质。
和信号相比,象征符具有如下一些特征:(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不是人类创造的符号就不是象征符而是信号,如乌云压顶是大雨来临的信号,而不是象征符。
(2)象征符能够表达抽象事物。
与信号不同,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3)象征符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
象征符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符号体系,这种体系并不是通过生物机制遗传而来,而是要经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掌握。
(4)象征符与对象事物之间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象征符具有自由性和随意性,还在于一种对象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示,而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种事物。
此外,象征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一象征符在不同社会或不同时代有不同解释;即便在同一社会里,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会发生意义的变化。
3.非语言符号有哪些类型?答:传播学将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非语言符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语言符号的伴生符。
如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工整或潦草等等,都是声音语言或文字的伴生物,也称为副语言。
副语言不仅仅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它们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意义。
(2)体态符号(gesture)。
例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等。
由于它们也能像语言那样传递信息,有人也称之为“体态语言”。
一般来说,体态符号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语言并用,他们在形成语境(传播情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传播学教程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传播学教程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28315563186bceb19e8bbc2.png)
《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 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 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 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 秘事……。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 》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特点:
1.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 意义。
2.交换意义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 义空间。
3.个人与社会具有相互制约关系。个 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个人又是参 与社会创造的主体。
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
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 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符号意义的分类:
• 学习难点:
理解米德的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
• 媒介 即讯息。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
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 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
——麦克卢汉
• 马歇尔·麦克卢汉(1911 年-1980年),加拿大人, 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 在剑桥大学留学,获得剑 桥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 《机器新娘》(1951年) 和《理解媒介》(1964 年)。
1. 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 2. 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 3. 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 实例应用分析: 在分析“中国信息化水平测试报告”
过程中的象征性社会互动
新约-约翰福音(John)
•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
《传播学教程》可能涉及的名词解释
![《传播学教程》可能涉及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e1e4377482fb4daa58d4b9c.png)
传播学名词解释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1、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活动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2、传播:传播学结合社会学和信息科学视点将传播概念的定义为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3、系统:指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4、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之间、组织之间、世代之间、文化之间等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便的隔阂,及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
传播隔阂是社会信息系统运行不畅的结果之一。
5、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传播障碍是社会信息系统运行不畅的结果之一。
6、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既是社会科学,也是应用科学。
7、精神生产:即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形而上学等的语言的生产中,精神交往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关系。
与之相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
8、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和发展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是由人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文字、绘画、摄影等。
这一系统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而对信息的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3、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话、电视、广播、计算机通信系统等。
这些媒介,要求传播者和接收者都必须使用机器。
4、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1、人类传播: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并由此发生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行为。
2、符号化(编码):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符号的活动。
传播学第三章
![传播学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4fccc2ed4afe04a1b071de87.png)
• ⑶非此即彼(either-or thinking) • 即走极端。非此即彼只看到两个对立的极端, 而不管两个极端之间还有一系列过渡状态。 • ⑷自我投射(unconscious projection) • 指使用语言表达时,会不自觉地将主观意见投 射到客观事物上,加进个人评价。
• (二)非语言符号 • 非语言符号是指除语言之外的其他所有传 播信息的符号,一般包括鼓声、烽火、标 志、图像、手势、表情、姿态、病症、口 哨、气味等。 • 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把非语言符号称 为“一种不见诸文字、无人知晓但大家全 都理解的微妙代码(elaborate code)。”
五、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 1、语言的陷阱 • 针对语言与它所表达的实际事物的关系, 普通语义学分析了以下几种情况,对此 如不注意,便会导致传播的偏差,而这 些情况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又恰恰容易 被忽略。 • ⑴语言是静态的,现实是动态的 • ⑵语言是有限的,现实是无限的 • ⑶语言是抽象的,现实是具体的
• 2.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中有象征和实义两种。 • 象征符号往往代表一种抽象意义,是特定 文化的结晶和标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 容;而实义符号用简洁明了、形象直观的 方式表达某种比较确定的意义。
注意危险
禁止驶入
人行横道
• 3.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 凡是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非语言符号, 都可视为听觉性符号,如鼓声、口哨、汽 笛、乐声等。
• 非语言符号在成功的信息传播中,占有很 大的分量。 • 非语言符号可以分为三类: • 1、体语 • 2、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 3、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 • • • • •
1.体语 一般说来,体语有三种类型: 一是动态的动作 二是静态的姿势 三是有声无义的“类语言”(Paralanguage) 语言表达明确的信息,体语流露含混的情绪; 语言是有意的传播,体语是无意的显示。但 语言和体语在人际传播中不可分割,缺少哪 一样都会给传播活动带来困难。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总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b5599d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f.png)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总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名词解释1、信息: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3、符号化: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意义)转换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
4、符号解读:信息接收者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
5、共通的意义空间: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6、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7、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双方都从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8、传播障碍:指的是在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
(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
)9、传播隔阂: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之中,个体,群体,世代之间因为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传播双方的正常传播行为受到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传播行为的进展。
(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世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
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简答论述1、分别从社会学、符号学、传播学三个传统来界定传播的概念2、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3、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传播学的研究对象5、简述社会传播的系统性6、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7、传播学的任务8、简述马恩的精神交往理论与美国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9、简述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10、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11、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具有什么作用?请用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与互动加以说明。
传播学教程 第三章
![传播学教程 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74c49febf8c75fbfc77db2db.png)
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 2、象征符——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 象征符 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 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象征符的性质: 象征符的性质: • 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 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 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 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 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 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 • 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象征符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 是可以自由创造的, 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 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 性。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 意义是信息的精神内容, 意义是信息的精神内容,符号是信息的 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 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
第一节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一、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 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其功能是携带和传达意义。 其功能是携带和传达意义。 • 符号是传播者为表达意义采用或创造的形式 和手段,如语言、文字、表情、动作、图片、 和手段,如语言、文字、表情、动作、图片、 影像等等。 影像等等。
杯具、餐具、童鞋、神马、浮云(双关语) 杯具、餐具、童鞋、神马、浮云(双关语) 女生双关语女生爱说的33句双关语 女生爱说的33句双关语. 女生双关语女生爱说的33句双关语.doc
• 双关语的广告正在成为主流。 许多的广告公司和 双关语的广告正在成为主流。 广告主以能产生双关语的广告为荣。 广告主以能产生双关语的广告为荣。 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 好久( 不见(轩尼诗XO XO) 1、好久(酒)不见(轩尼诗XO) 两面真( 两面针牙膏) 2、两面真(针)好(两面针牙膏) ),你好吗?(斯达舒胶囊 你好吗?(斯达舒胶囊) 3、喂(胃),你好吗?(斯达舒胶囊) 一家无忧(六神特效花露水) 4、六神有主 一家无忧(六神特效花露水) 有痔不在年高(痔疮药) 5、有痔不在年高(痔疮药) 牙口无炎(牙膏) 6、牙口无炎(牙膏) 随心所浴(热水器) 7、随心所浴(热水器) 意义双关 华达电梯助君高升。(华达电梯) 。(华达电梯 8、华达电梯助君高升。(华达电梯) 9、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电脑) 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电脑) ?(联想电脑 评价: 评价:广告效应 语言污染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第三次课)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第三次课)](https://img.taocdn.com/s3/m/23fcab366294dd88d1d26b09.png)
2021/4/6
17
五 符号的基本功能
▪ 一、表述和理解功能 ▪ 二、传达功能 ▪ 三、思考
2021/4/6
18
第二节 人类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 一、什么是意义 ▪ 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
是人给对象事物富裕的含义,是人类以符 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2021/4/6
19
1、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
11
天鹅湖
2021/4/6
12
2021/4/6
13
2021/4/6
14
2021/4/6
15
非语言符号三种功能
▪ 1、传播态度与情绪 ▪ 2、辅助语言传播 ▪ 3、代替语言
2021/4/6
16
二、语言符号的暧昧性
▪ 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 2、语言符号的多意性 ▪ 3、言语失当和语言陷阱问题
▪ 1、传播者意义 ▪ 2、受传者意义 ▪ 3、情景意义
2021/4/6
24
第三节 象征性 社会互动
2021/4/6
25
▪ 一、人类的象征行为
▪ 指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 感情的行为。
▪ 象征行为通过象征符来实现。是基于社会 生活的联想。
2021/4/6
26
象征性互动理论
▪ 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 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又称为意义互动或 者符号互动.
的创立一开始并非由于传播愿望所致。
2021/4/6
6
四 非语言符号
1、语言符号的伴生符 声音高低、 大小、 快慢、 文字 字体(参见明星 字体)
2021/4/6
7
王羲之
2021/4/6
《传播学》第三章符号
![《传播学》第三章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a9b96b1d4b35eefdc8d333a4.png)
两者相辅相成,体语丰富了语言的意味,体语的含义需由语言赋予和界定。
二、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中有象征和实义两种。
象征符号
往往代表一定抽象的意义,是特 定文化的结晶与标志,其中沉淀 着深厚的历史传统,蕴含着丰富 的情感内容。
实义符号
能用简洁明了、形象直观的方式 表达某种比较确定的意义,能传 播某种实际的信息。
传播学
第三章 符号
第三章 符号
传播的基因
传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符号
传播本质上体现为信息的流通。 信息正是凭借符号才能流通。 符号总是负载着某种信息,信息总是表现为某种符号。 符号:负载或传递信息的基元,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
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
第一节 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包括语言与文字两种类型。
对所表达的事物而言是直接符号; 传播功能主要体现在历时方面;
通过其把握具体的现实,传播导 对所表达的事物而言是间接符号;
向形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通过其探寻抽象的真理,传播导
向形而上。
文字所涉及的仅是间接的现实,只是 现实的一个影像,但久而久之竟仿佛 演化为现实本身,而现实似乎反倒成 为它的副本。
所指:语言的语义内容
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所有符号系统的共同之处。对于传播研究, 符号问题的焦点在于所指。
语义与传播
1. 柯日布斯及其普通语义学 2. 语言陷阱 3. 语言失当
1. 柯日布斯及其普通语义学
三个原理:
A. 非等同原理,即世上没有各方面完全等同的两个事物,一个事物本身也不等同; B. 非全原理,即任何一个事物均有无数特点,非人所能说完全; C. 自身反应原理,即表达离所表达的事物愈远,价值就愈小。
传播学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传播学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60fbecead51f01dc281f184.png)
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实质上
是交流精神内容。
二、符号意义的分类
1.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 2.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Eg人) 3.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植物and动物)
Hale Waihona Puke 三、符号意义的暧昧性
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例:水果、潇洒
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例:老张的画很珍贵 这鸡不错
四、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非语言符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符 第二类非语言符号是体态符号 第三类非语言符号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 号。
四、符号的基本功能
符号的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
1.表述和说明功能
2.传达功能 3.思考功能
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一、什么是意义
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 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 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树
象征符具有自由性和随意性,比如一种对象事物可 以用多种象征符来表示,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 种事物。(和平、太阳)
象征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一个象征符在不同 社会里会有不同的解释。(绿军装和红卫兵袖标)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注意:语言符号包括声音语言和文字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 各种表达符号
1.传播者的意义 2.受传者的意义 3.情境意义
符号本身是具有意义的,但意义不仅存在于符号本 身,也存在于人类传播的全部过程和环节当中。
第三节:象征性社会活动
一、人类的象征行为
大众传播学第3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大众传播学第3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fb47e701a37f111f0855ba4.png)
2021/1/1
非语言符号—表情与眼神
2021/1/1
非语言符号—姿态动作
2021/1/1
非语言符号—物化符号
2021/1/1
2021/1/1
2021/1/1
2021/1/1
* 著名设计师霍尔兰德在 为IBM公司设计商标时, 用一种和儿童字谜游戏一 样久远的形状符号的创意, 分别用眼睛、蜜蜂和字母 “M”等元素组合,来代 替缩写字母组成的IBM单 词:眼睛的含义是交流 (interflow),蜜蜂(bee)寓 意着辛勤和努力,在两个 具象图形之后的“M”则 传递着公司理念中的多重 含意。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
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也可称为符
号互动、意义互动。 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 意义交换的前提是,交换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 义空间
A
AB
B
2021/1/1
传播双方的意义空间
三、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中,文化可以作为符号体 系来把握,其定义为: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 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 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它强调的是文 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 服饰文化 饮食文化 休闲文化
2021/1/1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文字)
符号
语言符号的伴生符,也称副语言:声 音大小、语速快慢
非语言 体态符号:动作、手势、表情、视线、 符号 姿势等
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符号:徽章、 旗帜、服装、建筑等
2021/1/1
实际上,人类的传播符号经常是混合使用的。 例如: 沟通双方相互理解=语调(38%)+表情(55%)+
传播学笔记整理
![传播学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f8bae8941ea76e58fa0414.png)
电视传播概论与传播学笔记整理李宇清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
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行为的发起人——传播者通常处于主动地位,但传播对象也不是单纯的被动角色,他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传播者。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信息的传播要经过符号的中介,这意味着传播也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
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开放性(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双重偶然性——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历史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传播并不是人类的特有现象,而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共有现象一、动物传播1. 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气味(昆虫、草食和肉食动物)、发光(如:萤火虫)、超声波(如:蝙蝠)、动作(如:灰雁、蜜蜂)、声音(鸟叫)等;★每种动物、动物中的每个群体和个体都有独自的信息传递、接收和反馈系统。
《传播学教程》全书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教程》全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baeec4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2.png)
《传播学教程》全书知识点总结郭庆光《传播学教程》——Summarized by CYYS第一章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一) 传播概念的把握1. 起源 communication1) 库利: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空间上得到传递、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
2) 皮尔士:通过“像”(icon)或符号对观念或意义(精神内容)的传递过程3) 施拉姆: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2. 实质:社会互动行为(二) 传播与信息1. 信息定义:物质的普遍属性,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体2. 信息分类:1) 信息系统和作用机制的不同: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2) 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3. 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1) 生理反应→伴随精神心理活动,态度,感情,价值,意识形态2) 符号系统本身→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三)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四) 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 (共享,关系,双向,共通,行过系)(五)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1. 五种不同的传播系统(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大众传播特点:专业机构,对象,技术,内容公开,反馈2. 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开放性,子系统,双偶,双自)P103.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Eg制度合理,渠道畅通,系统功能正常4. 传播隔阂: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成员与组织,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5. 传播学的任务:通过对该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的良性循环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六)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1. 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1) 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2) 精神交往关系与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密切相关3) 精神内容的生产与一定得思想、观念、意识、道德、政治、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相联系2. 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1) 精神~→起源于→物质~2) 物质生产力→制约→精神~3) 精神~→反映→物质~3. 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1) 精神~发展→推动→物质~2) 物质生产力发达到一定程度,精神生产状态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3) 精神~&物质~→不同的特殊规律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1) 正确处理“批判”和“借鉴”的关系2) 实现传播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3) 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一)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1. 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2. 动物传播的局限P243. 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P26-274. 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1) 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2) 无限的灵活性3) 发音的经济性4) 能动性和创造性(二)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1. 口语传播时代:1) 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加速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P29;2) 口语的局限:空间&时间,小规模&近距离P29-302. 文字传播时代:1) 文字的出现P302) 文字发明的意义[巴勒克拉夫]时间,空间,传承P313. 印刷传播时代:1) 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登堡印刷机)P31-32;2) 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社会经济的推动,信息经济的主要部分4. 电子传播时代:1) 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2) 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三)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1. 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P352. 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哈特的媒介三分法(再现,示现,机器)P35-36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P36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具体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
《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ef4d9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e.png)
《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1、为什么说“信息就是物理载体与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答: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就是意义,也不单单就是符号,而就是作为意义与符号,精神内容与物质载体只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就不能得到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就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两者都不能单独引起社会互动行为。
社会信息指物质载体与精神内容。
主客体的统一,符号与意义的统一。
信息又就是物理载体与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所以说,信息就是物理载体与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就是传播?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什么?答:传播即就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它就是人类通过符号与媒介交流信息以其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就是人类的活动,就是信息的交流,它离不开符号,媒介,它的目的就是希望发生相映的变化。
基本特征:(1)社会传播就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它就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就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就是一种双象的就是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就是一种行为,就是一种过程,也就是一种系统。
3、传播就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就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答: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就是纵向的也可能就是横向的。
它又就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授双方表述的内容与采用的姿态,措辞等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与地位。
社会关系就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中。
所谓系统“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从这个定义而言,人类的社会传播,也就是具有普通的系统性。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就是什么?答:(1)就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3)它就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4)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答:它就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就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因为在自然系统中,系统各部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都就是依据既定的条件进行的,满足了既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条件,变会引起预期的反应。
教育传播学——第三章 教育传播信息
![教育传播学——第三章 教育传播信息](https://img.taocdn.com/s3/m/5a44e98eb52acfc788ebc917.png)
第三节 非语言符号
一、非语言符号的类型
动作性符号
非语言符号分类
音响符号 图像符号 目视符号
(一)动作性符号 1、身体动作 (1)象征性动作 (2)解说性动作 (3)情绪性动作 (4)调节性动作 (5)适应性动作
2、物件 3、时间与控件
(二)音响符号
1、拟似语言 2、事物音响 3、音乐
符号的外延意义是表示符号与事物间的代表 性关系,是客观性的,它也就是在字典上所 标明出来的,能为大家所共同承认的,它是 大家能利用符号来进行传播的基础。
符号的内涵意义,是指符号与概念之间 的评价性关系,它常常有情感上的爱憎 与评价上高低等因素,它是主观的。
语言符号及其教育应用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信息符号系 统,是人们用来进行传播和思维活动的有效 工具。
第三章 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
教学目标:掌握信息的特征、产生和形态; 掌握教育信息的含义、来源和特性;掌握传 播符号的意义;掌握传播符号的类型、功能 和特性
教学重点:教育信息的含义、来源和特性; 传播符号的类型、功能和特性
教学难点:教育信息的含义、来源和特性; 传播符号的类型、功能和特性
第一节 信息的概念
的 2、语言是有限的,而世界上的事实是
无限的。 3、语言是抽象的,而事实却是具体的
(二)语言运用的障碍
1、两级化的影响
2、个人经验的影响
3、语言内涵的影响
4、事实推论的混淆
(三)语言运用
3、重复性
4、增强性
5、调整性
6、整体性
四、专业符号语言与计算机语言
自然语言的局限性:
(三)图像符号
1、活动图像
2、静态图像
3、图画
(四)目视符号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c1a2cfd0242a8956bece43e.png)
第三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
一、人类的象征行为 1、象征行为的涵义 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的 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行为。这种行为是通过使用象征 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象征行为的特点,就是使 象征符的第一层意义向第二层意义发生转化,从而创 造出新的意义。
五星红旗的字面意义和联想意义是什么?
动作一样, 动作一样,意义不一样
动作态势语 汉语意义 英语意义 --------------------------------------------------气愤, 1跺脚 气愤,悔恨 不耐烦 2表演者或讲话人 感谢, 为自己鼓掌, 回应观众的掌声 感谢,表友好 为自己鼓掌,不 谦虚 好奇, 3目不转睛的看 好奇,惊讶 不礼貌 反对, 4嘘声 反对,责骂 要求安静 疼爱, 安慰, 5拍别人脑袋 疼爱,侮辱人 安慰,鼓励
2、符号的特点
符号是信息的携带者,是信息载体,是传播的工具。 符号是约定俗成的,人赋予符号以意义。 符号的形成与意义上的联系完全是人为的。
3、符号的基本功能
符号的第一个功能是表述和理解功能。 符号的第二个功能是传达功能。 符号的第三个功能是思考, 即引发思维活动。
二、信号与象征符
符号(sign)一般分为信号(signal)和象征符(symbol) 两大类。 1、符号与信号的区别 在信息论中,信号和符号都是一种信息的载体。在 传播学中,两者却是有区别的。 符号是人们社会经验抽象的产物,是人类所特有 的。 两者引起的反应不同。 在实际运用中,两者的功能也不同。 因此,信号是低级的、简单的信息载体, 符号是高级的、复杂的信息载体。
第二节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一、意义的定义及其特征 意义是人对自然和社会事物的认 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 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 容。意义是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 的产物。意义体现了人与自然、社 会、他人、自我的种种复杂的文化关 系、历史关系、心理关系和实践关 系。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e6b330777232f60ddcca15c.png)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教学目的:本章教学,主要讲授信号、象征符的概念、特点、及信号、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符号、信号在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等,并引导学生学习在信息传播中,利用信号和符号开发其象征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一、符号的定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二、信号与象征符(一)信号与象征符的区分信号是具有物理性质,而象征符则具有人类语义性质(德国学者E.卡西尔)。
信号是对象事物的代替物,而象征符是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S.K.兰格尔)。
(一)信号的性质特点1.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地因果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
2.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关系。
(二)象征符的性质特点1. 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2. 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3. 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
4. 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替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人类拥有最完整的符号体系。
人类的符号体系中既包括信号,也包括象征符。
非语言符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符,也称为副语言。
副语言不仅仅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它们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意义。
第二类非语言符号是体态符号,由于它们也能够像语言那样传递信息,有人也称之为“体态语言”。
一般来说,体态符号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语言并用,它们在形成语境(传播情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类非语言符号是物化、活动话、程式化的符号。
如果说上述两类符号大多还是语言符号的辅助物,那么第三类符号更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
四、符号的基本功能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相互沟通信息。
概括起来说,符号功能的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的符号
一、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 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符号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或代码系统,如 声音、图像、姿态、表情等。
二、符号的分类
符号分为两类: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1、语言符号 (1)语言与文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所有的符号中,人们日常的口头语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萨丕尔说:“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作出这样的结论:除了正常言语之外,其他一切自主地传达 观念的方式,总是从口到耳的典型语言符号的直接或间接的转移,或至少也要用真正的语言符号 作媒介”。 没有语言,人始终还是动物界的一员;而没有文字,人就不可能创造出高度发达的文明。 司宾格勒说:“书写是有关远方的重大象征,所谓远方不仅指扩张距离,耳首先地是指持续、 未来和追求永恒的意志。说话和听话只发生在近处和现在,但通过文字则一个人可以向他从来没 有见过的人,甚至于还没有生出来的人说话;一个人的声音在他死后数世纪还能被人听到。”
讨论:如何理解“文字是符号的符号”?
(2)语义与传播 语言的能指和所指
①语言的陷阱 第一,语言是静态的,实际是动态的; 第二,语言是有限的,实际是无限的; 第三,语言是抽象的,实际是具体的。 ②语言失当 第一,死线抽象 第二,忽视差异 第三,非此即彼 第四,自我投射
2、非语言符号 (1)含义: 除语言之外的其他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 一般包括鼓声、烽火、标志、图像、手势、 表情、姿态、病症、口哨、气味等。
(3)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语言符号的功能:传播信息;表达情感;指导行动 (维特根斯坦)
语言符号运用的三种形式:报告、推论、判断 (早川一荣)
非语言符号的功能:传播态度与情绪;辅助语言传 播;代替语言 (阿盖尔)
总结性讨论:
如何评价“传播能力的高下就是符号运 用能力的高下”这一论断?
萨丕尔:“一种不见诸文字、无人知晓 但大家全都理解的微妙பைடு நூலகம்码”。
(2)分类 体语;视觉性的非语言符号;听觉性的非语言符号
①体语:通过人的举止、表情和装束来表情达意、传递信息
的非语言符号,又称“身体语言”或“行为语言”。 A、动作;B、姿势;C、类语言
讨论:体语与语言的关系
②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可分为象征符号和实义符号。 象征符号代表一种抽象的意义; 实义符号传播某种实际的信息,表达某种比较确 定的意义。 ③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非语言符号。